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陈长兴
陈长兴(1771—1853),字云亭,陈氏十四世,太极拳第六代传人,自幼受业于其父秉旺,太极拳、械出神入化。成年后以保镖为业,在武术界享有盛名,被称为“牌位大王”(意即平日练拳姿势端正,久而久之,不管走路还是站立,都立身中正)。无论看戏、赶会,站立千万人中,任凭众人如何拥挤,他脚步丝毫不动。凡近其身者,如水触石,不抗自颓,他对太极拳的发展,贡献颇丰,可谓继陈王廷创拳后,在漫长的太极拳发展道路上,又树起了一座丰碑。他不但将陈王廷所创之五路太极拳由博归约,精炼归纳,不足者补之,重复者裁之,创造性地形成完整套路,即现在老架(也称大架)太极拳一、二路,并且据己所得,发展了太极拳理论。其著述流传下来的主要有:《太极拳十大要论》、《太极拳用武要言》、《太极拳战斗篇》、《陈长兴太极拳总歌》等。这些理论著作,极大地丰富了太极 拳的理论宝库,将太极拳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后人启发很大,是中华武术的宝贵财富。特别是他敢于打破门规局限,将陈家的独得之秘太极拳传于河北永年县(旧称广平府)的杨福魁(露禅),在太极拳历史上开始了第一次大发展,大普及的时期。由于他和同辈份的太极拳宗师陈有本及其徒陈清萍的共同努力,才为今天太极拳百花争妍、欣欣向荣的局面奠定了基础。
陈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陈有恒、陈有本
陈有恒、陈有本,陈氏第十四世孙,太极拳第六代传人,是一母同胞兄弟。其父便是力斗疯牛的陈公兆。二人受业其父,太极拳术炉火纯青,为当世瑜、亮。
陈有恒,字绍基,道光初入庠。对太极拳极有揣摩,惜壮年溺于洞庭。
陈有本,(1780—1858)字道生,36岁入庠。兄亡后,闭门练拳,于太极拳更加精研。悟得真传,尤得骊珠。他不受其限,多有创新,艺精入神,自成一脉。 子侄之艺皆沐其教。延揽授业,生徒咸集。他在太极拳原有套路的基础上,逐渐舍弃了某些高难度和发劲动作,架式与同辈份的陈长兴所编者老架(大架)一样宽大,变发劲为蓄而待发,后人称为“小架”太极拳。这些成就,使他成为太极拳发展史上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当时精于太极拳术者,多出其门,承其所教,均有所得。
陈氏太极拳第七代传人--陈清萍
陈清萍(1795——1868)陈氏十五世,陈氏太极拳第七代传人。幼承陈有本习太极拳小架,多有心得体会,青年时已成名手,深得太极拳一代宗师陈长兴,陈有本的嘉许。后移居赵堡,因学武人多,遂于镇中开武馆授徒。他结合自己的心得,在其师改进原来套路的基础上,再行改进,形成与师所传不同的小架太极拳套路。后人为了区别之,称师之小架为《略》,称其小架为《圈》。他所授第子,多有所成就。他们在陈氏小架拳的基础上,吸收其他武术精华,逐渐衍变出几种太极拳流派和不同套路,流传于世。如由其第子:河北永年县武河清(禹蘘)所创武式太极拳。其第子:赵堡人和兆元所创的和式太极拳亦称《赵堡太极拳》。其第子:李景炎(李盾)所创的太极忽雷架等等。在国内外均拥有广大爱好者。他为太极拳的传播,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愧为太极拳一代宗师。
陈氏太极拳第七代传人--陈仲甡
陈仲甡(1809—1871)字志曛,又字宜箎,号石厂,陈氏十五世。太极拳第七代传人。兄弟三人(伯甡、仲甡、季甡)。与弟季甡同乳而生,貌酷似,乡邻难辨。精太极拳艺,熟经文,通兵法,文武皆备,韬略技艺无不精通。能运使铁枪30斤左右,尤称武勇,然循循儒雅,从不与人争,义声著于世,入武庠。
陈氏太极拳第七代传人--陈季甡
陈季甡(1809—1865),字仿随。幼受父辈有恒、有本熏陶,立志涉经史,读兵书,钻研武学,少年即与兄仲甡同入武庠。平日重礼仪,守孝道,广交友,与兄仲甡齐名。
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北征部队过温,驻黄河滩柳林时,部将绰号“大头王”杨辅臣者,率小部队巡逻至陈家沟,与陈家沟村民发生冲突。弟兄二入即率众与战,力斩“大头王”。后弟兄二人又参加了毫州、六安州等役,皆胜,以战功皆晋五品。二人不为功名所动,坚持不受,请归故里奉母,后改封“武节将军骁骑尉”。母病,二人亲侍汤药年余。母逝后 ,仲甡一意授徒,弟子盈门。去世后,乡邻皆哀,感其恩德,合议尊称“英义公”。
陈氏太极拳第七代传人--陈耕耘
陈耕耘,字霞村,陈氏第十五世孙,太极拳第七代传人,一代太极拳宗师陈长兴之子。从小习练家传太极拳,热心向学,虚心好问,因此,青年时已成名手,在同辈中出类拔萃。因承父业保镖山东,以惊人技艺威震贼胆。光绪年间,山东莱州府百姓为其立碑曰:“数年来,莱州地界盗贼蜂起,打家劫舍,强抢民财。来往客商,黎民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 言。虽官军屡次剿捕,收效甚微。幸有豫省陈家沟拳师陈公耕耘,保镖到此,只身闯入贼巢,舍命拼杀,力战贼魁,一举全歼。解百姓以倒悬,救商贾出苦海,可谓英雄虎胆,武功盖世。莱州各界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感其大恩,无以为报,特聚敛银两,立碑记之,以传后世。”后,袁世凯赴山东见碑,即遣人来温请陈教子,其时陈已故多年,遂聘其子延熙赴袁府教练。虽教非其人,然其父子太极武功之精深,由此可见。
|
|
武功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