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微信: 13175635983
返回顶部
转帖:莱阳裔人 螳螂门六合棍异说考辩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3469次阅读 6次回复
螳螂门六合棍异说考辩 莱阳裔人
李秉霄(号升霄道人)乾隆年间著有《罗汉行功全谱》,其中记载了六合棍。道光年间在莱阳行于世的手书本《棍棒鞭全谱》内也有六合棍。清代升霄道人留传下来的六合棍,至今螳螂门人无异议。
陈若萍编著的《六合棍》(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年出版)一书,也认为:“根据文字记载和口头传说,六合棍是螳螂门前辈升霄道人……,并参照他家棍法汇集而成”。
最近山东烟台大学徐阳、王开文认为:“六合棍为‘福山南涂山于氏祖传棍法’。梁学香当年亲往此地习学六合棍法”(见《螳螂拳派器械技艺探析——从六合棍说起》,《中华武术》杂志2009年第9期)。
以上两种观点所言的《六合棍》,是同源于李秉霄的《棍棒鞭全谱》中棍谱而演变来的。各有截然不同的看法确来源于螳螂门的拳谱史料——《重订增补罗汉行功短打》(弗遑道人于咸丰年改编本,后被习氏误称《少林衣钵真传》);传为梁学香的《拳棍枪谱》(内文虽然有棍叙的道光年款,但不能代表拳谱是同年代)。前谱又是从螳螂门中的源头版本——《罗汉行功全谱》而来。今既然螳螂门出现了两种“六合棍谱”的版本,就应当判断两个版本谁前谁后及源流出处,要以事实来说话,用证据来辨别。下面的辩证,不过是想还六合棍在螳螂拳史上的本来面目而已。
一、合并证据 异棍同源
《棍棒鞭全谱》中有六合棍,还有“六合棒”,更有“六合(九节)鞭”。其棍术图谱中古朴的技法名称和技法动作绘像,呈现在《六合棍谱》内,无可置疑的看出是原始的古谱。而传说于氏(应龙)的《六合棍谱》及技法名称,是存在于《拳棍枪谱》中并无图示,但其版本及出处疑点重重(本文不拟评价)。
下面为便于叙述,对道光本《棍棒鞭全谱》中的棍,简称莱阳棍;传说梁学香的《拳棍枪谱》中的棍,简称梁于棍;咸丰本《重订增补罗汉行功短打》中的棍,简称咸丰棍;陈若萍的《六合棍》,简称流行棍。比照的方式,以莱阳棍为主本,梁于棍为次本,咸丰棍、流行棍为辅本。以这四种版本的主、次本之间比照为主,次本与辅本之间相互对照,最后以莱阳棍与梁于棍之间的比对,从几个方面中可看出梁于棍谱的源流出处。
1、莱阳棍中有:(1)滴水、(2)扫堂、(3)跨剑、(4)黄龙三转身、(5)凤凰单点头、(6)神前一支香、(7)燕子别翅、(8)鹞子大絮窝、(9)老爷立刀、(10)转堂棍、(11)太公钓鱼、(12)巧女纫针、(13)燕子啅(啄)水势,……近四十个技法名称,其它技法名称略。
2、梁于棍中有四个技法名称,与莱阳棍前四个相同,还有五个有修改的痕迹,即第(5)改:凤凰三点头;(6)改:朝天一柱香;(7)改:燕子单展翅;(8)改:鹞子反身;(9)改:大刀势,而第(10)改换:犀牛展背,其中有改一至三个字的,只能说类同了,其第(10)势的名称全改,虽然名称不同,但观今人展示的形象又两两相同,后三个和没举例出的名称,梁于棍版本无,其中采用的差别与利用率分明。而今人演示的多种势子又与莱阳棍图示相类,这能说莱阳棍谱中的技法名称多者,抄于或源出于后少者吗?通过主、次版本的对照,其渊源出处已经明晰。
3、咸丰棍在“兵刃全势”十八件兵器总集,有六合棍六势:“就地扑鹌鹑”、“怀中抱月”、“回马倒提”、“玉女抱琵琶”、“力劈华山”、“抱中平枪法”。而只有“玉女抱琵琶”一个势子字面无误,另有类似一个,各存在梁于棍和流行棍版本中(流行棍另多一“怀中抱月”势)。又有六合棒歌诀:六十四棍手法真,……力劈华山刺中心。……凤凰点头连三闭,十字崩砸实惊人。采用其它和改动“凤凰点头连三闭”等几个势子,并参考字诀而掺和在梁于棍、流行棍版本中。
4、流行棍中棍法动作名称,与梁于棍略有差别(例如:“转”字改为“翻”字;即黄龙三翻身),但也是同一个源流版本。流行棍有“巧女纫针”、“怀中抱月”势,梁于棍谱无载。其中,梁于棍、流行棍的版本中,都有“朝天一柱香”势,但是流行棍图示中表现的,是“将棍把向地面用力下捣”,与棍法的形象名称“朝天一柱香”不符,其作出不朝天而触地。而莱阳棍谱中“神前一支香”势,却是朝天的动作。
另流行棍谱中,无“犀牛展背”和“滴水势”,而在棍书的封面则存为“独立滴水势”。“滴水势”、“巧女纫针势”、“手举大刀势”(梁于棍称“大刀势”),这三个势子图示,同莱阳棍版本图示所表现接近而仍然有别。综上举一反三,可以看出其中差别,余不一一列举。
通过四个版本的比照,可以看出梁于棍版本,既不全同于莱阳棍,亦不同于咸丰棍,但与流行棍类同,其中由主、次两种版本对比,既有渊源可循,又证其出于正统螳螂门,但并非出于正统的螳螂拳师。既是异棍同源,亦说明了根源于莱阳棍。梁于棍谱中只有四个棍法名称,与道光版本莱阳棍相同,其它显然是改头换面,又有俚语语句,这说明梁于棍的由来是根源于莱阳棍,又反映了棍法不全的事实,综观主、次本及辅本其真相昭然若揭(二、三待续,本文共有三个子题,刊载于《武魂》杂志2010年6期)。
二、互通有无 并无异议

螳螂拳种的《六合棍》从创编始,无人有异议,近代同门习练者师承不同,而产生出不大的差别,这也是在情理之中。有差别也不能代表是从他人而学来的,其渊源有序,是无法撼动的。

1、我们可以从上面的例证,看出莱阳棍是原始的版本。咸丰棍、流行棍两种版本,都是螳螂门无异议,暂且不论。从梁于棍中,可以看出六合棍谱的技法与技法之间,连接的语句即是教学生用的教材语言(其拳谱中的拳法、【枪法】和有俚语化的八不打八打歌诀也如此),从中可以看出作谱者年代、语法水平等有问题。

梁于棍版本中出现的棍法名称及连接语言又与他本不同,比对莱阳棍的版本又有渊源(因为有四分之一的相同名称),明显看出梁于棍与(咸丰棍)、流行棍版本相互利用,让我们看到了他们之间的棍法名称基本相同的证据。《拳棍枪谱》中所记的棍法名称,与莱阳棍中的棍法名称多数不合,但梁于棍谱中的名称类同的,已经占用了莱阳棍谱的四分之一,而“黄龙三转身”势,又都在莱阳棍、流行棍、梁于棍的棍谱中的结束部位。也说明了他们的改动、利用,让我们抓住他使用的铁证。

2、据此而评论当今流行的六合棍,但不致有较大的出入。不过,评论流行的《六合棍》,比评论一般拳谱问题要复杂得多……。就主、次两种版本内容来看,莱阳棍版本著者生存的年代要比梁于棍版本和咸丰棍版本著者生存的年代早得多。梁于棍和咸丰棍谱书中所记棍法的情况,已是后来的事,其后人学棍术和转抄、引用棍谱一事,只能是后人抄袭、引用前人,不会是前人抄袭、引用后人。依据上面的比对,是先有《棍棒鞭全谱》版本,后有其他版本,主、次本之两谱比对的结果是泾渭分明,即异棍同源。

3、异说出自现代传抄的,传说梁学香的《拳棍枪谱·六合棍叙》中,其中有来历不明的道光岁次壬寅中和节(1842年),牟平乡刘汝芬为传说于氏“六合棍谱”作的叙(序)。而刘氏的叙中,只有:福山于应龙,长于骑射,少年时在“乡学”习武(即入武庠)。而于君能文能武,所以著了《六合棍谱》等。整篇叙言只有“枪棒之道”四个字,又在叙名和叙言中利用了三次“六合棍”三字,总共出现三个“棍”字和一个“棒”字,整篇再无“棍”字的踪影。其为六合棍作叙,而且没有涉及六合棍技法半句;不提棍法太不尽情理,使人匪夷所思。

历史学家罗尔纲在《太平天国文书汇编》一书的前言中说:“史料不经过鉴定,采用了作伪者假造的史料,来进行分析、研究,就必定得出错误的结论。”目前,在有关螳螂拳种的史料中,仍然存在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有待我们认真地发掘出来,给予恰当地对待。(三、子题待续;莱阳裔人)
三、综合证据 源流分明
通过上面的比照,梁于棍正是鱼目混珠的“半成品”之一。传说的“棍论”是以枪法论述为主,其中嵌入的一段论棍术,提到的名称总共也不超过九种(而只有一个“扫堂棍”与莱阳棍中的名称同);而“棍谱”中的名称只有莱阳棍少数,多数名称与原始螳螂拳种中的莱阳六合棍术名称,有天壤之别。传说于应龙的棍论、棍谱,恰好印证了是不全的“半成品”棍谱。并且证明他学于螳螂门李秉霄再传而没入门的“学生”者。
1、于应龙,究竟跟那一位螳螂门前辈学到的六合棍,现今还是没有可信的证据,而“祖传棍法”更是臆说。棍叙、棍论、棍谱作为“半成品”六合棍术的凭证,就足以说明了事实原委。既他自己编著了不全的半套棍法,也更加确定了,是他利用莱阳原始螳螂门的六合棍术演变而来的,其利用莱阳棍前人棍法的依据是确凿的。
2、“六合棍系螳螂拳家手中著名的武术器械套路之一,流行于烟台、莱阳、青岛一带(及其它地区)”(见陈若萍编著《六合棍·概述》)。老辈螳螂拳师言及的六合棍,是经过几代螳螂拳师言传身授下来的,曾经是遗失一半或没学全的“半成品”,占用莱阳原始六合棍谱中的招势只有四分之一,又在流传中,采用了螳螂拳谱咸丰本六合棍中的几个势子和六合棒歌诀,而掺和在其中得以流行至今。应在清末民初将不全的“半成品”棍法套路,最终填补部分动作技法,而“加工”成为现今流行而繁琐的六合棍,即是“全套共有一百二十三个繁复动作技法和三十多个来回趟子”(见《六合棍·概述》)。
李秉霄(升霄道人)传留在莱阳的原始《六合棍》,近四十个技法名称,整套既有重复动作几近八十个,看似够长的,但整套动作演练起来简约、古朴,又是实用性很强的棍法。
通过以上证据,足以证明“六合棍为‘福山南涂山于氏祖传棍法’。梁学香当年亲往此地习学六合棍法”的言论不能成立,进而《拳棍枪谱》也是毋庸争辩的有问题之谱。而梁学香所学的棍术老师本是螳螂门人,虽然没有学全,但也承传下来了,并且也名扬武术界。无可否认当今两种说法的《六合棍》其源流归莱阳棍,而异说之源是有好事者扭曲了六合棍。

(自拟打油诗意表心境:猫留一手防己身,虎恶技穷难欺师。半套棍法打天下,全部技法谁能敌。一介布衣言之难免有误,冀望大家指正。)
辽宁省盖州市武术研究会 红旗大街85号(上帝庙院内)
庚寅年正月稿 盖州古柞河畔 止戈搂 莱阳裔人
小羊兄能否指教于氏六合棍是于氏哪位先祖传下的?是其创始的?或是又得自于何处传承(任何武术流派都不可能凭空产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duup

2015-3-21 17:55:41

有何实证能证明李秉宵就是升宵道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hzboy123

2015-3-21 18:05:04

笑笑兄,在我的印像中,于氏祖传的棍法,好似外人传入的。
更具体的待我回家找找当时跟李师父学六合棍的原始资料看看。
李师父的六合棍即是源自南涂山于氏后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nite_p007

2015-3-21 18:10:03

同莱阳裔人同学交流一下
1.李秉霄的《棍棒鞭全谱》,此说有何依据。从那里认定的《棍棒鞭全谱》是李秉霄所著?
2.足以证明“六合棍为‘福山南涂山于氏祖传棍法’。梁学香当年亲往此地习学六合棍法”的言论不能成立,进而《拳棍枪谱》也是毋庸争辩的有问题之谱。
莱阳裔人同学,你的说法恰恰是错误的。历史并不能因为你的考据而改变。福山南涂山于氏祖传六合棍法一直到现在仍有流传,有如不信,你可以去当地考察一下。如果没有考证的话,请不要妄下结论。六合棍确实是于氏祖传的。
螳螂拳先辈梁学香,也确实是从南涂山学的六合棍。而七星螳螂拳的六合棍,也是来自于南涂山于氏。
3.莱阳裔人同学说棍棒鞭全谱早于拳棍枪谱,依据何在?希望能见到真实可信的考据。并请将棍棒鞭全谱的师承渊源讲一下。拳棍枪谱,系武术挖整是梁氏后人所献,是很明确的螳螂拳谱。不知莱阳裔人的棍棒鞭全谱是怎么个师承渊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撢虻

2015-5-29 01:22:34

楼主,替我问候您主治大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卮守智

2015-7-26 01:24:31

感觉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6

小羊兄能否指教于氏六合棍是于氏哪位先祖传下的?是其创始的?或是又得自于何处传承(任何武术流派都不可能凭空产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duup

2015-3-21 17:55:41

有何实证能证明李秉宵就是升宵道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hzboy123

2015-3-21 18:05:04

笑笑兄,在我的印像中,于氏祖传的棍法,好似外人传入的。
更具体的待我回家找找当时跟李师父学六合棍的原始资料看看。
李师父的六合棍即是源自南涂山于氏后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nite_p007

2015-3-21 18:10:03

同莱阳裔人同学交流一下
1.李秉霄的《棍棒鞭全谱》,此说有何依据。从那里认定的《棍棒鞭全谱》是李秉霄所著?
2.足以证明“六合棍为‘福山南涂山于氏祖传棍法’。梁学香当年亲往此地习学六合棍法”的言论不能成立,进而《拳棍枪谱》也是毋庸争辩的有问题之谱。
莱阳裔人同学,你的说法恰恰是错误的。历史并不能因为你的考据而改变。福山南涂山于氏祖传六合棍法一直到现在仍有流传,有如不信,你可以去当地考察一下。如果没有考证的话,请不要妄下结论。六合棍确实是于氏祖传的。
螳螂拳先辈梁学香,也确实是从南涂山学的六合棍。而七星螳螂拳的六合棍,也是来自于南涂山于氏。
3.莱阳裔人同学说棍棒鞭全谱早于拳棍枪谱,依据何在?希望能见到真实可信的考据。并请将棍棒鞭全谱的师承渊源讲一下。拳棍枪谱,系武术挖整是梁氏后人所献,是很明确的螳螂拳谱。不知莱阳裔人的棍棒鞭全谱是怎么个师承渊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撢虻

2015-5-29 01:22:34

楼主,替我问候您主治大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卮守智

2015-7-26 01:24:31

感觉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