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电话: 400 4567 8910
返回顶部
本人习练孙氏形意拳武学有几年了,谈谈个人体会和看法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5107次阅读 0次回复
阅读排行
本人习练孙氏武学有几年了,谈谈自己看法:
初学者不适合极限的三体式,刚开始姿势摆正就可以了,慢慢的沉肩坠肘,松垮。扭脚跟,顶膝先不要考虑,半年后肩慢慢松下,普通人的跨至少要1年后才可松下,跨松下后再谷道上提,鸡腿要绷紧,此时,什么都不要考虑,松垮,将重心移到临界点,似倒非倒,顶头,手往前伸,裹肘,抽肩,二指挑眉,顶膝,抽跨,塌腰,重心落到脚后跟。坚持5-10分钟即可。
3年后身体如金刚铁骨,四根八柱基本成型。我3年内不考虑呼吸的,3年后的一天感受到呼吸急促,如同喷气机,头皮发麻,气不断涌入丹田,感觉非常美妙。老师说这种叫真人呼吸,前期鸿烈,后面如鹅毛细微。此时我猜深感到孙氏拳的真髓。老师说有些人数十年而不得,我算是一个幸运儿,庆幸得到名师指点。
后期还是三体式,骨骼不但要坚如钢铁,而且要节节拉开。
现在我虽然瘦弱,但也很自信,许多自称练了十几年功夫的,几年散打的,到我们场子切磋,我基本都可以轻松应对,很少有人可以受我一掌。打人主要靠身体打,松垮是关键。
孙门功夫终极打法,为渗透力,称为内家绝手,前些年孙门传人寿关顺先生曾用此手法将很多挑战者打的当场吐血,寿先生与各种门派的高手比武,太极为化,真正打的那一下就是孙氏绝手,听住对方的劲,身体俯冲,意欲前,身后走,对手身体一颤,血会当场喷出。内家绝收靠身体打人,手放松,听住对手,关键是跨放松,跨松劲力才透。我曾向寿先生请教,站桩数年后,劲自涌,与一武友较量,他练过4年散打,有点看不起内家的功夫,他用侧踹开路,我右手轻拍其脚,迅速进身,左手轻控其右手臂弯,右手已落在其胸前,轻轻一按,跨落瞬间,那人身体微颤,随后就痛苦不堪,我当时心里也有点慌,怕把他打坏,他蹲了一会起来了,不但没怪我,对我很客气,我也有点过意不去,将大致原理告诉了他。那一瞬间,我才了解到内家功夫为什么能在肌肉丛林中立足,对寿先生也肃然起敬。
此法杀伤力太大,寿先生说如今的年代,推推手控制对手,让对手起跟,出去足已,伤了对手麻烦还很大。我也深记其教诲,万不得已不再用此法.

1929年6月,孙振岱被聘为江苏国术馆教习。在馆中,孙振岱常代师授艺,其技击功夫罕有人及。同乡、名拳家朱国福、朱国祯、高振东、朱国禄等亦常到馆中与振岱交流,他们的散手技击多受振岱指教。同年11月,孙振岱参加浙江省国术游艺大会。在头天的擂台赛上孙振岱两战两捷,第二日,将遇服务于同馆的李庆澜。李习少林派武功,亦为个中高手。李本是中央国术馆教授班学员,因中央国术馆内派系斗争很严重,故李要求到江苏国术馆任教。时江苏国术馆内武当、少林两派比较团结,馆内风气较正故李又拜在孙老门下习拳。孙振岱知李为劲敌,欲以内功绝手胜之,但这很可能使李终生致残。由于李庆澜此时已是孙老之弟子,故当晚孙振岱向孙老请示,孙老不允。孙老说:"此次我来南方提昌武术,一向强调习武之诣归是教化身心、变化气质、振作精神。非好勇斗狠。你自幼随我多年,影响非比他人。若为一时之胜负,竟施绝掌重伤同们,我以往所言,岂不成为空话。"然孙振岱一向自负,平日教拳时常言:"孙门内家拳技胜人,只在一沾之中。倘若不能在一沾之中胜人,便是功夫不济,有辱本门。"而今,孙老不允许他使绝手,李又为高手,故孙振岱觉着倘若周旋苦胜,则有辱已能。倘若绝手胜李,又有违师训,故而决定退出比赛。同道闻之,无不为之惋惜。



少林的硬功还是很厉害的,如果一味的去打,对方桩架不散,难以破少林金身,但是要粘住他,让对方失去重心,起跟,听住对方的劲,再打就透了!~ 透进去即使不吐血也内伤不轻的。。
所以老一代高手,都是粘住对手,再打的。包括一些少林高手也都是打的透劲!

练功贵在坚持,记得自己练习到半年的时候,肩跨都不能松下,姿势也摆不正,师兄会挑毛病,当时的感觉是这个东西太难了,我每次三体式按照规矩只坚持2-3分钟,就有点变形了,考虑过放弃。
但是自己对功夫很热衷,想要坚持下去看看。和老师讨论了,老师说最关键的是肩跨,开始什么都不想了,先解决肩的问题,怎么才沉得下? 每天上班的时候也想着沉肩坠肘,2月后有了明显的效果。
开跨,普通人1年内很少能开的,我认识的一些练功好几年的人都没开,跨不开其他练的都不对的,我当时每天练习熊鹰斗志,每天50个,虽然不多,但半年后跨松了,基本就达到老师的标准了,肩跨开了其他的都不难了,每天坚持5-10分钟三体式,2年后我身体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坚硬程度甚至超过了自己的想象。普通人的拳脚很难伤到我,老师说连成整体后,再把骨节节节拉开。拉开后打人才透,才脆。
几年下来,虽然每天平均只有20分钟,但效果非常明显,和自称习练十几年的功夫的人切磋也不落下风,此时方认识到形意拳的魅力所在。

功夫不能蛮练,有些人自称每天几个小时,站几个小时桩,其实这种是最误人子弟的。人是精气神构成,习练太久精气神都打没了,半死不活的,所以很多习武的30多岁都会出现未老先衰,因为他们不懂得养,只一味的靠蛮力练,结果精气神都没了。
所以,开始习练拉开筋骨,接着三体式慢慢养,再习练下 劈拳, 体会腰胯的连转,用身体去劈,体会2手如同撕棉。身体健壮了在一点点加力量,但不是胳膊劲,而是全身高度协调时放出的整体力,然后再一点不用力量。。慢慢体会整劲,透劲都会出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