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以及内家拳法是中国的武术瑰宝,在古代它的最大特征就是实战性很强,但有说法:太极十年不出门。很多人练拳说为了养生而不实战,而且当今是和xie社会,如果会实战岂不是天下大乱?其实,我的说法:想实战的人,实战的东西还是得练,但必须点到为止;而那种想养生的,也必须接触实战内在的一些,这里的道理我慢慢来讲。
现在先谈实战部分,首先我们常常听到的几句话句话:太极十年不出门;气沉丹田、沉肩坠肘、尾闾内收、虚领顶劲。这句话练太极拳的人都是耳熟能详的词汇语句。但是,有没有人想过,太极为何十年不出门,不出门到底要做些什么,怎么做?我自己做出的回答是:太极十年不出门,练的是在一瞬之间是否能将十年的功夫聚在一掌之中,而在一瞬间的爆发中击败对手。其实岂止是太极拳,内家拳以及任何一种中国武术,都是练的这些东西,都是练到在一瞬之间爆发出十年的功夫聚集在一掌之中,它和外家拳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外家拳是靠肌肉发力,而内家拳靠骨骼传导发力。
首先得从人体结构解剖太极拳以及内家拳 ,人是从猿猴进化而来的动物,但进化的同时也意味着退化,什么退化,什么进化?进化的是人的大脑,退化的是人的四肢以及骨骼结构。在长时间的进化当中人的大脑发育是越来越发达,而人在进化的同时也退化,退化的最主要的就是人的脊椎(其实各个部位机能也在退化,但相比之下,稍占其次),人在从猿猴这种爬行类动物变成了直立型动物,退化了脊椎骨的两大块(如下图,其中第一张、第二张、第四张分别为狮子、马、烈豹的骨骼,第三张为人体脊椎骨骼),分别为五节腰椎以及七节颈椎,而这两大块形成了三个S形,两个大凹,在中医上称之为命门、玉枕。正因为两个大凹,导致了两大穴道关闭,使得人的身体上下节形成了断层,这个断层也使得人劲力不能像猿猴、狮子老虎等动物一样发挥得淋漓尽致。练太极拳其实练的就是腰椎骨和颈椎骨的部分。
当打通了两大穴道之后,人就可以把上下的劲力合二为一,打出非常威猛霸道的力量,瞬间制敌,甚至可以致人死地。至于做法,就是练拳要把要领(虚领顶劲、含胸拔背、尾闾内收)给掌握正确。人练拳,其实就是为了返璞归真,返回动物本来的样子。
所以,练拳要得法,得法了才能够把功夫练得出来。首先就是站桩,其次就是打拳。很多人认为练拳要拉开韧带,所以就拼命压腿拉肩。其实吧,练太极拳要的不是这些,杨式太极拳有个基本功,走猫步,易筋经里有灌气桩,这些都是拉韧带,但是拉韧带的方法不一样,我们平时所练的压腿、劈叉、拉肩,这些都是走直线型的拉韧带方式,这种拉韧带的最大坏处就是一些地方韧带拉不开(如图),这些地方分别就是肩胛与脊椎之间连接的韧带,以及大腿耻骨的韧带,这些关节很难拉得到。因此太极拳以及内家等诸多拳法当中的精妙处就在这里,通过走曲线运动把人体的微小关节给拉开,把人体顾及不到的地方退化的地方重新用到,而精妙处恰恰也是最难点。一个是要通过曲线运动把骨节之间的筋膜来开,而且还要保持上下周身协调,其中的任意一处不能够有断劲的现象,这些都是导致内家拳难练的原因,也是人练拳出现弊病的原因
关于劲法,我个人总结的一句话就是:太极拳等内家拳的劲力是靠骨骼的传导性来技击。正如张三丰的《太极拳经》所讲: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其实就是骨骼的传导,就好像电线过电流,现代建筑物的钢架结构,声音可以通过固体传导一样。这些都是一个道理,同样,人的骨骼也有传导性,而制约骨骼传导的就是骨节与骨节之间的韧带筋膜,因此太极拳要讲求松,松下来了才能够把劲力从脚底下发到指尖,这样才能够发人技击。其实练拳的方法原理都一样,可以说是同源不同流
附:很多东西其实是可以用科学去解释的,只不过在过去科学解释不了,因此才用所谓的玄学道学理论来解释。现在,我把我所知到的一些东西用科学理论来解释。尾闾内收,阴阳相合:其中的原理要从婴儿讲起,人在出生前为受精luan的时候,鼻子和下面是合起来的,后来到了一定时期后开始分裂,而在孕育中的婴儿是什么样的状态,做过母亲的人自己心里清楚,这里我就不上图了。尾闾一收,大腿外翻,尾闾与鼻尖相呼应,舌顶上腭,形成的就是一个经络的循环。中医中讲到:人体中,任脉为阴、督脉为阳,尾闾一收,与鼻尖呼应,其实就是一个太极。其实裹背也是如此,将阴暗的地方(腋窝)拿出来晒一晒,阴接阳、阳接阴,阴阳一和,也就是太极了。其实所谓五心朝天也是这个道理,五心(胯心、肩心、头顶百会)都往上,其实还是尾闾内收的理论。先讲这么多,还有的以后再讲。
太极十年不出门,练的是在一瞬之间是否能将十年的功夫聚在一掌之中,而在一瞬间的爆发中击败对手。
|
人在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