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电话: 400 4567 8910
返回顶部
论太极拳的源与流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34483次阅读 12次回复
阅读排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火云邪神

2014-11-28 10:05:46

2.陈派太极拳早期传人为什么不承认太极拳祖师是陈王廷

陈式太极拳是在二百多年前陈长兴手上完善和推广的,因此陈式太极拳的源流,陈长兴应该最有发言权。陈长兴家存的祖传秘诀《太极拳谱》(乾隆年间抄本),有张三丰太极拳歌诀,诸如:

举动轻灵神内敛,莫教断续一气研,左宜右有虚实处,意上寓下后还天。掤捋挤按四方正,采挒肘靠斜角成,乾坤震兑乃八卦,进退顾盼定五行。 copyright daoisms.org

拳谱最后落款为:“以上系三丰祖师所著,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姜容樵《太极拳讲义》) 内容来自daoisms.org

陈长兴亲传杨禄禅的拳谱上虽然少了张三丰的太极拳歌诀,但在最后落款处仍然是:“以上系武当山张三丰祖师所著,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陈微明《太极拳术》)

落款处道出了张三丰创造太极拳的实质,就是为了延年益寿。这符合道教的特点。道教一贯视养生为“首”,视技击为“末”。

陈氏兴之后的陈式太极拳传人陈鑫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中说其祖陈卜“教子孙以消化饮食之法,理根太极,故名日太极拳”,“我陈氏自山西迁温,带有此艺”。又说:“拳以太极名,古人必有以深明乎太极之理,而后于全体之上下左右前后,以手足旋转运动发明太极之蕴,立其名以定成成宪,义至精也,法至严电。”

这里陈鑫把打太极拳说成为了促进消化,显然是离了练太极拳的宗旨,有附会之嫌。而他说太极拳是先祖陈卜,从山西带到河南温县的。又说太极拳古已有之,先祖陈卜不过是学了太极拳而已,从没提到陈王廷创太极拳。

陈鑫之后的陈氏太极拳传人陈森,保存着《陈氏家谱》,他见家谱没有拳术记载,就给九世陈王廷到十六世陈鑫等25人的名字旁加了注。在陈王廷旁注:“陈氏拳手刀枪创始之人也”。在陈长兴旁注:“拳师”。在其直属祖先旁皆注:  “拳手大家”、“拳师神妙”等。但他说的陈氏拳,根本没有“太极”二字。

李亦畲根据陈长兴弟子杨禄禅的透露,在清光绪六年所作的《太极拳小序》中写道:“太极拳始自宋张三丰,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论详且尽矣,后传人河南陈家沟陈姓,神而明者,代不数人。”

陈式太极拳的几代传人虽然对太极拳祖师的说法不一,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太极拳祖师是张三丰,不是陈王廷,陈王廷顶多是陈氏拳手刀枪创始人。从陈王廷担任过乡兵守备一职的武官和他会打少林拳派的炮捶看,陈森的批注不是没有道理。武官要带兵打仗,正符合“主于搏人”的少秫拳宗旨。可是,唐豪先生却根据这一批注,武断地下结论:陈王廷的拳就是太极拳,而且把“发明太极拳”的桂冠强加到陈王廷头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火云邪神

2014-11-28 10:05:58

3.《陈氏拳械谱》的两个抄本“文修堂本”和“两仪堂本”,为什么不一样

陈式太极拳传人陈子明的好友徐震(字哲东).1934年曾向陈子明借抄《陈氏拳械谱》的两个抄本“文修堂本”和“两仪堂本”,并录入他的著作《太极拳考信录》。徐震说:“文修堂抄本,可能是较早的家藏拳谱,主要是炮捶的名目。有头套捶拳架、四套捶拳架、五套捶……唯独没有‘太极拳’及‘十三势’。两仪堂本的内容有:头套十三势拳歌、二套炮捶十五红炮走拳,三套拳、四套拳、五套拳。在五套之外,另有一套‘太极拳’。……其内容与头套十三势拳歌相似。”同是《陈氏拳械谱》的两个抄本为什么不一样?这正说明,在蒋发传拳前,陈王廷学的是少林外家拳的炮捶,而在蒋发传给陈王廷太极拳后,才出现“十三势”和“太极拳”歌诀。

4.唐豪为什么要发表“陈王廷是太极拳创始人”的欺世之淡

唐豪(唐范生),1896年生,江苏吴县人,1928年中央国术馆成立后,他出任编审处长。1931年,他跑了一趟陈家沟,看到陈森在陈王廷名字旁的批注:“陈氏拳手刀枪之创始人也。”和陈王廷的《长短句》中云:“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就下结论说陈王廷的拳就是太极拳,陈王廷就是太极拳创始人。唐豪是做学问的,应该明白太极拳的拳理拳法是什么?《长短句》中的“闷来时造拳”,说的是打拳为了解闷,与太极拳的养生健身相去甚远。而教子孙“成龙成虎”,显然是“以武取仕”,走自己当武官的道路,与太极拳的延年益寿何干?何况人家陈王廷也好,陈鑫也好,就根本没提“太极”二字。唐豪就断定人家是太极拳创始人,这不是主观臆断是什么?为了强树陈王廷为太极拳祖师,唐豪不惜用移花接木的手法,把传授陈长兴等陈氏子孙太极拳的赵堡第四代太极拳传人陈敬柏,划为陈家沟的传人。更有甚者,陈氏子孙陈鑫在《陈氏家乘?陈王廷传》中明明白白写道:“公际乱世,扫荡群氛,不可胜记,然皆散亡,只遗《长短句》一首。”这里已经说明陈王廷没有《拳经总歌》,唐豪却在陈氏“两仪堂”拳械谱抄本上,找了首没署名的《拳经总歌》,而且硬说是陈王廷所作。为封陈王廷太极拳祖师,找拳经根据。然而奇怪的是后来陈式太极拳的三部代表作,都没有引用过《拳经总歌》一句话。就连当代陈式太极拳传人陈正雷所著《中国陈氏太极》的技击部分,全用王宗岳《太极拳论》,而无一句用《拳经总歌》。原来这首《拳经总歌》是陈氏抄录的戚继光外家拳经中的有关歌诀,没有太极拳理,无法应用。早于唐豪多年的陈氏子孙陈鑫就不承认陈王廷有《拳经总歌》,后来的外人唐豪却承认陈王廷有《拳经总歌》,而且把戚继光的外家拳经冒充陈王廷的《拳经总歌》,这是为什么?

说穿了唐豪在这里说谎,是为了掩盖他的上一个谎言。就在他到陈家沟“调查”太极拳史之前,他发表了《少林武当考》,公然否定太极拳祖师张三丰,否定当时流传五百余年的武当太极拳。在武术界引起轩然大波,全国的武当弟子更是强烈不满。唐豪先生因此也丢掉了中央国术馆编审处长的职位。唐豪虽然丢官罢职,但他为了自圆其说,就要树一个太极拳发源地,树一个太极拳祖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皂洵

2015-2-6 06:15:10

不是惊喜,是惊吓!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12

火云邪神

2014-11-28 10:05:46

2.陈派太极拳早期传人为什么不承认太极拳祖师是陈王廷

陈式太极拳是在二百多年前陈长兴手上完善和推广的,因此陈式太极拳的源流,陈长兴应该最有发言权。陈长兴家存的祖传秘诀《太极拳谱》(乾隆年间抄本),有张三丰太极拳歌诀,诸如:

举动轻灵神内敛,莫教断续一气研,左宜右有虚实处,意上寓下后还天。掤捋挤按四方正,采挒肘靠斜角成,乾坤震兑乃八卦,进退顾盼定五行。 copyright daoisms.org

拳谱最后落款为:“以上系三丰祖师所著,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姜容樵《太极拳讲义》) 内容来自daoisms.org

陈长兴亲传杨禄禅的拳谱上虽然少了张三丰的太极拳歌诀,但在最后落款处仍然是:“以上系武当山张三丰祖师所著,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陈微明《太极拳术》)

落款处道出了张三丰创造太极拳的实质,就是为了延年益寿。这符合道教的特点。道教一贯视养生为“首”,视技击为“末”。

陈氏兴之后的陈式太极拳传人陈鑫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中说其祖陈卜“教子孙以消化饮食之法,理根太极,故名日太极拳”,“我陈氏自山西迁温,带有此艺”。又说:“拳以太极名,古人必有以深明乎太极之理,而后于全体之上下左右前后,以手足旋转运动发明太极之蕴,立其名以定成成宪,义至精也,法至严电。”

这里陈鑫把打太极拳说成为了促进消化,显然是离了练太极拳的宗旨,有附会之嫌。而他说太极拳是先祖陈卜,从山西带到河南温县的。又说太极拳古已有之,先祖陈卜不过是学了太极拳而已,从没提到陈王廷创太极拳。

陈鑫之后的陈氏太极拳传人陈森,保存着《陈氏家谱》,他见家谱没有拳术记载,就给九世陈王廷到十六世陈鑫等25人的名字旁加了注。在陈王廷旁注:“陈氏拳手刀枪创始之人也”。在陈长兴旁注:“拳师”。在其直属祖先旁皆注:  “拳手大家”、“拳师神妙”等。但他说的陈氏拳,根本没有“太极”二字。

李亦畲根据陈长兴弟子杨禄禅的透露,在清光绪六年所作的《太极拳小序》中写道:“太极拳始自宋张三丰,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论详且尽矣,后传人河南陈家沟陈姓,神而明者,代不数人。”

陈式太极拳的几代传人虽然对太极拳祖师的说法不一,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太极拳祖师是张三丰,不是陈王廷,陈王廷顶多是陈氏拳手刀枪创始人。从陈王廷担任过乡兵守备一职的武官和他会打少林拳派的炮捶看,陈森的批注不是没有道理。武官要带兵打仗,正符合“主于搏人”的少秫拳宗旨。可是,唐豪先生却根据这一批注,武断地下结论:陈王廷的拳就是太极拳,而且把“发明太极拳”的桂冠强加到陈王廷头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火云邪神

2014-11-28 10:05:58

3.《陈氏拳械谱》的两个抄本“文修堂本”和“两仪堂本”,为什么不一样

陈式太极拳传人陈子明的好友徐震(字哲东).1934年曾向陈子明借抄《陈氏拳械谱》的两个抄本“文修堂本”和“两仪堂本”,并录入他的著作《太极拳考信录》。徐震说:“文修堂抄本,可能是较早的家藏拳谱,主要是炮捶的名目。有头套捶拳架、四套捶拳架、五套捶……唯独没有‘太极拳’及‘十三势’。两仪堂本的内容有:头套十三势拳歌、二套炮捶十五红炮走拳,三套拳、四套拳、五套拳。在五套之外,另有一套‘太极拳’。……其内容与头套十三势拳歌相似。”同是《陈氏拳械谱》的两个抄本为什么不一样?这正说明,在蒋发传拳前,陈王廷学的是少林外家拳的炮捶,而在蒋发传给陈王廷太极拳后,才出现“十三势”和“太极拳”歌诀。

4.唐豪为什么要发表“陈王廷是太极拳创始人”的欺世之淡

唐豪(唐范生),1896年生,江苏吴县人,1928年中央国术馆成立后,他出任编审处长。1931年,他跑了一趟陈家沟,看到陈森在陈王廷名字旁的批注:“陈氏拳手刀枪之创始人也。”和陈王廷的《长短句》中云:“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就下结论说陈王廷的拳就是太极拳,陈王廷就是太极拳创始人。唐豪是做学问的,应该明白太极拳的拳理拳法是什么?《长短句》中的“闷来时造拳”,说的是打拳为了解闷,与太极拳的养生健身相去甚远。而教子孙“成龙成虎”,显然是“以武取仕”,走自己当武官的道路,与太极拳的延年益寿何干?何况人家陈王廷也好,陈鑫也好,就根本没提“太极”二字。唐豪就断定人家是太极拳创始人,这不是主观臆断是什么?为了强树陈王廷为太极拳祖师,唐豪不惜用移花接木的手法,把传授陈长兴等陈氏子孙太极拳的赵堡第四代太极拳传人陈敬柏,划为陈家沟的传人。更有甚者,陈氏子孙陈鑫在《陈氏家乘?陈王廷传》中明明白白写道:“公际乱世,扫荡群氛,不可胜记,然皆散亡,只遗《长短句》一首。”这里已经说明陈王廷没有《拳经总歌》,唐豪却在陈氏“两仪堂”拳械谱抄本上,找了首没署名的《拳经总歌》,而且硬说是陈王廷所作。为封陈王廷太极拳祖师,找拳经根据。然而奇怪的是后来陈式太极拳的三部代表作,都没有引用过《拳经总歌》一句话。就连当代陈式太极拳传人陈正雷所著《中国陈氏太极》的技击部分,全用王宗岳《太极拳论》,而无一句用《拳经总歌》。原来这首《拳经总歌》是陈氏抄录的戚继光外家拳经中的有关歌诀,没有太极拳理,无法应用。早于唐豪多年的陈氏子孙陈鑫就不承认陈王廷有《拳经总歌》,后来的外人唐豪却承认陈王廷有《拳经总歌》,而且把戚继光的外家拳经冒充陈王廷的《拳经总歌》,这是为什么?

说穿了唐豪在这里说谎,是为了掩盖他的上一个谎言。就在他到陈家沟“调查”太极拳史之前,他发表了《少林武当考》,公然否定太极拳祖师张三丰,否定当时流传五百余年的武当太极拳。在武术界引起轩然大波,全国的武当弟子更是强烈不满。唐豪先生因此也丢掉了中央国术馆编审处长的职位。唐豪虽然丢官罢职,但他为了自圆其说,就要树一个太极拳发源地,树一个太极拳祖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皂洵

2015-2-6 06:15:10

不是惊喜,是惊吓!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