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微信: 13175635983
返回顶部
中国武术的七大拳系(详细权威真实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1948次阅读 0次回复
中国武术究竟有多少拳派,多少套路,至今没有人能说得清楚。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风俗民情也互有差异,所以各地区之间的武术风格也常常是各具特色,互不重复。
武术是一种文化形态,它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地域因素的影响,又由于它基本属于纯粹的民间文化,所以它一直保留着原始古朴的风貌,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中国武术的主要流派都是从地域性文化派生出来的。我们把这些主要流派称为“拳系”,第一个拳系中又包括若干个拳种。
中国武术至少有七大拳系,即少林、武当、峨眉、南拳、太级、形意、八卦。一些少数民族还有自己独特的武术,有些无法包容在这七大拳系之内。此外,中国武术还包括跤术,在汉、回、蒙古、满等民族中流传很广,蒙古族跤术更是独具一格。跤术的基本规则是双方要互相抓住,与拳术颇有不同,所以也无法包容在拳系之内。
1、少林拳系
俗话说:“天下武功出少林。”名驰中外的嵩山少林寺,就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
嵩山位于河南省中部的登封市境内,气势雄伟磅礴,被推为五岳之首。少林寺坐落在少室山脚下,依山势而建,直至山腰,异常宏伟。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第一位入主少林寺的是东天竺高僧跋陀。其后不久,南天竺高僧达摩也曾去过少林寺,但他并没有在寺内久住,更没有什么“面壁九年”之事。后人传说达摩曾写有《易筋经》,创编了“罗汉十八手”,于是开创了少林武术。这是没有任何根据的。少林寺内有“面壁石”一块,也是后人的伪造。
少林武功的渊源是中原地区的民间武功。据考古发现,至迟在两汉时期,中原一带的武功已发展到相当水平,行气导引之术(气功)也已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少林寺的和尚多数来自中原一带,有些人入寺以前就会武功,入寺之后又在僧众之间相互传授切磋。在武功方面,少林寺一向有兼收并蓄、善于学习的传统,所以能广泛吸收僧俗两界的武功精华,不断总结提高,并有所发展创造。
少林寺以武功名扬天下是在明清时期。
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倭寇窜扰东南沿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当时有少林派武僧八十余人在月空的率领下勇赴沙场,屡挫敌掐。这些武僧“俱持铁棍,长七尺,重三十斤,运转便捷如竹杖,骁勇雄杰。官兵每临阵,辄用为前锋”。倭冠多是日本的失意武士,手持长刀(倭刀,类似后来的日本军刀),凶猛异常,但每次都被少林武僧杀得一败涂地。在这次抗倭战争中,先后三十余名少林寺派武僧为国捐躯。
嘉靖四十年(1561年),抗倭名将俞大猷(福建人)途经嵩山,曾拜谒少林寺。俞大猷本是一代武林宗师,他发现少林寺的棍法“传久而讹,真诀皆失”,于是将自己精研的棍法传给少林寺僧。少林寺棍法由此精进。经过七八十年的努力,到了明朝末年,少林棍法已被推为诸家棍法之首,被公认为棍法正宗。此后,少林寺僧又专攻拳术,以使拳术与棍术齐名。明末时,少林僧洪记又从一位名叫刘德长的高手那里学得独步天下的峨眉枪法。
明末清初之际,少林寺广泛汲取了北方许多拳派的精华,又学习了福建的棍术和四川的枪术,在本寺武功的基础上加以融会提炼,终于形成了内容博深、技艺精湛的少林拳系,全面取得了武术正宗的崇高地位。同时,由于少林武功的名气越来越大,北方的不少拳派也托名少林以自重。这样,少林拳系实际上就涵盖了中国北方地区的几乎所有的武术门派,少林武术也就成了中国北方地区武术的总称。
目前流行于北方地区的多数拳种,如梅花、炮拳、洪(红)拳、功(弓)力、劈挂、通臂、短打、燕青(秘踪)、拦手、螳螂、七星、朝(昭)阳、关东、八极、戳脚、鹰爪,以及长拳、猴拳、苌家拳、岳氏连拳等等,都被认为属于少林拳系。上述每一拳种都又分别拥有若干拳械套路和功法。据少林寺弟子讲,目前仅少林寺内秘传的拳路就有234种,器械套路137种,合计371种,另外还有许多功法,可谓集中原武功之大全了。
少林拳多走刚猛一路。中原人身高体壮,伟岸多力,性格憨厚,所以拳路多是大开大合,劲力迅猛,充分发挥臂长腿长的优势,放长击远,讲究“一寸长,一寸强”。中原人重心较高,因此特别注意发挥腿击的优势,主张“手打三分,脚打七分”,又有“手提两扇门,全凭腿打人”之说。
少林拳质朴无华,很少搞花架子,其编排完全从实战格斗出发,来去一条线,起横落顺,即横身而起,顺身(侧身)而落,在击敌的一瞬间,使自己身体的受敌面积变到最小。少林拳要求“拳打卧牛之地”,意思是与敌接战,或进或退,不过是两三步之间,套路编排要合乎这种实战需要。
少林寺是中国佛教中禅宗的祖庭(发源地),所以少林拳属于佛门武功,少林僧人练拳的本意在于护寺护法。禅宗的和尚都要练习参禅,日日坚持,不得间断。参禅时,必须端坐蒲团之上,澄心空虑,心念集中于一点,其他什么都不能想。久而久之,便有可能豁然开悟,参悟禅理。少林寺的人在习武的同时,也要坚持参禅。禅法本是一种心法,也可变通成为内功。少林寺武僧历代多出高手,与他们坚持参禅有一定关系。
2、武当拳系
在中国武林中,一向有“外家少林,内家武当”之说。少林与武当,可谓双峰并峙,各有千秋。
武当山雄踞于湖北省西北部,为大巴山余脉,北接豫陕,南控三峡,西邻巴蜀,东瞰武汉,方圆八百里,其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高于泰山和嵩山。武当山古属均州,为襄阳府所辖,今属丹江口市。从武当山向南不远,便是著名的神农架地区。
武当山奇峰竞秀,风景幽丽,其险奇诡异之境,雄浑涵厚之态,较泰山有过之而无不及。武当山地处偏远,迥出尘表,历来为道教圣地之一。相传真武帝君曾在此修练,久而得道飞升。
武当山的道士很早就有练拳的传统,清初学者黄宗羲说武当拳为武当道士张三峰(一作张三丰)所创,其实是没有根据的。据史料记载,张三峰生活在元末明初时期,他曾在武当山修练气功,但是不会拳术。
道家讲究清静无为,又最讲究养生之道,所以武当拳的特点是技击与养生并重,融养生于技击之中。几乎所有的道家拳派都是如此,这与偏重技击的佛门拳派少林拳有所不同。
武当拳以养气健身、制敌自卫为目的,其技击原则是后发制人,以静制动,以逸待劳,后发先至,乘势借力,要求斗智不斗力,尚意不尚力。在对敌时,要求化去对方的劲力,而不宜以硬对硬(贵化不贵抗);步走弧形(圈步),进以侧门(从敌方身侧抢进);动如蛇之行,劲似蚕作茧,心息相依,闪展巧取。
武当拳手法多变,以翻钻为主,多用掌而少用拳,不像少林拳那样,多是出拳直击。武当拳法较少跳跃动作,步型低矮。多用掌,与重在打穴有关;少跳跃,与重在实践有关;步型低,与重在擒拿有关;走圈步,与重视跌法有关,由此形成了武当拳的独特风格。
道士们过的是与世无争清静生活,所以练武当拳的目的在于自卫,除非遇到危急情况不许动手,而一旦动手,则是柔中有刚,软里藏硬,化劲用柔,发劲用刚,具有较大的威力。
清代初期,武当拳曾在宁波一带流传,出现了张松溪、叶近泉、单思南、王征南等高手。黄宗羲的儿子黄百家(字主一)就是王征南的弟子。
由于武当派极秘其技,择徒甚严,又向来不爱炫耀,所以武当拳的流传并不广。黄百家之后,武当拳似乎突然消失,人们多以为失传,实际上并非如此。
大约在明代中期,武当拳分为两支,一支留在本山,一支据说由张松溪南传至四川。晚清光绪年间,武当山道士的后人邓钟山又在江苏江宁(今属南京市)开堂授徒,于是武当拳又东传至江苏。四川、江苏两支至今繁盛。留在武当山的一支也未失传,至今武当道士仍然保持着练武传统。
据粗略统计,流传至今的武当派拳路不下六十种,包括太乙五行、纯阳、太和、启蒙、六步、咫尺、光明、问津、探马、七肘、七星、两仪、指迷、鹞子、长拳、六路、八极、醉八仙、云帚、刚拳、五朵梅花、柳叶绵丝掌等等。武当派的器械套路也有几十种,如六乘枪、四门枪、雁门神枪、岳家枪、龙门十三枪、一苇棍、撼山易棍、玄武棍、棍元铁棍、武当剑、八仙剑、三合刀、四门刀、戒刀、春秋大刀、雁尾单刀、虎尾鞭、连环锏、板凳拳、太极球等。武当拳派中还包含若干功法,比较著名的有活气功(类似“铁布衫”功)、和血功(重在养生)、打穴功、浑元阴阳五行手、黑砂迷魂手、红砂勾魂手、五毒断魂手、五雷闪电手等。
武当拳系的形成时间,大概在明末清初,约与少林拳系同时。就目前影响而言,武当拳系远不如少林拳系,是七大拳系中影响最小的一个。
3、太极拳系
在中国武术中,最能体现中国人性格气质的,莫过于太极拳了。
太极拳合技击与养生为一体,是一种意气运动。它要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意动形动,意到气到,气到劲到,劲由内换,柔中有刚,刚柔相济。在技击时,太极拳讲究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小力打大力,从不以拙力取胜。太极拳由一系列螺旋缠绕动作组成,每个动作都呈圆形。从外观上看,太极拳全部是划圆的动作,与其他拳派迥异其趣。
在行拳时,它要求以腰为轴,节节贯穿,以内气催动外形,示柔缓于外,寓刚疾于内,沾手即发,以此体现出避实击虚、蓄而后发、引进落空、松活弹抖的独特技击风格。
在技击原则上,太极拳坚持重在防御,以守为攻,以退为进,即所谓“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太极拳高手们一般不主动进攻,而是防范周严,后发制人。他们多是等待对方进攻,一搭上手,即粘住不放,舍己从人,顺对方进击的方向,以弧形动作化开对方的劲力,借力打力,发挥“四两拨千斤”的特长。太极拳利用离心力原理,以腰脊为中轴,自己一切动作皆为内圈,而始终置敌于外圈。这样,即便内圈的动作慢些,仍可胜过外圈的“快”,易使对方失去重心。行拳者在舒缓潇洒的旋转之中,随时可以骤然发劲。
太极拳的发力多是弹抖之劲,称为“寸劲”,即在极短距离内,无须大幅度作势,即可将内劲发出。这是由意气引导,身体诸大关节高度谐调,而于刹那之间爆发出来的一种合力,其劲甚短,其发极速,其力冷脆,具有较大的威力。不少人以为太极拳动作迟缓,无法用于技击,其实是一种误解。
太极拳讲究以弱胜强,以慢胜快,以少胜多,以巧胜拙,最忌以拙力死拼滥打,最忌硬顶硬抗。它是一种蕴含着深奥哲理、充满了智慧的拳种,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处世之道,体现了中国对人生、对宇宙的悟解,可谓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论。多数意见认为太极拳起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为陈王廷所创。陈王廷为明末清初人,原学家传武功。清军入关以后,陈五廷曾在登封玉带山参加反清武装斗争,事败后回归故里,隐成三十年,潜心研究武学,终于创编出独具一格的太极拳。
陈王廷之后,太极拳一直在陈氏族人中传授,人称“陈氏太极拳”。直到晚清时期,太极拳才开始外传,以北京为中心,衍化出杨、武、孙、吴四大流派。
杨氏太极拳始于杨福魁(字露禅,1799年-1871年)。杨福魁是河北永年人,早年家贫,被温县陈家沟某陈姓大户购为僮仆,得以到陈家沟,遇陈氏第十四代陈长兴(1771年-1853年),学艺十余年,技艺大成。杨福魁后来在北京屡挫名手,人称“杨无敌”,被推荐到王府授拳。当时,在王府学拳的多是王公贵族子弟,体质娇嫩,杨福魁便将陈氏太极拳中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作了修改,使之不纵不跳,趋于简单柔和,又经福魁三子健侯、健侯之子兆清(字澄甫)的修改,就成了目前流行很广的杨氏太极拳。
武氏太极拳始于武禹襄(1812年-1880年)。武禹襄也是河北永年人,出身于书香门第。杨福魁从陈家沟艺成回永年后,武禹襄从他学拳。不久,武禹襄又慕名到温县赵堡镇,拜陈氏第十五代陈青萍为师,学习陈氏小架(即“赵堡架”)。其后,武禹襄把杨氏大架和陈氏小架结合起来,形成了武氏太极拳。
孙氏太极拳始于孙禄堂(1861年-1932年)。他是河北完县人,早年为形意、八卦名家,在北京有“活猴”之称。孙禄堂在五十岁那年,拜武禹襄的再传弟子郝为真为师,融形意、八卦、太极为一体,创编了架高步活、开合鼓荡的孙氏太极拳。
吴氏太极拳始于吴鉴泉(1870年-1942年)。吴鉴泉是北京人,满族,后改汉姓为吴。他的父亲全佑曾先后从杨福魁、杨班侯父子学拳,鉴泉得其父传。后来,吴鉴泉在杨氏父子拳架的基础上,又加以改进修润,使之更趋于柔和,于是形成了吴氏太极拳。
到了民国初年,由陈氏太极拳衍化而出的杨、武、孙、吴各成一派,形成五花竞放之势,大名鼎鼎的太极拳系才算真正形成。它是中国诸大拳系中形成最晚的一个,但也正因为如此,它又成为中国诸从拳系中最富于活力的一支。
从陈王廷开始,陈氏族人一直是耕读传家,保持着文武兼修的优良传统,不仅历代多有技击高手,而且出现了杰出的技击理论家。陈氏太极拳的这一传统也影响到其他四支太极拳。所以,直到目前为止,在中国的诸大拳系中,太极拳始终具有文化层次上的明显优势。研究太极拳的著作,不仅数量最多,而且有理论深度,在功法和技击方面较少保守性。再加上太极拳融技击与养生为一体,老少咸宜,所以能在短短几十年间,由北而南,风靡全国,成为发展势头最快的一个拳系。
4、形意拳系
形意拳又名心意拳或心意六合拳,与武当、太极、八卦并称内家四大拳派。但是,形意拳的风格却是硬打硬进,几如电闪雷鸣,在内家拳中独树一帜。
形意拳出现于明末清初,为山西蒲州(今永济)人姬际可(字龙峰)所创。相传姬际可早年曾到嵩山少林寺学艺十年,颇得少林秘传,尤精枪术。当时正值天下大乱,姬际可考虑到处于乱世可执枪护身,倘若处于太平之世,不带兵刃,一旦遇到不测,将何以自卫?于是他变枪为拳,取“以意为始,以形为终”之意,创编出迅猛雄悍的形意拳。
后来,形意碰撞逐渐衍化成三大流派,内容也不断丰富。第一是山西派,代表人物是山西祁县人戴龙邦。第二是河北派,代表人物是李洛能。李洛能是河北深县人,以经商为主,拜戴龙邦次子戴文勋为师,学艺十年,人称“神拳李”,回到河北原籍后传授不少弟子,形成河北一派。第三是河南派,代表人物是戴龙邦的师兄弟马学礼。马学礼是洛阳人,回民,所传多为河南回民,形成河南一派。民国初年,河北、河南两派形意先后南传至四川、安徽、上海等地,其后又远传海外。山西一派至今流传不广。
形意拳系的最终形成应在清末。
形意拳基本属于象形拳,它的主要套路多是摹仿一些动物的捕食及自卫动作而成,即所谓“象形而取意”,如龙、虎、猴、马、鼍、鸡、鹞、燕、蛇、鸟台、鹰、熊、等等。山西、河北两派多用梢节(拳掌),河南派更注意发挥中节、根节的作用,多以肘膝和肩胯击敌。
形意拳雄浑质朴,动作简练实用,整齐划一,讲究短打近用,快攻直取。形意拳的基本套路,如五行拳、十二形等,多是单练式,一个动作左右互换,来回走趟。日积月累,年复一年,一个动作可重复演练达数万次之多。一旦遇敌,在速度、力量、准确性方面均可达到惊人的进步。
在技击原则上,形意拳主张先发制人,主动进攻,抢占中门,硬打硬进。拳谱说:“视人如蒿草,打人如走路。”“练拳时无人似有人,交手时有人似无人”。在交手时,则要求“遇敌犹如火烧身,硬打硬进无遮拦”,“拳打三节不见形,如见形影不为能”,“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形意拳要求在最短时间内解决战斗:“不招不架,只是一下”。意思是敌人打来,我根本不必招架,只须致命一击,便可取胜。清末时,有的形意高手常常是一拳即将强敌打飞(如李洛能、郭云深),乃至一拳将强敌击毙(如马学礼的外甥马三元)。所以形意拳门规甚严,不准轻易与人交手。河南派形意规定:凡忤逆不孝者,贪财如命者,逞能欺人者,贪酒好色者,概不得收为弟子;凡练此拳者不得惹是生非,遇事必须忍让,也不准在街头卖艺。
1954年,美国有一位名叫吉尔比的格斗高手在菲律宾的马尼拉市见识了一位华人拳师演示的形意拳,大为惊佩,认为它是“拳术中的最高形式”,“但要小心它的危险性”。
形意拳也属于道家拳派,讲究内功训练,在应敌时要求以意念调动出体内的最大潜能,以意行气,以气催力,在触敌前的一瞬间发劲,而且要求肘部不得伸直,缩短了出拳距离,使得形意拳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往往可对敌人内脏造成伤害。所以,形意好手们在一般情况下,绝不轻易出手,也不敢轻易出手。
形意拳以少胜多,以拙胜巧,以快击慢,以刚摧柔,其动作却是质朴无华,甚少跳跃,几乎没有什么观赏价值。20世纪20年代,王芗斋(郭云深弟子,1885年-1963年)又在形意拳的基础上舍形而取意,创立了意拳(曾名“大成拳”)。
意拳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武术的一次革命。王芗斋大胆舍弃了武术的所有传统套路和固定招法,将站桩功提高到首要位置。意拳没有套路,没有招式,只讲究随机应势,应感而发。王芗斋曾在一招之内,击倒世界最轻量级职业拳击冠军英格(匈牙利人)。他又曾多次应战日本柔道高手,均是一招将对方击倒。
形意拳动作简约,切于实战,顺应了武术发展的潮流,所以传播很快。此外,该拳系的历代传人较少保守性,并致力于理论研究。它与太极拳系一样,都是以其潜在的文化优势而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5、八卦拳系
八卦拳就是八卦掌。八卦原指八个方位,即北、南、东、西、西北、西南、东北、东南。八卦掌以掌法为主,其基本内容是八掌,合于八卦之数;在行拳时,要求以摆扣步走圆形,将八个方位全都走到,而不像一般拳术那样,或来去一条线,或走四角,所以称为“八卦掌”。其实,八卦掌与八卦并无什么内在联系。
目前流行的八卦掌,又名“游身八卦掌”或“龙形八卦掌”,为董海川(1796年-1882年)在北京所传。
董海川是河北文安人。相传他早年喜好武术,精罗汉拳(属少林拳系)青年闯荡江湖,曾遍游吴越巴蜀,后在江皖深山中遇一道人,得授八封掌,武功大进。但不知何故,董海川在中年时突然变成太监,入了皇宫。不久,他的行迹便引起猜疑,只得设法退出皇宫,转入京师肃王府,当上武术总教师,开始传授弟子。
董海川所传弟子极多,几近千人。他因材施教,弟子们所学各有所得,迅速衍化出多种流派。其主要流派有:
尹氏八卦掌,为尹神速(1840年—1909年)所传,尹福为职业武师,长住北京;
程氏八卦掌,为程廷华(1848年—1900年)所传,程廷华在北京开眼镜铺,人称“眼镜程”,八国联军入侵时,被德军抢杀;
宋氏八卦掌,为宋长荣所传,宋长荣住北京地安门内;
宋氏八卦掌,为宋永祥所传,宋永祥住北京北城;
梁氏八卦掌,为梁振蒲(1863年—1934年)所传,梁振蒲在北京经营估衣,人称“估衣梁”。他14岁拜董海川为师,艺成后曾在河北冀县等开设“德胜镖局”。
由此可知,八卦掌传至第二代时,已经衍化出尹、程、二宋、梁等五个支派,于是在清末民初,以北京为中心,初步形成八卦拳系。
大约在光绪初年,形意名师郭云深(1855年-1932年)慕名到北京,与董海川比试。双方以武会友,连战三日。至第三日,董海川之掌法愈变愈奇,郭云深才大为叹服。两位高手又潜心切磋数月,议决合形意、八卦为一门:习形意者,调剂以八卦掌,可消偏刚偏进之弊;习八卦者,兼习形意,则有刚柔相济、攻坚克锐之功。张占魁既从董海川学八卦掌,又从刘奇兰学形意拳,遂融二者为一,创编出“形意八卦掌”,目前在四川、上海等地都有流传。
八卦掌以掌代拳,步走圆形,突破了以拳为主、步走直线的传统拳法,为中国武术开辟了一方新天地。其步法以提、踩、摆、扣为主,左右旋转,绵绵不断。八卦掌以走为上,要求意如飘旗,气似云行,滚钻争裹,动静圆撑,刚柔相济,奇正相生。好手行拳,真个是行如游龙,见首不见尾;疾若飘风,见影不见形;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常常能使对手感到头晕眼花。以此应敌,则避实击虚,手打肩撞,皆可以意为之。
八卦掌另有对练和散手,器械有刀、剑、棍、鸳鸯钺等,其步法要求与掌法相同。八卦刀又名“八盘刀”,长1.4米,重2公斤,其长度和重量都超过一般的单刀。
6、峨眉拳系
峨眉拳系是指以峨眉山为中心的四川拳系,它是在中国南方地区仅次于南拳第二大拳系。
峨眉山雄跨于四川中部,北瞰邛崃,南邻小相、大凉众山,东有岷江,西有大渡河,雄浑高峻,绵亘百里,尽得巴山蜀水之灵气。其主峰高达3099米,远在武当,嵩山之上,原来为游览胜地。
峨眉山是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相传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山上寺观众多,有不少名刹。
据说峨眉山上的和尚道士很早就有练武的传统,但史料很少记载。明代中期,抗倭名将唐顺之写了一首《峨眉道人拳歌》,生动描写了峨眉拳法的快速灵巧。唐顺之本是武林高手,曾向戚继光传授过枪法。他以行家眼光看拳,其描写自然不同于一般文人的夸诞之笔。由此可见,当时的峨眉拳法已相当成熟,在少林拳法之外自成一格。
大概在唐顺之推许峨眉拳法的同时,峨眉的器械水平也正在悄然完成着质的飞跃,其标志着峨眉枪法名扬天下。
峨眉枪法为峨眉山普恩禅师所传,至明末时已传四代,少林僧洪记也曾学得这一枪法。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吴殳是普恩禅师的第四代传人。吴殳是一代武林高手,尤精枪法。他曾汇集各种枪法五百余种,推峨眉枪法为第一。明代中期,峨眉的枪法,福建泉州的棍法和剑术,都曾独步天下,其水平远在嵩山少林寺之上,而且后来都曾对少林武术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同样地,少林拳法对峨眉拳系的最终形成也产生过重大影响。
四川向称天府之国,经济文化发达很早,与北方交流频繁,历史上北人入川络绎不绝,将少林拳法带入四川。四川民风勇悍,人民富于斗争精神,习武之风几乎不亚于中原。峨眉拳术就是在四川地方拳术与少林武功互相交流融会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四川流传较广的僧门拳、明海拳、洪门拳、字门拳、会门拳、盘破门等。据说均源于嵩山少林寺。赵门拳、山东教等也与嵩山少林寺有渊源关系。但是,上述诸多拳派,多以短拳为主,“多拳少腿”,与“多腿少拳”的少林风格已有明显区别,已经四川化了。有些拳种在北方早已罕见,却在四川扎下根来,像在四川南充地区流行的江河拳,相传源于河南开封,可是如今在开封倒是失传已久了。
峨眉拳系中也包括一部分土生土长的拳种。像余门拳就是东乡县(今宣汉县)余氏家族的祖传拳术,到清乾隆中期始传外姓。白眉拳相传为峨眉山白眉道人所授。化门拳相传为峨眉山修德禅师所传。峨眉拳系中还有一些罕见的象形拳,像慧门拳中有蛤蟆拳、蝴蝶拳各一路。余家拳中有一路“攀花拳”,动作模仿蜂蝶飞舞花丛之态,轻盈灵巧,多纵跳闪躲,讲究沾手连发。峨眉拳系中还有一套黄鳝拳,为安岳陈氏家传拳术。
此外,武当、南拳、形意、太极、八卦者大拳系也都有拳路传人四川,有的已经衍化为峨眉拳系的一部分。
据近年统计,目前四川省内共有67个拳种,流传1652种拳械套路,另有276种功法。在这67种拳种中,属于四川本地的拳有28个,占总数的41·79%。明显属于少林拳系的拳种有27个,占总数的40·30%。另外12个拳种属于其他拳系。
四川是西南经济文化大省,历来具有胸襟开阔、兼容性强、求新求变的特点。巴蜀文化是中国最富于包容性的地域文化之一。它既不像中原文化那样,具有顽强的民族主导意识,以致为自尊和历史因袭所累;又不像岭南文化那样,带有鲜明的临海地域色彩,表现出强烈的功利趋向和物欲追求,以致偶尔失落了自我;也不像吴越文化那样,浸润着历史的自豪感,在轻松与小巧之中沉醉于那悠远的神韵,以致很难显示出大度,而是襟胸阔大,兼收并蓄,在广泛汲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熔铸出饱含巴蜀情调的地域文化来。
峨眉拳系正是巴蜀文化的一个缩影。
7、南拳拳系
这是一个浸润着亚热带海洋情调与丘陵丛林气息的拳系。它以福建、广东为中心,广泛流传于长江以南地区,故称“南拳”。
关于南拳的起源,从前流传着一个故事,说是福建有一座少林寺,为嵩山少林的分支,人称“南少林寺”,寺中僧人世人习武。康熙年间,西鲁国来犯,无人可敌,福建少林寺僧人请缨出征,大破西鲁国,班师凯旋。不久,有奸人进谗,清廷派兵围剿福建少林寺,将该寺焚毁,寺中仅有五僧幸免于难。这五位僧人四处寻访英雄豪杰,创立了洪门(天地会),立誓“反清复明”。福建、广东、湖北一带的南拳都由这五位僧人传出,因此尊他们为南拳“五祖”。
事实上,清代康熙年间根本没有什么西鲁国,更没有来犯这事,当然也不会有南少林寺僧人为国出征的壮举。这是洪门中人社撰的故事。但是,福建究竟有没有一座少林寺,倒成了历史的悬案。有人认为这座少林寺在福建莆田,有人认为在福建泉州,甚至有人说在广东连平。1996年,在福建福清发现了一处寺址,陆续出土了不少刻有“少林”字样的文物。经学者初步考订,此处即为福建少林寺,其存在年代约为从北宋到清雍正年间。
关于福清少林寺与南拳拳系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毫无疑问的是,这座南少林寺在南拳拳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曾经产生过重要作用。同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到福建地方武功的因素。
福建民风强悍,特别是闽南一带,素以悍勇好斗著称,其聚众械斗之风名闻全国。福建地区的武功,早在明代中期就已崭露头角。
与戚继光齐名的抗倭名将俞大猷(1504年-1580年)就是一位武术大师。
俞大猷是福建晋江(今泉州市)人。他出身于军官世家,少年时学兵法,习骑射,后从李良钦学剑,成为罕见的剑术高手。在任职广东都司佥事时,俞大猷曾仅率随从数人,深入荒山密林,以一手剑术震慑多处叛民,使他们归顺。他又精于棍法,曾广教士卒,当时泉州一带的棍法几乎全是俞大猷所传。那时,泉州的剑术和棍术,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连嵩山少林寺也自愧弗如。
明末时,泉州有一位名叫定因的僧人,武功高超,曾在漳州击毙猛虎,传有弟子数百人。清军南下后,他的弟子中有不少人渡海赴台湾,参加郑成功义军。
南拳拳系的形成,也曾受到北方武功的影响。
从公元4世纪起,中国境内由北而南出现过三次大规模移民。第一次是在两晋之际,当时就有一部分北方人辗转迁移到福建,被称为“福老”。第二次是在唐末僖宗时期,由河南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率兵5000人及大批眷属南迁至泉州、福州。第三次是在两宋之际,南迁军民超过百万。以上三次移民,都是从河南出发。这些北方移民,统统被称为“客家人”。他们定居在南方的同时,也把比较成熟的北方武功带到了福建、广东一带。
明代中期,另一位武学大师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参加平倭战争,转战浙闽粤三省。戚家军曾在福建征战多年,并曾在福州、泉州等地驻防。戚继光是山东蓬莱人,祖上六代都是军官。戚继光的武功当属于北少林一系。在戚系军的武功训练中,所有的拳械套路都由他亲自编写,剔除了那些华而不实的动作。戚家军百战百胜的辉煌战绩,也必将使这种带有明显北方特色的武功对闽粤武术的发展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南拳的基本特点是门户严密,动作紧凑,手法灵巧,重心较低,体现出以小打大、以巧打拙、以多打少、以快打慢的技击特色。闽粤一带人体形较为瘦小,力气也相当弱些,因此特别重视下盘的稳定性,讲究步法的灵活多变,多有扭拐动作(如骑龙步、拐步、盖步等),使身体可以灵活转向。南拳的上肢动作绵密迅疾,极富变化,有时下肢不动,拳掌可连续击出数次,力求快速密集,以快取胜。在发力时,南拳大多要呼喝作声,吐气催力,以增大爆发力。南方人四肢较短,所以讲究贴身靠打,多出短拳,充分发挥“一寸短,一寸险”的优势。南拳拳系中有许多象形拳,不仅有龙、虎、豹、象、鹤、蛇、马、猴、鸡等常见的象形拳,而且有狮、彪、鱼、犬等罕见拳种。其象形拳数量之多,居全国诸大拳系之冠。
南拳的总体风格是威猛迅疾,灵巧绵密,刚柔相济,上肢及手型尤富于变化。它不像少林拳那样雄浑朴茂,舒展大方,但其刚烈之气,威猛之势,却灏然自成气象。
南拳拳系的形成时间,大概在清初到清代中期,即从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它包括上百个拳种,广泛流传于福建、广东、湖北、湖南、台湾等省以及香港、澳门地区,并很早就流传到海外,在东南亚以及美洲、大洋洲扎下根来。若论传播中国武术的贡献,南拳拳系自当首屈一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