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电话: 400 4567 8910
返回顶部
揭秘八卦掌绝技的精髓是转圈 让全身真气能量汇集丹田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30506次阅读 2次回复
阅读排行
转圈将基本功和最高层功夫统一成极简单、内涵又极丰富的练功方法,是八卦特有的劲力与身法相结合的方法。是在不断的盘旋绕转中,仍然能够身体放松,脑子精神安静舒适,然后再静中求动达到专一而不乱。能产生一种旋涡让习者能将其放大、混合、控制,自然能量透过自身与天地往来,这种拧转的作用根据练者心意产生螺旋能波,同时这种能也可带反过来带动其形气,在高级阶段,此旋涡可同时飞腾于天及沉降于地,并产生威力惊人的杀伤破坏效果。旋转是发挥力量最佳方法,不论坚如钢铁或柔弱如水,一经旋转,即产生无穷威力,钢铁旋转固然令人不敢逼近,空气旋转造成的旋风也威力无比,水旋转产生的漩涡则更加恐怖。身体就象流动似地旋圆圈,在挡避的同时反击。球状或弧状能承受更强的压力,也可通过螺旋积极的转换或偏转能量,要精通这种技巧,应用意而不是用力来完成。
  转圈把“意、气、力”三方面有机地揉合在一起,在连贯圆活的肢体运动中达到外动内静,意气相随的境地,气沉而不浮,归于丹田,久久加功,精神与肢体都可获得最高的呼应。临敌格斗,一触即发,其产生的强大内劲猛不可挡,有如电力,顷刻之间,可置敌于寻丈之外。因虚浮之气己被练下去歇尽了心中火性,眼光即可渐渐明亮,心胸开朗,目透金光,眼可不瞬,此后只一动手,目即圆起,炯炯有神。
  转圈是架式使然,如果架式没有拧转的动力而勉强走圈,是未得要领。当深入八卦高层后,会发觉不得不转,在于全身各部位的拧转,当八卦拳的架势出来之后,会带动出一个行动力来,形成了前进的势和拧转的势,实际上是劲在走。最初是身体产生势,后来是整个势在带动身体,单换掌要掌握那个势,身体要随势而走。八卦是求变的,要产生变,就要把自己的中心缩小,极端的拧转,要把中心缩的越小越好,中心越小,变动就越快,可变的范围就越大,气势一摆开,就好象一张网。转掌不是走的,而是身形逼出来的,所有的招式都兼带反弹力,身法步法全都是在别劲中进行,要将腰的柔韧性练习到象一条龙一样,几乎盘在树上。八卦的进退是藉身形架构的轻微改变而改变架式的势,比方塌腰向前,坐臀向后,加上拧转就是回旋,所以是身随势,步随身。不是用腿去迈,而是用整个身形催动腿走出。
如何走圈?
走圈最好转树,正是通过以树为圆心的不断走转,才练就出腰如轴立的横劲。
转树功法的根本目的是练腿和腰,腰如轴立不是孤立的,其基础还在腿,而且是运动着的腿,走起来要稳如坐轿,才能发挥腰部拧转的劲力,才能将这股螺旋劲上达掌臂,所以走是根本的根本。
练走圈并不是一上来就要转树,先学会步法并标准化,然后走直趟并垂臂,等腿上有劲了稳定了自然了再走圈,这时先走大圈,脚微微内扣,慢慢的再收缩,等腿完全变稳,如坐轿了,然后才拧腰转树,走八式。

初走圈以稳顺入手,入手即求轻灵则会流于轻浮而根基不稳,气血上浮,从而犯三害之弊
稳就是定架子的要求,一步一趋找四德的要求,按照九要去逐个对照,再逐渐理解八能。
顺就是首不犯三害,手足顺其自然而出,注意头顶塌腰、肩与胯之气力缩劲、脚之踏劲、脚后跟之扭劲、谷道之上提则初步可。抽胯为了上下相通相合,同时小腹微提而腹内尽量松空。移左步抽住左胯根,右步抽住右胯根。不仅虚步能进退,实步也要能起落进退。首先身架要合规矩。手与脚的劲力从腰而来,腰圆活力就发放出来了。若要腰活,就须塌腰坐胯。若要塌腰坐胯,就须沉肩坠肘、顺项溜臀。若溜臀,就须吸胯裹裆。若裹裆,就须曲膝。若曲膝,就须舒趾而重心达足。只有节节协调贯通,力才能通达四肢。腰要向下沉坐于胯。两腋裆胯周身处处呈现一圆球状,既圆活又有撑力。两肩、两肘、两肾、两胯要向内裹。两膝要相抱,两肩两胯要向内扣。四坠即肩要往腰上沉坠,腰要往胯上沉坠,胯要往膝上沉坠,膝要往足上沉坠。要求两足要平起平落,不揭蹄、不亮掌,有趟泥行走之意。裹裆、两足内侧胫骨要相磨。要求做到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内三合(心与气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天地人三合(头要融天,脚要融地,胸要融空)。上身要向圆心转,两肩连线与径向成 30度或 45度。出脚要平,不要抬脚尖,不要压脚尖,出脚要松。腿上用劲,凭身势带动,脚腕不要用劲,出脚要圆,不要直出,要有一定的弧度,以树(桩)为中心的圆。身要正,不要往里偏。身要轻灵,不要有起伏。迈步在胯动,要胯换胯,不要腿换腿。光是腿换腿,容易两腿叫劲,不能顺劲。足平出地面,但是不要推着地。转圈不是趟泥。胯以上姿势保持不变,步伐大小按个人小腿长短定,走转之时两脚基本与地面平行。腰要塌住,胯与大腿有夹角。下坐,气下沉。放胯时,利用身体的惯性,把胯扔出去就行。前脚和地面保持一定的高度,在走的过程中是松的,碰到东西才会紧。就靠惯性往前一送就行了,而不是迈出去的,是靠腰腿劲把它送出去的。不要光转身,要掉胯转胯。走时要把身子扭过来,向着圆心。腰以上部分扭,胯以下还保持向前的方向。一能拉抻各大肌肉群,二把身体绞起来,便于发出螺旋力。
转圈有快慢之分,
快转锻炼身法、步法、眼法、久转之使脚底下有活儿,身法非常灵活。练的是腿脚身法。
慢练也叫细练,功效是出内功,练的是内气,着重练气,逐步体会阴阳虚实的转换(胯),应该越慢越不嫌慢,配合呼吸,应比打太极还慢,始终是用一只脚在支撑体重,找横劲,要用丹田领着走。所有动力都由脚底发动,因此每移一步,都是实脚,两腿单轻单重,身体又极度放松,加上落跨的旋转,两腿变成打气机,气的产生非常快。
转圈核心是身转步走的拧旋度要达到要领要求,身步合一地拧旋到位。身架自转拧旋度要达到要求。
走圈过程中不能休息中断,如换式也应如太极般一手接一手其势连绵不断,一气练下去,不可中断。断则散。每次练习的时候保证一百圈的运动量或者确保半小时,这样就比较容易有气沉丹田的充实感,而且全身的劲、气流动也会让人感到运动后的舒畅,双手会感到充满劲力,似乎手掌都变得厚实有力。
  行步如趟泥,全身不滞不散,不迟不断,腰似车轴,气如行云。换式如高山流水,连绵不断;两脚要虚实分明,左右互移。抽身换形,翻若惊鸿;随机应变,奥妙无穷。
初练时先走大圈,上身拧转不要过大,否则腰不活,硬往里拧,走转不稳,心火上升,内气不调,五脏受损。
初练时走转要慢,由慢到快,可早练慢,晚练快,不可操之过急。要想功力增长快,慢练是最好的途径,在功力训练一定时间以后,还要同时练习身法,快练主要以步法配合身法,以身法找步法,以步法身法带动掌法变化。
呼吸任其自然,气自然往下沉,意念上有松沉的意境,日久气沉涌泉,乃至地心。待丹田气足,催动全身,则走转日快一日,时快一时。初练时走的圈要大一些,会走大圈的人也会走小圈,一般以寻常人走路的步距12步一圈为宜。有功夫后,可以走大圈也可以走小圈。大圈练习力气,小圈练习功夫,初练圈要不大不小,方便找劲,入门后圈要小方便长劲,再练又要大,圈越大就越近似直线,同时这全身拧成一股绳的感觉似乎也越难找,功深入骨后,即便在日常生活中随便怎么走都有拧的感觉。
转圈想象成推磨以练出行步走转的功力,转掌始以推磨之状,试想推磨之际由手至脚之整劲,但练时无磨,便以淌泥之状练出整劲及拧弹力道。走的时候脚要求要平起平落,刚练时是慢的,可以说是一种暗劲儿,是慢慢地小心地趟,一点点找出这股劲来。从走中求身劲的整,求出了内家的整和顺。随着功夫日益渐长,步子越长身架就越低。走圈能使全身上下协调一致;八卦掌左旋右转,以斜打正,处处走圆,走圈功就能练出圆形步法,步随身换。
多站八卦桩对转圈有大益。
先从走圈开始,每天坚持练,直到走正确走活了,再开始练掌。老一辈的开始至少都要走三个月的圈,这样能练出下盘力量和平衡力及将手上的筋拉开。
八卦就是教人送,八卦像推磨.凡推过磨的人都知道.要想将谷物磨得细腻.直愣愣地推肯定不行,手上的那股劲得把磨杆送出去,送得平、圆、悠、远,还要送出一股向下的碾劲,叫留。八卦掌便是有送有留,这不是靠站桩就能站出来的。所以八卦门不站桩,都是在运动中求送、留。八卦如推磨,除了向前推,还要推出向下的碾劲,八卦掌一迈步要有两股劲,随时转化,明白了这两股劲的道理,就能理解八卦掌的招数为何千变万化。
走圈转掌的速度非常慢,感觉比太极还慢,渐渐地感觉到了转圈时手臂、肩以及背的开合,每走一步都是一开一合的,慢慢的更还有了一松一紧的感觉,尤其是从一开始没有着意于呼吸,后来每走一步呼吸就自然地与动作相配合了。每当后脚向前迈步时,后肩会带动后手会不由自主地往前下一按,前肩也会带动前手不由自主地与后手一合,与此同时腰那么一拧就人过来了,一落一起,一松一紧,一开一合,一吸一呼都是自自然然形成的。身体不要有起伏摇摆。在稳健中求轻灵,两脚平起平落随着掌法的变化。
行功是要在如痴如醉的轻缓步态中体会天人合一、无人无我的境界。
初学时,意念稍注于足底涌泉穴,此为要诀。
行到极佳处,即忘其行;达到行功如站功,动功如静功,实是在动中求静而至真静,故仍归回静功。走转起来即要有随天而运,随地而行之悠悠,又要有神充天地,意满环宇之气势。时时势势要呼吸绵绵,自自然然。走到日月星晨亦与我同旋转;又如站三体式桩,直站到山川河岳与我同呼吸;再如太极拳,一举动则我之开合天地亦与我同开合,是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的协调。
转圈发展平衡力和敏感度,也是发展速度和力量的基础。练套路虽可增加功力,但绝不能代替转圈,八卦的特点通过转圈的习练都可达到。八卦的各个掌式,都有其左旋右转的劲力变换方式,通了这个劲力变换,转圈几乎就是八卦的一切,练功与散手都含在其中。
转圈把整体的劲力转出来,练习身法、步法和劲力和在走中发劲。
穿掌为了把左右劲力平衡起来,也就是一动而无不动,腹贴腰、胸贴背、肘护心、膝掩裆、头顶悬、尾找地。
转目的在于松筋拔骨,极好的松是为了极好的紧,内劲即出。全方位攻击及卸化,行走中而站桩。日日走转不停,练出螺旋之劲、混元之气、走打之功。而最终一以贯之、中和之态。转圈中苦练几个单式掌,可练出走中发力,走中打。

站桩有基础后才可开始练走步,而且步宜大,目的是把下盘走开。开始站桩找正,走起来后应该从正中求活,如果此时立刻就拧裹的话,身体感觉很紧,有种全身劲力都憋在身上的感觉,练一阵大步走开后身体就感觉很活,从下盘练起,感觉比从上盘好。须走出自身离心力,横行斜步才易变化。用身形势走掌,而非以步为主。八卦的基本功摆扣的走转步法练习加上八大掌和变掌的练习,是身法灵活的最好训练。头上领全身有下坠之态,这样会感觉到只剩下一个头,下面的部份可以随时的改变。
  八卦所行之圈极小,只须二尺正方之地即足回旋,其用意所在,专以避敌为能,妙在乘人之背,避实击虚。凡圆行之用,所以习行步迅捷,袭敌之背,使敌不及迥旋,其换掌之用,所以习顺势黏贴,使敌猝不及防,而我手已及其身。至于行动之时,尤须意专而气沉,故变换数势之后,恒觉百脉调畅,两掌十指,无不膨胀。须步快腰软者能习之,极灵变,习熟则圆转自如,真有飞若游龙之概。拧来绕去如大蟒翻身,所以八卦有功夫的人一是脚下快,二是身法活。八卦拧成一股绳,强调不停走转,大蟒就一条大脊,利用肌肉和腹部鳞片不停收缩得以灵活运动,倘若肌肉和腹部鳞片停止收缩,活蟒变死蟒。
  转掌眼神闪烁不定会让意念跑掉,意念要守在内。脊骨要会上下呼吸,不是用外力去使力使劲,而是用意用脊骨内息驱动着整个人体,攻击是全身带手整体过去给予致命的攻击杀伤力,穿掌戳肚子就要见肠子,一个腰斩就是重伤,一个起心动念内息马上在脊骨运作一上一下的做内呼吸,转掌练的就是脊骨中的内息运作的任督两脉做小周天循环,进而练就深厚的内功。其快是因为意念比敌人快,内息通畅无碍。走转时讲究左右平衡,特别是内功掌,左右转的圈数应该基本相当,否则导致左右半身气血循环失调,左右半身会一边冷一边热

漩涡汇聚能量:升清降浊走圈法
人生而命有长短者,非自然也,皆由将身不谨。——南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
人上了岁数之后,身体内的浊气往上跑,所以脚底下没劲儿,头重脚轻。本来没有眼泪,结果一笑就流泪了,鼻涕眼泪一把,还发出“吼吼”的声音,耳朵也听不见了。浊气开始往上涌了,就像下水道一样,用水一冲,底下乱七八糟的杂质就都浮上来了,这就是人开始衰老的表现。
一般人衰老的规律都是能量从里往外、从下往上耗散的一个过程,特别是太过用神之后,操心劳倦,就会出现大脑发热、四肢发凉、丹田气虚冷的不健康状态。人老了以后,丹田元气亏虚,肝肾也就不足了,所以老人的脚容易发冷,下肢无力,筋骨僵硬,小腹无力,丹田气也特别虚,肝肾不足。“肾主骨生髓”,从西医角度看来,骨质疏松,骨密度低,因此特别容易骨折,与中医讲的肾虚有着莫大关系。
我们人体以及自然界的规律,只要螺旋起来就是能量开始汇聚的表现,地球是螺旋的,宇宙间的星云也是螺旋的,而且宇宙当中的黑洞,它也是一
螺旋汇聚能量,星云、龙卷风、太极、植物生长的茎等都是螺旋的,具有大能量。一个漩涡。我们看大海里面只要是有漩涡的地方,就能把什么东西都吞进去,就是能把能量给吸进去。龙卷风一来,什么东西都给转走了,这也是漩涡。我们看植物,植物的茎往外生长的时候,它都是打着圈走的,树干是一圈一圈螺旋往上走。身体里面螺旋的成分很多,我们都知道指纹是一圈一圈的;头发也有旋;所有的肌肉起止点都不是在一条直线上,而是在横切面上按一个旋转的角度来长的。人体的结构就是一个有弧度的结构,不是直来直去的,身上有很多螺旋的这种体征,就是大自然给我们打的标签。我们是地球人,就得按照地球的规则来运动。在身体里面,能量要汇聚或者整合,就得用螺旋的方法。这就是为什么在传统内家拳里面,太极拳练习缠丝劲,八卦掌练习转掌。太极拳走缠丝劲一般不好掌握,而八卦掌一开始就要求走圈,则简单易行得多,通过走圈,让全身的经脉螺旋起来。这样自身的能量开始整合,使“浊气下沉”(丹田气充实,双腿有力、足底温暖);“清气上升”(神清气爽),就好像汇聚天地之气沉降于自身。
上文讲过的揉腹就是螺旋运动、圆运动,符合生命圆运动的基本特征,通过螺旋揉腹,可以使整个腹部的内脏得到运动,使内气迅速汇聚,而八卦掌走圈则是更大范围的全面整合汇聚能量,效果非凡!
我曾经治疗过一位老者,60多岁,头发都掉光了,来找我看病。通过他的脸色就能看出来,大鱼大肉吃多了,喜欢喝酒、又熬夜,没好好休息,浊气上扰,血分内热,脱发就比较严重。本来60多岁的人的头发不应该是全掉光的,这位老人很明显是浊气在头上没有排出去的缘故,对这样的患者来说,走圈是最好的方法。
在走圈的时候,浊气汇聚下行,就好像让盆里的水旋转起来,泥土、沙子等自然就会汇聚于中心而下沉,人走圈时间长了,膝盖以下的部位,足部和脚踝部开始出汗,这便是排除浊气的表现。中医认为:“湿性下行”,湿气和浊气本应从下肢排出,如果不从这里排,而从上边排,如熬夜、饮食油腻等,使得湿热上蒸,那注定是要脱发的。所以,中医认为脱发是血分热毒湿浊引起的,而西医称之为脂溢性脱发。
走圈的秘诀就是走圆,所有的动作都是圆的,中国人的锻炼方法,全是走圆的。就好像中医说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永远处于一个循环往复的状态。
其实我们思考问题也是如此,所有的问题有阴的一面,也有阳的一面,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坏事可以变成好事。所以说,中国人锻炼身体也是通过圆的方式来锻炼。圆了之后就吐故纳新,周流不息。
走圈的时候要求大脑松静,精神放松,所以《道德经》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就是把命的本来找到,就是把心神修炼好了之后,呼吸、内脏等各方面自然而然就好了,从而达到祛病健身的功效。所以说,走圈是最简单的方式,因为走圈的时候,面朝着360°的各个方向。
我当时想,要是直接跟他说走圈法,他可能不太好掌握。所以我告诉他:“您就绕着大树走!上公园里边,随便找一棵大树,就那么绕圈。每绕半个小时,换个方向接着绕,每次绕一个小时,每天早晚各一次,坚持下来会受益的。”老人家特别听我的话,在公园里绕树,绕的那棵树周围都走出一个圈儿的痕迹来了,就这么坚持了一年多。他再来看我的时候,我看他头发又都长出来了,头皮上出现很多小毛茬儿,而且身体也变得比以前壮实了。
人上了岁数之后,都容易脱发,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下元亏虚了。亏虚之后,人就有两个反应:一个是肝肾不足;一个是血分有热。老年斑就是因为血分里边的浊气和热气造成的,都是虚火,再加上气血不足,气滞血瘀,就是老年斑了。
肝肾不足的话就容易脱发,“发为血之余”,肝肾之气不足,就好像草缺水了会干枯一样。肝肾气补足了就相当于水足了,我们看自己家里养的花也知道,缺水的时候会枯黄,如果一直缺水就会死掉。适时地加点水,它又能鲜绿地活下来。水足,也就是肝肾之气充足的人,血液是清澈的,皮肤比较细、白、干净,像小孩一样。
脱发的人,有的是从头顶开始脱的,有的是从前额往后的。不同的地方脱发,说法也是不一样的,从头顶开始脱的,一般来讲都是肝肾虚型的,尤其是肝虚;从发际线往后脱的,这是阳明胃经的气不足,这两种脱发的情况不太一样。
那位走圈的老人家就是肝肾不足兼有血分热浊型的,头发特别稀疏。走圈的时候,人体的能量是漩涡的,腿一直在走动,全身的气血就往下沉,阳气往下潜,把血里面的热气和浊气排出来,就清爽了,就长出黑头发了,眼神就清亮了,这都是精神充足的表现。所以老人家每天绕树走圈两个小时,能够让头发重新长出来。
走圈时间久了,手指会有发胀的感觉,足底也开始发热,这是气血流通于末梢的表现。一般人身体很少腿部出汗,而走圈时间长了,膝盖以下的部位开始出汗,这就是排除湿浊的表现。而且练走圈可以让内脏排毒,有的人走到一定程度会出现拉肚子的现象,尤其是肠胃有宿疾的,因为元气越来越足,正气抗邪,有的就会出现大便颜色油黑稠浊,甚至腹泻,这是排出宿便的表现。膝盖以下小腿汗毛孔张开,开始出汗,脚会出汗,而且是特别臭而黏的汗,这些都是排除湿气的体现。
走圈这个方法适合终身锻炼,它没有任何副作用,但要注意的是,走的时候要放松大脑,闭着嘴,津液就会内生而慢慢充满,中医把口中的津液叫作“金津玉液”,为肾水上承之候。按现代医学的理论,此为副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大脑皮层放松,内脏各器官充分放松舒展,内分泌腺活跃的表现。
走圈是一项非常简单的运动,大家把它当作平常的运动,稍微注意一些基础的事项即可:
1.固定圆心:在操场、公园、房间等空旷之地,标好一个点作为圆心不动,沿着以该点为圆心画半径约0.5米的圆圈,沿着圆圈散步,熟练后则不必画圈,心中想象即可。
2.圆圈大小:走完一圈以八步最为合适,圆圈可大可小,但小的,不得少于一圈六步;大的,不能超过十步。
3.自然散步:散步的时候,要目视前方,两腿随意而自然地沿着圆圈行步
4.呼吸平稳:行步时迈步的幅度不要大,速
度也不过快,以平时最放松的散步速度行进,注意呼吸要平稳,如行步太快造成呼吸急促、紊乱则对身体有害。
5.两臂放松:两臂顺其自然下垂、摆动或环抱于肚脐前均可。
6.心中空灵:内心放空、放松、放开,自我感觉很舒适自然,很开心很随意地散步,就好像小孩子绕着妈妈转圈一样自然开心,没有任何其他的要求。

7.时间长短:顺时针、逆时针各转半小时,中间换方向时放慢速度,立定片刻然后调转方向即可。如时间充裕,体力充沛,可延长练习时间。早晚各一次。

8.练习反应:一般刚刚开始走圈会头晕,此为身体不适应,暂时平衡不协调的表现,坚持练习,快则三天,慢则一周,待身体适应、平衡协调之后,自然消失。
练习中还会出现手足胀热,口中津液充满,大脑安静愉悦,肚腹“汩汩”有声等表现,均为练习得法,身体恢复健康状态的征象。有的还会有小腿和足部出汗,大便黑黏等表现,此为排除湿、浊的现象,数次之后,自然消失,不用担心。


真是够了 神棍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自己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2

真是够了 神棍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自己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