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电话: 400 4567 8910
返回顶部
阅读排行
中国传统武术发展到明清时期,已经形成了以技击实战为核心、以基本技术为基础、以套路为辅助形式的完整的技术体系。
套路,是中国传统武术中所独有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武术教学和习练辅助形式。武术套路的内容,就是一连串含有技击和攻防含义的动作(招势)组合。中国传统武术历代前辈之所以创立套路这种武术的独特表现形式,其目的,主要在于方便自己和学习者的记忆。古代武术家之所以创编套路,主要是为了把武术攻防格斗技术的精华动作,用固定的程式形式串连起来,以巩固其攻防经验,以便于记忆、掌握和传承。正如李紫剑老师所说:“为了方便记忆,前人才依‘联想记忆’的模式把相关动作编成长串,于是就有了套路。”其好处和优势,在于方便武术教授者的教学,扩大武术的传承,方便于学习者的记忆和复习。用于实战技击的各种具体的实战招法,即散招,包含在套路之中。
关于套路与散招二者之间的关系,吴图南前辈在《论剑》中说:“(剑术)套路,是实战招法编在一起构成的。它的作用,有三个:一是本门精华招法的贮藏库;二是练习手、眼、身法、步;三是练习功力。"“(剑术)套路有的好,有的不那么好,差别很大。”“好的套路里,包含有非常好的招法,它是古人用血的代价换来的,不是一代人能悟出来的,这叫‘传承’。这里指优秀的传统(剑术)套路。”“武术必须有传承,所以,必须练套路。”(不包括建国所所创编的那些竞技套路——笔者,注。)并特别指出:"套路中的招法,要单独反复操练,叫“单操”,单操须二人对抗实战演练,有危险性,仅练套路,是不成的。”
在谈到套路时,李紫剑老师说:“为了方便记忆,前人才依‘联想记忆’的模式把相关动作编成长串,于是就有了套路”。“套路事实上就是一本书。书上有好多知识,并且肯定都有用,但是临到具体运用时,必须审时度势,该用啥用哈,决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所以古人才说习武是“整学、单练、乱用”。也就是说,先学会整个套路,然后一招一式地分开进行强化练习,到实战时适合用什么就用什么。”
在熟悉和学会套路后,应该怎样进行散招的单操,以更好地应用和满足于实战需要?
首先,就需要把各个散招从套路中单独摘取出来。套路由一系列招势构成。每个招势,都有一个名称,以区别于其他,并方便于记忆。除了起手预备势和收势之外,每一个招势名称,就是一个单独的招法,亦即散招。需要注意的是,有进候,套路中的一个招势,就是一个独立的散招。而有些招法,由几个招势构成为一个完整的组合招法。而有的招法的作用,没有实在的攻防含意,而只是作为前后两招之间的过渡转承,只起到连接作用。这一点,在实践中需要注意加以区分。
散招摘分出来之后,下一步要做的,首先是搞明白其实战用法。
古人在创编套路时,都有一定的使用意义,也就是说每一招数都有具体的攻防内容,使用目的非常明确。习练武术,必须要有武术的使用意识。武术套路的创造、设计,在过去冷兵器的时代,都是为了对抗使用的,一招一式,都有明显的攻防含义。其每个招式,都有实在的攻防内容,都有明确的攻防含义。如果不知道招数的意义,要练好武术,是不可能的。只有认识、理解了武术每个招式都有的实在的攻防内容和它的含意,才能更好地将武术练好。
把这些散招的实战方法搞明白后,下一步就要分开来一招一式练习,仔细体会招势的运气使力和攻防技击的含义。在进行套路和散招的单操练习中,也要牢固树立实战意识。要清楚此一招的实战用法,以求甚解。如万簌声前辈所说:“意存有一敌人在前,与之抗衡。”谚语谓之为:“有形打形,无形打影”。“练习若有人”。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地应用于实战,而不至于在实战中慌乱无措,沉着自如应用于实战,做到“打时似如人”。
此外,练习散招,切忌触犯“停”这个禁忌。练习拳械散招,要到成势时止住。不到成势时止住,是为将劲打断,名曰“停”。犯此,无论如何锻炼,劲不连接,终无致用。到每一招势成势时,要稍稍止住,势势分明。每招到成时一顿,意贯下招,是为势断意不断。练习时,势与势之间的动作,要分明,要似停非停,不能一味地连接下去。如不停顿,一混做去,谓之“流水”。犯此,到发劲时,因势无节制,劲无定位,必致劲无从发。散招练习,必须符合这些拳理,做到招招清楚,势势分明。每一势的散招拳械动作,都要规范、准确、到位,到位后稍有一顿,但动作要劲断意不断,使兵器的演练节奏清楚,用意分清,一定要避免那种招不到位和招势不清,从头到尾一气打完的含糊不清的练法。
最后,要记住,习练武术,要贵在坚持不辍。学习武术,必须要保证训练不间断地长期进行。初学者掌握技、战术,实质上是暂时性神经联系的建立,是条件反射和动力定型的形成。训练中断,就会使建立起来的暂时性神经联系逐渐减弱、中断,条件反射减退,使技、战术生疏,以致接连失误,影响技、战术水平的提高。“拳打千遍,身法自然”。反复练习,是巩固民已掌握的技术的一种重要手段。而这种练习反复不断地进行,可以使练习者仔细体会招式的功效,正是为了在实战中,能够条件反射式地使出相应的招式。
如果借助现代科学观点来研究和认识武术,则武术的本质,是人体的一种科学合理的运动条件反射。人的本质,就是动物的一种,天生就具有保护自己、与敌人作战的能力。在平常的生活中,人的这种能力被掩盖了。进行武术训练,是为了恢复人的这种搏斗本能,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求功力,以求超越常人。人在受到极度刺激的情况下,神经反应不经过大脑做出反应,而是通过脊髓神经直接刺激身体进行相应的反应,这时,其反应速度是在正常情况下通过大脑时候所作出的反应的速度的几倍到几十倍。这是人类保护自身的一种本能。这也就是武术的生理学基础。处在实战环境的搏斗中,人体就会通过求助其自身更本能的肌体反应而做出相应动作。无论遇到何种情况,人体思维的第一步反应,就是搜寻其自身经历方面的“档案库”,看看眼下所面临的任务(或要求),是否与过去经历过的某个境遇相一致,从而形成了以经验为基础的反应。对一个不习惯打斗的人来说,他的脑子中就找不到打斗的模式,于是就可能进入软弱无力的状态。大强度、切合实际的格斗训练,实际上就是赋予受训者那种精神上的模式,此模式使其能具备大量的、精神上凭感觉就可以找得到的参考资料档案,针对实战形势作出反应。
因此,对于这些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优秀的精华实战散招,只要研习熟练,在任何情况下,不必经过思考,就能自然做出反应,发出相应的动作。此正所谓“以不变应万变,以熟知打不知”。
这也正是中华传统武术实战技击的精奥所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