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电话: 400 4567 8910
返回顶部
中国传统苗刀的看法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36414次阅读 0次回复
陌潇潇
2015-11-21 08:24:36
关于“苗刀”的源流,在家父牛增华的随笔中记的是东赢刀法,这可能与郭长生传授时告知有关。有人说是“中国传统苗刀”。还有人说“这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产物”。面对这三种说法,我查资料并请教了师父张群炎:“肯定地说这是日本浪人的刀势”。被浙师刘云峰所得后才有了程氏的《单刀法选》《单刀法图说》。

                                 (博主牛二伟和师父张群炎及师娘合影)
    武术家郭长生、马英图对苗刀的贡献是在老架的基础上,将单手刀中一些很实用的刀势如,抱拦势、群拦势、圈拦势、刺刀势等,和劈挂门里的踏步连环鸡脚步法,及通背合一门里的技法都融入进第二趟苗刀的刀势刀法技法之中。应该提到的是郭长生、马英图都是刘玉春的门人一直相儒以沫、技艺互有启发,充实二趟苗刀的内容两位老先生在天津时期是交流过的。
    60年代初著名武术家郭长生亲传身授牛增华张群炎苗刀,师父张群炎说,那时候我们学苗刀后都要穿上护身,相互进行实战对练,目的是为了提高苗刀的技击方法,知道每一势怎么去用。
    郭瑞祥大师是在一九六八年从天津和师兄牛增华学了一趟苗刀。一九七零年张群炎先生去沧州给郭长生老师上坟,郭瑞祥和师兄张群炎学了二趟。一九九一年郭瑞祥六十岁时在《少林与太极》杂志中发表了一路苗刀。这才是苗刀传承中的真实历史。

                                  (苗刀:左独立刀势)

                                (苗刀:迎推刺刀势)

                                 (苗刀:右定膝刀势)

                               (苗刀:背砍刀势)

                               (苗刀:跳砍刀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