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电话: 400 4567 8910
返回顶部
历史很难在同一时期出现两位兵家神人,说说中国兵家十杰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9623次阅读 0次回复
阅读排行
兵祖 姜子牙
据民间故事传说,吕尚在不得殷商诸侯所赏,至渭水钓鱼,希望能遇见明主。据说姜子牙用直线无弯折的金属丝钓鱼。三个月后,周文王出巡至渭水边时发现姜子牙。周文王见吕尚的鱼钩是直的,好奇问之:钓鱼的人所用的鱼钩是弯的,为什么你用的鱼钩是直的呢?”吕尚对曰:“我的鱼钩,是愿意上钩的,自己上钩的,不必用弯勾勾住鱼。愿者就来,不愿的人就随便他吧。”周文王认为这是在指求才若渴的自己,于是说:“纣王无道,民不聊生,希望先生担任我的老师,振兴世道,可以吗?”吕尚应允。周文王请吕尚上车,屏退拉车手,亲自将吕尚]请回都城,路程约八百步,吕尚便推算出周朝之国祚约八百年,竟也成真。虽然这个故事并不见于正统史籍记载,更加可能是后世野史小说的虚构,它仍然在民间流传甚广。于是就有一句歇后语:“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源头即来于此。周文王过世后,吕尚辅佐武王伐纣,一匡天下。

上榜理由;姜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据说兵书[六韬]就出自他本人之作。
他帮助周武王伐纣灭商,救民于水火之中,封在齐国之后,又积极治理,造福山东。后又帮助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功在社稷。因此被后人称之为‘兵家之鼻祖’。


兵圣 孙武
公元前515年,孙武向伍子胥献计,请阖闾刺杀吴王僚,进而让阖闾即位吴王,公元前512年,伍子胥请退位之吴王伯父推荐人才,其荐孙武,并献上其所著《孙子兵法》十三篇。吴王阖闾阅后大为赏识,亲自访山拜请孙武出山,但却因为奸臣伯嚭道:孙武只是一介草民,故,吴王对其能力半信半疑,因此便要孙武即场展现其练兵之法以服众,以确孙武之才能。
大破楚军
公元前512年,孙武刚任将军便帮助吴王消灭楚国的两个保护国钟吾国及徐国,吴王想乘胜进攻楚国,但孙武制止,认为吴军已疲惫,不宜再战,于是吴王引兵回国,由此可看出孙武的冷静思考。不久,伍子胥提出“疲楚误楚”之略,轮番骚扰楚国达六年,使楚军认为吴国只敢骚扰,不敢进攻,放松了警惕。
公元前506年,楚国进犯吴国的保护国蔡国,蔡国求救于吴,唐国也愤怒于楚国的蛮横,帮助吴国进攻楚国。吴王倾国之力,阖闾亲率其弟夫概、伍子胥、孙武和伯嚭等统率3万吴军奇袭楚国。孙武认为兵贵神速,所以率领3500精兵采取迂回战略,避实击虚,在蔡、唐两国协助下,夺下了楚国北部三个险隘,进抵汉水东岸。
此时楚昭王大惊,派出囊瓦、沈尹戍等人率兵抵抗吴军。沈尹戍建议主将囊瓦率主力拖延吴军,自己率兵往方城迂回至吴军侧后,截其退路,封锁三个险隘,再前后夹击吴军,消灭他们,本来这条计策可以成功打败吴军,拯救危急的楚国,但囊瓦受到部下挑拨怂恿,贪功下在沈尹戍往方城后改变策略,渡过汉水,不等沈尹戍包抄吴军侧后,就发动攻击。孙武见其渡过汉水攻击,佯装后退,退到大别山,楚军在吴军后退时连战数场,皆败,楚军士气不断下降,疲惫不堪。
孙武见楚军陷于被动,于柏举与楚军决战,阖闾之弟夫概进谏:“囊瓦不受楚人支持,楚军必不愿死战到底,不如先以小部队进攻,使楚军溃乱,再投入主力攻击,必定大胜。”但阖闾谨慎,不敢用此计,夫概就私下领五千士兵进攻楚军,楚军果然溃乱,阖闾就投入主力攻击,楚军溃败,囊瓦逃奔郑国。吴军发动战略追击,于柏举西南的清发水重创楚军残部。再追,于雍澨再大破囊瓦军残部。吴军再与由方城回救的沈尹戍部队交战,激烈战斗后楚军大败,沈尹戍伤重而死。其后吴军于麦城之战再大败楚军,至此吴军五战五胜,成功消灭楚国,吴军于柏举之战十日后攻陷郢都。吴军攻陷郢都后屠城,楚国军民死伤十万以上,楚昭王逃奔至随国。孙武以3万吴军大败20万楚军,攻灭了强楚,于是一战成名,震惊中原诸国。
其后楚大夫申包胥求救于秦,秦哀公派出500乘兵车攻打吴军,秦楚联军击败吴军,吴国本土又发生内乱,吴军就被逼返回吴国,楚国才免于灭国之难。

助吴称霸
吴国后来因秦国干预及越国偷袭,被逼自楚国撤军,但是已使楚国元气大伤,不能威胁吴国。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不听孙武劝阻,出兵攻打新即位的越王勾践,结果被其大败,伤重而死。孙武及伍子胥帮助阖闾之子夫差治国练兵,并助夫差成功大败勾践,报仇雪恨。而其后夫差北上称霸,于黄池大会诸侯,亦是因为孙武令士兵训练有素的成果。

上榜理由;兵圣’这个称号的由来,主要得益于孙武的盖世名作[孙子兵法],这部兵书非常全方位的论述了兵家的精髓,对后世影响极大。孙武本人虽然在征伐楚国的战役中获得了胜利。但是与身经百战的白起,王翦等人相比,就显得有些寒酸了。但是这也说明不了孙武个人才能不及他们。孙武的[孙子兵法]和后人孙膑的[孙膑兵法]被称为‘兵书双绝’。

兵魔 白起
长平之战
秦国于前262年出兵进攻韩国的野王(今河南省沁阳市),野王投降,切断了上党郡同韩国本土的联系。韩桓惠王大为恐慌,派阳城君出使秦国献上党郡求和,但上党郡郡守靳黈不愿降秦,韩桓惠王于是派冯亭接替靳黈。冯亭也不愿降秦,于是同上党郡的百姓谋划说:“通往韩国的道路已被切断,秦国军队正在逼进,韩国不能救应,不如将上党献给赵国。赵国如果接受我们,秦国恼怒,必定攻打赵国。赵国遭到武力攻击,必定亲近韩国。韩、赵两国联合起来,就可以抵挡秦国。”于是便派使者通报赵国。赵孝成王同平阳君赵豹商议此事,平阳君说:“圣人把无功受益看作是祸害,秦国自认为上党之地唾手可得,冯亭不将上党交给秦国,是想嫁祸给赵国,接受它带来的灾祸要比得到的好处大的多。”赵孝成王又召见平原君赵胜和赵禹商议,二人说:“动员百万大军作战,经年累月,也攻不下一座城池。如今坐受十七座城池,这是大利,不可失去机会。”赵孝成王说:“接受上党的土地,秦国必定来进攻,谁能来抵挡?”平原君说:“廉颇勇猛善战、爱惜将士,可以为将。”赵孝成王于是封冯亭为华阳君,派平原君去上党接收土地,同时派廉颇驻军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西北)。
前261年,秦国派兵攻占了韩国的缑氏(今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和纶氏(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次年,秦昭襄王又派左庶长王龁攻取了上党,上党的百姓纷纷逃亡到赵国,赵军在长平接应上党的百姓。四月,王龁向长平的赵军发动进攻,廉颇迎战。秦赵两军士兵时有交手,赵军士兵击伤了秦军的侦察兵,秦军的侦察兵斩杀了赵军的裨将茄,双方战事逐步扩大。六月,秦军攻破赵军阵地,攻下两座城堡,俘虏了四名尉官。七月,赵军筑起围墙,坚守不出。秦军强攻,夺下西边的营垒,俘虏了两名尉官。廉颇固守营垒等待秦军粮草已尽则自退兵,虽然秦军屡次挑战,赵兵都坚守不出。此时秦军粮草将尽, 但赵孝成王仍多次指责廉颇不与秦军正面交战,秦国丞相范雎又派人到赵国施行反间计,说:“廉颇很容易对付,秦国最害怕的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赵孝成王早已恼怒廉颇坚守不战,将秦国的反间计信以为真,于是派赵括接替廉颇。
秦昭襄王得知赵括担任主将后,暗地里派白起接替王龁担任主将。由白起担任上将军,王龁担任尉官副将,并且严令军中不要走漏消息,否则格杀勿论。赵括接任主将后,一改廉颇的作战方针,主动出兵进攻秦军。秦军佯装战败溃退,赵军乘胜追击,一直追到秦军营垒,但秦军营垒十分坚固,不能攻破。白起命一支25000人的突袭部队截断赵军的后路,又命一支5千人的骑兵部队插入赵军与营垒之间,将赵军主力分割成两只孤立的部队,同时切断赵军的粮道,并派出轻装精兵向赵军发动多次攻击。赵军作战失利,于是原地建造壁垒,等待援兵到来。秦昭襄王得知赵军主力的粮道被截断,亲自前往河内郡,加封当地百姓爵位一级,并征调全国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集中到长平战场,拦截赵国的援兵。
到了九月,赵军主力已经断粮四十六天,士兵们相互残杀为食。赵括将剩余的赵军编成四队,轮番进攻了四、五次后仍不能突围。最后赵括亲率精锐士兵突围,结果被秦军乱箭射死,赵国士兵40万向白起投降。白起与手下将领谋划说:“赵国人民反复无常,之前秦攻下上党,那里的民众却全都跑回了赵国。如果不全部杀掉他们,恐怕再生事端。”白起用欺骗的手段,命手下士卒将赵国降兵全部杀死,只留下年纪尚小的士兵240人放回赵国报信。长平之战前后斩杀赵兵45万人,赵国上下一片震惊。55]战争结束后,秦军清扫战场收集头颅,因头颅太多而堆积成台,名叫“白起台”。
除了最为著名的长平之战外,还有,伊阙之战,鄢郢之战,华阳之战,陉城之战。白起擅长野战和攻城战,在作战前和作战时,重视掌握和分析敌方虚实强弱。例如伊阙之战中发现韩魏两国军队相互推诿,不能同心协力的弱点取得大胜;邯郸之战时发现失去灭亡赵国的最佳时机后拒不领兵。在与强敌作战时,不与敌军正面会战,采取先弱后强的战术分批蚕食敌军。例如鄢郢之战白起率数万军队在方圆五千里、士兵百万的楚国境内长途奔袭作战;长平之战避免与赵军主力会战,引诱赵军进入包围圈后进行蚕食。在敌军落败时,乘胜迎势,穷追猛打。例如伊阙之战、华阳之战和长平之战后乘胜扩大战果。白起战术灵活多变,能根据当地地形地貌制定战略战术。例如鄢城之战的水攻、华阳之战的长途奔袭作战等。白起还擅长采取攻心为上的策略,例如鄢郢之战中火烧楚国先王陵墓夷陵,长平之战坑杀赵国降卒,都极大的挫伤了敌方的士气。


上榜理由;白起与廉颇,王翦,李牧号称‘战国四大名将’。他为秦国开拓疆土,雄霸四方立下了不朽功绩。因为这个人每次大胜之后都会大规模的坑杀降兵。攻打韩国时坑杀降军20万,攻打魏国时坑杀10余万,长平之战中更是坑杀赵军降卒40余万。后人骂他是杀人狂魔。
秦昭襄王后期,白起遭到猜疑,因为他颇有怨言,昭襄王大怒,被赐死。死之前白起说道,我在攻打东方诸国时,杀死了那么多无辜生灵,早就该死了。
附:个人觉得白起绝对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第一名将。杀人机器绝对配得起白起


兵霸 项羽
钜鹿之战
项梁北伐秦兵,在定陶之战中遇秦兵主力章邯,阵亡。章邯其后率军攻赵国,大败赵军,赵王赵歇退至钜鹿。楚怀王迁都至彭城,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率兵救赵,并封项羽为长安侯,鲁为采地,故项羽又称鲁[需要消歧义]公。怀王与诸将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宋义军到达安阳后停止前进,在当地停留了四十六日。项羽建议进兵,但宋义不接纳,项羽便矫诏杀了宋义,楚军诸将拥立羽为假上将军。项羽派桓楚禀报怀王,怀王被迫任命项羽为上将军。前207年,项羽进兵钜鹿(今河北平乡县西南),先遣英布、蒲将军两将率二万人渡河击秦军甬道,项羽随后率其余4万楚军渡河,命令部下在渡河后砸碎锅子与凿沉船只,表明自绝退路,若不得胜便有死无生(后世称之为“破釜沉舟”,意谓豁出一切的意思);全军仅携带三日干粮,余者焚之。最后项羽九战九胜,据司马迁《史记》记述,楚军无不以一敌十,大破秦军四十万。当时带领援兵的诸侯仅作观战(即成语“作壁上观”),项羽辕门召见时,诸侯全部吓得跪行,无一敢抬头看项羽(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成为“诸侯上将军”,为各路诸侯军队的统帅。次年6月,秦将章邯率所部向项羽投降,项羽担心降兵生变,于是命楚军在一夜间在新安城南(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义马市二十里铺村一带)坑杀掉秦降兵二十余万人。但在《史记·张耳陈余列传》中,关于诸侯军又有另一种说法:“项羽兵数绝章邯甬道,王离军乏食,项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章邯引兵解,诸侯军乃敢击围巨鹿秦军,遂虏王离。涉间自杀。”按《张耳陈余列传》所叙述,则诸侯军仅仅在项羽与章邯的甬道护军作战时作壁上观,待项羽进攻王离时,诸侯军则参与了围攻,俘王离、迫使涉间自杀,是楚军和诸侯军的共同战果。 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综合了《史记》中《项羽本纪》和《张耳陈余列传》的说法,表述为:“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大破之,章邯引兵却。诸侯兵乃敢进击秦军,遂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自烧杀,钜鹿之战结束。”

上榜理由;中国历史上最勇猛的战将,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号称‘东方的斯巴达克’。虽然最终兵败,但非兵者之错。
巨鹿之战-项羽率领6万楚军以破斧沉舟之势在巨鹿大败秦将章邯所率40余万秦军,坑杀降兵20万,使秦军受到严重损失,经此一战,秦朝名存实亡。项羽从此名扬天下,不久自封为西楚霸王。
彭城之战-刘邦等人乘项羽征伐齐地田荣之机,组成56万诸侯联军,袭占彭城。项羽闻讯大怒亲率3万楚军,日夜兼程向彭城挺进,而此时的刘邦沉迷于享乐,毫无防备。三万楚军只杀的刘邦联军56万,鬼哭狼嚎,四散奔命。刘邦只带十数骑狂逃。
垓下之战- 项羽一生百战百胜,自视无敌于天下,垓下之战是他一生唯一的败笔,但是他单人匹马横扫千军的霸王气概,在此战中发挥的也是英雄了得。不愧为天下第一猛将。


兵仙 韩信
一扫天下,大败诸侯
当章邯还坚守废丘时,刘邦留下周勃围攻废丘,自己则联合其他项羽十八诸侯,趁项羽还在齐国时,于前205年领联军五十六万人攻占项羽首都彭城。项羽领兵三万回师彭城,刘邦韩信不能敌,结果在彭城之战惨败,刘邦退至荥阳。萧何即动员关中老弱和未傅者,与汉王会荥阳。韩信收拢残部与刘邦会合。之后,刘邦命灌婴重组建秦旧骑兵李必、骆甲为副将率兵在京城和索城(都在荥阳附近)之间击败项羽追击的楚军。
魏王魏豹附楚反汉,刘邦派韩信曹参领兵攻魏,韩信曹参合击魏国都城安邑,擒魏豹此战过后曹参被赐食邑平阳。随后曹参韩信率军击败代国,韩信继续进军,在井陉背水一战,以三万精兵击败号称二十万人的赵军。韩信听从广武君李左车建议,派人出使燕国,成功游说燕王归附汉王。(根据《傅靳蒯成列传》记载:(靳歙)别之河内,击赵将贲郝军朝歌,破之,所将卒得骑将二人,车马二百五十匹。从(汉王)攻安阳以东,至棘蒲,下七县。别攻破赵军,得其将司马二人,候四人,降吏卒二千四百人。从(汉王)攻下邯郸。别下平阳,身斩守相,所将卒斩兵守、郡守各一人,降邺。从(汉王)攻朝歌、邯郸,及别击破赵军,降邯郸郡六县。还军敖仓”。又根据《傅靳蒯成列传》(周緤)蒯成侯緤者,沛人也,姓周氏。常为高祖参乘,以舍人从起沛。至霸上,西入蜀、汉,还定三秦,食邑池阳。东绝甬道,从(高祖)出度平阴,遇淮阴侯兵襄国,周緤“常为高祖骖乘”,即刘邦的警卫,他“从出渡平阴,遇淮队侯兵襄国”。“从”字后一定是省略了“高祖”。周緤与刘邦到襄国与淮阴侯韩信会合,当是发生在平定邯郸之后。结合《靳歙传》,靳歙从汉王刘邦攻下邯郸之后,独自平定了平阳与邺城,此时刘邦可能到襄国会合韩信去了。)结合《张耳陈馀列传》,汉灭赵之战的过程是,韩信与曹参受刘邦的命令,先破代国,杀夏说,把赵国的注意力转向赵国北部,派韩信与张耳在井陉设疑,利用地理优势吸引赵国的主力,刘邦自己亲自率趁虚直取邯郸,当赵国失去邯郸,襄国危急,陈余进退两难,此时韩信与张耳出井陉,攻杀陈余。赵王歇逃到襄国,刘邦与张耳、韩信南北夹击襄国,攻破襄国会合,杀赵王歇,平定赵国。后来汉军又平定巨鹿、常山郡,招降燕国。韩信、张耳继续平定赵国余寇,刘邦、靳歙、周勃、曹参等返回敖仓,此前英布被龙且项声打败,与随何归汉,此时英布正式归降刘邦,这时汉营调走他旗下的兵到荥阳抵抗楚军。


上榜理由;韩信本来是项羽的手下,因为得不到重用,转而投靠刘邦。韩信归汉之后,屡建奇功。为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可谓居功第一,是刘邦的汉初三杰之一。
韩信用兵有一个特点,不按常理出牌。每次却又都能够出奇制胜。后人号为‘兵仙’。


历史很难在同一时期出现两位兵家神人,但是楚汉相争的时候,竟遇到了兵霸战兵仙的典故,兵霸屡次击败兵仙,但是兵仙最终剿灭兵霸,其实个人心理,两人并不分胜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