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电话: 400 4567 8910
返回顶部
阅读排行
秘籍
2014-12-21 08:47:16
  上下劲儿之重要,不用多言,王老讲“松紧之枢纽在于上下,上下相引为周身互争之法”,姚老也进一步强调说“在躯体各部位的争力之中,以上下之争力为最重要”。
    这里的“上下之争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上下劲儿。可以肯定,如何找上下劲儿,这是每一个练意拳的朋友都非常关心和非常想要解决的问题。意拳练习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就其根本,无一例外的都可以在站桩中去解决,拳劲儿这样的问题自然就更不例外了,因为站桩是意拳的基本功,是意拳的主要训练手段,正如师父所说“站桩就是要从根儿上解决你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里,就以平步桩法为例,讲一讲站桩中如何找上下劲儿的问题。
    站桩总是有一定的姿势,站的时候,首先要看看整个身体的重量是不是已经放在了两脚,确切点讲,是不是放在了自己的两脚脚心的位置或者说稍微靠近脚掌的地方,此为足重之意,记住一定不要吃力于足跟,放好了再来摆这个站桩的姿势。以个人的体认,自己的两个大脚趾稍有一点抓地的感觉就可以了,这样体会起来比较容易。
    站桩的具体要求自上而下讲,就是头要正,颏要收,颈要挺,背要直,臀要溜,膝要合,脚要站。
    一是头要正,所谓头正则周身百骸无处不正,其要点之一,在于两眼要正视前面稍向上方的一个远处目标,目标一开始最好要相对的固定,不用死盯,但也不能不看,很多人不太重视这个要点,这好比我们走路,闭上双眼,你是很难走出一条直线的,所以,目光是可以修正方向的,这在我们站桩里也是一样的道理。
    二是颏要收,所谓颏下若能容球之意,下颏微收,这样做起来无过亦无不及,自不会有扬头的毛病。
    三是颈要挺,此与下颏微收关系甚紧,感觉我们的头顶百会穴的位置好象有一根细线上提,此为上领之意。
    四是背要直,背直也是腰直的意思,站桩最忌折腰,所以讲尾闾正直,这一点很重要,所谓腰直则上下灵通一气,上下劲儿不好,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五是臀要溜,这个要点在于腰向下坐,胯向回抽,臀自然就能前裹,老话讲“流水的屁股,螳螂的腰”,这“流水的屁股”说的就是我们的臀部要溜,这也是关节曲折的要紧之处,故有掖胯之说,很多人以为只是站三体步桩法时有掖胯的讲究,殊不知平步桩法也有同样的要求和练习的要领。
    六是膝要合,意思就是双膝既要向里扣合之意,也要有外撑之意,姚老讲“双膝撑拔,有拔地欲起之意”,甚为贴切。《拳学新编》里讲得也很透彻,“膝盖骨处力之生发,动用最堪体认,由膝骨至脚面,有脚面至膝上撑之力,又有欲直立却被绳索将脚面与膝相连不得撑开之意”。
    七是脚要站,两脚往上站,实则就是两脚向下蹬地的意思,故脚蹬则头自领,头领则脚自蹬,这也是“上动下自随,下动上自领”的道理,师父讲“往上一站,得看这头与脚是不是在一条线上”,这一条线,指的就是贯通一气的上下劲儿,有的时候,师父还会轻轻按按你的头顶,让你体会体会这向下之力是不是能够直接落在你的支撑脚上。
    以上是站桩姿势的具体要求,过去也经常讲,这里再这样罗嗦,自然还是有罗嗦的道理,强调来强调去,就是告诉你站桩不能没有一个基本的动作姿势,初练如果连形都不似,就别谈什么找劲儿、摸劲儿。
    能够大致做到上面的这些要求,可以说,上下劲儿基本上也都有了,既然都有了,为什么我们还有去找劲儿呢?道理很简单,你能做到,但并不能保证你一定就能保持住,或者说你能保持多长的时间,要知道,上下劲儿有了就不能丢,如果丢了,马上就得找回来,能够做到上下始终不丢,这才算是勉强找到了上下劲儿。
    找劲儿和摸劲儿,我们时常会混在一起讲,但从锻炼层次上讲,还是有所不同,找劲儿呢,只要找到了就是,不必去管里面的感觉是强还是弱,摸劲儿就不同了,是要在我们找到劲儿的基础上,进一步摸索强化这种意力实感的过程,这里因为主要是讲找劲儿的问题,所以,有关如何摸劲儿的问题,就留在以后再讲吧。
    找上下劲儿,有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也可以说是比较简单的找劲儿方法,就是我们站的时候,可以试着身体向下坐,但有一种坐又坐不下去的感觉,同样我们可以试着双脚往上站,但有一种站又站不起来的感觉,当我们真的有了这种既站不起来又坐不下去的感觉,这上下劲儿找得就算是比较靠谱了,师父讲“你头顶上系着的这根线,你向上去不能让这根线没有了弹性,向下来又不能把这根线拉开了,能够保持住这样的状态,上下劲儿你慢慢的就能找到”,总结起来讲,就是站不起来,坐不下去,所谓不上不下,就是上下。
    所以说,找劲儿本身并不难,难的是你找到了还能不能保持,保持住了,上下才不会丢,特别要注意,这种劲儿只有在身体不动尤其是两手不动的情况下,才能真正体会到内在意动反映在身上的那种感觉,而这种意力实感,你做是做不出来的,真做出来的也都不是这个东西,非得是意注全身、一意为之不可,否则你终不得站桩之法要,亦难识意拳之堂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