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种新事物的产生并得以流传,其必然会比其以前的旧事物先进,否则这个新事物就不会存在。这是一个通理,太极拳也一样,其被发明出来并流传,就在于其比以前的拳种先进,比以前的拳种具有更强大的技击力。
能量的产生与传簇是实战技击最重要的两个要素,我们简称为能量传簇。(能量:体内运行为能量,从体内发出打击对手为力量,即能量与力量为同一个概念。传簇:能量在体内的传导为传簇。)中华武术的发展是按照能量传簇为导向的,而不是相反。即太极拳的诞生是在改进外家拳以肌肉紧张产生并传簇能量的弊端的基础上被发明出来的,而不是先发明出个借力打力的概念,然后按照这个概念而设计出来的太极拳。我们来看看太极拳是怎么一步一步诞生的。
技击术始于外家拳。外家拳靠肌肉紧张发力并传簇力量,肌肉紧张发力的实质是将人体吃饭获得的能量作用于肌肉,使得肌肉产生收缩紧张的变形而蓄积能量,再通过肌肉的回复原状而释放能量。另外,单凭肌肉紧张不能发出太大力量,比如说将人脱离地面就不能发出能够技击的力量,所以技击时需要用肌肉紧张先产生脚蹬地的能量,然后再用肌肉紧张把脚蹬地产生的反作用力传簇到拳脚打出。脚蹬地产生的能量才是技击的主要能量。这样的能量传簇有许多弊端,比如说肌肉排列顺序不同,不能在同一方向上发出人体的极致力量;肌肉紧张的副作用就是僵硬,僵硬就阻碍最大力量的产生;肌肉紧张只能单向传簇能量,即只能将自身肌肉紧张产生的能量向外发出,而不能传簇对手打来的力量,所以实战的本质就是自身能量与对手能量的硬顶,谁能量大谁赢;肌肉紧张发力需要空间距离,劲力不连续,需要多次肌肉紧张,严重消耗体力;自身与对手能量的硬顶很容易使自身受到伤害,等等。
基于肌肉紧张发力的以上弊端,前辈大师为了追求更强大的技击力,依然抛弃了肌肉紧张发力,代之以心意抽合压缩旋转发力,这就是形意拳-----内家拳的始祖。
内家拳即为在肌肉不紧张状态下实现能量传簇的拳种,换句话说,就是在肌肉不紧张状态下发出并传簇能量。我们分析一下形意拳的发力。肌肉紧张发力的弊端均来源于肌肉的收缩紧张变形,于是前辈大师就放弃了周身每块肌肉的紧张,而是将整个身体视为“一块大肌肉”,让整个身体这块“大肌肉”产生压缩旋转的变形来畜发能量,即用整个身体的变形替代每块肌肉的变形。这个周身的压缩旋转产生的能量像拧螺丝一样拧进地下(即产生脚蹬地的能量),然后身体就会获得地面的反作用力,即上下贯通之力,这个上下贯通之力是周身压缩旋转产生的,没有僵硬,不受肌肉排列顺序不同的影响,所以就将人体所能发出的能量达到了极致!
形意拳就是靠这种在肌肉不紧张状态下周身压缩旋转发出的能量,所以形意拳天生就比肌肉紧张发力更强大------但是这里出现一个问题,即形意拳为什么叫心意六合拳,心意是什么?我们知道,人体在正常的肌肉紧张发力情况下是受大脑支配的,即人体在大脑控制下的发力只能通过肌肉紧张来实现,但是形意拳要求在肌肉不紧张状态下产生周身的压缩旋转,所以在发力方面就不能让大脑参与,而是用心意控制周身的压缩旋转,这就是前辈大师所说的以心行气、拳由心发。至于怎么习练成以心行气、拳由心发,
所以,内家拳的标志就是发出的是心力,而不是肌肉紧张之力。形意拳的心意就是其能量传簇的控制方式。形意拳的发力方式完整地说应该是:心意抽合压缩旋转发力。有了心意抽合发力,就将人体的能量传簇提高了一个级别。但这还不是终点!大家知道,形意拳的最高阶段是打出化劲,化劲是什么?从字面上就能理解,即能将对手劲力化解了。怎么化解对手打来的能量?不是向外拨开,而是向内吞入,即把对手的能量吞入自身,这才是化劲!这就是说形意拳除了能发出巨大能量以外,前辈大师还发现了这种发力方式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周身的压缩旋转不但能产生并传簇自身的能量,甚至还能传簇对手的能量,这就是压缩旋转发力的能量双向传簇性!即压缩旋转不但能把自身能量传簇出来打击对手,还能吞入对手打来的能量,把对手打来的能量吞入自身,用自身的压缩旋转将对手能量反向传簇到脚下,让对手的能量落空!可惜的是形意拳到化劲止,没有更深入地挖掘压缩旋转的双向能量传簇性。除了形意拳没有充分利用压缩旋转的双向能量传簇以外,形意拳的发力还需要改进的地方就是:形意拳的劲力不连续,一蓄一发一抽合,发出的劲力是断的。
好!在形意拳的基础上,前辈大师依然是以获得更加强大的技击力为目的对形意拳的发力弊端作出了改进,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充分利用了压缩旋转的双向能量传簇性能,以吞吐对手能量为主要技击方式,即用与对手打来的劲力的接触点部位的压缩旋转吞入对手能量,然后用压缩旋转将对手能量传簇到脚下,这样作用到地面的下行能量就包括了自身与对手两个人的能量,获得的上下贯通之力也包括了自身与对手两个人的能量,即通过阴阳转换将自身与对手能量合一,这时再把这个巨大的能量传簇发出打击对手,就是借力打力!第二,增加了自身及自身与对手之间能量的阴阳转换,即使压缩旋转在两条腿上循环转换,永远保持下行压缩旋转的能量,以获得永远的上下贯通之力,这样就会发出连绵不断的劲力(就是太极拳强调的满),永远保持自身能量与对手能量之间的相互传簇(就是太极拳强调的通),而不是与对手能量硬顶-------这就是太极拳,太极拳就是这样诞生的!
其实,以上太极拳对形意拳的改进的本质就是加上了阴阳转换,即自身压缩旋转的阴阳转换保持了连绵不断的能量传簇,与对手能量的阴阳转换形成了借力打力!另外太极拳改进了形意拳的心意抽合为心神抽合,心意与心神的区别依然是阴阳转换,即心意抽合没有阴阳转换,心神抽合有阴阳转换。
大家看到了吗,太极拳的本质就是一种在肌肉不紧张状态下由心神抽合控制的压缩旋转形成的能量传簇,是在表面的肌肉不紧张的松的状态下的一种发力及传簇力量的方式。
大家切记,太极拳的“松”是指在肌肉不紧张状态下的能量传簇,绝不是无谓的松、松、松,绝不是没有能量传簇的松、松、松,没有能量传簇的松就是松懈,就是一堆废肉,就是花架子!大家知道了太极拳的诞生过程,就知道了太极拳绝不是花架子,而是中华武术发展的极致,太极拳的技击力是横行霸道的,所以才有了杨露禅、陈长兴等前辈大师威震四方的功夫,这功夫不是传说,而是事实!万法归宗,就是外家拳的代表少林拳,其极致的功夫“易筋经”也是如此发力。
|
敖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