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上导演的《荡寇风云》正在热映,这部电影根据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赵文卓饰)的事迹改编,讲述了戚继光与戚家军一起抗击倭寇的英雄史诗故事。 ▲电影《荡寇风云》剧照 影片着重还原了了戚继光军队与倭寇之间的战争对抗,因此并非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武侠功夫片。然而,藏在“战神”戚继光背后的,倒是一名真正的“武术宗师”!你别不信,当前众多武术流派中,就有很多拳种跟这位大将军有关。
说起戚继光与当今“武林”的渊源,不得不提的是由戚继光编著的一本“武林秘籍”——《纪效新书》。 ▲《纪效新书》 《纪效新书》本是一部军事著作,是戚继光练兵和治军经验的总结。然而其中一篇涉及到民间武术拳法的内容,却成为了流传度最广的一个篇章:第十四篇“拳经捷要篇”。本篇章的内容是一套摘选民间武术拳法中“善者三十二势”动作的图谱招式,用以士兵“活动手足,惯勤肢体”之用。
▲“三十二势”的前六个招式图谱 之后由于《纪效新书》的刻本不断广泛流传,再加上戚继光及戚家军在民间的名望,“拳经捷要”篇章中记载的“三十二势”成为了民间武术习练者的重要武艺参考来源,甚至对于当今的很多武术流派仍影响深远。
当前流传的武术流派与技法中,有很多都与戚继光与《纪效新书》有关,以下列举五个,最后一个也许你会大吃一惊: 戚家拳现在流传的“戚家拳”套路为1994年戚继光第十四孙、北京通州的戚宝祥先生创编,他以戚继光的《拳经捷要》三十二式动作图谱为根据,采用现代的演练形式重新表述了戚家拳的套路。2009年戚家拳成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此外,其他武术学者也根据《纪效新书》中的图谱,创编出不同的戚家拳。 ▲《中国民间武术从书》系列的《戚家拳》和《戚家枪》 双手刀技法(倭刀-戚家刀-苗刀)在倭寇中,日本浪人使用的武器是日本武士刀,对中国军民造成了非常大的威胁,戚继光曾描述说,面对日本倭寇,中国士兵“短器不接,长器不捷”。相传戚继光在台州之战后获得了一本日本刀法《 隐流之目录》,由此学习改编日本刀的制式和技法,并将其作为戚家军的主要武备之一,被后世成为“戚家刀” ;而这种刀法,当时被戚继光命名为“辛酉刀法”。 ▲戚继光《练兵实纪》中记载的“戚家刀” 徐浩峰的小说《倭寇的踪迹》和改编电影就讲述了一段“戚家刀”的故事。
▲电影《倭寇的踪迹》 剧照 受到戚继光引入日本倭刀制式和技法的影响,后来程宗猷的《单刀选法》、吴殳《手臂录》中的“单刀图说”都专门研究日本刀法,对于中国的双手刀的流传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之后的这两部著作,更是直接为现代苗刀刀法提供了最早的技术和理论依据。现在苗刀主要在通背、八极等武术流派中传承。
▲沧州苗刀代表性传承人:郭桂德 浙江黑虎拳这是一种模仿虎的动作形态的南拳。传说浙江黑虎拳是以南派少林五祖拳为源,但其流传的拳谱中大多与“拳经捷要三十二式”有关,因此人推测其就是根据《纪效新书》的拳谱演变而来。黑虎拳既有南拳体系中沉稳坚固、臂坚腰实、气势威猛的特点;也有象形拳特征,以拳爪为主、肘膝为辅、蓄时发力等以模仿老虎。其主要流传在浙江,会受到戚继光及其武术著作的影响也就不奇怪了。此外四川、甘肃等地也有名为“黑虎拳”的拳种技法,这些与浙江黑虎拳无关。 ▲浙江黑虎拳源于少林 温州南拳同样属于南拳体系的流派之一,根据清代当地县志记载,温州当地拥有悠久的练武传统,宋代皇室南迁带来的北方拳种与温州当地拳种融合,而明代又受戚继光抗倭的影响,融入了戚家军练兵时的拳法,最终形成了温州南拳的独特风格。据《台州风俗》记载,在台州温岭松门,每年五月初十在“大拳爷庙”举行的武术竞赛,这就源于戚继光教习训练台州义兵。抗倭胜利后,温岭沿海一带民众自发组织“大拳会”;时至今天,温州各乡镇都会有纪念戚继光的活动,其中也会举行武术大会或武术表演。 ▲温州南拳表演(图片来源:chinadaily.com.cn) 太极拳在杨露禅(杨氏太极拳创始人)北京传拳至民国时期,太极拳传人均以张三丰为宗(至今杨氏太极拳等流派的太极传人仍按此说),而民国时期的武术研究学者唐豪跟随陈氏太极拳陈子明在河南陈家沟经过考察,提出了“陈王廷造拳说”,认为太极拳是由清末明初的陈王廷创编而成。根据陈氏家传的拳谱显示,其流传下来的动作名称中与戚继光“拳经捷要篇三十二式”相同的就有二十九个,如:懒扎衣、伏虎势、探马拳等等。因此,陈氏太极拳传人认为陈王廷结合家传武学与戚继光的拳经编创出了现在的太极拳;也是由于这样的传承脉络,甚至于有学者直接认为“戚继光是太极拳的真正创造者”。 ▲陈家沟的陈王廷塑像 当然,受到戚继光和他的“武林秘籍”《纪效新书》影响的肯定不止以上这些武术流派和技法,因为即使没有直接的招式借用,其中的对抗技巧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很多流派的武术技艺。比如根据记载还有慈溪武术、四明内家拳等等都有戚继光拳经的影子;也许,在你的身边的某些武术流派,就有戚继光三十二式的影子。
|
鹑招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