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电话: 400 4567 8910
返回顶部
大枪术精华总结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3260次阅读 0次回复
阅读排行
花寒弦
2015-11-20 08:52:21
以枪为拳“前手如提壶,后手摇辘轳。闲用硬,忙用软. 枪拳要以神气为先,机势次之,专讲力量斯为下矣,“枪是缠腰锁”;
站枪桩
(1)托枪式 [半马步中四平枪] (2)举枪式
侧身分虚实,凝神气如虹,左松右抽满,杆梢向下垂,
静能三尖照,动则六合齐,灵活催坚硬,刚柔自相济
执枪功法
1、             步法练习:丁八雁、知进知退,活动不滞
2、             身形缓动执械做勾挫、波浪等试力动作100遍
3、             米字法:不会离开中线的上、中、下、和左右这几个方面。但不可机械地以杆划格,关键是内在劲力的爆发100遍
4、             摇旗法:开始训练,有意固定双手不动,只动身躯(注意不要以晃腿误为转身),使大杆的前端出现横圈、竖圈和斜圈,100遍
5、             摇鞭法:执杆进行各方向螺旋的顺,逆时针的反复训练,而速动则为发力,要求冷、脆、沉、猛、狠其摇旋发力也多是骤然的半径轨迹。100遍
6、             速动法、抖杆法:劈杆法:躯干由45度以侧横弧形轨迹变为15度大侧面,脊柱弹射压缩,小腹下沉,前足踩,后足蹬,肩胯互争,带动双臂翻滚,带动双手同时前后分争,快速将杆前劈至与腹齐骤然减速。100遍
7、             崩杆1000遍,劈、挑、缠、拿、崩、抖
8、             戳枪:至少一至两年;攻击能力养成劲、疾;如矢如电;日戳五百枪,每组戳枪40~50下。大约是十组左右。
9   六枪。第一枪扎目标是咽喉,第二枪是左肩,第三枪是锁骨,第四枪是右腿,第五枪是左腿,第六枪是重复第二枪左肩。
10中平枪,枪中王
枪是“百兵之王”,中平枪则是枪中之王。其预备式以半马步持中四平枪为最佳。持枪贵在四平,即顶平,肩平,脚平,枪平。顶平则头正项直,脑静精气足,双目神视逼人;肩平须肩坠肘,则脊中正直;身平势稳。演练则以脊为轴,灵活转动,充分发挥腰劲。侧身相迎,可缩小受攻击的面积,更好地保护自己;脚平,是指步型而言,一般多采用平稳灵活,攻防兼备的半马步:两脚前后并立,屈膝半蹲,重心低且偏后,姿势稳,便于发力。前脚踏成弓步脚,后脚踏成马步脚,因此,进退闪展迅捷,与弓步转换灵活、顺达,正所谓“动迅静定坐骑灵”;枪平,则是将枪端平,使前面的枪尖,后面的肘尖,上面的鼻尖和下面的前脚尖,同在一条曲线上,端成前照枪尖、后照肘尖,上照鼻尖,下照脚尖的中四平枪。中四平枪是“枪扎一条线”,平直扎出。其路线最短,快速有力,有“去如箭”之势。使之防不胜防。又因枪从中路进攻,要防开对方的兵器必须与杆交叉,不但相对缩短了兵器的长度,而且有利于枪的防守反击。所谓“中平枪,枪中王,高低远近都不防,高不拦,低不拿,当中一点难遮架”。
11拦拿扎枪是三个枪法。
拦拿枪的练法是腰、臂和腕等劲力,作用于持枪的三个点上[即右肋下的把端,紧贴腹部的横杆和左手握杆处],形成的一股合力,贯通于枪,使枪尖左右摆动。拦枪的练法是:右手握把、臂内旋,使手腕向下转动;左手空握杆,当杆在手中转动时,手指向左弧线提拉。两手使杆贴在腹部转动,腹部聚气顶住枪杆,枪尖即向左划弧线。要点是:右手要紧握把,然后,右臂的旋拧,左手的提拉,杆压腹部和腹部的聚气,都要同时,短促、有力。拿枪的方法和拦枪基本相同,唯右手向上翻,左手掌向右弧线按压。
拦拿枪主要还是连贯起来练习。即右手不停地上下旋拧;左手不停地提拉、按压,腹部紧顶枪杆。使枪尖不停的左右摆动。从表面上看,动得比较明显的是右手和枪尖。左手和上体看似不动,其实用的是含而不露的内劲。鉴定拦拿枪掌握的程度,可用连续拦拿的次数来确定。如果次数多而不走样,则为基本掌握了。
扎枪
扎枪“高不过肩,低不过膝”“枪之用在两腕,臂以助腕,身以助臂,足以助身,乃合而为一”。扎枪的过程,也是由半马步转换成弓步的过程。即前脚不动,后脚跟后蹬,全脚着地成弓步脚,膝挺直即变成弓步。这蹬劲'既将足力传至腰,又可防止后脚拨根;腰的转、塌劲传至臂,又防止身体前冲;肩的顺劲,臂的冲劲和腕的钻劲,集中起来直贯枪尖。这种步型和身手的变,是最有力的扎枪动作。枪扎出后,左手顺着杆后滑至把端,握住右手。拇指和食指扣成的环不能松开,以备抽枪时迅速前滑握杆。
12抖枪
  抖 抖枪之法是大枪的基本功法,抖时须以丹田内气,周身之劲,力由脊发。扎劈谓之抖枪:向前扎出时,使松沉之内劲贯于枪尖,要枪出一条线,枪扎如放箭,前手不可离把,使枪上下波动,左右摇晃,后手不可甩腕。用枪时,屈腕向前甩手则力浮而不沉,枪摇而不稳。枪扎出以后,即迅速收枪,后手握枪向后贴腰抽回,前手则握紧枪杆中段向下采劈,身势随后坐下沉以助劈势。此时力达枪杆前段,使其颤动,此一扎一劈谓之大抖枪。练习日久则内劲日增,功力日进矣。
大枪功力练法举要

  大致自元明代以来,我国古典武艺体系形成了“大枪独尊”的传统,枪被尊为“长兵之祖”,吴殳在《手臂录》第一卷《枪王说》第一句开宗明义即说“语云: ‘枪为诸艺之王’以诸器遇枪立败也。”程宗猷在《耕余剩技·长枪法选》说:“世人尊枪为艺中之王,盖亦以长技无逾于此。”枪法是一切武艺的至高点。大凡一位高品位的武艺家,总要在枪法上有些讲究,下场演练要拿大枪,不是花枪,这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一个显示学养、资历和身份的标志。对中国武术而言,这个传统的形成有着很深的文化背景,代表了武人特有的人文精神,大枪的神勇全靠修炼功力做底。不然就是一根死木头,一无是处。
  1 基本耐力功力训练
  练习大枪主要依赖人体臂膀、腰膀和手掌、指抓力以及下盘腿部根基的稳固力。只有上下协调一致并结合枪法“三尖”“四平”“六合”的基本特点才能将枪法技术表现出来。所以,练习大枪必须掌握和达到一定的耐力功夫。练习下盘腿部根基的稳固力和手掌、指抓耐力功夫的基本方法有马步提抖石锁、马步千斤卷、马步与移动步抛接沙袋、捏抓铁球等。练习臂膀、腰胯耐力功夫的基本方法有抖牛皮筋、拧转石橹、抓泥锁等。
  2 大枪功力传统练习的方法
  (1)扎飞袋
  取准练习:枪贵在扎法,扎枪是枪技术最终目的,拳谚“枪扎一线”是对扎枪技术的概括。两点间的直线最短,最快速,但是枪不光要快,而且更要有准性,因此,习练扎准的方法尤为重要,在传统的练习方法中有很多是取准练习之法,最容易操作实践的就是扎飞袋。
  操作方法:悬吊一拳头大小沙袋,手持大杆子运用多种枪法习扎沙袋,随着沙袋摆动,运用扫枪、点枪、挑枪等,边摆动边扎、点、挑、拨沙袋,练习眼急手快之法。随着功力长进,逐渐加快沙袋摆动速度,或者悬吊多个沙袋提高功力。
  (2)抖泥丸
  取速和鬼迷之法取速就是练习拿枪、拨枪等法之速度:鬼迷之法就是障眼之法,古代大枪对敌时,速以枪尖取土拨、拿枪至敌面部,得以取惊障眼的用途。
  操作方法:取间距三丈余的两墙之间,在两侧墙壁上画数个人像,练习者于两墙中间和一堆泥(稀稠适中),练习者持大杆子,采用拦、拿等法,用枪 (棍)头将泥巴缠带起随抖杆摔至两侧墙壁人像上。随后墙壁人像上泥巴干却之后再以拦、拿、拨、缠等法将其打下,从而练习对枪的操纵功力。
  (3)缠圈
  取拦、拿之功练习:枪的核心是拦、拿、扎法,只有成功的拦、拿才有扎的杀伤力,故拦、拿须有纯厚的功力才能达到工于一圈并实现扎的能力。
  操作方法:在墙面距离地面80厘米处钉—50厘米长,10厘米直径的光滑圆木楔,练习者手持大杆成中平式面对墙壁木楔,枪尖绕圆木楔做连环拦枪和拿枪或拦拿枪绕圈练习,缠绕圈时枪杆、枪尖与圆木楔紧贴缠抽拉,有用枪头绕圈将圆木楔抽拔的感觉为要。
  (4)拨桩
  取拦、拿、拨枪之功练习:拦、拿、点、拨是枪防守进攻最容易的技法,有了雄劲的功力并能成功地拦、拿、点、拨防守,才能卸敌器械并进行进攻。
  操作方法:面对木柱子或粮食桩,练习者手持大杆成中平式用拦枪拨柱子(桩)右侧,紧接着用拿枪拨柱子(桩)左侧,用拦枪拨桩右侧使粮食桩向左倾倒时,用拿枪拨桩左侧致其恢复原状。或在柱子两侧用拦枪、拿枪划月,当柱子两侧木头被刮磨成凹状便功成。
  (5)滑杆对扎
  两人对扎枪,练习缠劲、抽劲、压劲、拨劲及步法、距离等功力方法,是对功力的灵活运用练习。大枪动作多以功力、实用为主,两人对抗性对扎枪练习,就是提高对大枪各种技法的体验和使用,也是实实在在的长功夫的练习方法。
  大枪是武术器械中的古典技艺,也是古代军器里最博大精深的,在一定程度上保存着古老的形式和内容。由于历史原因使古典技艺因时因地消长起落,形成今天对枪的技术继承和保护的失落消失的命运。大枪是一个武术家人品学荞的标尺,是有生命的器具。枪有自己的阴阳之理和特有的文化涵蕴,也是一份珍贵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