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电话: 400 4567 8910
返回顶部
活路总须从基础——形意入门谈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7688次阅读 0次回复
阅读排行
有外无内,不成其功。有内无外,纸上谈兵。内外兼具,方现其雄。纯以内功者,自娱自乐可也,不得上战阵。纯以外功者,短时可见奇功,四十以后快速衰退,难免夭其阳寿。内家外家,都需内外兼具。由外入内,化百炼钢为绕指柔。由内而外,如柔水可覆万物。总须内外平均阴阳平衡,方不脱德厚万物之道本。

郑曼青的“陆地游泳”,是对全身于水中的又一种诠释,少了一份沉重,多了一份轻灵。如果于陆地游泳中,逐渐地体会到空气的质量,以及如在水中的浮力,大约就能入港了。身体的各部分都极尽舒展,好像游泳一样,在空气中漂游,是很妙的感受。当身体的肌肤与空气发生这种微妙的接触时,气血就旺盛了起来。

身法之轻灵不外乎于“提”,且能提得起来。提则必下,故任督须时时畅通。提有回路就不是病,否则气留于脑,易患上实下虚之病。拳法进阶,与修道类同,没明白人接引,容易走岔路。故寻常人求身心愉悦、健康,止步于此足矣,一生受用不尽。再向前则无穷凶险,盖近代成功且名于外者,唯孙公禄堂一人而已。

三体式是静态的劈拳,孙公称其为总机关,然并非一入门即站此桩。形意拳入门须先从劈拳入手,劈拳即动态的三体。一拳打过成定式,即是三体。盖因学人无有基础,一入门即站三体,鲜有成功者。唯学人愚笨,无所从入,无奈以三体授之,是别有一番心思在里头。今人以为三体即是一切,大谬矣。其说害人不浅。

于形意拳有兴趣者,当可先寻明白人学会劈拳,其要点是,练则柔韧,用则刚健。反过来的,都是练错了的,不要误入牢笼。把架子学会,一年之内每日只是劈拳,有闲暇便行之。却又不可一次数小时苦练,总须留有余兴,此内炁兴发之秘密。以《孙禄堂武学录》中《形意拳学》的形意拳要点为纲,每日细细揣摩之。

一开始总是如黑夜在胡同中,不明所以。只求耕耘莫问收获,按照六合九要时时矫正,逐渐身心变化,再对照拳学要点,便会有所领悟。此日积月累,便有柳暗花明之时。规矩,还是规矩!始有毫厘之差,终有千里之缪。拳学本大道衍化,并无什么秘密,只有诀窍耳。求秘密者,最终一无所获。终其用,全在规矩中。

站桩是重要的,但须从活桩开始。行劈拳时,一拳打过成定式,即是三体。此时要按照六合九纠正身架,而后静定片刻,以腿不能忍耐为限,则从容而发下一拳。再调整,再站。此即活桩。拳也大了,桩也站了,两全其美。且行拳中站桩,没有枯燥乏味之感受,双腿更易坚持。日渐其功,有了基础,才可专门站三体。

练则慢,用则快。劈拳以慢练为纲,绝不可以刚猛事之,否则易害脏腑。初练似觉形意与太极有别,待深入处方知,二者本质并无区别。收吸发呼,乃初练之粗呼吸,逐渐转入内呼吸,则忘却呼吸。一拳过去成定式,练得好的瞬间物我两忘,呼吸全无,即为“定”也。一切顺其自然,出定则继续。故拳与道一体无二。

练拳无论多久,总须留有余兴,不可至极,物极必反,将损元精。此时精神极健忘,全身气血奔流不息,如贸然坐卧,或开口说话,则损元气。必须缓步当车,从容散步数十分钟,待全身和缓至常态,才可开口说话,坐卧休息,至要至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