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王子的文章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08:24:1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沙发
发表于 2015-1-24 08:26:03 | 只看该作者
我也不相信有誰真可以「一言兴邦」「一言喪邦」...
謠言止於智者也...
我這么笨的人、看了笑笑就算了...
板凳
发表于 2015-1-24 08:28:38 | 只看该作者
是不是谣言,看事实,目前可以看到的就是国际性擂台。希望早日能看到大师及准大师们的身影。
地板
发表于 2015-1-24 08:28:56 | 只看该作者
攻防是一对矛盾,对一方来讲防守投入的兵力多,进攻投入的兵力必然少,要加强进攻,必然削弱防守。以攻为守、防守反击等是战略战术的选择问题,与战争指导思想有关。一般来讲应追求攻防平衡。交手的双方也是一对矛盾。具体到一个人,对手的攻击力弱,我不妨减弱防守,加强进攻;对方的攻击力强,我就要牺牲进攻力量,加强防守;对手的防守弱,我当加强进攻,以期增加取胜概率;对方防守强,我当耐心寻找机会。此所谓“因敌制胜也”,敌变我变,切不可因循守旧。
  传统武术植根于中华大地,其对敌策略必然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平和包容乃华夏区别于蛮夷的根本特征之一。受其影响,具体来说,反映在兵法上有“先为己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作战原则,在武术上则是全面防住自身的薄弱部位,与敌对峙;一旦对方露出破绽,则迅速出击一击制敌,一击不胜,则快打快撤,等待下次机会,绝不恋战。取得优势时,则一鼓作气、连续作战,给敌以痛击,从而奠定胜局。
  对敌思想与作战目的决定对敌战略战术选择,战略战术选择决定技术路线,技术路线决定训练方法,只有依据训练方法的效率,才能判断科学与否。
  体育运动与抗暴防身的作战目的不同是显然的。
  下面分别从安全性、禁击部位、禁用攻击防守方式、回合制、倒地前后对攻击的限制、拳套、护具、场内裁判影响等方面阐述其对传统武术对敌思想及战斗形式的影响。
  安全性。传统武术以致伤致残以至击毙对手为目的,竞技当然不能这么做。比如:对方出右拳上步进攻时,头部防护稍不严密,如以伤人为目的,可以左手胸前划弧逆时针外拨,同时右臂自然下垂,身形微左转,右手由中线上提自己方下巴,护住咽喉,食指中指伸开,小臂自然外甩,食指中指直取敌双目,如不中,手型变龙爪,下划回镂(“出手如挫,回手如钩”,“起手不空回”),同时向左前方跨步,提右脚点敌小腹。此时如不能把对方击退,必将陷入被动;如果是比武较技,无论如何也不能采用如此危险打法,平和的应对方法为:对方如速度较快,可往右后方撤步,左脚微转,左手划弧外拨,重心前移,变弓箭步,右手护胸,左肩靠,左前臂回收,左肘击对方面门;如对方速度稍慢,可往右前方跨步,左小臂上抬,左手护头,以身体左侧撞击对方,右脚踏实后,趟泥步进左脚,膝顶对方左小腿。仅举此例。总之,以伤害为目的的交手,总是优先采用凶残的动作,以较技为目的的交手,总是优先采用安全的动作。交流切磋时,仅摆出第一方案的动作,不发力即可。
传统武术对脚面、小腿内侧攻击较多,纯粹以致残为目的。
  眼、喉、裆、后脑在一般的竞技擂台上都是禁止的;站立式格斗,禁止背后攻击,禁止攻击倒地选手;拳击禁止格挡防守,禁止攻守合一的迎击,禁止攻击腰部以下;柔术禁止攻击鼻部,禁止踩踏倒地选手,禁止踢击倒地选手头部,难以理解的是:禁止攻击倒地选手的小腿;散打禁止重击,禁止采用小关节擒拿,禁止连续攻击;摔跤禁止击打。
  传统武术不存在上述限制。
  禁击规则对双方是否平等呢?
  禁止攻击某个部位,相当于该处的防护防御力为无限大,由于担心犯规对该处周围的攻击也必然弱化,对该处的攻防研究的意义必然削弱。一次交手,可以比作一场战役,第一次的进攻,可以看成初战。确定首要的攻守目标后,必然要围绕该目标进行战前准备,要考虑一击不中后的种种变化,平时的练习也是以此为中心。在传统武术中,围绕一个部位的攻防,完全可以耗费一个人一生的精力。一个人擅长擒拿锁喉,在禁止喉部攻击时,你可以战胜他,如果你从来未考虑过喉部的攻防问题,在放开对喉部的攻击后,凭什么认为你仍能取胜呢?
  以眼部为例,传统武术对眼的攻击方式有,二龙戏珠、封眼锤等,有“一打眉毛双眼”之说。首选双眼作为攻击目标的优点:眼为柔嫩目标,需要攻击力度小,可以节省蓄劲的时间,只需腕部与食指中指含劲,整条手臂可以处于放松状态,事实上擒拿都具有此优点,手臂处于放松状态,有利于后续的种种变化,很容易让双方手臂是交缠在一起,传统武术擒拿的诀窍是臂拿、身拿,不是想当然的,毛手毛脚的用手去抓人,那是女流之辈在撒泼。双方手臂一旦交缠,以腰胯为球形铰心,手臂快速绷劲,以身使臂,可以施展种种摔跤技法,也可施展寸劲。此时,发力瞬间,身体是一个二连杆(结构力学概念,不明白的可以请教学过结构力学的什么叫二连杆),发力前,双臂与身体可以做出当时可以做的各种形状,动作要领:腰胯以下绝对静止,重心处于支撑面中心,发力瞬间腰胯以上刚度处于最大状态。
  对眼部的攻击,通常是虚招,像眼睛这种重要器官,肯定是重点保护对象,传统武术根本不指望通过眼部的攻击,解决战斗,对不了解传统武术的例外。在双方相持,对方毫无破绽时,要想办法创造战机。所以这虚晃一招和卖个破绽的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格斗水平。虚招要能转化成实招,并且可以随时转化成实招,否则起不到虚招的作用。对眼部攻击之所以意义重大,就是因为其很容易转化成实招。虚实之间相差不大,很难识破,不得不防,有些招数虚实之间相差太大,起不到虚招扰敌的作用。虚实相生,是传统武术的魅力之一,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奥妙无穷。传统武术更多的是实招转化为虚招的例子。现代格斗让人不爽的就是,看不到虚实转换,一拳一脚蛮力致胜,完全看不到智慧技巧在格斗中的重要作用,甚为遗憾!
  攻击眼部不需要太大的力量,力量的练习以提高速度为目的,不要天真的,一看不要太大的力量,就不需要力量练习了,是力量练习的目的不同!以提高手臂变化速度为主;力量练习的部位也不同,腕力、指力为主,不要幻想,一击必中,要有能力想到,一旦打偏,不要折了手指、手腕。
  请问:一个深蹲指标大的人,与一个从不练深蹲的,只练双手快速变化,同时腕力、指力较一般人强,规则对眼部攻击的禁止与不禁止,对双方的影响能一样吗?在规则禁止对眼部攻击时,前者能赢,难道事实上,规则放开对眼部的攻击后,前者对后者真的能保持相同的优势吗?难道双方真的不需要对自己的技术动作,技战术选择进行调整吗?难道双方真的不需要改变自己的训练计划吗?在提高对眼部攻防的能力上,难道深蹲真的比插铁砂(指力的一种练法)更有效,更科学吗?戴上手套难道对眼部的攻击真的没有影响吗?在不考虑眼部受攻击的情况下,进攻的方式力度真的与考虑眼部可能撞到对方手指时的进攻的方式力度一样吗?
  对此有怀疑的朋友,不要对实践持不屑一顾的态度,可以两个人简单的体会一下,一般情况下,对眼部的攻防没有什么概念的人,把手指放在其眼部运行的路线上,自己就会把眼送上去,此时只需手指微曲,就可保证安全。
  不要再说什么,规则对双方的保护是一样的,放开规则我也可以进攻你同样的部位,规则禁止还打不赢,规则放开也打不赢,这样的笑话了。要知道大家同样都是人,人和人的差距不是那么大的!下面谈喉部的攻防问题。
  对喉部的攻击,可以形成专门的流派。有的人偏好以拳击喉。以拳打人,要拉开距离,以组合拳打人,也是在攻击前的一瞬间,盘算好的。双方纠缠在一起,抬手都能够到对方的情况下,拳的威力大打折扣。此时是不是就无所作为了呢?或者只有下潜抱摔一种选择呢?抬手锁喉,可有效制住对手,摆脱纠缠。锁喉也有许多技巧与要领,也需要专门反复练习,不是想用就能用,就能取的成功,在此不再赘述。考虑到对喉部的攻击,自然要考虑防守的问题。一般情况是,抬右手,反掌,手心向下或向外,虎口微贴于左侧锁骨处,上扬可防备对面门的攻击,小臂护住胸部、心口,肘部护住右肋部,左手自然下垂或防备对左侧及小腹的攻击,可左右互反。这种防守,是大大牺牲自己的防御范围的。是大门被破的第二道防线。在实际战斗中,也可主动收缩防御范围,以骄兵之计,使敌人松懈。敌人进入攻击圈后,我左手上抬,锁敌喉,敌如试图抱我,我右手由左肘下穿过,抓捏其右上臂,同时抬右肘防御敌左手的攻击。可左右互反。下面谈裆部的攻防。
裆部固然是人体的薄弱部位,但是首选裆部作为打击目标并不容易。“知敌之可攻,不知己之不可攻,胜之半也”攻击裆部的难处:1、以腿踢时,支撑腿需半曲,不经训练,绝对做不出来,且攻击距离过短;2、以手进攻,需下伏,此时对方,绝不坐视不理;3、以飞踹攻击,意图明显,无隐蔽性,且容易激发对方斗志。在发动进攻时,裆部易露出破绽,裆部的攻击时机,需双方近身或对方进攻,突施冷箭,或者转身后撩,或者佯败后撤,转身后撩。通常是指上打下,手上施展一连串虚招,下面突然起脚撩阴。倒地缠斗时,伸手掏裆,是很方便的,但是优势一方采用此招,等于自己放弃好不容易取得的优势,但对劣势一方是败中取胜的选择。裆部的主要问题是,进攻时需时刻注意。进攻以低腿、侧踹开路,双腿一前一后,随时可提膝转跨,以大腿根部代替裆部承受打击。高腿只有在对方无反击可能的时候再用,传统武术讲“高腿无好腿”,在取得优势的情况下,争取结束战斗。由于顾虑裆部的防守,腿的进攻大受限制,因此,传统武术不会采用散打中那种腿法。地面缠斗更不可取。
后脑,在正面交手即可攻击。传统武术中有双风贯耳,也有单风贯耳,以掌拍击对方耳孔,稍往前探身即可变化为拍击后脑,此时以另一只手置于胸前肘击对方。动作要领:拍击的手臂就是一条软鞭,得手后把对方往怀里搂,用另一侧的肘膝攻击对方。攻击后脑,更多的需要步法配合,对方上步,我亦或左或右上步,避开对方,两身并排时,转身挥击对方后脑。步法更好者,可绕之对方身后,锤击对方后脑。传统武术保留许多转身动作不是为了好看,主要是为了防备一击不中,防止对方的背后攻击。所以要“逢闪必跟”,防止对方贴身由后面攻击。绕到对方背后,也是采用转身技法,即攻击与转身同时进行,不是先转身,后攻击。武林大会的单鞭,不提后手不得分,真不知规则制定者怎么想的,提后手的主要原因是:一击落空后,防止对方从后面攻击,敌人明明在前面,我提什么手啊?
倒地的危险。踩踏是必须的,传统武术的腾空动作基本上都是为倒地的对手准备的。乌龙搅柱、鲤鱼打挺、兔子蹬鹰、溜地十八滚是传统武术必练的。在摔倒的瞬间必须做好团身抱头动作,否则即便对手“好汉不打倒地人”,实打实的摔一下也够呛。
格挡对拳击进攻的影响,喜欢拳击的朋友,不妨抛开拳击规则,以对方出拳时,我也出拳的方式体会一下,以拳对拳是传统武术以强凌弱的通常做法。
传统武术对敌通常采用消耗游击战术,有时甚至开始保留实力,等对方消耗的差不多时,一鼓作气解决战斗,好不容易取得的战机(有时甚至伪装劣势),眼看对方已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此时裁判适时出现或者一回合时间结束,岂不憋气。笔者多次遇到这种情况,正要痛击对手时,拉架的来啦!
摔跤有“宁输跤,不输把”之说,不知:允许拳打脚踢时,是否还能顺利抢把?请擅长摔跤的朋友释疑。笔者始终认为,传统武术中的摔跤和擒拿必需寻师访友,才能得窥门径,拳打脚踢只要多实践、多琢磨,取得点小成绩问题不大,而摔跤和擒拿没人教,永远都是瞎子摸象,甚至误入歧途。
在有规则的擂台上,毫无疑问,练传统武术的用了太多的无用功;
在有规则的擂台上,毫无疑问,练传统武术的需要太多的课要补;
同样,
在无规则的斗殴中,毫无疑问,练竞技格斗的用了太多的无用功;
在无规则的斗殴中,毫无疑问,练竞技格斗的需要太多的课要补。
厚此薄彼,是心胸狭隘的表现;气急败坏,是素质低下的表现。
再次声明:笔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为了与爱好格斗的朋友交流,无论其持什么观点,真诚的希望朋友们详细介绍一下自己推崇的格斗技术,鉴于网络上污言秽语泛滥成灾,笔者特言之如下:如有爱好骂人的,笔者概不回骂,你骂我的话,就是我骂你的话。你如果够光明磊落,请把骂我的话,展示给你的家人看看,让你的家人体会体会,你的低素质给家人造成的伤害;如果你们全家都能在我的辱骂声中(想象一下,我骂的内容,就是你骂我的内容,当你骂我时,我同时也在十倍的骂你及你的全家和你的亲戚朋友)得到快感,祝你们每次都能一起进入高潮。敬请自重
谢谢各位朋友浏览我的帖子。以后我会单独发帖,探讨在竞技擂台上,如何完整表现传统武术的问题。
假作真是真亦假
无为有时有还无


讲的挺对,可惜的是离开了擂台的那些,还是用不上用不出用不好。擂台上的也不是不会用,他们也是受了规则的限制,离开擂台,用起这些来更快。
5#
发表于 2015-1-24 08:31:12 | 只看该作者
“专业人士认为,如擂台允许挖眼击裆,就不是武术了,因为已无“术”可言,而是打野架,假如规则允许的话,经过专业训练的散打选手肯定比民间人士更加迅捷凶悍。规则更多的是保护弱者,而非强者。”
6#
发表于 2015-1-24 08:32:00 | 只看该作者
来就没有想过写这样的文章,太极只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的兴趣很广,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玩,可能是缘分到了,也写上一写,我知道这帖子一定会被人骂,如果你有问题,你可以问,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但请别骂人,你可以自己开个帖子骂或者当小说看,谢谢!

这些年,一直在玩杨式太极,但我发现,我玩得太极都跟别人的不一样,很多人说我们是玩外家拳的,很多人骂我们离经叛道,也有人说我们不是太极,我也不知道我们的太极是不是真的杨式太极,也不知道真正的杨式太极是什么样子。谁能告诉我什么才是真正正宗的杨式太极?
先从我自己与师承说起,我在广东东部一个不知名的小镇,学习太极已经4年了,据我师傅说,我师公以前是在广州跟杨澄浦大师学了2年太极,后来又经常到处跟杨澄浦大师的弟子学习与切磋,我师公不是杨澄浦大师的正式徒弟,只能算是学生,所以没有名气。据我师傅说,师公后来又在上海跟田兆麟大师传人接触了一段时间,但时间不长,之后一直在广东。
师傅现在已经60多岁了,但功夫很好,对我们也很好,偶尔也会和我们这些徒弟去旅游什么的,也经常带我们去跟其他拳种的人交流,什么散打、跆拳道、泰拳、咏春、南拳等都交流过,说实话,太极跟其他拳种比,优势并不大,那些认为太极动不动可以发人丈外的,多半没有肉到肉地实战过。
再说我自己,我自己在我们师门中算是中等,经常被兄弟们揍得得鼻青脸肿什么的,被人打趴下是经常的,只要实战多了,被打是正常的,有时身上中一拳,本能毫不犹豫就回一脚,但我发现,现在的太极各流派中,基本不动手,就靠嘴!师傅说,杨家以前的前辈也是打出来的,而且不是现在散打戴着防具地打,而是肉到肉地打,3打1、4打1,每天就像生活在地狱一样,以前前辈打死或被打死的事也经常存在,由于太过残忍与辛苦,加上现在打的机会不多,后来的太极,打的训练程序去掉了,就成了现在的杨式太极,我也不知道对不对!
我派有一套杨式太极85式套路,我仔细与网上对比过,动作都不太一样,名称也有个别出入,但大部分是一样的,我们很少盘套路,师傅说早期多站桩,不要过多盘套路,等以后玩高级一点的劲时候才多练套路,我们的套路当成桩来站,师傅要求每个动作站45分钟,另外,就练单式,练得最多的是揽雀尾和搂膝拗步。
师傅说,杨式太极练好了,1年左右就可以跟各种拳种交手,然后从实战中不停完善自己,对劲的掌握越来越精细,自然可以知神明,那些不敢动手的,都是走了偏门了,就是错了。
武术的本质就是:
打得到对方
打得重对方
让对方打不到
让对方打不伤

如果违背了这4点就不是武术,当今杨式太极中,流派太多了但都有一特点,就是不敢打,只能说与表演,具体有以下几个流派(请别对号入座,我是在写小说,不是针对任何人,谢谢):
1、养生派(盘了几十年架子,但都不能打,从来没有实战过)。
2、修道派。练气修丹为主,说就天下无敌,做就无能为力。
3、表演派。玩发人丈外、玩凌空劲、玩推不动的力学游戏,但他们从来没有实战过,却天天幻想天下无敌。
还有一派,就是得到杨派大师真传的人,说实话,我很羡慕他们,但他们很多都不能打,并不是他们练得不对,而是没有经过那道打的程序。有一些人是知道那个打的程序的,有一些人是不知道的,而且他们就算知道也不说,也不能教,当然并不是他们的错,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手上的掌心肉,有谁会让自己的孩子去那样打?
如果那些得到真传的人,经过那个打的程序,很快就可以成为实战高手。
打的程序也很简单,一般在摸到劲后就可以开始练习,另外必须有一定的桩功基础,一般就3-4人打1,轮着来,这几个人的功力不能差太远,注意是没有防具的,打也简单,随便你怎么打,你可以用拳,可以用腿,但师傅一般不让打要害,把对方方按下就用脚踢,你就算倒下,也要用手防守,刚开始时,一定全身是伤,师傅会用特制的药酒来擦,一段时间后,伤也好得快。
在3对1的时候或者4对1的时候,基本什么招都没有用,你会想到什么?就是按照本能来,用身法闪,用步法跑,总之不与对方纠缠,尽量拖时间,一场几分钟就结束了,拖得了多少算多少。有时用假动作吓唬对方,有时靠来狠的,总之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用上,就为了一个目的:少挨打。
我知道很多人要骂我了,这不是太极拳,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总之我以前就是这样练的。

这个阶段大概玩了2个月,这个时间就像在地狱一样,2个月后我发现不怕与别人交手了。
1、步法变得特别快,身法特别灵活,因为1对3的时候逃跑得多。
2、就算与其他拳种的交手,伤也好得快,因为伤得特别多,已经习惯了。
3、懂得与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1对3时,如果没有保持距离就立刻被按到地上。
7#
发表于 2015-1-24 08:34:55 | 只看该作者
其實這王子也喜欢删除別人的文章的...
他可以隨便罵、別人就不許罵...

不准侮辱佛祖
今天看见竟然有一个鸟人来这里发表侮辱佛祖的文章,我立即就删除了,已经永久屏蔽......

8#
发表于 2015-1-24 08:38:38 | 只看该作者
这一篇文章发表出去,恐怕会造成两派的分裂呀。
            祖师爷在世的时候,神龙游空,力挽狂澜,改革了拳法。
           当时祖师爷发表了的拳论里面有用大成拳为名的,也有意拳为名的。
             这就为日后祖师归天后门派分裂埋下了伏笔。
             还好大成门的分裂和太极的无聊几何倍数分裂不同。
             以前祖师爷的几大弟子,都叫做意拳,比如姚宗勋,韩星恒等。
          后来姚收了个天才学生,王选杰,王选杰和姚老有点嫌隙,后又请教于祖师爷,门内说法,说有求教过,有的说没有而是和其他的长辈求教意拳绝技而已。
           则。
            后来祖师爷过世后,王选杰羽翼丰满,出来开宗立派成为一代宗师,正式挂出另一个名号,是为大成!
            当时祖师爷过后,姚宗勋打出一片疆土,奠定了意拳在北京的江湖地位。
           而王选杰也到处比武,打出了大成门一代宗师的地位。
            意拳和大成有的人说只是名号不同,两位高人意见稍微有点不同,那是人家门内的事。
           其实按照我的学习来看,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从外人的角度看,意拳就是大成拳。
           但是从具体的技术分析,意拳不是大成拳。
            从理论上说,所有拳法殊途同归,但是你能够说太极拳练到最后和拳击一个样吗?
            所以所谓的殊途同归只是骗小孩的理论罢了。
           实际上是,殊途根本不可能同归!!
            意拳,我以北京姚氏意拳为代表看,它就是比较接近于拳击的内家拳,最多再加几个低腿罢了。
            它的意念很多,提出了意念就是力的概念。
             意拳嘛,就是意念为主,处处意念,姚家如此说,也如此练的。
            那也没有错。
             而王选杰的大成拳那就不同了。
            首先大成拳没有那么多意念,站桩和试力等,都很直接,他们喜欢练筋骨。
          意念少!
           大成的意念犹如画龙点睛,是为妙!
             而大成的技术那就乱了。
             上面是形意的五行拳,也有祖师改过的几个拳法等,就是拳击加形意手法了。
           大成的技术还有八卦的圈步,八卦的几个实用的掌法,还有王选杰发明的入门18法等等等等,腿法也较多点。
           大成门的试力方法比较多点。
            而王永祥大师的养生方面的试力动作比较多,这也为后代练习者增加了福音和更多选择的余地。
            历来拳法都是越来越丰富多彩的嘛,难道有越变越少的拳法吗?
             我个人是比较喜欢姚氏意拳的简洁的,也挺喜欢拳击式的实用。
           而大成的技击风格比较接近于传统武术,手段比较多样化。
            另外一派的风格稍微有点不同的香港韩星恒的韩式意拳,它的特点就是没有推手!
          这个我就比较喜欢,因为老子讨厌推手,那简直就是浪费时间。
           大成的降龙和伏虎桩是大架演练,而姚氏意拳是技击桩统一用高架,这个就很符合他们的拳击一派的风格。
          只不过光荣二师,一个全部用高架,一个降龙伏虎还是用低架的。
          个人认为在网上的教学视频里面,动作比较清晰明了的是姚氏的视频,觉得光荣二师很憨厚可爱,王选杰的视频比较老旧了,不过也弥足珍贵。
           要是该派想发扬光大,我建议各派的掌门组织人手重新拍摄,因为视频放优酷太久,就会变模糊的,在这一点上我诅咒优酷那群王八蛋,一点都不尊重传统。
           基本上就这几点了,各位同仁,尽情地来辱骂我吧!
2
   读书人不让他说两句憋在心里憋得慌。
      很久已经不来精武这里发表文章了,曾经的辉煌到哪里去了?
       姚家虽然不承认自己是姚氏意拳,但是别派也不愿意承认他们的就是代表芗老的原意的。
         所以在这里就只能够称之为姚氏意拳了。
          我喜欢女人,这姚字前面有一个女字,也就说明了注定与我有缘。
          我喜欢的是姚老的简洁精神。
           主要体现在他定型下来的试力动作里面。
            那些大师大侠们一个个都去练神练意去了,而我这个臭小子还在这里斤斤计较于动作的细节呢。
            但是记得有哪个伟哥说过一句话,就是细节决定了成败。
            你若是不喜欢一套武功里面的某一个动作,你每一次练习的时候,就好像是被它给强奸了一样难受,那就证明你已经着相了。
        虽然执着了,但是于是就开始对于所练习的招数开始有了细节上的要求。
          徒弟会苦苦哀求师傅是否可以稍微修改一点呢,我不想被强奸,于是师傅在被烦得不行了之后,就批准了。
          于是另外一个风格就被创出来了。
           有的是明明知道师傅不满意徒弟乱改拳,就只好离得远远的去改,反正师傅又不会千里迢迢坐火车过来揍你,于是就可以安心地欺师灭祖了。
          芗老一生反对套路,但是赵道心却搞了个心会掌,公然跟芗老的理念相对抗。
           但是创立了又不怎么教,这就说明了人性的复杂性了。
             就好像是一个女人为了报复一个男人而去故意嫁给另外一个男人一样,当结婚了之后,当天可能就后悔了。
            于是就又离婚了。
            很多离婚就这么来的。
           姚氏意拳里面的试力,基本都让我很欢喜很满意。形意拳里面最喜欢练崩拳。
            但是姚宗勋一来就完全否定了崩拳的实用价值,他觉得练崩拳就是浪费时间,于是在他的姚氏意拳里面,崩拳就被他去除掉了,可谓改革得很彻底了。
          这一点是使我由衷地佩服他的地方。
            不是练武之人不知道,一个爱武之人,他可以对于一个具体的动作爱到怎样地一种发狂的地步。
             放下了动作,你就成佛了。
            而大成的很多单操手里面,还保留着形意的五行拳的动作,崩拳是一定在里面的,还有那个万恶的伤手指的握拳法。
          还有八卦的几个掌法和少林的几个学野兽的动作。
            那些动作是十分潇洒有气势的东西,一种舍我其谁的大侠流氓气质,踊跃而出!
           但是我是一个小气的人的,我认为自己不用到的多余的动作统统都不练,我不准自己练。
          我害怕浪费时间。
          姚老是打出来的,王选杰也是打出来的。
            一个越来越俭朴简约,一个是保留传统发挥传统,又不拒绝现代的搏击因素。
             两者都没有错。
             就看你喜欢哪一种风格的意拳了。
             既然我是喜欢姚氏意拳的试力动作,那就说明,我和姚老想得一样,都是喜欢简约式风格。
            那个五行拳里面的劈拳崩拳横拳他妈的多恶心呀!到了姚氏意拳这里都不用练!
              把意拳改得接近现代拳击的就是姚老的伟大贡献。
             姚氏意拳可以直接搬上擂台与人争雄的,可是王选杰却说,大成拳戴上拳套就犹如老虎包住了爪子一样,变得毫无用处了。
            英雄不能上擂台,那还成什么英雄?
               待续…………
21928889
离线
雪梨王子 [角落] [飞语] 发表于:13-12-20 21:53 [只看该作者] 第3楼
3
     有的家伙,又练大成拳的试力动作,又练意拳的动作,这个应该是跟过两边的高人练过的,觉得两边都挺好,于是就照单全收了。
           这样也好,多教几个动作,多收几百块。
             意拳注重意念,站桩和试力上面到处都布满了意念,我个人不喜欢这样繁琐地训练方法。
               而喜欢大成的内功心法。
                 其实一种拳法是以内功心法来分门派的。
               如果你练的是拳击的动作,但是里面却用的太极的心法,那你就是太极。
              而有的秘传的大成拳传承就更为别出心裁了。
               而两派的长辈都默认了意拳和大成一起混用的潜规则。
              因为在外面面前是不好说两派不同的。
               意拳说,一定要有意念,否则就不是意拳。
                王选杰的说,不锻炼筋骨,意念再多也没有用。
                意拳里面意念是用来给高境界的人练的,如果一个初学者一上来就浑身意念,估计长功夫就很慢。
              所以他们才要加练了打沙袋训练。
               只是姚老的目光是放眼世界,要把意拳推向了擂台,然后在擂台上与世界各国的搏击拳种争雄,以使我国的武术有一席之地。
              只是这计划夭折罢了。
               因为在那个实战不盛行的年代里,姚老的存在,是一种悲哀。
               所以意拳才那么接近于戴拳套的拳击技法了。
               甚至于有人会说意拳就是拳击加站桩。
                 而打沙袋和打拳靶是学习世界先进技术,适应擂台的需要,人家的好用为什么不直接拿来用呢?
                 这是姚老的思维。
                  中国武术放眼世界擂台的先辈大德。
                    而王选杰前辈是,为了保留各派的精华,他的技术有形意、八卦、少林、和拳击和一些武当的腿法。
                 所以才有人误会说大成是一个大杂烩。
                   人家是实战之王,什么狗屁的大杂烩。
              你不杂烩你怎么打不过他呀?
                大成拳号称集天下拳法的大成,王选杰是做到了。
               他用实战来证明一切。
                 但是他的很多技术,比如形意的握拳法,和八卦的掌法,在戴上拳套后的确不适应,影响发挥。
              但是现在有了分指手套。
              所以大成拳也是可以走向世界的!
                 明天我会谈一些两派的技术问题。
                   《胖子铭》  新。雪梨王子
人不在高,有肉就行。功不在深,有名则灵。斯是胖子,惟吾德馨。站桩上杂志,内功入帘青。推手有鸿儒,技击皆白丁。可以跳健舞,阅拳经。无伐生之乱祸,无杠铃之劳形。南压泰国佬,西胜笼斗腥。主席云:一切反动派都是胖老虎!
待续……

21928889
离线
雪梨王子 [角落] [飞语] 发表于:13-12-22 01:02 [只看该作者] 第4楼
  4
站桩可以站到死为止,只是很多人都没有这个毅力罢了。
    先来说说技术上的异同。
      姚氏意拳给人的感觉就是,儒家学派般,很严谨的感觉。
       大成给人的感觉像济公一样,邋遢大王,人人爱。
        看着王选杰的鸡窝头,你就应该可以推断得出该派的风格来了。
       意拳有分寸感,这个是专一和千锤百炼弄出来的,只是光荣二师的风格稍微有点不同。
         荣师是,比较喜欢高架练法,没有中低架练法,这个很适合擂台的需要。
          而大成就接近于中架子了。
            这个其实是和他们的体型有关的。
          王选杰比较矮胖,他当初选择动作的时候,是为了符合他的体型的需要,并不适合于所有的人。
           其实不单只他的拳不适合所有人,所有的武功每一种都不可能适合所有的人。
         当初王芗斋对于很多武功都是嗤之以鼻,而不怎么会去学练人家的技击动作。
          但是到了王选杰这里,有少林的五形动物拳,和一个夫子三炖手。
        请原谅我使用了这个火字旁的炖字。
          我觉得王选杰的这些招数是自个儿编造的可能比较大。
           我欣赏的是姚氏的谨慎和不说谎的作风,一点一滴都是从祖师那里来的,当然也有姚老的个人创新。他们没有撒谎。
21928889
离线
雪梨王子 [角落] [飞语] 发表于:13-12-22 01:03 [只看该作者] 第5楼
  而大成的很多招数是不是王芗斋发明的就成问题了。
         我怀疑大成拳的招数是王选杰自己编造的而假托祖师爷之名来给自己加码是从那个夫子三顿首开始的。
          都说大成是集天下拳法之大成,那具体究竟是如何的呢?
         我个人觉得集天下之拳法之大成完全没有必要!
            而且也是无法实现的。
           你最多集他个5,6种拳法最多了,而且一个拳法里面少则30多招的精华,多则到上百招的精华,你怎么集?
           我这样说好像是在打大成门的脸一样。
           我是本着科学的精神来说明的。
           其实公允的应该这样说,大成门集合了好几派拳法的某些精华而成!
            只有这样说才符合事实。
             如果说有一把枪集合了所有武器的精华而成,这把枪真的存在吗?
             再说具体的,你怎么集合精华呀?
            其实说白了就是把人家门派的代表动作和绝招给盗版过来就他妈行了!这个谁不会呀?
21928889
离线
雪梨王子 [角落] [飞语] 发表于:13-12-22 01:04 [只看该作者] 第6楼
    大成门的招数里面有形意的五行拳,只有那个炮拳使得祖师爷很恶心,于是把那立着的拳头改为拳击式的横握式,其他的都是直接盗版过来了。
            12形的精华呢?
          虎形直接盗版。
          马形没有。
           猴形没有。
            燕形没有。
           鼍形没有。
           鲐形没有。
           蛇形弄成了蛇缠手试力,也算成功盗版过来了。还有那个戳眼睛。这个形意里面倒是没有。
             鹞形没有。
             鸡形没有,不过有一个鸡步,也算盗版了一半了。
          形意的大跨步没有。
          龙形简化成了那个蹉腿试力,这一个我喜欢,我个人十分反感形意的龙形,特别是那一腿之后那恶心巴拉地一掌,简直是送死的打法,当年这个奇形怪状令得王芗斋呕吐了三天,于是决心改革,简化成了一个干干净净的腿法,我喜欢。
           不过那个恶心地一掌被王芗斋改成了降龙桩法,别以为我不知道!
           那龙形也算是被分尸盗版过来了,还升华了。
             熊形没有。
              还有一个狗日的鹰形,被王芗斋化成了一个抓球桩了,他个人是反对打架的时候用手抓脸的。
               而那个鹰形大成里面没有,但是却有一个猫洗脸,比鹰形实用多了也凶狠多了。
               这么说的话,12形里面有8,9个形是没有的,那是因为祖师爷没有看上它们。
             不过招数也盗版得七七八八了,也可以说是得了形意的精华了。
          不过大成的动作比形意的刻板招法灵活实用多了。
       以上这一句话要是一个大成门的人对形意门的讲起来,恐怕可能会引起一场群架事件的发生的。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呀!
             爱形意的就练形意去,爱大成的就站桩去。
            但是爱形意的总喜欢侮辱一下大成是汉奸拳,而爱大成的也总喜欢讽刺形意他妈的已经过时啦!
           真逗。
          再看八卦。
            八卦的东西,比较原始的大成也学了几招,也算是得了八卦的一些精华了,但是不是全部的精华,只是部分。
21928889
离线
雪梨王子 [角落] [飞语] 发表于:13-12-22 01:05 [只看该作者] 第7楼
然后看那个少林的五形拳。
             传说中的少林原始五形有龙虎蛇豹鹤。
              王选杰根本没有学到,于是就用他的想象力来创编了。
             我觉得王芗斋也根本没有学到少林的五形拳。
           于是后人就开始伪编了。
             那个虎形就是盗版形意的那个。
             而鹤形呢,就弄个太极的腿法进去,人家少林的鹤形是用掌的呀老兄!
          豹形则更夸张,还是形意的虎形动作,只不过是用来发力,虎形发力就是豹形,我靠!那我拳击慢练是不是成了跆拳道了?
          天下间的**居然蜂拥而至,受他们骗。
         当然你大成的功夫是很高,但是那个少林的五形真的不是从少林里面来的哟!
          是你家王大爷伪编的呀!
           不然我比较少林的五形拳怎么和大成里面的少林五形怎么他妈的就差那么多呢?
            鉴于王选杰的徒弟胥荣东前辈的书籍里面有很多扯大炮的事实证据,所以我觉得他有可能是跟他的师傅学的。
           一个是故事上扯淡,一个是在招数上冒充少林正宗。
           来骗我们这些莘莘学子。
            可惜有一些莘莘学子的智商很高。
            终于看破了他们的把戏。
           接下来要说的是那个夫子三顿首。
            太晚了明天再说吧!
21928889
离线
雪梨王子 [角落] [飞语] 发表于:13-12-26 23:53 [只看该作者] 第8楼
           5            
    现在也是深夜了,只讲几句就行了。
      这个夫子三顿首是来自于三皇炮锤拳的招数。
           这一个是以前晚晴时期的三皇高手,在北京看镖局的宋前辈的绝招。
             当时在北京城里还是很有影响的。
              但是这个介绍大成的夫子三顿首这个名称一出来,就暴露出了它是伪编的招数。
              我查遍了网上的大成的资料,并没有这个试力动作。
              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会!
                 这个夫子三顿首,说错了,应该是夫子三拱手才对。
                孔夫子是中国礼仪的代表,他的礼仪有鞠躬拱手等,是为代表。
               应该是三拱手才对。
               但是你说孔圣人三顿首是啥意思?
             他老人家电脑看过了得了颈椎病?
                你要在古代对着别人连续点三下头是啥意思?
                 人家不认为你是疯了吗?
              所以,大成这帮文盲为了宣传大成的招数什么都有,居然把人家的名称都给弄错了。
               后来人家一学,居然没有这一招,牛皮扯破了吧?
               再来看武当的腿法。
              以前王芗斋和武当腿法名家学了一招而已,他看到武当的腿法实在他妈的太多了,思考到了最后居然吸收了这一脚!
            穿裆腿!
             你说王芗斋这人有多狠呀!
              还好他一辈子没有对武友用过,不然人家可就真的断子绝孙了。
            以前的武功可真的不是用来玩的呀!
               其他几个腿法,来自于形意的龙形,还有一个姚氏意拳里面的低踢。
            其实就是来自于北方的弹腿。
              改了个名字叫做低踢,只是用的时候,发誓绝对不跳起来罢了。                        

21928889
离线
雪梨王子 [角落] [飞语] 发表于:13-12-28 01:53 [只看该作者] 第9楼
    6
           这个弹腿的东西,要练到一定境界的时候,一踢腿就喜欢跳起来,当然比跆拳道那群**可厉害多了。
             但是内家反对跳跃式攻击,特别是大成拳,于是意拳那里的低踢就站立着发力,像射门一样发力,可以把人的腿给踢断。
          所以武术在这方面还是蛮残忍的。
          像大成的广告里面说他们有夫子三顿首,结果别人学了后发现没有,居然也没有人去告他们。
            其实也不用计较这个的了,现今大成的那些技术也够用的了。
          要说专一,意拳的招数比较少,容易集中精力练出东西来。
            大成的招多一点,使后人有更多的选择的空间也不错,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用拳的。
           大成里面好像有一个什么连环脚,腿往前面一伸,然后再往后面画一个找死的大圈,如此反动的动作居然有人天天去苦练?真的搞不懂他们把实用二字至于何处?
           总感觉大成还可以再简洁点的,就是最好做到每一个动作都实用那才好。
             但是也许发明者对于某一些动作情有独钟,人家不知道他的武功和那个万恶的动作没有任何的关系,那也就一起学来了。
             意拳里面的站位,是两脚分开中线的,这个是模仿拳击的站位,是很实用的站位。
             但是大成的站位是两脚呈一直线。
             这种站位是来自于形意拳的,形意拳的站位来自于古传枪法的。
            以前李洛能大侠学自袋鼠拳的时候,袋鼠拳的站位好像是正面的,但是李洛能把它给改为了侧面的了,也算符合枪法的要求。
            用枪的时候,两脚跟踩一直线,是可以使枪尖从中线一直对着前面。
           但是要是在拳法里面,还保留了这个习惯的话,那么在你出后手拳的时候,你的腰会断掉。
          把枪法的习惯保留到拳法里面,这种事情就是武术的特别之处。
           这一个习惯使得我国的拳术水平一直难以和世界搏击相抗衡。
21928889
离线
雪梨王子 [角落] [飞语] 发表于:13-12-29 01:21 [只看该作者] 第10楼
       7   
      这里只说异同,至于武功里面的道道,我不想说太多。
           总之大成的站位是,两脚站一根线上,而意拳是站立在一根线的两侧。
          其实王芗斋应该给拳击一点版权税的。
            意拳的技术大部分是来自于拳击的,没有拳击就没有意拳。
             因此意拳见到拳王就应该称一声老祖宗好。
              意拳是拳击和武术的结合,他不能只说只代表武术而不代表拳击。
                大成看着也是拳击加几个拍巴掌的动作,下面几腿,传统味道浓一点。
              姚氏意拳有一个很变态的动作,叫做栽拳。
              这个动作我估计是来源于俄罗斯的螺旋摆拳攻击法。
                但是后来我想想,应该不是,而是在姚老在多次实战之中摸索出来的变种的摆拳。
               他们用的时候,是打人家的脸部,但是练的时候,却是从胸部开始出手,然后发力到肚脐的部位。
                 为什么练和用不一致呢?是为了骗自己吗?
                  那个动作可以练就侧身向下发力的穿透性,只是一般不太好用,因此我并不喜欢。
                明天说一下步法。
21928889
离线
雪梨王子 [角落] [飞语] 发表于:14-01-01 00:46 [只看该作者] 第11楼
  8     
       那个意拳的栽拳其实很难练好,在实战里面也难以用到,估计只有那种肘部比常人长的怪胎才可以练好。
       大成拳是从意拳那里分裂出去的那一派,它的很多要点都是一种创新,但是其祖师爷是有点欺师灭祖的嫌疑,所以他的很多高手都是喜欢来一个欺师灭祖的行为,这个因果必须消除才行。
        要论意拳,大家都知道北京姚氏是正宗,要学就去光荣二师那里,但是大成那里就很乱了。
            听说流氓最多就出在了大成那里了。
             很多的人跟过王选杰学过拳后,就以正宗自居,有的是和第三代学的,但是为了自抬身价,就有很多大师都说自己是跟第二代甚至第一代学的,然后自己就突然间成了自己师傅的同辈了。
         难道在中国就只有欺骗才可以生存下去吗?
           地狱是怎么来的?
             不都是自己制造出来的吗?
               意拳的另外几派也是很有意思。
                 王斌魁那一派,比较注重养生,对于养生比较在行。
              而另外几个意拳有名的前辈,比如赵道新,卜恩富等等,则传人就十分稀少,甚或加入了很多其他派的因素,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令人难窥其全貌。
            王斌魁大师传到了王安平那里,他居然用来修道了。
             关于王安平大师的很多发明创造,我要另外发一篇长文来详细述说。
           想要成仙的就追着看吧!
             意拳门注重理论,而大成比较偏向于实用的技巧,而且招数比较多。
            意拳门是气宗,大成门是剑宗。
             两门没有相斗,因为大家都是不傻。
              现在说到步法。
              意拳的步法,接近于拳击,应该说是接近于散打。
             滑步,三角步,摩擦步基本就这几种,比较简单,但是见效快很实用。
             而大成呢,滑步,鸡步,摩擦步,还有一个什么鸟蛇形步,总之比较多点动作,不过那个鸡步很适合王选杰大师的体型的姿势。
             而意拳的步法比较像国标一样标准,没有多少个人的痕迹。
                                    
21928889
离线
雪梨王子 [角落] [飞语] 发表于:14-01-07 18:48 [只看该作者] 第12楼
9     握拳法的异同
     大成的招式像武术多点,意拳的姿势像拳击多一点。
     王选杰的握拳还是采用老形意的古板的落后的不科学的握拳法,就是食指中节突出来一点,这样是握枪的落后把式,用在拳法里面,很容易伤到食指。
         就算不伤到食指,戴上拳套也感觉很别扭,于是他比武不喜欢用拳套。
          而姚氏意拳则是拳击的握拳方法,不是像,而是本来就盗版自拳击,别不承认。
          所以姚氏握拳法很适应擂台格斗。
           姚氏意拳还有掌法,所以他们演练的时候,就用分指手套,可以用拳也可以开巴掌打人,所以很适合擂台格斗。
          一般来说各门各派的握拳法多多少少都和拳击类似,只有形意拳和大成的握拳法是来自于握枪的把式,所以他们是异类,练之习惯,就不能戴拳套了。
            你叫人家戴套自己不戴套,这不是欺负人吗?人家哪里打得过你呢?
            不戴套的空手本来威力就比戴套的大得多。
21928889
离线
雪梨王子 [角落] [飞语] 发表于:14-01-07 18:49 [只看该作者] 第13楼
10          移动步法的不同

        其实看一个门派的动作,就可以猜到该派祖师爷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了,是不是一个变态,或者是一个有政治诉求的恐怖分子等。
     大成拳的移动试力和健舞里面,都喜欢用那个摩擦步来做基本的步法,试力的时候还老实,一到了健舞里面就喜欢加一个跳跃,像猴子一样跳来跳去,然后再加几个八卦掌的动作,只要不摔倒在地上,姿势还是蛮好看的。
      而意拳里面的试力下面接摩擦步,到了发力的时候就喜欢下面接滑步,这一点就比较像拳击的训练方法了。
         意拳还死不承认它就是拳击加站桩呢,要是去掉他里面拳击的成分,它就只剩下养生了。
         意拳的发力还喜欢用拳击的环绕步,而且左右都练,左右平衡嘛。
       这几点就是他们两派的异同了。大成的步法喜欢搞大一点,夸张一点,而意拳的比较小一点。
21928889
离线
雪梨王子 [角落] [飞语] 发表于:14-01-07 18:49 [只看该作者] 第14楼
11   动作的幅度大小异同
   大成的祖师爷是王选杰,王芗斋并没有什么确定的东西,是他的徒弟帮忙定型了。
  我相信王芗斋的东西比较杂,什么都有,然后他的徒弟们就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喜好来吸收了,然后就说是祖师爷教的,其实都是祖师爷教的,祖师爷不执着,是他们执着了。
         王选杰和姚宗勋有矛盾,其实是大矛盾。
          王选杰个人比较邋遢比较潇洒,所以动作喜好弄大一点,喜好什么都捞,姿势比较随意。
           所以他发明的大成拳的动作就带有他个人的特点痕迹,就是动作潇洒,幅度比较大。
           幅度大是因为他长得矮,要够着人家的头部必须动作大,而且喜好斜往上打,如果他有一米九的话,那肯定不会是现在的这一种鸟样。
          而姚宗勋则比较高一些,他所对付的人基本都是害怕他的功力的,所以一遇到他就老是躲,所以他喜欢迅速凌厉干脆的作风,于是他的动作就带有这些明显的特点。
         再加上一点就是他个人比较谨慎,比较节俭,所以他的动作看上去就很注重尺度,很谨慎。
        从他的动作里面看出他个人的谨慎这个是我练武多年后才看出来的,一般的菜鸟可看不出来。
       姚老的健舞很简单,但是很快速很凌厉,要是给他搞上一下那肯定是重伤。
     大成强调气势,而意拳动作强调严谨,精细。
      如果推手里面一个动作要划拉一尺,意拳里面就只练一尺,他绝对不跟你练一尺二。
      但是大成里面动作就从头划拉到腹部以下,他的徒弟不论高矮胖瘦个个都学他。
        你知道王选杰的动作为什么那么大方吗?
       因为他手短。
        个子矮手短,动作自然不得不弄大点了,如果再小的话,那就只有打他自己了。
       所以很多个大的人学大成拳,基本全部的动作都显得很多余。
         因为你在模仿一个手短的人在作拳,你已经失去了自我。
21928889
离线
雪梨王子 [角落] [飞语] 发表于:14-01-07 18:50 [只看该作者] 第15楼
12       速度的快慢异同
     大成的动作太多,练习完整要分散很多的精力,所以他的动作比意拳慢。
         意拳动作少,集中精力练习,动作就越来越快。
        大成动作幅度大,意拳幅度小,幅度大的动起来就慢,幅度小的肯定就快捷了。
        大成步法比较大,步大则拳慢,力量大但是速度稍微慢些。
          意拳的步法比较紧凑,所以出拳很迅速,只是力量就不如大成大了。
              
      
                                 
21928889
离线
雪梨王子 [角落] [飞语] 发表于:14-01-09 13:04 [只看该作者] 第16楼
12  推手的异同
   姚氏意拳对于推手比较在行,他们的一些试力动作都是为了推手而服务的。
      意拳的推手试力动作比较严谨,怎么推就怎么练习,尺寸和幅度都很贴切。
         而大成的总是往大的空间里面练习,姿势幅度比较夸张,看那大成门的人练试力时的那嚣张的表情,就知道他们都不是善类。
        像那个钩挂试力,意拳是怎么用就怎么练,而大成是稍微有点不注重细节,拉回来的角度有点不对劲。
          我看到有的大师的姿势好像是故意教错一样,一脸的忽悠像,而意拳的师傅则比较老实质朴。
          祖师爷歪了下面的千秋万代都歪。
           意拳的推手就是得势后往别人的身体猛推出去而已,但是大成的强调打,经常在推手的时候不讲武德出手打那些可怜巴巴的练太极的,所以被人称为流氓拳。
            你推就推,不要半中途打人啊!
            要打就直接散手,别靠推手阴别人。
            要论推手功夫,恐怕一些大成门的比不过意拳的,因为意拳喜欢研究推手。
            但是香港的意拳比较特别,他们不练推手。
          因为韩竟辰是一个喜欢说真话的好人。
            他说,推坏手!
            推手其实在现代的社会里面,是一种很浪费时间的武功,应该去除。
           韩氏意拳的人曾经和姚氏意拳的交流过。
           要论推手,韩氏意拳的推不过姚氏意拳的,因为他们都没有练过嘛,但是要论散手功夫,那姚氏的就差得远了。
           因为你姚氏的人都浪费时间在推手上面了,散手的时间就练得很少了,在实战的空间距离感和出手狠辣上面就差得远了。
            所以我是不提倡练推手的,因为我不想浪费时间。
                             

21928889
离线
雪梨王子 [角落] [飞语] 发表于:14-01-09 13:49 [只看该作者] 第17楼
12  失声和健舞的异同
其实健舞和失声都是他妈的多余的东西。
    祖师爷在世的时候,很少练习这两样东西,不知道是哪个王八蛋一定要把这两个可有可无的东西给保留了下来了。
      有利于骗钱嘛。
      大成的是,哼哈嗨什么都有,意拳的是一哟。
      给我的感觉就好像是,大成在说,你去死吧,意拳的说站住不许动!
           意境不同嘛。
         这个失声连形意拳都已经舍弃不用的训练方法了,你这个大成拳为何还要保留呢?
    大成的健舞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有,王选杰在练得好好的,突然间来一个跳跃的动作,还一边跳一边往后退。
     他的徒弟个个都学他的样子,也不知道他老人家为什么跳你们就学了!
        其实这个健舞王香斋在和那个黄母角交换武艺的时候交换来的。
          说是以前的古人治病的时候就跳这个迪斯科来完成的。
         这个是文化的事,本来以前的舞蹈最原始的时候,具体的姿势已经失传了,于是王香斋就美其名曰,创新,取其意境。
         那不就是乱扭了?
          有人对我说,连大成的?那不就是那个跳舞的拳法吗?
           其实你的功力要够,做什么动作都好看,别说说跳舞了。
          王选杰健舞老是要跳起来还是因为他长得矮。
          他一个矮子要达到高个子的头部,自然就是要跳起来的了,你看野兽们打架的时候不都是要跳跃起来的嘛。
          但是他的徒弟一个个都有样学样,统统都连调高了。
          你已经那么高了,还跳个鸡巴毛呀?
             说是健舞,其实就是拳击的影子拳,模拟实战!
           一捅出来大家就好像知道健舞该怎么跳了。
           那就是意念突然冲过来一群疯子要来轮奸你,然后你就拼命地跑拼命地反抗。
           然后武功就连出来了!
          意拳的健舞就比较靠谱一点。
21928889
离线
雪梨王子 [角落] [飞语] 发表于:14-01-09 13:50 [只看该作者] 第18楼
看看各位名家的健舞,很多看过多年的文字忽悠的拳友一见到名家的视频就感觉被上当受骗了一样。
    芗斋先生曾有诗词形容健舞:一曰“身动挥浪舞,意力水面行,游龙白鹤戏,含笑似蛇惊,肌肉含动力,神存骨起棱,风云吐华月,豪气贯日虹”;另有“精贫出豪举,得闻慷慨声,大气包寰宇,挥浪卷朔风,吴钩运起吐长虹,发声喊,山摇鼓应,舞龙象,飞似梨花影,赋长歌,整备山河定,七尺躯,任纵横,浑似山崩潮涌,顿开金锁走蛟龙,打破藩篱舞。”这两首诗词皆是对意拳健舞最为生动的描写。
         什么神龙游空,什么狗屁龙飞凤舞,什么身动挥浪舞,意力水面行等等夸张的自我吹捧。
           令得我们这些数量庞大的**对于大师的健舞真的是翘首期盼,真恨不得早生几十年无看上那么一眼啊!
           可是一打开优酷上面的各位国际级别的大师的健舞之后一看!他妈的!
         本来他们长得就不怎么样,现在一个个简单的动作不断的重复,来来去去就是那么几样嘛。
          要论功力,一般跳舞的老太婆的确是不如你们,但是要论美观嘛,这个可比拉丁舞差得太远了!
         本来就跳得很平常很丑,非要说什么大气包寰宇,挥浪卷朔风,吴钩运起吐长虹!
          原来这些形容就是祖师爷的意淫呀!
          那我一个人还躺在床上去到仙宫里面去呢!
          对不起,你的美我看不见。
           姚宗勋的健舞就好像是拿着一把二胡在那边不断地拉扯,就好像是在欣赏一个人在做俯卧撑一样,俯卧撑有什么好看的呀?
         说有健身效果我信,可你别说很美呀?
          你们懂得什么是美学吗?
            一个人像猴子一样地跳来跳去的会美吗?
           而姚承光的健舞就很简单了,很接近一个练拳击的在做模拟实战发力一样了。
           大成的喜欢跳来跳去,什么动作都有,那表情就好像是要去报杀父之仇一样!
          而意拳的大师就比较淡定了,而且动作也就那么一两个,不跟你搞那么美观,但是动作很灵活。
          大成的健舞是喜欢用巴掌和身法的多,而意拳的只有姚承光敢用拳头的动作来跳舞了,就好像是对着空气打沙袋一样了。
           要说美观看李小龙和拳击的就好看多了,大成忽悠了全天下的人。
          不是说你没有健身效果,而是说你的跳得舞蹈姿势太对不起你的那些形容词了,简直就是要人命啊!            
                                 
21928889
离线
雪梨王子 [角落] [飞语] 发表于:14-01-10 00:12 [只看该作者] 第19楼
15 发力的异同
   哎呀,一时间太激动,先跳过了发力直接写到健舞和失声了。
      大成的发力呢,动作比较多,大多喜欢把技击的动作拿来发力,而推手类的试力动作却没有怎么练。
           还喜欢玩定步的发力。
             在大成的综合试力和发力的时候,下面喜欢接一个摩擦步。
              而意拳则是每一个技击的动作和推手类的试力动作都用来发力,还加了一个下发力,和一个前上发力,还有一个促进双边关系的开合发力。
             这几个动作意拳试力里面都没有的,只在发力的时候出现,很奇怪,不过想想也很科学。
             在综合发力的时候,意拳下面喜欢接滑步,然后喜欢一步一拳地炼。
            练熟了之后,就一步三拳发力,这个在大成里面没有的。
                这样的发力方法就是盗版自拳击的了。
             没有拳击就没有意拳。
             意拳腿法发力喜欢边走边发,而大成喜欢定步发力。
                    意拳在发力时有一个环绕步移动发力训练,这个就是标准的拳击训练了。
                 说意拳是中国武术这个没错,但是还有百分之80成分的拳击在里面,别不承认。
                   意拳的发力有种干净整洁的风格。
               而大成的是浑厚,大气,喜欢乱晃身体吓人。
                    意拳喜欢用高架,大成喜欢下蹲又突然间跳起。
                          
21928889
离线
雪梨王子 [角落] [飞语] 发表于:14-01-13 23:56 [只看该作者] 第20楼
16  文化不同
   
   意拳里面的说法是,意就是力,但是那是超级高手说的,一般初学者可做不到,一般的情况是。
          意不是力。
          有力未必要用意。
            所以一般初学者练意拳很难提高,所以意拳就加了打沙袋进去,不然很难有成就。
             而大成就直接指出了,练技击就是他妈地筋骨训练!
           因此只要筋骨用力就行了,意个鸟念呀!
            因此把意拳脱离意念的拳是大成。
            这个世界太疯狂了。
            目前还是大成的传播面比较广,因为它比较年轻。
              当然意拳也很好,因为它接近自由搏击,简洁实用。
               意拳喜欢扯哲学,但是扯到最后往往会变得空洞无趣。
           而大成喜欢参禅,参禅的同时要注意减肥呀。
             个人比较喜欢禅学,因为禅比哲学要高明。
              所以意拳严谨,如科学,而大成有气势他有魅力。
               从个人上说,王选杰比姚老有魅力。
                姚老有的是功力。
               在健舞里面他抱着个小提琴在飞扯,扯出了他的江湖地位。     
                          
21928889
离线
雪梨王子 [角落] [飞语] 发表于:14-01-16 00:30 [只看该作者] 第21楼
    好
现在我就不分了,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这样才叫随笔嘛。
   要说道细节那就没有意义了,因为很多人都看不到细节的背后是什么。
    崔瑞彬老师的摩擦步有一个大摩擦步。
        为什么会出现一个大摩擦步呢?
           我也是思考了很久才懂一点的。
           以前见到意拳的架子很高,但是步伐才拉出去一点点,我看祖师爷的身形也很矮小的,但是那个小小的用脚尖走的摩擦步究竟是为什么会出现呢?打架时够用吗?
           原来是练意拳的姚老的个子比较高,他可以用脚尖来走,步伐小一点也够他用,因为他腿够长。
           但是大成拳王选杰就不行了,他老家人的腿比较短,所以他落步就得用脚跟了。
             用脚尖走距离短,但是要走长距离就必需用脚跟先着地。
       先前我还以为祖师爷也用脚尖着地那种摩擦步,可是后来才知道,常只狼老前辈透露了,祖师爷走的摩擦步是全天下最大的那种步伐!
          原来我们都让那帮老家伙给骗了。
            你若想走远点距离,就不用脚尖落地那种。
            你如果腿比较短,再用脚尖落地走摩擦步,那你就等着挨打吧。
           所以很多动作细节在每一个高手那里都不一样。
          如果千篇一律,那就错了。
                              
21928889
离线
雪梨王子 [角落] [飞语] 发表于:14-01-16 00:40 [只看该作者] 第22楼
   好
        你若想学会大成拳,必须明白每一个动作的真切的所有含义,不然你就只能够照本宣科。
      模仿祖师爷,那是不对的。
         你应该找到你自己。
          意拳在发力的时候,不喜欢发声,而大成拳发力的时候,喜欢喊叫发声。
           意拳在站技击桩的时候,浑身都是意念,因为他们认为意就是力。
          用意念来调动出内力来。
           而大成的技击装强调,大成拳练的就是筋骨,所以只要你能够练到筋骨,意不意念都无所谓,所以他们秘传的功法往往是没有意念的。
          这就奇怪了,意拳说祖师也强调意念,而大成说祖师也反对意念太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精神分裂的矛盾事情?
          我估计祖师爷两种理论他都迷信过。
           早期,祖师爷注重意念,传给了姚老,姚老继承了,发展了。
           晚期的时候,王选杰我估计还真的是和祖师学过一段时间,也了解姚老和其他几位前辈的东西,大成拳那些一大堆其他派别的招数就是他刻意挖出来的。
            王选杰大师注重筋骨,这是从他个人的理解来看,从训练效果上说,是很见效的,他那派不用打沙袋也有厉害功力。
         我个人是比较倾向于大成的筋骨训练的。
          至于筋骨训练我是不会透露出来的。
            因为它太值钱了!
            所以从招数上我倾向于姚老那派,而训练内力方法上我倾向于大成那派。
             有个大师说得好,意拳是一个大矿山,可以不断挖掘出好东西来。                    
21928889
离线
雪梨王子 [角落] [飞语] 发表于:14-01-17 00:59 [只看该作者] 第23楼
    火
    意拳里面有一个栽拳,这个东西的确很难发力,在王选杰那里没有,因为他长得矮,再往下栽打,就要打中人家的脚趾头了。
      而意拳里面就有这招,我估计这招是姚老从俄罗斯拳击里面偷来的。
           这一招摆拳不像摆拳,直拳不像直拳的拳法,真的很奇特。
         而有的大成拳传人也练这招了,只是只喜欢练前手,后手不喜欢练,而意拳前后都练。
       意拳有棍法训练,动作很简单,而大成喜欢练双手剑,是小日本的剑术的祖宗剑法。
           看来意拳和大成都不喜欢多研究器械,他们比较注重拳法,是一种现代型的武术。
            要是以前的武术,则比较注重器械的成就,反而不注重拳术。
        杀人的时候,谁跟你用拳?
        我认为大成拳用技击二字是为不妥。
          为什么呢?
           因为大成里面引经据典,说技击二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说齐国人隆技击。
          其实翻译过来就是齐国人玩击剑的好火爆很流行。
          人家古人玩的是击剑,和你的拳法有什么关系?
            所以大成意拳里面的技击桩什么技击功法等。
           都用错了。
            应该叫做格斗。
             古人用技击形容的是古代的击剑,是器械,而不是拳法。
         如果说棍法就说棒法。
          如果说拳一般都说把式,或者跤把,也就是摔跤。
           从来没有用技击形容过拳术,所以大成用技击形容拳法是犯了不了解历史和语法的错误。
           所以我建议把技击桩改为格斗桩。
           这样比较贴切。
           意拳里面很多意念是多余的。
             比如站桩的时候,想象周围都是禽兽来搞你,然后你如何如何与之争生存。
            像这样空洞又混杂的意念,不如意念拉弹簧来得实际。
           意念和猛兽乱欧久了,会发疯掉的。
         以前祖师爷的意念应该是时时变换的,但是到了后来他徒弟那里就变成了阶段性和固定的了。
           我可否意念和奥特曼打架呀?
           意念要以实际效果来检验,而不是以老师的喜好来定性。                          
21928889
离线
雪梨王子 [角落] [飞语] 发表于:14-01-17 13:17 [只看该作者] 第24楼
  火
  比如,意拳的浑圆格斗桩,意念是抱着一棵香蕉树,然后先前后摇动,练前后力。
      最后再意念左右摇动,最后练上下移动,练上下力。
        最后再意念分开合起来,练开合力。
          最后是这几种力一起打乱次序乱来。
         这个就是姚老想出来的六面整体浑圆力。
           先前祖师爷不是这么练的,祖师是一开始就直接浑圆力。
           但是姚老认为他自己资质驽钝,要一面一面来练,然后再合起来。
          但是我认为我资质不驽钝。
           所以我是一起来,和祖师爷一样。
             而大成的浑圆格斗桩的意念是,好像就抱着一个球而已了,也没有那么复杂。
           大成解放了思维,意念简单,我喜欢。
           意拳的提抱桩,意念是推拉弹簧。
           但是很奇怪。                     
21928889
离线
雪梨王子 [角落] [飞语] 发表于:14-01-17 13:22 [只看该作者] 第25楼
  火
  比如,意拳的浑圆格斗桩,意念是抱着一棵香蕉树,然后先前后摇动,练前后力。
      最后再意念左右摇动,最后练上下移动,练上下力。
        最后再意念分开合起来,练开合力。
          最后是这几种力一起打乱次序乱来。
         这个就是姚老想出来的六面整体浑圆力。
           先前祖师爷不是这么练的,祖师是一开始就直接浑圆力。
           但是姚老认为他自己资质驽钝,要一面一面来练,然后再合起来。
          但是我认为我资质不驽钝。
           所以我是一起来,和祖师爷一样。
             而大成的浑圆格斗桩的意念是,好像就抱着一个球而已了,也没有那么复杂。
           大成解放了思维,意念简单,我喜欢。
           意拳的提抱桩,意念是推拉弹簧。
           但是很奇怪。                     
21928889
离线
雪梨王子 [角落] [飞语] 发表于:14-01-18 22:15 [只看该作者] 第26楼

            其他的意念就少,就是推拉弹簧而已了,看来意拳就只有浑圆格斗桩比较意念复杂。
             大成的格斗桩比较多,有十几个之多,一些还用低架来练。
             而意拳的格斗桩比较少,是高架的多,死不练低架。
            大成里面那个托抱桩叫做托婴桩,想想就觉得很恶心。
           一大堆大男人都一个人抱一个小孩,你想吃了他吗?
            我们习武之人,追求的内力就是越重越好,那里是托婴之力呢?
           又要用力又不能太用力,那不是浪费时间嘛?
           大成的意念就是抱一婴孩,不知道这样练久了会不会更有爱心?
            那个独立桩基本也那样了,我没有研究过他们之间的分别。
         大成还有一个圈步,是来源于八卦的走圈圈,只不过上面就是格斗桩的姿势,不是八卦的那些八大掌姿势了。
          而圈步意拳则没有。
           意拳有环绕步,是盗版拳击的。
             也没有什么要写的了,明天写写王安平的超级浑圆功和大成的异同。
           顺便把王安平先生这辈子犯的最大的错误给指出来。                    
21928889
离线
雪梨王子 [角落] [飞语] 发表于:14-01-19 16:38 [只看该作者] 第27楼
  火
     再加一小段。
     香港意拳的传播者,是一个很务实的人。
          香港人很务实,他们觉得没有必要的东西就不会去练。
         他们时间很忙,所以就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时间。
           南方人讲究实际,比较务实。
         北方人有时候讲到国际社会,什么古时候的贝勒爷的后代!
            所以假大空是北方佬传过来的。
           南方人那么务实,谁会跟你来假大空。
           推手就是假大空浪费时间的表现。
          所以香港意拳没有推手,也不练推手。
          香港意拳的养生桩比较低一点点姿势。
          不过我很疑惑,竟然你不练推手了,那么很多的推手试力动作你为何又要练呢?
         那个钩挂试力、偏挂试力、扶按试力、还有什么蛇缠手试力、推拉试力、旋法试力等等,还有一些专门用来帮助提高推手成绩的试力动作,你为何还要练呢?
            所以这个也是一个矛盾的地方。
          现在大成发展到现在,已经加进了很多的现代搏击的因素进去了,还加了很多的养生功法,和传统文化进去,当然还有很多的现代物理学科学等的常识进去,要说理论大成可谓是天下第一。
       大成的理论比起太极的假大空好得多了,实实在在很符合时代的需要。
        大成可比形意复杂多了,这就是缺点了。
         形意的就一个桩,五个基本动作,练好就可以无敌了。
            但是大成养生桩十几个,技击桩7,8个,试力一大堆,各种发力也一大堆,然后又失声又推手的,才实战训练。
            可比形意的复杂多了。
          所以现在和形意的抢生意也未必抢得过人家。
          香港意拳的竟然不练推手了,刚才我说的那些推手的试力动作,就应该统统废除掉,好节省时间专心练好技击的实用动作。
         只有这样才符合香港人的无限务实的行事作风.

在几十年前,王斌奎的弟子王安平老先生,在几十年的艰苦站桩练习之下,创立出了宇宙第一神功——中华浑圆功。
        我这些年来,被浑圆功影响比较大,它使我身体好了起来,武功也增加了些,因此对于浑圆功的招数和修炼细节,我是很关心的。
          这一篇文章就是专门比较一下浑圆功和大成拳的异同的,以及我对王安平和浑圆功的一些个人的看法。
          要是说错了可不许来找我报仇啊。
          首先看一下,名字的异同。
          王安平在修炼过程之中,感觉浑圆这个词,一直让他耿耿于怀,他以前是练意拳的。
          这个意拳来源于意拳大师,王斌奎。
             王是一位武术大家,一代宗师。
             王安平以前在学习意拳之前,以及学习了少林拳和一些散打好多年了。
            
[花花喜童]终于搞定了,来看看宝宝的照片
猜你喜欢换一换
·拳
·梅花桩拳
·中华浑圆功
·中华浑圆功资料下载
·“浑圆桩”的练法
·抵用拳
21928889
离线
雪梨王子 [角落] [飞语] 发表于:14-01-19 23:06 [只看该作者] 第2楼
     火
         后来王安平在王斌亏面前被他老人家秒杀了。
           于是他就拜倒在了王斌亏的门下。
           先前王安平先生学了意拳,还出去乱学十几门武功,和各种器械。
          后来他由于练功过度,神经衰弱住进医院几个月。
            后来他出院后,痛定思痛,只练一个桩,试力就一两个。
            在练习5年之后,他的武功就练成了。
             于是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不,是两个道理。
第一,      必须要长时间地站桩,才可以练成神功。
第二,      就是练习的招数不能太多,不然就是落于下乘。
  &nb
9#
发表于 2015-1-24 08:39:29 |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5-1-24 08:44:38 | 只看该作者
刪去了也好...
如要找王子...
請移玉指...
西祠胡同 > 体育 > 精武英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秘籍网 ( 苏ICP备15516793号 )     

GMT+8, 2024-6-2 07:44 , Processed in 0.157885 second(s), 6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