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微信: 13175635983
返回顶部
醉鬼张三门吞气功法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35848次阅读 0次回复
曾经
2015-12-16 08:58:41
清末京城武术名家张长祯先生所传之张氏拳法,也称张家拳,该流派初创于明末,自张长祯传出后才为世人所知,由于这一流派传承严谨,收徒甚少,故能较好地保存明清之际的功法原貌,其中的吞气法为今人研究明清时期武术与道家炼养术的结合情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一、吞气功法在张氏拳法中的地位
    在流传至今的张氏拳法体系中,分为“本门功夫”和“外来功夫”两大类。本门功夫为张长祯先生从本门老师继承所得,系由明末张氏、赵氏、马氏三位明朝将领退居蜀中合创而成,历经传衍,传至张长祯,这一类功夫在张家拳中被统称为“普通把式”;外来功夫则是张长祯先生从其他学派参学所得,包括少林的腿法和肘法,藏传密宗的内功“翻掌铁裆图”,道家的轻功,以及其他流派的器械刀法、枪法、鞭法等。
    总体来说,张氏拳法的功法体系共包括六类:
   (1)基本功:专为初学者而设的身体基本素质的锻炼方法。
   (2)内功:包括穿掌通力功、云手、磨腰、三皇功、桩功、翻掌铁裆图。
   (3)单式散手:指以实战为目的单独演练的功夫,包括四手、穿掌、鸳鸯腿、五步梅花蹬等。
   (4)操手实战:为实战训练内容,包括穿掌、进步三锤、肘底锤等。
   (5)拳术套路:以大拳和小拳为主。
   (6)器械:含各类器械的基本功和套路,以六合枪法、八卦刀、小刀为本门功法,也吸收了“金篡提炉枪”、“竹节钢鞭”等器械。
    在上述功法体系中,吞气功法主要应用于内功锻炼中(翻掌铁裆图除外)。其中又以三皇功应用吞气法最为典型,因此“三皇功”的全称应为“三皇吞气功”。在该套功法中,吞气法与特定术式的结合锻炼,可以使内脏、肌肉、骨骼发生质的变化。同时,内功中的其他功夫也充分运用了吞气法进行锻炼,这些功夫和三皇功一起奠定了张氏拳法的功夫基础。也可以说,有无吞气法的锻炼,对习练张家拳的成败起决定作用。因此,吞气功法在此以前被历代前辈视为不传之秘,有无吞气法的传承也成为是否为本门入室弟子的重要标志。
    二、吞气功法的来源分析
    从三皇功吞气功的源流来看,张氏拳法的吞气法来源于道家吐纳功夫。对这一点,可从三个方面找到些线索。
    1.三皇功的名称与中国自古以来的神仙信仰有关
    三皇本为伏羲、神农、黄帝,是中国远古时代祖先崇拜的产物,至东晋南北朝时期,经道教人士的整理,三皇被纳入元始天王的血统之内,历代口传的古史内容也因此成为道教的神仙谱系。东晋时还曾兴起以“三皇”为信仰对象的“三皇教派”,其主要经典《三皇经》最早可能源于汉代,经葛洪家族传至南北朝时,而兴起“三皇派”。该派崇奉上古三皇,主要内容有存神、服食、藏形、变化、服丹、符字等。尽管这一教派在唐宋之际即已衰落,但“上古三皇”的信仰却因此深入人心,成为中国道教乃至民间重要的崇奉对象,《三皇经》也被道教成为《三洞真经》之一。
    张氏拳法中的三皇功最晚可认为是明代功法,依据现有的文献虽不能确认三皇功与道教“三皇派”有必然的联系,但从三皇功用天皇、人皇、地皇来指代人体上中下三盘的理论来看,三皇功与中国道教的三皇信仰是一脉相承的,而且在功夫锻炼中,摒弃了道教中的迷信色彩,转而吸收了实实在在的肢体导引和呼吸吐纳之术。
    2.吞气法是中国道教的吐纳功夫
   《道藏》中记载的呼吸方法共九种,分别是:口呼口吸、口呼鼻吸、口吸鼻呼、鼻吸鼻呼、单吸不呼、单呼不吸、不吸不呼、神阙呼吸、呼吸无碍。后三种呼吸只有到吐纳高层境界才能出现,其他五种练法则散见于道家各派,但综合《道藏》及后世道书记载的吐纳功夫,以口呼鼻吸最为常见,意在口吐脏腑浊气,鼻吸天地清气,历代六字诀既是这种口呼鼻吸法的典型。而口呼鼻吸法在历史文献上甚为少见,仅在《正统道藏》菜字号下录有《黄庭内景五藏六腑图》一卷,题为唐代见素女胡愔撰。该文中载有“常以七月、八月、九月朔望旭日西面坐,鸣天鼓,饮玉津,然后瞑目正心,思兑宫白气入口,七吞之,闭气七十息,则重神混体,百邪莫之向,兵刃不能害,延年益寿,名飞仙籍。”据胡愔自述,他所传的方法皆祖述《黄庭经》,而《黄庭经》是道教茅山宗的重要经典。同样的道理,现有文献并不能确认三皇功与茅山宗的必然联系,但至少可以认为三皇功的吞气法来源于道教多种宗派的气法实践。
    3.明清武术与吐纳、引导功夫的结合,标志着武术体系的成熟
    中国武术在历史上存在着一个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在唐宋以前,武术一直以军旅武术为主流,至明清之际,武术家和道教炼养家们才有意识的把道教炼养术和武术技击相结合,出现了“内功外拳”的技术结构,从而使中国武术达到了技术上的高峰。统观明清传出来的各家流派,其内功与外拳的结合大致分为三类情况:一是由内而外,二是内外合练,三是由外致内,进而返外。现今所见各流派由传承演变已不能简单归入其中一类,但各派祖师创拳之初的指导思想则可以用此三者划分。张氏拳法应属于第三种情况,即入手时是肢体锻炼的功夫,也称外功,在筋骨、气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在转入内功的锻炼,这时的内功首先指三皇吞气功,另外还包括外功与吞气法的结合锻炼,以及静坐、按摩、药功等,待内功火候成熟后,在转为散手、操手及器械的锻炼。从实际用功进度来看,这三个阶段并非严格区分,只是在各阶段侧重点不同而已。
    三、吞气法的要领与功用
    张氏拳法把吞气法贯穿于三皇功和外功多种功法中,是功夫增长必不可少的锻炼要素。经过历代前辈的实践、探索与总结,张氏拳法在吞气锻炼方面积累了丰富的锻炼经验,有待于进一步挖掘整理,现将其要点简介如下。
    1.  吞气法的锻炼要领
   (1)气息要领
    吞气法的气息要领主要指以口吞气,以鼻呼气。在很多与动作结合的环节中,还包括咽气、闭气的练法。《苌氏武技书》中也载有“至气上冲至胸上,几乎欲出矣,必须用口尽力一吸,上闭咽喉,气由上而直下至丹田,……吸气即所谓纳气如吞川也。”这与张家吞气功夫的气息要领是一致的。
   (2)口型要领
   《苌氏武技书》中也载有吞气口型要领,即“上唇往上微缩,上唇往朝前,如象卷鼻。”张氏拳法的吞气口型则要求以唇包齿。养父张家良先生在传我吞气口型时,特别叮嘱:“若想牙齿不落,必须用嘴唇包裹牙齿。”《形意拳术讲义》中也说“寒冬炎夏,唇包齿藏,保齿之道,年迈成行。”其实唇包齿的目的不仅在于保护牙齿,更有利于气的下降,对所吸之气起到收敛的作用。
   (3)吞气与动作的结合要领
    三皇吞气功是一套导引、吐纳、按摩相结合的锻炼方法,从开始经三皇互力至收势,口吞气若干口,紧密与动作转折、气血运行相结合。综合吞气功法在各节的运用情况,大致可得出一些基本结论:一是吞气前以自然呼吸为主;二是有一定术势为吞气做准备;三是吞气时肢体呈现松弛状态;四是吞气完成后即行握固之法。
    2.吞气法功用分析
    张氏拳法中各类功夫对吞气法的运用和锻炼,是一种整体的锻炼功夫,很难用现代分析的思维将其功用效验逐条说清。但从本门历代老师的实践效果来看,以三皇吞气功为主的功夫锻炼,在内可以充实元气,增强脏腑,产生惊人的疾病自愈能力和超常的抗击打能力;在外侧可以松筋助力,不压腿而筋自长,不操掌而力自出,吞气百日即可足下生力,腰骶坚实,气力同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