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电话: 400 4567 8910
返回顶部
现今的洪拳已分为很多支流了,目前南少林传统广东洪拳七大派系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37547次阅读 4次回复
阅读排行
铃尿球
2016-11-25 08:45:23
广东洪拳之七大派系
  至善与众洪家弟子零散各地后,便开始传授洪家拳术,而各弟子各有专长,教出来的拳术可能有些差别,但理论则一,再经过多年的演变,现今的洪拳已分为很多支流了,目前南少林传统广东洪拳,流传下来的数个派系可分为下列七个系统:
  一、洪熙官本为福建漳州茶商,追随至善多年,南逃后分别在广东各地授技,传人甚众,洪熙宫曾在肇庆将武技传给李同宽,其后并创出另一系的洪佛拳,洪熙官并有一子,名洪文定,洪熙官所传下一系洪家拳有三套拳法、二龙争珠、夜虎出林、五形拳、十形拳、虎鹤双形拳等。(此外福建漳州亦有洪熙官所传授之洪拳-为战派双枝拳。)


  二、黄坤为客籍人氏,其入门比洪熙官更早,为至善禅师出色弟子之一,其足迹遍及潮州、东莞、佛山、广州一带,拳脚显得隐柔,尤擅长铰剪手及撩阴腿,曾 设武教场於潮阳,授徒千余,后来因杀了一位县宫,逃往惠州任护院,不久被迫辑,再逃东莞,并在东莞内设武教场,授徒多人,其后受至善禅师往佛山纠合徒众,传授拳脚於祖庙,黄坤因性如烈火、好打不平,在佛山拳毙一官差,而逃广州,在广州同门处住了两年,往广西而去,从此不闻再回广东,黄坤一系所传下的洪家拳则有罗汉拳、梅花手、十四蹂、五行伏虎拳等。


  三、『谢亚褔』一系洪家拳在广东江门市的台山、新会及广西省都有传人,传下的拳法有佛拳、五形拳、十字拳、双工伏虎拳等等。


  四、『烂头何』一系的洪家拳在广东中山市最多传人,烂头何的洪家拳据说是学自洪熙宫的再传弟子,但其姓名不详,其后将拳技授给中山子弟,烂头何最精究洪家虎尾脚,其得意弟子有金公济、陈卓华、韦东喧、唐家六等。烂头何传下的拳法有伏虎拳、五形拳、十形拳、十字流星拳、洪家破排手、虎尾脚等。
 
  五、谭义均(济筠)亦是拜至善禅师学技的,他从至善处学得大小五形拳、三展拳、铁线拳及铁包金棍,前后随至善学技六年,返家乡(今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沙塘村)后设馆授徒,把拳技传给他儿子谭让及侄儿谭安、谭建兴与孙谭敏,谭敏再至广州白云山景泰寺追随洪熙官学习洪拳三年,之后谭敏於广州城设馆传授谭家三展和洪家拳术,并将四平马改为二字钳羊马,精铁线拳(洪家),此时声名更盛,此后逐渐发展成两路,一路仍以洪拳为号召(如沙塘村),另一路独立为「谭家三 展」(谭敏定名)。


  六、由洪熙官的弟子伍允普传播到粤西地区(湛江、茂名)的一脉,它的风格比较特殊,两拳挽抱於腹前,两拳面相对,拳心向上,两肘外撑,马步两膝向内微夹,阔步低桩。出手时忌伸直,沉肘曲臂,俗称“鹅头沉肘“,此体系的风格是硬桥短劲,以龙、蛇、虎、豹、鹤、狮、象、马、猴、彪的象形及其特性、加以技击手法编制而成十形洪拳;在湛江一脉据传由黄国龙所传,茂名一脉则由黄庆龙、黄光保、柯德新所传。


七、『陆亚采』是至善禅师得意弟子之一,又得其师兄洪熙官的指引,武技更上一层楼,晚年时在广州海幢寺将武技传给黄泰,黄泰再传子黄麒英,他是广东十虎之一,后来再把武术教授予他的儿子黄飞鸿,此后黄飞鸿即以洪家拳驰誉武林,之后再传林世荣、凌云偕、莫桂兰、邓芳等。
黄飞鸿、林世荣之系统又称为"虎鹤洪拳″,有别於前六个地方系统较封闭发展、保有较古朴风格的老洪拳,这一系经过较多的吸收改良,演变成今天较常见的洪家拳,也称为新洪拳,在香港与海外地区比较流行,同时拜关德兴黄飞鸿电影、和刘家良等邵氏功夫片的推广,以及香港自由开放之便,是目前流传最广,最多人学习的一个支流,其套路有:梅花拳、五形拳、五行拳、工字伏虎拳、十形拳(五形五行拳)、虎鹤双形拳、铁线拳,五郎八卦棍,梅花枪,子母刀等。
参考资料:
马来西亚杨顺德师傅谈南少林洪家拳源流
茂名武协
广东武术史
维基百科
纽约发强体育会

貌似您老以前说过五行黐桥也是在湛江流传。。。
话说“烂头何”那一系据说还有所谓十独手体系:千字、尘罡、肋鼓、桥手、十八掌等
然后应该还有 南海二颜氏体系(颜殿雄 颜耀庭):七十二行掌 十形拳 一百零八散手 根据拳谱来说 可能 四平大镇拳是该流派的入门拳法
大概“洪家拳”兄所练的老洪拳也应该视为一个单独体系(大千拳 二千拳 梅花扣打拳等)
鄙人见识短浅,还请前辈多多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概壕

2016-11-25 08:45:44

我觉得传统的“前五虎”洪拳应该套路都还在(虽然分散于各个流派),除了一套千字拳我在网上没有找到以外(据说中山的北堡武馆还有传承),谭系(竹料聚英堂)的五形拳和铁工三线拳、侠馆(林欣)的撞打拳、周馆洪拳的万字拳都可以在网上找到。虽然现已流落各地但从抱拳、开桩和套路路线上来看其应该属于同一时期所创的拳法,而且从套路中可以看出其战术思想和发劲方式也是相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惹伯埂

2016-11-25 08:45:53

黄坤为客籍连籍贯都没有?如何知道是客家人?洪熙官是“山人”的作品!对历史应客观!洪家拳只流行于粤中《珠三角》、粤西!粤东北练的是什么朱家教、李家教、什么家教。。小说大家都会写!我个人觉得洪家拳最大贡献的还是黄飞鸿、小说家“我是山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郗歆美

2016-11-25 08:46:05

洪承畴的军队叫洪兵,其军体拳叫洪拳。洪承畴北上抗金失败全军覆没,其部下蔡九仪逃回肇庆,以传授洪拳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4

貌似您老以前说过五行黐桥也是在湛江流传。。。
话说“烂头何”那一系据说还有所谓十独手体系:千字、尘罡、肋鼓、桥手、十八掌等
然后应该还有 南海二颜氏体系(颜殿雄 颜耀庭):七十二行掌 十形拳 一百零八散手 根据拳谱来说 可能 四平大镇拳是该流派的入门拳法
大概“洪家拳”兄所练的老洪拳也应该视为一个单独体系(大千拳 二千拳 梅花扣打拳等)
鄙人见识短浅,还请前辈多多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概壕

2016-11-25 08:45:44

我觉得传统的“前五虎”洪拳应该套路都还在(虽然分散于各个流派),除了一套千字拳我在网上没有找到以外(据说中山的北堡武馆还有传承),谭系(竹料聚英堂)的五形拳和铁工三线拳、侠馆(林欣)的撞打拳、周馆洪拳的万字拳都可以在网上找到。虽然现已流落各地但从抱拳、开桩和套路路线上来看其应该属于同一时期所创的拳法,而且从套路中可以看出其战术思想和发劲方式也是相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惹伯埂

2016-11-25 08:45:53

黄坤为客籍连籍贯都没有?如何知道是客家人?洪熙官是“山人”的作品!对历史应客观!洪家拳只流行于粤中《珠三角》、粤西!粤东北练的是什么朱家教、李家教、什么家教。。小说大家都会写!我个人觉得洪家拳最大贡献的还是黄飞鸿、小说家“我是山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郗歆美

2016-11-25 08:46:05

洪承畴的军队叫洪兵,其军体拳叫洪拳。洪承畴北上抗金失败全军覆没,其部下蔡九仪逃回肇庆,以传授洪拳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