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电话: 400 4567 8910
返回顶部
揭开谜一样陈氏太极拳起源之缠丝劲
阅读排行
太极拳起源,一直是谜。
众说纷纭。
本人猜想:陈拳来自八卦掌和太极拳。


然后有记载的说法,杨露禅,武禹湘遵张三丰为祖师,陈拳则不。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也不管对错。
只从技术上考虑。
缠丝劲真正出现普及是在陈发科之后,但我觉得疑惑的是为何杨露禅,武禹湘不提任何一点缠丝?
作为真正名震京师的高手,不提缠丝岂不怪载?
本人在真正习练过程中,大缠,小缠,外缠,内缠,发现其原理与八卦掌之自转转掌,换劲确实大同小异。
区别在于,八卦掌重身法,步伐变化,以手领劲。而陈太极以腰马定桩为主,以手领劲。
这里要提到一代宗师陈发科,为什么要提到陈发科呢。
董海川,杨露禅是同时代的人,又是好友,但没有任何缠丝的描述。可见,当时的太极拳是柔劲和直劲,没有旋转力。
但到了陈发科这一代,出现了巨大的变化,旋转力作为陈拳核心。
陈拳也因此名声大噪。
杨露禅到陈发科已经100多年过去了,这个期间,武术各派大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太极融到各派拳理之中。
那么陈发科有没有可能是一个八卦掌和老式太极拳的集大成者?
这是非常可能的,因为只有在陈发科这里,才真正在理论上,把旋转和太极劲融合在一起。
为何之前的一百多年没有这些理论出现?这里就是大家去思考的问题了。
陈发科----这才陈氏太极拳真正的一代宗师,集大成者。


夜旋

2016-1-9 09:10:47

纏絲勁並不是陳氏太極拳所獨有,當代許多武術也有類似纏絲勁的概念,例如楊譜裡就有「力在驚彈走螺旋」的說法,纏絲勁之所以被認為陳氏太極拳的理論,其實是陳鑫先生在其著作中先於其他太極拳專著提出,因此被認為陳氏太極拳特有的理論,但實際上比對其他武術對於打化合一的理解與運用,就會發現其箇中原理其實與纏絲勁並無太大的差別,而這一點沒有相當體會的人是無法去了解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個人理解,纏絲勁並不難,北派的八極拳、螳螂拳與南派的詠春拳、白鶴拳等,都有類似纏絲勁的理論,日本合氣道也是先從手取解法上發展出類似纏絲勁的前臂合氣,吳式太極一脈記載宋書銘將手放在對方手下再送出丈外的手法,就與合氣道的前臂合氣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你说的陈发科那么厉害,集大成者,当吴图南守着众人、指着陈发科的鼻子说;你不服,咱就研究研究太极推手。陈发科怎么连个屁也不敢放。你能否解释一下这集大成者为什么如此脓包?。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形意拳更能打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酒当歌

2016-1-9 09:13:01

缠丝劲很多拳种里都有的,只是说法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我觉得练习过陈拳的大多知道吧,没必要再定义,缠丝的关键在于混元力的使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6

夜旋

2016-1-9 09:10:47

纏絲勁並不是陳氏太極拳所獨有,當代許多武術也有類似纏絲勁的概念,例如楊譜裡就有「力在驚彈走螺旋」的說法,纏絲勁之所以被認為陳氏太極拳的理論,其實是陳鑫先生在其著作中先於其他太極拳專著提出,因此被認為陳氏太極拳特有的理論,但實際上比對其他武術對於打化合一的理解與運用,就會發現其箇中原理其實與纏絲勁並無太大的差別,而這一點沒有相當體會的人是無法去了解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個人理解,纏絲勁並不難,北派的八極拳、螳螂拳與南派的詠春拳、白鶴拳等,都有類似纏絲勁的理論,日本合氣道也是先從手取解法上發展出類似纏絲勁的前臂合氣,吳式太極一脈記載宋書銘將手放在對方手下再送出丈外的手法,就與合氣道的前臂合氣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你说的陈发科那么厉害,集大成者,当吴图南守着众人、指着陈发科的鼻子说;你不服,咱就研究研究太极推手。陈发科怎么连个屁也不敢放。你能否解释一下这集大成者为什么如此脓包?。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形意拳更能打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酒当歌

2016-1-9 09:13:01

缠丝劲很多拳种里都有的,只是说法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我觉得练习过陈拳的大多知道吧,没必要再定义,缠丝的关键在于混元力的使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