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微信: 13175635983
返回顶部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39130次阅读 21次回复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出家闲旷如虚空,自在无为离系著。”
本论前文宣说业果时,曾引《宝蕴经》说:“三千所有一切有情,皆入大乘,具轮王位,各以灯烛器等大海、炷如须弥,供养佛塔,其福不及出家菩萨,于小灯烛涂以油脂,供养塔前,所得福德百分之一。” 可见依靠出家所依修道能力大于在家身。
不但是显教,《时轮金刚》等无上密续也同样赞叹出家的所依。《金刚鬘本续》说:“外现比丘,内修生圆。”《时轮本续》说:“修密法以比丘身为胜。”《金刚橛续》、《时轮金刚》中异口同声说:“三者比丘为最胜,中等即是诸沙弥,彼中在家位最低。”所以,对修学大乘来说,所依出家身极为重要。
出家律仪,即三律仪中别解脱律仪,故当敬重圣教根本别解脱戒。
以上显密经续中所赞叹的出家律仪,是别解脱律仪、菩萨戒律仪、三昧耶戒律仪三者中的别解脱律仪,因此应当敬重圣教根本的别解脱戒。
由此可见,佛教的基础就是别解脱戒。
整个抉择解脱道的体性,包括抉择身和抉择道两部分。以上从两方面抉择了身:修解脱道,在家众须具有八暇十满的人身,如果是出家身,则是最好的所依。以下抉择“道”。
丑二、修何等道而为灭除分二:一、认定道而连结 二、真实抉择
第二修何等道而为灭除者。
修持哪些道可以灭除生死呢?
寅一、认定道而连结
如《亲友书》云:“或头或衣忽然火,尚应弃舍灭火行,而当励求无后有,因无余事胜于此。”
如《亲友书》所说:“即使头上或者衣服忽然起火,尚且应放下灭火的行动,而当努力寻求遮止后有的道,因为再无一事比求证涅槃更为紧要。”
这是显示修行涅槃特别须要精进,即使有燃眉之急也不必管它,没有比断尽后有更殊胜、更有必要的事。那么灭除后有的方便是什么呢?
“应以戒慧静虑证,寂调无垢涅槃位,不老不死无穷尽,离地水火风日月。”
唯一应以三学求证涅槃果位。“戒慧静虑”是能证,后两句是所证。
“寂调”指无余涅槃,即已寂灭有漏的五蕴,所谓“身灭受成脱,想尽及行灭,并识亦隐没,此成即苦边。”“无垢”是指没有烦恼的杂染。“不老不死无穷尽”是描述涅槃:涅槃没有年龄的迁变,所以不老;没有命根变坏,所以不死;而且永远存在,何时也没有穷尽。“离地水火风日月”是说明超胜外道的解脱,解脱并不是具有形相或颜色的色法,而一些婆罗门教认为:今生修持能获得太阳、月亮的果位,或者解脱是地水火风四大种的本性,这些都是邪说,并非真实的解脱。所以,能趣入解脱道的自性是三学,解脱须以三学获得。
寅二、真实抉择分五:一、三学数量决定二、三学次第决定 三、三学的自性 四、将于下文宣说定慧二学 五、宣说戒学
卯一、三学数量决定分三:一、观待调心次第决定数量 二、观待三学的结果决定数量 三、观待所断决定数量
应学宝贵三学之道,其中三学,数定有三。
应当修学宝贵的三学之道,其中三学的数量决定为三。如何决定呢?以下分别观待调伏心的次第、三学的结果以及所断烦恼来宣说决定之理。
辰一、观待调心次第决定数量
初观待调心次第数决定者:谓散乱心者令不散乱,是须戒学;心未定者为令得定,谓三摩地,或名心学;心未解脱为令解脱,是谓慧学。
观待调心次第而决定数量之理:心散乱要让它不散乱,这须要戒学;心不稳定让它得定,这种道称为三摩地学或者心学;心未解脱让它解脱,称为慧学。
由此三学,诸瑜伽师 一切所作,皆得究竟。
内道修行人一切修法都是由三学而得以成功。换言之,三学是实现一切佛法所作的必须之道,不具备三学,无缘成就任何佛法。
因为外道等教法中没有三学,仅仅内道圣教才有,以不共的缘故,而称为增上三学。
辰二、观待三学的结果决定数量
观待得果数决定者:谓不毁戒果,是为欲界二种善趣,毁犯之果,是诸恶趣;心学之果,谓得上界二种善趣;慧学之果,即是解脱。
观待结果而决定数量的道理:持戒之果,可以转生欲界人天善趣,破戒之果是堕入恶趣;心学之果,转生上界色界和无色界的善趣;慧学之果,就是解脱。
总其所生,谓增上生及决定胜。初有上下二界善趣,故能生法亦有二种。
总的来说,所生只有增上生和决定胜两种,前者又分成上界善趣和欲界善趣。由于所生是三种,可以决定能生的数量为三,就是决定胜的能生——慧学,以及增上生两种善趣的能生——戒学和定学。这是按大小乘共同的观点而宣说。
此二即是《本地分》说。
以上观待调心次第以及观待得果决定数量,此二者出自《瑜伽师地论?本地分》。
辰三、观待所断决定数量
又诸先觉,待所断惑亦许三种,谓破坏烦恼,伏其现行,尽断种子,故有三学。
噶当派的先觉们观待所断的烦恼也承许为三种:破坏烦恼,是戒的作用;制伏烦恼现行,是定的作用;根除烦恼种子,是慧的作用,所以有戒定慧三学。
卯二、三学次第决定
次第决定者,《本地分》中引《梵问经》显此义云:“初善住根本,次乐心寂静,后圣见恶见,相应不相应。”
《本地分》当中引用《梵问经》显示三学次第决定的意义:最初戒律根本极为坚固,其次内心欢喜寂静,最后能相应无我圣见,舍弃执我的恶见。
此中尸罗是为根本,余二学处从此生故;次依尸罗能得第二心乐静定;心得定者见如实故,能得第三成就圣见,远离恶见。
三学之中以尸罗为根本,因为其余定慧二种学处是从尸罗得以产生;然后,依靠尸罗能获得第二者——内心特别欢喜寂静的禅定;再以心得定,依于定心如实见无我的缘故,能获得第三——成就圣见、远离恶见。
“成就圣见”:成就证悟无我的智慧;“远离恶见”:远离我执和法执。
以下宣说三学各自的特性:
卯三、三学的自性分二:一、教证 二、宣说教证义
辰一、教证
三学自性者,如《梵问经》云:“应圆满六支,四乐住成就,于四各四行,智慧常清净。”
三学的自性,如《梵问经》所说:“应当圆满六支,获得四种乐住成就,智慧恒时清净了达四谛各自的四种行相。”
辰二、宣说教证义分三:一、戒学的自性 二、定学的自性 三、慧学的自性
巳一、戒学的自性
此中戒学,圆满六支。
圆满六支:一、具净尸罗;二、守护别解脱律仪;三、轨则圆满;四、所行圆满;五、于诸小罪见大怖畏;六、受学学处。
具净尸罗,守护别解脱律仪,此二显示解脱出离尸罗清净。
“具净尸罗”:受戒之后,身语方面业际没有颠倒失坏,以及没有过失。《瑜伽师地论》说:“云何名为安住具戒,谓于所受学所有学处,不亏身业,不亏语业,无缺无穿,如是名为安住具戒。”
“守护别解脱律仪”:虽然有七众所受的别解脱律仪,但此处主要是指守护比丘戒。《瑜伽师地论》说:“云何名为善能守护别解律仪,谓能守护七众所受别解律仪。即此律仪,众差别故,成多律仪。今此义中,唯依比丘律仪处说,善能守护别解律仪。”
以这两支的圆满,显示解脱出离尸罗清净。
轨则所行俱圆满者,此二显示无所讥毁尸罗清净。
以轨则圆满和所行圆满这二支显示无所讥毁而尸罗清净。
“无所讥毁”:不被世间讥毁、不被善士呵责。
“轨则圆满”:《瑜伽师地论》说:“云何名为轨则圆满,谓如有一,或于威仪路,或于所作事,或于善品加行处所,成就轨则。随顺世间,不越世间;随顺毗奈耶,不越毗奈耶。”
于威仪路成就轨则,对所应当行,依此而行,由这样行走,不被世间讥毁,不被善士等呵责,同样,对所住、所坐、所卧也是如此,称为于威仪路成就轨则。
于所作事成就轨则,所作事就是衣服、大小便、用水、漱口的杨枝、进入城市乞食、受用事、钵盂、安置、洗脚、敷设卧具等事。对这些所作事按照所应作的如是而作,由于如此而行,不被世间讥毁,不被善士等呵责,称为于所作事成就轨则,随顺世间不违越世间,随顺毗奈耶不违越毗奈耶。
于诸善品加行处所成就轨则,比如,对正法受持读诵;对尊长修和敬业,参见承事;对病人生起慈悲心,认真服侍;对如法宣白加行;对正法请问听受,没有懈怠懒惰;对有智慧的同梵行者,尽自己身体的力量,修习恭敬承事;对别人的善,常常精勤赞叹、鼓励;常常乐意为别人宣说正法;入于静室,结跏趺坐,系念思惟,诸如此类以及其余无量的所修善法,都叫作善品加行。对这些加行,按照所应作的如是而作,由于这样行持,不被世间讥毁,不被善士等呵责,称为于善品加行处所成就轨则,随顺世间不违越世间,随顺毗, 奈耶不违越毗奈耶。
如果圆满具足上述行相轨则差别,称为轨则圆满。
“所行圆满”:比丘大约有五种非所行处 :一、杀生处;二、妓院;三、酒肆;四、王宫;五、屠户。如果能够远离这些处所,而且对无罪的行处能了知时间而行,称为所行圆满。
于诸小罪见大怖畏者,显无穿缺尸罗清净。
于微小罪见大怖畏:微小罪,现行毁犯学处,叫作罪,毁犯之后,稍微用一点功力就能还净,叫作微小。怎么对它见大怖畏呢?即应如此观想:我不要以这个毁犯因缘,而不能获得预流果、上学果、阿罗汉;我不要因此而接近、前往恶趣,或者由此将会被自己呵责,被大师、诸天、有智慧的同梵行者以法呵责;我不要因此而恶名流布。总之,对以毁犯的因缘产生现世及未来的种种苦果,见大怖畏。由此,对小学处、随小学处,纵遇命难也不故意违犯。如果某时某处忘失正念而违犯,也立即如法发露而还净,这称为“于微小罪见大怖畏”,显示无穿缺的尸罗清净,就是连微小罪也不染污。
受学学处者,显无颠倒尸罗清净。
受学学处:最初受具足戒时,从戒师处听到少分学处的体性,又从亲教轨范师处听到其余的别解脱经。自己发誓修学所有二百五十三条比丘的学处。又跟从其他经常讨论、交往、关系好的人,听闻学处。又在半月诵戒常念别解脱经时,听闻所学的学处,自己发誓要修学一切。因为受学一切学处,故称为获得别解脱律仪。
从此之后,对于学处,已经善巧的能够不违犯;若有违犯,随即就如法忏悔;若有学处未获得善巧,未能了解,由于先前誓愿受持的缘故,能在现在求受善巧,有欲乐寻求了解,向亲教师或轨范师请问前面所说的学处。已经善巧和明了之后,随着所传的教诲不增不减受学,能无颠倒地受学尊重和似尊所说学处的文字和意义。这称为受学学处。
以“受学学处”显示无颠倒的尸罗清净。
巳二、定学的自性
四心住者,谓四静虑。此于现法安乐住故,名乐成就,是为心学。
四心住即指四静虑或者四禅。这是在现法安乐而住的缘故,称为乐成就,这是心学。
《瑜伽师地论》当中说:“(静虑)或名乐住,谓于此中,受极乐故。所以者何,依诸静虑,领受喜乐、安乐、舍乐、身心乐故。又得定者,于诸静虑数数入出,领受现法安乐住故。由此定中现前领受现法乐住,从是起已,作如是言,我已领受如是乐住。”
巳三、慧学的自性
四谓四谛。各四行者,谓苦中无常苦空无我,集中因集生缘,灭中灭静妙离,道中道如行出。达此十六有十六相,是为慧学。
上文引《梵问经》说:“于四各四行,智慧常清净。”“四”是指苦集灭道四谛;“各四行”即每一谛有四种行相,分别是苦中的无常、苦、空、无我四行相,集中的因、集、生、缘四行相,灭中的灭、静、妙、离四行相,道中的道、如、行、出四行相。了达这十六行相,就是慧学。
慧学就是修所成慧,由于对无常等十六行相证悟有深浅的不同,因此分出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的各种阶位,到无学道,慧学就是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
卯四、将于下文宣说定慧二学
若导寻常中士道者,此应广释于三学中引导之理,然非如是,故修止观心慧二学,于上士时兹当广释,今不繁述。
如果只是引导一般的中士道,此处应当广大解释在三学之中包含的引导道理,但共中士道的侧重点不同,只着重于如何引入上士道,所以在上士道时再广大解释修习止观的心学和慧学,此处不再赘述。
卯五、宣说戒学分三:一、护戒的功德 二、不护戒的过患 三、如何学修
当略宣说学戒之理。
虽然此处先不说定慧二学,但有必要简略宣说学戒的道理。包括三个内容:一、护戒的功德;二、不护戒的过患;三、如何学修?即怎么去学戒,要注意哪些事项,这是宣说学戒的方法。
辰一、护戒的功德
此中最初当数思惟尸罗胜利,令其至心增长欢喜。
最初学戒时,应当数数思惟尸罗的利益,让自己至心增长对持戒的欢喜心。“数数思惟利益”是因,其作用是能“增长欢喜”。
如《大涅槃经》云:“戒是一切善法之梯。”
“如”意思是以以下教证为例,要如是思惟。
《大涅槃经》说:“戒是趣入一切善法的阶梯,戒是趣入上上五地十道的阶梯。”
“戒是根本,犹如地是树等根本。”
“戒是一切功德的所依,犹如大地是一切花草树木、高山湖海的所依。”
“戒是一切善法前导,如大商主是为一切商人前导。”
“戒是一切闻思修善法的前导,犹如大商主是一切商人前导。”大恩上师制定的纪律当中,清净戒律放在闻思修之前,也是这个道理。
“戒是一切法幢,如帝释幢。”
“戒是一切善法从违品当中取得胜利的法幢,犹如帝释天的胜利幢。”
“戒毕竟断一切罪恶,及恶趣道。”
“以戒能够彻底断除一切罪恶以及恶趣之道。”此处,所断有因果二方面,“一切罪恶”是因,“恶趣”是果,《无贪子请问经》也说:“具有净戒者,不生于四处,无暇无佛刹,恶趣蔑戾车。”
“戒如药树,治疗一切罪恶病故。”
“戒犹如药树,能治疗一切罪恶的大病。”雪山有一种药树,可以遣除各种身体的疾病。
“戒是险恶三有道粮。”
“戒是险恶三有轮回道路中的粮食。”如果没有粮食,人就无力走路,同样,在轮回当中,如果没有戒,就无法趣向安乐的道果。
“戒是甲剑,能摧烦恼诸怨敌故。”
“戒是甲剑,以戒能摧伏贪嗔等烦恼怨敌的缘故。”“甲”比喻戒如防弹衣般,能遮止烦恼的侵入。“剑”是比喻戒能破坏烦恼。
“戒是明咒,能除烦恼诸毒蛇故。”
念诵有些咒语可以驱走毒蛇,戒即是明咒,能遣除烦恼毒蛇的缘故。《律本事》说:“诸比丘,恒时持戒,则能住于三摩地;能恒住三摩地,则能生起智慧明;恒修智慧,则自心定于贪嗔痴中得到真实解脱。”以戒得定、以定发慧的缘故,能除烦恼诸毒蛇。
“戒是桥梁,度罪河故。”
“戒是桥梁,能度过罪业河流的缘故。”
《别解脱经》说:“戒为趣善趣,渡河之桥梁。”
龙猛菩萨亦云:“戒是一切德依处,如动不动依于地。”
龙猛菩萨也说:“戒是一切功德的依处,如同一切有情法和无情法都依靠大地才能存在一般。”
即欲界人天的圆满,上界四禅四无色定,出世间三乘的菩提,这一切都要依靠戒律而实现。
《妙臂请问经》云:“一切稼穑依于地,无诸灾患而生长,如是依戒胜白法,悲水灌浇而生长。”
《妙臂请问经》说:“一切庄稼都是依靠大地,没有灾患时就会生长得很好。同样,殊胜的善法依靠戒律,再以大悲水浇灌,就能增长广大。”
《法集经》说:“世间出世间一切胜妙果报,皆由持戒而得,依因净戒根本力故。”
《师子月佛本生经》当中有一则公案:
往昔燃灯佛出世时,有一位比丘在山泽当中修持佛法,证得了阿罗汉果。
有一只猕猴常常等比丘入定后,立刻取过袈裟披在身上,摹仿比丘的行为。
比丘出定,见到此情景,就告诉它:“你现在既然披上了袈裟,就应该生起无上道心。”
猕猴听到后顶礼比丘,比丘为它传授了三皈五戒,而且代它忏除罪业。
猕猴起身合掌,欢喜地说:“大德,我今天皈依佛法僧,奉持五戒,愿求忏悔。”这样说了三次,然后欢喜踊跃爬上高山,攀着树枝跳跃舞动,不幸坠地而亡。猕猴以皈依和受戒的功德,舍了畜生的业报,转生在兜率天上,在补处大菩萨前听法证果,得了宿命通。他观察到自己往昔曾经在宝慧如来的像法当中出家作比丘,因为邪命谄曲不持戒律,死后堕在地狱当中,得脱后,又转为旁生长劫受苦。
《涅槃经》当中有一则公案:波罗奈国有位屠夫广额,每天要杀无数只羊。后来见到舍利弗尊者,生起了信敬之心,在一日一夜之中受持八关斋戒,以此因缘,命终之后转生为北方毗沙门天王的太子。
总之,如《教诫比丘经》所说:“此戒最胜乐,此戒解脱道,此戒功德本,此戒成佛因。”
应如思惟。
应当如是反复思惟。
辰二、不护戒的过患
若受不护,过患极重。
如果受戒之后不守护,过患极为严重。
如《苾刍珍爱经》云:“或有戒为乐,或有戒为苦,具戒则安乐,毁戒则成苦。”此说受学通于胜利、过患二品,是故亦应善思过患,敬重学处。
如《比丘珍爱经》所说:“有些人受了戒是安乐,有些人受了戒是痛苦,具有戒则能安乐,毁坏戒则成痛苦。”这是说受学戒律,以守护和毁坏,有胜利和过患两种结果。受戒是成为安乐还是痛苦,完全取决于自己是不是守戒。因此,除了思惟护戒功德之外,也要好好思惟破戒的过患,恭敬尊重学处。
《律本事》中宣说了破戒的十种过患:一、被大师佛陀呵责;二、诸天称他是盗匪等恶名呵责;三、被同梵行者呵责;四、如理作意时也遭到自己呵责;五、理应受依法呵责;六、臭名远扬四方八隅;七、不能听闻未曾听过的法,遗忘曾经听过的法;八、不生地道证悟功德;九、在追悔莫及之中死去;十、死后随入恶趣。
《成就真实戒经》当中说:“犹如无眼不见色,无戒之人不见法,犹如无足不入道,无戒之人不解脱。”
《达磨多罗禅经》说:“如天德瓶,守护不坏,常出珍宝,随意无尽。修行如是,不毁净戒,则常出生功德宝。轻德毁瓶,珍宝即灭。若破戒瓶,则永失法宝。”(就象天德瓶,若能守护不坏,则能常常随意出生珍宝,没有穷尽。同样修行能不毁坏清净戒体,就象手持如意妙瓶,随意可以出生禅定、智慧等功德。如果轻视而毁坏妙瓶,从此再也不会出生珍宝。同样毁坏戒瓶,将会永远失去法宝。)
经云:“尸罗不净,三昧不现前。”《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说:“破戒者被摈斥,无缘听闻正法,已闻之法也会忘失,地道功德全然不生。”《毗奈耶经》说:“破戒者在追悔当中死亡,死后堕恶趣。”
托嘎如意宝在《赞戒论浅释》中说:“这些人受到种种谴责,不知不觉已到了衰老之时,他们感受剧烈痛苦的同时,忆念今生所造的破戒罪过,此刻内心备受种种痛苦逼迫。最后死亡临头之时,一方面心中恋恋不舍财、子、妻等,但他们也不会跟随自己,一方面想到以所造的五种堕罪必将堕入地狱受种种痛苦折磨,因此必定会生起炽燃烈火般或如骏马也无法追及的大追悔之心。所以我们从现在起就应精进护持净戒。”
在《佛说犯戒轻重经》当中,佛对目犍连尊者说:“谛听谛听,今为汝说。若比丘比丘尼,无惭无愧,轻慢佛语,犯众学戒,如四天王寿五百岁堕泥犁中,于人间数九百千岁。复次目连,若无惭愧,轻慢佛语,犯波罗提提舍尼,如三十三天寿千岁堕泥犁中,于人间数三亿六千岁。复此目连,若无惭无愧,轻慢佛语,犯波逸提,如焰摩天寿二千岁堕泥犁中,于人间数二十四亿四十千岁。复此目连,若无惭愧,轻慢佛语,犯偷蓝遮,如兜率天寿四千岁堕泥犁中,于人间数五十亿六十千岁。复此目连,若无惭愧,轻慢佛语,犯僧伽婆尸沙,如不骄乐天寿八千岁堕泥犁中,于人间数二百三十亿四十千岁。复次目连,若无惭愧,轻慢佛语,犯波罗夷,如他化自在天寿十六千岁堕泥犁中,于人间数九百二十一亿六十千岁。”
大恩上师说:“一切增上定胜等,悉皆依此而生故,倘若破戒堕恶趣,切莫迷惑当取舍。”(一切人天增上生和三乘菩提决定胜的功德,都须依靠清净戒律才能出生,如果破戒,不但无法获得任何佛法的成就,还须堕入恶趣长时受苦,所以切切不要迷惑,应当谨慎取舍。)
辰三、如何学修分八:一、教诫修学断除堕罪的四种对治 二、即便轻微的佛制学处也不能放松 三、若以罪业染污,须立即忏悔 四、如是不护戒,则不能解脱轮回 五、当今护戒功德极大之理 六、以“造罪可悔而不防护”极不应理 七、修密者也须如是护持净戒八、单独教诫烦恼的对治
巳一、教诫修学断除堕罪的四种对治
四种对治:无知对治、放逸对治、不敬对治、烦恼炽盛对治。
如何修学之理者,四犯因中,无知对治者,谓当听闻,了知学处。
四种犯因当中,无知的对治是应当在善知识、善友处听闻,求得对学处的了解。《正法念住经》说:“一切法觉,要因闻法,若不闻法,于法不觉。”(所有对法的觉知要通过闻法而获得,如果不听闻,就不会理解法。)通过长期听闻戒律学处,知道戒律的开遮止犯,就能对治无知。
放逸对治者,谓于取舍所缘行相不忘忆念,及以正知,率尔率尔观察三门,了知转趣若善若恶。
放逸的对治有二方面;一、不忘记、忆念取舍的所缘行相,时时铭记于心;二、以正知时刻观察自己的身口意正在做什么,知道自己是在趣向善、还是在趣向恶。《入行论》说:“欲护学处者,策励当护心,若不护此心,不能护学处。”
依自或法增上力故,羞耻作恶是为知惭,恐他讥毁羞耻为愧,及由怖畏恶行异熟怀恐惧等。
这一段宣说了“知惭”、“有愧”、“怀恐惧等”三个方面。知惭有愧又有依自和依法两方面。
“依自”是以自己而言,内心自责:“我是菩萨,不应当做这种行为。”如是对作恶羞耻,是知惭。或者想:“作为修行人我如是而行,连世人都会讥笑。”这样害怕别人讥毁,是有愧。
“依法”是以菩萨藏衡量自相续:“我这样做与菩萨藏相违,完全是明知故犯。”如此羞耻作恶,是知惭。或者想:“我这样做,别人会批评我根本不符合戒律。”这样羞耻是有愧。由于怖畏恶行的异熟果报,心里害怕严厉的因果等(“等”字包括害怕由作恶会使善法功德消失、不善法增上)。
当如是学。
应当这样以“正知正念”、“知惭有愧”、“常怀恐惧”来对治放逸。
不敬对治者,谓于大师师所制立,同梵行所,应修恭敬。
“大师”是佛,“师所制立”是戒,“同梵行所”即按照佛法修行的道友。
不敬对治,就是对于佛、佛所制立的戒律以及同梵行的道友,应当修持恭敬。如果能从内心深处行持恭敬,就会断除不恭敬、轻舍之心。
烦恼炽盛对治者,应观自心何烦恼盛,励修对治。
烦恼炽盛的对治,即应当观察自心何种烦恼炽盛,时常针对这种烦恼努力对治。比如,贪心强,努力修不净观;嗔心强,努力修慈心观;痴心强,努力修因缘观。
巳二、即便轻微的佛制学处也不能放松
若不如是策励修学,思:违越此许其罪轻微。于诸佛制放纵而转,当获纯苦。
如果不能依以上的对治努力修学,而心想:违越这一条罪过很轻吧!对佛所制定的学处三门放纵而转,结果只有获得痛苦而已。
如《分别阿笈摩》云:“若于大师大悲教,起轻微心少违犯,由是而获苦增上。”
如《毗奈耶经》所说:“如果对大师以大悲心所宣说的教法,生起轻视心,而稍微有些违犯,由此会使痛苦增上。”
“折篱失坏庵没林。”
“庵没林”即芒果林。“篱”是用来保护芒果林的篱笆墙。这比喻什么呢?在比丘戒当中,根本戒如芒果林,支分戒如外围的篱笆。篱笆被破坏后,里面的芒果林就会失坏。如是支分戒守不好,则根本戒也有失坏的危险。
“现或有于王重禁,违越而未受治罚,非理若违能仁教,如医钵龙堕旁生。”
现在违反了国王的法律,有时还能侥幸逃过,不受治罚,但是如果非理违犯了佛制的学处,决定会如医钵龙堕为旁生那样,堕入恶趣。
“医钵龙”的公案:
过去迦叶佛时,有位比丘前往他处应供。途中他的法衣被树枝挂住,因为轻视堕罪,他以嗔心折断树枝。这位比丘死后转生为龙王,头上长有大翳钵树,树根深深地扎在龙头上,风动树摇,血脓流注,感受各种难忍的痛苦。龙王变化身形来见释迦佛时,也被世尊严厉呵责,始终不给它授记何时才能解脱龙身,只是让它等待弥勒佛出世后再去请示。
这则公案让人触目惊心,之所以感受如此漫长的痛苦,就是因为往昔轻毁如来学处。
《宝蕴经》说:“若出家之人,轻视学处,不敬法衣,蓄发留须,涂敷脂粉等,命终之后堕入孤独地狱,彼虽入地狱仍不失僧形,于三衣及钵垫等中烈火炽燃,烧身受苦。”
《宝雨经》说:“菩萨见违犯中,如微量尘,深生怖畏,下至小罪,心怀大惧。况多违犯,而生随喜。何以故?由如来说,比丘当知,多服毒药能令人死,少服毒药亦令人死。比丘当知若多犯罪,即生恶趣,若少犯罪,亦生恶趣。菩萨如是正思惟时,惊怖违犯。”
故应励力,莫为罪染。
因此,应当努力在最初就不要被罪业染污。
巳三、若以罪业染污,须立即忏悔
假设已染,莫不思虑而便弃舍,当如佛说还出罪犯,励力悔除。
假如已经染了罪业,不要粗心不忏悔就放过去,而是应当依照佛说,使罪业还出,努力忏悔净除。
《梵问经》云:“于彼学寻求,及勤修彼行,终不应弃舍,命难亦无亏。常住正行中,随毗奈耶转。”
《梵问经》说:“一定要主动寻求戒学,以及要精勤地修习戒学,千万不要舍弃戒律如意宝,即使遇到生命危险,也不能亏损戒体。平常要安住在正行当中,随戒律而转,以戒为师,不要随自己的想法而转。”
《成就真实尸罗经》云:“诸苾刍,宁可离命而死,非可毁坏尸罗。何以故?离命而死,惟令此生寿量穷尽。毁坏尸罗,乃至百俱胝 生,常离种姓,永失安乐,当受堕落。”
佛在《成就真实尸罗经》中教诫说:“比丘们,宁可失去生命,也不可以毁坏戒体。为什么呢?因为舍命而死只是使今生的寿量穷尽,而以持戒后世将会转生善趣或者净土。可是毁坏戒律,乃至在一百个千万生中,都得不到人天的种姓,在如此漫长的时间当中失去善趣解脱的安乐,要感受堕落的痛苦。”
此具因 说,故当舍命而善守护。
此非方便之说,而是有根据的,因此宁可舍弃生命也要守好戒律。
所谓根据,从结果而言,舍掉寿命顶多只是牺牲这一世,而毁坏戒体是要在十亿生世当中受苦,而且受苦的程度超过断命根。这样对比,就知道戒重于生命,为了护戒可以舍命。
《苏摩王经》中记载:往昔,世尊曾经是条大力毒龙,以眼看众生或者吐气触及众生,就会立即致死。
有一次,毒龙发心受一天斋戒,因为喜欢寂静就来到深林当中。当时毒龙感到疲乏,很快睡着了。毒龙熟睡时,总是把身体缩小成一条蛇那样,龙身上的花纹五彩斑斓,不幸被猎人发现了。
猎人激动地说:“这样稀有的蛇皮,献给国王作衣服,一定会重赏我。”他用木杖按住龙头,操刀剥皮。毒龙疼醒后,心想:“我把这个国家搞个天翻地覆也是易如反掌,小小的猎人怎么能奈何我。可是今天我在持戒,应当信受佛语,以戒为重,不应当顾全自己的身体。”因此他闭上眼睛、屏住呼吸,安然忍受,而且对猎人生起了怜悯之心。皮被剥完之后,他的身体血肉淋漓,裸露在地上,招来很多虫子咬食。当时,天气炎热,毒龙痛苦难忍,想入水谋求一条生路,又怕伤到虫子而犯戒,最终还是保持不动。心想:“今天我把身肉布施给虫子,滋养他们的身体,来世我成佛时,一定要以法饶益他们的法身。”发愿之后,命终立刻转生到忉利天上。
《贤愚因缘经》中记载:安陀国有一位沙弥,有一天快要过午时,沙弥按师父的吩咐,到施主家去催斋饭。施主全家出门,只留下一个女儿看家。她见到沙弥时,心里欢喜,欲火炽燃,就在沙弥面前作出各种娇媚的姿态,强迫沙弥和她行淫。
沙弥无法脱身,心想:“我有什么罪业竟然遭遇这样的恶缘?今天我宁可舍命,也不能毁坏三世诸佛所制定的戒律。往昔,比丘到淫女家中,宁可投在火坑当中死去,也不肯犯淫戒。还有位比丘,被强盗劫走,用草绑住身体,他在风吹日晒、被虫啮咬之时,也不肯断草而去。又有比丘虽然看到鹅吞下了珠宝,但在被主人痛打,万分痛苦时,也不肯说出,这也是为了守戒的缘故。又有航船损坏时,下座比丘将逃生的木板让给上座比丘,自己被淹死在海里,这也是为了守戒。难道只有这些人是佛的弟子、能持戒律,而我不是佛弟子不能持戒吗?难道佛只是他们的导师而不是我的导师吗?我今天已经遇到善知识,为什么还要做恶法呢?我宁愿舍弃生命,也不能破戒,玷污佛法僧、父母师长。”
他转念又想:“我如果逃走,此女淫欲心强,一定会到门外拉我、诽谤我,街上的人看到,同样会污辱出家人的形像,看来我要在此处舍弃性命。”
等女人去关门时,沙弥拿起一把剃刀,双手合掌,向着拘尸那城佛涅槃的圣地发愿:“我今天不舍弃佛法僧,不舍弃和尚阿阇黎,也不舍弃珍贵的戒律。为, 了持戒,我宁愿舍弃身命,但愿下一世不论我转生何处,都能够出家学道,修持清净的梵行,断尽烦恼而成道。”发愿之后,就用刀割颈而死。
《贤愚因缘经》说:“持戒之人,护持禁戒,宁舍身命不毁犯。何以故?戒为入道初基,尽漏之妙趣,涅槃安乐之平途。若持戒,计其功德,无量无边。”
大恩上师说:“在文化大革命那样困难的时期,守戒修行时刻都会遇到命难,我们这些老比丘经过艰难险阻,最终能守护清净的戒体,现在你们持戒修行的环境这样好,为什么不珍惜宝贵的戒体呢?”
若不能尔,则应审思,我剃须发披坏色衣,空无所义。
如果不能这样做,就应当考虑:没有守戒,我剃须发、披坏色衣,也没有任何意义。
如《三摩地王经》云:“于佛圣教出家已,仍极现行诸恶业,于财谷起坚实想,贪诸乘具及象车,诸不殷重持学处,此等何故而薙头?”
如《三摩地王经》所说:“已经在佛的圣教中出了家,仍造很多恶业,把财物粮食看得很实在,贪著乘具、象、车等各种物质享受,不能认真守持各种学处。既然如此贪求,为何要落发呢?”
巳四、如是不护戒,则不能解脱轮回
若欲逃出有为生死,趣解脱城,坏戒足者,非仅不能实行,反当流转生死,众苦逼恼。
如果想逃脱有为生死,到解脱城,可是毁坏了戒足,不但不能真正到达,反而会重新流转在生死中,继续被三苦、八苦等无量众苦逼恼。
并及譬喻如《三摩地王经》云:“若人为诸盗贼逼,欲活命故而逃避,如其人足不能行,仍为贼执而摧坏。”
这种情形,就如《三摩地王经》所说的比喻:“比如,有人被强盗逼迫,为了活命想逃跑躲避,如果他的腿断了,还是会被强盗抓住而免不了砍头之苦。”
“如是愚人毁净戒,而欲脱离诸有为 ,由戒坏故不能逃,为老病死所摧坏。”
“同样,愚人毁坏了清净戒律却想脱离生死,可是毁坏戒律如同断腿,根本无法逃走,结果仍会被生老病死的强盗紧紧抓住而摧毁。”
巳五、当今护戒功德极大之理
故此经又云:“为著居家服,我所说学处,尔时诸苾刍,亦无此学处。”为近事 说五种学处 圆满守护,苾刍亦无。
先说末法时代守戒艰难的状况。
《三摩地王经》中又说:“我为穿在家衣服的居士所说的学处,到了那个时代,即使是比丘们也不具足。”对居士要求的五戒,连比丘也不能圆满守护。
正是由于守戒这么难,所以功德尤为巨大。
若于此时精修学处,其果犹大,故应策励。
如今正是佛授记的末法时代,如果此时能勤奋修习学处,其果报远胜在正法时代护戒,所以应当策励自己好好守戒。
即此经云:“若经俱胝恒沙劫,净心以诸妙饮食,伞盖幢幡及灯鬘,承事百亿俱胝佛。”
《三摩地王经》说:“比如,有人在俱胝恒河沙数大劫当中,恒时都以清净心,用各种高级美妙的饮食、伞盖、幢幡、明灯、花鬘等,在百亿俱胝诸佛面前,一一供养承事。”
“若于正法极失坏,善逝圣教将灭时,昼夜能行一学处,其福胜前俱胝倍。”
“如果有人在正法极度失坏、佛教接近毁灭的时候,能在一昼夜之中行持一分学处,此福德已经超过前者千万倍。”
巳六、以“造罪可悔而不防护”极不应理
又若念云毁犯可悔。无后不犯防护之心,放逸转者,说可还出,如食毒药。
如果心想:犯戒不要紧,反正可以忏悔。这样没有今后誓不再犯的防护心,三门放逸而转,还说可以使罪业还出,这就象服毒一样。
如《弥勒狮子吼经》云:“慈氏,末世末劫后五百岁,有诸在家出家菩萨,出现于世。”
在《弥勒狮子吼经》中,佛对弥勒菩萨说:“末法时代末劫的后五百年,有在家和出家菩萨出现于世间。”
“彼作是云:悔除恶业能无余尽,造作众罪造已当悔,增上毁犯而不防护,我说彼等是作死业。”
“他们这样说:通过忏悔,能令恶业无余消尽,造罪之后应当立即忏悔。如果增上毁犯而不下决心防护,我说他们是在造死业。”
“云何为死?谓如人食毒,此亦同彼,命终之后,颠倒堕落。”
“怎么说是死业呢?譬如有人服毒只会自取灭亡,同样,自己取毁戒的罪恶,死后一定会颠倒堕落。”
“又云:慈氏,于此圣法毗奈耶说为毒者,谓诸违越所制学处,故说汝等莫自食毒。”
“佛又说:慈氏,在圣法毗奈耶当中所说的毒,就是指诸多违越佛制学处的罪毒,因此才说你们不应自服毒药。”
巳七、修密者也须如是护持净戒分四:一、在家修密者也要修学多数律仪 二、由不护戒不但没有三种成就,也不得善趣安乐 三、当依大德的传统修学“戒和修行互为助伴的方法” 四、一切所作须对照三藏
午一、在家修密者也要修学多数律仪
若具别解脱律仪,应以如是道理守护,密咒 亦然。
如果是具有别解脱的律仪,应当依上述道理守护,而对修密法者而言,同样也强调要守护好律仪。
如《妙臂请问经》云:“佛我所说别解脱,净戒调伏尽无余,在家咒师 除形相,轨则诸余尽当学。”
如密续《妙臂请问经》说:“佛我所说的别解脱净戒调伏所有佛子,在家修密法者除了出家法衣等形相、专门为出家众制定的轨则之外,其余内容都应当修学。”
此说虽诸在家咒师,除出家相、羯摩轨则少分遮罪,尚如调伏所出而行,况出家咒师 。
按续部所说,在家修密者除了出家形相、四种羯磨和轨则等少分遮罪之外,凡是律藏制定的戒都必须如法行持,何况是出家的密咒师,更应当如法守戒。
“少分遮罪”:比如,触火、除草、蓄头发、穿白色衣服等,在家众造了不犯。
午二、由不护戒不但没有三种成就,也不得善趣安乐
又能成就密咒根本,亦是尸罗。
而且能成就密法的根本也是戒律。
《妙臂请问经》云:“咒本初为戒,次精进忍辱,信佛菩提心,密咒无懈怠。”
《妙臂请问经》中说到咒的根本有七法:一、戒;二、精进;三、忍辱;四、对佛有信心;五、菩提心;六、密咒;七、无懈怠。
“如王具七宝,无厌调众生,如是咒成就,七支能调罪。”
“如同转轮王具足七宝,能够无厌足地调伏众生,同样,修密法者如果能具足这七个条件,所有的罪业都能调伏。”
换言之,人王要调伏很多众生,必须具足七宝 才行;密咒师要调伏相续中的罪业,也必须具足七支,不可缺少。
在《曼殊师利根本续》当中,首先宣说了很多持咒的功德,但前提是不能毁坏戒律。一旦毁坏戒律,则不能成就悉地。
以下宣说这个问题:
《曼殊室利根本续》云:“念诵若毁戒,此无胜成就,中悉地亦无,又无下成就。”
《文殊根本续》说:“如果毁坏戒律,念诵不但没有殊胜的成就,也没有中等的成就,连最下等的成就也不会有。”
“能仁未曾说,毁戒咒能成,非趣涅槃城,境域及方所。”
“佛也没有说过毁坏戒体能成就密法,以毁坏戒律,不能趣向涅槃城的内部与边缘。”毁坏戒体,不但不能安住涅槃,连接近涅槃都不可能。
“于此愚恶人,何有咒能成?此毁戒有情,何能生善趣?且不得天趣,又无胜安乐,何况佛所说,诸咒岂能成?”
“对这些愚痴的恶人来说,怎么会成就密咒呢?此毁戒者怎么能转生善趣呢?天趣尚且不得,也没有殊胜的安乐,更何况佛所说的密法,怎么可能成就呢?”
关于密法的三种成就,有两种说法:
一、萨迦班智达在《三戒论》中说:真正的大乘成就者,须现见万法实相真如的本性。下等成就是见道,中等成就是八地,上等成就是成佛。
二、《灯明论》中说:下等是能成就息增怀诛四业,中等是能成就八种共同悉地,上等是获得佛果。“八种世间悉地”,即《帐幕帐续》中所说:“眼药成就与神行,宝剑成就及土行,丸药成就与飞游,隐身以及金丹术,此等共同之成就,依令师喜速获得。”具体而言:依靠特别的眼药能够见到地下宝藏;神行就是依靠神变可以在空中行走、停留;依宝剑成就,任何外敌不能毁坏,并能遣除一切违缘;土行指可以在地中无碍行走;丸药成就,就是吃此丸药后寿命会延长很久;飞游也称为夜叉仆,得到这种成就,所有的夜叉和非人会作他的仆人,另外也有解释成以神变飞行到别的地方,有白天醒觉的飞游和梦中飞游两种;隐身是以神变令他人见不到自己的身体;金丹术就是精华取精,依靠这种丹丸甚至可以在十多年中无需吃饭、喝水。这是八种共同悉地。
午三、当依大德的传统修学“戒和修行互为助伴的方法”
康垅巴亦云:“若年饥荒,一切事情皆至粮麦,如是一切皆绕于戒,当勤学此。”
康垅巴说:“到了饥荒之年,事情全都集中在粮食上,这是最要紧的事。同样,修行时一切都要围绕戒,应当精勤地学戒。”饥荒时,如果没有粮食,就会失去最根本的命根;修学时,如果没有戒,一切功德都会失去。因此,一切都要围绕命根一般的戒,护持好戒。
“又戒清净,不思业果必不得成,故思业果是真教授。”
“但要保持戒律的清净,若不思惟业果决定无法做到,因此,思惟业果是真实的教授。”
所以学戒时,必须学好黑白业果,思惟业果是学戒最好的善巧。
霞惹瓦亦云:“总有祸福皆依于法,其中若依毗奈耶说,无须改易,内心清净,堪忍观察,心意安泰,边际善妙。”
霞惹瓦也说:“总之,不论遭遇祸还是福,都要依靠佛法,其中如果能依止毗奈耶所说,则具有以下利益:一、无须改易,即如果最初依戒律行持,中间不必改变,不然最初学的虽然高,但中间无法上进,仍须回头学戒;二、内心清净,即安住戒律,心地会清净善良;三、堪忍观察,即经得起观察,行为可靠,让人信任;四、心意安泰,因为内心清净,心情会很好;五、边际善妙,即结果会善妙,换句话说,以依律而行,生在善趣,最后成佛。”
因为“戒相无热恼”,所以安住在戒律当中,不会以罪业之火焚烧而令内心悔恨忧恼,所以内心清净、安泰。《听闻经》说:“具戒随其寤寐间,一切时中悉安乐。”(具足戒律,睡也安泰,醒也安泰,一切时处恒时安乐。)《成就真实都经》也说:“具戒之人诸欢喜,具戒这人清凉水,具戒之人世间赞,人天圣位以戒得。”
善知识敦巴云:“有一类人依律毁咒 ,依咒轻律,除我尊长教授,无余能使调伏为咒助伴,及令密咒为调伏伴。”
仲敦巴仁波切说:“有一类人学了戒律,就毁谤密法;另一类人依于密法,就认为戒律是小乘而轻视,只有我上师噶当巴的教授,能使戒律成为密咒的助伴,又能使密咒成为调伏的助伴。” 仲敦巴仁波切的尊长是将戒律和密法互相视为助伴而修行。
午四、一切所作须对照三藏
觉沃亦云:“我印度中,凡有大事或忽然事,集诸受持三藏法师,问三藏中不曾遮耶?既抉择已,于此安住。我毗迦玛拉希拉诸师,则于其上,更须问云:菩萨行中不曾遮耶?不违彼耶?安欲根本随持律转。”
阿底峡尊者也说:“我们在印度时,凡是有大事或者突发事件,就召集受持三藏的法师们商议,问三藏之中是否遮止此事?抉择之后,就依此标准而定,即未遮止者可以行,遮止者则不做。我们戒香寺的法师们,在以三藏衡量的基础上,还问一条:在菩萨行中遮不遮止,违不违越菩萨行。所以当时的印度,一切大小事务都依据三藏和菩萨行来决定、处理。”
“安欲根本”即能让内心决定下来的所依。不依三藏,自己的心犹豫不定,很难抉择应不应作。了解了佛的制定,心里就很踏实,所以是安欲根本。
巳八、单独教诫烦恼的对治分四:一、总说对治 二、别别教诫 三、调伏烦恼是主要的悉地 四、赞叹摧毁烦恼是大英雄
午一、总说对治分六:一、不斗烦恼,戒不能净 二、烦恼虽起,然须精勤断除烦恼的相续 三、烦恼虽然相续不断,但若观为怨敌则容易退除 四、烦恼若退不再恢复 五、须精勤于退除烦恼的方便 六、能摧毁一切烦恼的无上方便
未一、不斗烦恼,戒不能净
如是戒净,又如内邬苏巴云:“现在于内与烦恼斗,惟此为要。不斗烦恼,戒不能净。”
如是“戒律清净”,又如内邬苏巴所说:“现在向内与烦恼搏斗,只有这个是紧要。若不和烦恼斗,则戒律不能清净。”
之所以会违越学处,都是因为烦恼的力量所造成。因此,要使戒律清净,一定要向内与烦恼作斗争。如果随着烦恼走,戒律很容易失坏。
“若尔不生伏断烦恼定学慧学,当须毕竟漂流生死。”
“如果戒律不能清净,就不会产生制伏烦恼的定学和断除烦恼的慧学,如此终须在生死当中漂流。”
又如前说认识烦恼,思彼过患离彼胜利,以念正知而为防慎。烦恼稍出,即应用矛数数击刺。
而且应当如前文所说,认识自相续中烦恼的体相,思惟烦恼的过患以及远离烦恼的利益,以正念正知谨慎地防护,时刻观察相续中有没有烦恼。烦恼刚出来,就要用矛反复击刺,要立即对治。
此复自心随何烦恼生已无间,视如怨敌与之斗战。若不尔者,初起忍受非理作意,令其资养成无可敌,惟随彼行。
而且自己内心任何烦恼最初生起时,就要立即视为怨敌,和它战斗。如果不如是而行,在最初生起时,容忍它认为没关系,这样非理作意,将烦恼资养壮大,变成没有对手时,只有随烦恼而行。
《佛子行三十七颂》中说:“烦恼串习难对治,执持正知正念剑,贪等烦恼初生时,立即铲除佛子行。”
未二、烦恼虽起,然须精勤断除烦恼的相续
如是励力纵未能遮,亦当速断莫令相续。应如画水,莫如画石。
这样努力即使暂时还不能遮止,也应当迅速截断,不要让它相续、发展,应当如画水而不应如画石。
如《亲友书》云:“当了知自心,如画水土石,烦恼初为上,乐法应如后。”
如《亲友书》所说:应当知道自己的心,有三种心态:一、如画水般不稳固,如在水上画花纹,马上就会消失;二、如画土般较稳固,如在土上画花纹,能保持一段时间,但风一吹也会消失;三、如画石般极稳固,如石上刻字,千百年不会变动。我们心中起烦恼应如画水,不留存在心里,而希求善法之心应如石上刻画,永远都不变,即行持善法,要持之以恒,不能改变自己行善的意乐和行为。
若于法品,与上相违。
如果是对善法,心态应当与对待烦恼时相反。烦恼不能如画石般久留,而应如画水般,生而即灭。修法则应如画石,永远留存在心中。
《入行论》亦云:“我应记恨此,与此共战争,如是相烦恼,除能坏烦恼。”
《入行论》也说:“为了摧伏烦恼,我应当一直记恨烦恼,与它战斗,我非战胜它不可。虽然对于修法而言,不能生起这种嗔恨烦恼,但是排除能坏烦恼、对烦恼的嗔恨。”
“我宁被烧杀,或被断我头,然于烦恼敌,终不应屈敬。”
“我宁可被焚烧、枪杀或者砍头,但是对烦恼敌人终究不应屈服。”
未三、烦恼虽然相续不断,但若观为怨敌则容易退除
善知识朴穷瓦亦云:“我虽忽被烦恼压伏,后我从下而为切齿。”
朴穷瓦也说:“我与烦恼搏斗,虽然烦恼比我厉害,把我压伏,但我在下面最起码也是咬牙切齿。”这是表示他不向烦恼屈服的态度。
博朵瓦闻之曰:“若能如是,当下即退。”
博朵瓦大师听到后说:“如果能如此而行,烦恼当下就会退去。”
未四、烦恼若退不再恢复
世庸怨敌,一次摈逐遂居他方,待得力时仍来报怨。烦恼不同,烦恼于身,若能一次拔出根本,无往他方,亦无报复,然由我等不能精勤破坏烦恼之所致耳。
烦恼和世间怨敌不同:世间怨敌,一次被驱逐到其他地方之后,等到他养精蓄锐有了能力时,仍然会来复仇。烦恼则不同,如果能一次从根拔除,它不会逃到他处,也不会报复,可是我们仍然被烦恼控制,这是由于我们不能精勤地断除烦恼所致。
《入行论》云:“摈庸敌出国,摄受住他方,养力仍返报,烦恼敌不尔。”
《入行论》说:“一般的敌人被驱逐出境之后,他会盘据在其他地方养精蓄锐,等力量充足时,仍然会回来报复,烦恼敌人并非如此,它是一断永不复返。”
“烦恼为惑慧眼断,遣离我意能何往,岂能住余返报我,惟我志弱无精进。”
“烦恼一旦以智慧眼断除,遣离我的心中,能到何处去呢?它岂能安住他方对我还击,只是我的意志薄弱,没有精进力,所以才没有取得一劳永逸的胜利。”
未五、须精勤于退除烦恼的方便
女绒巴云:“烦恼起时不应懈怠,当下应以对治遮除。若不能遮,应即起立设曼陀罗及诸供具,供养祈祷尊长本尊,次缘烦恼,忿怒念诵,即能折伏。”
女绒巴说:“烦恼生起时,不应当懈怠,当下就应以对治遮除。如果遮除不了,应当立即起立设曼陀罗和供养具,供养祈祷上师本尊,然后缘着烦恼念诵忿怒本尊的心咒,就能折伏。”
朗日塘巴亦云:“彼又云移动住处,劲举项颈,亦能折伏,可见彼与烦恼斗争。”
朗日塘巴也说:“女绒巴还说:移动一下位置,换一种姿势,向上伸展脖子,也能折伏烦恼。可见当时他和烦恼斗争的情况。”
未六、能摧毁一切烦恼的无上方便
此复应如阿兰若师云:“昼夜惟应观察自心,岂有余事?”
有人问阿兰若师:“您修习何法呢?”阿兰若师说:“日日夜夜唯一应当观察自心,此外哪有其它的事?” 应当效仿阿兰若师而行。华智仁波切在《自我教言》中说:“总之时时刻刻中,自观自己极为要,出世世法亦归此。”
依此而行,乃能生起。
按这样行持,就能摧毁一切烦恼。
又传说大觉沃一日随见几次,尔时定问“生善心否”。
又传说一日之中不论见到阿底峡尊者几次,他总是要问:“你善心生起没有?”善心与烦恼相违,善心没有生起,就是在烦恼当中。
午二、别别教诫分六:一、教诫依止愚痴的对治 二、教诫依止嗔恚的对治 三、教诫依止贪爱的对治 四、教诫依止贪著世间八法的对治 五、教诫依止慢疑的对治 六、教诫依止随烦恼的对治
针对贪嗔痴慢疑五根本烦恼,别别教诫应当依止相应的对治。
此诸烦恼如何断者。
以下宣说如何断除根本烦恼和随烦恼的方法。
未一、教诫依止愚痴的对治
谓痴罪重极难远离,为余一切烦恼所依。
愚痴业罪重,极难远离,是其它一切烦恼的所依。换言之,以愚痴执著我,从我执生起一切贪、嗔、傲慢等烦恼。
彼之对治,多修缘起,善巧生死流转还灭。若能修此,则五见 等一切恶见悉不得生。
愚痴的对治就是多修缘起,善巧生死流转和还灭的道理,如果能这样修,则可以遣除五见等一切恶见。
三种愚痴的对治:
一、业果愚蒙的无明,它的对治是通达黑白二种业果的缘起修行之理;二、真实义愚蒙的无明,它的对治是通达十二有支流转还灭的道理;三、执著人我的萨迦耶见无明,它的对治是缘起性空的缘起修行之理,由于内外一切法都是以因缘缘起而产生,因此没有一个作者和受者的补特伽罗,观修此义便能遣除萨迦耶见。
未二、教诫依止嗔恚的对治
嗔与现后二世大苦,断诸善根,是大怨敌。
嗔恚带给我们现世和后世的大痛苦,摧毁我们多劫辛勤积累的善根,是真正的大怨敌。
以现世而言,执著嗔恚,内心不宁静,难以生起喜乐,心情烦躁,坐卧不安,而且损坏自己的名声,让亲友远离,没有好人缘,也使容貌不庄严,今世后世都让人们不乐看见。而且动嗔心会使智力下降,失去辨别是理非理的理智,以嗔心又会引发各种杀盗淫的恶劣行为。以后世来说,嗔恚会让人迅速堕落恶趣。
嗔心能毁坏善根,佛在经中说:曼殊师利,以能坏百劫所修善根,故名嗔恚。
如《入行论》云:“无罪能如嗔。”
如《入行论》所说:“没有比嗔恚更严重的罪业。”《佛遗教经》说:“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劫功德贼,无过嗔恚。”由于嗔心是失坏善法的根本,具有顿时摧毁善根的作用,所以是极严重的罪。
故一切种莫令生起,励修忍辱。若不生嗔,则于现法亦极安乐。
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要让嗔恚生起,应当努力修忍辱。假如能不产生嗔恚,则于现法也会很安乐。
如《入行论》云:“若能励摧嗔,此现后安乐。”
如《入行论》所说:“如果能够努力摧灭嗔恚,在现世和来世都会感受安乐。”
比如,如果能遣除嗔恨,就可以无忧无虑,睡觉也安心。在《菩萨地论》中说:修习安忍的人能摧伏嗔恨,所以没有不安乐,临终时天人也会降临,在鼓乐声中迎接他。《亲友书》中说:“断嗔获得不退果,此乃佛陀亲口说。”
一切时候不让嗔恚生起的方法,就是修习慈心和依止安忍,另外,可以多多思惟嗔恚的过患和慈心、安忍的种种功德,这些在上士道当中会详细解释。
慈悲观:一切有情都希求安乐、不愿意感受痛苦,站在有情的立场上,替他着想,体会有情都是自己毁坏自己的安乐、自己制造自己的痛苦,非常可怜,则能生起哀怜之心。又观一切有情往昔都曾做过自己的父母、兄妹、子女、利益自己的人等,如此以一颗平等的慈心护念十方一切六道有情,想让他们得到利益安乐,心里生起这样的慈心就能对治嗔恚。
未三、教诫依止贪爱的对治
贪爱能令先造一切善不善业渐增势力,能生生死。
贪爱能让以往造作的一切善业和不善业,逐渐增上势力,由此令有情受生在生死当中。
这是按十二有支流转生死的道理而宣说的,“先造善不善业”是能引的宿业,以贪爱的滋润能使业习气逐渐增上势力,如此具足能生支之后,必然在生死当中由善业受生善趣,由不善业受生恶趣。
又欲界者,从受用境触缘生受,味著生爱,应多修习内外不净及贪欲尘所有过患,而正遮除。
特别以欲界而言,是从受用五境的触因缘而产生受,由耽著受而引起贪爱。对治方法是多多修习内身和外境的不净观,以及贪著欲尘的过患,由此遮除贪爱。
世亲大阿阇黎云:“鹿象蛾鱼蝇,五类被五害。”
这是以旁生比喻人类贪著五欲的后果。鹿、大象、飞蛾、鱼、苍蝇这五者分别被声、触、色、味、香所损害,它们都是因为贪欲而丧身。
鹿好音乐,猎人就利用它这个执著,弹奏音乐,鹿被音乐声引诱过去后,就葬身在猎人枪下。
公象在发情期,猎人就以母象诱惑它,公象贪著和母象身体的接触,结果被猎人捕获。
飞蛾贪著光色,见到灯光就飞扑过去,结果被灯火烧死。
鱼贪著味道,钓鱼的人以鱼饵引诱,鱼儿就会上钩成为他人盘中餐。
苍蝇贪著刀刃上蜂蜜的芳香,结果死于刀刃之上。
“一害况恒常,近五何不害?”
耽著五欲中的一种,尚且有生命危险,何况人类日夜恒时依止追逐所有的五欲,怎么可能不遭损害呢?
从长远观察,我们欲界众生都是因为贪著五欲而引生各种烦恼,而长夜漂泊在无边无际的轮回当中,因此贪著五欲比服毒还要可怕。
总之,由于分别心是缘可爱境而引起无厌足的贪著,因此,可以以不净观和轮回苦观对治贪心,只要内心能现出不清净、不悦意之相,就能胜伏贪心。比如,贪执某人时,就观对方只是一层外皮漂亮,里面其实充满了三十六种不净物,没有任何可爱之处。还可以作九想观、白骨观等。对治贪心的具体修法,将在《观住轮番净心法》当中解释,此处不再赘述。
未四、教诫依止贪著世间八法的对治
又易生难离,谓爱四事利誉称乐,及于此等四相违品意不欢喜,当修对治。
容易产生又很难脱离的就是耽著世间八法。顺缘方面是贪爱利誉称乐四法,利是利养,誉是名誉,称是称赞,乐是各种享乐;逆缘方面是不欢喜相违的衰毁讥苦四法,衰是衰败,毁是毁辱,讥是讥讽,苦是痛苦,应当对这四种不离爱和四种乖离爱修习对治。
其实,世间所求的四法和所厌的四法都是平等的。为什么呢?因为所厌的四法,得到时会产生痛苦,所欲的四法,退失时也产生痛苦。以不欲直接产生痛苦,以所欲间接产生痛苦,所以平等的带给人们痛苦。以不欲的四法暂时产生不安乐,而以所欲的四法在将来产生不安乐。另外,所欲的四法和不欲的四法,平等都是刹那不住、坏灭的自性。坏灭之后,同样是无有利益。死亡时,也是平等需要舍弃。舍弃之后,同样没有乐和苦的差别。而且二者都是行苦的自性,也都是能使有漏法增上的助缘,对解脱生死而言都没有利益。而且都没有自在,二者的结局也都是不坚固。
总之,轮回所有的过患,都是以这二者直接或者间接产生。所以,一切轮回的过患可以归摄在世间八法的过患当中。
此复总修生死过患,特修念死,即能退除。
归摄来说,通过修习生死过患、特别是修习念死,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清净平等 随缘放下 真信切愿 摄根念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就能退除对世间八法的耽著。
未五、教诫依止慢疑的对治
慢于现法最能障碍当生之道,及是当来奴贱等因,故应断除。
慢烦恼从现法来说,最能障碍要生起的道,而且会成为当来地位卑贱等痛苦之因,所以应当断除。
在《正法念住经》和《慧海请问经》当中,更具体地宣说了慢的种种过失。
为什么傲慢最能障道呢?因为以傲慢缘着高相随转,内心没有取舍智慧。不能知道法和非法,不知该不该说、该不该做,也不知是处非处。导致不该做的去做,应该做的不能去做。
被傲慢恼乱的人不能知道业因和果报,不能分辨善道和非善道,不知道威仪、地点、时节,不知道裁量足不足够,在他的心目当中也不知道有大众。所以,以傲慢的缘故,不能知道持戒的方法。
为傲慢所障碍,虽然闻了法,却不能依法真实修持,对不曾听过的法,也不能发心希求,也不会向别人谦虚请教。而且傲慢会障碍修禅定,如同被风吹动的微尘四处飘散一样,傲慢者的内心时常散乱不安定。由于心意散乱,不能修习禅定、收摄自心,非常贪著外在五欲的境界。这样无法让心安住在善法中,所以也不可能真正以利他心调伏他人的相续。
以上从戒、定、慧、利他的角度,分析了傲慢最能障碍当生之道。确实是我慢高山不出功德之水。
断除道理。
断除的道理,就是思惟自己的五取蕴只是苦的自性,没有一点值得傲慢。
如《亲友书》云:“当数思惟老病死,亲爱别离及诸业,终不能越自受果,由对治门莫骄慢。”
如《亲友书》所说:“老、病、死、爱别离等这些世间苦果以及造成苦果的因——种种有漏业,自己这样一个凡夫,无论如何都不会超越自造业自受苦的迷乱境界。反复思惟此理,就能对治缘种姓、相貌、智慧等所起的傲慢。”
或者从行苦思惟,一切世间的圆满都是被业和烦恼牵制,不会超出行苦的自性,因此自己再好,也只是被业和烦恼牵着走的凡夫,有什么可以傲慢呢?
或者由人无我的修法根除傲慢。在轮回当中,我们有的只是五取蕴,色蕴可以分成地水火风四大种,每一大种再分析下去,最后分到无分微尘,其它心法的四蕴,也可以分至无分刹那,而且微尘和刹那都是刹那坏灭的自性。在这一大堆多分、刹那的法当中,哪里来的常、一、自在的我呢?既然没有“我”,哪里有“聪明的我”、“高贵的我”、“漂亮的我”、“有能力的我”?实际不过是一种四大种假合的法在不断变动而已,这样观修就能对治傲慢。
以下是疑的对治。疑烦恼有很多过患,对真实和非真实疑惑,会障碍对真实义产生定解。疑的种类众多,此处是以怀疑业果、三宝为例说明,其实对下士道、中士道、共下士道、共中士道、菩提心、六度万行、二谛法的本性无法产生定解而怀疑,都属于疑的范畴。
若于四谛三宝业果获得定解,则不复生疑惑随眠。
如果对四谛、三宝、业果得到定解,就不会再产生疑惑随眠。
未六、教诫依止随烦恼的对治
又睡眠、昏沉、掉举、懈怠、放逸、无惭、无愧、妄念、不正知等诸随烦恼最易生起,障修善品,当知过患修习对治,率尔率尔令渐微劣。
随烦恼的特点是最容易生起,障碍修习善品。我们应当在知道它的过患之后,时时修习对治,让它的力量逐渐减弱。
其过患者。
以下引经论说明睡眠等随烦恼的过患。
如《亲友书》云:“掉悔嗔恚及昏沉,睡眠贪欲并疑惑,应知如是五种盖,劫善法财诸盗贼。”
如《亲友书》所说:“心散逸在境界中的掉举、对往事的追悔、损害他人的嗔恚、心识内收的昏沉、极度内收的睡眠、对有漏五欲的贪欲、对道果等疑惑,应当知道这五盖是劫夺善法财富的盗贼。”此处掉举和后悔,昏沉和睡眠,以性质比较相似,所以合为一盖计算。
《劝发增上意乐经》云:“若乐睡眠与昏沉,痰癊风病及胆疾,其人身中多增长,令彼诸界极扰乱。”
《劝发增上意乐经》说:“喜欢睡眠、昏沉的人,体内的痰病、风病和胆病会多有增长,导致四大种扰乱不平和。”
“若乐睡眠与昏沉,集饮食垢腹不清,身重容颜不和美,所发言语不清晰。”
“如果喜欢睡眠和昏沉,会导致饮食不消化,在体内积聚饮食污垢,使肠胃不清,而且身体沉重,心无法专注在善法上,还会使相貌不和美,比如,皮肤不洁净、粗糙等,说话时吐字也会不清晰。”
又云:“若乐睡眠与昏沉,其人愚痴失法欲,凡稚退失一切德,退失白法趣黑暗。”
又说:“如果喜欢睡眠和昏沉,对取舍之处会愚痴,而且会退失修行善法的意乐,这个凡夫退失一切功德和白法,以具有深重的无明黑暗而趣入恶趣。”
《念住经》云:“诸烦恼所依,独一谓懈怠,谁有一懈怠,彼便无诸法。”
《念住经》说:“诸烦恼的所依,唯一是懈怠。谁具有这一种懈怠,他就没有一切善法。”
《菩萨本行经》当中,佛告诉阿难说:“夫懈怠者,众行之累:居家懈怠,则衣食不供,产业不举;出家懈怠,不能出离生死之苦。一切众事皆由精进而得兴起。”(懈怠会令一切行业停止不前:在家懈怠,衣食无法供应,事业也不能发达;出家懈怠,不能出离生死痛苦。一切事情都是依靠精进而得以兴起。)
《遗教经》说:“汝等比丘,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常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
《百喻经》中说:
往昔,有个国家在节日时,妇女们都以优钵罗花做成花鬘的装饰,戴在身上。一次,有位穷人的妻子对丈夫说:“假如你能送优钵罗花给我,我可以做你妻子,否则,我就舍你而去。”
这位丈夫以前擅长学鸳鸯的叫声,他就潜入国王的池塘里学鸳鸯叫,趁机偷取优钵罗花。池塘的看守听到池中有响动,就高声问:“里面是谁?”
穷人失口说道:“我是鸳鸯!”
看守立即把这只“大鸳鸯”从池塘里提出来,带着他去见国王。一路上,这位穷人不断地学鸳鸯叫,看守说:“前面该叫你不叫,现在你再叫有什么用?”
这则公案说明什么道理呢?
佛说:世间的愚人都是如此,一辈子损人害人造作很多恶业,没有修好身语意,将三门转成调柔贤善,等到临死时,这些人才说:“现在我要修善法。”可是狱卒要把他交给阎罗王,即使想修善法也来不及了,就象这位愚人在被押往国王面前的路上,再学鸳鸯叫有什么用。所以,现在存活之时懈怠,死时一定会追悔莫及。
《正法念处经》也说:“若求现未乐,应离于懈怠,放逸懈怠人,如狗等无异。”
以下这颂的缘起是:往昔,在舍卫城有两个商人,一个多财,另一个少财。多财的富商贪爱女人和赌博等,没过多久他就丧尽财产沦为乞丐。少财的商人安住在精进当中,到大海的宝洲取宝,后来逐渐富裕起来。胜光王得知此事之后,禀告佛陀,佛就宣说了以下一偈。
《集法句》云:“若行于放逸,即坏凡夫心,如商护财货,智当不放逸。”
《集法句》说:“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常常在放逸当中,那就会失坏自相续。如同商人护持财富一般,智者应当不放逸地守护自心。”
《萨婆多论》中有这样一则公案:往昔,目犍连尊者因为弟子有病,就升到忉利天去向医师耆婆问诊。当时正赶上天人们进入欢喜园,目犍连在路旁站着等待,没有一个天人看他。只有耆婆最后到的时候,看见尊者,向他举起单手致意,然后乘车飞驰而过。
尊者心想:他在人间本来是我的徒弟,现在耽著天上的欲乐,都忘本了。
于是尊者以神通力定住耆婆的车。耆婆不得以只好下车,向师父目犍连顶礼。
尊者以种种因缘训斥他。耆婆回答说:“因为我在人间是您的弟子,所以才举一只手向您问讯,您见到其他天人有这么恭敬吗?”
目犍连尊者就去劝诫帝释天王:“佛陀出世很难值遇,为什么天人不时常亲近佛陀,请受正法呢?”
帝释没有正面回答,他想让尊者了解一下天上的情况,就故意派使者去传某位天子,反复传了三次,最后不得已,此天子才来见帝释天王。天王就以此事告诉尊者:“这位天子是最贫困的天人,只有一个天女和一种伎乐的享受,就足已使他染欲情深,割舍不下,何况天王拥有各式各样的宫殿、楼阁,有无数的天女陪伴,有百味饮食可供享用,有百千天乐可以娱乐,天人陶醉在这样的欲妙中,看着东边就忘了西边,他如何能学进正法?所以,虽然知道佛陀难遇、正法难闻,但是耽著欲乐而被缠缚,不得自在,知道又能如何?
以下一颂的缘起是:往昔,世尊做菩萨时,诞生在婆罗门的家族当中,他上学时,老师为了观察学生们的内心,就故意说:“我很贫穷,你们去偷取别人的财物奉献给我。”其他学生都答应了,菩萨不但没答应,反而说:“不说为了这种小事去偷盗,就是为了获得帝释天的财富,我也不愿意无惭无愧地去做偷盗等事,我宁愿持瓦钵去讨饭,也比这个好。”
《本生论》云:“舍惭为天王,意违于正法,宁瓦钵蔽衣,观敌家盛事。”
《本生论》说:“如果为了获得天王的安乐而舍弃惭愧,心与正法相违,还不如手持瓦钵、身穿破衣,到怨家门口乞讨。”
作为出家人,应如《大智度论》所说般知惭有愧。
《大智度论》说:“入道惭愧人,持钵福众生,云何纵欲尘,沉没于五情?(入道具有惭愧的修行人,手持瓦钵给众生种福,为什么还这样在欲尘当中放纵自己,沉没在五毒当中?)著铠持刀杖,见敌而退走,如是怯弱人,举世所轻贱。比丘为乞士,除发著袈裟,五情马所制,取笑亦如是。(穿着铠甲手持刀杖的战士如果看见敌人就往后逃走,这样的怯弱者只会被全世界的人耻笑。而一个比丘做为乞士,剃了头发穿了袈裟,却还被五毒的野马牵制,同样会被世人取笑。)又如豪贵人,衣服以严身,而行乞衣食,取笑于众人。比丘除饰好,毁形以摄心,而更求欲乐,取笑亦如是。(贵族们以衣服庄严自己的身体,如果他们去乞讨衣服饮食,一定会被人们取笑。而比丘放下了一切外表的装饰,毁形以收摄自心,却还去追求五欲的享乐,同样也会被世人耻笑。)已舍五欲乐,弃之而不顾,如何还欲得,如愚自食吐。(已经舍弃五欲的快乐而不再顾恋,怎么又生起追求的心呢?这就象愚人把自己吐掉的食物捡起来吃一样。)”
《亲友书》云:“大王应知念身住,善逝说为惟一道。”
龙树菩萨告诫乐行王说:大王!你应当知道,于身住身念,佛说这是求解脱者唯一的道路。
佛说:“诸比丘,能清净一切众生、能超离不悦意痛苦、能辨别如理之法、能现前涅槃的唯一途径,即此身正念也。”应当知道,此处只是以身作代表,完整说来,就是不忘记身口意该作什么的正念,因此还要加上“于口住口念”、“于意住意念”。
“故当励力勤守念,失念则坏一切法。”
因此,应当努力精勤地守护正念,一旦忘失正念,就会失坏一切善法。
以下引一则公案,说明如何精勤守护正念:
《法句喻经》说:过去有位比丘,每天都要到城外的尸陀林,路上要经过一位农夫的田地。一次,农夫生气地骂比丘:“你是什么修行人,在我的田地里纵横行走,留下这么多脚印。”
比丘告诉他:“我要打官司,找一个证人,所以才穿过你的田地。”
这位农夫以宿世的因缘,到了该得度的时候。他暗自跟着比丘想去看个究竟。他看到空旷的尸陀林当中尸体狼籍,鸟和野兽吃剩的尸骸到处都是,有吃干净的,有没吃干净的,有些像灰鸽子的颜色。很多虫子聚集在尸体上爬进爬出,尸体发出的臭味让人难以接近。
比丘说:“这些鸟兽就是我的证人。”
农夫很奇怪地问:“他们怎么会是证人?”
比丘回答他:“我的心病是有很多烦恼,我观看这些骨骸恶露的不净相,返回房屋反观自身,从头到脚和它并无两样,可是我这颗心仍然在各种境界中散逸,追逐虚假的欲尘,我就告诫自己的心:‘心哪,你要知道,你不应当这样起念头,让我下地狱下饿鬼道。’我是个凡夫,没有解脱烦恼,而我这个贼子之心不听从我,所以我每天去尸陀林为他解说恶露不净之相,而且和他商量:‘心哪,你又粗暴又散乱而且错谬不安定,你从今以后要改正,不要再造恶缘了。’”
听了比丘这一席话,农夫感动得以手挥泪,哽咽无言。当时比丘和农夫在尸陀林当中观想,都证到初果。
《入行论》云:“虽诸具多闻,正信乐精进,由无正知过,而令有犯染。”
《入行论》说:“虽然具有多闻、正信、精进等功德,但是由于没有正知,相续仍然会被罪堕染污。”原因就是以不正知,不能时刻觉察自己三门的状态,由于失去觉察,烦恼贼很快就会起来造恶,染污相续。
不能如是断诸烦恼及随烦恼,然当不顺烦恼,不执彼品,视如怨敌,是为现在必不容少。故应励力摄对治品,破除烦恼,清净自内所受尸罗。
假如还不能这样断除烦恼和随烦恼,至少也应当不随顺烦恼,不执著烦恼,应当视烦恼为怨敌,在现阶段,这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应当努力摄持对治法破除烦恼,而令自己内在所受的戒律保持清净。
午三、调伏烦恼是主要的悉地
大觉沃弟子吉祥阿兰若师谓内邬苏巴云:“智然 ,后有人问汝弟子众,以何而为教授中心,则定答为已发神通或见本尊,然实应说于业因果渐渐决定,于所受戒清净护持。”
阿底峡尊者的弟子阿兰若师对内邬苏巴说:“益希巴!以后有人问你的弟子以什么做为教授的中心,他们肯定回答:已经显发神通或见本尊。其实应当说:对业因果越来越具有深忍信,对所受的戒律能清净地护持。”
故修之成就,当知亦是无明等惑渐趣轻微。
因此,所谓修法的成就也是指无明等烦恼越来越轻微。其它诸如护持气脉明点、能在天空当中飞行、能在石头上留下手印或脚印、能够遥视等,旁生和外道也具有,不算是内道真实的悉地。
阿底峡尊者说:“殊胜的悉地是烦恼减少,殊胜的成就是少欲知足。”
衮巴瓦说:“闻的标准相是行为寂静调柔,修的标准相是烦恼减少。”
哥的仁波切说:“在家事业断除故,可谓出家;恒时调伏自相续,可谓修行者;对断除烦恼者,可以安立成就者。这三者要牢记在心中。”
大恩上师在《直断要诀释》中说:“如果没有丝毫信心、悲心等正道的验相,则无碍地穿越山崖,在空中如鸟一样飞,在水中如鱼一样游,大的变小,小的变大,看他人一眼,就能把他的病治好,在山崖、虚空中取出佛像等伏藏品,将一般的魔降伏后收作眷属,这些都是魔所作违缘的验相,因此不能认为是正道。应当以慈悲之心降伏魔众,以智慧之眼照见并趣向解脱之道。”
午四、赞叹摧伏烦恼是勇士
能感现后二世纯大罪苦,谓与他斗争,然于尔时一切众苦,舍命强忍,其伤疤等返自显示,谓此即彼时所伤。
能导致现世和后世纯粹大罪苦的业,就是以嗔恨心和别人斗争。而在这样造罪业的时候,一个坚强的人尚且能不畏牺牲,强忍一切痛苦,而且还会自我炫耀伤疤:这是在那次战争中英勇挂彩的。
若断烦恼发精进时,忍耐苦行,极为应理。
如果断除烦恼,能获得现世来世的大安乐,所以,为了断除烦恼生起精进时,忍耐暂时的小苦极其应理。
《入行论》云:“无义被敌所毁伤,若尚爱为身庄严,为大义故正精进,小苦于我岂为损?”
《入行论》说:“毫无意义被敌人伤害之处,尚且自爱地视为身体的庄严,现在是为了解脱成佛的大义而真实精进,小小的痛苦对我而言又有什么损害呢?”不仅没有损害,反而唯一是利益,因此应当依止。
若能如是战胜烦恼,乃名勇士。战余怨敌如割死尸,虽不杀害自亦当死。
如果能这样刻苦而战胜烦恼,则称为勇士。战胜其余外在怨敌,等于是割杀死尸,因为即使不杀害他,他也会在百年之内自然死亡。
《入行论》云:“轻蔑一切苦,摧伏嗔等敌,胜此名勇士,余者如斩尸。”
《入行论》说:“在这场和烦恼搏斗的战争中,任何困难和艰苦我都不在乎,我会勇敢地摧伏嗔恚等敌人。能战胜烦恼,才是名副其实的勇士,此外杀死世间的怨敌如同杀死尸一般,并不能称为勇士。”
故又如论云:“住烦恼聚中,千般能安住,如野干围狮,烦恼不能侵。”
所以又如《入行论》说:“安住在烦恼堆中,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镇定安住,犹如狮子被狐狸围攻,毫无惧色一样,烦恼也不能侵害我。”
道所治品,莫令侵害,而当胜彼。
道的所治品,是指烦恼。上面这一颂,是说不要让烦恼侵害而应当胜伏它。
已说共中士道次第。
以上共中士道次第的内容,已经宣说完毕。
壬三、摄义分二:一、总说 二、别说
癸一、总说
修习中士道修心法门时,首先通过正念忆念总的轮回过患和六道中每一道的过患,对轮回生起猛利的厌离心,再反复思惟解脱正道和解脱功德,对涅槃生起猛利的希求心。结合此二者就可以生起中士道的意乐——无伪的出离心。然后对自己所受的戒律,以非常珍惜的方式守护,尤其应当依止烦恼的对治而与烦恼战斗。如果有过失染污相续,也要通过如理忏悔的方式及时净除。
由于本论的目的,是在共下士和共中士的共道基础之上,将学人引入上士道,因此在中士道时,四谛中的道谛和灭谛不必多说,在后文上士道宣说真正道时,会有深广的解释。
本论抉择能趣解脱道的体性,宣说了两个方面,就是灭除生死的所依身和道,其中所依身,一般是暇满人身,最殊胜的是出家身,解脱道则是戒定慧三学,以戒为基础,以慧为正对治。
以下从二方面总结:
癸二、别说分二:一、圣教根本——别解脱戒 二、道的核心——修习人无我空性
子一、圣教根本——别解脱戒分二:一、别解脱戒成为圣教根本的理由 二、别解脱戒的体性——出离心
丑一、别解脱戒成为圣教根本的理由
因为如果隐没了别解脱戒的传戒仪轨,就不会出现新的出家比丘等,最终导致出家人会消失;如果没有出家人,他们所作的讲闻、思惟、修行的相续就会中断;以相续中断的缘故,就不会生起实修的功德;以没有实修的缘故,就无法现前整个佛法的证法。
所以,别解脱戒是整个圣教的根本。
如此别解脱戒的体性是什么?就是出离心。以下从“所禁”和“能禁”方面来解释:
丑二、别解脱戒的体性——出离心分二:一、所禁 二、能禁
寅一、所禁
必须禁止什么呢?观察自己的心态,现在我们的心在追求什么?并不是为了获得后世的解脱菩提,只是耽著现世,追求愉快、舒适、名誉或者衣服、饮食和称赞。这种分别心,就是所禁,它的根本是耽著现世,而耽著现世的根本其实就是我执。
再进一步比较,就能找出主要的所断:相比追求愉快、追求舒适,是不是更难断除追求名誉,相比追求衣服、饮食,是不是更难断除称赞?例如,世人在格斗时,明知有生命危险,敌人就在某处等待他,但他还是会很勇敢地前往战场,所以是宁可远离愉快和舒适,唯一想求得名声。试想,为了死后能留下美名,连生命都可以舍弃,这是不是深重的迷乱呢?又比如作为修行人,衣食受用节俭,能刻苦精进地修行,但是别人称赞自己“修行好”时,心里便欢喜不已。所以,他可以放下对衣食的耽著,却放不下别人的称赞。其实,对维持生命、保养身体来说,衣服和饮食不可缺少,对此都能放下,反而希求一些如谷响般毫无实义的称赞,这也是大迷乱。
平常,我们或许会这样想:无论是佛法还是世间法,我们都必须在别人面前无惭无愧,做得有光彩。其实这种念头,就是为了获取名誉和称赞,而开始在三门上造作, 。
由以上比较可知,在一切所断当中,耽著名誉和称赞最为主要。
应当知道,“我执”和“耽著现世”此二者,是实现世间或者轮回所有愿望的根本,基于这种意乐,会生起各种各样的邪分别念。
比如心想:“不管完成修法还是世间事业,都是以财富、物质为基础。修法也不能脱离物质基础呀!如果衣服、饮食、卧具、住宅、电器等不能圆满,修法也不可能成功。在世间生活,一切快乐、舒适、名誉的根本,唯一是财富,拥有财富就意味着拥有了人生的一切。因此,如果不能获得今生所须的财富,只是拥有少许,从长远来看,恐怕没有经济上的保障。”诸如此类,是现代人普遍具有的恶劣心态。
顺着这样的分别念发展,又会妄想:“为了成功致富,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那些成功人士,他们和我同样是人,看他们的经历,也是开公司经商,而且都是非常勤劳才创造起财富。我如果走这条路,只要勤劳能干,我也可能做得到。假使做不到,也必须尽力而为。必须了解所有经商的策略,如果不能全面知道,也一定要努力掌握必要的策略。”
或者这么想:“你看某某人,那么多人恭敬他,供养很多,过得真是快乐啊!其实我也有条件成为他那样,我的性格也很好,也能行持善法和闭关的修行,男女的贪心也不强烈。就算不能成为上师,获得一个好的师父或者当家的地位,应当不成问题。”诸如此类,就是谋求财富、利养的恶劣心态。
在以上两种心态中,以前一种分别念会导致心中完全舍弃所有善法和实修。整日忙碌于世间法,处理各种世间琐事度日,计算商品的价格、显现各种狡诈的行为,一天二十四小时当中,都是这样不断地循环往复。在经商的过程中,事务繁忙,与热闹的城市联系频繁,还要疏通各种渠道,打点黑白两道。所以连静下心来品一杯茶的清闲都没有,日日夜夜都在无义中散乱度过,这真是自我舍弃。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连想一想“自己快不快乐,这样生活有没有意义”的念头,都生不起来。下至于好好穿一下衣服,稍微系紧一点皮带,心都专注不了,心想到什么就直接去做。这样的人生,连属于自己快乐、放松一上午的时间都没有。这就是以自己毁坏自己。
后一类耽著现世的修行人,都是表面行持善法,自己束缚自己:自己的心已经飞到别处,还显示各种威仪做那些狡诈的行为;将自相续的迷乱放在一边,不去对治,身口却精进地修持善法;舍弃了智慧本尊,却修一些财神和世间护法;相续中并无慈悲,主要做的都是自私自利之事;生起无量迷乱分别念之后,在自己的门上贴着闭关的标签;自相续中没有丝毫断证的功德,心里却在计算我已经闭了几年几个月;相续中,没有布施一口饭的舍心,口中却念着布施身体、请你拿去我的血肉等断教词句;心中对三宝没有信心,却打着鼓、摇着铃,求三宝保佑;经书、供品、法器已经成了求取财富的工具,还说自己在实修念诵和供养;在大众场合,害怕别人揭露自己不是上师、比丘,外表显现狡诈的行为,而在家里,完全是安住散乱、做一些世间琐事度日;本尊咒语是在路上念,大念珠是在人群当中数,一切善法都成了卖弄。
这样的人过了几年,竟然加入到上师、老师的行列。白财和黑财如天上降雨般堆满了精舍。美食、恭敬、承事、施主们的信心、寺庙僧人的恭敬等源源不断现前时,我们这位大德再也不会观察自相续,决定会产生无意义的傲慢。即使佛陀现在眼前,他也没有信心和恭敬。他有的只是观察道友的过失,对施主这样那样的不满意,对各种受用的不满足,在房间里呆不住,还有就是“我什么都需要!”
如此他相续中贪嗔如烈火般燃烧,在他的周围充满了各种人情面子、世间八法的事,都是护持在家人和施主的心。他的行为只会让真正的出家人痛心。
因果的观念逐渐远离他的相续,唯一就想:我现在怎么做都可以。因此,三门放逸、随意而行。渐渐魔鬼会来摄受他,还误以为是现见本尊,其实自己已经成了魔鬼的同类,与圣道完全相违。自相续和佛法完全背道而驰,他的下场是死后立即堕入孤独地狱。
可见以上两种恶道的根本,就是追求现世的分别念,所以是我们唯一的所禁。一切追求现世的所作都可以归纳在上述的恶道当中,这些就是所断法。
寅二、能禁
上至有顶下达无间地狱以上,不论受生在三界的何处,周遍都是痛苦的自性,都是痛苦的幻轮。就象身处火坑、厕所中或者针尖上,连毛尖许安乐都没有。已作的全部是痛苦的自性,没有芝麻许实义,因此,今生世间的事业毫无用处。
如果我们能这样如理作意:现在获得暇满人身,遇到了具相的上师,在可以自由修持圣法时,我一定要修持解脱轮回苦海的方法。唯有内心深处猛利产生的这种心,才是真正的别解脱戒。
一切四部律藏、二百五十条戒、声闻缘觉的论典以及三藏的意义,都可以归纳其中。可以说,这是一切道的基石、一切善法的根本、一切乘的基础。所以,心中生起舍弃追求今生的无伪出离心时,就是进入了解脱道的第一道门。因此,应当真实生起这种出离心。
如果尚未生起,就应当数数观察总的轮回痛苦,以及自他一切所作是无常、痛苦的自性,必须依此方法通过勇猛精进,在相续中生起出离心。
因此,别解脱戒的体性就是无伪的出离心。没有这个根本,别解脱的八关斋戒乃至比丘戒都无法获得,最多是善愿戒和怖畏戒。所以,下至受一天斋戒,也应以真正的出离心摄持而受持。
另外,菩萨戒中的愿行菩提心两种学处,或者自他交换,这一切都要落在体会到众生具有大苦这个要点上。如果没有思惟苦谛的体会,发菩提心也只是空话而已。因为菩提心是以大悲为因,而大悲来自了解众生的痛苦。相反,不能认识众生的痛苦,必定不能生起菩提心。如此大乘的修行也就没有所依。
总之,以出离心为体性的别解脱戒,是一切圣教的根本或基础。
子二、道的核心——修习人无我空性
正如《入中论》所说:“慧见烦恼诸过患,皆从萨迦耶见生。”一切轮回诸苦来自有漏业,业由烦恼造作,烦恼以萨迦耶见引起,因此,我执是轮回的根源,是集的根本。相反,要解脱轮回的结生相续,必然应当在因上断除烦恼,而真正能从根上断烦恼的唯一对治就是通达人无我空性的智慧。所以,解脱道的核心就是修习人无我空性。
所谓“人无我”,即常一自在的我丝毫也不成立,也就是在微尘和刹那的蕴聚相续上,除了不观察假立为“我”之外,再不会有其它实有自性的我。由此可知,常一自在的我,只是以第六意识执著的遍计、假立的我,对“我”的执著只是一种虚妄分别而已,因此一定可以通过修人无我空性遣除。总之,所空是以自己第六意识执著的人我观念,能空就是无我的正见。具体抉择人无我的正见,在《辨中边论》、《入中论》、《入行论?智慧品》等大论典中都说到了详细的方法和理论,在《观住轮番修心法》中有实修的引导,应当配合这些法要,真正修习无我正见。
如果能安住在无我的正见当中串习,一直颠倒执著“我”和“我所”的观念就会转成“无我”、“无我所”的观念,一旦空性的习气成熟,就能退除我执,由此自然就能制伏乃至根断,由我执所引起的缘着自党起贪、缘着他党起嗔,缘着自我高相起慢等烦恼。如此息灭轮回的苦因——烦恼,以及以烦恼感召的取蕴身,就是灭谛的境界。
总之,本论修习解脱道的内容可归纳为《摄颂》中的两颂:
业惑增上成流转,结生相续系缚坚,
离此当得无漏乐,勤希解脱求加持。
为脱有苦依三学,出家身德佛所称,
生生愿持解脱戒,如护眼珠求加持。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思考题

希求解脱
一、为什么对善趣也应当如对恶趣一般厌患?
二、解释颂义:
诸常转入生死轮,而于暂憩思为乐,
彼定无主渐百返,漂流等非等诸趣。
三、修习苦性和不净相有何必要?
四、什么是系缚的体性?
五、如果把解脱定义为生已息灭,有什么过失?解脱真正的含义是什么?求解脱之心是何种心?
思惟苦谛
一、解释颂义:
谁于此无厌,彼岂敬寂静,如贪著自家,难出此三有。
二、为什么在集谛前宣说苦谛?
三、为什么不在苦谛后而在集谛后宣说灭谛?
四、解释颂义:
如病应知断病因,当得乐住应依药,
苦因彼灭如是道,应知应断应证修。
五、不真实思惟苦谛有什么过患?
六、为什么说“不以思集善知生死根本,是断截正道扼要”?
七、为什么在思择修时应当令识极为明净?
八、欲引发三乘一切功德,都须要哪两种事?
九、思惟八苦:
(一)如何思惟生苦五种?
(二)如何思惟老苦五种?
(三)如何思惟病苦五种?
(四)如何思惟死苦五种?
(五)如何思惟怨憎会苦五种?
(六)如何思惟爱别离苦五种?
(七)如何思惟求不得苦五种?
(八)如何思惟五取蕴苦五种?
(九)为什么八苦中对生苦和五取蕴苦特别须要认真修习?
(十)对生死取蕴自性未能生起真实厌离,有什么过患?
十、思惟六苦:
(一)什么是无定过患?如何思惟无定过患?
(二)什么是无饱足过患?如何思惟无饱足过患?
(三)解释颂义:
汝应忆念为诸欲,徒耗诸身前边际,
今求菩提具禁戒,由禁于此摧诸欲。
汝应忆念为诸欲,徒耗诸身前边际,
未能承事恒沙佛,未从佛闻如是语。
(四)如何思惟数数舍身过患?
(五)按本论所说,“虽将地丸如柏子,数母边际未能尽”的意义如何?为什么由思惟此义能引发厌患生死?
(六)如何思惟数数高下过患?
(七)如何思惟无伴过患?
(八)如何把六苦归摄为三种?
十一、说出三苦的体相、比喻以及相互关系。
十二、说明随苦乐舍受生起非理作意和生起如理作意的差别。
十三、为什么说“于五取蕴乃至执持、尔时受苦”?
十四、行苦既然遍一切苦,为何只在舍受上安立?
十五、以理成立四威仪等中没有自性的安乐?
十六、如何把八苦摄为三苦?
十七、解释颂义:
恶趣苦无余,人中亦现有,苦逼等地狱,贫如琰魔世。
此中旁生苦,强力于羸弱,缺罚及损害,相续如暴流。
有因贫乏起,余从不足生,追求难忍苦,一切谋略杀。
十八、说出非天之苦。
十九、说出欲天死殁苦、悚栗苦、斫裂杀害苦、驱摈苦。
二十、解释颂义:
(一)
所有受欲天,彼亦无乐心,遭欲贪炽然,内火而烧煮。
若诸心散乱,彼岂有安乐?非于无散心,刹那能自在。
散逸扰乱性,终不能寂灭,等同有薪火,遍受大风吹。
(二)
如病愈未久,食所不宜食。
二十一、上二界粗重的内涵是什么?
二十二、解释颂义:
色无色诸天,超越于苦苦,以定乐为性,住劫不倾动。
然非毕竟脱,从彼仍当堕,似已得超越,恶趣苦暴流。
虽励不久住,等同空飞鸟,如童力射箭,堕落为边际。
如久然诸灯,刹那刹那坏,诸行变坏苦,仍当极侵恼。
思惟集谛
一、为什么首先应对烦恼善巧?
二、烦恼的总相是什么?
三、说出贪、嗔烦恼的相?
四、说出坏聚见的相及立名的理由。
五、说出坏聚见与边执见的关系。
六、说出戒禁取见与见取见的相及二者的差别。
七、说明烦恼生起的次第。
八、解释颂义:
若我知有他,执嗔自他分,与此等系属,生一切过失。
九、能生烦恼的六因是什么?应如何对治六因?
十、烦恼才生起就先能令心杂染倒取所缘是一种什么状态?请按自己的体会举例说明。
十一、解释《庄严经论》颂义:
烦恼坏自坏他坏净戒,退损失利护法大师呵,
斗诤恶名。他世生难处,失得未得意获大忧苦。
十二、以理成立烦恼是真正的敌人?
十三、应如何与烦恼斗?
十四、说出二十种随烦恼的相和作用:
(一)忿;(二)恨;(三)覆;(四)恼;(五)嫉;(六)悭;(七)诳;(八)谄;(九)害;(十)骄;(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掉举;(十四)昏沉(十五)不信;(十六)懈怠;(十七)放逸;(十八)失念;(十九)散乱;(二十)不正知。
十五、按经部宗以上说出思业与思已业的体性。
十六、集谛中的业包括哪些?
十七、说出立名为不动业的理由。
十八、以理决定造集引生死业的作者。
十九、说明如何集业之理。
二十、为什么资粮道、加行道行者以出离心或无我慧摄持的善净业,不是能引生死的庸常集,却是集谛所摄?
二十一、确切说出为庸常集所摄的业的范围。
二十二、分别缘何种受,会造得(一)非福业;(二)福业;(三)能生三禅以下不动业;(四)能生四禅及无色界不动业。
二十三、说出三类死缘。
二十四、为什么要惜福?
二十五、名词解释:善心死;不善心死;无记心死;解肢节苦。
二十六、解释“作善者从暗趣明”的涵义。
二十七、解释句义:
善不善心行相明了,不能随顺当断死心。
二十八、比较善心死、不善心死、无记心死三种死亡状态的异同。
二十九、了解有关死心的法义之后,我们应当如何为死做准备?
三十、导致中有的因是什么?
三十一、说出中有的生处、身形、显色、行态和寿量。
三十二、解释中有、生有、本有、死有。
三十三、解释颂义:
为当本有形,此谓死以前,生刹那以后,同类净眼见。
具业神通力,根全无障碍,不转为寻香。
三十四、说明胎生受生之相。
三十五、名词解释:结生。
三十六、薄福者和多福者于人间受生之际,显现的相有什么不同?
三十七、说明对地狱业作而增长的非律仪中有受生之相。
三十八、说明受生旁生乃至色界天等之相
三十九、说明湿生化生的受生之相。
十二缘起
一、由十二缘起门中思惟的目的是什么?
二、解释句义:
无明如非亲实等。
三、对于无明的体相,法称论师和无著论师分别如何承许?二者差别何在?无明有哪些差别?
四、行具体有哪些差别?
五、解释因位识和果位识的体相以及二者的差别。
六、如何以无明为缘生行?如何以行为缘生识?
七、解释名色、六处以及二者的差别。
八、触的体相是什么?触有哪些差别?
九、受的体相是什么?受有哪些差别?如何由触缘生受?
十、爱有哪些?如何由受缘生爱?何种情况以受缘不生爱?爱有哪些差别?
十一、取具体有哪些差别?
十二、爱和取有什么差别?如何以爱缘生取?
十三、解释“有”的含义。
十四、生、老、死的确切定义是什么?
十五、十二支如何摄为四支?
十六、辩答:
引和生这两重因果是为了显示有情一重受生因果,还是两重,如果是初者,那已经生起果位的识乃至于受后面再说生起爱等,不应道理。如果是第二,那后面一重因果当中缺少无明、行和因位识,前面因果当中缺少爱取有。
十七、回答:
(一)能引所支中,何为所引?以何而引?如何而引?所引之义是什么?
(二)能生所生中,以何而生?何为所生?如何而生?
十八、以十二有支配合能引所引能生所生的关系,解释:
(一)流转恶趣的缘起;(二)流转欲界善趣的缘起;(三)流转上界的缘起。
十九、如何把十二有支摄为烦恼、业、苦三道?
二十、《稻秆经》当中如何把十二有支摄为四因?
二十一、能引者需要几世圆满成熟果报?
二十二、认识几世圆满之理后,对于我们实现离苦得乐有哪些方面的启示?比如希求即生往生净土,在十二缘起方面应当如何把握能引、能生的缘起,才能达成往生的目的?
二十三、为什么在对十二有支的思惟当中可以包括下、中、上三士的法类?
二十四、对于苦集和十二支流转的道理善巧了知之后如理串习,会产生哪些功德利益?
二十五、具体解释句义:
善见缘起,则能遮除缘前后际,及缘现在一切恶见。
二十六、解释十二缘起图。
二十七、学习十二缘起之后,谈谈你的体会。
二十八、中士道要求的意乐之量如何?
二十九、解释句义:
处于无常炽燃大火三地之中,如入火宅决欲超出。
三十、出离意乐浮于表面,会有什么过患?
三十一、为何要把中士法类做为教授中心而修习?
除邪分别
一、遣除邪分别:
若于生死修习厌患令心出离,则如声闻堕寂灭边,于生死中不乐安住,故修厌患于小乘中可名为妙,然诸菩萨不应修此。
二、何种不舍生死应当舍弃?何种不舍生死应当随学?何种厌患生死应当舍弃?何种厌患生死应当随学?
三、如果菩萨和声缘一样厌离生死,那有什么超胜于声缘之处呢?如果超胜于声缘,菩萨的厌离生死和声缘的厌离生死有何不同呢?
四、六祖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此处说需要厌离世间,两种观点如何融合呢?
五、以什么理由能成立大乘比小乘人极应厌患生死极应灭除生死?
六、解释文义:
众生众苦无余尽至,尽生死边,刹那刹那种种异相
损害身心,然不因此而起恐怖,众生众苦一时顿至,
尽生死际,发大勇进,刹那刹那悉能生起一切众生
一切种智无量无边珍宝资粮。知此因已,应当更受
百千诸有。
七、解释颂义:
(一)
沉溺三有流,苦海无边底,喜掉无厌畏,何物在我心?贫难求护坏,离及病老衰,入恒炽然火,觉乐宁非狂?
(二)
噫世具眼盲,虽现前常见,后仍不略思,汝心岂金刚?
(三)
见住世动摇,如水中月影,观欲如嗔蛇,盘身举头影。见此诸众生,苦火遍烧然,大王我等乐,出离往尸林。
八、以理成立“生”是一切损害根本。
九、为什么破除烦恼须要依赖修习无谬圆满之道?
十、解释语录涵义:
现是从畜分出之时。
十一、你是如何理解“于无安乐愚执为乐,应当了知是恶业果”?
十二、以你的体验和观察说出居家的过患。
十三、解释四句体相:
身在家心在家;身在家心出家;身出家心在家;身出家心出家。
解脱正道
一、解释颂义:
咒本初为戒,次精进忍辱,信佛菩提心,密咒无懈怠。如王具七宝,无厌调众生,如是咒成就,七支能调罪。
二、为什么说“不思业果戒不能清净”?
三、解释句义:
总有祸福皆依于法,其中若依毗奈耶说,无须改易,内心清净,堪忍观察,心意安泰,边际善妙。
四、为什么需如荒年一切事都放在粮麦上,一切都围绕戒呢?
五、对于烦恼忍受将会导致何种后患?
六、解释颂义:
当了知自心,如画水土石,烦恼初为上,乐法应如后。
七、破除世间怨敌和破除烦恼有何不同?
八、阿底峡尊者见人必问“生善心否?”有何密意?
九、解释颂义:
鹿象蛾鱼蝇,五类被五害,一害况恒常,近五何不害?
十、慢烦恼有哪些过患?
十一、解释颂义:
当速思惟老病死,亲爱别离及诸业,
终不能越自受果,由对治门莫骄慢。
十二、分别说出对治以下烦恼的方法:
(一)痴;(二)贪;(三)嗔;(四)慢;(五)疑。
十三、说出以下随烦恼的过患:
(一)睡眠昏沉;(二)懈怠;(三)放逸;(四)无正知;(五)忘念;(六)无惭无愧。
十四、修的成就相是什么?
十五、什么是真正的勇士?
十六、解释颂义:
住烦恼聚中,千般能安住,如野干围狮,烦恼不能侵。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清净平等 随缘放下 真信切愿 摄根念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21

出家闲旷如虚空,自在无为离系著。”
本论前文宣说业果时,曾引《宝蕴经》说:“三千所有一切有情,皆入大乘,具轮王位,各以灯烛器等大海、炷如须弥,供养佛塔,其福不及出家菩萨,于小灯烛涂以油脂,供养塔前,所得福德百分之一。” 可见依靠出家所依修道能力大于在家身。
不但是显教,《时轮金刚》等无上密续也同样赞叹出家的所依。《金刚鬘本续》说:“外现比丘,内修生圆。”《时轮本续》说:“修密法以比丘身为胜。”《金刚橛续》、《时轮金刚》中异口同声说:“三者比丘为最胜,中等即是诸沙弥,彼中在家位最低。”所以,对修学大乘来说,所依出家身极为重要。
出家律仪,即三律仪中别解脱律仪,故当敬重圣教根本别解脱戒。
以上显密经续中所赞叹的出家律仪,是别解脱律仪、菩萨戒律仪、三昧耶戒律仪三者中的别解脱律仪,因此应当敬重圣教根本的别解脱戒。
由此可见,佛教的基础就是别解脱戒。
整个抉择解脱道的体性,包括抉择身和抉择道两部分。以上从两方面抉择了身:修解脱道,在家众须具有八暇十满的人身,如果是出家身,则是最好的所依。以下抉择“道”。
丑二、修何等道而为灭除分二:一、认定道而连结 二、真实抉择
第二修何等道而为灭除者。
修持哪些道可以灭除生死呢?
寅一、认定道而连结
如《亲友书》云:“或头或衣忽然火,尚应弃舍灭火行,而当励求无后有,因无余事胜于此。”
如《亲友书》所说:“即使头上或者衣服忽然起火,尚且应放下灭火的行动,而当努力寻求遮止后有的道,因为再无一事比求证涅槃更为紧要。”
这是显示修行涅槃特别须要精进,即使有燃眉之急也不必管它,没有比断尽后有更殊胜、更有必要的事。那么灭除后有的方便是什么呢?
“应以戒慧静虑证,寂调无垢涅槃位,不老不死无穷尽,离地水火风日月。”
唯一应以三学求证涅槃果位。“戒慧静虑”是能证,后两句是所证。
“寂调”指无余涅槃,即已寂灭有漏的五蕴,所谓“身灭受成脱,想尽及行灭,并识亦隐没,此成即苦边。”“无垢”是指没有烦恼的杂染。“不老不死无穷尽”是描述涅槃:涅槃没有年龄的迁变,所以不老;没有命根变坏,所以不死;而且永远存在,何时也没有穷尽。“离地水火风日月”是说明超胜外道的解脱,解脱并不是具有形相或颜色的色法,而一些婆罗门教认为:今生修持能获得太阳、月亮的果位,或者解脱是地水火风四大种的本性,这些都是邪说,并非真实的解脱。所以,能趣入解脱道的自性是三学,解脱须以三学获得。
寅二、真实抉择分五:一、三学数量决定二、三学次第决定 三、三学的自性 四、将于下文宣说定慧二学 五、宣说戒学
卯一、三学数量决定分三:一、观待调心次第决定数量 二、观待三学的结果决定数量 三、观待所断决定数量
应学宝贵三学之道,其中三学,数定有三。
应当修学宝贵的三学之道,其中三学的数量决定为三。如何决定呢?以下分别观待调伏心的次第、三学的结果以及所断烦恼来宣说决定之理。
辰一、观待调心次第决定数量
初观待调心次第数决定者:谓散乱心者令不散乱,是须戒学;心未定者为令得定,谓三摩地,或名心学;心未解脱为令解脱,是谓慧学。
观待调心次第而决定数量之理:心散乱要让它不散乱,这须要戒学;心不稳定让它得定,这种道称为三摩地学或者心学;心未解脱让它解脱,称为慧学。
由此三学,诸瑜伽师 一切所作,皆得究竟。
内道修行人一切修法都是由三学而得以成功。换言之,三学是实现一切佛法所作的必须之道,不具备三学,无缘成就任何佛法。
因为外道等教法中没有三学,仅仅内道圣教才有,以不共的缘故,而称为增上三学。
辰二、观待三学的结果决定数量
观待得果数决定者:谓不毁戒果,是为欲界二种善趣,毁犯之果,是诸恶趣;心学之果,谓得上界二种善趣;慧学之果,即是解脱。
观待结果而决定数量的道理:持戒之果,可以转生欲界人天善趣,破戒之果是堕入恶趣;心学之果,转生上界色界和无色界的善趣;慧学之果,就是解脱。
总其所生,谓增上生及决定胜。初有上下二界善趣,故能生法亦有二种。
总的来说,所生只有增上生和决定胜两种,前者又分成上界善趣和欲界善趣。由于所生是三种,可以决定能生的数量为三,就是决定胜的能生——慧学,以及增上生两种善趣的能生——戒学和定学。这是按大小乘共同的观点而宣说。
此二即是《本地分》说。
以上观待调心次第以及观待得果决定数量,此二者出自《瑜伽师地论?本地分》。
辰三、观待所断决定数量
又诸先觉,待所断惑亦许三种,谓破坏烦恼,伏其现行,尽断种子,故有三学。
噶当派的先觉们观待所断的烦恼也承许为三种:破坏烦恼,是戒的作用;制伏烦恼现行,是定的作用;根除烦恼种子,是慧的作用,所以有戒定慧三学。
卯二、三学次第决定
次第决定者,《本地分》中引《梵问经》显此义云:“初善住根本,次乐心寂静,后圣见恶见,相应不相应。”
《本地分》当中引用《梵问经》显示三学次第决定的意义:最初戒律根本极为坚固,其次内心欢喜寂静,最后能相应无我圣见,舍弃执我的恶见。
此中尸罗是为根本,余二学处从此生故;次依尸罗能得第二心乐静定;心得定者见如实故,能得第三成就圣见,远离恶见。
三学之中以尸罗为根本,因为其余定慧二种学处是从尸罗得以产生;然后,依靠尸罗能获得第二者——内心特别欢喜寂静的禅定;再以心得定,依于定心如实见无我的缘故,能获得第三——成就圣见、远离恶见。
“成就圣见”:成就证悟无我的智慧;“远离恶见”:远离我执和法执。
以下宣说三学各自的特性:
卯三、三学的自性分二:一、教证 二、宣说教证义
辰一、教证
三学自性者,如《梵问经》云:“应圆满六支,四乐住成就,于四各四行,智慧常清净。”
三学的自性,如《梵问经》所说:“应当圆满六支,获得四种乐住成就,智慧恒时清净了达四谛各自的四种行相。”
辰二、宣说教证义分三:一、戒学的自性 二、定学的自性 三、慧学的自性
巳一、戒学的自性
此中戒学,圆满六支。
圆满六支:一、具净尸罗;二、守护别解脱律仪;三、轨则圆满;四、所行圆满;五、于诸小罪见大怖畏;六、受学学处。
具净尸罗,守护别解脱律仪,此二显示解脱出离尸罗清净。
“具净尸罗”:受戒之后,身语方面业际没有颠倒失坏,以及没有过失。《瑜伽师地论》说:“云何名为安住具戒,谓于所受学所有学处,不亏身业,不亏语业,无缺无穿,如是名为安住具戒。”
“守护别解脱律仪”:虽然有七众所受的别解脱律仪,但此处主要是指守护比丘戒。《瑜伽师地论》说:“云何名为善能守护别解律仪,谓能守护七众所受别解律仪。即此律仪,众差别故,成多律仪。今此义中,唯依比丘律仪处说,善能守护别解律仪。”
以这两支的圆满,显示解脱出离尸罗清净。
轨则所行俱圆满者,此二显示无所讥毁尸罗清净。
以轨则圆满和所行圆满这二支显示无所讥毁而尸罗清净。
“无所讥毁”:不被世间讥毁、不被善士呵责。
“轨则圆满”:《瑜伽师地论》说:“云何名为轨则圆满,谓如有一,或于威仪路,或于所作事,或于善品加行处所,成就轨则。随顺世间,不越世间;随顺毗奈耶,不越毗奈耶。”
于威仪路成就轨则,对所应当行,依此而行,由这样行走,不被世间讥毁,不被善士等呵责,同样,对所住、所坐、所卧也是如此,称为于威仪路成就轨则。
于所作事成就轨则,所作事就是衣服、大小便、用水、漱口的杨枝、进入城市乞食、受用事、钵盂、安置、洗脚、敷设卧具等事。对这些所作事按照所应作的如是而作,由于如此而行,不被世间讥毁,不被善士等呵责,称为于所作事成就轨则,随顺世间不违越世间,随顺毗奈耶不违越毗奈耶。
于诸善品加行处所成就轨则,比如,对正法受持读诵;对尊长修和敬业,参见承事;对病人生起慈悲心,认真服侍;对如法宣白加行;对正法请问听受,没有懈怠懒惰;对有智慧的同梵行者,尽自己身体的力量,修习恭敬承事;对别人的善,常常精勤赞叹、鼓励;常常乐意为别人宣说正法;入于静室,结跏趺坐,系念思惟,诸如此类以及其余无量的所修善法,都叫作善品加行。对这些加行,按照所应作的如是而作,由于这样行持,不被世间讥毁,不被善士等呵责,称为于善品加行处所成就轨则,随顺世间不违越世间,随顺毗, 奈耶不违越毗奈耶。
如果圆满具足上述行相轨则差别,称为轨则圆满。
“所行圆满”:比丘大约有五种非所行处 :一、杀生处;二、妓院;三、酒肆;四、王宫;五、屠户。如果能够远离这些处所,而且对无罪的行处能了知时间而行,称为所行圆满。
于诸小罪见大怖畏者,显无穿缺尸罗清净。
于微小罪见大怖畏:微小罪,现行毁犯学处,叫作罪,毁犯之后,稍微用一点功力就能还净,叫作微小。怎么对它见大怖畏呢?即应如此观想:我不要以这个毁犯因缘,而不能获得预流果、上学果、阿罗汉;我不要因此而接近、前往恶趣,或者由此将会被自己呵责,被大师、诸天、有智慧的同梵行者以法呵责;我不要因此而恶名流布。总之,对以毁犯的因缘产生现世及未来的种种苦果,见大怖畏。由此,对小学处、随小学处,纵遇命难也不故意违犯。如果某时某处忘失正念而违犯,也立即如法发露而还净,这称为“于微小罪见大怖畏”,显示无穿缺的尸罗清净,就是连微小罪也不染污。
受学学处者,显无颠倒尸罗清净。
受学学处:最初受具足戒时,从戒师处听到少分学处的体性,又从亲教轨范师处听到其余的别解脱经。自己发誓修学所有二百五十三条比丘的学处。又跟从其他经常讨论、交往、关系好的人,听闻学处。又在半月诵戒常念别解脱经时,听闻所学的学处,自己发誓要修学一切。因为受学一切学处,故称为获得别解脱律仪。
从此之后,对于学处,已经善巧的能够不违犯;若有违犯,随即就如法忏悔;若有学处未获得善巧,未能了解,由于先前誓愿受持的缘故,能在现在求受善巧,有欲乐寻求了解,向亲教师或轨范师请问前面所说的学处。已经善巧和明了之后,随着所传的教诲不增不减受学,能无颠倒地受学尊重和似尊所说学处的文字和意义。这称为受学学处。
以“受学学处”显示无颠倒的尸罗清净。
巳二、定学的自性
四心住者,谓四静虑。此于现法安乐住故,名乐成就,是为心学。
四心住即指四静虑或者四禅。这是在现法安乐而住的缘故,称为乐成就,这是心学。
《瑜伽师地论》当中说:“(静虑)或名乐住,谓于此中,受极乐故。所以者何,依诸静虑,领受喜乐、安乐、舍乐、身心乐故。又得定者,于诸静虑数数入出,领受现法安乐住故。由此定中现前领受现法乐住,从是起已,作如是言,我已领受如是乐住。”
巳三、慧学的自性
四谓四谛。各四行者,谓苦中无常苦空无我,集中因集生缘,灭中灭静妙离,道中道如行出。达此十六有十六相,是为慧学。
上文引《梵问经》说:“于四各四行,智慧常清净。”“四”是指苦集灭道四谛;“各四行”即每一谛有四种行相,分别是苦中的无常、苦、空、无我四行相,集中的因、集、生、缘四行相,灭中的灭、静、妙、离四行相,道中的道、如、行、出四行相。了达这十六行相,就是慧学。
慧学就是修所成慧,由于对无常等十六行相证悟有深浅的不同,因此分出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的各种阶位,到无学道,慧学就是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
卯四、将于下文宣说定慧二学
若导寻常中士道者,此应广释于三学中引导之理,然非如是,故修止观心慧二学,于上士时兹当广释,今不繁述。
如果只是引导一般的中士道,此处应当广大解释在三学之中包含的引导道理,但共中士道的侧重点不同,只着重于如何引入上士道,所以在上士道时再广大解释修习止观的心学和慧学,此处不再赘述。
卯五、宣说戒学分三:一、护戒的功德 二、不护戒的过患 三、如何学修
当略宣说学戒之理。
虽然此处先不说定慧二学,但有必要简略宣说学戒的道理。包括三个内容:一、护戒的功德;二、不护戒的过患;三、如何学修?即怎么去学戒,要注意哪些事项,这是宣说学戒的方法。
辰一、护戒的功德
此中最初当数思惟尸罗胜利,令其至心增长欢喜。
最初学戒时,应当数数思惟尸罗的利益,让自己至心增长对持戒的欢喜心。“数数思惟利益”是因,其作用是能“增长欢喜”。
如《大涅槃经》云:“戒是一切善法之梯。”
“如”意思是以以下教证为例,要如是思惟。
《大涅槃经》说:“戒是趣入一切善法的阶梯,戒是趣入上上五地十道的阶梯。”
“戒是根本,犹如地是树等根本。”
“戒是一切功德的所依,犹如大地是一切花草树木、高山湖海的所依。”
“戒是一切善法前导,如大商主是为一切商人前导。”
“戒是一切闻思修善法的前导,犹如大商主是一切商人前导。”大恩上师制定的纪律当中,清净戒律放在闻思修之前,也是这个道理。
“戒是一切法幢,如帝释幢。”
“戒是一切善法从违品当中取得胜利的法幢,犹如帝释天的胜利幢。”
“戒毕竟断一切罪恶,及恶趣道。”
“以戒能够彻底断除一切罪恶以及恶趣之道。”此处,所断有因果二方面,“一切罪恶”是因,“恶趣”是果,《无贪子请问经》也说:“具有净戒者,不生于四处,无暇无佛刹,恶趣蔑戾车。”
“戒如药树,治疗一切罪恶病故。”
“戒犹如药树,能治疗一切罪恶的大病。”雪山有一种药树,可以遣除各种身体的疾病。
“戒是险恶三有道粮。”
“戒是险恶三有轮回道路中的粮食。”如果没有粮食,人就无力走路,同样,在轮回当中,如果没有戒,就无法趣向安乐的道果。
“戒是甲剑,能摧烦恼诸怨敌故。”
“戒是甲剑,以戒能摧伏贪嗔等烦恼怨敌的缘故。”“甲”比喻戒如防弹衣般,能遮止烦恼的侵入。“剑”是比喻戒能破坏烦恼。
“戒是明咒,能除烦恼诸毒蛇故。”
念诵有些咒语可以驱走毒蛇,戒即是明咒,能遣除烦恼毒蛇的缘故。《律本事》说:“诸比丘,恒时持戒,则能住于三摩地;能恒住三摩地,则能生起智慧明;恒修智慧,则自心定于贪嗔痴中得到真实解脱。”以戒得定、以定发慧的缘故,能除烦恼诸毒蛇。
“戒是桥梁,度罪河故。”
“戒是桥梁,能度过罪业河流的缘故。”
《别解脱经》说:“戒为趣善趣,渡河之桥梁。”
龙猛菩萨亦云:“戒是一切德依处,如动不动依于地。”
龙猛菩萨也说:“戒是一切功德的依处,如同一切有情法和无情法都依靠大地才能存在一般。”
即欲界人天的圆满,上界四禅四无色定,出世间三乘的菩提,这一切都要依靠戒律而实现。
《妙臂请问经》云:“一切稼穑依于地,无诸灾患而生长,如是依戒胜白法,悲水灌浇而生长。”
《妙臂请问经》说:“一切庄稼都是依靠大地,没有灾患时就会生长得很好。同样,殊胜的善法依靠戒律,再以大悲水浇灌,就能增长广大。”
《法集经》说:“世间出世间一切胜妙果报,皆由持戒而得,依因净戒根本力故。”
《师子月佛本生经》当中有一则公案:
往昔燃灯佛出世时,有一位比丘在山泽当中修持佛法,证得了阿罗汉果。
有一只猕猴常常等比丘入定后,立刻取过袈裟披在身上,摹仿比丘的行为。
比丘出定,见到此情景,就告诉它:“你现在既然披上了袈裟,就应该生起无上道心。”
猕猴听到后顶礼比丘,比丘为它传授了三皈五戒,而且代它忏除罪业。
猕猴起身合掌,欢喜地说:“大德,我今天皈依佛法僧,奉持五戒,愿求忏悔。”这样说了三次,然后欢喜踊跃爬上高山,攀着树枝跳跃舞动,不幸坠地而亡。猕猴以皈依和受戒的功德,舍了畜生的业报,转生在兜率天上,在补处大菩萨前听法证果,得了宿命通。他观察到自己往昔曾经在宝慧如来的像法当中出家作比丘,因为邪命谄曲不持戒律,死后堕在地狱当中,得脱后,又转为旁生长劫受苦。
《涅槃经》当中有一则公案:波罗奈国有位屠夫广额,每天要杀无数只羊。后来见到舍利弗尊者,生起了信敬之心,在一日一夜之中受持八关斋戒,以此因缘,命终之后转生为北方毗沙门天王的太子。
总之,如《教诫比丘经》所说:“此戒最胜乐,此戒解脱道,此戒功德本,此戒成佛因。”
应如思惟。
应当如是反复思惟。
辰二、不护戒的过患
若受不护,过患极重。
如果受戒之后不守护,过患极为严重。
如《苾刍珍爱经》云:“或有戒为乐,或有戒为苦,具戒则安乐,毁戒则成苦。”此说受学通于胜利、过患二品,是故亦应善思过患,敬重学处。
如《比丘珍爱经》所说:“有些人受了戒是安乐,有些人受了戒是痛苦,具有戒则能安乐,毁坏戒则成痛苦。”这是说受学戒律,以守护和毁坏,有胜利和过患两种结果。受戒是成为安乐还是痛苦,完全取决于自己是不是守戒。因此,除了思惟护戒功德之外,也要好好思惟破戒的过患,恭敬尊重学处。
《律本事》中宣说了破戒的十种过患:一、被大师佛陀呵责;二、诸天称他是盗匪等恶名呵责;三、被同梵行者呵责;四、如理作意时也遭到自己呵责;五、理应受依法呵责;六、臭名远扬四方八隅;七、不能听闻未曾听过的法,遗忘曾经听过的法;八、不生地道证悟功德;九、在追悔莫及之中死去;十、死后随入恶趣。
《成就真实戒经》当中说:“犹如无眼不见色,无戒之人不见法,犹如无足不入道,无戒之人不解脱。”
《达磨多罗禅经》说:“如天德瓶,守护不坏,常出珍宝,随意无尽。修行如是,不毁净戒,则常出生功德宝。轻德毁瓶,珍宝即灭。若破戒瓶,则永失法宝。”(就象天德瓶,若能守护不坏,则能常常随意出生珍宝,没有穷尽。同样修行能不毁坏清净戒体,就象手持如意妙瓶,随意可以出生禅定、智慧等功德。如果轻视而毁坏妙瓶,从此再也不会出生珍宝。同样毁坏戒瓶,将会永远失去法宝。)
经云:“尸罗不净,三昧不现前。”《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说:“破戒者被摈斥,无缘听闻正法,已闻之法也会忘失,地道功德全然不生。”《毗奈耶经》说:“破戒者在追悔当中死亡,死后堕恶趣。”
托嘎如意宝在《赞戒论浅释》中说:“这些人受到种种谴责,不知不觉已到了衰老之时,他们感受剧烈痛苦的同时,忆念今生所造的破戒罪过,此刻内心备受种种痛苦逼迫。最后死亡临头之时,一方面心中恋恋不舍财、子、妻等,但他们也不会跟随自己,一方面想到以所造的五种堕罪必将堕入地狱受种种痛苦折磨,因此必定会生起炽燃烈火般或如骏马也无法追及的大追悔之心。所以我们从现在起就应精进护持净戒。”
在《佛说犯戒轻重经》当中,佛对目犍连尊者说:“谛听谛听,今为汝说。若比丘比丘尼,无惭无愧,轻慢佛语,犯众学戒,如四天王寿五百岁堕泥犁中,于人间数九百千岁。复次目连,若无惭愧,轻慢佛语,犯波罗提提舍尼,如三十三天寿千岁堕泥犁中,于人间数三亿六千岁。复此目连,若无惭无愧,轻慢佛语,犯波逸提,如焰摩天寿二千岁堕泥犁中,于人间数二十四亿四十千岁。复此目连,若无惭愧,轻慢佛语,犯偷蓝遮,如兜率天寿四千岁堕泥犁中,于人间数五十亿六十千岁。复此目连,若无惭愧,轻慢佛语,犯僧伽婆尸沙,如不骄乐天寿八千岁堕泥犁中,于人间数二百三十亿四十千岁。复次目连,若无惭愧,轻慢佛语,犯波罗夷,如他化自在天寿十六千岁堕泥犁中,于人间数九百二十一亿六十千岁。”
大恩上师说:“一切增上定胜等,悉皆依此而生故,倘若破戒堕恶趣,切莫迷惑当取舍。”(一切人天增上生和三乘菩提决定胜的功德,都须依靠清净戒律才能出生,如果破戒,不但无法获得任何佛法的成就,还须堕入恶趣长时受苦,所以切切不要迷惑,应当谨慎取舍。)
辰三、如何学修分八:一、教诫修学断除堕罪的四种对治 二、即便轻微的佛制学处也不能放松 三、若以罪业染污,须立即忏悔 四、如是不护戒,则不能解脱轮回 五、当今护戒功德极大之理 六、以“造罪可悔而不防护”极不应理 七、修密者也须如是护持净戒八、单独教诫烦恼的对治
巳一、教诫修学断除堕罪的四种对治
四种对治:无知对治、放逸对治、不敬对治、烦恼炽盛对治。
如何修学之理者,四犯因中,无知对治者,谓当听闻,了知学处。
四种犯因当中,无知的对治是应当在善知识、善友处听闻,求得对学处的了解。《正法念住经》说:“一切法觉,要因闻法,若不闻法,于法不觉。”(所有对法的觉知要通过闻法而获得,如果不听闻,就不会理解法。)通过长期听闻戒律学处,知道戒律的开遮止犯,就能对治无知。
放逸对治者,谓于取舍所缘行相不忘忆念,及以正知,率尔率尔观察三门,了知转趣若善若恶。
放逸的对治有二方面;一、不忘记、忆念取舍的所缘行相,时时铭记于心;二、以正知时刻观察自己的身口意正在做什么,知道自己是在趣向善、还是在趣向恶。《入行论》说:“欲护学处者,策励当护心,若不护此心,不能护学处。”
依自或法增上力故,羞耻作恶是为知惭,恐他讥毁羞耻为愧,及由怖畏恶行异熟怀恐惧等。
这一段宣说了“知惭”、“有愧”、“怀恐惧等”三个方面。知惭有愧又有依自和依法两方面。
“依自”是以自己而言,内心自责:“我是菩萨,不应当做这种行为。”如是对作恶羞耻,是知惭。或者想:“作为修行人我如是而行,连世人都会讥笑。”这样害怕别人讥毁,是有愧。
“依法”是以菩萨藏衡量自相续:“我这样做与菩萨藏相违,完全是明知故犯。”如此羞耻作恶,是知惭。或者想:“我这样做,别人会批评我根本不符合戒律。”这样羞耻是有愧。由于怖畏恶行的异熟果报,心里害怕严厉的因果等(“等”字包括害怕由作恶会使善法功德消失、不善法增上)。
当如是学。
应当这样以“正知正念”、“知惭有愧”、“常怀恐惧”来对治放逸。
不敬对治者,谓于大师师所制立,同梵行所,应修恭敬。
“大师”是佛,“师所制立”是戒,“同梵行所”即按照佛法修行的道友。
不敬对治,就是对于佛、佛所制立的戒律以及同梵行的道友,应当修持恭敬。如果能从内心深处行持恭敬,就会断除不恭敬、轻舍之心。
烦恼炽盛对治者,应观自心何烦恼盛,励修对治。
烦恼炽盛的对治,即应当观察自心何种烦恼炽盛,时常针对这种烦恼努力对治。比如,贪心强,努力修不净观;嗔心强,努力修慈心观;痴心强,努力修因缘观。
巳二、即便轻微的佛制学处也不能放松
若不如是策励修学,思:违越此许其罪轻微。于诸佛制放纵而转,当获纯苦。
如果不能依以上的对治努力修学,而心想:违越这一条罪过很轻吧!对佛所制定的学处三门放纵而转,结果只有获得痛苦而已。
如《分别阿笈摩》云:“若于大师大悲教,起轻微心少违犯,由是而获苦增上。”
如《毗奈耶经》所说:“如果对大师以大悲心所宣说的教法,生起轻视心,而稍微有些违犯,由此会使痛苦增上。”
“折篱失坏庵没林。”
“庵没林”即芒果林。“篱”是用来保护芒果林的篱笆墙。这比喻什么呢?在比丘戒当中,根本戒如芒果林,支分戒如外围的篱笆。篱笆被破坏后,里面的芒果林就会失坏。如是支分戒守不好,则根本戒也有失坏的危险。
“现或有于王重禁,违越而未受治罚,非理若违能仁教,如医钵龙堕旁生。”
现在违反了国王的法律,有时还能侥幸逃过,不受治罚,但是如果非理违犯了佛制的学处,决定会如医钵龙堕为旁生那样,堕入恶趣。
“医钵龙”的公案:
过去迦叶佛时,有位比丘前往他处应供。途中他的法衣被树枝挂住,因为轻视堕罪,他以嗔心折断树枝。这位比丘死后转生为龙王,头上长有大翳钵树,树根深深地扎在龙头上,风动树摇,血脓流注,感受各种难忍的痛苦。龙王变化身形来见释迦佛时,也被世尊严厉呵责,始终不给它授记何时才能解脱龙身,只是让它等待弥勒佛出世后再去请示。
这则公案让人触目惊心,之所以感受如此漫长的痛苦,就是因为往昔轻毁如来学处。
《宝蕴经》说:“若出家之人,轻视学处,不敬法衣,蓄发留须,涂敷脂粉等,命终之后堕入孤独地狱,彼虽入地狱仍不失僧形,于三衣及钵垫等中烈火炽燃,烧身受苦。”
《宝雨经》说:“菩萨见违犯中,如微量尘,深生怖畏,下至小罪,心怀大惧。况多违犯,而生随喜。何以故?由如来说,比丘当知,多服毒药能令人死,少服毒药亦令人死。比丘当知若多犯罪,即生恶趣,若少犯罪,亦生恶趣。菩萨如是正思惟时,惊怖违犯。”
故应励力,莫为罪染。
因此,应当努力在最初就不要被罪业染污。
巳三、若以罪业染污,须立即忏悔
假设已染,莫不思虑而便弃舍,当如佛说还出罪犯,励力悔除。
假如已经染了罪业,不要粗心不忏悔就放过去,而是应当依照佛说,使罪业还出,努力忏悔净除。
《梵问经》云:“于彼学寻求,及勤修彼行,终不应弃舍,命难亦无亏。常住正行中,随毗奈耶转。”
《梵问经》说:“一定要主动寻求戒学,以及要精勤地修习戒学,千万不要舍弃戒律如意宝,即使遇到生命危险,也不能亏损戒体。平常要安住在正行当中,随戒律而转,以戒为师,不要随自己的想法而转。”
《成就真实尸罗经》云:“诸苾刍,宁可离命而死,非可毁坏尸罗。何以故?离命而死,惟令此生寿量穷尽。毁坏尸罗,乃至百俱胝 生,常离种姓,永失安乐,当受堕落。”
佛在《成就真实尸罗经》中教诫说:“比丘们,宁可失去生命,也不可以毁坏戒体。为什么呢?因为舍命而死只是使今生的寿量穷尽,而以持戒后世将会转生善趣或者净土。可是毁坏戒律,乃至在一百个千万生中,都得不到人天的种姓,在如此漫长的时间当中失去善趣解脱的安乐,要感受堕落的痛苦。”
此具因 说,故当舍命而善守护。
此非方便之说,而是有根据的,因此宁可舍弃生命也要守好戒律。
所谓根据,从结果而言,舍掉寿命顶多只是牺牲这一世,而毁坏戒体是要在十亿生世当中受苦,而且受苦的程度超过断命根。这样对比,就知道戒重于生命,为了护戒可以舍命。
《苏摩王经》中记载:往昔,世尊曾经是条大力毒龙,以眼看众生或者吐气触及众生,就会立即致死。
有一次,毒龙发心受一天斋戒,因为喜欢寂静就来到深林当中。当时毒龙感到疲乏,很快睡着了。毒龙熟睡时,总是把身体缩小成一条蛇那样,龙身上的花纹五彩斑斓,不幸被猎人发现了。
猎人激动地说:“这样稀有的蛇皮,献给国王作衣服,一定会重赏我。”他用木杖按住龙头,操刀剥皮。毒龙疼醒后,心想:“我把这个国家搞个天翻地覆也是易如反掌,小小的猎人怎么能奈何我。可是今天我在持戒,应当信受佛语,以戒为重,不应当顾全自己的身体。”因此他闭上眼睛、屏住呼吸,安然忍受,而且对猎人生起了怜悯之心。皮被剥完之后,他的身体血肉淋漓,裸露在地上,招来很多虫子咬食。当时,天气炎热,毒龙痛苦难忍,想入水谋求一条生路,又怕伤到虫子而犯戒,最终还是保持不动。心想:“今天我把身肉布施给虫子,滋养他们的身体,来世我成佛时,一定要以法饶益他们的法身。”发愿之后,命终立刻转生到忉利天上。
《贤愚因缘经》中记载:安陀国有一位沙弥,有一天快要过午时,沙弥按师父的吩咐,到施主家去催斋饭。施主全家出门,只留下一个女儿看家。她见到沙弥时,心里欢喜,欲火炽燃,就在沙弥面前作出各种娇媚的姿态,强迫沙弥和她行淫。
沙弥无法脱身,心想:“我有什么罪业竟然遭遇这样的恶缘?今天我宁可舍命,也不能毁坏三世诸佛所制定的戒律。往昔,比丘到淫女家中,宁可投在火坑当中死去,也不肯犯淫戒。还有位比丘,被强盗劫走,用草绑住身体,他在风吹日晒、被虫啮咬之时,也不肯断草而去。又有比丘虽然看到鹅吞下了珠宝,但在被主人痛打,万分痛苦时,也不肯说出,这也是为了守戒的缘故。又有航船损坏时,下座比丘将逃生的木板让给上座比丘,自己被淹死在海里,这也是为了守戒。难道只有这些人是佛的弟子、能持戒律,而我不是佛弟子不能持戒吗?难道佛只是他们的导师而不是我的导师吗?我今天已经遇到善知识,为什么还要做恶法呢?我宁愿舍弃生命,也不能破戒,玷污佛法僧、父母师长。”
他转念又想:“我如果逃走,此女淫欲心强,一定会到门外拉我、诽谤我,街上的人看到,同样会污辱出家人的形像,看来我要在此处舍弃性命。”
等女人去关门时,沙弥拿起一把剃刀,双手合掌,向着拘尸那城佛涅槃的圣地发愿:“我今天不舍弃佛法僧,不舍弃和尚阿阇黎,也不舍弃珍贵的戒律。为, 了持戒,我宁愿舍弃身命,但愿下一世不论我转生何处,都能够出家学道,修持清净的梵行,断尽烦恼而成道。”发愿之后,就用刀割颈而死。
《贤愚因缘经》说:“持戒之人,护持禁戒,宁舍身命不毁犯。何以故?戒为入道初基,尽漏之妙趣,涅槃安乐之平途。若持戒,计其功德,无量无边。”
大恩上师说:“在文化大革命那样困难的时期,守戒修行时刻都会遇到命难,我们这些老比丘经过艰难险阻,最终能守护清净的戒体,现在你们持戒修行的环境这样好,为什么不珍惜宝贵的戒体呢?”
若不能尔,则应审思,我剃须发披坏色衣,空无所义。
如果不能这样做,就应当考虑:没有守戒,我剃须发、披坏色衣,也没有任何意义。
如《三摩地王经》云:“于佛圣教出家已,仍极现行诸恶业,于财谷起坚实想,贪诸乘具及象车,诸不殷重持学处,此等何故而薙头?”
如《三摩地王经》所说:“已经在佛的圣教中出了家,仍造很多恶业,把财物粮食看得很实在,贪著乘具、象、车等各种物质享受,不能认真守持各种学处。既然如此贪求,为何要落发呢?”
巳四、如是不护戒,则不能解脱轮回
若欲逃出有为生死,趣解脱城,坏戒足者,非仅不能实行,反当流转生死,众苦逼恼。
如果想逃脱有为生死,到解脱城,可是毁坏了戒足,不但不能真正到达,反而会重新流转在生死中,继续被三苦、八苦等无量众苦逼恼。
并及譬喻如《三摩地王经》云:“若人为诸盗贼逼,欲活命故而逃避,如其人足不能行,仍为贼执而摧坏。”
这种情形,就如《三摩地王经》所说的比喻:“比如,有人被强盗逼迫,为了活命想逃跑躲避,如果他的腿断了,还是会被强盗抓住而免不了砍头之苦。”
“如是愚人毁净戒,而欲脱离诸有为 ,由戒坏故不能逃,为老病死所摧坏。”
“同样,愚人毁坏了清净戒律却想脱离生死,可是毁坏戒律如同断腿,根本无法逃走,结果仍会被生老病死的强盗紧紧抓住而摧毁。”
巳五、当今护戒功德极大之理
故此经又云:“为著居家服,我所说学处,尔时诸苾刍,亦无此学处。”为近事 说五种学处 圆满守护,苾刍亦无。
先说末法时代守戒艰难的状况。
《三摩地王经》中又说:“我为穿在家衣服的居士所说的学处,到了那个时代,即使是比丘们也不具足。”对居士要求的五戒,连比丘也不能圆满守护。
正是由于守戒这么难,所以功德尤为巨大。
若于此时精修学处,其果犹大,故应策励。
如今正是佛授记的末法时代,如果此时能勤奋修习学处,其果报远胜在正法时代护戒,所以应当策励自己好好守戒。
即此经云:“若经俱胝恒沙劫,净心以诸妙饮食,伞盖幢幡及灯鬘,承事百亿俱胝佛。”
《三摩地王经》说:“比如,有人在俱胝恒河沙数大劫当中,恒时都以清净心,用各种高级美妙的饮食、伞盖、幢幡、明灯、花鬘等,在百亿俱胝诸佛面前,一一供养承事。”
“若于正法极失坏,善逝圣教将灭时,昼夜能行一学处,其福胜前俱胝倍。”
“如果有人在正法极度失坏、佛教接近毁灭的时候,能在一昼夜之中行持一分学处,此福德已经超过前者千万倍。”
巳六、以“造罪可悔而不防护”极不应理
又若念云毁犯可悔。无后不犯防护之心,放逸转者,说可还出,如食毒药。
如果心想:犯戒不要紧,反正可以忏悔。这样没有今后誓不再犯的防护心,三门放逸而转,还说可以使罪业还出,这就象服毒一样。
如《弥勒狮子吼经》云:“慈氏,末世末劫后五百岁,有诸在家出家菩萨,出现于世。”
在《弥勒狮子吼经》中,佛对弥勒菩萨说:“末法时代末劫的后五百年,有在家和出家菩萨出现于世间。”
“彼作是云:悔除恶业能无余尽,造作众罪造已当悔,增上毁犯而不防护,我说彼等是作死业。”
“他们这样说:通过忏悔,能令恶业无余消尽,造罪之后应当立即忏悔。如果增上毁犯而不下决心防护,我说他们是在造死业。”
“云何为死?谓如人食毒,此亦同彼,命终之后,颠倒堕落。”
“怎么说是死业呢?譬如有人服毒只会自取灭亡,同样,自己取毁戒的罪恶,死后一定会颠倒堕落。”
“又云:慈氏,于此圣法毗奈耶说为毒者,谓诸违越所制学处,故说汝等莫自食毒。”
“佛又说:慈氏,在圣法毗奈耶当中所说的毒,就是指诸多违越佛制学处的罪毒,因此才说你们不应自服毒药。”
巳七、修密者也须如是护持净戒分四:一、在家修密者也要修学多数律仪 二、由不护戒不但没有三种成就,也不得善趣安乐 三、当依大德的传统修学“戒和修行互为助伴的方法” 四、一切所作须对照三藏
午一、在家修密者也要修学多数律仪
若具别解脱律仪,应以如是道理守护,密咒 亦然。
如果是具有别解脱的律仪,应当依上述道理守护,而对修密法者而言,同样也强调要守护好律仪。
如《妙臂请问经》云:“佛我所说别解脱,净戒调伏尽无余,在家咒师 除形相,轨则诸余尽当学。”
如密续《妙臂请问经》说:“佛我所说的别解脱净戒调伏所有佛子,在家修密法者除了出家法衣等形相、专门为出家众制定的轨则之外,其余内容都应当修学。”
此说虽诸在家咒师,除出家相、羯摩轨则少分遮罪,尚如调伏所出而行,况出家咒师 。
按续部所说,在家修密者除了出家形相、四种羯磨和轨则等少分遮罪之外,凡是律藏制定的戒都必须如法行持,何况是出家的密咒师,更应当如法守戒。
“少分遮罪”:比如,触火、除草、蓄头发、穿白色衣服等,在家众造了不犯。
午二、由不护戒不但没有三种成就,也不得善趣安乐
又能成就密咒根本,亦是尸罗。
而且能成就密法的根本也是戒律。
《妙臂请问经》云:“咒本初为戒,次精进忍辱,信佛菩提心,密咒无懈怠。”
《妙臂请问经》中说到咒的根本有七法:一、戒;二、精进;三、忍辱;四、对佛有信心;五、菩提心;六、密咒;七、无懈怠。
“如王具七宝,无厌调众生,如是咒成就,七支能调罪。”
“如同转轮王具足七宝,能够无厌足地调伏众生,同样,修密法者如果能具足这七个条件,所有的罪业都能调伏。”
换言之,人王要调伏很多众生,必须具足七宝 才行;密咒师要调伏相续中的罪业,也必须具足七支,不可缺少。
在《曼殊师利根本续》当中,首先宣说了很多持咒的功德,但前提是不能毁坏戒律。一旦毁坏戒律,则不能成就悉地。
以下宣说这个问题:
《曼殊室利根本续》云:“念诵若毁戒,此无胜成就,中悉地亦无,又无下成就。”
《文殊根本续》说:“如果毁坏戒律,念诵不但没有殊胜的成就,也没有中等的成就,连最下等的成就也不会有。”
“能仁未曾说,毁戒咒能成,非趣涅槃城,境域及方所。”
“佛也没有说过毁坏戒体能成就密法,以毁坏戒律,不能趣向涅槃城的内部与边缘。”毁坏戒体,不但不能安住涅槃,连接近涅槃都不可能。
“于此愚恶人,何有咒能成?此毁戒有情,何能生善趣?且不得天趣,又无胜安乐,何况佛所说,诸咒岂能成?”
“对这些愚痴的恶人来说,怎么会成就密咒呢?此毁戒者怎么能转生善趣呢?天趣尚且不得,也没有殊胜的安乐,更何况佛所说的密法,怎么可能成就呢?”
关于密法的三种成就,有两种说法:
一、萨迦班智达在《三戒论》中说:真正的大乘成就者,须现见万法实相真如的本性。下等成就是见道,中等成就是八地,上等成就是成佛。
二、《灯明论》中说:下等是能成就息增怀诛四业,中等是能成就八种共同悉地,上等是获得佛果。“八种世间悉地”,即《帐幕帐续》中所说:“眼药成就与神行,宝剑成就及土行,丸药成就与飞游,隐身以及金丹术,此等共同之成就,依令师喜速获得。”具体而言:依靠特别的眼药能够见到地下宝藏;神行就是依靠神变可以在空中行走、停留;依宝剑成就,任何外敌不能毁坏,并能遣除一切违缘;土行指可以在地中无碍行走;丸药成就,就是吃此丸药后寿命会延长很久;飞游也称为夜叉仆,得到这种成就,所有的夜叉和非人会作他的仆人,另外也有解释成以神变飞行到别的地方,有白天醒觉的飞游和梦中飞游两种;隐身是以神变令他人见不到自己的身体;金丹术就是精华取精,依靠这种丹丸甚至可以在十多年中无需吃饭、喝水。这是八种共同悉地。
午三、当依大德的传统修学“戒和修行互为助伴的方法”
康垅巴亦云:“若年饥荒,一切事情皆至粮麦,如是一切皆绕于戒,当勤学此。”
康垅巴说:“到了饥荒之年,事情全都集中在粮食上,这是最要紧的事。同样,修行时一切都要围绕戒,应当精勤地学戒。”饥荒时,如果没有粮食,就会失去最根本的命根;修学时,如果没有戒,一切功德都会失去。因此,一切都要围绕命根一般的戒,护持好戒。
“又戒清净,不思业果必不得成,故思业果是真教授。”
“但要保持戒律的清净,若不思惟业果决定无法做到,因此,思惟业果是真实的教授。”
所以学戒时,必须学好黑白业果,思惟业果是学戒最好的善巧。
霞惹瓦亦云:“总有祸福皆依于法,其中若依毗奈耶说,无须改易,内心清净,堪忍观察,心意安泰,边际善妙。”
霞惹瓦也说:“总之,不论遭遇祸还是福,都要依靠佛法,其中如果能依止毗奈耶所说,则具有以下利益:一、无须改易,即如果最初依戒律行持,中间不必改变,不然最初学的虽然高,但中间无法上进,仍须回头学戒;二、内心清净,即安住戒律,心地会清净善良;三、堪忍观察,即经得起观察,行为可靠,让人信任;四、心意安泰,因为内心清净,心情会很好;五、边际善妙,即结果会善妙,换句话说,以依律而行,生在善趣,最后成佛。”
因为“戒相无热恼”,所以安住在戒律当中,不会以罪业之火焚烧而令内心悔恨忧恼,所以内心清净、安泰。《听闻经》说:“具戒随其寤寐间,一切时中悉安乐。”(具足戒律,睡也安泰,醒也安泰,一切时处恒时安乐。)《成就真实都经》也说:“具戒之人诸欢喜,具戒这人清凉水,具戒之人世间赞,人天圣位以戒得。”
善知识敦巴云:“有一类人依律毁咒 ,依咒轻律,除我尊长教授,无余能使调伏为咒助伴,及令密咒为调伏伴。”
仲敦巴仁波切说:“有一类人学了戒律,就毁谤密法;另一类人依于密法,就认为戒律是小乘而轻视,只有我上师噶当巴的教授,能使戒律成为密咒的助伴,又能使密咒成为调伏的助伴。” 仲敦巴仁波切的尊长是将戒律和密法互相视为助伴而修行。
午四、一切所作须对照三藏
觉沃亦云:“我印度中,凡有大事或忽然事,集诸受持三藏法师,问三藏中不曾遮耶?既抉择已,于此安住。我毗迦玛拉希拉诸师,则于其上,更须问云:菩萨行中不曾遮耶?不违彼耶?安欲根本随持律转。”
阿底峡尊者也说:“我们在印度时,凡是有大事或者突发事件,就召集受持三藏的法师们商议,问三藏之中是否遮止此事?抉择之后,就依此标准而定,即未遮止者可以行,遮止者则不做。我们戒香寺的法师们,在以三藏衡量的基础上,还问一条:在菩萨行中遮不遮止,违不违越菩萨行。所以当时的印度,一切大小事务都依据三藏和菩萨行来决定、处理。”
“安欲根本”即能让内心决定下来的所依。不依三藏,自己的心犹豫不定,很难抉择应不应作。了解了佛的制定,心里就很踏实,所以是安欲根本。
巳八、单独教诫烦恼的对治分四:一、总说对治 二、别别教诫 三、调伏烦恼是主要的悉地 四、赞叹摧毁烦恼是大英雄
午一、总说对治分六:一、不斗烦恼,戒不能净 二、烦恼虽起,然须精勤断除烦恼的相续 三、烦恼虽然相续不断,但若观为怨敌则容易退除 四、烦恼若退不再恢复 五、须精勤于退除烦恼的方便 六、能摧毁一切烦恼的无上方便
未一、不斗烦恼,戒不能净
如是戒净,又如内邬苏巴云:“现在于内与烦恼斗,惟此为要。不斗烦恼,戒不能净。”
如是“戒律清净”,又如内邬苏巴所说:“现在向内与烦恼搏斗,只有这个是紧要。若不和烦恼斗,则戒律不能清净。”
之所以会违越学处,都是因为烦恼的力量所造成。因此,要使戒律清净,一定要向内与烦恼作斗争。如果随着烦恼走,戒律很容易失坏。
“若尔不生伏断烦恼定学慧学,当须毕竟漂流生死。”
“如果戒律不能清净,就不会产生制伏烦恼的定学和断除烦恼的慧学,如此终须在生死当中漂流。”
又如前说认识烦恼,思彼过患离彼胜利,以念正知而为防慎。烦恼稍出,即应用矛数数击刺。
而且应当如前文所说,认识自相续中烦恼的体相,思惟烦恼的过患以及远离烦恼的利益,以正念正知谨慎地防护,时刻观察相续中有没有烦恼。烦恼刚出来,就要用矛反复击刺,要立即对治。
此复自心随何烦恼生已无间,视如怨敌与之斗战。若不尔者,初起忍受非理作意,令其资养成无可敌,惟随彼行。
而且自己内心任何烦恼最初生起时,就要立即视为怨敌,和它战斗。如果不如是而行,在最初生起时,容忍它认为没关系,这样非理作意,将烦恼资养壮大,变成没有对手时,只有随烦恼而行。
《佛子行三十七颂》中说:“烦恼串习难对治,执持正知正念剑,贪等烦恼初生时,立即铲除佛子行。”
未二、烦恼虽起,然须精勤断除烦恼的相续
如是励力纵未能遮,亦当速断莫令相续。应如画水,莫如画石。
这样努力即使暂时还不能遮止,也应当迅速截断,不要让它相续、发展,应当如画水而不应如画石。
如《亲友书》云:“当了知自心,如画水土石,烦恼初为上,乐法应如后。”
如《亲友书》所说:应当知道自己的心,有三种心态:一、如画水般不稳固,如在水上画花纹,马上就会消失;二、如画土般较稳固,如在土上画花纹,能保持一段时间,但风一吹也会消失;三、如画石般极稳固,如石上刻字,千百年不会变动。我们心中起烦恼应如画水,不留存在心里,而希求善法之心应如石上刻画,永远都不变,即行持善法,要持之以恒,不能改变自己行善的意乐和行为。
若于法品,与上相违。
如果是对善法,心态应当与对待烦恼时相反。烦恼不能如画石般久留,而应如画水般,生而即灭。修法则应如画石,永远留存在心中。
《入行论》亦云:“我应记恨此,与此共战争,如是相烦恼,除能坏烦恼。”
《入行论》也说:“为了摧伏烦恼,我应当一直记恨烦恼,与它战斗,我非战胜它不可。虽然对于修法而言,不能生起这种嗔恨烦恼,但是排除能坏烦恼、对烦恼的嗔恨。”
“我宁被烧杀,或被断我头,然于烦恼敌,终不应屈敬。”
“我宁可被焚烧、枪杀或者砍头,但是对烦恼敌人终究不应屈服。”
未三、烦恼虽然相续不断,但若观为怨敌则容易退除
善知识朴穷瓦亦云:“我虽忽被烦恼压伏,后我从下而为切齿。”
朴穷瓦也说:“我与烦恼搏斗,虽然烦恼比我厉害,把我压伏,但我在下面最起码也是咬牙切齿。”这是表示他不向烦恼屈服的态度。
博朵瓦闻之曰:“若能如是,当下即退。”
博朵瓦大师听到后说:“如果能如此而行,烦恼当下就会退去。”
未四、烦恼若退不再恢复
世庸怨敌,一次摈逐遂居他方,待得力时仍来报怨。烦恼不同,烦恼于身,若能一次拔出根本,无往他方,亦无报复,然由我等不能精勤破坏烦恼之所致耳。
烦恼和世间怨敌不同:世间怨敌,一次被驱逐到其他地方之后,等到他养精蓄锐有了能力时,仍然会来复仇。烦恼则不同,如果能一次从根拔除,它不会逃到他处,也不会报复,可是我们仍然被烦恼控制,这是由于我们不能精勤地断除烦恼所致。
《入行论》云:“摈庸敌出国,摄受住他方,养力仍返报,烦恼敌不尔。”
《入行论》说:“一般的敌人被驱逐出境之后,他会盘据在其他地方养精蓄锐,等力量充足时,仍然会回来报复,烦恼敌人并非如此,它是一断永不复返。”
“烦恼为惑慧眼断,遣离我意能何往,岂能住余返报我,惟我志弱无精进。”
“烦恼一旦以智慧眼断除,遣离我的心中,能到何处去呢?它岂能安住他方对我还击,只是我的意志薄弱,没有精进力,所以才没有取得一劳永逸的胜利。”
未五、须精勤于退除烦恼的方便
女绒巴云:“烦恼起时不应懈怠,当下应以对治遮除。若不能遮,应即起立设曼陀罗及诸供具,供养祈祷尊长本尊,次缘烦恼,忿怒念诵,即能折伏。”
女绒巴说:“烦恼生起时,不应当懈怠,当下就应以对治遮除。如果遮除不了,应当立即起立设曼陀罗和供养具,供养祈祷上师本尊,然后缘着烦恼念诵忿怒本尊的心咒,就能折伏。”
朗日塘巴亦云:“彼又云移动住处,劲举项颈,亦能折伏,可见彼与烦恼斗争。”
朗日塘巴也说:“女绒巴还说:移动一下位置,换一种姿势,向上伸展脖子,也能折伏烦恼。可见当时他和烦恼斗争的情况。”
未六、能摧毁一切烦恼的无上方便
此复应如阿兰若师云:“昼夜惟应观察自心,岂有余事?”
有人问阿兰若师:“您修习何法呢?”阿兰若师说:“日日夜夜唯一应当观察自心,此外哪有其它的事?” 应当效仿阿兰若师而行。华智仁波切在《自我教言》中说:“总之时时刻刻中,自观自己极为要,出世世法亦归此。”
依此而行,乃能生起。
按这样行持,就能摧毁一切烦恼。
又传说大觉沃一日随见几次,尔时定问“生善心否”。
又传说一日之中不论见到阿底峡尊者几次,他总是要问:“你善心生起没有?”善心与烦恼相违,善心没有生起,就是在烦恼当中。
午二、别别教诫分六:一、教诫依止愚痴的对治 二、教诫依止嗔恚的对治 三、教诫依止贪爱的对治 四、教诫依止贪著世间八法的对治 五、教诫依止慢疑的对治 六、教诫依止随烦恼的对治
针对贪嗔痴慢疑五根本烦恼,别别教诫应当依止相应的对治。
此诸烦恼如何断者。
以下宣说如何断除根本烦恼和随烦恼的方法。
未一、教诫依止愚痴的对治
谓痴罪重极难远离,为余一切烦恼所依。
愚痴业罪重,极难远离,是其它一切烦恼的所依。换言之,以愚痴执著我,从我执生起一切贪、嗔、傲慢等烦恼。
彼之对治,多修缘起,善巧生死流转还灭。若能修此,则五见 等一切恶见悉不得生。
愚痴的对治就是多修缘起,善巧生死流转和还灭的道理,如果能这样修,则可以遣除五见等一切恶见。
三种愚痴的对治:
一、业果愚蒙的无明,它的对治是通达黑白二种业果的缘起修行之理;二、真实义愚蒙的无明,它的对治是通达十二有支流转还灭的道理;三、执著人我的萨迦耶见无明,它的对治是缘起性空的缘起修行之理,由于内外一切法都是以因缘缘起而产生,因此没有一个作者和受者的补特伽罗,观修此义便能遣除萨迦耶见。
未二、教诫依止嗔恚的对治
嗔与现后二世大苦,断诸善根,是大怨敌。
嗔恚带给我们现世和后世的大痛苦,摧毁我们多劫辛勤积累的善根,是真正的大怨敌。
以现世而言,执著嗔恚,内心不宁静,难以生起喜乐,心情烦躁,坐卧不安,而且损坏自己的名声,让亲友远离,没有好人缘,也使容貌不庄严,今世后世都让人们不乐看见。而且动嗔心会使智力下降,失去辨别是理非理的理智,以嗔心又会引发各种杀盗淫的恶劣行为。以后世来说,嗔恚会让人迅速堕落恶趣。
嗔心能毁坏善根,佛在经中说:曼殊师利,以能坏百劫所修善根,故名嗔恚。
如《入行论》云:“无罪能如嗔。”
如《入行论》所说:“没有比嗔恚更严重的罪业。”《佛遗教经》说:“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劫功德贼,无过嗔恚。”由于嗔心是失坏善法的根本,具有顿时摧毁善根的作用,所以是极严重的罪。
故一切种莫令生起,励修忍辱。若不生嗔,则于现法亦极安乐。
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要让嗔恚生起,应当努力修忍辱。假如能不产生嗔恚,则于现法也会很安乐。
如《入行论》云:“若能励摧嗔,此现后安乐。”
如《入行论》所说:“如果能够努力摧灭嗔恚,在现世和来世都会感受安乐。”
比如,如果能遣除嗔恨,就可以无忧无虑,睡觉也安心。在《菩萨地论》中说:修习安忍的人能摧伏嗔恨,所以没有不安乐,临终时天人也会降临,在鼓乐声中迎接他。《亲友书》中说:“断嗔获得不退果,此乃佛陀亲口说。”
一切时候不让嗔恚生起的方法,就是修习慈心和依止安忍,另外,可以多多思惟嗔恚的过患和慈心、安忍的种种功德,这些在上士道当中会详细解释。
慈悲观:一切有情都希求安乐、不愿意感受痛苦,站在有情的立场上,替他着想,体会有情都是自己毁坏自己的安乐、自己制造自己的痛苦,非常可怜,则能生起哀怜之心。又观一切有情往昔都曾做过自己的父母、兄妹、子女、利益自己的人等,如此以一颗平等的慈心护念十方一切六道有情,想让他们得到利益安乐,心里生起这样的慈心就能对治嗔恚。
未三、教诫依止贪爱的对治
贪爱能令先造一切善不善业渐增势力,能生生死。
贪爱能让以往造作的一切善业和不善业,逐渐增上势力,由此令有情受生在生死当中。
这是按十二有支流转生死的道理而宣说的,“先造善不善业”是能引的宿业,以贪爱的滋润能使业习气逐渐增上势力,如此具足能生支之后,必然在生死当中由善业受生善趣,由不善业受生恶趣。
又欲界者,从受用境触缘生受,味著生爱,应多修习内外不净及贪欲尘所有过患,而正遮除。
特别以欲界而言,是从受用五境的触因缘而产生受,由耽著受而引起贪爱。对治方法是多多修习内身和外境的不净观,以及贪著欲尘的过患,由此遮除贪爱。
世亲大阿阇黎云:“鹿象蛾鱼蝇,五类被五害。”
这是以旁生比喻人类贪著五欲的后果。鹿、大象、飞蛾、鱼、苍蝇这五者分别被声、触、色、味、香所损害,它们都是因为贪欲而丧身。
鹿好音乐,猎人就利用它这个执著,弹奏音乐,鹿被音乐声引诱过去后,就葬身在猎人枪下。
公象在发情期,猎人就以母象诱惑它,公象贪著和母象身体的接触,结果被猎人捕获。
飞蛾贪著光色,见到灯光就飞扑过去,结果被灯火烧死。
鱼贪著味道,钓鱼的人以鱼饵引诱,鱼儿就会上钩成为他人盘中餐。
苍蝇贪著刀刃上蜂蜜的芳香,结果死于刀刃之上。
“一害况恒常,近五何不害?”
耽著五欲中的一种,尚且有生命危险,何况人类日夜恒时依止追逐所有的五欲,怎么可能不遭损害呢?
从长远观察,我们欲界众生都是因为贪著五欲而引生各种烦恼,而长夜漂泊在无边无际的轮回当中,因此贪著五欲比服毒还要可怕。
总之,由于分别心是缘可爱境而引起无厌足的贪著,因此,可以以不净观和轮回苦观对治贪心,只要内心能现出不清净、不悦意之相,就能胜伏贪心。比如,贪执某人时,就观对方只是一层外皮漂亮,里面其实充满了三十六种不净物,没有任何可爱之处。还可以作九想观、白骨观等。对治贪心的具体修法,将在《观住轮番净心法》当中解释,此处不再赘述。
未四、教诫依止贪著世间八法的对治
又易生难离,谓爱四事利誉称乐,及于此等四相违品意不欢喜,当修对治。
容易产生又很难脱离的就是耽著世间八法。顺缘方面是贪爱利誉称乐四法,利是利养,誉是名誉,称是称赞,乐是各种享乐;逆缘方面是不欢喜相违的衰毁讥苦四法,衰是衰败,毁是毁辱,讥是讥讽,苦是痛苦,应当对这四种不离爱和四种乖离爱修习对治。
其实,世间所求的四法和所厌的四法都是平等的。为什么呢?因为所厌的四法,得到时会产生痛苦,所欲的四法,退失时也产生痛苦。以不欲直接产生痛苦,以所欲间接产生痛苦,所以平等的带给人们痛苦。以不欲的四法暂时产生不安乐,而以所欲的四法在将来产生不安乐。另外,所欲的四法和不欲的四法,平等都是刹那不住、坏灭的自性。坏灭之后,同样是无有利益。死亡时,也是平等需要舍弃。舍弃之后,同样没有乐和苦的差别。而且二者都是行苦的自性,也都是能使有漏法增上的助缘,对解脱生死而言都没有利益。而且都没有自在,二者的结局也都是不坚固。
总之,轮回所有的过患,都是以这二者直接或者间接产生。所以,一切轮回的过患可以归摄在世间八法的过患当中。
此复总修生死过患,特修念死,即能退除。
归摄来说,通过修习生死过患、特别是修习念死,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清净平等 随缘放下 真信切愿 摄根念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就能退除对世间八法的耽著。
未五、教诫依止慢疑的对治
慢于现法最能障碍当生之道,及是当来奴贱等因,故应断除。
慢烦恼从现法来说,最能障碍要生起的道,而且会成为当来地位卑贱等痛苦之因,所以应当断除。
在《正法念住经》和《慧海请问经》当中,更具体地宣说了慢的种种过失。
为什么傲慢最能障道呢?因为以傲慢缘着高相随转,内心没有取舍智慧。不能知道法和非法,不知该不该说、该不该做,也不知是处非处。导致不该做的去做,应该做的不能去做。
被傲慢恼乱的人不能知道业因和果报,不能分辨善道和非善道,不知道威仪、地点、时节,不知道裁量足不足够,在他的心目当中也不知道有大众。所以,以傲慢的缘故,不能知道持戒的方法。
为傲慢所障碍,虽然闻了法,却不能依法真实修持,对不曾听过的法,也不能发心希求,也不会向别人谦虚请教。而且傲慢会障碍修禅定,如同被风吹动的微尘四处飘散一样,傲慢者的内心时常散乱不安定。由于心意散乱,不能修习禅定、收摄自心,非常贪著外在五欲的境界。这样无法让心安住在善法中,所以也不可能真正以利他心调伏他人的相续。
以上从戒、定、慧、利他的角度,分析了傲慢最能障碍当生之道。确实是我慢高山不出功德之水。
断除道理。
断除的道理,就是思惟自己的五取蕴只是苦的自性,没有一点值得傲慢。
如《亲友书》云:“当数思惟老病死,亲爱别离及诸业,终不能越自受果,由对治门莫骄慢。”
如《亲友书》所说:“老、病、死、爱别离等这些世间苦果以及造成苦果的因——种种有漏业,自己这样一个凡夫,无论如何都不会超越自造业自受苦的迷乱境界。反复思惟此理,就能对治缘种姓、相貌、智慧等所起的傲慢。”
或者从行苦思惟,一切世间的圆满都是被业和烦恼牵制,不会超出行苦的自性,因此自己再好,也只是被业和烦恼牵着走的凡夫,有什么可以傲慢呢?
或者由人无我的修法根除傲慢。在轮回当中,我们有的只是五取蕴,色蕴可以分成地水火风四大种,每一大种再分析下去,最后分到无分微尘,其它心法的四蕴,也可以分至无分刹那,而且微尘和刹那都是刹那坏灭的自性。在这一大堆多分、刹那的法当中,哪里来的常、一、自在的我呢?既然没有“我”,哪里有“聪明的我”、“高贵的我”、“漂亮的我”、“有能力的我”?实际不过是一种四大种假合的法在不断变动而已,这样观修就能对治傲慢。
以下是疑的对治。疑烦恼有很多过患,对真实和非真实疑惑,会障碍对真实义产生定解。疑的种类众多,此处是以怀疑业果、三宝为例说明,其实对下士道、中士道、共下士道、共中士道、菩提心、六度万行、二谛法的本性无法产生定解而怀疑,都属于疑的范畴。
若于四谛三宝业果获得定解,则不复生疑惑随眠。
如果对四谛、三宝、业果得到定解,就不会再产生疑惑随眠。
未六、教诫依止随烦恼的对治
又睡眠、昏沉、掉举、懈怠、放逸、无惭、无愧、妄念、不正知等诸随烦恼最易生起,障修善品,当知过患修习对治,率尔率尔令渐微劣。
随烦恼的特点是最容易生起,障碍修习善品。我们应当在知道它的过患之后,时时修习对治,让它的力量逐渐减弱。
其过患者。
以下引经论说明睡眠等随烦恼的过患。
如《亲友书》云:“掉悔嗔恚及昏沉,睡眠贪欲并疑惑,应知如是五种盖,劫善法财诸盗贼。”
如《亲友书》所说:“心散逸在境界中的掉举、对往事的追悔、损害他人的嗔恚、心识内收的昏沉、极度内收的睡眠、对有漏五欲的贪欲、对道果等疑惑,应当知道这五盖是劫夺善法财富的盗贼。”此处掉举和后悔,昏沉和睡眠,以性质比较相似,所以合为一盖计算。
《劝发增上意乐经》云:“若乐睡眠与昏沉,痰癊风病及胆疾,其人身中多增长,令彼诸界极扰乱。”
《劝发增上意乐经》说:“喜欢睡眠、昏沉的人,体内的痰病、风病和胆病会多有增长,导致四大种扰乱不平和。”
“若乐睡眠与昏沉,集饮食垢腹不清,身重容颜不和美,所发言语不清晰。”
“如果喜欢睡眠和昏沉,会导致饮食不消化,在体内积聚饮食污垢,使肠胃不清,而且身体沉重,心无法专注在善法上,还会使相貌不和美,比如,皮肤不洁净、粗糙等,说话时吐字也会不清晰。”
又云:“若乐睡眠与昏沉,其人愚痴失法欲,凡稚退失一切德,退失白法趣黑暗。”
又说:“如果喜欢睡眠和昏沉,对取舍之处会愚痴,而且会退失修行善法的意乐,这个凡夫退失一切功德和白法,以具有深重的无明黑暗而趣入恶趣。”
《念住经》云:“诸烦恼所依,独一谓懈怠,谁有一懈怠,彼便无诸法。”
《念住经》说:“诸烦恼的所依,唯一是懈怠。谁具有这一种懈怠,他就没有一切善法。”
《菩萨本行经》当中,佛告诉阿难说:“夫懈怠者,众行之累:居家懈怠,则衣食不供,产业不举;出家懈怠,不能出离生死之苦。一切众事皆由精进而得兴起。”(懈怠会令一切行业停止不前:在家懈怠,衣食无法供应,事业也不能发达;出家懈怠,不能出离生死痛苦。一切事情都是依靠精进而得以兴起。)
《遗教经》说:“汝等比丘,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常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
《百喻经》中说:
往昔,有个国家在节日时,妇女们都以优钵罗花做成花鬘的装饰,戴在身上。一次,有位穷人的妻子对丈夫说:“假如你能送优钵罗花给我,我可以做你妻子,否则,我就舍你而去。”
这位丈夫以前擅长学鸳鸯的叫声,他就潜入国王的池塘里学鸳鸯叫,趁机偷取优钵罗花。池塘的看守听到池中有响动,就高声问:“里面是谁?”
穷人失口说道:“我是鸳鸯!”
看守立即把这只“大鸳鸯”从池塘里提出来,带着他去见国王。一路上,这位穷人不断地学鸳鸯叫,看守说:“前面该叫你不叫,现在你再叫有什么用?”
这则公案说明什么道理呢?
佛说:世间的愚人都是如此,一辈子损人害人造作很多恶业,没有修好身语意,将三门转成调柔贤善,等到临死时,这些人才说:“现在我要修善法。”可是狱卒要把他交给阎罗王,即使想修善法也来不及了,就象这位愚人在被押往国王面前的路上,再学鸳鸯叫有什么用。所以,现在存活之时懈怠,死时一定会追悔莫及。
《正法念处经》也说:“若求现未乐,应离于懈怠,放逸懈怠人,如狗等无异。”
以下这颂的缘起是:往昔,在舍卫城有两个商人,一个多财,另一个少财。多财的富商贪爱女人和赌博等,没过多久他就丧尽财产沦为乞丐。少财的商人安住在精进当中,到大海的宝洲取宝,后来逐渐富裕起来。胜光王得知此事之后,禀告佛陀,佛就宣说了以下一偈。
《集法句》云:“若行于放逸,即坏凡夫心,如商护财货,智当不放逸。”
《集法句》说:“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常常在放逸当中,那就会失坏自相续。如同商人护持财富一般,智者应当不放逸地守护自心。”
《萨婆多论》中有这样一则公案:往昔,目犍连尊者因为弟子有病,就升到忉利天去向医师耆婆问诊。当时正赶上天人们进入欢喜园,目犍连在路旁站着等待,没有一个天人看他。只有耆婆最后到的时候,看见尊者,向他举起单手致意,然后乘车飞驰而过。
尊者心想:他在人间本来是我的徒弟,现在耽著天上的欲乐,都忘本了。
于是尊者以神通力定住耆婆的车。耆婆不得以只好下车,向师父目犍连顶礼。
尊者以种种因缘训斥他。耆婆回答说:“因为我在人间是您的弟子,所以才举一只手向您问讯,您见到其他天人有这么恭敬吗?”
目犍连尊者就去劝诫帝释天王:“佛陀出世很难值遇,为什么天人不时常亲近佛陀,请受正法呢?”
帝释没有正面回答,他想让尊者了解一下天上的情况,就故意派使者去传某位天子,反复传了三次,最后不得已,此天子才来见帝释天王。天王就以此事告诉尊者:“这位天子是最贫困的天人,只有一个天女和一种伎乐的享受,就足已使他染欲情深,割舍不下,何况天王拥有各式各样的宫殿、楼阁,有无数的天女陪伴,有百味饮食可供享用,有百千天乐可以娱乐,天人陶醉在这样的欲妙中,看着东边就忘了西边,他如何能学进正法?所以,虽然知道佛陀难遇、正法难闻,但是耽著欲乐而被缠缚,不得自在,知道又能如何?
以下一颂的缘起是:往昔,世尊做菩萨时,诞生在婆罗门的家族当中,他上学时,老师为了观察学生们的内心,就故意说:“我很贫穷,你们去偷取别人的财物奉献给我。”其他学生都答应了,菩萨不但没答应,反而说:“不说为了这种小事去偷盗,就是为了获得帝释天的财富,我也不愿意无惭无愧地去做偷盗等事,我宁愿持瓦钵去讨饭,也比这个好。”
《本生论》云:“舍惭为天王,意违于正法,宁瓦钵蔽衣,观敌家盛事。”
《本生论》说:“如果为了获得天王的安乐而舍弃惭愧,心与正法相违,还不如手持瓦钵、身穿破衣,到怨家门口乞讨。”
作为出家人,应如《大智度论》所说般知惭有愧。
《大智度论》说:“入道惭愧人,持钵福众生,云何纵欲尘,沉没于五情?(入道具有惭愧的修行人,手持瓦钵给众生种福,为什么还这样在欲尘当中放纵自己,沉没在五毒当中?)著铠持刀杖,见敌而退走,如是怯弱人,举世所轻贱。比丘为乞士,除发著袈裟,五情马所制,取笑亦如是。(穿着铠甲手持刀杖的战士如果看见敌人就往后逃走,这样的怯弱者只会被全世界的人耻笑。而一个比丘做为乞士,剃了头发穿了袈裟,却还被五毒的野马牵制,同样会被世人取笑。)又如豪贵人,衣服以严身,而行乞衣食,取笑于众人。比丘除饰好,毁形以摄心,而更求欲乐,取笑亦如是。(贵族们以衣服庄严自己的身体,如果他们去乞讨衣服饮食,一定会被人们取笑。而比丘放下了一切外表的装饰,毁形以收摄自心,却还去追求五欲的享乐,同样也会被世人耻笑。)已舍五欲乐,弃之而不顾,如何还欲得,如愚自食吐。(已经舍弃五欲的快乐而不再顾恋,怎么又生起追求的心呢?这就象愚人把自己吐掉的食物捡起来吃一样。)”
《亲友书》云:“大王应知念身住,善逝说为惟一道。”
龙树菩萨告诫乐行王说:大王!你应当知道,于身住身念,佛说这是求解脱者唯一的道路。
佛说:“诸比丘,能清净一切众生、能超离不悦意痛苦、能辨别如理之法、能现前涅槃的唯一途径,即此身正念也。”应当知道,此处只是以身作代表,完整说来,就是不忘记身口意该作什么的正念,因此还要加上“于口住口念”、“于意住意念”。
“故当励力勤守念,失念则坏一切法。”
因此,应当努力精勤地守护正念,一旦忘失正念,就会失坏一切善法。
以下引一则公案,说明如何精勤守护正念:
《法句喻经》说:过去有位比丘,每天都要到城外的尸陀林,路上要经过一位农夫的田地。一次,农夫生气地骂比丘:“你是什么修行人,在我的田地里纵横行走,留下这么多脚印。”
比丘告诉他:“我要打官司,找一个证人,所以才穿过你的田地。”
这位农夫以宿世的因缘,到了该得度的时候。他暗自跟着比丘想去看个究竟。他看到空旷的尸陀林当中尸体狼籍,鸟和野兽吃剩的尸骸到处都是,有吃干净的,有没吃干净的,有些像灰鸽子的颜色。很多虫子聚集在尸体上爬进爬出,尸体发出的臭味让人难以接近。
比丘说:“这些鸟兽就是我的证人。”
农夫很奇怪地问:“他们怎么会是证人?”
比丘回答他:“我的心病是有很多烦恼,我观看这些骨骸恶露的不净相,返回房屋反观自身,从头到脚和它并无两样,可是我这颗心仍然在各种境界中散逸,追逐虚假的欲尘,我就告诫自己的心:‘心哪,你要知道,你不应当这样起念头,让我下地狱下饿鬼道。’我是个凡夫,没有解脱烦恼,而我这个贼子之心不听从我,所以我每天去尸陀林为他解说恶露不净之相,而且和他商量:‘心哪,你又粗暴又散乱而且错谬不安定,你从今以后要改正,不要再造恶缘了。’”
听了比丘这一席话,农夫感动得以手挥泪,哽咽无言。当时比丘和农夫在尸陀林当中观想,都证到初果。
《入行论》云:“虽诸具多闻,正信乐精进,由无正知过,而令有犯染。”
《入行论》说:“虽然具有多闻、正信、精进等功德,但是由于没有正知,相续仍然会被罪堕染污。”原因就是以不正知,不能时刻觉察自己三门的状态,由于失去觉察,烦恼贼很快就会起来造恶,染污相续。
不能如是断诸烦恼及随烦恼,然当不顺烦恼,不执彼品,视如怨敌,是为现在必不容少。故应励力摄对治品,破除烦恼,清净自内所受尸罗。
假如还不能这样断除烦恼和随烦恼,至少也应当不随顺烦恼,不执著烦恼,应当视烦恼为怨敌,在现阶段,这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应当努力摄持对治法破除烦恼,而令自己内在所受的戒律保持清净。
午三、调伏烦恼是主要的悉地
大觉沃弟子吉祥阿兰若师谓内邬苏巴云:“智然 ,后有人问汝弟子众,以何而为教授中心,则定答为已发神通或见本尊,然实应说于业因果渐渐决定,于所受戒清净护持。”
阿底峡尊者的弟子阿兰若师对内邬苏巴说:“益希巴!以后有人问你的弟子以什么做为教授的中心,他们肯定回答:已经显发神通或见本尊。其实应当说:对业因果越来越具有深忍信,对所受的戒律能清净地护持。”
故修之成就,当知亦是无明等惑渐趣轻微。
因此,所谓修法的成就也是指无明等烦恼越来越轻微。其它诸如护持气脉明点、能在天空当中飞行、能在石头上留下手印或脚印、能够遥视等,旁生和外道也具有,不算是内道真实的悉地。
阿底峡尊者说:“殊胜的悉地是烦恼减少,殊胜的成就是少欲知足。”
衮巴瓦说:“闻的标准相是行为寂静调柔,修的标准相是烦恼减少。”
哥的仁波切说:“在家事业断除故,可谓出家;恒时调伏自相续,可谓修行者;对断除烦恼者,可以安立成就者。这三者要牢记在心中。”
大恩上师在《直断要诀释》中说:“如果没有丝毫信心、悲心等正道的验相,则无碍地穿越山崖,在空中如鸟一样飞,在水中如鱼一样游,大的变小,小的变大,看他人一眼,就能把他的病治好,在山崖、虚空中取出佛像等伏藏品,将一般的魔降伏后收作眷属,这些都是魔所作违缘的验相,因此不能认为是正道。应当以慈悲之心降伏魔众,以智慧之眼照见并趣向解脱之道。”
午四、赞叹摧伏烦恼是勇士
能感现后二世纯大罪苦,谓与他斗争,然于尔时一切众苦,舍命强忍,其伤疤等返自显示,谓此即彼时所伤。
能导致现世和后世纯粹大罪苦的业,就是以嗔恨心和别人斗争。而在这样造罪业的时候,一个坚强的人尚且能不畏牺牲,强忍一切痛苦,而且还会自我炫耀伤疤:这是在那次战争中英勇挂彩的。
若断烦恼发精进时,忍耐苦行,极为应理。
如果断除烦恼,能获得现世来世的大安乐,所以,为了断除烦恼生起精进时,忍耐暂时的小苦极其应理。
《入行论》云:“无义被敌所毁伤,若尚爱为身庄严,为大义故正精进,小苦于我岂为损?”
《入行论》说:“毫无意义被敌人伤害之处,尚且自爱地视为身体的庄严,现在是为了解脱成佛的大义而真实精进,小小的痛苦对我而言又有什么损害呢?”不仅没有损害,反而唯一是利益,因此应当依止。
若能如是战胜烦恼,乃名勇士。战余怨敌如割死尸,虽不杀害自亦当死。
如果能这样刻苦而战胜烦恼,则称为勇士。战胜其余外在怨敌,等于是割杀死尸,因为即使不杀害他,他也会在百年之内自然死亡。
《入行论》云:“轻蔑一切苦,摧伏嗔等敌,胜此名勇士,余者如斩尸。”
《入行论》说:“在这场和烦恼搏斗的战争中,任何困难和艰苦我都不在乎,我会勇敢地摧伏嗔恚等敌人。能战胜烦恼,才是名副其实的勇士,此外杀死世间的怨敌如同杀死尸一般,并不能称为勇士。”
故又如论云:“住烦恼聚中,千般能安住,如野干围狮,烦恼不能侵。”
所以又如《入行论》说:“安住在烦恼堆中,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镇定安住,犹如狮子被狐狸围攻,毫无惧色一样,烦恼也不能侵害我。”
道所治品,莫令侵害,而当胜彼。
道的所治品,是指烦恼。上面这一颂,是说不要让烦恼侵害而应当胜伏它。
已说共中士道次第。
以上共中士道次第的内容,已经宣说完毕。
壬三、摄义分二:一、总说 二、别说
癸一、总说
修习中士道修心法门时,首先通过正念忆念总的轮回过患和六道中每一道的过患,对轮回生起猛利的厌离心,再反复思惟解脱正道和解脱功德,对涅槃生起猛利的希求心。结合此二者就可以生起中士道的意乐——无伪的出离心。然后对自己所受的戒律,以非常珍惜的方式守护,尤其应当依止烦恼的对治而与烦恼战斗。如果有过失染污相续,也要通过如理忏悔的方式及时净除。
由于本论的目的,是在共下士和共中士的共道基础之上,将学人引入上士道,因此在中士道时,四谛中的道谛和灭谛不必多说,在后文上士道宣说真正道时,会有深广的解释。
本论抉择能趣解脱道的体性,宣说了两个方面,就是灭除生死的所依身和道,其中所依身,一般是暇满人身,最殊胜的是出家身,解脱道则是戒定慧三学,以戒为基础,以慧为正对治。
以下从二方面总结:
癸二、别说分二:一、圣教根本——别解脱戒 二、道的核心——修习人无我空性
子一、圣教根本——别解脱戒分二:一、别解脱戒成为圣教根本的理由 二、别解脱戒的体性——出离心
丑一、别解脱戒成为圣教根本的理由
因为如果隐没了别解脱戒的传戒仪轨,就不会出现新的出家比丘等,最终导致出家人会消失;如果没有出家人,他们所作的讲闻、思惟、修行的相续就会中断;以相续中断的缘故,就不会生起实修的功德;以没有实修的缘故,就无法现前整个佛法的证法。
所以,别解脱戒是整个圣教的根本。
如此别解脱戒的体性是什么?就是出离心。以下从“所禁”和“能禁”方面来解释:
丑二、别解脱戒的体性——出离心分二:一、所禁 二、能禁
寅一、所禁
必须禁止什么呢?观察自己的心态,现在我们的心在追求什么?并不是为了获得后世的解脱菩提,只是耽著现世,追求愉快、舒适、名誉或者衣服、饮食和称赞。这种分别心,就是所禁,它的根本是耽著现世,而耽著现世的根本其实就是我执。
再进一步比较,就能找出主要的所断:相比追求愉快、追求舒适,是不是更难断除追求名誉,相比追求衣服、饮食,是不是更难断除称赞?例如,世人在格斗时,明知有生命危险,敌人就在某处等待他,但他还是会很勇敢地前往战场,所以是宁可远离愉快和舒适,唯一想求得名声。试想,为了死后能留下美名,连生命都可以舍弃,这是不是深重的迷乱呢?又比如作为修行人,衣食受用节俭,能刻苦精进地修行,但是别人称赞自己“修行好”时,心里便欢喜不已。所以,他可以放下对衣食的耽著,却放不下别人的称赞。其实,对维持生命、保养身体来说,衣服和饮食不可缺少,对此都能放下,反而希求一些如谷响般毫无实义的称赞,这也是大迷乱。
平常,我们或许会这样想:无论是佛法还是世间法,我们都必须在别人面前无惭无愧,做得有光彩。其实这种念头,就是为了获取名誉和称赞,而开始在三门上造作, 。
由以上比较可知,在一切所断当中,耽著名誉和称赞最为主要。
应当知道,“我执”和“耽著现世”此二者,是实现世间或者轮回所有愿望的根本,基于这种意乐,会生起各种各样的邪分别念。
比如心想:“不管完成修法还是世间事业,都是以财富、物质为基础。修法也不能脱离物质基础呀!如果衣服、饮食、卧具、住宅、电器等不能圆满,修法也不可能成功。在世间生活,一切快乐、舒适、名誉的根本,唯一是财富,拥有财富就意味着拥有了人生的一切。因此,如果不能获得今生所须的财富,只是拥有少许,从长远来看,恐怕没有经济上的保障。”诸如此类,是现代人普遍具有的恶劣心态。
顺着这样的分别念发展,又会妄想:“为了成功致富,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那些成功人士,他们和我同样是人,看他们的经历,也是开公司经商,而且都是非常勤劳才创造起财富。我如果走这条路,只要勤劳能干,我也可能做得到。假使做不到,也必须尽力而为。必须了解所有经商的策略,如果不能全面知道,也一定要努力掌握必要的策略。”
或者这么想:“你看某某人,那么多人恭敬他,供养很多,过得真是快乐啊!其实我也有条件成为他那样,我的性格也很好,也能行持善法和闭关的修行,男女的贪心也不强烈。就算不能成为上师,获得一个好的师父或者当家的地位,应当不成问题。”诸如此类,就是谋求财富、利养的恶劣心态。
在以上两种心态中,以前一种分别念会导致心中完全舍弃所有善法和实修。整日忙碌于世间法,处理各种世间琐事度日,计算商品的价格、显现各种狡诈的行为,一天二十四小时当中,都是这样不断地循环往复。在经商的过程中,事务繁忙,与热闹的城市联系频繁,还要疏通各种渠道,打点黑白两道。所以连静下心来品一杯茶的清闲都没有,日日夜夜都在无义中散乱度过,这真是自我舍弃。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连想一想“自己快不快乐,这样生活有没有意义”的念头,都生不起来。下至于好好穿一下衣服,稍微系紧一点皮带,心都专注不了,心想到什么就直接去做。这样的人生,连属于自己快乐、放松一上午的时间都没有。这就是以自己毁坏自己。
后一类耽著现世的修行人,都是表面行持善法,自己束缚自己:自己的心已经飞到别处,还显示各种威仪做那些狡诈的行为;将自相续的迷乱放在一边,不去对治,身口却精进地修持善法;舍弃了智慧本尊,却修一些财神和世间护法;相续中并无慈悲,主要做的都是自私自利之事;生起无量迷乱分别念之后,在自己的门上贴着闭关的标签;自相续中没有丝毫断证的功德,心里却在计算我已经闭了几年几个月;相续中,没有布施一口饭的舍心,口中却念着布施身体、请你拿去我的血肉等断教词句;心中对三宝没有信心,却打着鼓、摇着铃,求三宝保佑;经书、供品、法器已经成了求取财富的工具,还说自己在实修念诵和供养;在大众场合,害怕别人揭露自己不是上师、比丘,外表显现狡诈的行为,而在家里,完全是安住散乱、做一些世间琐事度日;本尊咒语是在路上念,大念珠是在人群当中数,一切善法都成了卖弄。
这样的人过了几年,竟然加入到上师、老师的行列。白财和黑财如天上降雨般堆满了精舍。美食、恭敬、承事、施主们的信心、寺庙僧人的恭敬等源源不断现前时,我们这位大德再也不会观察自相续,决定会产生无意义的傲慢。即使佛陀现在眼前,他也没有信心和恭敬。他有的只是观察道友的过失,对施主这样那样的不满意,对各种受用的不满足,在房间里呆不住,还有就是“我什么都需要!”
如此他相续中贪嗔如烈火般燃烧,在他的周围充满了各种人情面子、世间八法的事,都是护持在家人和施主的心。他的行为只会让真正的出家人痛心。
因果的观念逐渐远离他的相续,唯一就想:我现在怎么做都可以。因此,三门放逸、随意而行。渐渐魔鬼会来摄受他,还误以为是现见本尊,其实自己已经成了魔鬼的同类,与圣道完全相违。自相续和佛法完全背道而驰,他的下场是死后立即堕入孤独地狱。
可见以上两种恶道的根本,就是追求现世的分别念,所以是我们唯一的所禁。一切追求现世的所作都可以归纳在上述的恶道当中,这些就是所断法。
寅二、能禁
上至有顶下达无间地狱以上,不论受生在三界的何处,周遍都是痛苦的自性,都是痛苦的幻轮。就象身处火坑、厕所中或者针尖上,连毛尖许安乐都没有。已作的全部是痛苦的自性,没有芝麻许实义,因此,今生世间的事业毫无用处。
如果我们能这样如理作意:现在获得暇满人身,遇到了具相的上师,在可以自由修持圣法时,我一定要修持解脱轮回苦海的方法。唯有内心深处猛利产生的这种心,才是真正的别解脱戒。
一切四部律藏、二百五十条戒、声闻缘觉的论典以及三藏的意义,都可以归纳其中。可以说,这是一切道的基石、一切善法的根本、一切乘的基础。所以,心中生起舍弃追求今生的无伪出离心时,就是进入了解脱道的第一道门。因此,应当真实生起这种出离心。
如果尚未生起,就应当数数观察总的轮回痛苦,以及自他一切所作是无常、痛苦的自性,必须依此方法通过勇猛精进,在相续中生起出离心。
因此,别解脱戒的体性就是无伪的出离心。没有这个根本,别解脱的八关斋戒乃至比丘戒都无法获得,最多是善愿戒和怖畏戒。所以,下至受一天斋戒,也应以真正的出离心摄持而受持。
另外,菩萨戒中的愿行菩提心两种学处,或者自他交换,这一切都要落在体会到众生具有大苦这个要点上。如果没有思惟苦谛的体会,发菩提心也只是空话而已。因为菩提心是以大悲为因,而大悲来自了解众生的痛苦。相反,不能认识众生的痛苦,必定不能生起菩提心。如此大乘的修行也就没有所依。
总之,以出离心为体性的别解脱戒,是一切圣教的根本或基础。
子二、道的核心——修习人无我空性
正如《入中论》所说:“慧见烦恼诸过患,皆从萨迦耶见生。”一切轮回诸苦来自有漏业,业由烦恼造作,烦恼以萨迦耶见引起,因此,我执是轮回的根源,是集的根本。相反,要解脱轮回的结生相续,必然应当在因上断除烦恼,而真正能从根上断烦恼的唯一对治就是通达人无我空性的智慧。所以,解脱道的核心就是修习人无我空性。
所谓“人无我”,即常一自在的我丝毫也不成立,也就是在微尘和刹那的蕴聚相续上,除了不观察假立为“我”之外,再不会有其它实有自性的我。由此可知,常一自在的我,只是以第六意识执著的遍计、假立的我,对“我”的执著只是一种虚妄分别而已,因此一定可以通过修人无我空性遣除。总之,所空是以自己第六意识执著的人我观念,能空就是无我的正见。具体抉择人无我的正见,在《辨中边论》、《入中论》、《入行论?智慧品》等大论典中都说到了详细的方法和理论,在《观住轮番修心法》中有实修的引导,应当配合这些法要,真正修习无我正见。
如果能安住在无我的正见当中串习,一直颠倒执著“我”和“我所”的观念就会转成“无我”、“无我所”的观念,一旦空性的习气成熟,就能退除我执,由此自然就能制伏乃至根断,由我执所引起的缘着自党起贪、缘着他党起嗔,缘着自我高相起慢等烦恼。如此息灭轮回的苦因——烦恼,以及以烦恼感召的取蕴身,就是灭谛的境界。
总之,本论修习解脱道的内容可归纳为《摄颂》中的两颂:
业惑增上成流转,结生相续系缚坚,
离此当得无漏乐,勤希解脱求加持。
为脱有苦依三学,出家身德佛所称,
生生愿持解脱戒,如护眼珠求加持。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思考题

希求解脱
一、为什么对善趣也应当如对恶趣一般厌患?
二、解释颂义:
诸常转入生死轮,而于暂憩思为乐,
彼定无主渐百返,漂流等非等诸趣。
三、修习苦性和不净相有何必要?
四、什么是系缚的体性?
五、如果把解脱定义为生已息灭,有什么过失?解脱真正的含义是什么?求解脱之心是何种心?
思惟苦谛
一、解释颂义:
谁于此无厌,彼岂敬寂静,如贪著自家,难出此三有。
二、为什么在集谛前宣说苦谛?
三、为什么不在苦谛后而在集谛后宣说灭谛?
四、解释颂义:
如病应知断病因,当得乐住应依药,
苦因彼灭如是道,应知应断应证修。
五、不真实思惟苦谛有什么过患?
六、为什么说“不以思集善知生死根本,是断截正道扼要”?
七、为什么在思择修时应当令识极为明净?
八、欲引发三乘一切功德,都须要哪两种事?
九、思惟八苦:
(一)如何思惟生苦五种?
(二)如何思惟老苦五种?
(三)如何思惟病苦五种?
(四)如何思惟死苦五种?
(五)如何思惟怨憎会苦五种?
(六)如何思惟爱别离苦五种?
(七)如何思惟求不得苦五种?
(八)如何思惟五取蕴苦五种?
(九)为什么八苦中对生苦和五取蕴苦特别须要认真修习?
(十)对生死取蕴自性未能生起真实厌离,有什么过患?
十、思惟六苦:
(一)什么是无定过患?如何思惟无定过患?
(二)什么是无饱足过患?如何思惟无饱足过患?
(三)解释颂义:
汝应忆念为诸欲,徒耗诸身前边际,
今求菩提具禁戒,由禁于此摧诸欲。
汝应忆念为诸欲,徒耗诸身前边际,
未能承事恒沙佛,未从佛闻如是语。
(四)如何思惟数数舍身过患?
(五)按本论所说,“虽将地丸如柏子,数母边际未能尽”的意义如何?为什么由思惟此义能引发厌患生死?
(六)如何思惟数数高下过患?
(七)如何思惟无伴过患?
(八)如何把六苦归摄为三种?
十一、说出三苦的体相、比喻以及相互关系。
十二、说明随苦乐舍受生起非理作意和生起如理作意的差别。
十三、为什么说“于五取蕴乃至执持、尔时受苦”?
十四、行苦既然遍一切苦,为何只在舍受上安立?
十五、以理成立四威仪等中没有自性的安乐?
十六、如何把八苦摄为三苦?
十七、解释颂义:
恶趣苦无余,人中亦现有,苦逼等地狱,贫如琰魔世。
此中旁生苦,强力于羸弱,缺罚及损害,相续如暴流。
有因贫乏起,余从不足生,追求难忍苦,一切谋略杀。
十八、说出非天之苦。
十九、说出欲天死殁苦、悚栗苦、斫裂杀害苦、驱摈苦。
二十、解释颂义:
(一)
所有受欲天,彼亦无乐心,遭欲贪炽然,内火而烧煮。
若诸心散乱,彼岂有安乐?非于无散心,刹那能自在。
散逸扰乱性,终不能寂灭,等同有薪火,遍受大风吹。
(二)
如病愈未久,食所不宜食。
二十一、上二界粗重的内涵是什么?
二十二、解释颂义:
色无色诸天,超越于苦苦,以定乐为性,住劫不倾动。
然非毕竟脱,从彼仍当堕,似已得超越,恶趣苦暴流。
虽励不久住,等同空飞鸟,如童力射箭,堕落为边际。
如久然诸灯,刹那刹那坏,诸行变坏苦,仍当极侵恼。
思惟集谛
一、为什么首先应对烦恼善巧?
二、烦恼的总相是什么?
三、说出贪、嗔烦恼的相?
四、说出坏聚见的相及立名的理由。
五、说出坏聚见与边执见的关系。
六、说出戒禁取见与见取见的相及二者的差别。
七、说明烦恼生起的次第。
八、解释颂义:
若我知有他,执嗔自他分,与此等系属,生一切过失。
九、能生烦恼的六因是什么?应如何对治六因?
十、烦恼才生起就先能令心杂染倒取所缘是一种什么状态?请按自己的体会举例说明。
十一、解释《庄严经论》颂义:
烦恼坏自坏他坏净戒,退损失利护法大师呵,
斗诤恶名。他世生难处,失得未得意获大忧苦。
十二、以理成立烦恼是真正的敌人?
十三、应如何与烦恼斗?
十四、说出二十种随烦恼的相和作用:
(一)忿;(二)恨;(三)覆;(四)恼;(五)嫉;(六)悭;(七)诳;(八)谄;(九)害;(十)骄;(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掉举;(十四)昏沉(十五)不信;(十六)懈怠;(十七)放逸;(十八)失念;(十九)散乱;(二十)不正知。
十五、按经部宗以上说出思业与思已业的体性。
十六、集谛中的业包括哪些?
十七、说出立名为不动业的理由。
十八、以理决定造集引生死业的作者。
十九、说明如何集业之理。
二十、为什么资粮道、加行道行者以出离心或无我慧摄持的善净业,不是能引生死的庸常集,却是集谛所摄?
二十一、确切说出为庸常集所摄的业的范围。
二十二、分别缘何种受,会造得(一)非福业;(二)福业;(三)能生三禅以下不动业;(四)能生四禅及无色界不动业。
二十三、说出三类死缘。
二十四、为什么要惜福?
二十五、名词解释:善心死;不善心死;无记心死;解肢节苦。
二十六、解释“作善者从暗趣明”的涵义。
二十七、解释句义:
善不善心行相明了,不能随顺当断死心。
二十八、比较善心死、不善心死、无记心死三种死亡状态的异同。
二十九、了解有关死心的法义之后,我们应当如何为死做准备?
三十、导致中有的因是什么?
三十一、说出中有的生处、身形、显色、行态和寿量。
三十二、解释中有、生有、本有、死有。
三十三、解释颂义:
为当本有形,此谓死以前,生刹那以后,同类净眼见。
具业神通力,根全无障碍,不转为寻香。
三十四、说明胎生受生之相。
三十五、名词解释:结生。
三十六、薄福者和多福者于人间受生之际,显现的相有什么不同?
三十七、说明对地狱业作而增长的非律仪中有受生之相。
三十八、说明受生旁生乃至色界天等之相
三十九、说明湿生化生的受生之相。
十二缘起
一、由十二缘起门中思惟的目的是什么?
二、解释句义:
无明如非亲实等。
三、对于无明的体相,法称论师和无著论师分别如何承许?二者差别何在?无明有哪些差别?
四、行具体有哪些差别?
五、解释因位识和果位识的体相以及二者的差别。
六、如何以无明为缘生行?如何以行为缘生识?
七、解释名色、六处以及二者的差别。
八、触的体相是什么?触有哪些差别?
九、受的体相是什么?受有哪些差别?如何由触缘生受?
十、爱有哪些?如何由受缘生爱?何种情况以受缘不生爱?爱有哪些差别?
十一、取具体有哪些差别?
十二、爱和取有什么差别?如何以爱缘生取?
十三、解释“有”的含义。
十四、生、老、死的确切定义是什么?
十五、十二支如何摄为四支?
十六、辩答:
引和生这两重因果是为了显示有情一重受生因果,还是两重,如果是初者,那已经生起果位的识乃至于受后面再说生起爱等,不应道理。如果是第二,那后面一重因果当中缺少无明、行和因位识,前面因果当中缺少爱取有。
十七、回答:
(一)能引所支中,何为所引?以何而引?如何而引?所引之义是什么?
(二)能生所生中,以何而生?何为所生?如何而生?
十八、以十二有支配合能引所引能生所生的关系,解释:
(一)流转恶趣的缘起;(二)流转欲界善趣的缘起;(三)流转上界的缘起。
十九、如何把十二有支摄为烦恼、业、苦三道?
二十、《稻秆经》当中如何把十二有支摄为四因?
二十一、能引者需要几世圆满成熟果报?
二十二、认识几世圆满之理后,对于我们实现离苦得乐有哪些方面的启示?比如希求即生往生净土,在十二缘起方面应当如何把握能引、能生的缘起,才能达成往生的目的?
二十三、为什么在对十二有支的思惟当中可以包括下、中、上三士的法类?
二十四、对于苦集和十二支流转的道理善巧了知之后如理串习,会产生哪些功德利益?
二十五、具体解释句义:
善见缘起,则能遮除缘前后际,及缘现在一切恶见。
二十六、解释十二缘起图。
二十七、学习十二缘起之后,谈谈你的体会。
二十八、中士道要求的意乐之量如何?
二十九、解释句义:
处于无常炽燃大火三地之中,如入火宅决欲超出。
三十、出离意乐浮于表面,会有什么过患?
三十一、为何要把中士法类做为教授中心而修习?
除邪分别
一、遣除邪分别:
若于生死修习厌患令心出离,则如声闻堕寂灭边,于生死中不乐安住,故修厌患于小乘中可名为妙,然诸菩萨不应修此。
二、何种不舍生死应当舍弃?何种不舍生死应当随学?何种厌患生死应当舍弃?何种厌患生死应当随学?
三、如果菩萨和声缘一样厌离生死,那有什么超胜于声缘之处呢?如果超胜于声缘,菩萨的厌离生死和声缘的厌离生死有何不同呢?
四、六祖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此处说需要厌离世间,两种观点如何融合呢?
五、以什么理由能成立大乘比小乘人极应厌患生死极应灭除生死?
六、解释文义:
众生众苦无余尽至,尽生死边,刹那刹那种种异相
损害身心,然不因此而起恐怖,众生众苦一时顿至,
尽生死际,发大勇进,刹那刹那悉能生起一切众生
一切种智无量无边珍宝资粮。知此因已,应当更受
百千诸有。
七、解释颂义:
(一)
沉溺三有流,苦海无边底,喜掉无厌畏,何物在我心?贫难求护坏,离及病老衰,入恒炽然火,觉乐宁非狂?
(二)
噫世具眼盲,虽现前常见,后仍不略思,汝心岂金刚?
(三)
见住世动摇,如水中月影,观欲如嗔蛇,盘身举头影。见此诸众生,苦火遍烧然,大王我等乐,出离往尸林。
八、以理成立“生”是一切损害根本。
九、为什么破除烦恼须要依赖修习无谬圆满之道?
十、解释语录涵义:
现是从畜分出之时。
十一、你是如何理解“于无安乐愚执为乐,应当了知是恶业果”?
十二、以你的体验和观察说出居家的过患。
十三、解释四句体相:
身在家心在家;身在家心出家;身出家心在家;身出家心出家。
解脱正道
一、解释颂义:
咒本初为戒,次精进忍辱,信佛菩提心,密咒无懈怠。如王具七宝,无厌调众生,如是咒成就,七支能调罪。
二、为什么说“不思业果戒不能清净”?
三、解释句义:
总有祸福皆依于法,其中若依毗奈耶说,无须改易,内心清净,堪忍观察,心意安泰,边际善妙。
四、为什么需如荒年一切事都放在粮麦上,一切都围绕戒呢?
五、对于烦恼忍受将会导致何种后患?
六、解释颂义:
当了知自心,如画水土石,烦恼初为上,乐法应如后。
七、破除世间怨敌和破除烦恼有何不同?
八、阿底峡尊者见人必问“生善心否?”有何密意?
九、解释颂义:
鹿象蛾鱼蝇,五类被五害,一害况恒常,近五何不害?
十、慢烦恼有哪些过患?
十一、解释颂义:
当速思惟老病死,亲爱别离及诸业,
终不能越自受果,由对治门莫骄慢。
十二、分别说出对治以下烦恼的方法:
(一)痴;(二)贪;(三)嗔;(四)慢;(五)疑。
十三、说出以下随烦恼的过患:
(一)睡眠昏沉;(二)懈怠;(三)放逸;(四)无正知;(五)忘念;(六)无惭无愧。
十四、修的成就相是什么?
十五、什么是真正的勇士?
十六、解释颂义:
住烦恼聚中,千般能安住,如野干围狮,烦恼不能侵。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清净平等 随缘放下 真信切愿 摄根念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