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法”之前世今生
有许多太极拳爱好者,对于“缠法”一词,应该说是比较疏远。尤其学陈式者,更对“缠法”敬而畏之!什么意思?相见容易相近难,“缠法”好说“法”难“缠”。要想说明“缠法”一词,还真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事。对于“缠法”的秘密,一般人不能告诉他!这倒不是由于学术保守,而是出于另外两个原因:一是因为“缠法”前世迷离,难以追溯;二是因为“缠法”今生诡秘,踪迹难觅。所以说,跟一般人讲“缠法”,人家怕你“纠缠”他,一时半会说不清啊!因此,本人本着长话短说之精神,尽量讲简单点。请“二班三班”(不是一般的)同学,都来帮个人场,且听我怎么个“缠法”。
说到“前世”和“今生”这两个词,不禁想起一句话来:昨日去如昨日死,今日来如今日生(原话记不太清,大体意思如此。我的文学水平不是特别非常高,而是一般······)。之所以用到“前世”一词,是因为“缠法”的过去确实已经“过去”了,已经不复存在了。干脆直说吧:过去曾有的“缠法”,现在已经“死”了。我为什么又要用到“今生”一词呢,就是希望“缠法”能够起死回生,重震江湖!
由于问题有些复杂,说起来还真有点麻烦;为了理清思路,咱还是分“前世”和“今生”两个方面来对“缠法”展开探讨吧。
要说到“前世”,就得首先说说“缠法”的来源。有人明说“缠法”一词是陈氏十六世陈鑫首先提出来的。在下认为,这一结论与正确答案相差太远。其实,我的结论与正确答案也有一定距离,只不过是比较接近答案。这么说吧:第一,不能肯定陈鑫之前没有“缠法”这一拳术概念。第二,可以肯定,“缠法”不是陈鑫一人独创。综合这两条,结论应该是:“缠法”起码出自陈鑫之前。
有人可能会说,作者上述结论,好像属于逻辑推理,没有事实依据。别慌,请听我往下说。话说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身居山西洪洞县苏堡镇天官(吏部侍郎刘秉恬)府的通背拳宗师郭永福先生,荣获御赐“神拳郭永福”之称号。郭大师所习之“通背拳”,有《拳经总论》为其指导思想。其中开宗明义第一句就是“纵防屈身人莫知,近靠缠绕我接依。”通背拳的第一大特点就是“缠绕”,故通背拳又称“通背缠拳”。咸丰年间即有《通背缠拳》(菊轩主人,通背第四代拳师)面世。其中称先师为“郭有福”。郭永福(有福)与陈氏第十四代拳师陈有孚(见《陈氏家谱》)是否为同一个人,其实并不太重要。上述史料已足以证明:通背宗师郭永福已经全面系统地承传了“缠法”。承传就意味着“承”和“传”,郭永福的“缠法”应是承自师传。因此说,“缠法”至晚形成于郭永福之前。
估计有人会问:你说的洪洞通背“缠拳”与陈式太极“缠法”有什么关系呢?问得好,我正要说这事。据专家型的学者和学者型的专家多方考证:陈氏祖传拳法,早期既有“通背”之称。(洪洞通背一门,从无“太极”之称。由此说明孰先孰后,谁出于谁?这是一个难题,本人不便明说)。陈氏第十九代传人陈立清,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带领助手到太原和洪洞探讨拳术流派。陈随身所携长拳图谱与通背师传老本几乎完全一致。我的结论是(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家”):通过对两者的仔细比较,可以看出陈氏长拳图谱出于通背师传老本。
既然说到“个人观点”,我就顺便多说几句,谨供“大家”批评指正。一,陈氏拳法肯定出自少林(否定出自武当)。二,陈氏拳法自成一家,始于陈氏第十二世(第九世陈王庭,既称陈氏拳手,犹未扬名立腕)。三,由陈长兴始得通背拳经拳谱(乾隆御赐“神拳郭永福”之年,长兴将近十岁)。从此陈氏拳法步入“内家”殿堂,为太极拳的创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四,“太极拳”之名,起自杨露禅(由同光两代帝师翁同龢赞其拳势“手捧太极震寰宇”而得名)。
下面要说的,乃本文之重点,即:“缠法”的实质是什么。陈鑫说“打太极拳须明缠丝劲。不明此,即不明拳”。我认为,这句话是百分之百的正确加百分之百的重要!陈鑫先生的英明加伟大就集中体现在这句话上。说到这里,就发现有两个问题必须彻底解决:一,究竟什么是“缠法”。二,“缠法”在太极拳中意味着什么。问题是,这两个问题还真不能分开说。因为一旦明白了什么是“缠法”,也就同时明白了“缠法”在太极拳中的重大意义。怎么说呢,这么着,咱就先换一个更大的话题吧。咱就直接说说太极拳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这还真是一个重大课题,看来得分内外两个方面来说明。先说说太极拳的内在特征,概括地说就是:走化黏发,刚柔相济。其中这个“走”字可是大有文章,这个“走”可不含文言文中“跑”的意思。《太极拳论》明确指出“人刚我柔谓之走”。什么意思?大家还记得“四两拨千斤”中那个“拨”字吗?连一般人都知道,“拨”是一股绕轴转动的劲,是一种弧形运动。当对方拳脚向我攻来时,我方不进不退、不顶不丢;而是以腰为轴,带动手臂,用拨转之势化解对方的进击。从而形成“我顺人背”之攻势。这就说明:太极拳的“走”就是“转”,“转”就是“化”。转化转化,无转不化。可见,太极拳的劲道是离不开一个“转”字的。这就是太极拳内劲运行的特征,也就是前面说的“内在特征”。说到这里,也就很自然地突显出了太极拳的“外在特征”,即形态特征。概括地说:太极拳的形态特征就是圆弧运动。用太极术语来说,就是“螺旋运动”。
综上所述,太极拳的内在特征(内劲运行)凸显一个“转”字;太极拳的外在特征(形态特征)凸显一个“圆”字。内外相合,圆转相成。这就是太极拳的基本特征。
上面好不容易说明白了太极拳的基本特征。这可不是随便说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缠法”这个难缠的问题。下面,我们就通过分析“螺旋运动”的特征来说明“缠丝劲”和“缠法”的涵义。一说到“螺旋运动”,就想到列宁同志好像说过:“人类社会的前进轨迹,是呈螺旋形的”(大意如此)。“螺旋形”的运动特征,就是在向前的过程中伴随着或升或降的变化。伟大导师的这一英明论断,与太极拳中“螺旋运动”的概念不谋而合。正可谓英雄所见略同。按照现代科学的术语来说明,“螺旋运动”的形态特征就是在“三维空间”画弧。太极拳动作中的圆和弧,都是在或起或落、或进或退的复杂变化中形成的。陈鑫所言“所画之圈有正有斜,无非一圈一太极”正是这个意思。我们再说说“缠丝劲”这个词。一说到“丝”,人们很快会想到铁丝甚至绳索,其实是舍近求远了。这里的“丝”指的就是“蚕丝”。再说“缠”,可分为蚕自缠和人工缠两种情况。蚕在变蛹之前,有一项缠丝作茧的工作。成语“作茧自缚”就是这么来的。凡亲眼见过的都知道,蚕们的缠丝轨迹都是呈螺旋形的。完全符合列宁的表述。工人们在抽丝纺线的生产过程中,将丝线缠在纺锤上时,“缠丝”的过程也是呈现为“螺旋运动”。上述说明:“缠丝劲”就是按照螺旋形轨迹运行的劲道。运用“缠丝劲”做出的动作,就叫做“缠法”。离开“缠丝劲”就形不成“缠法”。总之,就是拳诀所说的“运劲如缠丝”。足见“缠丝劲”之重要。然而,有人竟讹传“运劲如抽丝”。“抽缠”音近,由音误引起字误,导致严重的意思错误。“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语出《太极拳论》)。一般人都知道,“抽丝”的劲是直拉的,不符合“螺旋运动”的弧形轨迹。有人可能会辩解说“抽丝”表示运劲要慢要匀要轻要细。很无聊,甭理他!还是看看陈鑫老师是怎么说的吧:“至于手足运动,不外一圈。绝无直来直去。”
回到前面的问题上,现在应该明白什么是“缠法”了吧。“缠法”实质上就是“螺旋运动”。掌握了“缠法”就意味着掌握了太极拳的基本运动特征。哇!这么重要啊?没错。因此我才呼吁大家充分重视“缠法”,希望大家正确掌握“缠法”,为传承太极精髓做出不懈努力。
不厌其烦地说了这么多,还担心有人不是特别明白。那咱就再来个不厌其详吧。我看,还是得在“螺旋运动”这个问题上多费点口水。我再重点从两个方面说一下:一,列宁所说的“螺旋运动”,主要是指的运动中的“点”的轨迹;而太极拳中的“螺旋运动”,既包含外在的“圆转”(手臂的公转),又包含内在的“潜转”(以腰为轴的躯干自转),故能体现出太极拳“内外相合,圆转相成”的基本特征。二,太极拳中的“螺旋运动”,并不是机械的、僵死的、整体的“螺旋运动”;而是解散“螺旋运动”形态,化整为零,形成圆转运动和弧线运动。应该这么看:“圆”是“螺旋”的一部分,“弧”是“圆”的一部分。因此,我们把圆弧运动统称为“螺旋运动”。这就说明,弧形动作无论长短大小,都是“缠丝劲”,都叫作“缠法”,都属于“螺旋运动”。
下面这段内容,本人深感纠结。因为我很难说清这一内容是属于“缠法”的“前世”还是属于“缠法”的“今生”。这一内容就是:陈鑫留下的“缠法”。
如今的太极拳界有一个普遍现象:一提到“缠法”,就想到陈鑫。究其原因,似乎因为陈鑫是“缠法”的“开创者”,实则由于陈鑫是“缠法”的“终结者”。纵观太极各大名流,陈杨吴武李郝孙顾,多对“缠法”讳莫如深。真给人以学术保守,守口如瓶的感觉。让人感觉到好像只有陈鑫教授一人开设“缠法”讲座,并且好像学生不多。在下无幸亲耳聆听教诲,但对“缠法”的重大意义特别清楚,并对陈鑫先生的“缠法”理论略知一二。说是一二就是一二,多了没有,并且还只是“略知”。是不是很谦虚,不是,实在是没办法。有个成语叫做“抱残守缺”,正好可以表明我对此事的心情。对于陈鑫的“缠法”理论,我只能紧紧抱住其中的一小部分,并牢牢守住“缠法”真谛。也可以说是牢牢守住“缠法阵地”。
陈鑫“缠法”的理论精髓如下:“打太极拳须明缠丝劲。不明此,即不明拳。太极拳缠丝法也。进缠退缠、左缠右缠、上缠下缠、顺缠逆缠、大缠小缠,里缠外缠。而要莫非即引即缠,即进即缠。不能各是各着,若各是各着,非阴阳互为其根也。”
再往下可就好说了。因为往下的话全是我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组织和派别。说对了有大家的功劳,说错了有自己的苦劳。当然我也不会乱说,主要就是说说我对“缠法”的理解和把握。所谓见仁见智,是非自有公论。认为说得对,是“大家”的智慧;认为说得错,是“小人”的愚昧。
我的“缠法”观如下所述。
“缠法”的实质和意义,如陈鑫老师所说,我完全拥护,故不再重复。
“缠法”的分类,一共有六对,依陈老师所说。
我主要详细说一说,六对“缠法”如何区分,它们的要领各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正愁着不能用简短的篇幅说明“缠法”的复杂情况,猛然间想到了太极推手。“推手”和“缠法”是异父不同母的好兄弟。借“推手”之力,解“缠法”之困,应该是很给力。
四正推手“掤捋挤按”,双方搭手一来一往。设双方左足在前,合步双搭。右手搭腕,左手粘肘。双手前推即为“进缠”,双手后引即为“退缠”。
“进缠”时,两手同为“左缠”( 即陈鑫所言“有左手前,右手后;或右手前,左手后。而以一顺合者”)。“退缠”时,两手同为“右缠”(即陈鑫所言“亦有左里合,右背合者。”总之,凡手向左方运行即为“左缠”;凡手向右方运行即为“右缠”。
“进缠退缠”与“左缠右缠”合成平圆(平行于地面的圆弧)。若再加入或上或下的升降变化,就形成了立体(以垂直轴为轴心)的“螺旋运动”。
“螺旋运动”中,手臂走上升弧线时,即为“上缠”;手臂走下降弧线时,即为“下缠”。
“上缠下缠”与“左缠右缠”相结合,能够形成与额状面平行的立圆。若再加入“进缠退缠”,就形成了前后方向上(以矢状轴为轴心)的“螺旋运动”。
“上缠下缠”与“进缠退缠”相结合,能够形成与矢状面平行的立圆。若再加入“左缠右缠”,就形成了左右方向上(以额状轴为轴心)的“螺旋运动”。
可见,“上下、左右,进退”三对“缠法”同为“方位缠丝”。
亦可见,一条圆弧线至少由两对“方位缠法”合成。一条螺旋线(三维空间)必须由三对“方位缠法”合成。正可谓“三位一体”也。
下面要说的是重点中的重点,即“顺缠”和“逆缠”。
“顺缠逆缠”是对“螺旋运动”中手臂(腿脚)的“伸缩出入”加以表述。伸出者为“顺缠”,收缩者为“逆缠”。前面所说的四正推手中,“进缠”为左右双顺,“退缠”为左右双逆。亦有如“玉女穿梭”中“右手顺转,左手必是倒转”(陈鑫语录)者。据我了解曾有人说“顺缠逆缠”指的是手臂的自传。有悖陈鑫教导远矣!若仍争执不下,请看陈鑫原话:“胳膊劲由心发,行于肩、过肘、至指,此是顺缠法,由肩至指,出劲也。由指至肩倒(逆)缠法,所谓入劲者,引之而来,使敌近于我也。”这还用我再讲解吗?
不难看出,所谓“出劲入劲”,实际即指“开合”。“开合”在太极拳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重要到什么程度呢,请看陈鑫是怎么说的:“一开一合,拳术尽矣。以吾身本有之元气,运于吾身,其屈伸往来,收放擒纵,不过一开一合一虚一实耳。开合原无定,屈伸势相连,太极分阴阳,神龙变无方。每日细玩太极图,一开一合在吾身。”我的理解是,阴阳两极的对立统一,乃太极拳立身之本。在“用”的方面,“攻守”是最基本的阴阳同盟;在“体”的方面,“开合”是最基本的阴阳同盟。因此说,“顺缠”(开)和“逆缠”(合)理应成为“基本缠法”。很重要哦!
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开合”二字乍看会给人以“直来直去”的感觉,似与“缠法”的要求不太一致。甭担心,陈鑫老师早已为我们指明了这个问题的要点:“而要莫非即引即缠,即进即缠,不能各是各着;若各是各着,非阴阳互为其根也。”“即引即缠”即“边引边缠”,即在“引”的过程中要伴随着至少两对方位“缠法”。这就是“逆缠”的要点。“即进即缠”即“顺缠”,要点亦是如上所述。这种一手调动多种“缠法”的功能,更加坚定了“顺缠逆缠”作为“基本缠法”的重要地位。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顺缠逆缠”与“进缠退缠”容易混淆。其实也不难区分,“顺缠逆缠”只代表手臂的屈伸开合,不表示手臂的运行方位;而“进缠退缠”则只代表手臂的运行方位(前进后退),并不表示手臂的屈伸开合。如“单鞭”定势,“退缠”手臂即为“顺缠”(开)而非“逆缠”(合)。
最后要说的是:何为“大缠小缠”?“里缠外缠”怎样区分?
陈鑫老师常提到“大转”或“大转身法”。“大转”即指“身法”而言。陈老那里“缠、转”相通,可见“大转”即是“大缠”,亦即“身法”。“立体螺旋”的运动法则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以腰为轴”的躯干自转。“大缠”即指躯干自转。相应的,“小缠”即指手臂自转。可见,“大缠小缠”同为自转。
自转自然分为两个方向。当“大缠”时,向前腿一侧转动身体为“外缠”(陈鑫称之为“顺转”),向后腿一侧转动身体为“里缠”(陈鑫称之为“逆转”或“倒转”)。“小缠”也分为里外两个方向。掌心上翻是“外缠”,掌心下翻是“里缠”。
现代运动解析学明确规定:手臂自传时以“内外”二字表示其旋转方向。通常称为“内旋、外旋”。大小缠法中的“里缠、外缠”与其一致。陈鑫当时称谓与现代差异较大,故其以“顺逆”二字表示自转方向,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时下有人由此将手臂自转讹为“顺缠逆缠”就很不应该了。有人可能想固执己见,那我就提醒一句,陈老早已专门为“顺缠”下了定义。在此,我耐着性子重复一遍:“胳膊劲由心发,行于肩、过肘、至指,此是顺缠法,由肩至指,出劲也。由指至肩倒(逆)缠法,所谓入劲者,引之而来,使敌近于我也。”明白了吧!
很显然,陈鑫是将手臂(腿脚)的伸(出劲)缩(入劲)定为“顺缠逆缠”,并且将其定为“基本缠法”。陈老大都是以“顺缠逆缠”为导向,详细讲解拳法动作,以便学者准确掌握动作要领,是为后生之幸也。
那么,有人以手臂自传(里缠外缠)作为“基本缠法”,并以此为导向,详细讲解拳法动作,是不是也可以呢?这得先看看陈老的意思。看陈老的意思,并没有将手臂的自传(里缠外缠)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上。陈老虽然在六队缠法中列出了“大缠小缠”,但在细节讲述中几乎没有提到“小缠”,也很少说到手臂的自传。这是为什么,请去问陈鑫。不过,我可没勇气陪着一起去,请多包涵。
老朋友再见吧!
|
濩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