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微信: 13175635983
返回顶部
太极拳要诀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682次阅读 1次回复
秘籍
2014-12-18 21:01:07
太极拳要诀
太极拳论 王宗岳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 而理为一贯。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 右杳。仰之则弥高,府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 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 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 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秤准,活如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而。欲避此病,须知阴阳; 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 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太极拳说十要
            杨澄甫口述   陈微明笔录
1虚灵顶劲 顶劲者,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也。不可用力,用力则项强,气血不能流通,须有虚灵自然之意。非有虚灵顶劲,则精神不能提起也。
2含胸拔背 含胸者,胸略内涵,使气沉于丹田也。胸忌挺出,挺出则气拥胸际,上重下轻,脚跟易于浮起。拔背者,气贴于背也,能含胸则自能拔背, 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
3松腰 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故曰:“命意源头在腰际”,由不得力必于腰腿求之也。
4 分虚实 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全身皆坐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虚实能分,而后转动 轻灵,毫不费力;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
5沉肩坠肘 沉肩者,肩松开下垂也。若不能松垂,两肩端起,则气亦随之而 上,全身皆不得力矣。坠肘者,肘往下松垂之意,肘若悬起,则肩不能沉, 放人不远,近于外家之断劲矣。
6 用意不用力 太极拳论云:此全是用意不用力。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便有 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然后能轻灵变化,圆转自 如。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盖人身之有经络,如地之有沟壑,沟壑不塞 而本行,经络不闭则气通。如浑身僵劲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 一发而全身动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 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即太极拳论 中所云:“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也。太极拳功夫纯熟之人,臂膊如绵裹 铁,分量极沉;练外家拳者,用力则显有力,不用力时,则甚轻浮,可见 其力乃外劲浮面之劲也。不用意而用力,最易引动,不足尚也。
7上下相随 上下相随者,即太极拳论中所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 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也。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亦 随之动,如是方可谓之上币相随。有一不动,即散乱也。
8内外相合 太极拳所练在神,故云:“神为主帅,身为驱使”。精神能提得 起,自然举动轻灵。架子不外虚实开合;所谓开者,不但手足开,心意亦 与之俱开,所谓合者,不但手足合,心意亦与之俱合,能内外合为一气, 则浑然无间矣。
9相连不断 外家拳术,其劲乃后天之拙劲,故有起有止,有线有断,旧力巳 尽,新力未生,此时最易为人所乘。太极拳用意不用力,自始至终,绵绵 不断,周而复始,循环无穷。原论所谓“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又日 “运劲如抽丝”,皆言其贯串一气也。
10动中求静 外家拳术,以跳掷为能,用尽气力,故练习之后,无不喘气者。 太极拳以静御动,虽动犹静,故练架子愈慢愈好。使则呼吸深长,气沉丹 田,自无血脉愤张之弊。学者细心休会,庶可得其意焉。
太极拳之散手如何用法         
太极拳七十余式均是散手。既有散手,何必又习推手之法?盖太极拳散手之变化均由推手听劲而来,能听劲则散手方能用之而适当。若不粘住敌人,不知听劲则用散手,亦犹外家拳之格打,未必着着适当也。“太极拳论”云: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着即是散手),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可见着熟是第一层功夫,懂劲是第二层功夫。着熟不难,懂劲最难。譬如敌人打一拳来,若不先粘住,则不能听人劲之;不能听人劲之,则不能或左、或右、或高、或低、或进、或退而施用散手,既粘住之后,若敌人手往上起,则亦随之而起,即可以左手击其胸部;若敌人手往下落,则随之下落,以左手击其面部;若敌人手往前进劲偏于左,则随之向左化去其力,即可分手以左手粘之,腾出右手击其头部;劲偏于右,则随之向右化去其力,以左手击其头部或肩部;若敌人抽拳,则趁势向前放劲。此略言其大概也。
   总之,太极之散手与他种拳之散手不同。太极拳之散手是由粘住听劲而出。他种拳之散手是离开而各施其手脚,远则彼此不相及,近身则互相抱扭,仍有力者胜焉。许君禹生所作太极拳势图解,每式之后,均附以应用,甚为详细。余曾叩之杨澄甫先生云:太极拳术若将散手用法加入,则更备矣。先生曰:太极拳散手随机应变,无一定法。若会听劲,则闻一知百;若不会听劲,虽知多法,亦用不好。故余所著之书,未将散手加入也。孙武子曰:知己知彼,后人发先人至。太极听劲全是知彼功夫。能粘住敌人,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动。彼不会听劲,一动即跌出矣。若太极拳听劲功夫尚不能到,不能粘住敌人,则不必与人动手可也。 
                    太极拳之练习谈
               杨澄甫口述 张鸿逵笔录
中国之拳术,随派别繁多,要知皆寓有哲理之技术,历来古人穷毕生之精力, 而不能尽其玄妙者,比比皆是,学者若费一日之功力,即得有一日之成效,日积月累,水到渠成。 太极拳,乃柔中寓刚、棉里藏针之艺术,于技术上、生理上、力学上,有相当 之哲理存焉。故研究此道者,需经过一定之程序与相当之时日,虽然良师之指导、好友之切磋,故不可少,而最紧要者,是在逐日自身之锻炼。否则谈论终 日,思慕经年,一朝交手,空洞无物,依然是门外汉者,未有逐日功夫。古人 所为,终思无益,不如学也。若能晨昏无间,寒暑不易,一经动念,即举摹练,无论老友男女,及其成功则一也。 近来研究太极拳者,由北而南,同志日增,不禁为武术前途喜。然同志中,专 心苦练,诚心向学,将来不可限量者,故不乏人,但普通不免入于两途,以则天才既具,年力又强,举一反三,颖悟出群,惜乎稍有小成,便是满足,邃迩 中辍,未能大受;其次急求速效,忽略而成,未经一载,拳、剑、刀、枪皆已 学全,虽能依样葫芦,而实际未得此中三昧,一经考究其方向动作,上下内外,皆未合度,如欲改正,则式式皆须修改,且朝经改正,而夕已忘却。故常闻人 曰:“习拳容易该拳难。”此语之来,皆由速成而至此。如此辈者,以误传误, 必致自误误人,最为技术前途忧者也。太极拳开始,先练拳架。所谓拳架者,即照拳谱上各式名称,一式一式由师指 教,学者悉心静气,默记揣摩,而照行之,谓之练架子。此时学者应注意内外 上下:属于内者,即所谓用意不用力,下则气沉丹田,上则虚灵顶劲;属于外者,周身轻灵,节节贯穿,由脚而腿而腰,沉肩曲肘等是也。初学之时,先此 数句,朝夕揣摩,而体会之,一式一手,总须仔细推求,举动练习,务求正确 。习练既纯,再求二式,于是逐渐而至于习完,如是则毋事改正,日久亦不致更变要领也。 习练运行时,周身骨节,均须松开自然。其一,口腹不可闭气;其二,四肢腰 腿,不可气强劲。此二句,学内家拳者,类能道之,但一举动,一转身,或踢 腿摆腰,其气喘矣,起身摇矣,其病皆由闭气与起强劲也。
1摩练时头部不可偏侧与俯仰,所谓要“头顶悬”,若有物顶于头上之意, 切忌硬直,所谓悬字意义也。目光虽然向前平视,有时当随身法而转移, 其视线虽属空虚,亦未变化中一紧要之动作,而补身法手法之不足也。其口似开非开,似闭非闭,口呼鼻吸,任其自然。如舌下生津,当随时咽入, 勿吐弃之。 2身躯宜中正而不倚,脊梁与尾闾,宜垂直而不偏;但遇开合变化时,有含 胸拔背、沉肩转腰之活动,初学时节须注意,否则日久难改,必流于板滞,功夫虽深,难以得以致用矣。
3两臂骨节均须松开,肩应下垂,肘应下曲,掌宜微伸,手尖微曲,以意运 臂,以气贯指,日积月累,内劲通灵,其玄妙自生矣。
4两腿宜分虚实,起落犹似猫行。体重移于左者,则左实,而右脚谓之虚; 移于右者,则右实,而左脚谓之虚。所谓虚者,非空,其势仍未断,而留 有伸缩变化之余意存焉。所谓实者,确实而已,非用劲过分,用力过猛之谓。故腿曲至垂直为准,逾此谓之过劲,身躯前扑,即失中正姿势。
5脚掌应分踢腿(谱上左右分脚或写左右起脚)与蹬脚二式,踢腿时注意脚尖,蹬腿时则注意全掌,意到而气到,气到而劲自到,但腿节均须松开平 稳出之。此时最易起强劲,身躯波折而不稳,发腿亦无力矣。 太极拳之程序,先练拳架(属于徒手),如太极拳、太极长拳;其次单手推挽、原地推手、活步推手、大捋、三首;再次则器械,如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枪 (十三枪)等是也。 练习时间,每日起床后两遍,若晨起无暇,则睡前两遍,一日之中,应练七八次,至少晨昏各一遍。但醉后、饱食后,皆宜避忌。 练习地点,以庭院与厅堂,能通空气,多光线者为相宜。忌直射之列风与有阴 湿霉气之场所,因身体一经运动,呼吸定然深长,故烈风与霉气,如深入腹中,有害于肺脏,易致疾病也。练习之服装,宜宽大之中服短装与扩头之布鞋为相 宜。习练经时,如遇出汗,切忌脱衣裸体,活行冷水楷抹,否则未有不患疾病也。


论太极推手杨澄甫口述   陈微明笔录
世间练太极者,亦不在少数。宜知分别纯杂,以其味不同也。纯粹太极, 其臂如棉裹铁,柔软沉重。推手之时,可以分辨。其拿人之时,手极轻而 人不能过。其放人之时,如脱弹丸,迅速干脆,毫不受力。被跌出者,但觉一动,并不觉痛,已跌出丈余矣。其粘人之时,并不抓擒,轻轻粘住, 即如胶而不能脱,使人双臂酸麻不可耐。此乃真太极也。若用力按人推人, 虽亦可以制人,将人打出。然自己终未免吃力,受者亦觉得甚痛,虽打出亦不能干脆。反之,吾欲以力擒制太极能手,则如捕风捉影,处处落空。 又如水上踩葫芦,终不得力。

太极拳九要诀 杨班侯传
1.     全体大用诀
太极拳法妙无穷,棚捋挤按雀尾生。斜走单鞭胸膛占,回身提手把招封。
海底捞月亮翅变,挑打软肋不容情。搂膝拗步斜中找,手挥琵琶穿化精。
贴身靠近横肘上,护中反打又称雄。进步搬拦肋下使,如封似闭护正中。
十字手法变不尽,抱虎归山採挒成。肘底看捶护中手,退行三把倒转肱。
坠身退走扳挽劲,斜飞招法用不空。海底针要躬身就,扇通臂上托驾功。
撇身捶打闪化式,横身进前招法成。腕中反有闭拿法,云手三进臂上功。
高探马上拦手刺,左右分脚手要封。转身蹬脚腹上占,进步栽捶迎面冲。
反身白蛇吐信变,采住敌手取双瞳。右蹬脚上软肋踹,左右披身伏虎精。
上打正胸肋下用,双峰贯耳招法灵。左蹬脚踢右蹬式,回身蹬脚膝骨迎。
野马分鬃攻腋下,玉女穿梭四角封。摇化单臂托手上,左右用法一般同。
单鞭下势顺峰入,金鸡独立占上风。提膝上打致命处,下伤二足难留情。
十字腿法软骨断,指裆捶下靠为峰。上步七星架手式,退步跨虎闪正中。
转身摆莲护腿进,弯弓射虎挑打胸。如封似闭顾盼定,太极合手式完成。
全体大用意为主,体松气固神要凝。
2.     十三字行功诀
棚手两臂要园撑,动静虚实任意攻。
搭手捋开挤掌使,敌欲还招势难逞。
按手用招似倾倒,二把采住不放松。
来势凶猛挒手用,肘靠随时任意行。
进退反侧应机走,何怕敌人艺业精。
遇敌上前迫近打,顾住三前盼七星。
敌人逼近来打我,闪开正中定横中。
太极十三字中法,精意揣摩妙更生。
(十三字:棚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三前:手前、足前、眼前。七星:肩肘膝胯头手足七个出击点)
3.     十三字用功诀
逢手遇棚莫如盘,粘沾不离得招难。
闭棚要上采挒法,二把得实急无援。
按定四正隅方变,触手即占先上先。
捋挤二法趁机使,肘靠攻在脚跟前。
遇机得势进退走,三前七星顾盼间。
周身实力意中定,听探顺化神气关。
见实不上得攻手,何日功夫是体全。
操练不按体中用,修到终期艺难精。
4.     八字法诀
三换二捋一挤按,搭手遇棚莫让先。
柔里有刚攻不破,刚中无柔不为坚。
避人攻守要采挒,力在惊弹走螺旋。
逞势进攻贴身肘,肩胯膝打靠为先。
5.     虚实诀
虚虚实实神会中,虚实实虚手行功。
练拳不谙虚实理,枉费功夫终无成。
虚守实发掌中窍,中实不发艺难精。
虚实自有虚实在,实实虚虚攻不空。
6.     乱环诀
乱环术法最难通,上下随合妙无穷。
陷敌深入乱环内,四两千斤招法成。
手脚齐进横竖找,掌中乱环落不空。
欲知环中法何在,发落点对即成功。
7.     阴阳诀
太极阴阳少人修,吞吐开合问刚柔。
正隅收放任君走,动静变化何须愁。
生克二发随招用,闪进全在动中求。
轻重虚实怎的是,重里现轻勿稍留。
8.     十八在诀
棚在两臂,捋在掌中,挤在手背,按在腰攻。
采在十指,挒在两肱,肘在 曲使,靠在肩胸。
进在云手,退在转肱,顾在三前,盼在七星。
定在有隙,中在得横,滞在双重,通在单轻。
虚在当守,实在必冲。
9.五字经诀
披从侧方入,闪展全无空。
担化对方力,搓磨试其功。
歉含力蓄使,粘沾不离宗。
随进随退走,拘意莫放松。
拿闭敌血脉,扳挽顺势封。
软非用拙力,棚臂要园撑。
搂进园活力,摧坚戳敌峰。
掩护敌猛入,撮点致命攻。
坠走牵挽势,继续勿失空。
挤他虚实现,摊开即成功。



拳     论
一举动中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 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脚 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後乃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於腰腿求之,上下前後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 有前则有後,有左则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即加以挫之之意; 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
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此八卦 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掤捋挤按』,即乾坤坎离 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巽震兑艮四斜角也。『进退顾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也。合之则为『十三势』也。
【原注云:此系武当山张三丰祖师遗论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 【太极拳由张三丰所创此说法,始於武禹让,但据考证并非如此,故此文何人 所作无法得知】

打手歌
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
任他巨力来打吾。牵动四两拨千斤。
引进落空合即出。沾连粘随不丢顶。

十三势歌  清乾隆年间山右王宗岳
一名长拳,一名十三势。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十三势者,掤、 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也。掤、捋、挤、按、即 坎、离 震、兑,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乾、坤、良、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进步、退步 左顾、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 行也。合而言之,曰十三势。
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际。
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少滞。
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
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功夫。
刻刻留意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
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
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
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
想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意无遗。
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功夫贻叹息。

十三势行功解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头顶悬也。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 。所谓变转虚实也。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利(气遍身躯之谓)。运动如百炼钢。无坚不摧。形如 搏兔之鹄。神如捕鼠之猫。静如山岳。动如江河。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后发。力由脊发。步随身换。收即是放。断而复连。往复须有 折迭。进退须有转换。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能呼吸。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 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于缜密矣。 又曰。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劲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 断。又曰。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气敛入股。神舒体静。刻刻在心。切记一动 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牵动往来气贴背。而敛入脊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者无 力。无气者纯刚。气若车轮。腰如车轴

太极拳总论
陈鑫
纯阴无阳是软手,纯阳无阴是硬手。
一阴九阳根头棍,二阴八阳是散手,
三阴七阳犹觉硬,四阴六阳显好手,
惟有五阴并五阳,阴阳无偏称妙手。
妙手一看一太极,空空迎化归乌有。

须竹

2015-1-26 04:06:57

感谢楼主的推荐!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1

须竹

2015-1-26 04:06:57

感谢楼主的推荐!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