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微信: 13175635983
返回顶部
六首太极拳古歌诀探释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1252次阅读 2次回复
秘籍
2014-12-17 19:31:48
本文所探释的六首太极拳古歌诀,在清末之后的出版物中,最早出现于民国时姚馥春、姜容樵两先生所
著、1930年出版的《太极拳讲义》一书中的《乾隆抄本》中,是属于此书出版之前民国时一般流传的所
有太极拳古拳谱中所没有的拳谱;杨、武两家所收藏的拳谱中也没有这六首古歌诀。
六首古歌诀的写作年代,根据歌诀中出现的很多清末之后已不普遍使用的词语如“顺项贯顶”、“束肋
下气”、“胸背开劲”等等,应该与《王宗岳拳论》等所有太极拳古拳谱存在着时代间隔而比《王宗岳
拳论》等所有太极拳古拳谱还要早。这六首古歌诀与《王宗岳拳论》等太极拳古拳谱相同都存在着大量
的互文、分承等约明中叶之前文字写作使用中曾存在、约明末时已经在文字写作使用中淘汰的古代修辞
,反映这六首古歌诀应该是明中叶之前的作品。近代民国时个别太极拳史考证者认为这六首古歌诀中的
五首是对于《王宗岳拳论》等太极拳古拳谱“敷衍陪衬的诗歌,大概是后进太极拳家的作品,把王宗岳
的著作归纳在几首诗歌中以便记诵的。”事实上,①即使是明末清初之人也是不可能写出这种包含有约
明末时已经被淘汰的古代修辞之作品的,因此这六首古歌诀不可能是民国时之人的作品。②这六首古歌
诀虽然可以看作是《王宗岳拳论》等很多太极拳古拳谱部分内容的浓缩,但显然《王宗岳拳论》等太极
拳古拳谱的很多内容是这六首古歌诀所无法“归纳”的;相反,倒如赵斌、赵幼斌、路迪民先生所著之
《杨氏太极拳真传》一书所论析的,包括《王宗岳拳论》的很多太极拳古拳谱是对这六首古歌诀按句针
对发挥性的注释。
至于这六首古歌诀的作者,由于《王宗岳拳论》等很多太极拳古拳谱很可能是属于对这六首古歌诀的注
释,而王宗岳所作的拳谱上又有“以上系武当山张三丰老师遗论”之语,这“以上”显然很可能就是指
这六首古歌诀。如果“以上系武当山张三丰老师遗论”真的是指这六首古歌诀,那么,这六首古歌诀的
作者就应该是张三丰。然而被《清史稿》称为是明中叶人氏之王宗岳显然是不可能直接传承于张三丰,
“以上系武当山张三丰老师遗论”之说应该是王宗岳和他的前人因口耳相传之传承所得的,口耳相传是
否符合历史真实则没有可靠的历史予以证实。因此,认为这六首古歌诀系张三丰所作还缺乏确凿的证据
。然而综合以上论析,可以确凿无疑认为的是:这六首古歌诀应该是现存太极拳文献中最古老的经典歌
诀。认为这六首古歌诀为民国时之人在当时流传的《王宗岳拳论》等古拳谱基础上“归纳”而成的伪作
,显然是从疑古思潮偏见出发的缺乏根据的、草率错误的臆断。
通过对这六首古歌诀内容的分析,可以知道这六首古歌诀对于古太极拳作了由低级到高级、由外及内的
阐述揭示,阐述揭示的笔触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前后呼应、整体相关、一气呵成。第一首至第四首介
绍了古太极拳学练从刚入门开始就必须要做到的基本要求:第一首由上至下、以内及外地阐述了古太极
拳对头、胸、背、臂、腹、胯、腿与脚等姿势的要求;第二首从精神与内力、内外相及地阐述揭示了古
太极拳对动作的要求;第三首的前半首阐述了古太极拳与道家内功的关系,后半首与第四首阐述揭示了
在中华武术中所绝无仅有的古太极拳之根本“屈伸就”的特点和概况;第五首强调揭示了古太极拳对高
层次锻炼者精神与内力以及武术应用时肢体动态的整体要求。这六首古歌诀中有某些内容是《王宗岳拳
论》等太极拳古拳谱由于发挥性的注释发生了意思转移所没有的。总之,六首古歌诀全面而简要地阐述
了古太极拳最本质的概况,揭示了古太极拳一系列的重大奥秘,从中可以明白现代太极拳界所谓的传统
太极拳理论和说法有哪些是一脉相承的真传,有哪些是传承过程中失真、错误的和伪冒荒谬的。古老传
统的太极拳究竟是怎么样的?从歌诀里可以找到基本的答案。因此,这六首古歌诀对于了解、学习太极
拳是具有重大的经典启迪指导作用的。
本文对六首古歌诀的“探释”共计十九篇。正文十八篇:歌诀的第一首至第五首,凡是有修辞关系不能
分拆开的两句的“探释”都作为一篇,其余都以对一句的“探释”作为一篇,第六首的“探释”作为一
篇。每篇“探释”都分为【原文】、【注释】、【语法修辞分析】、【今译】与【讨论】。
我对于这六首古歌诀的认识与理解是逐渐深入与丰富的,这些认识与理解我于2003年整理成文。以后在
不断修改、补充、重写中继续不断地深入与丰富,在这过程中我越来越感到这六首古歌诀应该是太极拳
继承者与爱好者的权威经典,其所涵寓的信息对于太极拳学练者有十分必需的指导作用,但是六首古歌
诀的所用语言太过古奥精辟,许多现代人由于缺乏古代汉语知识而难以正确和深入地理解,所以,我感
到我的这些认识与理解应该与所有的太极拳继承者与爱好者共享并进一步探讨,因此现将我的这些认识
与理解以“探释”形式作为博文发表。虽然;我至今认为我的“探释”是正确的,对于太极拳学练者是
有益的,但毕竟这些“探释”是我阅历有限的主观认识,或许“探释”中是存在有错误的。因此,我十
分诚恳地希望阅读者能够给予评论,尤其希望能够给予相互善意探讨的质疑、批驳等不同观点的评论,
以引起更广的讨论、争辩;通过讨论、争辩,使得对于这六首古歌诀的探释不断接受检验而促进进一步
的探讨,以期越来越正确与完善。真诚地希望和欢迎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太极拳继承者与爱好者能够
共同携手通过对这六首古歌诀的探讨进一步探索发现太极拳的真谛,让太极拳的庐山真面目越来越清晰
地被世界所认识而让真正的太极拳造福于人类。
第一首太极拳古歌诀探释
【第一首未经勘误的原文】
顺项贯顶两膀松,束烈下气把裆撑;
胃音开劲两捶争,五指抓地上弯弓。
【勘误】
歌诀中第二句的“束烈”应为“束肋”;第三句的“胃音”应为“胸背”。如此勘误认定的理由在歌诀
探释的【讨论】中介绍。
【第一首第一句原文】
顺项①贯顶②两膀③松④。
【注释】
①顺项——“项”指颈部或颈的后部,如《左传·成公十六年》:“使射吕琦,中项”与成语“望其项
背”。“顺”指沿着。如《诗·鲁颂·泮水》:“顺彼长道”。又指自然。如“顺口溜”。上文引申为
指颈肌由上向下的自然放松。
②贯顶——“顶”指头顶。如《易·大过》:“过涉灭顶”“贯”指通。如《战国策·楚策四》:“祸
与福相贯,生与亡为邻”;“贯”又指射中穿透,如《诗·齐风·猗嗟》:“舞则选兮,射则贯兮”。
上文的“贯”与“顺”接合喻指由于头颈由上向下的自然放松而头向上自然竖起。
③膀——指肩部。如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胸高膀阔”。
④松——“松”指疏松。如唐·王建《宫词》:“蜂须蝉翅薄松松”。“松”又指解开、放开。如《水
浒传》三五回:“叫孩儿们松了马肚带”。上文的“松”指肌肉松弛、不紧张、不用力与别人不能着力

【语法修辞分析】
“顺项贯顶两膀松”的“顺”和“贯”都包含了“松”的意思,是因为句末之“松”而承后将“松”省
略。“顺”和“贯”又都是使动词,“顺项”和“贯顶”应理解为“使项顺”和“使顶贯”。
【今译】
使头颈由上向下自然放松,使得头自然向上竖起,从而又引起两肩向下松沉。
【讨论】
古太极拳六首经典歌诀最先的第一首就介绍古太极拳对姿势外形的要求,反映古太极拳对姿势外形的重
视。这是因为姿势外形是太极拳所有功能的载体,其所有内在的特殊优越都是必需依赖姿势外形而存在
和由姿势外形发挥的。所以,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杂法》中就明确指出“太极拳本为内家拳
,如姿势正确,内理明白,即是太极拳”。现代太极拳界有一种所谓太极拳是“重意不重形”的说法,
有人将“重意不重形”这句话理解解释为姿势外形是无关紧要的,也确有人练太极拳是随心所欲、随便
马虎地的,这显然是错误的。说姿势外形是太极拳所有功能的载体,意味着太极拳的姿势外形是有其特
殊性的。由此必须明白虽然很多外家拳的动作是可以用太极拳的方法练或改造为太极拳的动作而成为太
极拳的载体,但是有很多外家拳的动作是不能用太极拳的方法练或改造为太极拳动作的。现代太极拳界
有的人随意改编太极拳套路,从舞蹈体操的观赏角度出发,将一些不能成为太极拳载体的外家拳动作嫁
接到改编的太极拳套路中去,这显然也是错误的。说姿势外形是太极拳所有功能的载体,还意味着太极
拳的姿势外形是有着十分严格之内在方法要求的。如果内在方法不符合太极拳的法则,外在的姿势再逼
真也是错误的。所以,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杂法》中又明确指出:“如姿势不正确,内理不
明白,虽姿势类太极,与外家拳无异”。那就是说外在的姿势是必须由太极拳之内在方法要领所形成的
,是必须能够反映太极拳之内在方法要领的。因此,只要是能够反映太极拳内在方法要领的姿势动作都
是作为太极拳的载体,或者说太极拳之内在方法要领是可以由多形式的姿势动作作为载体的;而脱离了
内在方法要领的外在姿势动作即使再逼真也是错误的。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体用全书·例言》中所说
的“弗惟外之是鹜,而惟内之是求”正是这样的意思。由此可见,有的人将某人教的套路动作看得很神
秘,不能有丝毫变化,又有的人将近代各太极拳家的不同姿势动作的练法分为正宗的、不正宗的,提出
要统一规定一个唯一的规范姿势动作标准,这些观点也都是错误的。总之,太极拳姿势动作的学练锻炼
必须将杨澄甫先生所说的“弗惟外之是鹜,而惟内之是求”作为不容置疑的经典法则,那就是外在的姿
势动作必须是太极拳内在方法要领的体现,外在的姿势动作则要力求能够体现太极拳内在方法要领的正
确。
(一)“顺项贯顶”是怎么回事
第一首歌诀的第一句提出了太极拳的一个重要肢体要领“顺项贯顶”。“顺项贯顶”是怎么回事呢?这
“顺”表示自然。而人体之“自然”十分主要的内容是放松,所以,这“顺”包含了放松,“顺项”就
是表示颈部肌肉的自然放松。“贯顶”指什么呢?这“贯”原意是指射透贯穿,因此是形容比喻头颈放
松引起的一种头竖起向上顶的感觉。为什么颈部肌肉的自然放松会引起头竖起向上顶的感觉呢?这是因
为人的肢体放松,由于地球的引力,放松的肌肉失去了自主维持某一状态的应力,必定会有由上向下松
弛沉坠的趋向。正如郑曼青先生在《郑子太极拳十三篇·述口诀》中所说的:“如能松透,即是沉,筋
络松开则躯干所系皆得从下沉也。按沉与松原是一事。”所以人体放松必然是由上往下的,不可能放松
有由下往上的。2000年前后开始,有人大谈“太极拳解秘”,说练太极拳,人体必须由脚开始由下往上
地放松,这纯属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是故弄玄虚的无稽之谈,而且也是不可能实现和检验的。因为人
体的放松过程,就象是一堆土可以由上往下地将其疏松,然而不可能是由下往上地将其疏松的,因而站
立的人只能是由上往下地放松,不可能是由脚开始由下往上放松的。由于肌肉放松必然有下沉的趋势,
所以头颈放松必然有颈肌向下松沉的感觉,但是脊骨的椎体与椎间盘是既不会紧张也不会松弛的,因而
不论颈肌如何放松沉坠,脊柱却是毫不沉降的,头的空间位置也是毫不降低的;这样的一沉一不沉,颈
肌的自然放松向下沉坠相对的就必然会出现颈椎向上竖起而头向上顶起来或头被悬提起来的感觉了,头
与身躯就会有内在的上下对撑、对拉、拔长的感觉。所以只要头顶部的空间高度能够维持不变,颈部不
要主动上顶,颈部肌肉由于放松而越松沉,头部上方被顶住的感觉就会越明显、越强烈。因此后世太极
拳家又将“顺项贯顶”称为“头顶悬”、“顶头悬”、“提顶”、“顶劲”等;到了近代,“顺项贯顶
”则又被称为“虚灵顶劲”或“虚领顶劲”了。这所谓“顶劲”就是“贯顶”;“虚”是指放松;“领
”是指颈部;“灵”是借代指头部。所以,这“顺项贯顶”、“虚灵顶劲”和“虚领顶劲”三个成语所
要表示的头颈部要领的意思都是完全一样的。
“顺项贯顶”从现代解剖学的角度分析,就是符合了人体颈部最佳的自然生理曲度,每一颈椎和椎间盘
由于各自特殊的结构都承受到头或上一颈椎以上的人体重量,所以可感觉到颈肌几乎无须为了维持头及
颈椎的竖立而用力,颈肌因此能够充分地舒适松沉;由于人的生理颈曲有微微的前倾,竖起的头颈仍然
是有微微前倾而不是笔直向上垂直的,所以,“顺项贯顶”之头颈向上直竖主要是感觉而不是外形。
(二)太极拳为什么要“顺项贯顶”
太极拳为什么要“顺项贯顶”呢?这是因为太极拳一切的根本就是“松”,太极拳无论武术效果还是养
生效果的根本原因都可以归结到一个“松”字。正如郑曼青先生在《郑子太极拳十三篇·述口诀》中所
说的学练太极拳,“按松之一字,最为难能,如真能松净,余皆末事耳。”尤其对于太极拳的武术效果
,郑曼青先生在同书还介绍说他的老师杨澄甫先生“每日必重言十余次:‘要松!要松!要松净!要全
身松开!’反此则曰:‘不松、不松,不松就是挨打的架子。’”
必须明白太极拳之“松”包括了精神与肢体的放松。而“顺项贯顶”对于精神的放松既是具有促进作用
又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因为头颈如果不放松,精神是难以彻底与高度放松入静的,而太极拳奇妙的健身
、武术功效的取得、极其灵敏迅捷的神经反应也都是离不开精神由于放松之静极默笃的。所以“顺项贯
顶”对于这些精神、神经效果的取得是至关重要的。“顺项贯顶”又是全身肢体放松的开始,头颈放松
了,全身才能依次放松下去,全身重心才能下降而有利于站立沉稳,劲力由脚而始向上的传递才能顺遂
,从而才谈得上太极拳武术上独特的手臂不用力、以弱胜强之化解与发放攻击的技能。此外,“顺项”
还能有效避免因发劲造成颈椎震动受伤。所以,“顺项贯顶”是太极拳十分重要的要领之一,凡太极拳
家都是无不十分重视“顺项贯顶”的。
(三)初学者如何“顺项贯顶”
刚开始学练的初学者如何具体做到“顺项贯顶”呢?可以这样锻炼:以站立而言,不论是如何的步型,
首先应该凭借自重引起的脚向下蹬撑,用力使得脊柱由下至上尽量直竖起来,就象是伸懒腰,或者就象
是以脚为支撑而头向上顶东西,从而感到脊柱被支撑得变直了,直到不能再撑直了,自我感觉头颈向上
完全直竖了,这时就应该将支撑脊柱(包括颈椎)的用力完全放弃掉,使得脊柱从上至下的肌肉完全松
弛下来,使得肌肉松弛的感觉能够沉降至小腹,同时使脊柱(包括颈椎)在不用力之松弛的状态中尽量
仍然保持支撑直了的形态,这样的脊柱形态就是大致达到自然竖直状态了,以后每次练拳就都要使整条
脊柱处于这样的形态,这样形态的头与头颈就大致属于“顺项贯顶”了。
“顺项贯顶”会使人感到头顶如被一条线悬挂着,或者会感到头顶与上方顶住,有仰头习惯的人会不由
自主地感到下颌自然地微微内扣,颈部没有前后牵强感。(当然,没有仰头习惯的人是不能以下颌内扣
作为“顺项贯顶”标准的。)而有习惯性头颈部过大前倾的人前倾也会得以减少和消除。此外,眼睛平
视前方约一、二米距离的物体会感到很自然;颈肌会感到十分自然松弛不需要用力;头向左右转动和前
倾上抬等活动也会感到自然灵活。这样,外形上就达到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说的“头容
端正”了。其实,从外形上讲,“顺项贯顶”就是“头容端正”。当然,这是一种人类所必需的模糊概
念的“顺项贯顶”和“头容端正”,并不是说头上的某一个点始终处于头的上方顶端。因为太极拳是武
术,不是模特表演;武术要求头是必须能够上下俯仰与左右转动灵活的,这就象打羽毛球,打羽毛球的
“头容端正”是不排斥头的俯仰与左右转动的,太极拳也是如此的,只要是经常性的和在一定范围内保
持“头容端正”,那就是“顺项贯顶”了。“顺项贯顶”有颈肌内在的垂坠感觉,这颈肌内在的垂坠感
觉应该能够向下牵动两肩、小腹与两胯肌肉发生内在的沉降。
必须明白:有些前辈往往把“顶劲”称为将头“微微地上顶”,或者称为“虚虚地上领”,其意都是说
这“顶劲”是“虚顶”。所谓“虚顶”就是说既发生了顶,实际上又没有顶。这可以对照中医学中的虚
寒、虚热来理解。中医学的概念:人体的正常生理是寒与热同时存在的,实寒与实热则各是寒多了和热
多了所引起的病理反应;而虚寒病理反应并不是寒多了所引起的,而是热少了所引起的;虚热病理反应
也不是热多了所引起的,而是寒少了所引起的。由于寒属阴、热属阳,所以这种情况被称为“阳虚则寒
”、“阴虚则热”。太极拳这“虚顶”也是如此,并不是“顶”所引起的,而是“沉”所引起的,只不
过这是一种头顶毫不下沉之“沉”。如果将“顶劲”当作了实顶,对于太极拳而言那就是错误的了。而
现代太极拳界的实际情况是许多人不明白这样的道理与方法,有些人还将太极拳动态的“顶劲”与气功
静态的头部姿势相混淆,将“顶劲”当作了一种固定不变的姿势,或为了“顶劲”而颈部用力,因而妨
碍了头部的左右转动和前倾上抬,甚至在运动中使头颈始终泥塑木雕般地维持不活动,就象是颈椎病患
者的颈部安装上了固定托具,从俯视角度看,其两耳的连线与两肩的连线始终不发生角度变化,头不随
着所视之物活动,只是眼珠在眼眶里随所视之物活动,因为头颈本身就是身体中能很灵活自由转动的部
分,始终使其不转动就必须局部用力维持,因而头颈必然是僵硬不自然的,所以,这是一种错误的练拳
法。有的人练太极拳对颈椎病的消除没有效果,甚至还发生了颈椎病,这种错误的练拳法应该是原因之
一。但“顺项贯顶”不排斥颈部上下左右活动不等于可以随便活动。现代太极拳界有人练拳往往动作以
头领先助势,头部不断地摇来晃去,如有前按动作,必是头先往前倾俯拱一下;云手的向左移身、野马
分鬃的向左挒必都是头先往左斜一下;这种习惯,对于太极拳而言,是属于违反“顺项贯顶”的乱动,
因而这类练拳习惯也都是错误的。
头颈直竖是许多中华武术拳种共同遵循的一个姿势要领,有句武术谚语叫“低头猫腰,其艺不高”,就
反映许多武术都是强调头颈竖起的。但是太极拳所要求的头颈竖起是具有其特殊性而与许多武术所强调
的头颈竖起是不同的。这就表现在非太极拳武术拳种的头颈竖起往往头颈局部用力而强硬坚挺、颈肌筋
腱紧张暴露,非太极拳武术也有将这样的情况称为 “顶劲”的。但是,太极拳“顶劲”的头颈竖起是绝
对不允许有这样情况出现的,而是要求头颈竖立必须感觉到完全不用力的、自然舒松的。民间一些太极
拳前辈还指出颈后的两条大筋(斜方肌的颈部起始部分)尤其要注意放松。所以,太极拳头颈的“顶劲
”与非太极拳武术头颈的“顶劲”是不同概念的“顶劲”。
(四)形形色色错误的“顶劲”说法
对于“顶劲”,现代太极拳界有多种不正确的、错误的说法和做法,如①认为“顶劲”就是使得头颈垂
直、笔挺直竖而将生理颈曲消除掉,②认为“顶劲”就是头颈微微用点力向上顶,③认为“顶劲”就是
百会穴与会阴穴上下在一条垂线中;④认为“顶劲”就是百会穴与尾骨上下在一条垂线中;⑤认为“顶
劲”就要下巴主动内扣;⑥认为“顶劲”就要头颈上端向后撑,使得后头枕骨下没有凹陷;⑦认为“顶
劲”应以颈后与衬衣领相接触作为标准;⑧认为可以用头上面顶东西来锻炼“顶劲”等等。这些说法约
都于90年代末前后才开始出现,都是属于将太极拳的“顶劲”要领复杂化与绝对机械化的错误,分析如
下:
①宣传练太极拳必须头颈垂直、消除颈椎的生理曲度是现代太极拳界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在国内境外
的一些太极拳杂志上经常可以见到这种说法的文章,这类文章的作者大多是太极拳的资深人士。然而,
正常人均具有的颈椎生理曲度是人类亿万年进化遗传的结果和人类健康的重要保证,现代医学反映人的
颈椎生理曲度一旦消失就必然会发生许多疾病,或者就是疾病的征象,医学文献等颈椎病的临床报导反
映即使颈椎有某一节变直了,也会引起诸多想不到的疾病,如央视台《新闻会客厅》报导过“新医正骨
疗法”创立人冯天有教授曾收治一名有多种内科等疾病症状久治不愈的患者,结果发现引起这些疾病症
状的原因是该患者曾接受过颈椎手术,有一节颈椎变直了。所以想人为消除颈曲的说法是十分荒谬的违
反医学理论与实际的错误说法与做法。
②现代太极拳界不明白“顶劲”是应该由沉所引起的这一道理和方法是很普遍的。其实“顶劲”是绝对
不能以颈肌主动用力上顶来达到的,即使颈肌极微小的主动上顶之力也是不能用的。杨澄甫先生在《太
极拳使用法·王宗岳遗论解明》中就明确指出:“顶劲非用力上顶,要空虚、要头容正直,精神上提,
不可气贯于顶”,因为颈肌任何微小的用力都有紧张发生,都是对放松的妨碍;如果依靠颈肌的力量使
头上竖,由于颈肌一用力,“松”与“沉”就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头上顶的感觉也就被削弱了;
如果持续主动用力使头颈笔挺直竖,人就必定会感到不自然,这既是属于很不卫生的姿势,头上方顶住
的感觉也反而没有了,甚至颈部发僵,因此这样做,即使有头上顶的外形,也是不属于太极拳之“顶劲
”的。而且这种头向上直竖的形态如果骤然发劲或骤然遭人采拉,颈椎很可能会受到有害的惯性震撼而
受伤。
③宣传“顶劲”就是百会穴与会阴穴上下在一条垂线中的说法在现代太极拳界也十分普遍。百会穴的位
置在后发际至前发际的12分之7处之头顶,由于人体脊椎自然的生理曲度头颈是微向前倾的,“顺项贯顶
”的头部矢状形态又不是唯一的,所以绝大多数的人在“顺项贯顶”时,百会穴既不一定在头的最顶尖
,也不是在人躯体的中轴垂直线上。而会阴穴的位置男子在阴囊根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女子在阴唇后连
合与肛门连线的中点,约都在躯体下方的夹裆中央,大致在人躯体的中轴垂直线上。因此,做到了“顺
项贯顶”,百会穴与会阴穴上下是并不在一条垂线中的。虽然前人有以“百会穴向上”或“百会穴与会
阴穴上下相对”来作为“顶劲”标准的说法,这仅仅是人类之模糊概念凭感觉的说法,不等于外形上百
会穴与会阴穴上下就是在一条垂线中。所以,说“顶劲”的标准是外形上百会穴与会阴穴上下在一条垂
线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④说“顶劲”就是百会穴与尾骨上下在一条垂线中,这是现代太极拳界某位被称为“名家”的标新立异
,对现代太极拳界也有一定的影响。其实是根本不符合太极拳“顶劲”实际的。因为人的尾骨在肛门之
后,明显是在人躯体中轴垂直线的后方,而人的百会穴当头容正直时也是在人躯体中轴垂直线的前方,
如果一个人的百会穴与尾骨上下在一条垂线中,那么,这个人的头颈肯定是后仰了,根本不可能端正了
。所以,百会穴与尾骨上下在一条垂线中是不可能形成太极拳之“顶劲”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⑤“顶劲”就要下巴主动内扣的说法在现代太极拳界也较多。尽管在自然的前提下适当的话也是正确的
,但为了“顶劲”而主动地下巴内扣往往容易过度,过度了就很容易颈部紧张发生前后牵强,那就是不
属于太极拳之“顶劲”了。
⑥认为“顶劲”就要头颈上端向后撑,使得后头枕骨的凹陷消失是境外某位太极拳资深人士提出来的,
居然还是从医的。这显然是一种很错误的说法,因为如果这样的话,头颈上端必然存在着持续的牵强不
自然,颈后的两条大筋必然是紧张的,头颈前方也必然是不自然的,颈部的放松就完全被破坏了,根本
不能认为是太极拳的“顶劲”。
⑦将“顶劲”说成应以颈后与衬衣领相接触作为标准也是现代太极拳界一位被称为“名家”的人提出来
的,在现代太极拳界有很广泛的影响,初听似乎很有道理,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做到了“顶劲”,只有
当穿上高衣领唐装这样的服装由于衣领上端前倾,后颈有时可能与衣领上端接触,但也不一定接触,而
衬衣领较低,如果头颈后部与衬衣领接触到了,就反映头颈已经完全违反放松原则向上笔挺直竖甚至后
仰了,所以是根本不属于太极拳之“顶劲”的。
⑧用头上面顶东西来锻炼“顶劲”,这样的说法和做法在太极拳界由来已久,听起来似乎有道理,其实
也必然使得颈肌始终紧张,所以不是太极拳“顶劲”正确的锻炼法。
以上这些错误的说法和做法,主要都是刻板地只注重外形而将要领复杂化,将“头容端正、头颈放松自
然”这“顶劲”最本质的内涵却忽略了,成为杨澄甫先生所说的“惟外之是鹜”了。太极拳的“顶劲”
其实是很简单的,只要做到头容端正、头颈放松自然就是符合“顶劲”了,不论是《杨氏老谱》所反映
的“囟会”朝上还是一般所说的“百会”朝上都是属于“顶劲”的。
(五)如何做到“两膀松”
“顺项贯顶”与“两膀松”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在杨澄甫先生的《太极拳术十要》中,“沉肩坠肘”
就包含着“两膀松”。学练太极拳资深者都知道“沉肩坠肘”,只是有的并没有完全做到。“顺项贯顶
”是两肩舒松的基础,练太极拳两肩的舒松必须从颈部开始,头颈部不舒松,肩部是不可能真正舒松的
;而肩部不舒松,头颈部也是不可能真正舒松的。所以歌诀将“两膀松”与“顺项贯顶”联在了一起。
如何做到“两膀松”?具体地说,在两大臂向前侧外方略有张开悬置而腋窝空隙变大即“虚腋”和不使
肩部上耸的前提下,肩和臂都要尽量不用力,从而感到肩胛骨、锁骨的外侧和大臂肱骨头等处肌肉都自
然放松地向下沉降,这就是做到静态的“两膀松”了。在此基础上,太极拳主要还是要求做到动态的“
两膀松”,就是要做到手臂在运动时肩也是放松的,关键就是肩部不要为了手臂的运动而发生主动用力
,手臂运动的力量必须是身躯所提供传递过去的。做到了“两膀松”,肩头可能会有微微的沉降,但有
些人生来就是平肩,做到了“两膀松”,肩部也还是平的,所以肩沉主要是内在的感觉,不一定有明显
的外形表现;肩松之沉是必须自然形成的,不应该勉强用力将肩往下牵压,因为这样做必然使肩部紧张
僵硬,反而是违反“两膀松”的。
初学太极拳,如果做到了“两膀松”,就会如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所说的“经常练习,不数月
便觉两臂有松沉的感觉,两肩有些酸痛的情形,这是很自然的,以后拳意就会达到手上来了。”初学太
极拳肩臂越不用力地放松,就越会感觉到肩头和手臂的沉重甚至酸痛,手臂的被带动就会越感觉到有阻
力,就如郑曼青先生在《郑子太极拳自修新法》中所说的犹如“陆地游泳”。从解剖学分析,这样的两
肩有些酸痛的原因,是手臂静止悬置的持续维持主要或完全是由肩臂红肌的工作所承担,而红肌暂时尚
不适应,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肩臂的沉重酸痛才会消失。所以,初学太极拳者如果肩臂是不用力
放松地正确锻炼,一般就都会感到肩臂的沉重甚至酸痛,因此,如果学练太极拳没有经过这样的沉重酸
痛过程,往往是反映其肩臂可能没有真正放松;而手臂的运动感觉到有阻力则主要是因为手臂放松不主
动用力而由身躯所带动所引起的主观感觉。
“两膀松”之沉肩对于太极拳是始终和自然的,如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所说的“如感觉两臂、
两手松软软、沉甸甸的,才是练对了”、“一定要在大松大软上两臂如同掉下来一样沉甸甸、重砣砣地
一手一势去练,否则就练不出好的身势来”,这是因为太极拳内劲的发生依赖于“气沉丹田”,而“气
沉丹田”必须“两膀松”,而“两膀松”又是太极拳内劲传递的必要条件。这正如李和生先生在某书中
所说的:“肩越放松不使劲,劲到手上就越快。”因为根据运动力学,太极拳引起动作的劲力是属于人
体内传递的力,这种力的传递必须要有人体多个环节的“相向运动”所造成。两肩如果不松,甚至肩头
时时耸起,肩与身躯的“相向运动”就脱节被破坏了,内劲也就必然不可能通过肩部传递到手臂了。有
的人打拳两肩不断主动地上下起伏耸动,如手往下按和手往前推时两肩耸起,推手遇到需要化解时两肩
头尤其明显地上下高低前后旋动,这些往往都反映手臂活动是由肩头和手臂主动用力所引起的,这种力
就是肩臂局部的力即“拙力”,不是太极拳的内劲。而两肩如果主动自动,两肩必定是不松不沉的,而
且往往容易发生肩胯不合、脊柱发生扭转而立身中正被破坏,太极拳的特长就难以发挥了。由于两肩是
人体内力向手臂传递之“相向运动”的关键环节,传递性力量的强度越大,肩部的“相向运动”就越剧
烈,肩也必然沉得越厉害,所以,“两膀松”之沉肩是有程度不同变化的,发劲瞬间沉肩必然尤甚。
李雅轩先生的《发劲歌》说“空肩软臂一身松”,太极拳的“两膀松”是必须达到“空肩”的,所谓“
空肩”一个重要的内涵就是两肩在力量的运用上似乎是不存在的,两肩在手臂的各种活动中都是不主动
不用力的,如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所说的“尤其是两臂,要松得如绳儿拴在肩上一样,不可稍
有拘束之力”,要有两臂直接连在腰脊上由腰脊直接带动的感觉,要感到腰脊上的劲力是直接贯通到手
臂的。也如郑曼青先生在《郑子太极拳自修新法· 绪论》中所说的自己的两臂如同是断臂那样。所谓“
断臂”就是指肩对手臂的活动是不发生作用的,臂必须是由身体来带动的。比如说揽雀尾挤后的坐步分
按下捋动作如果劲力是由腰脊而来的,就应感到两手臂就象是两条湿毛巾,一头是拴在腰脊上,是腰脊
把这似乎是湿毛巾的手臂反向往下拉回的;而往前按时,又感到这两手臂象是放置在腰脊上的两条鞭子
,是腰脊将这似乎是鞭子的手臂反向甩出去的,如果是这样,就会感到两手臂的动作没有两肩的参与,
而且会感到在两手臂的动作中两肩还会不由自主地往下沉。如果不是这样,手臂的各种活动包括发劲都
是由于通过肩的用力来完成的,往往就有肩的主动自动用力,就不可能是“两肩松”。由此可见:“空
肩”并不是肩部所能够做到的。太极拳的所有要领几乎都是与全身有关的。非太极拳武术的用劲大多表
述为“身催肩,肩催臂”,往往就是肩对手臂的活动发生了同向支配作用,这是不符合太极拳之“两肩
空”的。“两膀松”达到“两肩空”而感到劲力都是来自于腰脊,当然也是不可能一步到位锻炼成功的
,往往手臂的动作先要达到能够被腹胸背肌由下而上的内在活动所引起,然后再渐渐地达到可以由腰脊
的内在活动所直接带动。
【第一首第二句原文】
束肋下气把裆①撑。
【注释】
①裆——武术术语,指人体两大腿内侧交界处,即耻骨联合与尾骨之间的部位。
【语法修辞分析】
“肋”借代指胸部。
“把裆撑”是“把裆撑圆”的割裂修辞说法,由于字数限制和音韵需要,将“圆”字割裂省略了。
【今译】
含胸沉气把裆撑圆。
【讨论】
(一)“束肋下气”是什么
“束肋”的原文是“束烈”。“束烈”当然是解释不通的。由于“烈”与“肋”音相近,因此“束烈”
应该是“束肋”之误。那么,“束肋”是什么?“肋”显然是指胸肋。“束肋”就是指约束胸肋,而这
“约束”是与不少武术所主张的挺胸相对而言的,是指太极拳与道家内丹功所都主张的不挺胸的自然形
态。因为正常的人体做到了自然放松,胸部姿势就不是挺胸形态。人为挺胸很容易过分,而过分的挺胸
是违反自然放松的。太极拳不主张挺胸还有为了“气沉丹田”与劲力传递的需要。力学发现力在一定的
条件下可以在任何物体内传递,人体也不例外。而太极拳引起动作的所谓“气”,用运动力学分析,其
实质就是人体内传递的力。运动力学还发现人体内力的传递必须依赖于人体多个环节的“相向运动”,
包括了脊骨的由下至上向后撑等;而脊骨的后撑必然限制了挺胸。太极拳还需要两大臂总是尤其呈向前
撑开抱合的姿势,这也限制了挺胸。人体胸背部形状主要是由肋骨构成的,限制挺胸也就是既限制了肋
骨人为的前挺和后突(驼背)。显然,所谓的“束肋”就是近代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术十要》中所首
先提出的“含胸拔背”。必须明白“含胸拔背”不是胸背局部的动作,而是与“顺项贯顶”一起都是由
“下气”所引起的。
“下气”是什么?“下气”显然就是指“气沉丹田”。“气沉丹田”就是人体由于放松而内力向下沉降
于小腹,因此内力向下沉降就是“下气”。“束肋”与“下气”是互为因果的。就是说“束肋”必须依
赖于“气沉丹田”,而“气沉丹田”又必须依赖于“束肋”。而且“顺项贯顶”与“下气”也是互为因
果的。如果“束肋”也就是“含胸”不是由于放松而内力向下沉降所引起的,如有的人所说的仅仅是主
动的“两肩微向前合”,持续地以胸背局部肌肉的力量使得两肩故意前张引起敛胸,这样的姿势使得胸
背紧张拘禁,不仅毫无武术效用,而且对健康也是有弊无益的,所以是不属于太极拳之“含胸”的;这
种说法至少是一种词不达意的不准确的表达。由“气沉丹田”对于“含胸”所形成的作用,也可以体会
到现代太极拳界2000年前后开始有个人否定“气沉丹田”是很错误的。必须认识到只有“气沉丹田”引
起的“含胸”才是太极拳的“含胸”。这样的“含胸”就会使人有金仁霖先生所说的如自行车轮胎充气
时内胎贴向外胎的感觉,前胸就象是自行车轮的内胎,后背就象是自行车轮的外胎。太极拳的“束肋下
气”就应该是这样的。
(二)“把裆撑”是什么
象是自行车轮胎充气时内胎贴向外胎的太极拳的“束肋下气”会引起髋骨的两侧由内向外侧张开而向前
裹合的感觉,两腿之间的裆后部也会有张开来的感觉,就象是裆部变圆了。这就是所谓的“将裆撑圆”
或称为“圆撑”。
“圆裆”是“气沉丹田”之“气”沉到脚从而使得站立沉稳、劲力传递顺遂的必需条件之一。“圆裆”
又称“开裆”,是几乎所有中华武术各拳种共同的要领。必须指出“圆裆”或“开裆”不等于“开膝”
。圆裆主要是指会阴部位有宽敞的感觉,与两膝、两大腿是否张开没有关系。正如陈鑫先生在《陈氏太
极拳图说·太极拳势卷一·第一势》中所说的“两大腿根要开,裆开不在大小,即一丝之微亦算得开,
盖心意一开裆即开矣;不会开裆者腿虽岔开三尺宽,不开仍然不开。”顾留馨先生在《太极拳研究》等
书中总结当时一些太极拳家对“圆裆”的认识这样写道:“会阴部位(位于两便之间)称作裆……两胯
撑开,两膝有微向里扣的意思,裆自然能圆(即使两膝微向外叉开而两大股外往里合,胯根撑开……)
;会阴处虚虚上提,使这部分皮肤有不使下荡的意思,这样裆自然能虚。裆的虚圆协调能使两髋关节撑
开,旋转圆活。”这就是说做到了圆裆,在放松的前提下,左右开立步型的两腿膝是既向两侧外撑使小
腿竖直又微微向前内旋的,这被称为“两腿相合”,这就象是骑着马用两小腿的胫骨面夹马肚子。如果
这种步型两脚尖都是外撇的,两膝尖就偏于朝向前方而与脚尖的方向不一致。而如前后开立、后脚尖外
撇的弓步步型,则后脚膝尖也是偏于朝向前方而与脚尖方向不一致的。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说后脚尖外
撇之弓步的后膝尖要与后脚尖同向,显然这样的步型是尖裆而不可能是圆档的,因而是一种错误的步型
。圆档的左右开立步型必定两腹股沟都有内缩的感觉,前后开立的步型则前脚的腹股沟内缩。做到了“
圆裆”,腰曲似乎感觉变得直了,臀部向两侧张开又向前内旋卷拢,这种体态被称为“裹臀”。所以“
圆裆”必然“裹臀”。圆裆之臀部后方(屁股)下横的臀纹沟会有如小半个屁股坐在高凳子上那样的挤
压感,如果不是圆裆就不会有这种感觉。圆裆的效果是使股骨头在髋关节中移向侧外方,因而髋关节间
隙变大达到松胯﹙松髋关节﹚,有利于胯的灵活和沉着。松胯需要膝的自然放松似乎微屈,这种膝微屈
在外形上没有明显表现;而如果膝往后挺直要做到松胯那是困难的。虽然圆裆可以使得站立如扎地般的
沉稳而能够抵抗住他人破坏其平衡的推按,但这不是太极拳圆裆的目的,太极拳圆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
沉着和胯的转动灵活。
与圆裆相反的是尖裆,“尖裆”外形上就是“开膝”,就是使两膝朝向的角度变大,“尖裆”其裆部必
然是夹紧没有放松的。“尖裆”的左右开立步型包括马步,如两脚尖朝向外侧,两膝尖就均与脚尖同向
。而后脚尖外撇弓步的“尖裆”,后膝尖也与后脚尖朝向一致。自我鉴别是圆裆还是尖裆,当左右开立
步时可以去摸一下屁股缝,圆裆时由于臀部肌肉向两侧分开前裹,会阴部就有宽敞感,屁股必张开而屁
股缝较浅;而尖裆时由于臀后肌肉相互合拢,会阴后部必然有夹紧感,屁股缝必然闭合较深。对于圆裆
的正弓步,后腿之臀部和大腿根后部有明显的夹角形成,即其臀纹沟形成的缝较深,左右两屁股后面的
形状相差不多甚至几乎一致;而尖裆正弓步的前腿屁股竖而后腿屁股斜,后腿臀部和大腿根后部之间是
没有明显夹角形成的,在腰部髂嵴处则往往出现了凹陷形成了突臀,也就是突屁股。现代武术界有不少
人都误将“尖裆”当作了“圆裆”。尖裆对于全身放松、气沉丹田、胯的灵活转动都有妨碍,是太极拳
学练所必须要避免克服的。
“把裆撑圆”必须“束肋下气”,而“下气”又有赖于“把裆撑圆”,就是说“下气”和“把裆撑圆”
相互也是离不开的;因此歌诀将这三者联在了一起。“束肋下气把裆撑”是太极拳对于由头至胯形体方
面的重要要领。
(三)与圆裆关系十分密切的“松胯”是怎样的
太极拳的“把裆撑圆”虽然表现在“裆”,其实是“胯”的内在动作。因此,“把裆撑圆”与“胯”的
关系十分密切。“胯”是中国武术语言中的常见词,在古代,“胯”是指两大腿之间的部位,其实与“
裆”是同义的,如《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胯下”之意就是裆下。中医文献中的“胯”也是指两大
腿之间的部位,是指裆下;而“胯骨”则与现代医学所说的“髋骨”同义(见《中医大辞典》),但“
胯骨”也可以表示髋关节,如约刊于公元846年前后唐代蔺道人的《仙授理伤续断方》中的“胯骨出”指
的就是髋关节脱臼。在中华武术中,“胯”有多种所指,一般所说的“松胯”和“胯转动灵活”之“胯
”与《仙授理伤续断方》中“胯骨出”的“胯骨”同义,是指“胯关节”,就是髋关节;而“不要左右
凸胯”之“胯”则是指股骨大转子部位;“收胯”或“缩胯”之“胯”则是指腹股沟的前外侧部位,其
实就是指髋关节的前方。所以,武术语言中的“胯”主要是指髋关节及其附近部位,究竟是指什么,要
视具体的语言来理解。太极拳所谓的“松胯”就是指髋关节、腹股沟放松不用力。在体重主要由一脚支
持的步型时松胯,支持体重一脚的臀胯部就有由“立正”转变为“稍息”姿势的感觉,就是会有后小半
个屁股即臀纹沟处一小部分坐到了高凳子上的感觉,就象是躯体略向后移尤其再下坠而落实了似的,所
以“松胯”也称为“落胯”。做到了“落胯”,躯体最下端的腰、骶骨就承担了全部脊椎和头的重量,
使得全部脊椎可以不横向承担身躯的体重而全部身躯可能放松了。
松胯对于沉稳和轻灵十分重要,做不到松胯,沉稳和轻灵是极困难的,在上步时尤其可以体会到这一点
。在上步时如果承担体重的一腿膝微屈,由于同侧胯有下支撑相对容易放松,不承担体重的一腿向前移
动中相对胯关节就不易放松,所以上步时尤其需要注意不承担体重的一腿要松胯,方法是胯关节不仅要
放松不用力,还必须略往内收缩,使得腿与胯关节的运动趋向相反,这样这一胯就容易放松。做到了松
胯,承担体重一腿会有重坠感沉到小腿后部的感觉,感到站立很沉稳;不承担体重一腿之胯则感到没有
主动承担腿脚的移动。而如果上步时没有做到这样的松胯,站立就相对不沉稳,不承担体重一腿的移动
也相对重滞,向前迈步就会使人感到是似乎着地有声的重浊。由于弓步形成时胯关节会自然抵紧从而会
妨碍松胯,所以,弓步形成后必须要立即注意松胯。做到了“松胯”,身躯如果被人一推就能灵活转动
;被人一压,髋关节就能毫不抵抗地使身躯灵活下沉,身躯就象是安装在弹簧上;如果没有松胯,无论
是被推动还是下压时髋关节就会发生抵抗,使得身躯不能灵活地转动和下沉,因而外力必然会作用到身
体重心;这样的话,如果在弓步形成时身躯被人左右斜向推动,由于身躯转动不灵活存在着抵抗,这一
方向又是弓步稳定角较小的,就容易被推倒。太极拳往往需要在脚步不动的情况下身体能有大的转动和
沉浮幅度,圆裆松胯就能满足这个要求。太极拳的所有动作都是由于胯的活动使得被称为“气”与“劲
”的内力能上下传递而引起的,从而可以使得手臂不用力,如果裆不撑圆,胯的松沉受到了妨碍,就会
感觉到全身向下的松沉感和腿脚向上传之内力的感觉被卡住在胯部了,劲气就无法通过胯部下沉和上传
,手臂不用力就必然会受到破坏,太极拳特殊的武术功夫就不可能发挥了;所以太极拳的沉稳是以圆裆
松胯为基础的,但太极拳锻炼沉稳的目的主要是在于轻灵,这也就是说太极拳圆裆的目的主要是在于转
身、移步的灵活、敏捷,也就是避免“双重”。由于避免“双重”是太极拳能够以弱胜强的基础根本之
一,可见圆裆松胯对于太极拳是至关重要的。
圆裆松胯使得髋关节活动加强和幅度变大,锻炼了与髋关节有关的肌肉组织,健身效果的优良是可想而
知的,尤其对于预防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颈骨折是应该有很好效果的。
(四)关于“裆”、“胯”的错误说法
现代太极拳界有人说:“在圆裆之下松胯,可使耻骨联合和坐骨结节上的关节缝隙加大,运动度因而得
到扩大。”有人还以为这是一种秘传而加以追求,其实这种说法是毫无解剖学与武术根据的。解剖学清
楚反映,男子约16岁之后、女子约13岁之后,髂骨、耻骨和坐骨逐渐骨化而成为一块髋骨,两块耻骨和
两块坐骨各形成一个骨环,两块耻骨的一端在体前由纤维软骨连接构成了联合,中间有纵长裂缝,这条
裂缝能分开的距离是极微小的,对于成人而言,耻骨联合可说是不可能分开的,即使假设两耻骨能够分
开达到1~2毫米,对于运动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对于健身和武术也是毫无价值的。所以,这种“耻
骨联合和坐骨结节上的关节缝隙加大,运动度因而得到扩大”的说法是错误的,纯属将太极拳复杂化的
故弄玄虚。
圆裆、松胯没有明显外形标志,但必须十分明白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人体各结构特定的相互位置关系所
引起的。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把形成这些姿势说成是用意想什么来达到,这是十分错误的。有的人还用
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中的“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来作为引证,这是用现代汉语的词意来牵强附会地
错误解释古代汉语的词意,古代汉语的“意”有比现代汉语的“意”多得多的词义,“凡此皆是意,不
在外面”其实是说这些都是体内的神经反应引起的微小动作和感觉,不是明显外形动作这样的意思;这
句话的“意”主要是指神经反应和微小动作的感觉,不是指思维意识的“意念”。圆裆、松胯都是属于
外形姿势,如果人体相关各结构没有达到所要求姿势的相互位置,不管如何意想,姿势也是不可能正确
的。这种用意想来代替实际姿势锻炼的说法纯然是将太极拳神玄化的误导。
【第一首第三句原文】
胸背开劲①两捶②争③。
【注释】
①劲——“劲”是指形态。
②捶——“捶”可指杖、鞭子,上文借代指太极拳极柔软如鞭子般的手臂。
③争——相互对抗、较量,喻指手臂具有向外掤劲的形态。
【语法修辞分析】
上文将极柔软的两手臂借代称为鞭子﹙即“捶”﹚,“胸背开劲两捶争”与前文的“束肋下气把裆撑”
形成对偶,是从不同角度对太极拳胸、背、臂经常性形态的描述;由于“胸背开劲”已反映了两手臂存
在着方向相反的向外膨撑之力,所以将“争力”的“力”字承前省略了。
【今译】
    胸背是向两侧张开的形态,两臂是向前外撑抱的形态。
【讨论】
这一句原文是“胃音开劲两捶争”。“胃音”两字显然与文意是不符合的。古时“胸”字有可以将左偏
旁的“月”置于“匈”下面的写法,而如果“匈”写得潦草会被误视为“田”;因此,“胃”可能是“
胸”字的误会。而“背”写得潦草也会被误会为“音”,因此,“音”可能是“背”的误会。又从“开
劲两捶”推理,人的躯体可以有“开”感觉的只有胸背部,因此,“胃音”两字应该是“胸背”两字之
误。
“胸背开劲两捶争”是什么意思呢?太极拳的习练,两臂始终是呈现着程度不同向前外膨撑裹抱成圆弧
的形状,如拥抱着合围的大树或大气球,从俯视角度看,手臂的肘部总是在腕肩连线的外方,向后移动
也决不超过两腋的连线,当身体正对前方敌人时两肘也决不进入胸部的前投影区,这样,胸背肌就会始
终有向两侧张开的感觉;而手臂由于胸怀中如有大气球的向外膨胀而被向相反方向分开去了。在这样的
形态中,手臂还总是呈肘部微垂的弧形,两手臂就象是悬空平置而中部下垂的鞭子,这样的形态就是“
胸背开劲两捶争”。这样的形态,在武术上就形成了李雅轩先生在《随笔》中所说的“手足为第一道防
线,膝肘为第二道防线,胸腰肩膀为第三道防线”了。因为两手臂围成了圈形,可以使得手和腕部最先
与敌人相接触,其次再是肘部,最后才是肩与胸腰。这种姿势是太极拳借人之力化解他人攻击所十分需
要的,同时这种姿势也是道家内功所最常见的。
由于“胸背开劲两捶争”,胸部和手臂形成了一个弧圈,从前方看去,胸部总是被包涵在弧圈的最深处
,而且胸部总是不前挺即“束肋”,所以,“胸背开劲两捶争”这句话其实包括了近代太极拳家所说的
“含胸拔背”、“虚腋”、“沉肩垂肘”、“两臂圆撑”和“两手各管一半”等要领。而这些要领对于
太极拳的化解与发劲都是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胸背开劲两捶争”是由“束肋下气”引起的,因为
凡力必然同时有反作用力,所以,“下气”必然同时引起“上气”即内力的上传,而这“胸背开劲两捶
争”就有赖于这“上气”;有的前辈称这种“上气”为“里开外合”。所谓“里开外合”就是感觉到躯
体受到一股内力作用由下而上、由中间向两侧张开,两手又被催动而向前合拢;如果不是这样,就是仅
仅是外形的模仿,实质上是错误的。然而,现代太极拳界常见有的人的教学示范,连外形也失去了“胸
背开劲两捶争”,如野马分鬃拳式中两臂交叉时正对前方的下面一条手臂的大臂完全进入了胸部而且失
去了圆撑形,而当前外挒时向下采按手臂的肘部又明显超过到两肩连线向后反张了;又如对于单鞭,有
人画蛇添足地居然认为前手的肘尖要与前脚的膝在上下一条垂线中,勾手又向后直伸,手臂的弧圈完全
被破坏了,这样的拳姿就是严重失真而失去了武术价值,对于太极拳而言是错误的。
【第一首第四句原文】
五指①抓地上弯弓。
【注释】
①指—— “指”与“趾”在古代汉语中相通,如《左传·定公十四年》:“灵姑浮以戈击阖庐,阖庐伤
将指,取其一屦。”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趾”均用“指”来表示,上文中的“五指”就是指脚
的五个趾头。
【语法修辞分析】
上文中的“五指抓地”并非说脚趾能象手一样抓住地面,而是比喻脚趾屈曲弯扣如抓东西的形状。
【今译】
五个脚趾象抓东西一样的屈曲弯扣,而脚的上部就象弯弓那样。
【讨论】
(一)“五指抓地”是怎样的
“五指抓地”是怎么回事呢?这首古歌诀的前三句阐述了练十三势长拳者胯裆以上必须做到的要领。最
末句“五指抓地上弯弓”显然应该是对前三句未述及的胯裆以下要领的阐述。所谓“五指抓地”,就是
形容五个脚趾弯曲、趾头着地之形状就象是抓地面上东西似的,与“五指扣地”是同样的意思,并不是
说五个脚趾抓住了地面。现代太极拳界九十年代末有个人认为“五指抓地”是不放松的反映,这种说法
是不正确的。因为脚趾弯曲可能是脚趾紧张所引起的,也可能是脚趾放松所引起的,而当练太极拳脚趾
放松时,趾关节与跖趾关节必然是微屈的,这就象胯、膝关节放松时必然是有不同程度的弯屈相同的;
趾关节与跖趾关节伸展变直倒往往是脚趾与跖趾关节紧张不放松的反映。古歌诀中所说的“五指抓地”
当然不是指脚趾局部紧张用力所形成的,而是指脚趾放松或全身自重与气沉丹田之气沉于脚趾而形成的
。不少著名太极拳家都指出“五指抓地”是太极拳很重要的一个要领。回忆录《武林名人》一书记载
1901年从学于杨鉴侯先生、只学过太极拳一门拳术的杨澄甫先生早期弟子牛春明先生,就是十分重视和
强调“五指扣地”的;吴式太极拳前辈刘晚苍、刘石樵两先生所著的《太极拳架与推手·太极拳架》在
对撇身捶、转身蹬脚、金鸡独立、弯弓射虎等拳式的介绍中都特别强调了“脚趾抓地”。
从人体解剖结构的角度讲,人蹬地时脚底与地面的紧密接触主要是脚底的前后和外侧周围,如果五个脚
趾头伸直往往着地不踏实,就必然会影响到脚底与地面的紧密接触;太极拳的一个重要功夫就是要气沉
丹田而使得劲贯地面,从而由于反作用引起向上传递于全身的“气”,而太极拳的所有动作都是由脚而
起的“气”所引起的,如果脚底与地面不能紧密接触,“气”的传递就必然不能顺畅,动作就难以避免
是由局部的拙力所作用的,全身在动态中的放松就不能保证了,而“五指抓地”是劲贯地面的重要反映
。“五指抓地”对由脚而起之劲力的传递和暴发更是不可缺少的。有的太极拳与有的武术拳种发劲有凭
脚趾与脚掌部分着地而脚跟不着地的,然所有武术拳种没有五个脚趾头不着地而主要凭脚跟着地发劲的
,因为如果单凭脚跟蹬地发力,会对脊髓和脑产生有害的振荡,发力也是难以顺遂的。
“五指抓地”反映了脚对于“沉”的十分重要。如李雅轩先生在《随笔》中就指出“脚下沉稳,是以气
沉于丹田注力于两脚两腿,达于地下,如地下有电吸着于两脚两腿,使腿脚地三者成为一个整体也。就
在练拳的时候,头脑里也要常想着这个问题……使脚腿注于下层,透于地宫,同地球粘成一体”,又说
:“无论练拳或推手,总要以脚下松沉稳固踏实为第一,否则一切全谈不到。千要紧,万要紧,是身势
松软、脚下有根为最要紧。” 郑曼青先生在《郑子太极拳自修新法·谈心得》中也指出“将足心贴地,
进而则欲足陷入地,久之则欲以我之足力与地心吸力相接”,他的两本著作都多次强调这一观点,当然
其意思并不是真的足心能够与地面相贴,而是要脚与地面紧密接触,如果脚趾没有放松微屈与地面紧密
接触,全脚要与地面紧密接触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把“五指抓地”或“五指扣地”说成是违反放松要
领的说法是十分错误的。这种十分错误的说法在现代太极拳界已经造成了严重的误导,这是学练太极拳
者应该明白的。
古歌诀指出“五指抓地”,而不是说“十指抓地”,还反映了太极拳实际上在每一瞬间是以单脚承担体
重的要领。郑曼青先生在其著作中多次重复强调杨澄甫先生所传授的这一太极拳要诀,如他在《郑子太
极拳十三篇·别程序》中说:“惟习太极拳者将体重付于一足,两足时互易之,又不许用力,自胯至膝
至踵俱要松柔,其力量在足心而受于地”。这“将体重付于一足”在拳经中又被称为“偏沉”。这一武
术要领并非太极拳一门所独有,据张肇平和杜飞虎两先生合著的《论太极拳》所述,近代杜心武先生的
自然门武术中也有这样的要领;而据孙禄堂先生《拳意述真》所述,形意拳锻炼到了中层功夫以上也有
这样的要领而称其为“单重”,该书记载了郭云深先生将其解释为“单重者非一足着地一足悬起,不过
前足可虚可实,着重在于后足耳”。这些论述清楚反映武术中体重在何脚,内力是主要的因素,不能将
有内力活动的人等同于没有内力活动的无生命物体,对于人的身体重心垂线落于何处,往往是不能仅凭
外形用几何分析的方法来确定的。
(二)“上弯弓”是怎样的
这首歌诀末句中的“上弯弓”有被解释为“一身备五弓”的,即将“上弯弓”解释为四肢和身躯为五张
弓。将四肢和身躯理解为五张弓当然也是可以的。因为虽然太极拳之身躯是中正直竖的,其实动态的撑
脊和“拔背”就反映这中正直竖的身躯是有弹性这“弯”之特性的;而背臂“胸背开劲两捶争”的形状
就是“弯”的;下肢的形状其胯、膝关节至少由于放松是微屈的。但联系到这首歌诀的前三句已对练十
三势长拳者胯裆以上要领作了明确阐述,这“上弯弓”之“上”应该理解为是指脚至胯的部位较为合适

由于五个脚趾头紧密着地的“五指抓地”,其脚心必然涵空,即脚心部分形成拱形;中华武术各拳种都
有脚心涵空保持脚弓的要求,脚的这种形状有利于脚底耐劳,“上弯弓”有可能包含有这样的意思。武
术界有将保持脚弓称为“涌泉涵空”的,这个“涌泉”其实是借代“脚心”,并非指中医针灸穴位的“
涌泉”穴。中医穴位的“涌泉”穴属足少阴肾经,位于第二、三跖趾关节的后方,脚底卷屈时,足底由
后往前约三分之二处出现凹陷的正中,是一个与脚心较近、位于脚心前方、直径约1至2mm的一个点;武
术界“涌泉涵空”的“涌泉”则是一个部位,是指脚底的脚弓中央,两个“涌泉”的概念是不完全一样
的。郑曼青先生在《郑子太极拳十三篇·视本末》中说:“膝盖,起势时自然立定,不可挺直亦不可屈
……足跗须软如绵,足心涌泉穴方能松沉塌地”。此语显然是指在保持脚弓的前提下,整个脚底松沉与
地面紧密接触,由于身体重心落在脚弓上而感觉上脚心与地面相接,并非说实际外形上的脚心与地面相
接触;因为除了足底畸形的平足者,正常足底的人要想脚心与平的地面相接触是不可能的。
“上弯弓”主要应该理解为两下肢有象“弯弓”那样的特性。“弯弓”不是主要指两下肢的形状,而是
指弹性,是指形状很容易改变。比如被人一推或一压,胯与膝能够随之而动,使得他人的作用力不能作
用到身体重心。如果两下肢虽然是十分“弯弓”的形状即使大腿与地面平行然而没有弹性,比如弓步时
上身的侧斜方一受到外力的作用,外力即能作用到身体重心,这两下肢再弯曲也是不符合“上弯弓”的
;而如果上身受到外力的作用,两下肢能象弹簧那样沉降或将身体重心转移而将外力作用化解掉,使得
外力作用不到身体重心,那么,这两下肢即使似乎是直立的也是属于“上弯弓”的。两下肢的这种“弯
弓”特性不仅对于太极拳的“屈伸就”至关重要,而且对于太极拳强大劲力的传递也是至关重要的。综
上所述,太极拳正确的锻炼与应用是必须“五指抓地上弯弓”的。
第二首太极拳古歌诀探释
【第二首全文】
举动轻灵神内敛,莫教断续一气研;
左宜右有虚实处,意上寓下后天还。
【第二首第一、二句原文】
举动①轻灵②神内敛③, 莫教④断续⑤一气研⑥。
【注释】
①举动——指行动,如《后汉书·牟融传》:“(牟融)代伏恭为司马,举动方重”。
②轻灵——“轻”有着力不多、不费力等意,如唐·杜甫《江涨》诗:“轻摇逐浪鸥”;“灵”有灵敏
、灵活、敏捷等意。
③神内敛——“神”,上文是指精神活动,即“心”的活动,相当于一般所谓的“意”;“敛”有收藏
、约束等义,古人将思想活动称为“神外游”。“神内敛”就是指将思维活动即“意”约束收藏起来,
也就是“摒思息虑”,现代医学称为“大脑入静”。
④莫教——古代汉语中“教”有使、让之义,如《墨子·非儒下》:“教臣杀君,非贤人之行也。”唐
·王昌龄《出塞》诗:“不教胡骑度阴山。”上文之“莫教”也是“不使、不让”之意。
⑤断续——时而中断,时而接续。
⑥一气研——其中之“研”为专心、竭尽之义,如清·顾炎武《古隐士》诗:“研心《易》六爻,不用
希潜龙。”上文之“研”引申为专门、完全之义。上文之“气”显然是指包括“劲力”的所有人体内力
,与道家内丹功所说的生理之“气”是两个完全不同概念的“气”。“一气研”即为:完全让一股气﹙
传递性的内力﹚来完成之意。
【语法修辞分析】
    “举动轻灵神内敛,莫教断续一气研”为分承句。其中的“举动轻灵”与“一气研”相承接,“神
内敛”与“莫教断续”相承接。因为太极拳的动作是随别人而动的,而别人的动作是可能有停顿的,与
人的搏斗中也是可能需要有停顿的,所以,“举动轻灵”是不可能没有“断续”的,所以“举动轻灵”
是不应该与“莫教断续”相联系的;而太极拳的所有动作都是由“气”来完成的,显然“一气研”就是
对“举动轻灵”的说明。因此,“举动轻灵”不是与“神内敛”相联系,而是与“一气研”相联系。
“神内敛”虽然与“气”有关,但“神内敛”与“气”的关系不是十分密切,而太极拳要求“神内敛”
是始终的,也就是“莫教断续”的,显然“莫教断续”就是对“神内敛”的说明。因此,“神内敛”不
是与“一气研”相联系,而是与“莫教断续”相联系。可见这两句应该理解为“举动轻灵一气研,神内
敛莫教断续”或“举动轻灵一气研,莫教断续神内敛”,是错承,这两句是不能分开来分析和理解的。
【今译】
动作轻灵要完全让气来完成,精神无思无虑静极默笃不要中断。
【讨论】
“举动轻灵神内敛, 莫教断续一气研”是内外相及对于古太极拳动作的几个重要内在规律奥秘的揭示与
阐述,这两句话应该理解为“举动轻灵一气研,莫教断续神内敛”,包含了五个重要信息,那就是:①
太极拳的动态反映为“轻灵”,不然就不是合格的太极拳;② 太极拳“轻灵”的动态是由脚而始抽丝般
传递性的力量即“气”所引起的,如果“轻灵”不是这样,那就不是太极拳的“轻灵”;③ 太极拳的“
气”是引起动作的力量,与气功锻炼所说的没有力效应的生理性的“气”是两回事; ④动作中的精神是
“内敛”的,如果没有神内敛,那就不是合格的太极拳;⑤太极拳的神内敛在动作中是自始至终的,不
然就不是合格的太极拳。分述于下:
(一)太极拳是“轻灵”的
太极拳究竟应该是“沉稳”还是“轻灵”?现代太极拳界有两种相反的观点,一种认为太极拳应该“沉
稳”;一种认为太极拳应该“轻灵”。两种观点相反到甚至有认为“沉稳”是对的、“轻灵”是错的,
或认为“轻灵”是对的、“沉稳”是错的。
应该认识到太极拳是不以硬拼强抗的形式搏斗的武术,因此太极拳的动态是必须反映为“轻灵”的。虽
然平时套路练习不是实战,但套路练习作为实战的模拟也是必须表现为行云流水之“轻灵”的。现代太
极拳界很多人练拳将动作重迟误以为是“沉稳”,甚至还有两脚如站桩那样站着根本没有力量转移的变
化,完全失去了武术涵义,其实是动作十分缓慢变化的气功导引。太极拳慢练无可非议,但无论怎么慢
练即使一套传统套路练一个小时以上,也是可以体现“轻灵”和锻炼“轻灵”的。忽略“轻灵”将重迟
当作“沉稳”这显然是错误的。
其实,“轻灵”是许多武术共同的要求,因为所有搏斗只有轻灵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和攻击敌人。在搏
斗中如果是坦克般步步为营、缓慢沉重地移动,那是避免不了挨打的,而人的抗击打是有限的和不是处
处能够抗击打而不会致伤、致残甚至致死的。所以, 李雅轩先生在《随笔》中说:“观猴子能斗牛,凭
灵快也;猫能斗蛇,凭灵快也;蟋蟀能斗公鸡,也凭灵快也;太极拳能斗蛮汉大力士,也是凭灵快也。
”“总之是轻灵以行动,顺势以借力,巧妙以变化,冷快以发劲,此外无二法门也。”又说:“如是用
之于对付比斗,是非有蝇虫不落、寸草不沾、轻妙绝伦、变化神奇的功夫才行,所以说太极拳总要在轻
灵变化、神气灵感等方面下功夫才对。”李雅轩先生在《随笔》中还说:“不可专在力大劲硬上着想,
须要细细地体会拳中的机智奥妙才是主要的问题;怕的是身手练硬了,感应不灵,在推手时就要吃亏。
过去曾有一位练形意拳的专家某某就可以作为典型,他是专找力大劲硬的功夫,出拳时如放炮一样崩崩
作响,出脚时如山崩地裂一般,身上的肌肉起疙瘩,此人好胜,性子粗暴,动手就要拼命、恼脸,所以
一般人都不敢惹他。然而在民国初年时间,马良在济南提倡武术,某某与一位山东回教弹腿专家杨洪修
者当场比武,杨手法轻快,某某则力大手迟、防卫不灵,走了几个回合,就连被杨洪修打了几个嘴巴子
,因而失败,一怒回家,气病而死。以上证明专注意力大劲硬,必致感应不灵,此所以失败也。”根据
孙禄堂先生的《拳意述真》,从李雅轩先生对某某的描述中可见某某仅仅是属于形意拳低层次的明劲功
夫,虽然形色刚猛凌厉,却是步法双重,碰到功夫相当、步法灵活的搏击对手哪有不挨打之理。武术实
用中的机会是稍纵即逝的,手的动作和步法稍有迟滞就可能被敌人攻击到和攻击敌人不能成功。近代太
极拳家就是表现为轻灵的。如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所说的“脚步方面要放得轻妙无比,进则令
其觉察不出来,我已进去使其不能逃避;退则令其不知我已脱开他发劲的范围,决胜之道在其中矣”,
“来之无形,去之不觉,打人于不知不觉之中……轻妙无比,使其未觉而身已进,手已到”。有的人说
到某个先人的武术功夫超群,受到攻击时,全身肢体不动,就将攻击者发出去了,这种描述显然是神化
渲染而已,因为能够被别人攻击到时不加化解,只是动动手而脚步不动就将攻击者发出去,那么这明显
反映的是硬碰硬,而且两人的体重、体力相差也都肯定是很悬殊的了。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术十要》
中所说的“太极拳以静御动”并不是说手、脚、躯体的空间位置都不动,而是指“虽动犹静”,也就是
不主动不用力地以柔克刚,而“以静御动”也是离不开轻灵的。所以,太极拳学练必须追求“轻灵”。
(二)太极拳的“轻灵”与非太极拳武术的“轻灵”是不同的
古太极拳即十三势长拳的“轻灵”与非太极拳武术的“轻灵”是有本质区别的。大致有如下四个不同:
①太极拳的“轻灵”不是以主动为主的。许多拳种所谓的“轻灵”都是指根据眼看耳闻引起的神经反应
所支配的手脚快速动作,不论是由主观意识支配的还是条件反射潜意识支配的,本质都是完全的主动。
如果是主观意念支配的,不仅精神高度紧张,而且往往会发生过先过快的失误,因此“轻灵”有时反倒
成了被人所制与挨打的原因之一,这样的行为是不属于太极拳之“轻灵”的。太极拳与人接触后之“屈
伸就”的“轻灵”就是表现为没有主动、肢体不用局部骨杠杆性质的力,肢体活动是由躯体传递而来的
力与借人之力所引起的。而脚是“步随身移”根据手动作的需要而随动的,主要也不是主动。陈微明先
生在《太极拳术·太极拳论注》中说:“不用后天之拙力,则周身自然轻灵。”局部骨杠杆性质的力就
是主动的“后天之拙力”。由于太极拳与人接触后的“轻灵”是以听劲为基础、由听劲而来的。所以陈
微明先生在《太极答问·太极拳之散手》中说:“太极拳散手之变化均由推手听劲而来。”这是太极拳
的“轻灵”与非太极拳武术的“轻灵”的一个特别重大的本质性的不同。如果不是这样,活动的肢体比
如手臂是局部主动的、由局部骨杠杆性质的力所作用的,那么即使与别人接触使得他人感到很轻灵,这
样的“轻灵”也是不属于太极拳之“轻灵”的;有的人练拳时用局部主动的力使得肢体很缓慢地活动以
为就是“轻灵”,显然也是不属于太极拳之“轻灵”的。
②太极拳的“轻灵”不表示重量轻,主要是表示与别人相接触的瞬间不发生冲击与相接触后没有主动的
随人而动。汉语中的“轻”可以表示重量很小,也可以表示不着力、不用力、没有冲击性的动作。比如
说“将100斤重的玻璃器具轻轻地搬运到台上”,就是指不要猛地将玻璃器具放置到台上,或者说放置时
是要没有冲击性的接触,不是说100斤玻璃器具的重量轻。又比如巨大的轮船由技术差的船长驾驶靠码头
,轮船往往会与码头发生沉重的碰撞,而技术高的船长驾驶,轮船会似乎无声无息地与码头靠拢贴住,
这似乎无声无息的靠拢贴住就反映为“轻”。这样的“轻”就是表示不着力和没有冲击。太极拳“屈伸
就”的“轻灵”一个表现就是与别人接触瞬间不发生冲击,要象蓝球运动员接飞来的蓝球那样不发生碰
撞。如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就说杨澄甫先生发他瞬间之前是先把手轻轻地放在他胸部的。然合
格的练太极拳者一旦与别人接触后,“轻灵”是不表现为重量轻的,而是表现为与敌人保持不先不后随
动的“屈伸就”,主要是被动地由对方提供动力地使得敌人“终不得力”而打不着自己。这是因为太极
拳是以放松为根本的,而凡放松必沉,凡沉又必表现为有重量。而且,放松而沉的手臂比没有放松因而
没有沉的手臂还要重。然而由于这样沉重的手臂与敌人接触中没有主动,实践证明手臂发生滑动时敌人
也会不知不觉的而出现了“轻灵”的效果。“轻灵”不等于重量轻,这是太极拳之“轻灵”的又一个重
大特点。
③许多武术锻炼者的“轻灵”往往是身体各部各自为战的局部灵活所组成的。太极拳的“轻灵”则必须
是由脚而起的传递性的力量被称为的“气”所作用形成的。因此,不论外形上能否觉察到,任何“轻灵
”的动作都是由脚开始、有先后顺序的、象抖动的绸带那样的“一动无有不动”动作的。这种情况在一
些舞蹈锻炼者与羽毛球锻炼者中也可以发现,舞蹈锻炼者和羽毛球锻炼者的动作都可以认为是“轻灵”
的,但仔细观察就可以发觉有些舞蹈锻炼者和羽毛球锻炼者的动作是由脚而始整体波浪形的,有些则不
是这样,两者的“轻灵”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太极拳的“轻灵”必须是整体波浪形的“轻灵”。用
现代运动力学的语言说,这种“整体波浪形”是“动量传递”的反映。歌诀所说的“气”其实就是“动
量传递”。所以歌诀强调指出“举动轻灵一气研”。“轻灵”是由传递性的力量所作用的结果。这是太
极拳之“轻灵”的又一个本质性的重大特点。
④太极拳脚步的“轻灵”与“沉着”既是相反的又是相成的,脚步的“轻灵”是以“沉着”为基础的。
太极拳实战沾粘连随中的移步虽然都表现为“轻灵”,但这样的“轻灵”必须包含着“沉着”,都是有
“沉着”的效果;而且太极拳的学练中,“轻灵”也是必须在“沉着”的基础上培养锻炼而成的。是先
有“沉着”后有“轻灵”的。如果不是这样的“轻灵”,那就不是太极拳“轻灵”。以“沉着”为基础
,这是太极拳“轻灵”的又一个本质性的重大特点。
(三)太极拳的“气”与气功、中医的“气”都不同
“气”在中国古代是一个万用的代词,大到宇宙、小至尘粒,看得见的万物、看不见的万物,精神也好
、物质也好,什么都是可以用“气”来表示的。太极拳所谓的运行于身内的“气”是指引起动作的传递
性的力量,与气功锻炼所说的没有力效应的生理性的“气”是不同的,与中医学中的各种生理之“气”
也是不同的。太极拳在现代被有的人别有用心地神化、巫化而充当商业欺诈的工具,将太极拳的“气”
与气功锻炼的“气”、中医学中的“经络之气”混为一谈是一个王牌的手段。《顾留馨太极拳研究》反
映上世纪五十年代,杨澄甫先生的弟子还没有人说会“凌空发人”,居然有人吹嘘会“打空劲”。而八
十年代气功的“外气”热时,公园里也出现声称会“用气打人”的人;九十年代又出现了能什么进出身
体的“气”在体外形成“气圈”;有个人对中医的“子午流注”可说是一窍不通,居然胡编什么根据“
子午流注”创编的“循经太极拳”,胡说太极拳的“气”会在经脉中流动。这些都是现代太极拳理论十
分混乱的重要因素。必须知道杨澄甫先生的《太极拳使用法》已经清楚反映太极拳的“气”是只活动于
人的身体中的引起动作的原因,就是说这“气”就是力量。人体的力量不与其它物体接触是不可能跑到
身体外面去的,更不可能跑进跑出身体的。必须明白太极拳“四两拨千斤”之“沾粘连随”本领、发人
的本领都是必须与别人接触了才能实施的,如果有力量效果的“气”能够跑到身体外面去打人,那还要
“四两拨千斤”干什么?真有这样的“拳”,那也不叫“太极拳”,而是属于《封神榜演义》中的神仙
“法术”了。至于太极拳与经脉,那是根本没有直接关系的。并且针灸学实验证明人在身体上扎了针的
情况中,自我暗示等思维对于古人也称为“气”的“循经感传”之针感,也是根本没有作用的,别说在
身体上没有扎针的运动中,练拳中自我暗示想象有“气”到什么经穴,更是毫无医疗与健身效果的。这
些说法纯粹都是胡说八道。也确有人由于受到了误导,将不正确的气功锻炼方法搬用到太极拳锻炼中来
,追求什么“气”到东到西,以致发生了严重的气功偏差久治难愈,严重地损害了健康。《太极》杂志
就报导过这样的实例。现代的太极拳锻炼对此是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的。
(四)如何理解“莫教断续神内敛”
“莫教断续神内敛”揭示了古太极拳动作的又一个重大奥秘。“神内敛”就是“虚灵”,就是杨澄甫先
生在《太极拳使用法·凡例》中所说的“澄心息虑、心无所思、意无所感”。而太极拳与“虚灵”,正
如李雅轩先生在《随笔》中所指出的“虚灵为功夫第一要诀,认清此理,如天分高者一、二年可通,如
愚笨者一生难成。”还强调说:“太极拳根本就是一个养心定性的功夫”,“练太极拳的功夫,最重要
的一件事就是先要内心放松,身势就会自然地随着内心的思想而全部放松,到了心身俱松之后,所有一
切的动作也就无往而不利;如果不是这样,不但在技击方面没有作用,就在健身疗病方面也不能收到什
么效果。”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还将太极拳高层次的这种“养心定性的功夫”称为是“静极默
笃”。这种“静极默笃”也就是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原文解明》中所说的太极拳高层次时的
“无须有心之变化……心中不知”,即“心无所思”地不假思索地练拳,太极拳高层次的武术应用也要
追求达到不假思索。由此可见这“神内敛”用现代语言说就是高度的“心静”,而“心静”就是太极拳
学练锻炼内容中的一个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
现代太极拳界不仅普遍对于“心静”不重视,实际上大多都认为可有可无而忽略,而且一个普遍的误导
是认为“一切动作都要意念在先”,将“一切动作都要意念在先”当作太极拳锻炼从低级到高级始终必
须追求的重大法则;甚至有位自称得到过李雅轩先生多年书信指导者否定太极拳锻炼可以达到“心静”
,认为练拳能达到“心静”是不可能的,说太极拳的“心静”只是一种错觉,显然这是既不符合事实,
也是极其错误的。考据起来,这种否定“心静”认为“一切动作都要意念在先”等错误观点的形成有三
个根源:①根源于没有高深技术体验的一般普通人的正向思维;②误会了杨澄甫先生《太极拳术十要》
中的陈微明先生所措词的“用意不用力”之“用意”;③误会了近代陈鑫先生在《太极拳图画讲义·着
》中所说的“每一着必思手从何处起、何处过、至何处止”这一段话。其实,各行各业包括武术,技术
高深者都知道动作是不能总由意识亦步亦趋指挥的,不然的话效果反而不好。杨澄甫先生《太极拳术十
要》中的“用意不用力”、《太极拳使用法》中的“意为向导气随行”、“意气即骨外肉内流动物”之
“意”并不是指那指挥动作的意识,而是指神经反应,不然的话,怎么会有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
法》中所说的“练成之后,无须有心之变化”呢?陈鑫先生在《太极拳图画讲义·着》中所说的这段话
则是紧接在“聊举大意,以示学者下手工夫”之后的,十分清楚,陈鑫先生这段话所说的是初学者的学
练方法即“下手工夫”,是说初学时对动作的记忆和领会,并不是说动作熟练以后一直都要这样。这就
象旅途中乘船渡过了河,就应该离开船上岸行进了,而不是上岸扛着船行进。这“意识”就象是“渡过
河的船”,太极拳锻炼层次就象是旅途中的一处处地方,需要意识支配动作的“下手工夫”过程就象“
过河”,动作熟练以后怎么还要扛着“意识”这条“船”呢?对于动作熟练以后如何练习,陈鑫先生则
在《太极拳图画讲义》的《第三势取象》中写道:“打拳,心中一物无所着则最明。”在《第六十四势
·五言俚语》中又写道:“有形归无迹,物我两相忘,太极拳中路,功夫最为先。”可见陈鑫先生已经
明确说明打拳到了动作熟练以后,精神上应该追求“心无所思”至自己在何处﹙物﹚和自己﹙我﹚是否
存在也可以不加辨别这样的虚静程度,这是练拳所要“最为先”也即最为重要的追求。自己在何处和自
己是否存在也不加辨别了,难道还要去思想动作应该怎么做吗?可见陈鑫先生是主张练拳时的精神最终
应该为无思无虑的。杨澄甫先生与李雅轩先生的著作多处反映了练拳要心静,田兆麟先生弟子陈志进先
生在《太极拳之品格功用》中还说:“练拳之时……心中空空洞洞、思虑全无,如庄周之梦蝶,人蝶不
分,练完之后,自己曾练与否亦不之知”。陈微明先生在《太极剑》中特地引载了这篇文章。可见杨澄
甫、李雅轩、陈微明、陈志进先生与陈鑫先生主张心静的观点是一致的。所以,那种认为练太极拳始终
都要追求意念在先、以意识来支配动作的说法是违反了古代太极拳经典所反复强调之“神内敛”这一法
则的,也是违反了近代太极拳家关于心静之论述的,是很错误的。照这样的方法去练太极拳,要想走出
初学阶段是不可能的。
太极拳锻炼无论是初学阶段还是熟练阶段都是必须追求“神内敛”的,追求的共同特点都是尽量消除思
维内容。初学阶段是在保证一定精神放松安静前提下运用意识来进行记忆、体验、研悟等等,这个阶段
的精神可称之为“以一念代万念”,以后在保证动作熟练的前提下,逐渐追求不假思索能够完成的动作
越来越多,精神中放松安静的比例就会越来越大,直至达到能完全“心无所思”之“神内敛”的放松安
静,在武术搏斗中也是如此。这是因为“神内敛”既具有神奇的健身祛病效果,而且能够开发人的高超
的武术潜能。如果抛弃了“神内敛”,不仅太极拳运动所具有的健身祛病效果被削弱,要想获得高超的
太极拳武术功夫那是根本不可能的。由此可见现代太极拳界出现的所谓想象有什么“气”在身上运行、
什么“气圈”、什么“循经合脉”都是违反“神内敛”的,想用这样的方法练出什么“内功”来,那是
南辕北辙、缘木求鱼。由于“心无所思”之“神内敛”对于武术的重要,《杨氏老谱·太极懂劲解》还
将在实战中能够“无须有心之运用耳”作为“懂劲”的一个标志。这就反映如果一个人练太极拳必须使
用意识才能完成动作,那就反映还没有脱离初学阶段,更别说进入“懂劲”即太极拳的中乘阶段了。其
实,在武术实用中,如果凡动作都是意念在先,由于意念活动是需要速度的,因此这种武术动作就必然
不能随心所欲的快,往往会发生呆滞,那就是毫无武术实用价值的了。由此可见“莫教断续神内敛”对
于太极拳是重要得不可须臾离开的。
必须认识到中华武术中无论是与道或佛内功有关的很多拳种都是有不同程度“神内敛”这一要求的,尤
其是各种基本桩功都是以“神内敛”为基础的。所以,“神内敛”固然是太极拳十分重要的本质属性,
但并不是太极拳所独有的属性,并非凡讲“神内敛”的拳就都可以认为是太极拳的。
【第二首第三句原文】
左宜右有虚实①处。
【注释】
①虚实——“虚实”是中国古代包含“有无”或“多少”概念的抽象哲学词语,对于太极拳而言,“虚
实”有多种形式,如强弱、刚柔、攻化、发蓄、顺背、僵活、顶随、承重不承重、重浮、轻沉、动静、
进退、来去、前后、左右、增减、大小、多少、有无、真假等等,这些虚实中,何为虚何为实,有的有
确定的虚实属性,有的则随参照不同而虚实属性不同。
【语法修辞分析】
“左宜右有”是一句特殊修辞句,在现存文献中最早可见于《诗经·小雅·裳裳者华》“左之左之,君
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该文是互文,文中的“宜”为适合之意,“有”为具有之意,应理解
为“左之左之,君子宜有之;右之右之,君子宜有之”。上文被紧缩为“左宜右有”,成了古代的一句
成语。如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七中的“文采斐然,左宜右有”是指样样都会。上文“左宜右有虚
实处”语中的“宜”则为应该之意,“左”与“右”相承接,“宜”与“有”相承接,“左右”又是“
宜有”的主语,应该理解为“左右宜有”;上文中“左右”之意其实又并非单单指左和右,而是借代指
方位相反的身上﹙上下、前后、左右等﹚各部位。另外句首还省略了“左右”的定语“周身”一词。
【今译】
左右应该有虚有实。
【讨论】
(一)“虚实”是怎样的
“左宜右有虚实处”揭示了古太极拳所有动作的一个内在规律的重大奥秘,那就是处处存在着“虚实”
,表现为虚实分明﹙相反﹚与虚实转变等。因此,“虚实”也是太极拳一切活动的抽象。“虚实分明”
不应该狭窄地理解为用力大小。就力而言,力有大小、方向、作用点三要素,每一要素都是表现为虚实
的。“虚实”的实质是“阴阳”,“虚实”也与“阴阳”一样是“有名无形”的,就是没有固定所指的
。“虚实”的本质就是“有无”或“多少”。何为“虚”?何为“实”?全在于以什么作为“有无”或
“多少”的参照比对。左右也是属于一类虚实,以“左”作为比对,向左即为实,向右即为虚;而以“
右”作为比对,向右即为实,向左即为虚。前后也是如此,以向前作为比对,向前的运动或运动趋向即
为实,向后的运动或运动趋向即为虚。而太极拳中的“虚实”,既可以表示手臂的有力和无力,用力的
弱与强、用力的方向不同、腿脚的承担体重与不承担体重、运动的趋向不同,还可以表示灵活化解与滞
重顶抗等等。
阴阳学说中的“虚实”有的与“阴阳”是有固定归属的,如太极拳之攻击均被认为属“刚”属“实”而
为“阳”, 太极拳之运化则均被认为属“柔”属“虚”而为“阴”。但很多“虚实”与“阴阳”是不一
定有固定归属关系的。比如以力量作比对,力量大的属“刚”属“实”为“阳”、力量小的属“柔”属
“虚”为“阴”,也就是“虚”属“阴”、“实”属“阳”;但以物质密度作比对,则“气”向上向外
属“虚”为“阳”、“血”向下向内属“实”为“阴”,也就是“虚”属“阳”、“实”属“阴”了。
又如向下向内的“寒”必属“阴”,向上向外的“热”必属“阳”,然而以热的多少有无作比对,则“
寒”属“虚”、“热”属“实”,也就是“虚”属“阴”、“实”属“阳”;而以寒的多少有无作比对
,则“寒”是属“实”,“热”是属“虚”了,也就是“虚”属“阳”、“实”属“阴”了。这些都反
映“虚实”与“阴阳”是没有固定归属的。所以“虚”是既可属“阴”,又可属“阳”的,“实”也是
既可属“阴”,又可属“阳”的。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将“虚实”与“阴阳”作了固定的归属,那是不
正确的。
(二)太极拳步法“虚实”的基础
太极拳虽然有很多概念可以抽象为“虚实”,然而,“左宜右有虚实处”主要是指步法的“虚实”,是
以步法的“虚实”作为全身与各种动作“虚实”之代表的。为什么这样理解?这是因为武术界有一句谚
语叫“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父”。意思步法是武术的精髓奥妙之最,步法教会了,师父就会打不过徒
弟。当然这是含有夸饰修辞的措词,中心意思是反映武术界都是将步法视为基础根本的。《王宗岳拳论
》中的“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这“双重”指的就是不能灵活
自由的错误步法。《杨氏老谱·太极指掌捶手解》所说的“只要无五行之舛错,身形脚势出于自然,又
何虑些须之病也。”这所谓的“五行”就是指“进退顾盼定”之步法,“出于自然”指的就是正确。这
些话词面上反映的都是如果步法错误,其它就都是白练;如果步法正确,其它就能发挥作用这样的意思
,中心意思则都是说明步法是基础根本,并不是说除了基础根本,主干枝叶都可以不要了。因为任何武
术,步法再好,其它不好,也是难以有好的武术效果的。太极拳“举动轻灵”的基础根本就是步法。而
步法的核心就是两脚的“虚实”。抓住了这一个步法核心,太极拳锻炼的武术效果就可以事半功倍。
由于“虚实”是太极拳步法的奥妙所在,所以,在太极拳传承之许多内容被保密的时代,步法的具体情
况在一些太极拳书籍中是不可能全部明白讲清楚的,而且也是很难全部明白讲清楚的。然而可以肯定的
是太极拳的“举动轻灵”是以“沉着”为基础的,没有了“沉着”也就没有了“轻灵”。 这种“沉着”
就是表现为 李雅轩先生所说的“脚下沉稳,是以气沉于丹田注力于两脚两腿,达于地下,如地下有电吸
着于两脚两腿”、“使脚腿注于下层,透于地宫,同地球粘成一体”、“脚下有根为最要紧”,也表现
为郑曼青先生所说的“欲足陷入地,久之则欲以我之足力与地心吸力相接”。李雅轩先生和郑曼青先生
用了这样的很多话要说明白的就是太极拳的“沉着”,也就是太极拳步法“虚实”之“实”是怎么样的
。2000年后的现代太极拳界有位“名家”宣传什么要“脚松得似乎没有了,这种感觉就对了”、“脚下
用功,一点力不挂,脚便有上浮之感,也就是我们苦苦追求的离虚”,还说要追求脚站在“松软的场地
”上、宾馆“加厚地毯”上这样的感觉。将这些话与李雅轩、郑曼青先生的这些话相对照,那是冰火两
重天--——截然相反。究竟哪一种说法对,哪一种说法错呢?当然是李雅轩、郑曼青先生所说的是对。
因为这些说法符合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关于“沉”的概念,这些说法透露了杨家的太极拳真传,而那位
现代太极拳界“名家”是将养生气功的练法生搬硬套到太极拳锻炼中来了,是将“沉”完全抛弃掉了,
因而是十分错误的。太极拳必须追求“轻灵”那是没有疑问的,但必须明白人是生活在有地心引力之地
球上,因而人是必需有下支撑才能站立平衡的,而任何武术的“轻灵”都是必需建立在站立平衡基础上
的,所以。任何武术的“轻灵”都是必需依赖于有落地生根般之“沉”的。如果失去了落地生根般之“
沉”,也就没有了站立平衡,那么这种连站立平衡都不能保证的“轻灵”对于武术有什么意义?然而站
立感到“松松软软”的“脚松得似乎没有了”、“有上浮之感”这样的“离虚”正是这种连站立平衡都
不能保证的“轻灵”。 这样的“离虚”应该是在远离地球的太空上的感觉,当然也是属于“轻灵”,但
显然是飘飘荡荡的双脚站立不稳之“轻灵”,绝对不是包括太极拳的任何武术的“轻灵”。 有太极拳“
自尔腾虚”之“轻灵”效果的“虚实分明”是必需要有一脚落地生根般之“沉”的“实”为基础的。
(三)太极拳步法“虚实”的规律
太极拳必需要有“双沉”步法,凡发劲几乎都必须“双沉”。“双沉”步法的“虚实分明”表现的是一
脚向前撑、另一脚向后蹬,不是表现为一脚用力大、另一脚用力小,也不是表现为一脚承担体重、另一
脚不承担体重,但“双沉”步法可以迅速变为一脚承担体重、另一脚不承担体重,所以《杨氏老谱·太
极轻重浮沉解》说“双沉不为病,自尔腾虚,与重不易也”。但太极拳运化的步法应该绝大多数是“偏
沉”。“偏沉”步法的“虚实”就必定是如郑曼青先生在《郑子太极拳十三篇》等书中所披露的杨家真
传“全身重量只许放在一只脚上”。但必须明白这样的“虚实”不能理解为某种形态的步形必定是某脚
为“实”为“沉”,另一脚为“虚”为“轻”,而是任何时候无论什么形态的步形必须任何一脚都可以
全部承担体重而为“实”为“沉”。比如以弓步形成的瞬间为例,无论弓步的前脚还是后脚都是既可以
全部承担体重的(“实”的)、也可以是不承担体重的(“虚”的),两只脚必须都是可以灵活自由提
起移动的。《杨氏老谱》所说的“自尔腾虚”也不是说某一步法、步型固定的是某脚,而是说任意一脚
。这是一般的人凭正向思维所想不到的,也确是很难做到的。现代太极拳界的许多人都是从正向思维出
发,以躯体的中轴垂线靠近的一脚为“实”,另一脚为“虚”,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对于任何武术而言,
这只是符合了武术中的某一部分情况。现代太极拳界还有人根据躯体的中轴垂线所处的部位将两脚的“
虚实”分成为几分之几“虚”、 几分之几“实”的。按照这样的分法,还有什么武术意义?还要“分清
楚虚实”何用?实际上任何武术都是不能这样“虚实”的,外家拳也是需要在弓步形成时的前脚能够灵
活迅速提起避开敌人的攻击或者再上一步攻击敌人的,这是武术的需要,太极拳自然也是如此的。所以
,弓步的前脚“实”后脚“虚”在有的情况中是这样的,而在很多情况中,正如董英杰先生在《太极拳
释义》中所说的是不能这样的,而是前脚“虚”后脚“实”的。由此可见,太极拳的步法始终是分“虚
实”的,但“虚实”不一定就是表现为承担体重;当太极拳步法的“虚实”表现为承担体重时,不存在
几分之几“虚”、 几分之几“实”,而是表现为要么是全部承担体重的“实”, 要么是不承担体重的
“虚”。不然的话,就是“双重之病未悟耳”。
(四)太极拳手法“虚实”的规律
现代太极拳界有许多人都将手的“虚实分明”、“分清虚实”理解为一手有力、一手无力,或一手力大
、一手力小,这也是不正确的。因为这也是只符合某一些情况。与脚的分“虚实”一样,要知道古代中
国朴素辩证法范畴的“虚实”是没有固定所指的,是不能不加分析刻板套用的。手的分“虚实”也是与
脚的分“虚实”相同,不仅有力量的差异或相反,还有方向、作用点等的差异或相反,并不是两手“虚
实”一定是一手力大、一手力小。以太极拳两手的“掤劲”而言,“虚实”主要表现为两手“掤劲”的
方向不同,不是两手“掤劲”有大小。两手“掤劲”的大小经常往往还是必需完全相同的。实际上太极
拳绝大多数拳式两手的“掤劲”都是相同的。比如野马分鬃,如果一手力大、一手力小,既发劲的效果
不佳,而且“支撑八面”的站立稳固也会受到影响。即使是四正推手“捋”化解中的两手“掤劲”也往
往是相同的,这时的“虚实”表现是反映为受力的身体一侧没有抵抗为“虚”,没有受力的身体一侧稳
固沉着不易被牵动为“实”。如果受力的手臂失去了“掤劲”,借对方之力也就没有了,“随人而动”
的化解也就丧失了,怎么还会有“牵动四两拨千斤”?
学练太极拳必须要做到“处处有虚实”。太极拳“举动轻灵”的一个重要内在规律奥秘就是“处处有虚
实”,尤其要做到脚的“左宜右有虚实处”,不然就不可能有“从心所欲”的“举动轻灵”,就不是合
格的太极拳。具体地说,在初学太极拳时,就要尤其开始注重锻炼全身的内力沉于某一脚,注重引起肢
体动作的劲力是源于一只脚的,也就是要使得手臂的动作必须是由一只脚传递上来的劲力所作用动的,
而且要锻炼两脚在任何形态的任何瞬间,任何一脚都可以任意提起移动。这样长期的锻炼,就能够较快
地渐渐达到手臂的动作不用力与有效地避免“双重”。这样的锻炼开始时脚上需要用很大沉降的力,但
随着不断锻炼,就必然能够感到这种沉降的力可以越来越小了,练拳也就能够越来越“举动轻灵”了。
【第二首第四句原文】
意①上寓下后天②还③。

秘籍

2014-12-17 19:32:09

【注释】
①意——指动作意愿,“欲”的意思。根据太极拳“虚灵”、“神内敛”的法则,太极拳锻炼之初的动
作是由主观意识支配的,进入“愈练愈精”的成熟阶段后就自然地渐渐不再完全依赖主观意识,而是主
要或完全由不经过意识支配的潜意识﹙无意识又称为“真意”﹚支配的。
②后天——古文化将人出生之前所得和所形成的均称为“先天”,出生之后所得和所形成的均称为“后
天”。如清《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一》:“先身而生谓之先天,后身而生谓之后天。”意思为:人
或动物的“先天”就是在母腹内的生长期中所得的和由遗传所得的,“后天”就是在出生离开母体后的
生长期中所得的。这样,人刚出生时父母所赋于的充满生命力的生理也被称为“先天”,而随着生长有
人为等因素形成的生理则被称为“后天”。经引申运用,“先天”、“后天”还有其它意义,如道家将
精神的高度入静称为“先天”﹙因为母腹内的婴儿是无思无欲的﹚,将运用日常的意识思维称为“后天
”。如明·伍冲虚《仙佛合宗语录》:“凡有念虑存想,知见睹闻,皆属后天,所谓浊源也。”“若夫
无念无虑,不识不知,虚极静笃时,即属先天,所谓清源也。”由于“先天”也指“无极”,“后天”
也指“太极”, 所以,尚未出生的生命又被称为“无极”,已出生的生命又被称为“太极”。上文的“
后天”主要是指精神方面的。
③还——指返回、恢复等,如《左传·隐公四年》:“诸侯之师败郑徒兵,取其禾而还。”文中的“还
”为返回之义;《汉书·史丹传》:“吾病寖加,恐不能自还。”文中的“还”为恢复、复原之义;上
文之“还”兼有返回、复原之义。
【语法修辞分析】
“意上寓下”中之“上”与“下”并非单单指上下,而是借代指上下前后左右四面八方各个相反方向。
“后天还”,其意为“后天还先天”,因为后天所还必是先天,为字数限制、音韵需要等因,将“先天
”作了割裂省略。
【今译】
向上的动作反应,必有向下的动作反应,(其它也如此);此是后天返还先天的真意所支配的。
【讨论】
(一)太极拳“后天还”
“神内敛”是太极拳健身益寿与武术的精神根本。没有“神内敛”,太极拳是不可能有上乘的健身益寿
与武术效果的。然而,对于一般人而言,肢体活动时是不可能心静的,“神内敛”更是不可能的,那么
,肢体活动的太极拳怎么“神内敛”呢?就是要依靠不假思索地进行肢体活动、无意识地练习和应用。
杨澄甫先生将这不假思索、无意识地练习和应用称为“无须有心之运用耳”,而这“无须有心之运用耳
”对于道家来说就是“后天返还先天”。
道家观念中,有意识的被称为“后天”,不经过后天意识支配的被称为“真意”或“先天”﹙现代称为
“潜意识”或“无意识”﹚。“先天”就是高层次的“虚灵”、“神内敛”。对于太极拳,“后天返还
先天”不仅是指练静功时精神要达到无思无虑、物我两忘的高度入静的境界,而且拳术的练和用最终也
要达到不假思索、似乎本能地完成,这是一个质的飞跃,标志着太极拳的锻炼脱离了“着熟”层次,进
入到了很多人所达不到的“懂劲”这一个更高的层次了。《杨氏老谱·太极懂劲解》就指出:只有达到
了“无须有心之运用耳”这样的境界,才能称为达到了“懂劲”。古人往往从哲学的高度将这样的过程
总结为 “从太极到无极”和“从后天到先天”。这一过程其实是反映了所有技艺学练所要求达到高境界
的一个具有普遍性的规律。
(二)怎样“后天返还先天”
怎样“后天返还先天”呢?或者说“后天返还先天”应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呢?对此,先秦著名学者荀子
有一段话反映了古代有识之士对这个问题符合客观规律的认识,荀子在《荀子·解蔽》中说:“虚一而
静”是“心未尝不臧(藏)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满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
谓静。”就是说精神之虚空是以广博记忆的存储为基础的,精神之单一是以思维的众多为基础的,精神
之安静是以先前之意念活动为基础的。荀子所说的“心未尝不臧(藏)也”、“心未尝不满也”和“心未
尝不动也”都是“后天”的反映,而“虚”、“ 一”和“静”都是“先天”的反映。荀子的这段论述也
是对《老子》第二章所说的“有无之相生也”这一自然辩证法的具体阐释。这一观点是符合现代关于潜
意识形成机理之科学研究结果的。太极拳的“后天返还先天”也是必须遵循这一规律的,即要想达到“
先天”必须经由“后天”努力。具体地说,在太极拳的初学阶段,在保证精神相对安静的前提下,在学
练要认真体悟太极拳各种要领在动作中的体现、要接合对于动作用途的理解,进而在练习中要穿插进“
眼前无人若有人”的模拟实战想象;在这样长期锻炼达到很熟练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逐步放弃原来所
用以支配的意识,和培养不假思索、静思息虑练拳的功夫。当然,这样的过程是需要多次反复的,渐渐
地“虚、一、静”的先天境界也就达到了。如果不经过这样的过程,或者把这样的过程颠倒过来,那么
,要想“后天返还先天”无异于想白日升天,可说是属于痴心妄想了。由此可见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所
认为的练太极拳始终是要“意在动先”这样的观点是不符合“后天返还先天”的,而有的人认为初练太
极拳阶段就要完全追求安静,不应该“眼前无人若有人”,将模拟实战想象说成是“外家拳的练法”,
这样的认识也是不符合“后天返还先天”的。更还有一位“名家”认为太极拳一开始就要追求什么“心
脑不接”,对于别人的攻击只需意识上不加理睬,就象被蒙上了眼睛没有看见就可以化解掉了。这纯然
是童话中的驼鸟遇到攻击时将头埋到沙堆下以为就可以避免掉被攻击的天真可笑了。太极拳锻炼追求《
杨氏老谱·太极懂劲解》所说的“无须有心之运用耳”无疑是最终必须追求到的,但这“无须有心之运
用耳”正如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比喻的象是打算盘不用背珠算口诀,那是在珠算口诀运
用得十分纯熟后所自然形成的条件反射的动作反应,如果打算盘始终不放弃背珠算口诀,不用背珠算口
诀而能够正确打算盘无疑是不能出现的,而没有经过背着珠算口诀长期运用得十分纯熟,不用背珠算口
诀而能够正确打算盘那也是不可能出现的。在武术搏斗中如果谁在没有经过上述有意识反应的训练后自
然形成条件反射之前就用这种不加理睬的“心脑不接”,显然那就是放弃化解而任人宰割般地被别人攻
击了。因此,这种“心脑不接”说是十分错误的。
(三)何谓“意上寓下后天还”
“意上寓下后天还”揭示了古太极拳动作的又一个重大的内在规律奥秘。那就是太极拳之练用中,人体
内存在着不经过意识支配的相反的神经反应规律和相反的运动规律,这其实也是“一处自有一处虚实,
处处总此一虚实”的一种反映。
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将“意上寓下”解释为“欲上先下,欲前先后,欲左先右”,比如要往上升起之前
先往下蹲一下、往前跳之前先往后退一步,这种解释是不正确的。因为“欲上先下”、“欲前先后”等
在时间上都是有先后的,不是同时的。而“意上寓下”是指没有先后之同时的。比如躯体向前运动的同
时,躯体必然有向后运动的趋向;手向前运动的同时,躯体必然有向后撑的趋向,就象是物体运动刚开
始的惯性。正因为这样,太极拳的运动中才会有“支撑八面”出现。“支撑八面”使得人体的重心能够
在快速的移动和转动中也保持十分的稳定。这就是《杨氏老谱·太极圈》所谓的“中土不离位”。这种
“中土不离位”对于避免“双重”,保证无论哪一只脚移动的灵活和自由是十分重要的,是“以柔克刚
”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许多人没有这样的运动反应,都是凡身体向前的身体各部位都向前,凡身体
向后的身体各部位都向后,凡身体向上的身体各部位都向上等,比如有的人在做白鹤亮翅时全身都往上
升。因此这种“意上寓下”的神经反应规律对于一般人而言是很不习惯的或想不到的,往往也是难以做
到的。这种“意上寓下”的神经反应规律有的是人体内动量传递必然发生的一种力学现象,有的是培养
而成的反应。运动力学指出:如果人体内发生的力使得一个身体环节向下,由于反作用,必然会同时引
起另一个环节向上;如果一个环节向左,则必然会同时引起另一个环节向右,这样的“相向运动”可造
成人体内某一部分的动量(即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传递到另一部分,比如从腿传递到臂。太极拳所使用
的是活动传递的劲力,正是充分利用了这种“相向运动”,而太极拳中很多的“意上寓下”是由这种“
相向运动”自然形成的。所以,太极拳的学练之始必须十分自觉有意识地锻炼这种“相向运动”。另外
,太极拳中有的“意上寓下”是经过有意识的培养训练形成的。那就要根据太极拳的武术需要加以认真
的培养锻炼。比如揽雀尾之按的躯体向前移时,身体是不能主动全都一味向前的,躯体的向前运动是必
须完全被后腿所推动的,躯体的腰骶部是必须向后撑的;而揽雀尾按之前的后坐时,躯体也是不应该主
动一味向后的,躯体的腰骶部是必须向前撑的,躯体的向后运动也是必须完全是被前腿所推动的等等。
另外,“意上寓下”也不等于身体有不同的部位完全分开来运动方向相反。比如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认
为太极拳有的动作是以腰为界,腰以上向上升、腰以下向下沉这样的上下对拉拔长,这种说法是不符合
实际的,是错误的。实际上,如白鹤亮翅这样的拳式,有了“意上寓下”的反应,全身向下沉的肌肉是
从颈椎上端开始向下沉的,又由于全身骨骼没有向下降,就出现全身从胯开始向上升的感觉,从而会感
到既全身下沉又头向上顶起来、胯部上下脱开似的。而在向前移动身躯的拳式中,有了“意前寓后”的
反应,身躯是既感到向前移,又是感到向后撑的。可以说太极拳的“意上寓下”是不存在身体中有两个
部位分开来向相反方向运动的。“意上寓下”当然也是必需有意识地经过长期的锻炼,最终使得这种相
反的神经反应形成潜意识,也就是不需要经过意识支配的条件反射,使得所有的动作都“意上寓下”,
不然,所练的太极拳就还是不合格的,所以称为“意上寓下后天还”。
(四)太极拳其它的“后天还”
太极拳的“后天返还先天”除了“意上寓下”这类相反的神经反应外,还包括了“从有为到无为”与不
“舍近就远”等。分述于下。
①“从有为到无为”,也有说成是“从有形到无形”、“从有法到无法”,这是所有学问、技艺达到上
乘层次的反映。如兵法和中医等都讲究“法无定法”,所谓“从有法到无法”的“无法”就是“法无定
法”。比如中医治病讲究辩证论治,一方能治多病,一病又有多方可治。武术中也存在着这种规律,任
何一种拳术套路不可能囊括实际应用中的所有动作,套路中的拳式是很有限的,而实际应用发生的拳式
形态是无限的,各种单式练习或套路练习其实极少有能原封照搬套用到实际应用中去的。因为套路中的
拳式动作只是实际应用中无数个实用动作中某个典型的代表,实际应用大多是需要有所变通的。所以也
出现了同一个拳式可以有很多的实际应用;而同一个实际应用,又存在于很多拳式中。初学太极拳的人
往往以为一招一用,甚至有人以为头一遍的野马分鬃与第二遍的野马分鬃有不同的用法。但到了熟悉后
与到了懂劲阶段,这种认识是应该消失的,是应该如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说的掤捋挤按
四势是“变化无穷”的。武术界有“法即无法”、“有招有式都是假,无招无式才是真”这样的谚语,
太极拳学练从规规矩矩按照既定招式练习,到无固定招式的变化无穷应用,这是太极拳“后天返还先天
”的又一种表现。
②对于太极拳来说,“后天返还先天”还包括不要有预先的主观愿望,一切都由静极默笃中的虚灵根据
十分灵敏的皮肤触觉“听劲”来条件反射似地支配动作。杨澄甫先生等太极拳家将有预先的主观愿望称
之为“舍近就远”。比如先有了攻击对方胸部的念头,随之才有拳头冲向对方胸部,这就称为“舍近就
远”,也是“后天”的表现,这样的反应存在着很多遭到对方反攻击的不确定因素。“不舍近就远”就
是要打送上门来的,是没有预先盘算的。做到了这样,攻击的成功率无疑就高得多了,这也是太极拳“
后天返还先天”的一种表现。
第三首太极拳古歌诀探释
【第三首全文】
拿住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
动分静合屈伸就,缓应急随理贯通。
【第三首第一句原文】
拿①住丹田②练内功③。
【注释】
①拿——“拿”的本义是“用手取”,引申为表示把握、掌握,如清·李渔《奈何天·筹饷》:“三倍
利钱是拿得稳的。”老舍《老张的哲学》:“褚三虽不曾玩过表,可是拿时间比表还准。”上文中的“
拿”则是勿忘勿助地守候住之意。
②丹田——道家内丹功标志性的基本概念之一,道家内丹功认为人体有上、中、下三个丹田,大多认为
上丹田在人面部两眉端连线中点的头部里面,中丹田在人胸部两乳头连线中点的胸腔里面,而下丹田则
在人之脐或脐略下的小腹里面;上、中、下三个丹田是道家内丹功修炼时所谓“真意”之“勿忘勿助”
微微守候之处,是道家内丹功所谓“气”的汇聚和“结丹”之处;但一般所称谓的“丹田”大多是指下
丹田。丹田在人体中没有实质的形态,但是内丹功修炼中能感觉到丹田对于因练功而发生的特殊的生理
现象有重大的作用。
③内功——以“丹田”理论为特征的道家内丹功之简称。
【语法修辞分析】
“拿住丹田”之前省略了“学练十三势长拳”。
【今译】
(学练十三势长拳)就要守候丹田,修炼内丹功。
【讨论】
  
“拿住丹田练内功”透露了两个信息,一是古太极拳与“内功”有关,二是这“内功”与“拿住丹田”
有关。那么,“内功”是什么呢?“拿住丹田”的“内功”是怎样的呢?古太极拳为什么要与这样的“
内功”有关呢?古太极拳是怎么与这样的“内功”有什么关系呢?
(一)“内功”是什么
“内功”是什么呢?《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①指道家修炼内丹的功夫。②锻炼身体内部器官的武术
或气功。这一解释对于现代来说是十分正确与完整的。然而对于古代而言,“内功”开始只是道家所修
炼的“内丹功”的简称,渐渐地,才引申扩大到将锻炼身体内部器官的武术或气功也包括了进去。而锻
炼身体内部器官的气功就不仅仅是道家内丹功了,佛家的一些修炼功法以及其它某些功法也是包括在内
的。
(二)“拿住丹田”的“内功”是怎样
所谓“拿住丹田”的“内功”就是指道家内丹功,道家内丹功还有一个与“丹田”有关的重要概念“气
”。佛家功法是没有“丹田”与“气”这些概念的。道家内丹功所谓的“拿住丹田”,就是在练功中“
勿忘勿助”地或称为“微微”地关注着或称为“意守”着“丹田”这个部位。所谓“勿忘勿助”地或“
微微”地,其实就是精神意识在时不时关注一下“丹田”的前提下渐渐安静,而在达到能够放弃所有思
维的完全宁静的状态中仍时不时地略微关注一下“丹田”随即放弃关注恢复完全宁静,使得残余的关注
由于精神惯性仍然留在“丹田”,当这种残余的关注即将消失时,再略微关注一下又随即放弃关注这样
的所谓“若有若无”的“意守”,渐渐的,这种“意守”形成了不需要再由意念去关注的一种潜意识,
使得精神始终处于完全宁静之中,道家所谓的“意守丹田”也就是“拿住丹田”就是这样的情况。
道家所谓的“丹田”分为上、中、下三个,各在两眉之间的头内部、两乳之间的胸内部和“脐下三寸”
的小腹内部。道家练功以“下丹田”为最主要和最为重要,因为“下丹田”是由练“丹田”功所发生的
一种体内温热流的感觉被称为的“气”在体内流行的始发与最终汇聚的部位,如果在练低级“丹田”功
时以意守上、中“丹田”为主则容易发生偏差。比如意守“上丹田”容易引发高血压等。道家内功的最
初入手功夫是“小周天功”(又称“河车搬运”等),有静坐、静站、静卧三种形式,就是持续地静止
着保持一种或坐着、或站着、或卧着的姿势,时间从每次几分钟开始到渐渐延长到每次几个小时。如果
锻炼发生了动作那就不是“静功”而是所谓的“导引”了。几千年的道家典籍中则没有可以用“导引”
练“小周天功”的记载。“小周天功”修炼到一定程度时,小腹丹田部位会发生温热,经过一段日子的
修炼之后会感觉有一股温热流所谓的“气”由丹田溢出向下流动并沿脊柱前侧上行,继续坚持练功,背
部有三处被称为的“关口”﹙尾闾、夹脊、玉枕﹚就会陆续被这“气”穿通流过,然后这“气”流入头
部、流经胸部重新回归于小腹丹田部位而在人体前后循行了一周;如到了这“气”能够继续循行,小周
天功就初步成功了,其实这是一种被开发激活的人体特殊生理现象。道家文献和现代大量练功实践证明
:小周天功一旦成功,人体的健康和抗病、祛病能力将会发生一次飞跃性的提高,有的技艺能力也会提
高。
(三)古太极拳为什么要与这样的“内功”有关
古人在武术实践中发现,以道、佛等某种功法作为基础,不仅能够高效地祛病、健身、强体,提高人的
思维能力,结合特殊的武术训练,还能出奇提高人的反应敏捷能力、动作的准确能力、抗击打能力,还
能惊人地增强人的整体爆发力等开发人的一些超常武术能力。因此,这类功法受到了中国武术界足够的
重视,武术界所谓的“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之“功”就是指这类功法,这类有了武术内容的功法
也都被称为“武术内功”。而与各种“武术内功”相联系就成了中华武术大多数拳种的共性和总特点。
虽然历史上不同武术究竟与那些“内功”联系现在尚不完全被人了解,然而与中国各武术有关系的“内
功”大多是属于道家和佛家的功法。这类功法包括了各种以追求坚硬著称,诸如能碎石断铁的被现代称
为“硬气功”的“金钟罩”、“铁布衫”、“铁砂掌”等武功;还有不以坚硬对付人,以伤人之体内组
织脏器而外不见皮开肉绽著称的诸如“朱砂掌”、“隔山打牛”一类的武功;而此外还有强壮精力体格
、修复损伤与疾病的养生内功。也正因为如此,历史上有很多武术家最终都将拳术当作了修道或修佛从
而修性养生的一种手段了。比如孙禄堂先生在《拳意述真》中就说“拳即是道”、“拳术与丹道是一理
也”。 古太极拳也正是如此,无论是王宗岳的古拳谱还是《杨氏老谱》,都反映了古太极拳的理论基础
就是道家张三丰思想、其修炼的“内功”就是道家内丹功、古太极拳的修炼宗旨就是道家的“性命双修
”,或者说古太极拳的根本追求是既延年益寿又陶冶品性。然而古太极拳这种宗旨性的根本追求又是通
过对武术的具体追求来实现的。而且,古太极拳的武术不仅尤其体现了“性命双修”对于精神与肢体之
静的追求,而且能够开发出与太极拳“以静御动”有关的技能来。如李雅轩先生在《随笔》中所披露的
这种“静”能够开发出极灵敏的精神与肢体反应就象是预先就知道似的,就是一个例子。又由于古代太
极拳是在道教人士中一脉相承地传续的,“拿住丹田练内功”才成为了古太极拳锻炼的一个不可分割的
组成部分了。而太极拳家也往往将此视为秘中之秘,如据《武林》某期翟世镜先生文,杨澄甫先生到了
病重时才想到让郑曼青先生等少数弟子学习内功。
(四)古太极拳是怎么与“内功”有关的
道家内功虽然是古太极拳锻炼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必须明白道家内功与古太极拳并不是一回
事。这就象是音乐与语文。音乐与语文是可以结合的。歌里有曲有词,就是音乐与语文的结合。但音乐
与语文都有各自的学习、研究与锻炼的内容与方法,音乐又不等于就是语文。道家内功与太极拳与此相
类似,太极拳不等于就是道家内功,道家内功也不等于就是太极拳。有的前辈说“太极拳就是气功”,
这不过是针对那些否定太极拳锻炼有气功内容的矫枉过正的说法。
道家内功的主要入门功法是小周天功。小周天功如何锻炼,古今有很多文献资料可资借鉴,只要坚持不
懈、顺其自然,不用意念强求,不仅比较安全,而且大多数人都可以自学并能获得成功。初练小周天功
是静功。有人认为太极拳锻练无须练习静功,认为太极拳没有静功,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杨澄甫先生在
《太极拳使用法·杂说》中就明确指出:“练太极有静坐养神法、行动活血法”。明白反映太极拳修炼
是有静和动两类功法的,并且静功不只是站桩,还有静坐法。显然不少人认为太极拳修炼没有静坐功法
是由于没有得到太极拳静功传授所引起的误会。现代太极拳界又有人认为太极拳锻练之道家内功修炼不
需要静练,仅仅练太极拳套路就可以修炼道家“小周天”等内功。然而至今为止的事实证明这种说法是
没有文献根据和和事实证明的,是错误的。
虽然练道家内功所引起的非常的体内反应别人无法验证,然而根据现代气功研究,这些反应都是在精神
能够入静到一定层次才会发生的。道、佛气功锻炼到一定层次,在脑电图测试中会有反映被测试者清醒
、安静的每秒8-13次的α波与反映被测试者进入深睡的每秒1-3.5次的θ波同时出现这种一般人不可能的
显示。而且道、佛气功锻炼到一定层次,虽然有的疾病难以预防,但一般的常见病如高血压、高血脂、
高血糖、老年痴呆等症是不会发生的,肠胃虚弱的疾病也是极不容易发生的。如果脑电图测试没有出现
这样的结果,体质上仍然发生这些疾病而说自己有了高水平的内功,那显然是伪冒、吹嘘与欺骗。
从李经梧先生的《太极内功》一书和周稔丰先生的《气功太极拳》一书对太极拳锻练与内功修炼的具体
介绍中可以知道:内功与太极拳开始是交叉兼练的,太极拳锻练同时兼练内功应该是在内功修炼到了一
定功夫层次之后,就是在练静功有了一定效果后,由于练静功结束后练静功时出现的尤其优良的特殊宁
静的精神状态和体内特殊的生理状态还会延续一段时间,就可以带着这种状态打拳。之后渐渐地这种练
静功时的状态在打拳中延长,这样打拳与练功才能渐渐地合一而形成同时兼练。从而才会出现孙禄堂先
生在《拳意述真》中所记述的“以后静坐亦如此,练拳亦如此”这样的情况。如果没有经过这样拳与内
功交叉兼练的过程,仅练太极拳能够发生内功修炼的效果那是不可能的。
从近代以来的太极拳书刊等资料分析,杨露禅至杨澄甫先生三代是太极拳与道家内功兼练的,其他太极
拳家则有练内功的,也有不练内功的;练内功的有练道家内功的,也有练其他家功的。其实,不论是哪
家养生功都是可以与太极拳交叉兼练的,这是张三丰“三教合一”理论的一个重要基础。现代有的太极
拳家都将自己所练的内功称为“太极内功”,加以分析,其实要么是道家内功,要么是其他家功,与其
他某些武术拳种的养生功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由此可以肯定:①世界上不存在专门的所谓“太极拳内
功”,②世界上不存在仅练拳就能够练内功的所谓“内功太极拳”,③ 内功是太极拳锻炼的组成部分,
但练内功之拳不一定就是太极拳。因而认为凡练内功的拳就是太极拳的认识是错误的。
(五)并不是凡称为的“太极内功”都真的是传统的“内功”
必须指出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气功热”时期,出现了一些主张所谓“以意领气”,凭借专心“努力
”想象,几天就可通小周天的“速成气功”,其实这些“速成气功”都不是道家小周天功,绝大多数是
商业欺诈性的炒作。道家小周天功素有“百日筑基”之称,就是说绝大多数人是必须有每日数个小时至
十个小时左右有效的静练,一百日后或数百日后才能初见成效,那些根本没有小腹丹田温热过程的所谓
“速成气功”、凭想象诱发人体肤表之蚁行、麻胀等感觉的“通小周天”纯属一种神经过敏,或者是神
经错觉。根本不属于传统的“气功”。中国近代名医张锡纯先生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就指出:这种
意想方法在某些条件下也可作为“以一念代万念”一定程度摒除杂念的方法,但并非真正的入静和真正
的道家内功。现代大量的气功锻炼实例报导:这种方法如果主观意念过强,甚至是有可能发生严重偏差
的。《太极》杂志就报导过有人将这种方法掺入到太极拳锻炼中,由于主观意念过强,结果造成了久治
不愈的严重偏差。所以,这种方法掺入到太极拳锻炼中去是很错误的。
还应该注意的是有的太极拳前辈所说的“小周天”、“大周天”与道家内丹功的“小周天”、“大周天
”并不是同一个概念。近现代有关道家“小周天”功的著作与大量气功锻炼经验的实例报导与介绍:“
小周天”的锻炼成功需要身体外形的静止不动,“小周天”功是没有肢体发生动作这种记载的。而“小
周天”功成功后的气行是有缓慢温热流感的,这种感觉与劲力和动作也是没有关系的。然而一些太极拳
前辈所说的“小周天”却是与动作和劲力的增强有关的,还能一个拳式完成一个“小周天”周期,这种
气行也无温热流感,这些介绍显然反映不少太极拳前辈所说的“小周天”不符合道家“小周天”功的特
征,所说的“内气”与气功锻炼之“气”也不是同一回事。当然,道家内丹功“小周天”静功与太极拳
交叉兼炼到了一定的功夫层次后,极缓慢的无思无虑的太极拳套路练习中出现“小周天”也是有可能的
。另外,应该注意到现代太极拳界出现了各种“内功太极拳”,有想象什么“气”出入身体的,有想象
什么“气”在体内“循经合脉”的,其实都是凭一知半解的八十年代新编气功知识和一知半解的中医知
识胡乱编造的;更有人偷换“内功”概念为“练拳就是练内功”,纯属胡说八道。这些所谓的“内功太
极拳”与传统的“内功”全都是风牛马不相及根本没有关系的。
【第三首第二句原文】
哼哈二气妙无穷。
【今译】
“哼哈二气”(在内功与拳术锻炼中)奇妙无穷。
【讨论】
太极拳所谓的“哼哈二气”在民国时就被传说是传承中仅传授给极少数弟子的不传之秘,“哼哈二气”
因此被蒙上了很神秘的色彩。“哼哈二气”究竟是什么?综观自古以来的气功、武术书籍,参照明代神
话小说《封神演义》对“哼哈二将”的描绘,其实“哼哈二气”就是“呼”与“吸”。 大量的气功文献
反映“呼吸”对于“拿住丹田练内功”与“武术内功”都是影响巨大的。道家气功的锻炼,“呼吸”会
发生改变,到了一定层次“呼吸”还会自然地变为逆腹式。中华武功中有不少超过一般人极限的功夫如
掌劈石、头断铁、腹顶千斤,以及瘦小的身躯暴发出惊人的力量来,这些令人叹为神奇的功夫与某种特
殊的呼吸锻炼也都是有关的。太极拳能以弱胜强,其一个奥妙也是与这特殊的呼吸锻炼有关的。如一些
太极拳老前辈介绍:太极拳发劲是必然配合呼气的,而捋化是必然配合吸气的,这样效果更好。正因为
如此,“哼哈二气”被称为了“妙无穷”。
就发声过程分析,表示吸气的“哼”容易使得人放松,因而有利于捋化。而表示呼气的“哈”表现为瞬
间的发声与闭气,瞬间强烈的发声或闭气都必然造成身体瞬间的绷紧,就象一只绵软的皮球骤然被高压
气流充得象一只钢球一样,因而能够爆发出很强大的传递性力量来。从医学上分析,很可能在瞬间强烈
发声闭气的同时引起了交感神经的瞬间强烈兴奋,因而将人体劲力等潜能瞬间激发出来了。当然这全身
瞬间的绷紧和劲力等潜能的瞬间被激发是如闪电一般转瞬即逝的。然而,必须十分明白的是:以上的“
哼”与“哈”都是太极拳锻炼到了一定的时候自然形成的,是不能拔苗助长地过早强行配合的,尤其太
极拳锻炼的初期是必须自然呼吸的,人为的呼吸与动作配合与人为的憋气都是十分错误的。总之,太极
拳呼吸与动作配合的“哼哈二气”是都必须自然形成的。
【第三首第三、四句原文】
     动分静合①屈伸就②,缓应急随理贯通。
【注释】
①动分静合——借代指“太极阴阳”。因为“动”属“阳”、“静”属“阴”,“分”为“阴阳”的分
别与不能相混合,“合”为“阴阳”的相依存与不能相分离,这正是老子所说的“负阴抱阳”,也就是
“太极”的状态。
②屈伸就——“屈伸”表示动作。“就”表示依随。如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公非不能歌,豪放
不喜翦裁以就声律耳。”上文中的“就”引申为表示“贴附接触”。“屈伸就”就是《王宗岳拳论》里
的“随屈就伸”,和后来《打手歌》里的“沾粘连随”。
【语法修辞分析】
“动分静合屈伸就,缓应急随理贯通”是分承句。这是因为“动分静合”指的是哲理,“屈伸就”指的
是动作;虽然“屈伸就” 可以认为反映了“动分静合”,但“缓应急随”与“理贯通”是联系不起来的
。然而,认为“理贯通”是对“动分静合”的说明和认为“缓应急随”是对“屈伸就”的说明,那是很
合适的。因此,“理贯通”应该理解为是“动分静合”的谓语、“缓应急随”应该理解为是“屈伸就”
的谓语。所以,应该认为前一句的“屈伸就”是和后一句的“缓应急随”相承接,而前一句的“动分静
合”是和后一句的“理贯通”相承接,为错承。这两句应该理解为“缓应急随屈伸就,动分静合理贯通
”。
就词语而言,“动分静合”有特殊的分承修辞,“缓应急随”则是互文句。“动分静合”与成语“左宜
右有”一样是古代汉语中的特殊的修辞句,是为了文句多变,将“动静”两字和“分合”两字分开来组
成了分承。“动分静合”中的“动”与“静”相承接,“分”与“合”相承接,应理解为“动静分合”
。“缓应急随”应理解为是“缓应随,急应随”;这两句又省略了主语“我”,应理解为“我缓应随,
我急应随”;“我缓应随”和“我急应随”又都各省略了作为条件的前面一句“他人动缓”和“他人动
急”,所以,这一词语完整地应该理解为“他人动缓则我缓应随,他人动急则我急应随。
【今译】
缓应急随地屈伸就,也是太极阴阳哲理的贯通反映。
【讨论】
(一)太极拳的“屈伸就”
太极拳与其他许多中华武术拳种是有着共性、相通、相似内容的。如太极拳的“拿住丹田练内功”也是
其他许多武术拳种都具有的,又如太极拳的拳式外形都可以在查、华、炮、洪等等拳中找到相似的,太
极拳动作中有圆弧轨迹更是许多武术的共性,唯独在瞬间与别人贴附着借人之力随人而动却因而置别人
于落空等背势,被后世称为的“沾粘连随”也就是“屈伸就”是所有中华武术各拳种所绝无而独有的。
太极拳之所以能够以弱胜强,实体方面就是基于“沾粘连随”和特殊的力量即“劲”两个根本,而“沾
粘连随”是“劲”发挥作用的基础。因此,《王宗岳拳论》还将被称为“舍己从人”的“沾粘连随”称
为是古太极拳之“本”。正因为“沾粘连随”对于太极拳的如此重要,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对于沾粘连
随作了大量的阐述。古歌诀从第三首的“动分静合屈伸就”开始到第四首的“四两拨千运化良”这么一
首半的篇幅,《王宗岳拳论》从“太极者”开始到“多误舍近就远”几乎全篇都是从多个方面对沾粘连
随的阐述。
“屈伸就”是太极拳特征性的根本。太极拳能够“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令人终不得力、处处
落空”、“牵动四两拨千斤”等都是因为有这“屈伸就”。没有了“屈伸就”,太极拳也就不存在了。
然而,现代太极拳界约二千年左右开始,不断有人在杂志发表文章表示轻视鄙夷“沾粘连随”,认为“
沾粘连随”是没有武术实战价值的。其中居然还有人自称是有明确师承的太极拳传人,由此可见现代太
极拳界中有的所谓“太极拳传人”其实已经是与太极拳南辕北辙分道扬镳了,是属于“挂羊头买狗肉”
的“太极拳传人”了。而既然学练传承太极拳,就必需坚决唾弃这种否定“沾粘连随”的认识而将“屈
伸就”视为重中之重。
(二)“缓应急随”是太极拳“屈伸就”的重要特性
太极拳之“屈伸就”在武术实战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在他人攻击之时与他人接触的瞬间,既自己几乎
不耗费力气,又使得他人不仅打不着自己,还因为攻击落空而形成挨打的背势。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就
是既不丢又不顶。而要做到不丢不顶,这“屈伸就”就必然是“不先不后”地“应随”于与他人所接触
之肢体而动的。“缓应急随屈伸就”就反映了这样的情况。显然,“缓应急随屈伸就”反映了“屈伸就
”的速度是“应随”于他人既有缓慢的也有疾快的,绝对不是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所说的“太极拳尚慢
不尚快”和“慢可胜快”的。吴英华、马岳梁先生在《正宗吴式太极拳》中就说:“太极拳并不是只要
慢不要快”。缓慢练习是太极拳锻炼的主要形式,而且是太极拳健身筑基培元的唯一形式,经常性的练
习宜缓慢,甚至是愈慢愈好,这是因为太极拳以传递性的劲力来引起动作是必须通过缓慢练习才能渐渐
掌握的。但慢练的目的是为了在实际应用中的“屈伸就”能够“缓应急随”。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将“
缓慢”说成是太极拳唯一的特性,认为练太极拳只能是缓慢,快练就不是太极拳,这种认识无疑是违反
“缓应急随屈伸就”这一法则的。当然,太极拳的疾快必须以缓慢练习为基础这也是毫无疑问正确的,
但必须明白缓慢练习是达到能够“应随”着疾快的一种手段,而且太极拳武术练习不仅“屈伸就”必须
缓疾不可或缺的,比如推手化解不会快速反应是不能避免被制的;而且发劲攻击的练习还必须非疾快不
可,比如抖杆不疾快是不可能抖的。因此太极拳的疾速练习同样是“愈练愈精”的内容不能偏废。因为
人体快速动作的工作肌群主要是白肌,而很轻缓动作的工作肌群是红肌;太极拳慢练几乎只锻炼红肌,
红肌锻炼是不能代替白肌锻炼的;只练慢拳、慢推手,快速反应的潜意识和条件反射是难以形成的。如
只练慢,在推手中一遇到对方动作骤快,必然就会丧失放松而难以避免顶丢,从而无法实现化解。可见
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说“太极拳练时慢,用时能快”,甚至有人说“太极拳能够以慢制快”,这些说法
不仅没有科学根据也没有事实根据的,而且也是违背“缓应急随屈伸就”这一太极拳根本法则的。而就
“屈伸就”而言,“缓应急随”就是不可分割的特性之一。可见,并不是所有武术的“屈伸就”都是太
极拳的“屈伸就”。只有“缓应急随”的“屈伸就”才是太极拳的“屈伸就”。而只要是太极拳的“屈
伸就”,那就必然是“缓应急随”的。现代武术界包括太极拳界有很多人不懂得这个道理,认为武术动
作必须敌人快自己也快,这时是不能讲“沾粘连随”了,将“沾粘连随”与“快”分割开来了。这就象
是认为说话与声音是无关的一样,不是很错误吗?
(三)“动分静合”对于“缓应急随屈伸就”也是“理贯通”的
中国古哲学中的“太极”是宇宙世界万事万物的哲学抽象。“太极阴阳”被认为是包括了一切,一切也
都是“太极阴阳”。那么,这种“缓应急随”的“屈伸就”是不是也属于这“太极阴阳”呢?可以用“
太极阴阳”来分析、解释和推理呢?古代太极拳先人认为“屈伸就”也是属于“太极阴阳”的,也是完
全可以用“太极阴阳”来分析、解释和推理的。因为“太极”理论的基本概念是“太极”为阴阳的结合
,基本特性是“阴”与“阳”既截然分别又密切相连;而且阴增阳减、阳增阴减地不断彼此消长;凡“
动”均属“阳”,凡“静”均属“阴”。而太极拳的“屈伸就”既表现为与他人对抗之“分”,又表现
为与对方不丢不顶之“合”,反映了“太极阴阳”的基本特性。从“动静”分析,“屈伸就”之所以能
够“缓应急随”,是由于与他人所接触的肢体既不主动自动,同时又主要是借人之力随人而动,这种动
态被古代太极拳先人称为“虽动犹静”或“动中求静”,杨澄甫先生称之为“练太极拳者不动手”。这
就是说:“屈伸就”反映了随人而动之“动”与不主动自动之“静”的特殊的相互依存。这种“动静”
关系又反映了“太极阴阳”的“动静”关系。这种情况正是“太极”阴阳之既分又合、“阳”之“动”
与“阴”之“静”相互依存的一个具体特殊反映。因此,“太极阴阳”也就是“动分静合”对于“缓应
急随屈伸就”也是“理贯通”的。
第四首太极拳古歌诀探释
【第四首全文】
忽隐忽现进则长,一羽不加至道藏。
手快手慢皆非似,四两拨千运化良。
【第四首第一句原文】
    忽隐①忽现②进则长③。
【注释】
①隐——“隐”表示熄灭,如南朝·梁·沈约《丽人赋》:“隐明灯而未前”。上文中引申为表示“没
有”。
②现——表示出现,上文引申为表示“有”。
③进则长——“进”指进攻,“长”表示距离变长,意为始终达不到进攻的目标,比喻 “落空”。
【语法修辞分析】
“忽隐忽现”的主语“我之虚实”被省略;“进”的主语“敌人”、“长”的主语“敌与我距”也被省
略。“进则长”的“进”之前又省略了“忽”、“长”之前又承前省略了“忽”。所以,“忽隐忽现进
则长”应该理解为“我之虚实忽隐忽现,敌人忽进,则敌与我距忽长”。
【今译】
    我之虚实忽有忽无,敌人忽然进攻则忽然落空。
【讨论】
(一)“忽隐忽现”是“缓应急随”的一种形式
“忽隐忽现”是对“屈伸就”虚实变化的阐述。意思为:敌人判断到了我身体可以落实力量的实处而突
然进攻,可是随着其突然进攻,我的实处忽然变成了力量不能落实的虚处。换句话说,“忽隐忽现”就
是杨澄甫先生所说的“终不得力”、“处处落空”。“进则长”的意思则是敌人感到他与所进攻目标的
距离会随着忽然进攻而忽然延长了,也是指“终不得力”、“处处落空”,是“忽隐忽现”的举例。
对于“忽隐忽现”,很多人理解为主观意识所支配的主动的行为,这是外家拳的观点。必须明白“忽隐
忽现”是“缓应急随”的一种形式。之所以用“忽隐忽现”是因为实战中的攻击几乎都是突然的,那么
太极拳就是由于敌人的“忽攻”或“忽不攻”而“缓应急随”地“忽隐”与“忽现”。所以,这“忽隐
忽现”的发生相对于敌人的“忽攻”或“忽不攻”,是“不先不后”的。
太极拳“忽隐忽现”之所以会有“忽进则忽长”的效果,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在于对方能够明明白白地
感觉到与我的接触,如果对方没有感觉到与我相接触,这“忽隐忽现”很可能就会没有“进则长”的效
果。这就象是对于一扇不动的虚掩的门,不知就里的人会猛推而发生扑空,这是首先因为这个人明明白
白接触到了这扇门,感到了这扇门存在着阻挡;然而对于没有存在的门,谁也是不会去猛推的,当然谁
也是不会平白无故地发生扑空的。现代太极拳界有位“名家”说:太极拳锻炼到了“松空”时,别人“
摸到哪儿哪儿空,什么也摸不着”,这种“松空”显然就象是没有存在的门,当然也是毫无任何武术化
解效果的,也是没有什么防护作用的,因为人是不可能消失的,既然“摸到哪儿哪儿空,什么也摸不着
”,人的实体还是存在着的,那就可任由敌人敲打了;这“什么也摸不着”将“相接触感”否定了,其
实就是将太极拳的根本“沾粘连随”否定了。那么这种“松空”不论有没有什么用场,当然也不可能是
太极拳之表现的。另外,这种“摸到哪儿哪儿空,什么也摸不着”在现实世界中也是不可能发生的。因
而这种说法纯属胡说八道。
现代太极拳界又有人把“进则长”解释是我的退比敌人的进还快,这也是不正确的。因为顺着敌人进攻
方向的退往往是比不上敌人之进快的;即使进退速度一样,对于敌人而言,攻击的目标仍然存在,对于
被攻击者而言,被攻击的威胁仍然存在,而且这种退几乎是不可能使得敌人落空的,所以这种退法是不
属于“进则长”的。应该明白,“进则长”之“长”主要不是表示“退”,而是指使得敌人在接触中“
终不得力”、“处处落空”。
(二)虚实突变是太极拳功夫层次高的标志
“忽隐忽现”反映了十三势长拳虚实变化的主要的形式是突变。现代太极拳界有人说太极拳的“虚实只
能缓变不能突变,虚实如突变就不是太极拳”,这种说法是不符合“忽隐忽现进则长”这一太极拳法则
的,是很错误的。其实,虚实不能突变是太极拳功夫层次低的标志。如有的人在推手中有了发劲攻击念
头,手臂就慢慢地增加了局部力量而发生了僵硬,致使对方早就觉察而做好了化解准备;而当对方突然
攻击时又来不及将“实”突然变为“虚”,于是发生了顶抗;又推手中稍纵即逝有利于攻击对方的机会
出现时自己却又不能突然发出劲来,这些都是太极拳功夫层次低的表现。太极拳功夫层次较高者,当对
方突然攻击时则被攻击处可以不假思索地突然变虚使得对方落空;而一旦出现有利于攻击对方的机会,
其松软的肌体可以随即突然弹射透发出由脚而起的整体性的强劲来,在这过程中,准备发劲攻击人的瞬
间之前,手臂仍然是松软毫无征兆的,突然的发劲过程则如李雅轩先生所说的是仅十分之一秒的时间,
对方还来不及反应过来就已被发出并且发劲已经结束了,这种虚实突变正是太极拳习练者一生孜孜以求
的功夫。所以,虚实突变是太极拳高层次的功夫。当然,“虚实突变”必须以“虚实缓变”为始点开始
锻炼,但太极拳练习不仅要练虚实缓变,还应在达到一定基础后练虚实突变。比如平时套路练习中的搂
膝拗步,要及时追求前推的手在到终点之前是始终没有力量而“极柔”的,由脚而起的劲贯到手掌是前
推的手在到达终点的瞬间暗暗发生的。
【第四首第二句原文】
    一羽不加①至道藏②。
【注释】
①一羽不加——“一羽”喻指一条羽毛般重的力量。“加”指置此于彼之上,如《论语·乡党》中的“
加朝服”。上句中引申为表示“作用”。“一羽不加”就是指一点主动的力量也不作用于别人。
    ②至道藏——“至”相当于“最”,如形容事物的尽善尽美,相当于是最好的、最高超的、最正确
的等等。如《抱朴子·喻蔽》所说的“至理”是指最精深的道理,而《新唐书·卢承庆传》中所说的“
死生至理”是指真理;《淮南子·精神训》中所说的“至论”是指高超正确精辟的理论;《尸子·神明
》中所说的“至政”是指清明的政治;《论语·泰伯》中所说的“至德”是指最高的道德;《黄帝内经
·上古天真论》称上古有真人,中古有至人、圣人、贤人,其中的“至人”是指道德高深之人;道家则
称极精深微妙的道理或道术为“至道”,如《庄子·在宥》:“吾语女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
道之极,昏昏默默。”﹙文中之“女”为“汝”之借代,即现代汉语的“你”。﹚上句中的“至道”从
全首歌诀分析,应该是指十三势长拳最为精微的奥妙;“藏”即含寓。
【语法修辞分析】
“一羽不加”的主语“我”和谓语“别人”被省略。
【今译】
     一片羽毛般重的力量也不作用于别人是十三势长拳“屈伸就”之所以能“忽隐忽现进则长”的奥妙
之所隐藏。
【讨论】
(一)进入太极拳之门的金钥匙
太极拳之所以能够“忽隐忽现进则长”地、在几乎毫不费力地化解掉敌人攻击的同时,使得敌人因为其
攻击而形成背势,送上门来在瞬时间任由自己攻击,从而实现令人匪夷所思的“以柔克刚”?最根本的
原因就是太极拳具有“屈伸就”这一世界上几乎是绝无仅有的独特本领。
太极拳“以柔克刚”的主体就是“屈伸就”。“屈伸就”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先不后”的“缓应急
随”。那么,太极拳的“屈伸就”为什么能够“不先不后”地“缓应急随”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一
把进入太极拳之大门的金钥匙。这就是说;如果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弄不清楚,那就意味着这把金钥匙得
不到,太极拳就是入门无路了。那么,历史传说中的真正得全部真传的太极拳传承者代不数人就完全是
可能的。而实际上,自古以来确实许多人都是从正向思维的外家拳的观点出发来理解“屈伸就”这一问
题,以为这个答案就是自主、主动地控制、支配自己动作速度的本领好。这样的以为就是没有得到这把
进入太极拳之门的金钥匙。而正因为没有得到这把金钥匙,就出现了中国近代以来无数人学练太极拳许
多年却进入不了太极拳之门的现象,被称为是所谓“学太极拳者多如牛毛,学成功者寥若晨星”。历史
上很明白的反映,就是民国时很多省县雨后春笋般地倡办国术馆,太极拳均被列为必修课,学练太极拳
的人上千上万,然而,真正能够用太极拳技法“以柔克刚”地在擂台上赢人者凤毛麟角,反映绝大多数
的学练太极拳者实际上无非主要是学得了一些太极拳的皮毛枝叶,是用习惯的外家拳方法学到了一套太
极拳套路而已,核心的真传并没有得到,核心的真传仅仅是杨澄甫先生与其少数嫡传弟子掌握着。应该
说这样的现象是很正常的。杨家是以教拳为生的,怎么可能出现杨家能够竹筒倒豆子般地将祖传的真传
一股脑儿透底呢?因此,在既要以教拳为生,让很多人大致朦胧地了解太极拳,又要保证太极拳真传掌
握在少数人手中,在传授中是否有故意的含混其事、藏头露尾、敷衍搪塞、遮盖隐瞒,那是很难说的;
另外,太极拳的具体东西确实很难说清楚,杨家有很多真传还不都是其弟子郑曼青、陈微明、李雅轩等
先生所披露的;太极拳的内在东西也还可以借含混的(被称为“含蓄”的)拳架来锻炼,极难从外形上
探知,这些都是太极拳入门难的重要因素。其实,任何技艺也都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保密也无可厚非
。现在也是如此,比如任何拳都有如不说,不知就里者极难了解的关键本领,这些关键本领不悉心传授
,那么学得的只是一个拳壳而已。于是无数人千里迢迢数上某地学拳,结果无非是学来一套套的拳壳套
路而已。那么,太极拳“屈伸就”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是什么呢?或者说“屈伸就”的“至道藏”于何
处呢?歌诀直白地指出那就是“一羽不加”。这个答案用郑曼青先生所披露的杨澄甫先生的话说,就是
“练太极拳者不动手,动手便非太极拳”;用陈微明先生所披露的杨澄甫先生的话说,就是“用意不用
力”;民间又叫作“手上不要有东西”。这就是说这些话都是基本上语异意同的,说的都是要放松、要
不主动、要不用力、要不动手。
“一羽不加”字面的直接意思就是太极拳的“运化”不能有一丝一毫的象一片羽毛那样轻的主动力量作
用于对方。如果不懂得这个道理,在实战的化解中总是将主动的力量作用于对方,那就不是太极拳,即
使是凭借力气与技巧屡战屡胜也不是太极拳;至于日常锻炼,如果练拳中手臂的动作总是由手臂局部的
力量所作用动的,那就不是太极拳,即使所练拳的外形酷似杨澄甫先生所练拳的外形也不是太极拳;如
果虽然懂得了这个道理,但在实战的化解中总是本能地有一些主动的力量作用于对方、在日常锻炼的练
拳中手臂的动作还本能地有很多可以消除的局部力量在发生作用,那么,不论练了多少年的太极拳,也
仍然是不属于太极拳的高水平,可能仍还处于太极拳低水平的阶段。
(二)“一羽不加”不等于没有“一羽”之重
必须十分地明白:“一羽不加”的意思是指在与敌人接触的运化中,不能将一丝一毫的主动力量作用于
敌人。这绝对不包含敌人没有接受到我的力量(包括掤劲与重量)的意思,绝对不是说在与敌人的接触
中,敌人会感觉到我的肢体比一片羽毛还要轻,甚至感觉不到我肢体的存在。这是因为我的肢体是存在
着掤劲与自重的,而掤劲与自重是不属于主动力量的。
人的肩臂当没有放松时,肩臂中存在着维持姿势和动作的主动力量,自己和别人往往就感觉不到这肩臂
的自重。这就象是人在水里托一条活着的鱼,由于活着的鱼存在着维持姿势和活动的主动力量,就很难
感觉到这条鱼有多重;然而在水里托一条死掉的鱼,死掉的鱼是没有维持姿势和活动之主动力量的,人
就能大致感觉到这条鱼有多重了。太极拳之“一羽不加”与此相仿,由于“一羽不加”的肩臂是十分放
松的、不用力的、没有主动的,这手臂就象是郑曼青先生所说的“断臂”,这样的“断臂”与别人接触
,别人的感觉就是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说的“两膊皮肤甚软,骨肉甚沉重”。郑曼青先
生在《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中还说:“吾师澄甫之臂,其重过于常人不啻十倍……然余不能逮乎师,较
人也重数倍”。在日常推手中,如果自己的肩臂完全放松了,完全没有主动活动之力量了,对方就必然
会感到我的手臂尤其沉重。而如果在日常推手中,总是感觉到对方的手臂很轻,原因往往是对方肩臂的
动作主要是由其主动力量所引起的,这种主动的力量不论是大是小,对方的手臂在可以感到硬绑绑顶抗
的同时,还可以感到是轻飘飘的,因此就可以了解对方的太极拳推手水平还是属于低的。如果对方既是
完全主动,主动的力量又很小,就是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批评的“连十岁顽童也打不倒
”的“为双浮误矣”。总之,“一羽不加”绝对不等于我的手臂与别人相接触中别人感到所受到的重量
是“一羽不加”的。
太极拳的“掤劲”就是一种向外的力量。“掤劲”与“自重”正是太极拳所谓“粘”劲的成分。“掤劲
”既具有抵御向内的作用又没有顶抗的作用这种浮力般的特性,其实已经反映不是主动的。也正因为“
掤劲”与“自重”,“屈伸就”之“一羽不加”给别人的感觉就是“柔软沉重”。当然,这“沉重”是
可以有变化的,所以,陈微明先生在《太极答问·太极拳之劲》中将“粘”,也就是“屈伸就”之“就
”,分为了“重粘”和“轻粘”。“重粘”就是李雅轩先生所说“两臂松得又沉又重,似钢铁样的重,
不是似钢铁样的硬”,“轻粘”当然要轻多了。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是“掤劲”与“自重”发生了
变化。“掤劲”与“自重”变化的一个原因是自己肩臂局部承担维持手臂悬置的力量发生了多少所引起
的。这种力量是由肩臂红肌静止的一定的等长收缩所引起的,也是没有主动的,因此这种力量也是不属
于“一羽不加”之力量的。只有当肩臂肌肉发生了动态的一定的缩短和拉长收缩,有力量与速度型的白
肌参与,从而发生和引起手臂一定的活动,这样的力量才是属于学练太极拳所必须避免的“一羽不加”
的力量了。而在“重粘”和“轻粘”中是不存在这种力量的,所以,“重粘”和“轻粘”都是属于“一
羽不加”的表现。
(三)“一羽不加”是“缓应急随”的诀窍所在
为什么说“一羽不加”是“忽隐忽现进则长”的“至道”所“藏”?一个理由是太极拳高人一筹的“忽
隐忽现”是“缓应急随”的一种形式。而“缓应急随”的关键就在于“一羽不加”。“一羽不加”为什
么能够“缓应急随”呢?其实道理并不复杂。比如:两辆汽车如果要达到“缓应急随”地前进后退而相
对位置保持丝毫不变,就必须一辆汽车前进快,另一辆汽车前进也快;一辆汽车前进慢,另一辆汽车前
进也慢;一辆汽车后退快,另一辆汽车后退也快;一辆汽车后退慢,另一辆汽车后退也慢。而如果各辆
汽车都是自己在开动,要达到这样相对位置始终保持丝毫不变的“缓应急随”那是极困难的,十分可能
发生的就是相对于一辆汽车的前进或后退,另一辆汽车的前进或后退会时快时慢;这一快一慢,相互就
必然会发生不协调的主动作用了,或者说就会发生丢离或顶抗了。但是,如果其中一辆汽车用一块器具
与另一辆汽车连在了一起而一点动力也不用了,两辆汽车就可以完全达到相对位置始终保持丝毫不变的
“缓应急随”了,相互也就不会有不协调的主动作用了。这辆汽车一点动力也不用了其实就是对另一辆
汽车的“一羽不加”。太极拳的“一羽不加”能够“缓应急随”的原理就是这样的,就是自己一点也不
主动活动。
(四)“一羽不加”是“忽隐忽现进则长”的奥妙所在
说“一羽不加”是“忽隐忽现进则长”的“至道”所“藏”的另一个理由是“进则长”靠的就是“一羽
不加”。“一羽不加”怎么会有“进则长”的武术化解效果呢?其实道理也并不复杂。叶大密先生的弟
子蒋锡荣先生有一个录像,其中有一个推手片段就反映了这个道理:片段中蒋的右手小臂承接着对方的
两手,左手搭于对方的右臂;对方两手按在蒋的右手小臂向蒋推去,蒋的右手小臂既一点也不顶抗,又
一点也不主动,任由对方推动,左脚却向对方的右侧进了一步,就象自己的右手与对方的右手接触处是
磨心,自己绕着这个磨心沿着磨边向自己的左前方(对方的右侧方)移动。这种情况又象对方的双手是
双杠,蒋用双手以双杠为支撑将身体移到了自己的左侧前方(双杠的右侧方),这样蒋就可以转移到对
方的右侧后方了,结果是对方落了空,对蒋而言形成了背势而侧背对向了蒋,对方的双手双脚就都失去
了武术作用,而蒋对于对方却形成了顺势而顺向对向了对方,双手双脚却变得有更好的攻击条件了。这
一过程反映了太极拳的化解特点。外家拳化解敌人的攻击,特点无论动步不动步,都是身体以脚为支撑
,手以身体为支撑,手则用力强行改变敌人的体位和姿势,使得敌人形成挨打的背势;敌人当然是反抗
的,这就必需要化费比敌人反抗的力气还要大的力气来完成化解与置敌人于背势。然而上述的情况相反
,蒋先生是自己的手以与对方的接触处为支点,身体又以手为支撑向左转移,同时又带动脚向左转移,
所谓是“步随身移”,以这样的方式同样使得对方形成挨打的背势,然而自己却可以用不着化费对付敌
人反抗的力气了。其实,蒋前辈只是作了个示范,他同样是可以不移步化解的,而原理则完全是一样的
。在这种化解中,与对方接触的手就象是战场上的诱兵,自己的身体则凭借“空肩”、“含胸”、“松
胯”等避开对方的攻击使得对方落空形成挨打的背势。由于要引诱对方落空,所以,这“诱兵”必需既
不能与对方主动地顶抗又不能主动地避开移动,一句话就是不能使用“一羽”主动的力量,而这样,自
己手的移动也就必然是“缓应急随”的了。由此可见这“一羽不加”原来就是“忽隐忽现进则长”的奥
妙。
(五)“一羽不加”是“以柔克刚”的奥妙所在
说“一羽不加”是“忽隐忽现进则长”的“至道”所“藏”的再一个理由是太极拳的“以柔克刚”就是
“一羽不加”的体现。“一羽不加”的“以柔克刚”武术效果,对于具有一定太极拳基础的人而言,那
是肯定无疑的。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四正推手化解来说明,取四正推手甲与乙双方右手腕相搭时之“掤”
活动的这一段姿势。假设为三种情况:①甲方的小臂平置于胸前,乙方两手置于甲小臂腕肘两侧水平直
推;②甲方的小臂斜置于面前,乙方两手置于甲小臂腕肘两侧向上推或直推;③甲方的小臂斜置于胸腹
前,乙方两手置于甲小臂腕肘两侧向下推或直推。在这几种情况下,甲方如是没有太极拳基础的人,只
有使出比乙方所用的力更大的主动力量与技巧来才能破坏乙方的攻击,不然的话是极难化解的。但是如
果甲方是有一定太极拳基础的人,对于“不用力”地化解乙方这样的攻击,那是并不困难和很方便的,
甚至对于某些太极拳基础差的人那是“小菜一碟”。化解的关键要领几乎是完全相同的,就是尤其的随
乙方的攻击之动而松肩臂、含胸、松胯等,手臂不主动,不能有丝毫的主动力量作用于乙方。在这几种
情况中,如果甲方用力过猛,在攻击落空形成背势时还会失去站立平衡。这些说明化解技术的中心概括
起来其实就是“一羽不加”。
任何武术搏斗概括起来攻击部位无非就是上、中与下,方向无非是水平、上向下、下向上、左外向右内
和右外向左内等。而四正推手的这三种情况其实就是武术搏斗各种攻击的浓缩代表,任何武术中的任何
攻击无非都是在这些范围之内。那么,对这三种攻击情况都能够以“一羽不加”与象绕着磨盘心走的“
步随身移”之步法等的配合下化解掉,甚至可以在不必动步的情况下化解掉。那么,武术中的任何攻击
也就都可能这样化费极小体力地化解掉并置对方于背势而在瞬间任由自己攻击了。难道这不是“以柔克
刚”吗?可见“一羽不加”就是太极拳“以柔克刚”的奥妙所在。
(六)“一羽不加”是“以弱胜强”的奥妙所在
说“一羽不加”是“忽隐忽现进则长”的“至道”所“藏”的还有一个理由是太极拳的“以弱胜强”主
要就是“一羽不加”的体现。因为“一羽不加”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全身或大部分肢体是不用力的,对于
对方没有主动作用的,可以用“静”来抽象表示。因此,这种化解法,王宗羲称之为“以静制动”,杨
澄甫先生称之为“以静御动”。由于“一羽不加”之“以静御动”不将自己的力量主动作用于对方,就
可以使得自己在武术搏斗中消耗的体力很小。体力显然是任何武术搏斗中的一大要素,武术搏斗中另外
几大要素如反应的敏捷、技巧的发挥、动作的速度等还都是随着体力的衰耗而降低的。而体力则是随着
年龄由青年过渡到壮年、老年而逐渐衰退的,这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而且,体力也必然随着使
用时间和使用强度而衰退,使用的时间越长、强度越大则衰退越快,这也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央视
台武林大会擂台赛每场约一分半时间,每场之间还有稍微的休息,但到了第三场,双方体力使用的累计
时间只过了约三分钟,不论如何年青力壮的参赛者,体力都明显衰减,很多都明显表现出了体力不支。
擂台赛上基本的反映是从二十五岁左右的以后,年龄越大,体力不支出现得越快、越严重,从而出现了
练拳二十年的打不过二十岁的这样的情况。练太极拳的“一羽不加”却可以使得自己的体力消耗很小,
这在武术搏斗中无疑是占了一大便宜,使得太极拳有了弱可战强、老可敌青的可能,也使得太极拳有了
以弱胜强、以老制青的可能。可见“一羽不加”也是太极拳“以弱胜强”的最主要奥妙所在。
(七)真假太极拳技术的试金石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很自然地认识到“一羽不加”是真假太极拳技术的试金石。比如上世纪二十年代,
随着杨澄甫先生率徒南下,太极拳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青睐,成了三十年代全国各地
国术馆的必修课之一,有的拳种也喜好和力图标称为是“太极拳”,或者在拳名之前再冠以“太极”,
客观上使人感到也是一种“太极拳”。而用“一羽不加”一对照,就会发觉那些“拳”并不是太极拳。
又如现代有的人所称为的“太极擒拿”,用“一羽不加”一对照,就会明白许多所谓的“太极擒拿”是
必需使用主动技巧与力量强行作用于对方的,纯粹是外家拳的技法,根本不属于太极拳。再如现代有的
人所称为的“太极推手”,处处反映为强抗、持续“顶牛”和必需使用主动的技巧、力量强行造成对方
被制劣势而摔倒,用“一羽不加”一对照,就会明白这种所谓的“太极推手”也是与外家拳的摔跤毫无
区别,也根本不属于太极拳推手。这些技法都不存在“一羽不加”的种种,不论是以技巧为主的还是力
量为主的,都没有“人刚我柔”,更没有“以柔克刚”,都是与传统太极拳之概念完全不同的、没有传
统太极拳特性的。因此,学练真正的太极拳,必须一开始就应该信奉“一羽不加”、从事对于“一羽不
加”的锻炼。在练拳中要想方设法逐步消除肩臂的主动用力,要想方设法逐步让由脚而始传递上来的力
量引起手臂的动作;在推手中也要想方设法逐步消除肩臂的主动用力,手臂的动作要想方设法逐步主要
利用对方的力量,要努力想方设法逐步追求在这样的前提下使得对方的攻击落空和形成背势。只有这样
,才能说是正在使用着“一羽不加”这把金钥匙在打开太极拳的大门和进阶之门。
【第四首第三句原文】
    手①快手慢皆非似②。
【注释】
①手——引申为表示手的动作,如《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搏豺狼,手熊罴,足野羊。”文中“手
”之义为击杀;上文中的“手”则又引申为表示人体的所有动作。
②似——“似”,相象、类似;也表示比较,如宋·刘克庄《浪淘沙》词:“岁晚客天涯,短发苍华,
今年衰似去年些。”上文中的“似”引申为表示“属于”。
【语法修辞分析】
“手快手慢皆非似”是对“一羽不加至道藏”的反面阐述,完整的意思就是“手快手慢皆非似至道”。
在歌诀中,“似”的宾语“至道”被省略。
“手快手慢”为古汉语中的偏指措词,如三国·诸葛亮《前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
否,不宜异同。”文中的“异同”是偏指“异”,而“同”仅仅起到陪衬作用,“异同”其意为“有异
”。上文中的“手快手慢”也为偏指,其意是指“手快”,而“手慢”只是作为陪衬。
【今译】
    手快手慢皆非似至道。
【讨论】
(一)认识不到“手快手慢皆非似”是太极拳之所以难学的一大原因
“手快手慢皆非似”再次强调否定动作的主动速度是“忽隐忽现进则长”的原因。在太极拳推手中,往
往出现一方使得另一方“终不得力,处处落空”,正向习惯思维的人、外家拳观点的人总以为原因是这
一方的反应主动敏捷、动作主动灵活。这是最普遍、最容易发生的认识,是太极拳之所以难学的一大原
因。确实,动作的主动疾快往往是武术致胜的关键因素,在武术搏斗中,凭借敏捷、灵活的主动反应和
动作,有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得对方的攻击“落空”,但实际上成功率是不很高的。因为人的反应和动作
速度是有极限的,而且这种主动的反应和动作的速度随着时间的延长或速度的变快,精神会越来越紧张
,动作反应也会越来越迟钝,使得对方攻击“落空”的成功率就更低了。如果在太极拳推手中,一方是
这样的外家拳观点和反应,另一方则是有一定太极拳推手层次之人的话,那么,这一方要想使得另一方
的攻击“终不得力,处处落空”,成功率几乎就只能是零。并且,在武术搏斗中,动作的主动疾快往往
也是致败的重要因素。因为无论是攻击还是化解,主动疾快过了头,反而会造成自己的被动,给了敌人
可乘之机,这在央视武林大会擂台赛上有太多的例子。而对于太极拳,主动的动作快就更不是“忽隐忽
现进则长”的原因或奥妙了。太极拳“忽隐忽现进则长”的原因或奥妙只能是“一羽不加”,在动作速
度上的表现只能是杨澄甫先生所说的“练太极拳者不动手”。这在推手中的反映,杨振基先生说成是“
我不动,跟你走”。所谓“不动手”、“我不动”就是与对方完全等速。物理学中,某一物体是“运动
”还是“静止”必须以另一假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如果与参照物体没有发生位置变化的就认为是“静
止”的。这“静止”其实也是对参照物体而言的。我国的古人引申了这一概念,将与参照物体的动作速
度保持“不先不后”、没有发生位置变化的,对于参照物体也称为是“静”。太极拳的“虽动犹静”就
是这样的意思。而“虽动犹静”就是太极拳的根本,其表现就是“缓应急随”,既不允许“手快”也不
允许“手慢”。因此,无论是主动的“手快”还是主动的“手慢”对于太极拳都是错误的。如果在这一
点上认识不清,就是在根本问题上对太极拳还不了解。
(二)单单崇尚“快”不可能是太极拳
《王宗岳拳论》中的“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也是“手快手慢皆非似”的意思。然而,现代太
极拳界竟然有位赵堡传人在某杂志上说他世代相传的古拳谱上不是这样的,其世代相传的古拳谱上的“
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后是一个标点符号,因此“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是一个整句,意思是“耄耋能
御众”靠的是“形快”。这种说法纯属凭外家拳观点臆想的信口雌黄。因为其一、1919年民国时的五四
运动之前,中国的文字书籍上还没有标点符号出现,连句读符号也没有出现,何来世代相传的古拳谱上
会出现标点符号?其二、“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明显与上一句的“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
力胜”是字、韵、节相对的对偶句,上一句的前一句“察四两拨千斤之句”为八个字,不可能下一句的
前一句变成了九个字。其三、现代赵堡所有的太极拳文献中,《王宗岳拳论》的片段仅出现于署写为“
雍正六年王柏青”的古拳谱残本中,而“王柏青”的古拳谱残本中没有这句话。现代赵堡太极拳文献中
的《王宗岳拳论》就是依据“王柏青”的古拳谱残本,既然“王柏青”的古拳谱残本中没有这句话,何
来世代相传的古拳谱上会出现这句话?显然将中国近代民国时太极拳界已经普遍流传的已经有明白句读
符号的《王宗岳拳论》中的“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擅改为“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反映某些赵堡传人已经脱离太极拳的轨道了。因为单单崇尚“快”反映已经抛弃“屈伸就”的“缓应急
随”了,也就是抛弃“沾粘连随”了。而“沾粘连随”被抛弃了,也就不可能是太极拳了。
(三)所谓“太极拳的特点”是“后发先至”和“后发制人”都是错误的
与崇尚“快”的观点相反,现代太极拳界有一种所谓“太极拳的特点是后发先至”这样的说法,不少“
名家”和“专家”都不忘记在其著作里写上这句话。而对照“手快手慢皆非似”,这句话显然也是错误
的。现代太极拳界这句话的出处是陈微明先生的《太极答问》之《太极拳之散手》。原话是:“孙武子
曰:知己知彼,后人发先人至。太极听劲全是知彼功夫。能粘住敌人,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动”
。必须清楚:陈微明先生在这段话之后,紧接又写了“粘住之后则可听彼之劲,急动则急应,缓动则缓
随”。显然,陈微明先生引述孙武的话“知己知彼,后人发先人至”主要是说明如果能够“知己知彼”
了,“后发”也是能够“先至”的。因为“后发”是古代任何兵法的禁忌,“后发”在一般的情况中必
然会导致受制挨打,是打败仗的重要原因之一。《汉书·项籍传》就记载了“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实际上,“后人发先人至”在《孙子兵法·军争篇》中的原话是:“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
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知己知彼”在《孙子兵法·谋攻篇
》中的原话是:“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显然孙子认为“后人发”是“患”,而能够变“患”为“利
”,十分重要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知己知彼”。中国的古代兵法认为如果能够“后人发先人至”,往
往效果比“先发制人”还能够出奇制胜,但这是在具备“知己知彼”等特殊条件下才能应用的高难度、
高水平的兵法。因此,《荀子·议法》说:“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孙子兵法》中所
记载的一个“后发先至”战例就是由于“知己知彼”为十分重要的一个关键因素而形成的一个极特殊的
战例。过程是因为敌方已经“先发”而且路程短,就故意以再“后发”麻痹敌方,结果敌方中计而“慢
行”,然后借敌方不知情的机会,加倍“快行”,从而达到了“先至”,其实这是一着险招。陈微明先
生用了“孙武子曰:知己知彼,后人发先人至”的意思显然是太极拳的“听劲”也能“知己知彼”,因
此才能“急动则急应,缓动则缓随”。不是说太极拳可以“后发先至”。因为“后发先至”明显反映的
是动作速度先慢后快。对于太极拳而言,就是在与别人接触中发生了主动,那么,“后发”的结果,如
果对方是攻,必然会发生“顶”;如果对方是退,又必然会发生“丢”。而“顶”与“丢”都是“粘住
之后则可听彼之劲,急动则急应,缓动则缓随”的禁忌。陈微明先生怎么可能说太极拳可以“后发先至
”呢?陈微明先生在《太极答问·太极拳之推手》中还引述李亦畬先生的话“于彼劲将出未发之际,我
劲已接入彼劲,恰好不先不后,如皮燃火、如泉涌出。”就是说太极拳的反应必须是“不先不后”到“
如皮燃火”时不想皮肤被火燃到与“如泉涌出”时不想衣服被水沾到这样的反应。这样“不先不后”的
反应怎么会是“后发先至”呢?
在八十年代才出现的“竞技推手”中,有这样的情况,那就是谁先攻击,往往不仅攻击不到对方,反而
被对方成功攻击到。对方似乎是“后发先至”,其实是对方在谁发生攻击的瞬间同时实施了有效的化解
与反攻击。谁的“先发”攻击与对方的“先至”化解与反攻击是同时的,如果对方的化解与反攻击略微
滞后,“先至”那就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这种情况是不能用“后发先至”来表述的。传统的太极拳推
手中更是不存在这种情况的。正确的传统太极拳推手靠的完全是李雅轩先生所说的“是松松的、轻轻的
、虚虚地去跟之随之而动”、“不必勉强找机会去打,在机会成熟时,它自会送上手来”,对于对方的
攻击是“不先不后”地加以化解的,是不存在“后发”化解的;而一旦符合可以攻击的机会出现,那就
是《打手歌》所说的“合即出”,也是不存在“后发”的。可见无论竞技推手与传统的太极拳推手中都
是不存在“后发先至”的。
如果认为陈微明先生是将“不主动抢先”称为“后发”,将“疾速发劲”称为“先至”,这“后发”也
是一种容易令人误解的与普遍的“后发”概念不同的不恰当的说法,与《孙子兵法》中的“后人发先人
至”的意思也是不符合的。所以将陈微明先生的“后人发先人至”解释为普遍一般概念的“后人发先人
至”纯属断章取义、牵强附会,是错误的。
现代太极拳界更有一些人夸大了太极拳最常见的“缓慢”锻炼形式,说“太极拳的特点是后发制人”,
甚至说:“太极拳的特点是能够以慢胜快”。这些说法在太极拳的古拳谱上、近代太极拳的著作上更都
是没有根据的、与经典的太极拳谱理论相违背的,也是根本不能被武术实际所证明的,因此都是对太极
拳的歪曲篡改,是十分错误的。
【第四首第四句原文】
    四两①拨②千③运化④良。
【注释】
①四两——借代指没有具体确切数值的很小的力量。
②拨——拨弄,引申为表示利用对方之力控制、支配对方。
③千——“千斤”的省略简称,表示没有具体确切数值的很大的重量。如《诗·小雅·甫田》:“乃求
千斯仓。”歌诀又借代指用很大的力攻击我的人。
④运化——运行变化,如三国·魏·王弼《易·复》之注:“然则天地虽大,富有万物,雷动风行,运
化万变。”神怪之说的“运化”是指用法术变出,如明·高明《琵琶记·感格坟成》:“汝等可变作人
形,与他运化土石,务要顷刻完成。”上文之“运化”引申为指以柔化解敌人进攻致使敌人形成背势的
过程,即“沾粘连随”。
【语法修辞分析】
    主语“我”和“四两”之前的介词“以”,以及“千斤”之“斤”均被省略,“四两”与“千”分
别是夸饰,分别指相对悬殊的很小的力量和很大的力量。“四两拨千”应该理解为“四两拨千斤”。
【今译】
   “四两拨千斤”,这是多好的运化啊。
【讨论】
“四两拨千斤”显然是一句包含着夸饰修辞的词语。这句在现代太极拳界脍炙人口的成语活灵灵地反映
了太极拳所独一无二的特有的“以柔克刚”与“以弱胜强”。但是正所谓“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
,入室者屈指可数”,由于各种因素,任何学问与技艺的传承,既有能够全部继承而“青出于蓝而胜于
蓝”的,也有未能够得到主要真传而“滥竽充数”的与不懂以为懂的从而渐传渐误的,太极拳的传承尤
其是如此。太极拳的传承到了现代,太极拳的许多真传在不少人的传承中都被传误了,“四两拨千斤”
就是其中一个。这样,在现代太极拳界与其他武术界里,“四两拨千斤”被普遍地误解了,其真正的内
涵被扰乱得面目皆非,这对于太极拳的影响是致命性的扼杀与摧残。因此,太极拳的“正本清源”与让
其“庐山真面目”普遍重现,认真地厘清“四两拨千斤”究竟是怎么回事是一个关键。“四两拨千斤”
究竟是怎么回事?根据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与杨澄甫、李雅轩、郑曼青先生等太极拳家的论述,以及一
些民间太极拳老前辈的言传身教,通过实践加以检验与体悟,“四两拨千斤”应该是这样的:
(一)“四两拨千斤”不是发人
许多人都将“四两拨千斤”理解为是发人。这样,针对“四两”可以“发人如弹丸”的说法,有人严厉
批评这是不符合武术实际和力学的胡说,有人因此讽刺、嘲弄、鄙夷太极拳;而又有人与之相对,强词
夺理地加以反驳,认为“四两”之力是能够作用动“千斤”的,甚至有用物理学里的牛顿第二定律公式
,即作用力F×作用时间t=质量m×运动速度V,(冲量=动量)来证明经过持续增加力作用的时间,“四
两”之力是能够作用动“千斤”的;也有人用几何分析函数计算来证明“四两”之力是能够作用动“千
斤”的。这些证明自然都是属于强词夺理的“永动机”式的诡辩,因为按照这样的证明,蚂蚁也是能够
搬得动铁榔头了。这两种观点虽然截然相反,然而将“四两”和“千斤”都当成了实数、将“四两拨千
斤”当作了发人的攻击却是相共同的。其实,在中国古代,“四”和“千”都是可以表示不确切数量的
,也都可以夸饰地表示大小相差悬殊的数量。“四两拨千斤”的“四两”和“千斤”显然就是表示大小
相差悬殊的力量,并不是说一为“四两”力量,另一为“一千斤”的体重。而“四两拨千斤”也并不是
指发人。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尤其是《打手歌》已经十分清楚地指出“四两拨千斤”是“不丢不顶”的
“沾粘连随”,就是说是“由人”的“随人而动”的。而对于太极拳的发人,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杨
澄甫先生等太极拳家都指出是“如放箭”的主动行为,就是说是“由己”的。“由己”与“由人”显然
不是一回事。而且,太极拳发人攻击的力量,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表述为是“何坚不摧”。“何坚不摧
”显然与“四两”也不是一回事。因此将“四两拨千斤”当作为是发人,显然是很错误的。另外,现代
武术界里,“四两拨千斤”还被某些名人用作外家拳某些攻击性招法的代称,不仅名不符实,而且对于
世界了解太极拳的词语,客观上造成了歪曲、篡改与扰乱,显然也是很错误的。
(二)“四两拨千斤”之“拨”不是主动行为
许多人都以为“四两拨千斤”之“拨”是主动行为,有的人还引据词典证明“拨”就是主动行为。其实
,世界各民族语言都具有多义性,都可以引申、转移词义使用;其中有的引申、转移之词义被词典收载
了,比如“秋波传情”的“秋波”是指女子的眼神,词典就已经收载了;但也有很多引申、转移之词义
是词典所没有收载的,在引申、转移应用词义的场合,这些词就不能按照一般的概念就字论义去理解了
。这“四两拨千斤”之“拨”就是词典所还没有收载的古人的一种引申使用。纵观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
,这一“拨”字已经没有了“拨”一般概念中的方式方面的含义了,所表述的仅仅是“拨”一般概念中
的“控制、左右”别人的结果方面的含义,而且这种结果是由于完全始终被动的“随人而动”而发生的
,不是主动作用别人的行为所形成的。显然,这一“拨”字其实就是“沾粘连随”的代名词,也就是《
王宗岳拳论》所说的“舍己从人”,其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打手歌》所说的是“任他巨力来打我”,不
是有的有明确师承之“太极拳传人”所说的是“力量的对抗、较量与对话”。从拳理上讲,这“拨”就
是以“人刚我柔”的方式控制对方造成“人背我顺”。就是如李雅轩先生在《随笔》中所说的“以轻妙
的手法去摸索之、跟随之、顺势而应之,不可稍有抵抗”、“无论对方如何攻来,都可以逆来顺受、随
屈就伸,化之于无形,然又可以撒去全身皆是手,使对方无法逃避”。可见如果将“四两拨千斤”之“
拨”当作是主动行为,当作是“力量的对抗、较量与对话”,那就是与太极拳南辕北辙了。
(三)“四两拨千斤”之“四两”不是作用别人的
许多人都以为“四两拨千斤”之“四两”是作用于别人的,这与将“四两拨千斤”之“拨”当作主动行
为是同样的错误。太极拳古歌诀中的“四两拨千”是包含了很多省略的词语,完整的表述就是《打手歌
》里的“牵动四两拨千斤”。这“牵动四两拨千斤”也是一句有错序与省略等修辞的语句,用现代汉语
表述就是“以四两牵动(自己的手)拨千斤”。就是说:自己的“四两”之力作用的是自己的手臂,并
不是作用于别人。而且,如《杨氏老谱·太极下乘武事解》所说的“所难者内要含蓄坚刚而不施,外终
柔软而迎敌”,自己的“四两”之力“牵动”自己的手臂,还必须是敌人觉察不到的。如果敌人觉察到
我的手臂是在被我自己所“牵动”,这“牵动”之力就是郑曼青先生所说的“太大”了,那么,如郑曼
青先生所说的就没有“拨千斤”的效果了。这就是说利用对方之力而动的我自己的手臂,虽然有自己“
四两”之力在参与“牵动”,然而对方的感觉,我的手臂是完全被其所作用之被动的。很多人在推手中
尽管做到了自己的手臂无论对于对方和对于自己是完全被动的,然而却可以被对方明显感觉到是在被自
己身体所主动带动的,这是推手功夫难以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四两拨千斤”之“四两”不包括重量与掤劲
许多人都以为既然是“四两拨千斤”,那么,应该是使得对方仅仅感到“四两”的很轻的力。然而,太
极拳所需要的放松的手臂是有自重的,放松的手臂还始终必需要如杨澄甫先生所说的“手向外掤”的如
浮力那样的“掤劲”,也正因为有了这些力量,手臂是既有阻力又形不成“力量的对抗、较量与对话”
的顶抗,而是如杨澄甫先生所说的:“纯粹太极其臂如绵裹铁,柔软沉重,推手之时可以分辨”。必须
认识到由于这些力量存在的“柔软沉重”是“四两拨千斤”所必需要的,没有这“柔软沉重”,太极拳
的借人之力置人于背势的“四两拨千斤”是无法实现的;显然这些力量又都不是主动的力量,而“四两
拨千斤”之“四两”所必须去除的是主动的力量,因此,“四两拨千斤”之“四两”是不包括这些力量
的。所以,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四两拨千斤”是必需要手臂自重与“掤劲”之力量的,将太极拳“四两
拨千斤”所必需要的由于手臂自重与“掤劲”存在所形成的“柔软沉重”想象为是“四两”般的轻,那
是误区。然而,这种误区在现代太极拳界是很普遍的。因此,真正学练极拳,是必须明白和冲出这一误
区的。
(五)“四两拨千斤”的实现是由于“千斤”的主动
许多人都以为“四两拨千斤”的实现是由于“千斤”之对方的被动行为。其实,如上所述,“四两拨千
斤”就是“舍己从人”,因此,“四两拨千斤”的实现完全是由于“千斤”对方自己错误的主动行为所
形成的。其实质就是如郑曼青先生在《郑子太极十三篇·述口诀》中所指出的“牵动四两拨千斤”就象
是用“四两”之牛绳牵动“千斤”之活牛,“四两”是用以牵动牛绳的,活牛是自己行走的,不是被放
牛娃的力所拖拉动的。李亦畬先生《撒放密诀》所说的“擎起彼劲借彼力”,意思是将对方“擎”了起
来,却又是借了对方的力,说的其实就是“四两拨千斤”。这“擎起彼劲借彼力”也可以比方为脚踏上
滑冰鞋滑行,滑冰鞋对于滑行者而言,就是“擎起彼劲借彼力”。猛推虚掩的门结果向前扑跌倒地,这
门对于推门者而言,也是“擎起彼劲借彼力”。正确的四正推手中,毫不使用主动作用对方的力量又使
得对方没有力的落实而“终不得力、处处落空”,屡屡出现背势,也是这“擎起彼劲借彼力”的“四两
拨千斤”。按照这个标准去衡量,很多所谓的“太极推手”其实并不是太极推手。而要想从事真正的“
太极推手”锻炼,就必需想方设法让对方由于其自己的用力而被我所控制左右,并且必须清楚以自己的
主动力量使得对方被动地形成背势,那是违背“四两拨千斤”的,是错误的。
(六)“四两拨千斤”是太极拳学练的重要一课
如上所述的这样的“四两拨千斤”其实就是太极拳“忽隐忽现进则长”的一种典型形式。这样的“四两
拨千斤”可能出现吗?真正从事太极拳锻炼者的回答那是肯定的;而对于所有使用主动力量的外家拳而
说,这样的“四两拨千斤”那是匪夷所思的,所以,对于外家拳而言,是不可能有“四两拨千斤”的。
而这样的“四两拨千斤”对于主张以“力量的对抗、较量与对话”进行推手的“太极拳传人”而言也是
不可思议的,显然,这样的“四两拨千斤”又是真正太极拳学练的试金石。
“四两拨千斤”其实广泛存在于太极拳的套路中,杨氏太极拳绝大多数的拳式都包含着“四两拨千斤”
的模拟。而真正的太极拳推手就是“四两拨千斤”的实际锻炼。因此,在太极拳套路练习中应该认真体
验拳式中的“四两拨千斤”,推手练习必须是如郑曼青先生在《郑子太极拳自修新法·三无畏》中对于
“四两拨千斤”之解释所说的,是“听人进攻进击,非独不抗,且不还手”的“学吃亏”。可以说这“
学吃亏”的“四两拨千斤”是太极拳初步学习就必需开始的一课,又是学练太极拳能够迅速提高的捷径
,也是太极拳最上乘功夫的最主要内容之一。学练太极拳如果对此有怀疑,学不通,那么,正如郑曼青
先生在同书同节中所说的“若畏吃亏,莫如弗学”,郑曼青先生还强调“愿欲学之,莫若学吃亏始……
有智慧者必欲得体用之实,将何从下手……学者即从是而学焉。”
第五首太极拳古歌诀探释
【第五首全文】
极柔极刚极虚灵,运若抽丝处处明;
开展紧凑乃缜密,侍机而动如猫行。
【第五首第一、二句原文】
    极柔①极刚②极虚灵③,运④若抽丝处处明⑤。
【注释】
①极柔——主要是指十三势长拳没有丝毫主动力量没有丝毫主动速度的“屈伸就”。
②极刚——主要是指十三势长拳传递性的力量强大和疾如闪电的“发劲”。
③极虚灵——指没有任何思维活动、深度安静的精神状态。
④运——指十三势长拳所有的动作,包括了化解和发劲。
⑤明——指意识十分清醒、反应十分敏捷的精神状态。
【语法修辞分析】
    “极柔极刚极虚灵,运若抽丝处处明”中的“极柔极刚”说的是动作与力量,“极虚灵” 说的是精
神,两者不存在相互说明的关系;而太极拳的内在反应“运若抽丝”不是明显表露在外的,所以“运若
抽丝”与“处处明”不存外在说明的关系。因此,“极柔极刚”与“极虚灵”、“运若抽丝”与“处处
明”说的都是两回事。“极柔极刚极虚灵,运若抽丝处处明”其实是分承句。“运若抽丝”是对“极柔
极刚”之动作与力量的说明,其中运”是主语,“极柔极刚”是“运”的定语,“若抽丝”是谓语,因
此“极柔极刚”是与“运若抽丝”相承接。而“处处明”则是对“极虚灵”之精神状态的说明,“极虚
灵”是主语,“处处明”是谓语,因此“极虚灵”是与“处处明”相承接。所以,这两句应该理解为“
极柔极刚运若抽丝,极虚灵处处明”。
【今译】
    极柔软、极坚刚之动作、力量都是象抽丝一样的,极虚无之精神是处处清醒敏捷的。
【讨论】
“极柔极刚运若抽丝,极虚灵处处明”其实是进一步阐述与揭示太极拳锻炼到了高层次,第二首歌诀所
说的“举动轻灵一气研”就有“极柔”与“极刚”两种表现,反应与感觉都是“运若抽丝”的;而“莫
教断续”的“神内敛”则既是“极虚灵”的,同时又是“处处明”的。正确与真正的太极拳锻炼应该对
这预期的目标有清醒的认识。太极拳尤其优良的健身益寿效果与高深的武术效果就是源于“极柔极刚运
若抽丝,极虚灵处处明”。讨论如下:
(一)太极拳的“极柔极刚”是怎样的
太极拳的“极柔极刚”包含了四个意思:
①“极柔极刚”反映了太极拳的“举动轻灵”存在着反差极大的“极柔”与“极刚”两种状态。太极拳
的“举动轻灵”可以概括为“屈伸就”与发劲。“屈伸就”虽然是在腰的主宰下,有由脚而始的传递性
的力量“气”所作用,“气”也是有“四两”力之“刚”的,但这样的“刚”仅仅是维持手臂能悬置和
被身躯所带动而已,是既不显露于外,又是对外没有顶抗作用、无法由外探知的。正如《杨氏老谱·太
极下乘武事解》所说的“内要含蓄坚刚而不施,外终柔软而迎敌”的。因此,“屈伸就”的特征就是“
舍己从人”、“随人而动”,从而使人“终不得力”而实现“四两拨千斤”,表现的就是没有丝毫主动
的力量、没有丝毫主动的速度这样“被动”的“极柔”。太极拳的发劲从运动力学分析,虽然也是属于
由脚而始的传递性的力量,然而发出的不是“四两”力之“刚”,而是比其手臂之力大得多的“何坚不
摧”力量之“极刚”,并且对别人而言是疾如闪电“如放箭”般主动的“极刚”。这是力量、主动与被
动对比“极柔极刚” 极大的反差。
“极柔极刚”极大反差还反映了太极拳只有“极柔”与“极刚”这两种状态。太极拳是没有“半柔半刚
”的。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认为太极拳是应该“又柔又刚”、“半柔半刚”的,因为“又柔又刚”、“
半柔半刚”反映了“刚柔相济”。这种说法在现代太极拳界是占主流的却是错误的观点。因为古代阴阳
学说认为万事万物都反映了“刚柔相济”。“刚柔相济”是“阴阳相济”的一种形式。但万事万物“刚
柔相济”的形式是气象万千各具有特殊性而不同的。就以黑白鱼太极图而言,以白为刚,以黑为柔,黑
白鱼太极图并不是黑白完全相等了才是“刚柔相济”,而是黑白变化的每一个过程瞬间都是“刚柔相济
”的,而黑极大白极小或白极大黑极小也是属于“刚柔相济”的。《易传》将昼夜称为“刚柔”,其“
刚柔相济”就表现为白天黑夜分明,而不是日夜始终半明半暗昏朦朦阴沉沉的。中华武术各拳种也具有
多种刚柔相济的形式,如有的武术的“刚柔相济”表现为又柔又刚,而太极拳的刚柔相济则表现为“极
柔”与“极刚”。如果把太极拳的刚柔相济理解为始终同时又柔又刚那就是与太极拳南辕北辙了。正如
李雅轩先生在其《随笔》中所说的有的人“多是说身体又刚又柔,是刚柔合组的一种僵劲存在于筋骨肌
肉之中,但如这样就形成一个刚柔轻重虚实不分的情形了。”所以,这种又刚又柔的“刚柔相济”是太
极拳所不允许的和绝对排斥的,而太极拳的这种要么“极柔”要么“极刚”的“刚柔相济”也是许多非
太极拳武术所不能接受、允许,因而绝对排斥的。太极拳的这种特性,用阴阳理论加以抽象,由于“极
柔”就是“极阴”,或称为“重阴”、“全阴”;“极刚” 就是“极阳”,或称为“重阳”、“全阳”
;所以太极拳的上乘功夫就是能“全阴”突变“全阳”,或者说“全阴全阳称妙手”。老子所说的“负
阴抱阳”反映了太极的存在其阴与阳是不能分离的这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法则,太极拳的“极柔极刚”之
说符合这一法则吗?其实“全阴”和“全阳”之说古代就存在,如《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说:“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其意为“阴极必阳,阳极必阴”,就反映太极是会出现“全阴”或者“全阳”
这种状态的;然古人所说的“全阴”并不是说没有“阳”存在了,“全阳”也不是说没有“阴”存在了
,唐代王冰在《黄帝内经素问》注中就将这种称谓阐述为:“全阴而阳气不极,全阳而阴气不穷”(文
中的“极”和“穷”同义,都表示没有),指出所谓的“全阴”中的“阳”对于“阴”来说或“全阳”
中的“阴”对于“阳”来说无非都是微乎其微而可以忽略不计而已,“全阴”并不意味绝对没有了“阳
”,“全阳”也并不意味绝对没有了“阴”;所以,“极柔极刚”之说不仅符合古代阴阳学说,而且是
太极拳的经典拳理。由此可见陈鑫先生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中所说的“五阴五阳称妙手”的说法与王
宗岳的太极拳思想是不能相溶合的。学练太极拳最常见的难点就是很难得到“极柔”与“极刚”。许多
人对太极拳“极刚”的发劲孜孜以求,可总是得不到,很多人所表演的“太极拳发劲”其实与外家拳的
发劲没有区别,发出的就是手臂的力量,根本谈不上“极刚”。而许多人以为自己做到了“柔”,其实
是“又柔又刚”,手臂之动还有很多的主动成分,也根本谈不上“极柔”。这是现代太极拳界的普遍现
象。
“极柔极刚”明显反映了太极拳的“极刚”与“极柔”是截然不同而分明的。太极拳的“极刚”虽然是
由于“极柔”发生和以“极柔”为载体传递的,但这不是说“极刚”也是表现为“极柔”的。鞭子抽动
时鞭子中“动量传递”的力量是以始终柔软的鞭体为载体的,但被鞭子抽到就没有这柔软的感觉了;高
压水的力量很大,媒体曾有一则民事诉讼案件报导,案由是某公园喷水池突然喷出水柱将一女青年的肠
子冲断了,水受高压喷出时,这水仍然是柔软的,但人被冲着是感觉不到柔软的;鸟的肢体是柔软的,
但与飞行中的飞机相撞,由于相对速度极快,鸟的肢体就呈现为石头一样的硬了;太极拳的“极刚”也
是如此,人只有大松大软,发劲的效果才好,但所发的劲是不仅表现为速度极快,而且表现为硬度很大
的。当然有不少人被太极拳艺高者所发有被大风刮离的感觉,这是因为被发时两人已经发生了紧密接触
,没有发生冲击性的接触;如果发生了冲击性的接触,那就会发生《太极拳使用法·杂说》中所说的“
分筋挫骨……点血”和李雅轩先生在《随笔》中所说的“可以伤其内脏,使其口鼻喷血,顷刻致命”等
结果了;黄元秀先生遗文说1929年有次他与杨澄甫先生在浙江国术馆推手,杨澄甫先生比演双按,顺势
一扑,感到其手似乎未碰到衣襟,结果感到“胸中隐隐作痛移时”,可见其冲击劲力之刚猛;而发劲即
使已经接触被发也未必是舒服的,如李雅轩先生在《随笔》中说:“杨老师之掤劲,只见其两掌往我身
上略一抖,我便感到内部发烧。”所以李雅轩先生在《随笔》中说:“杨师之发劲打去松沉软弹、有透
力、有将人胸部之骨架打垮打塌之可能,透内之力惊心动魄,有令人万分恐慌之感。”现代太极拳界有
的人臆想太极拳主张柔软,被发被打也是感觉柔软的,是不会致人伤残的,不然就不是太极拳。这种认
识和宣传是错误的。
②“极柔极刚”反映了太极拳的“极柔”与“极刚”是突变的
“极柔极刚”反映了太极拳的“极柔”与“极刚”的相互转化是开关式突变的,是不存在“半柔半刚”
渐变过程的,是没有“渐柔渐刚”的。如李雅轩先生在其《随笔》中所说的:“太极拳之刚柔相济是在
技击中有忽刚忽柔,要轻则百无所有,要重则无坚不摧,这是虚实变化、刚柔轻重互化的意思”。正因
为“极柔”和“极刚”有这样的关系,不需要有预备的过渡。因而“极柔”能极快地变为“极刚”而没
有预兆,令人防不胜防;“极刚”也能极快地变为“极柔”,令人来不及反应。然而认为太极拳是“渐
柔渐刚”的、是不允许“忽刚忽柔”的却正是现代太极拳界又一个占主流的观点。许多人既不会“忽刚
”,在转瞬即逝的可以攻击的机会出现的瞬间发不出劲力来,因而坐失攻击良机;而在攻击别人的瞬间
之前后,不需要容易给别人乘袭机会之“刚”时,肢体却发生了“渐刚”,因而也坐失攻击良机;在攻
击别人没有成功的瞬间极需要自己的“刚”立即消失从而不给别人的反攻击机会时,自己的余“刚”又
不能在瞬间消失,因而遭到别人成功的反攻击。自己也明白这是水平低的反映,然而在理论上却接受和
主张“太极拳是渐柔渐刚的”,这不是咄咄怪事吗?
“极柔极刚”还反映了太极拳的“极柔”与“极刚”的表现尤其特别的特点是经常的只能体会到“极柔
”,“极刚”则是转瞬即逝的。太极拳的“极柔”表现在置人于背势的化解中,是如《杨氏老谱·太极
下乘武事解》所说的“外终柔软而迎敌,以柔软而应坚刚”的,也就是说不是如外家拳那样要使用各种
主动的技巧强行用力地或顺势借力地主动作用于别人。太极拳的“极刚”则表现在攻击别人的发劲瞬间
,是一闪而已。所以,太极拳“劲”的尤其特别的特点就是没有持续性。正如《杨氏老谱·太极体用解
》所说的“如以持物论之,有力能执数百斤……如以全体之有劲,似不能持几斤”。打个比方,太极拳
的“劲”就象是鞭子,外家拳的“劲”(太极拳术语称之为“力”)就象是扁担。
③“极柔极刚”反映了太极拳之“极柔”与“极刚”的相互依存
太极拳“极柔”与“极刚”的相互依存反映于太极拳的发劲其手臂也是放松毫不主动用力而“软弹”的
,就是说太极拳发劲之“极刚”是以“极柔”为载体的。这是因为太极拳“极刚”之劲力是属于“动量
传递”,全身与手臂只有“极柔”地十分放松不用力不主动,“动量传递”才能顺畅,手臂才能有十分
强大力量的“极刚”。人体中“动量传递”的这一特性,在现代对于羽毛球击球的研究中已经得到了证
实,那就是对于响脆的击球,手臂肌肉象上弦一样的紧张和使用浑身的力气效果并不好;反倒使用由脚
而起的“动量传递”的力,虽然没有用很大的力,效果却很好,但要有这样的效果必须浑身放松,否则
由脚而起的力量是难以传递到手臂的。所以李雅轩先生在1974年7月12日写道:“发劲第一是要松软,第
二是松软,第三还是要松软。”现代太极拳界的很多人都撰文批评李雅轩先生所说的“大松大软”,正
是将外家拳的发劲当作了太极拳的发劲,以致得不到太极拳“极刚”的重大原因之一。
④“极柔极刚”反映了太极拳的“极刚”是由“极柔”转化而来的
《杨氏老谱·太极下乘武事解》指出太极拳是“柔软之于外,久而久之自得内之坚刚”,所以,杨澄甫
先生在《太极拳术十要》中说:“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使有分毫之拙劲……则得真正内劲”,李雅轩
先生在《随笔》中也说:“非松软纯净内劲不出,如不知松软,反不如练硬功也。”从运动解剖学讲这
是因为太极拳重视由肌纤维尽量长的预伸长而产生的力量,因此太极拳蓄劲的形式就是放松柔软,不是
象有人所说的肌肉象“上了弦”那样的“紧张”,因为这种肌肉象“上了弦”那样的“紧张”是使用局
部骨杠杆性质力量的必要条件,但对于太极拳“动量传递”的“极刚”之劲而言是扼杀。对于太极拳,
“极柔软”或者说“松净”是得到“真正内劲”必要的根本条件,这就象鸡蛋是受孕母鸡生的就能够变
成鸡,这受孕就是根本的条件,如果鸡蛋没有孕,那这鸡蛋是根本不会变成鸡的;但这受孕鸡蛋变成鸡
还必须经过孵育,不经过孵育也是不可能变成鸡的,所以鸡蛋变成鸡还需要孵育这样的必要条件。太极
拳的“极柔”变为“极刚”也是如此,“极柔”是“极刚”发生的根本条件,“积柔能成刚”是指太极
拳之刚的根本是柔,但仅仅“积柔”是不可能“成刚”的。“极柔”变为“极刚”也还需要别的必要条
件,并不是“极柔”了就自然而然能变为“极刚”的。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术十要》中所说的“用意
不用力”中的“不用力”就是“极柔软”。而这“用意”就是这必要条件。从现代医学讲,这“意”就
是“极柔”变为“极刚”的有关神经反应。李雅轩先生说到发劲有“心中一急”的描述,由此分析,这
“极柔”变为“极刚”的“意”应该是电光一闪般地骤然一顶、一沉、一撑等浑身一紧随即放松,由于
这一紧如电光一闪,以致感觉不到;李雅轩先生所说到“心中一急”还反映了交感神经的骤然强烈兴奋
一下,当然这交感神经兴奋的强度对于太极拳功夫高低者是应该有区别的。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无视“
极柔”变为“极刚”还需要其它必要的条件,认为似乎一松,就能够将别人发出去,这种说法是天方夜
谭,也是与太极拳经典理论根本相背的。由于太极拳的“极刚”是由于“极柔”才能发生,是由于“极
柔”才能传递而发生作用,所以,要得到太极拳的“极刚”必须“极柔”,或者说“要有力必须不用力
”、“不用力才有力”。当然,这“不用”之力和“有”之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极柔”也就是李
雅轩先生所说的“大松大软”。所以,《杨氏老谱·太极下乘武事解》说:“非有心之坚刚,实有心之
柔软也。”这是因为只有一味地大松大软,也就是一点不要有主动的用力,才能得到惊人的“极刚”。
这惊人的“极刚”正是“非有心”的。当然,现代太极拳界很多人断言“一味地大松大软练不出真功夫
”,认为“肌肉不能尽量放松,必须上着弦,否则就没有弹性了”,原因正如郑曼青先生所说的“终不
知劲之为用”,不知道“劲”为何物,将太极拳所认为的“力”当作太极拳所谓的“劲”来研究了,因
而也就根本不明白为什么“极柔极刚”会联系在一起。
“极柔极刚”是太极拳学练不可怀疑、不可动摇的总规则,由于太极拳“极刚”的基础和载体就是“极
柔”,所以太极拳学练从一开始就必须一门心思地一味追求“极柔”,要力求手臂在悬置的前提下不能
为其活动用力,力求手臂的活动由于“用意”即神经反应而由传递来的力也就是“气”或“劲”所作用
;在这样的基础上,要力求渐渐达到手臂既不用力又有力(当然是不同性质的力),直至能达到手臂十
分地不用力而手臂上又有十分强大的瞬间“极刚”劲力;又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使得“极柔”与“极
刚”相互能极迅速地变换,这是真正太极拳的锻炼方式。有许多人对于“不用力”不能接受,主张太极
拳和推手的初学阶段手要用一点力,结果这种主动自动的力就再也丢不掉了,往往还是越用越多,越用
越大,其所练的太极拳不是不纯粹就是属于有名而无实,初衷是学习太极拳,结果成了郑曼青先生在《
体用歌》中所说的“力学垂死终无补”了。太极拳的“极柔”使得人体在运动中十分放松,给提高、优
化生命质量提供了极佳的条件,适当的“极刚”又是强化生命质量必要的条件,太极拳无论是高深的武
术功夫还是优良的健身益寿功效都是离不开这“极柔极刚”的。所以,“极柔极刚”与“又柔又刚”是
太极拳与非太极拳实际锻炼中的一条分水岭,并不是仅仅理论上的分歧。
(二)太极拳的“运若抽丝”是怎样的
“运若抽丝”比喻古太极拳的“举动轻灵”之“一气研”无论是“极柔”还是“极刚”的力量和动作都
是象蚕、蜘蛛吐丝那样的,反映了太极拳“极柔”与“极刚”的三个重要特性:
①太极拳无论是“极柔”还是“极刚”的力量都具有“若抽丝”的活动性。太极拳“极柔”与“极刚”
的力量都是属于“气”。中国古代文化包括中医学认为“气”的本质属性就是具有活动性。正是基于这
个观点,太极拳先人将能给人活动感觉的体内现象称为“气”。所以,练太极拳如果这种力量的“气行
”受到了妨碍,太极拳就失去了可以应用的力量了。太极拳“极柔”与“极刚”的“气”在现代太极拳
界被分称为“内气”和“内劲”。所以,必须清楚太极拳的“内气”与“内劲”都是具有“若抽丝”的
活动性。就是说都有始于脚向上的传递的特性,不是局部的骨杠杆性质的特性。如果没有这样“若抽丝
”的特性,那就不是太极拳的“内气”与“内劲”。
②太极拳无论是“极柔”还是“极刚”的力量和动作都具有“若抽丝”的不断续性,有由此及彼的先后
过程,就象水的流动、风中绸带的飘动、绳标的飞行等具有始与终的连接性,活动既可能是有时间差的
,又可能是没有时间差。
③太极拳无论是“极柔”还是“极刚”的力量和动作都具有整体性,上下贯通,此动必有它动。具体地
说手之动必定是脚之动的延续,脚之动必定是全身之动的延续,其主宰是腰,直接与动作有关的起始点
都是脚。否则就不是太极拳的“极柔”和“极刚”。
由此可见,现代太极拳界有人说太极拳的“劲”中有“抽丝劲”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太极拳凡“劲”
都是具有“若抽丝”的特性,太极拳不存在没有“若抽丝”特性的“劲”,怎么可以说“抽丝劲”仅仅
是太极拳之“劲”中的一种呢?
现代太极拳界有人将“运若抽丝”之“运”解释为“匀速”。因而认为太极拳的动作都必须是匀速的。
这种理解不十分正确,有的还是错误的。太极拳之“本”是舍己从人,也就是随人而动之“缓应急随”
的“屈伸就”,太极拳动作速度怎么可以丢弃不先不后的“缓应急随”而主观自主地匀速不变?所以,
太极拳武术应用中的“匀速”之说是违背太极拳之根本的。王宗岳所比喻的“抽丝”也并无一定是“匀
速”之意。因为任何丝的抽取或抽吐并非只能是一种固定均匀的速度,蚕和蜘蛛丝的抽吐就可缓可快,
如蜘蛛平常吐丝缓慢,一旦当它感到有危险临近,就会在悬空的蛛网中借吐丝倏忽降落到地面逃遁掉。
太极拳的练习虽然以相对匀速的缓慢为最主要最经常的速度,但每一个具体动作中两脚两手的运动是不
可能式式都速度完全一致的,因为不少动作两脚两手的运动轨迹长度各自往往是不一样的,如果两脚两
手的运动速度完全一致,在这样的动作中就会出现一只手的运动轨迹已经完成了,而其它两脚一手的运
动轨迹还没有完成这样的情况了;而且练太极拳往往在一个拳式完成之际等时需要贯一下劲,有一个似
停非停的过程,如果完全匀速,也就没有这种贯劲过程存在的机会了,这样的拳就是没有生气的“流水
拳”了;太极拳应用的随人之动还需要拳经所说的“忽隐忽现”,如果总是自管自地匀速,不是将会处
处时时挨打、受制于人吗?所以,这种匀速之说是不正确的。
当然,“抽丝”的锻炼的确需要有相对匀速的要求,太极拳之“抽丝”也必须以相对的匀速开始起步练
习。太极拳的练拳中没有应用中的他人之力可借,然而凡运动必有惯性,太极拳的应用对于这种惯性是
必须要克服的,但练拳中却可以用作全身放松之自我练拳中的可借之力,然“惯性”是具有一定匀速特
性的,这是太极拳的练拳出现相对匀速的原因之一。所以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体用全书·例言》中指
出:“太极拳之主体,贵在动静有常。故练时……伸手之疾徐……须知各有常度……不可……忽疾忽徐
”。然这种“惯性”力的借用必须手不主动而以身带手,这种借用“惯性”发生的相对匀速动作是腰胯
所控制带动的,不是手足刻板固定自主控制的,尤其是这种相对的匀速不能丢离上下贯通的整体性。如
果没有了上下贯通的整体性,那么,随便怎样的匀速都是与太极拳没有关系的。所谓上下贯通的整体性
,就是每个手的动作都应是“下随于上”之脚动作的延续,而不是手的动作以脚或腰为支点的主动自动
。另一方面,也只有动作是肢体放松之由脚而起的,动作才能容易做到相对的匀速,如果手臂的动作是
由腰而起的,相对匀速就要差,手臂的动作是由肩而起的,相对匀速就必然会更差。当然手臂的动作由
肩而起和由局部之力控制,经过长期刻意的匀速锻炼,虽然没有“抽丝”特性,也可能做到死板的匀速
,所以,手臂动作匀速也不一定都是太极拳正确锻炼的反映。现代太极拳界有不少人练太极拳虽然动作
速度十分均匀,然而全是由手脚局部之力主动控制完成的这种死板的匀速,这种匀速是不可能真正做到
放松与没有“若抽丝”之动态与感觉的,与太极拳是格格不入、毫无关系的。而且,太极拳练拳相对匀
速锻炼的目的是求得“抽丝”的功夫,在有了“抽丝”功夫后的应用中是绝对不能拘泥于匀速的。因为
太极拳“屈伸就”表现于借人之力、舍己从人的随人而动。所以,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体用全书·例
言》中又指出:“手之疾徐,如能得有常度,则亦不必拘其高低疾徐之有一定法度也。”
(三)太极拳的“极虚灵处处明”是怎样的
太极拳的锻炼与应用,无论是“极柔”还是“极刚”的动态,对于精神的最终追求,都是无思无欲的“
神内敛”。到了动作熟练后,要渐渐达到如李雅轩先生在《随笔》中所写的:“主要者,是在于蓄气养
神上下功夫。心存静养,形如半睡”。尤其是到了高层次,必须如李雅轩先生在《随笔》中所写的:“
在静极默笃之后养虚灵之功夫”。无论锻炼或应用的最终追求,都是如李雅轩先生在1965年8月9日所写
的:“胸中是浑然一气的,是无所谓的,是泰然的”。平时要追求的如李雅轩先生在在1975年5月12日所
写的:“最忌在应战时,心中东想西想预先拿个主意,因为先有主意就会影响了我的自然灵机的活动,
这个道理务要知道,否则把太极拳的功夫变成了杂拳的功夫。”“极虚灵处处明”反映太极拳的锻炼到
了高层次是达到了在动态中大脑能够高度入静,没有任何主观的思维活动,就象是进入到了无梦的深度
睡眠,也就是“极虚灵”。但是,这样的精神却又不是进入深度睡眠的对于周围变化浑然不知,而是出
奇的知觉清醒灵敏与反应迅疾敏捷。如李雅轩先生在《随笔》中所写的:“在静极默笃之后养虚灵之功
夫。在练出神明灵智之后,又将它藏之于内心骨骼之中,含而不露。从表面看来,似乎什么也没有,然
而在实际上,它是包罗万象的,无所不有的,无所不然的”。这样的状态对于一般人而言是不可思议的
,一般的人当然也是不可能出现精神既如进入深度睡眠又是出奇的知觉清醒灵敏与反应迅疾敏捷这样状
态的。但是道家内功文献的记载反映:人经过特定的锻炼,出现这样的状态是可能的。这样的情况,王
重阳称之为“心死神活”。近代民国时有人还将“心死神活”用来注释《授秘歌》中的“水清河静”这
句话。而网上报导的现代对某些气功、超觉静思的研究也证明人是能够出现这样状态的,网上报导的台
湾大学校长对练道、佛等静功人士的脑电图测试也证明:达到道、佛等静功高层次的人是能够出现这样
的被称为“共振型”精神状态的。由此可见近些年来太极拳界有人所谓的练拳要追求“醉梦态”,只有
进入到了“醉梦态”才是进入到了太极拳的高层次,这是多么的错误。
(三)太极拳的“极虚灵处处明”怎样练成的
太极拳的“极虚灵处处明”当然是不可能在短期内练成的,方法不正确或错误,比如想象什么“气”在
身上到东到西,甚至想象什么“气”进出于身体而形成什么“气圈”、“气球”,想象什么“循经合脉
”等等,那么,不仅根本不可能达到“极虚灵”,要想达到“极虚灵处处明”那更是根本不可能的。太
极拳锻炼要想达到“极虚灵处处明”,只能是、也必须是如李雅轩先生在《随笔》中所介绍的:“先师
杨澄甫先生曾说:古人练拳,是分四步功夫。1、练体以固精…… 2、练精以化气…… 3、练气以化神…
… 4、练神以还虚…… ”。概括综合近代太极拳家的阐述介绍,这“四步功夫”应该是动的练拳与静的
练功相结合,在尽量“虚灵”的前提下,将正确的套路练习与拳式运用完全纯熟,然后再逐步追求“极
虚灵”。比如象李经梧先生和周稔丰先生所介绍的练静功后立即练拳,将练静功中的生理状态尽量在练
拳中延长,渐渐达到练拳始终,这样才能最终达到如孙禄堂先生《练拳经验及三派之精义》所说的“以
后静坐亦如此,练拳亦如此。到此方知拳术与丹道是一理也”。现代的医学、催眠术、超觉静思等科学
研究反映“极虚灵处处明”这种精神状态能够激活、开发人的各种不可思议的潜能。可以推想太极拳上
乘的健身益寿功效与武术技能是离不开“极虚灵处处明”的。因此,可以说:“极虚灵处处明”是太极
拳上乘的一切之源。所以,杨澄甫先生等近代太极拳家对达到“极虚灵处处明”的“心静”都有很多的
论述,但没有引起现代太极拳界许多人对于“极虚灵处处明”的重视,这也是近代太极拳家的功夫成为
“绝响”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五首第三句原文】
    开展①紧凑②乃缜密③。
【注释】
①开展——“开展”有多义,一指开阔,如宋·苏辙《和子瞻司竹监烧苇园因猎园下》:“乍分乍合势
开展。”又指从小向大发展,如元无名氏《谢金吾》一折:“我是奉圣旨开展街道。”上文中的“开展
”主要应是引申为表示掤劲姿势(肩背两臂所围成的圈)的膨开扩大。
②紧凑——一般指密切连接,中间无空隙,如现代汉语的“结构紧凑”。上文中的“紧凑”主要引申为
表示掤劲姿势(肩背两臂所围成的圈)的裹合严密。
③缜密——指细密,如《礼记·聘义》:“缜密以栗,知也。”上文中的“缜密”是引申为表示没有可
被攻击的被绽,无隙可击。
【语法修辞分析】
“开展紧凑乃缜密”被省略了主语“人体姿势”。
“乃缜密”的主语“武术应用﹙或技击﹚”也被省略。
【今译】
    动作姿势既开展又裹合,应用时无隙可击。
【讨论】
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王宗岳原序解明》中对“开展紧凑乃臻密”的解释是:“开展大也,松
其筋肉,初学练拳先求姿势开大,谓能舒筋活血,容易转弱为强;而后研究外能筋骨合一、内有精气神
相聚,谓之紧凑;内外兼修,加以动静变化,自开展而及紧凑,身体强而使用全,可至臻密境矣。”应
该认为这段话是很经典的全面解释。那就是说“开展紧凑”主要是指太极拳“举动轻灵”的姿势状态,
并且也关系到精神与神经反应状态。
(一)“开展紧凑”的不同
太极拳“举动轻灵”的姿势状态可以从陈炎林先生的《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和黄元秀先生的遗文中
略知大概:太极拳就站立的高度而言,有高、平、低三种架子,就“开展紧凑”而言,有大、中、小三
种架子,而大、中、小每种架子都有高、平、低三种架子。其中大架子尤其符合培补元气、舒筋活血、
健身强体的养生需要。练习时的精神追求无思无欲、恬淡虚无,反映了精神的开旷。从锻炼练习的速度
说,大架子动作方面注重缓慢;练习力量上,没有发劲;从练习的外形说,姿势开展,在“开合按势怀
中抱”的前提下,力求大、高和极,比如单鞭两手可以前后拉得很开展;又比如玉女穿梭,上方的手在
符合武术要求的前提基础上可以尽量高与开;搂膝拗步的前按掌在“开合按势怀中抱”前提下可尽量伸
展些;至于腿法,黄元秀先生的遗文还披露了太极拳追求“直”和“起”,所谓“直”,就是攻击之腿
脚必须挺直;所谓“起”,就是攻击之腿脚要高,要达到最大的范围;大架子的低架子,还要求大腿与
裆相平,这些都是为了实际应用时能够游刃有余打好基础,都不是对真正实战的模拟锻炼。由于养生而
获得强健的体质是一个人终生的需要,强健的体质也是在实战中能够不败与取胜的资本,所以,大架子
是太极拳初学直到上乘境界都是最经常锻炼的形式,既是初学时的唯一拳架形式,又是上乘境界的主要
拳架形式。小架子则是最接近实战实际的锻炼。可想练这种架子时的精神与神经是处于特殊之临战宁静
状态的,既放松虚灵,临战的潜意识又充分地活动,反应极其敏捷,反映了精神的收拢。可以推想小架
子从练习的速度说,是以快为主,动作灵敏迅速;从练习的力量说,势势频频发劲;从练习的外形说,
就必须基本符合实战的实际,各势紧凑,比如单鞭的随捋之按,两手是不可能前后拉得这样开展的;玉
女穿梭的边捋边按,上方的手不可能是超过头部太多的,搂膝拗步的前按掌不可能尽量开;分脚的随捋
之踢,腿也不可能伸直。因为实战是既不允许太开展的,也不允许太紧凑的,不然就不利于攻击和防护
。如只顾开展,臂肘部完全伸直,肘被人折断的危险最大;踢蹬脚时膝完全伸直,膝被人击断的危险也
最大;而且肘和膝完全伸直被人反攻击以及侵入胸肋和腹裆的可能也较大;当然实战也是不允许太紧凑
的,如果只顾紧凑,攻击就必然达不到目的,自己四周的外围就极容易被敌人控制,化解也丧失了宽裕
的余地。小架子的腿法还追求黄元秀先生遗文中所披露的杨家练拳的“风”和“波”。所谓“风”,就
是出腿有风,不仅腿脚向外攻击极其疾快,而且速疾收回,因为武术中有“起脚半边空”之谚语,腿脚
的攻击和收回如不极其疾快,很可能遭敌人乘袭;所谓“波”,就是攻击的腿脚至腰如同波浪,这是劲
贯于脚的反映。
(二)“开展紧凑”的关系
太极拳所谓的“开展紧凑”,应该理解为“开展”前提下的“紧凑”,或包含着“紧凑”的“开展”。
因为只有这样,太极拳整体动态外形就会是使得敌人或如遇到了一个球体,这个“球体”既扩大膨开,
又收拢裹合,对其攻击,既没有着力处,会不知不觉滑偏了方向落空,找不到缝隙可入而处处受到牵制
;又或如遇到了一个漩涡,会被吞进吸入而落空。由此可见,太极拳无论是“开展”还是“紧凑”都不
是无限度的;都不意味着“拒人于国门之外”,都必须有“引进落空”的体现。而且无论是“开展”为
主的还是“紧凑”为主的都是“开展紧凑”兼顾、都是“开展”与“紧凑”相依存的。如太极拳大架的
“开展”是必须有限制的,因为“大架”也是武术,武术是不同于体操舞蹈以及戏剧武术的,体操舞蹈
以及戏剧武术无须考虑武术攻防,纯粹着眼于观赏造型,可以尽量夸张地开展。如戏剧武术在表演中还
吸收了杂技形象,有了托天架拳和托天亮掌、朝天蹬脚、两腿一字分开卧地等造型姿势;然而这些姿势
如在武术应用中出现无异于自杀,所以在武术应用中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虽然太极拳与其他武术一样
有腿脚手臂尽量伸展,如直腿至脚碰到头的基本功锻炼,因为这无论对于健身益寿还是武术都是有益的
,但基本功锻炼与拳架锻炼是两回事。所以太极拳大架的“开展”必须是以反映武术实际应用中的最大
的开展为限度。当然,太极拳小架的“紧凑”也是有限度的,不能违反实战的模拟。现代太极拳界的锻
炼普遍表现为一味地追求“开展”,反映为“紧凑”被丢失的“散”,而且“开展”普遍表现为“拒人
于国门之外”,失去了“随人而动”的“引进落空”的体现,表现为手的动作轨迹都是以自身为圆心的
弧线,这样,太极拳的“开展紧凑”都被丢失了,太极拳的武术价值也丧失殆尽了,因而是不正确的。
现代有的传统武术实践甚至有将“大架”的“单鞭”当作了实战中的实际外形,擂台联赛中,在一掌击
人的同时另一手变勾手毫无实战价值地故意向后直拉,使人明显感到是在刻意展示“大架单鞭”的姿势
,然而这应该是戏曲表演中出现的形象。拳架姿势是为武术实战所用的,不应该是武术实战为展示拳架
姿势所用的,不然岂非是削足适履了吗?而从拳理拳法角度说,就是违背了对“开展紧凑”的遵循。
【第五首第四句原文】
侍机①而动如猫行。
【注释】
①侍机——“侍”之音shì,有陪伴、随从、奉养等义并通“待”;“待”之音dāi,表示等候,如《左
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故待之。”“机”之义有事物变化之所由,先兆、征兆、时机
、机会等,上文之 “侍机而动”之意为侦察和依据对方的微小动作先兆及变化而动作。
【语法修辞分析】
    “侍机而动如猫行”的主语“人的肢体”被省略。“猫”之后省略了“捕鼠”。
【今译】
    静察敌人微小变化之先兆而动,就如猫捕鼠之行走那样探索状地移步。
【讨论】
太极拳“举动轻灵”的动态是怎样的呢?有的人往往将“轻灵”联想为“轻快”,似乎太极拳的动态是
“飘飘荡荡浪里钻”之“无根”的。可以肯定的是太极拳的动作必然是轻快的,但太极拳的动态不是“
飘飘荡荡浪里钻”之“无根”的,而是“侍机而动”的。“侍机而动”显然不等于是“飘飘荡荡浪里钻
”之“无根”的,而是必需“有根”的。哪里有猫一看见老鼠就表现出“无根”之“飘飘荡荡浪里钻”
样子的?然而,“侍机而动”或者说“见机而行”可以说是所有武术的实战原则之一,并非太极拳所独
有。那么,太极拳的“侍机而动”与非太极拳武术的“侍机而动”是不是一样的概念呢?“如猫行”就
明白反映太极拳的“侍机而动”与非太极拳武术的“侍机而动”的概念是不一样的。比如:
①许多非太极拳武术的“侍机而动”往往是表现为主动动步、主动进退、主动大起大伏的“窜蹦跳跃”
,有的临战时主动动步的步法有些象拳击的脚步,以不断无谓地消耗着自己体力的代价扰乱敌人的攻击
判断;进退则有的表现为主动地拚命似地冲向对方实施攻击,这样有可能对方应对不及因而攻击成功;
也有可能反而使得对方能够得以守株待兔,反而遭到对方方便的反攻击。又有的为了避开对方的攻击,
表现为对方还没有动步,自己就先主动绕着对方兜圈子走,这样有可能对方转身笨拙因而成功避开对方
的攻击;然也有可能、而且往往还反而使得对方能够以逸待劳,因而无法避开对方的攻击,或避开对方
攻击的效果不大。武林大会上这样的实例不是太多了吗?而这些反应都不符合太极拳“如猫捕鼠之行”
的“侍机而动”。太极拳“如猫捕鼠之行”的“侍机而动”应该是内家拳“以静御动”的表现,因而是
从容不迫非动不可才动的,这样在与敌人未接触之前应该是不动或少动的,因而太极拳没有拳击那样不
断主动蹦跳的步法,不会不顾死活主动冲向对方进步,也不会预先就主动绕着对方转圈走,因为这些行
为都是违反“以静御动”的。太极拳“如猫捕鼠”之“侍机而动”,那是在对方尚没有出现背势的临战
时为“彼不动,己不动”,对方一旦有动作发生的先兆,有太极拳懂劲层次的功夫者就会如李雅轩先生
所说的由于静极默笃而出现的“灵机”不假思索地发生了神经反应,“彼微动而己意已动”,在对方动
作的同时发生动作,象接飞来的蓝球那样与对方相接触,“如皮燃火”般咬住对方的背势实施攻击,就
象是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因为任何主观的行动都有明确的目标,一般都有其横侧的防卫薄弱
之处,这就象是地面的高射炮打空中的飞机,弱势打强势;使得对方分身乏术而顾此失彼,大意失荆州
,杨氏拳诀称其为是“中在得横”。而在对方静候时,对方也会是有防卫薄弱之处的,一旦发觉对方的
防卫薄弱之处,如杨氏拳诀所说的“闪赚无全空”,欺骗性的亦真亦假的动作一晃,也在对方应对的同
时,如杨氏拳诀所说“触手即占先上先”,打对方一个猝不及防。这些情况在传统四正推手与现代竞技
推手中常常出现,有这类经验的人知道当双方都可以攻击对方的机会出现的情况中,一般都是谁先攻击
谁吃亏的,“飘飘荡荡浪里钻”之“无根”的主动也是要吃亏的。
②所有非太极拳武术的“侍机而动”主要是凭借目视耳闻,一旦接触,完全凭借自己的主观盘算和经验
习惯来完全主动地支配自己的手足活动,有打着的也有打空的。太极拳武术的“侍机而动”则一经接触
则沾粘连随地借力而动,借敌人攻击的力量在瞬间化解敌人的攻击和置敌人于背势,从而让敌人送上门
,任由自己在这一瞬间从容、方便、准确地攻击敌人。这种“侍机而动”主要是凭借与敌人所接触的“
听劲”,而且这“机”是指“彼微动”这样对方微小的、还没有发生的动作先兆,思想上则完全是不假
思索的,如李雅轩先生所说是“心中无一定的主张”、“无所为”的,这样,对于对方的攻击,“自己
莫明其妙地就会预先知道”,而且,化解对方的攻击并置对方于背势也是不动脑筋而是由对方来完成的
,似乎自己手足的化解动作是委托给对方了。听起来不可思议,然而在具有实战需要之浓缩的四正推手
中,有这样经验的人确实感到是如此,尽管没有完全达到杨澄甫先生所说的“心中不知,敌跌出矣”,
但也有这样的一些感觉了。就是究竟是怎么化解对方的攻击并置对方于背势之前、后与过程中,自己是
根本没有思考和主动的。
③“如猫捕鼠之行”还是太极拳之拳架锻炼与实战中“步履要轻随,步步要滑齐”等的概括。外家拳一
般进退分明,暴露无遗,脚未进,身躯已经反映出脚将进了;脚未退,身躯已经反映出脚将退了。太极
拳的进退步法形式则主要是脚移动时离地面较近象是滑动似的悄无声息,就象是瞎子探索状地移步,就
象是“进而欲退,退而欲进”,被称为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似乎移步是遮遮掩掩的。从力学角
度讲,这种步法就是离地移动的一脚尚未落地之前,身体重心始终是由另一脚支持着绝不移动的,这样
,即使落地之脚落了空或受到了对方的攻击,也不会影响身体重心的稳定。叶大密先生 1967年6月12日
在他的《谈谈我的推手体会》一文中则更直观地称其为“脚动身不动”。“如猫行”的步法不仅使得练
太极拳者在一脚轻灵“无根”的移动中身体重心如落地“有根”般的稳定,而且往往使得对方难以察觉
。因此,顾留馨先生在他的著作中介绍一些近代太极拳家称杨家太极拳的进步是“偷上半步”。这是因
为这种步法是在与对方搏斗时虽然自己身躯没有移动的反映,其实脚已经进或退了。如李雅轩先生所说
的“进则令其觉察不出来,我已进去使其不能逃避;退则令其不知我已脱开他发劲的范围”。可见“如
猫行”的步法也是太极拳之“人不知我”的一个因素。而从健身角度讲,“如猫行”的步法是强健腿脚
的一种很好的锻炼方法。事实上现代练太极拳资深者几乎都知道太极拳步法应该“如猫行”,但有不少
人练起拳来前脚落地似乎沉重有声,假设前脚是落在河上的薄冰处,可以想象薄冰必定会被踩得破碎而
前脚会陷入到冰下的河水里去的,所以这种步法是违反太极拳“如猫行”法则的。而要做到步法“如猫
行”,一个重要的关键是必须以腰胯带动脚;而要以腰胯带动脚,腰胯的运动或运动趋向必须与脚的运
动方向相反,而且脚的运动是由腰胯的运动所引起的,腰胯的运动则又是另一着地之脚传递上来的。这
种腰胯与腿脚的反应正如王培生先生在《吴式太极拳诠真·太极拳推手对身法的要求》所说的“如迈左
脚时左胯微向后抽,同时右胯微向前挺,反之亦然”,只有这样,在脚步移动时,无论腰胯还是腿脚才
是放松的。其实,这样的方法凡是太极拳都是如此的,孙禄堂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尤其多次强调,称为是
“两腿里根同时往回缩劲”。
需要注意的,“如猫行”是对太极拳“侍机而动”的举例说明。“侍机而动如猫行”主要是指猫捕鼠时
的精神与行为之整体的神态。因此,“如猫行”并不是单单指太极拳的步法,也不是说真的要模仿猫那
样的行走。太极拳手足一切“轻灵”的“举动”都必需满足沾粘连随与发劲的需要,这些“轻灵”的“
举动”都是属于“侍机而动如猫行”,这是猫捕鼠时的神态不能全部包括的。
第六首太极拳古歌诀探释
【第六首原文】
掤捋挤按四方正①,采挒肘靠斜角②成;
乾坤震兑③乃八卦,进退顾盼④定五行。
【注释】
①方正——即“正方”的错序说法,意为正方向,就是以“八卦”图推理分析时假定为的东、南、西、
北四个方位。
②斜角——即“斜角方”的省略说法,也称为“隅角”,是指以“八卦”图推理分析时假定为的东南、
西南、西北、东北四个方位。
③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
④顾盼—— “顾盼”有多义,“顾盼”原表示向左右或周围看来看去,“顾”与“盼”是同义,没有固
定的是表示向左看还是向右看的规定。如《后汉书·儒林传论》:“俯仰顾盼,则天业可移。”但上文
中的“顾盼”是与表示步法的“五行”相配合的,明显反映是引申借代表示向左与向右的转身,并按古
文化“左先右后”的次序,以“顾”借代表示“左转”,“盼”借代表示“右转”,这是太极拳理论中
特殊的一家术语。民国时开始,很多人对于“顾盼”的理解就束缚于“向左右观看”的词意中,没有理
会到“顾”与“盼”是古人分别对“左转”与“右转”的引申使用表示法,这种认识一直延续到了现代
,从而一直没有能够正确理解古人将“进退顾盼定”与“木火土金水”配合用以表示“进步、退步、左
转、右转、中定”的原意。
【语法修辞分析】
    “乾坤震兑”并不是单单指“乾坤震兑”,而是借代指“乾、坤、坎、离、巽、震、兑、艮”,或
者是“乾、坤、坎、离、巽、震、兑、艮”的省略说法。因为“乾坤震兑”仅为四卦。这是古人常见的
一种省略的表示法。
“进退顾盼定五行”的“五行”之前省略了“乃”一类的判断词。
【今译】
   (按八卦五行易经理论分析),掤捋挤按分属于北、南、东、西四个正方向,采挒肘靠分属于西北、
西南、东北、东南四个斜角方向;(分析太极拳动作的)乾、坤、坎、离、巽、震、兑、艮是八卦;(
而分析太极拳步法之)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原地不动(的用水、火、金、木、土)是五行。
【讨论】
    几千年来,周易学中的阴阳八卦五行理论在中国古文化各学科中有十分广泛的哲学指导应用和直接
的抽象、类比、分析、推理的应用。比如对于中医,有“易医相通”之说,至今中医的辩证论治还离不
开周易学中的阴阳五行理论,而中医针灸学之“子午流注”中的阴阳八卦五行理论演绎推理,至今还无
法用其它的方法取代。因此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的学识十分渊博的唐代孙思邈甚至说:“不知易,不
足以言大医”。周易学的阴阳八卦五行理论实实在在是值得我们中华子孙自豪的世界性宝贵的文化遗产

古太极拳“十三势长拳”在古代的分析演绎推理也是以阴阳八卦五行理论作为工具的,从王宗岳拳谱与
杨氏老谱中可以发觉:古人依据这种理论,得以宏观分析与掌握古太极拳其中的规律,提纲挈领地指导
古太极拳的学练和传承。所以,郑曼青先生在《郑子太极拳十三篇·通玄实》中说:“若舍阴阳五行而
论太极,是为无稽之谈,不足计也。”现代太极拳界有人将太极拳理论中的阴阳八卦五行说成是胡说八
道,这显然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说法。
周易阴阳八卦五行理论虽然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包括太极拳的传承中发挥过重大的作用,但毕竟是
古代一种朴素的辩证法,在被作为分析演绎推理应用时如果思路机械,不能融会贯通,也容易造成牵强
附会。而太极拳的许多分析推理到了现在也不是非得处处用阴阳八卦五行理论不可,很多的分析推理是
可以被现代更微观、准确的科学所取代的。由于中国近代大量西方先进文化的涌入,中国社会知识结构
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到了民国时,太极拳的理论也吸收进了先进的医学、力学等文化,而此时精通阴阳
八卦五行理论并能够娴熟正确应用于太极拳分析推理的人也是极少的了。因此,象许禹生先生这样受过
深厚传统文化教育的人在《太极拳势图解·太极拳之意义》中也说:“现在科学昌明,后之学者若以几
何、重学等理说明之,而不沾于易象,则所深望也。”
应该明白:周易理论是属于抽象的哲学,而太极拳理论是属于具体技艺的科学,古代也并不是只有太极
拳应用周易理论。太极拳需要抽象的哲学概括抽象,但抽象的周易理论不等于是太极拳理论。因此,学
习太极拳,不是非得将全部周易理论都照搬学通。太极拳分析中使用的“阴阳、虚实、刚柔”等周易理
论名词都仅仅是一种符号。事实上,民国后的太极拳书籍中许多阴阳八卦五行内容都反映为牵强附会、
画蛇添足。有的太极拳著作搬入大量的阴阳八卦五行周易内容,其实与太极拳是无关的牵强附会的结合
。尤其是现代太极拳界中的很多人对于阴阳八卦五行知识仅知皮毛而一知半解,有的太极拳“名家”连
“阴阳”的概念是什么也不懂,就在著作中大谈“阴阳”,有将“阴阳八卦五行”神秘玄虚化到手足活
动如掤捋挤按的方位、姿势都有固定的规定,甚至有说根据“阴阳八卦”,太极拳不得朝向北打,不然
会死人,太极拳被当作是一种有刻板规矩之宗教仪式而不是武术了;有说不学习周易阴阳八卦五行理论
是不可能学会太极拳的,甚至有将历史上的易学家都当作太极拳家,将易学与太极拳混为一谈的;有说
讲“阴阳五行”是太极拳特点,显然是将“阴阳五行”当作太极拳专门理论的。这些错误说法也是现代
太极拳理论被搞得十分混乱的一大因素。因此,对于这些画蛇添足、故弄玄虚的说教,现代太极拳学练
者是应该唾弃的。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古人究竟是怎样用周易理论演绎分析太极拳的,有条件者是应该
加以研究探索的,但不能是牵强附会的,应该是辩证的、合理的。作者 魏坤梁
--------------------------------------------------------------------------------------------------
怎样认识太极拳的“双重” 怎样认识太极拳之虚实 怎样认识太极拳之刚柔 怎样认识太极拳之方圆 怎样认识太极拳之“太极” 怎样认识太极拳之“阴阳” 六首太极拳古歌诀探释 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十三势歌》探… 郑曼青先生拳论《散手》探讨 太极拳断想1--13 太极拳之“气”与“劲”的探讨 太极不动手:开启太极拳之门的金钥… 秋桐斋太极随想 练拳体悟1-12 一句话学太极拳 大话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八十三式七言歌 太极心得 武式太极拳内功捷要 太极拳技击功力训练的有效途径 太极拳之内功修炼 太极拳内功修炼指南 松腰略说 太极拳之秘 内家拳桩功的境界和层次 练太极拳最容易被忽悠的19条 太极拳懂劲\发劲 缠丝劲训练 太极拳的道理 太极桩功 田金龙教授谈太极拳推手散手 田金龙教授谈太极拳推手散手 郑曼青的 应敌诀 和发劲诀 你毁了我的太极拳---太极拳应怎样… 内家武学易骨、易筋、易髓解密 杨露蝉『圈內打人,圈外推人』解密 杨健侯秘传太极拳内功述真 讲透彻太极拳的道理 太极拳509问 内家真传“老牛筋” 孙存周口授太极实战要领 杨露禅太极门点穴秘谱 杨氏太极秘法—以脊柱行拳 中医看内家拳修炼 太极拳穴位采气功法 太极拳步伐训练 学习太极拳的密决 杨氏太极拳天机直泄 太极拳经典摘抄 太极拳修炼十七句金言 炼心之要 有关太极拳的“松” 谈谈太极拳发力 陈氏太极拳的用肘法 孙禄堂谈内家心法-龙虎二气 拳势拆解是学练太极拳的重要阶梯 陈式太极拳动作名称 拳劲 打肘歌诀 陈式太极拳83式(一路)[学拳笔记]… 陈式太极拳83式(一路)[学拳笔记]… 陈式太极拳71式(二路)[学拳笔记] 太极桩功函授教材:太极桩功 怎样把练功融入生活之中 桩功的修炼意义 “重心”是太极拳道虚实变化的中心 练习太极,不要配合呼吸 孙南馨:怎样才能练成一名太极拳家 发力的原理法则和公式 练习太极,不要配合呼吸 “重心”是太极拳道虚实变化的中心 太极拳之“掤劲”述真 太极拳内劲与人体筋骨结构变化 盘架子与攻防想象 太极拳的内功修炼 太极拳的内功修炼 陈氏太极拳的腿部缠丝 “太极腰”的锻炼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枢色

2014-12-20 04:47:32

楼主又闹绯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2

秘籍

2014-12-17 19:32:09

【注释】
①意——指动作意愿,“欲”的意思。根据太极拳“虚灵”、“神内敛”的法则,太极拳锻炼之初的动
作是由主观意识支配的,进入“愈练愈精”的成熟阶段后就自然地渐渐不再完全依赖主观意识,而是主
要或完全由不经过意识支配的潜意识﹙无意识又称为“真意”﹚支配的。
②后天——古文化将人出生之前所得和所形成的均称为“先天”,出生之后所得和所形成的均称为“后
天”。如清《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一》:“先身而生谓之先天,后身而生谓之后天。”意思为:人
或动物的“先天”就是在母腹内的生长期中所得的和由遗传所得的,“后天”就是在出生离开母体后的
生长期中所得的。这样,人刚出生时父母所赋于的充满生命力的生理也被称为“先天”,而随着生长有
人为等因素形成的生理则被称为“后天”。经引申运用,“先天”、“后天”还有其它意义,如道家将
精神的高度入静称为“先天”﹙因为母腹内的婴儿是无思无欲的﹚,将运用日常的意识思维称为“后天
”。如明·伍冲虚《仙佛合宗语录》:“凡有念虑存想,知见睹闻,皆属后天,所谓浊源也。”“若夫
无念无虑,不识不知,虚极静笃时,即属先天,所谓清源也。”由于“先天”也指“无极”,“后天”
也指“太极”, 所以,尚未出生的生命又被称为“无极”,已出生的生命又被称为“太极”。上文的“
后天”主要是指精神方面的。
③还——指返回、恢复等,如《左传·隐公四年》:“诸侯之师败郑徒兵,取其禾而还。”文中的“还
”为返回之义;《汉书·史丹传》:“吾病寖加,恐不能自还。”文中的“还”为恢复、复原之义;上
文之“还”兼有返回、复原之义。
【语法修辞分析】
“意上寓下”中之“上”与“下”并非单单指上下,而是借代指上下前后左右四面八方各个相反方向。
“后天还”,其意为“后天还先天”,因为后天所还必是先天,为字数限制、音韵需要等因,将“先天
”作了割裂省略。
【今译】
向上的动作反应,必有向下的动作反应,(其它也如此);此是后天返还先天的真意所支配的。
【讨论】
(一)太极拳“后天还”
“神内敛”是太极拳健身益寿与武术的精神根本。没有“神内敛”,太极拳是不可能有上乘的健身益寿
与武术效果的。然而,对于一般人而言,肢体活动时是不可能心静的,“神内敛”更是不可能的,那么
,肢体活动的太极拳怎么“神内敛”呢?就是要依靠不假思索地进行肢体活动、无意识地练习和应用。
杨澄甫先生将这不假思索、无意识地练习和应用称为“无须有心之运用耳”,而这“无须有心之运用耳
”对于道家来说就是“后天返还先天”。
道家观念中,有意识的被称为“后天”,不经过后天意识支配的被称为“真意”或“先天”﹙现代称为
“潜意识”或“无意识”﹚。“先天”就是高层次的“虚灵”、“神内敛”。对于太极拳,“后天返还
先天”不仅是指练静功时精神要达到无思无虑、物我两忘的高度入静的境界,而且拳术的练和用最终也
要达到不假思索、似乎本能地完成,这是一个质的飞跃,标志着太极拳的锻炼脱离了“着熟”层次,进
入到了很多人所达不到的“懂劲”这一个更高的层次了。《杨氏老谱·太极懂劲解》就指出:只有达到
了“无须有心之运用耳”这样的境界,才能称为达到了“懂劲”。古人往往从哲学的高度将这样的过程
总结为 “从太极到无极”和“从后天到先天”。这一过程其实是反映了所有技艺学练所要求达到高境界
的一个具有普遍性的规律。
(二)怎样“后天返还先天”
怎样“后天返还先天”呢?或者说“后天返还先天”应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呢?对此,先秦著名学者荀子
有一段话反映了古代有识之士对这个问题符合客观规律的认识,荀子在《荀子·解蔽》中说:“虚一而
静”是“心未尝不臧(藏)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满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
谓静。”就是说精神之虚空是以广博记忆的存储为基础的,精神之单一是以思维的众多为基础的,精神
之安静是以先前之意念活动为基础的。荀子所说的“心未尝不臧(藏)也”、“心未尝不满也”和“心未
尝不动也”都是“后天”的反映,而“虚”、“ 一”和“静”都是“先天”的反映。荀子的这段论述也
是对《老子》第二章所说的“有无之相生也”这一自然辩证法的具体阐释。这一观点是符合现代关于潜
意识形成机理之科学研究结果的。太极拳的“后天返还先天”也是必须遵循这一规律的,即要想达到“
先天”必须经由“后天”努力。具体地说,在太极拳的初学阶段,在保证精神相对安静的前提下,在学
练要认真体悟太极拳各种要领在动作中的体现、要接合对于动作用途的理解,进而在练习中要穿插进“
眼前无人若有人”的模拟实战想象;在这样长期锻炼达到很熟练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逐步放弃原来所
用以支配的意识,和培养不假思索、静思息虑练拳的功夫。当然,这样的过程是需要多次反复的,渐渐
地“虚、一、静”的先天境界也就达到了。如果不经过这样的过程,或者把这样的过程颠倒过来,那么
,要想“后天返还先天”无异于想白日升天,可说是属于痴心妄想了。由此可见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所
认为的练太极拳始终是要“意在动先”这样的观点是不符合“后天返还先天”的,而有的人认为初练太
极拳阶段就要完全追求安静,不应该“眼前无人若有人”,将模拟实战想象说成是“外家拳的练法”,
这样的认识也是不符合“后天返还先天”的。更还有一位“名家”认为太极拳一开始就要追求什么“心
脑不接”,对于别人的攻击只需意识上不加理睬,就象被蒙上了眼睛没有看见就可以化解掉了。这纯然
是童话中的驼鸟遇到攻击时将头埋到沙堆下以为就可以避免掉被攻击的天真可笑了。太极拳锻炼追求《
杨氏老谱·太极懂劲解》所说的“无须有心之运用耳”无疑是最终必须追求到的,但这“无须有心之运
用耳”正如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比喻的象是打算盘不用背珠算口诀,那是在珠算口诀运
用得十分纯熟后所自然形成的条件反射的动作反应,如果打算盘始终不放弃背珠算口诀,不用背珠算口
诀而能够正确打算盘无疑是不能出现的,而没有经过背着珠算口诀长期运用得十分纯熟,不用背珠算口
诀而能够正确打算盘那也是不可能出现的。在武术搏斗中如果谁在没有经过上述有意识反应的训练后自
然形成条件反射之前就用这种不加理睬的“心脑不接”,显然那就是放弃化解而任人宰割般地被别人攻
击了。因此,这种“心脑不接”说是十分错误的。
(三)何谓“意上寓下后天还”
“意上寓下后天还”揭示了古太极拳动作的又一个重大的内在规律奥秘。那就是太极拳之练用中,人体
内存在着不经过意识支配的相反的神经反应规律和相反的运动规律,这其实也是“一处自有一处虚实,
处处总此一虚实”的一种反映。
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将“意上寓下”解释为“欲上先下,欲前先后,欲左先右”,比如要往上升起之前
先往下蹲一下、往前跳之前先往后退一步,这种解释是不正确的。因为“欲上先下”、“欲前先后”等
在时间上都是有先后的,不是同时的。而“意上寓下”是指没有先后之同时的。比如躯体向前运动的同
时,躯体必然有向后运动的趋向;手向前运动的同时,躯体必然有向后撑的趋向,就象是物体运动刚开
始的惯性。正因为这样,太极拳的运动中才会有“支撑八面”出现。“支撑八面”使得人体的重心能够
在快速的移动和转动中也保持十分的稳定。这就是《杨氏老谱·太极圈》所谓的“中土不离位”。这种
“中土不离位”对于避免“双重”,保证无论哪一只脚移动的灵活和自由是十分重要的,是“以柔克刚
”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许多人没有这样的运动反应,都是凡身体向前的身体各部位都向前,凡身体
向后的身体各部位都向后,凡身体向上的身体各部位都向上等,比如有的人在做白鹤亮翅时全身都往上
升。因此这种“意上寓下”的神经反应规律对于一般人而言是很不习惯的或想不到的,往往也是难以做
到的。这种“意上寓下”的神经反应规律有的是人体内动量传递必然发生的一种力学现象,有的是培养
而成的反应。运动力学指出:如果人体内发生的力使得一个身体环节向下,由于反作用,必然会同时引
起另一个环节向上;如果一个环节向左,则必然会同时引起另一个环节向右,这样的“相向运动”可造
成人体内某一部分的动量(即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传递到另一部分,比如从腿传递到臂。太极拳所使用
的是活动传递的劲力,正是充分利用了这种“相向运动”,而太极拳中很多的“意上寓下”是由这种“
相向运动”自然形成的。所以,太极拳的学练之始必须十分自觉有意识地锻炼这种“相向运动”。另外
,太极拳中有的“意上寓下”是经过有意识的培养训练形成的。那就要根据太极拳的武术需要加以认真
的培养锻炼。比如揽雀尾之按的躯体向前移时,身体是不能主动全都一味向前的,躯体的向前运动是必
须完全被后腿所推动的,躯体的腰骶部是必须向后撑的;而揽雀尾按之前的后坐时,躯体也是不应该主
动一味向后的,躯体的腰骶部是必须向前撑的,躯体的向后运动也是必须完全是被前腿所推动的等等。
另外,“意上寓下”也不等于身体有不同的部位完全分开来运动方向相反。比如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认
为太极拳有的动作是以腰为界,腰以上向上升、腰以下向下沉这样的上下对拉拔长,这种说法是不符合
实际的,是错误的。实际上,如白鹤亮翅这样的拳式,有了“意上寓下”的反应,全身向下沉的肌肉是
从颈椎上端开始向下沉的,又由于全身骨骼没有向下降,就出现全身从胯开始向上升的感觉,从而会感
到既全身下沉又头向上顶起来、胯部上下脱开似的。而在向前移动身躯的拳式中,有了“意前寓后”的
反应,身躯是既感到向前移,又是感到向后撑的。可以说太极拳的“意上寓下”是不存在身体中有两个
部位分开来向相反方向运动的。“意上寓下”当然也是必需有意识地经过长期的锻炼,最终使得这种相
反的神经反应形成潜意识,也就是不需要经过意识支配的条件反射,使得所有的动作都“意上寓下”,
不然,所练的太极拳就还是不合格的,所以称为“意上寓下后天还”。
(四)太极拳其它的“后天还”
太极拳的“后天返还先天”除了“意上寓下”这类相反的神经反应外,还包括了“从有为到无为”与不
“舍近就远”等。分述于下。
①“从有为到无为”,也有说成是“从有形到无形”、“从有法到无法”,这是所有学问、技艺达到上
乘层次的反映。如兵法和中医等都讲究“法无定法”,所谓“从有法到无法”的“无法”就是“法无定
法”。比如中医治病讲究辩证论治,一方能治多病,一病又有多方可治。武术中也存在着这种规律,任
何一种拳术套路不可能囊括实际应用中的所有动作,套路中的拳式是很有限的,而实际应用发生的拳式
形态是无限的,各种单式练习或套路练习其实极少有能原封照搬套用到实际应用中去的。因为套路中的
拳式动作只是实际应用中无数个实用动作中某个典型的代表,实际应用大多是需要有所变通的。所以也
出现了同一个拳式可以有很多的实际应用;而同一个实际应用,又存在于很多拳式中。初学太极拳的人
往往以为一招一用,甚至有人以为头一遍的野马分鬃与第二遍的野马分鬃有不同的用法。但到了熟悉后
与到了懂劲阶段,这种认识是应该消失的,是应该如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说的掤捋挤按
四势是“变化无穷”的。武术界有“法即无法”、“有招有式都是假,无招无式才是真”这样的谚语,
太极拳学练从规规矩矩按照既定招式练习,到无固定招式的变化无穷应用,这是太极拳“后天返还先天
”的又一种表现。
②对于太极拳来说,“后天返还先天”还包括不要有预先的主观愿望,一切都由静极默笃中的虚灵根据
十分灵敏的皮肤触觉“听劲”来条件反射似地支配动作。杨澄甫先生等太极拳家将有预先的主观愿望称
之为“舍近就远”。比如先有了攻击对方胸部的念头,随之才有拳头冲向对方胸部,这就称为“舍近就
远”,也是“后天”的表现,这样的反应存在着很多遭到对方反攻击的不确定因素。“不舍近就远”就
是要打送上门来的,是没有预先盘算的。做到了这样,攻击的成功率无疑就高得多了,这也是太极拳“
后天返还先天”的一种表现。
第三首太极拳古歌诀探释
【第三首全文】
拿住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
动分静合屈伸就,缓应急随理贯通。
【第三首第一句原文】
拿①住丹田②练内功③。
【注释】
①拿——“拿”的本义是“用手取”,引申为表示把握、掌握,如清·李渔《奈何天·筹饷》:“三倍
利钱是拿得稳的。”老舍《老张的哲学》:“褚三虽不曾玩过表,可是拿时间比表还准。”上文中的“
拿”则是勿忘勿助地守候住之意。
②丹田——道家内丹功标志性的基本概念之一,道家内丹功认为人体有上、中、下三个丹田,大多认为
上丹田在人面部两眉端连线中点的头部里面,中丹田在人胸部两乳头连线中点的胸腔里面,而下丹田则
在人之脐或脐略下的小腹里面;上、中、下三个丹田是道家内丹功修炼时所谓“真意”之“勿忘勿助”
微微守候之处,是道家内丹功所谓“气”的汇聚和“结丹”之处;但一般所称谓的“丹田”大多是指下
丹田。丹田在人体中没有实质的形态,但是内丹功修炼中能感觉到丹田对于因练功而发生的特殊的生理
现象有重大的作用。
③内功——以“丹田”理论为特征的道家内丹功之简称。
【语法修辞分析】
“拿住丹田”之前省略了“学练十三势长拳”。
【今译】
(学练十三势长拳)就要守候丹田,修炼内丹功。
【讨论】
  
“拿住丹田练内功”透露了两个信息,一是古太极拳与“内功”有关,二是这“内功”与“拿住丹田”
有关。那么,“内功”是什么呢?“拿住丹田”的“内功”是怎样的呢?古太极拳为什么要与这样的“
内功”有关呢?古太极拳是怎么与这样的“内功”有什么关系呢?
(一)“内功”是什么
“内功”是什么呢?《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①指道家修炼内丹的功夫。②锻炼身体内部器官的武术
或气功。这一解释对于现代来说是十分正确与完整的。然而对于古代而言,“内功”开始只是道家所修
炼的“内丹功”的简称,渐渐地,才引申扩大到将锻炼身体内部器官的武术或气功也包括了进去。而锻
炼身体内部器官的气功就不仅仅是道家内丹功了,佛家的一些修炼功法以及其它某些功法也是包括在内
的。
(二)“拿住丹田”的“内功”是怎样
所谓“拿住丹田”的“内功”就是指道家内丹功,道家内丹功还有一个与“丹田”有关的重要概念“气
”。佛家功法是没有“丹田”与“气”这些概念的。道家内丹功所谓的“拿住丹田”,就是在练功中“
勿忘勿助”地或称为“微微”地关注着或称为“意守”着“丹田”这个部位。所谓“勿忘勿助”地或“
微微”地,其实就是精神意识在时不时关注一下“丹田”的前提下渐渐安静,而在达到能够放弃所有思
维的完全宁静的状态中仍时不时地略微关注一下“丹田”随即放弃关注恢复完全宁静,使得残余的关注
由于精神惯性仍然留在“丹田”,当这种残余的关注即将消失时,再略微关注一下又随即放弃关注这样
的所谓“若有若无”的“意守”,渐渐的,这种“意守”形成了不需要再由意念去关注的一种潜意识,
使得精神始终处于完全宁静之中,道家所谓的“意守丹田”也就是“拿住丹田”就是这样的情况。
道家所谓的“丹田”分为上、中、下三个,各在两眉之间的头内部、两乳之间的胸内部和“脐下三寸”
的小腹内部。道家练功以“下丹田”为最主要和最为重要,因为“下丹田”是由练“丹田”功所发生的
一种体内温热流的感觉被称为的“气”在体内流行的始发与最终汇聚的部位,如果在练低级“丹田”功
时以意守上、中“丹田”为主则容易发生偏差。比如意守“上丹田”容易引发高血压等。道家内功的最
初入手功夫是“小周天功”(又称“河车搬运”等),有静坐、静站、静卧三种形式,就是持续地静止
着保持一种或坐着、或站着、或卧着的姿势,时间从每次几分钟开始到渐渐延长到每次几个小时。如果
锻炼发生了动作那就不是“静功”而是所谓的“导引”了。几千年的道家典籍中则没有可以用“导引”
练“小周天功”的记载。“小周天功”修炼到一定程度时,小腹丹田部位会发生温热,经过一段日子的
修炼之后会感觉有一股温热流所谓的“气”由丹田溢出向下流动并沿脊柱前侧上行,继续坚持练功,背
部有三处被称为的“关口”﹙尾闾、夹脊、玉枕﹚就会陆续被这“气”穿通流过,然后这“气”流入头
部、流经胸部重新回归于小腹丹田部位而在人体前后循行了一周;如到了这“气”能够继续循行,小周
天功就初步成功了,其实这是一种被开发激活的人体特殊生理现象。道家文献和现代大量练功实践证明
:小周天功一旦成功,人体的健康和抗病、祛病能力将会发生一次飞跃性的提高,有的技艺能力也会提
高。
(三)古太极拳为什么要与这样的“内功”有关
古人在武术实践中发现,以道、佛等某种功法作为基础,不仅能够高效地祛病、健身、强体,提高人的
思维能力,结合特殊的武术训练,还能出奇提高人的反应敏捷能力、动作的准确能力、抗击打能力,还
能惊人地增强人的整体爆发力等开发人的一些超常武术能力。因此,这类功法受到了中国武术界足够的
重视,武术界所谓的“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之“功”就是指这类功法,这类有了武术内容的功法
也都被称为“武术内功”。而与各种“武术内功”相联系就成了中华武术大多数拳种的共性和总特点。
虽然历史上不同武术究竟与那些“内功”联系现在尚不完全被人了解,然而与中国各武术有关系的“内
功”大多是属于道家和佛家的功法。这类功法包括了各种以追求坚硬著称,诸如能碎石断铁的被现代称
为“硬气功”的“金钟罩”、“铁布衫”、“铁砂掌”等武功;还有不以坚硬对付人,以伤人之体内组
织脏器而外不见皮开肉绽著称的诸如“朱砂掌”、“隔山打牛”一类的武功;而此外还有强壮精力体格
、修复损伤与疾病的养生内功。也正因为如此,历史上有很多武术家最终都将拳术当作了修道或修佛从
而修性养生的一种手段了。比如孙禄堂先生在《拳意述真》中就说“拳即是道”、“拳术与丹道是一理
也”。 古太极拳也正是如此,无论是王宗岳的古拳谱还是《杨氏老谱》,都反映了古太极拳的理论基础
就是道家张三丰思想、其修炼的“内功”就是道家内丹功、古太极拳的修炼宗旨就是道家的“性命双修
”,或者说古太极拳的根本追求是既延年益寿又陶冶品性。然而古太极拳这种宗旨性的根本追求又是通
过对武术的具体追求来实现的。而且,古太极拳的武术不仅尤其体现了“性命双修”对于精神与肢体之
静的追求,而且能够开发出与太极拳“以静御动”有关的技能来。如李雅轩先生在《随笔》中所披露的
这种“静”能够开发出极灵敏的精神与肢体反应就象是预先就知道似的,就是一个例子。又由于古代太
极拳是在道教人士中一脉相承地传续的,“拿住丹田练内功”才成为了古太极拳锻炼的一个不可分割的
组成部分了。而太极拳家也往往将此视为秘中之秘,如据《武林》某期翟世镜先生文,杨澄甫先生到了
病重时才想到让郑曼青先生等少数弟子学习内功。
(四)古太极拳是怎么与“内功”有关的
道家内功虽然是古太极拳锻炼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必须明白道家内功与古太极拳并不是一回
事。这就象是音乐与语文。音乐与语文是可以结合的。歌里有曲有词,就是音乐与语文的结合。但音乐
与语文都有各自的学习、研究与锻炼的内容与方法,音乐又不等于就是语文。道家内功与太极拳与此相
类似,太极拳不等于就是道家内功,道家内功也不等于就是太极拳。有的前辈说“太极拳就是气功”,
这不过是针对那些否定太极拳锻炼有气功内容的矫枉过正的说法。
道家内功的主要入门功法是小周天功。小周天功如何锻炼,古今有很多文献资料可资借鉴,只要坚持不
懈、顺其自然,不用意念强求,不仅比较安全,而且大多数人都可以自学并能获得成功。初练小周天功
是静功。有人认为太极拳锻练无须练习静功,认为太极拳没有静功,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杨澄甫先生在
《太极拳使用法·杂说》中就明确指出:“练太极有静坐养神法、行动活血法”。明白反映太极拳修炼
是有静和动两类功法的,并且静功不只是站桩,还有静坐法。显然不少人认为太极拳修炼没有静坐功法
是由于没有得到太极拳静功传授所引起的误会。现代太极拳界又有人认为太极拳锻练之道家内功修炼不
需要静练,仅仅练太极拳套路就可以修炼道家“小周天”等内功。然而至今为止的事实证明这种说法是
没有文献根据和和事实证明的,是错误的。
虽然练道家内功所引起的非常的体内反应别人无法验证,然而根据现代气功研究,这些反应都是在精神
能够入静到一定层次才会发生的。道、佛气功锻炼到一定层次,在脑电图测试中会有反映被测试者清醒
、安静的每秒8-13次的α波与反映被测试者进入深睡的每秒1-3.5次的θ波同时出现这种一般人不可能的
显示。而且道、佛气功锻炼到一定层次,虽然有的疾病难以预防,但一般的常见病如高血压、高血脂、
高血糖、老年痴呆等症是不会发生的,肠胃虚弱的疾病也是极不容易发生的。如果脑电图测试没有出现
这样的结果,体质上仍然发生这些疾病而说自己有了高水平的内功,那显然是伪冒、吹嘘与欺骗。
从李经梧先生的《太极内功》一书和周稔丰先生的《气功太极拳》一书对太极拳锻练与内功修炼的具体
介绍中可以知道:内功与太极拳开始是交叉兼练的,太极拳锻练同时兼练内功应该是在内功修炼到了一
定功夫层次之后,就是在练静功有了一定效果后,由于练静功结束后练静功时出现的尤其优良的特殊宁
静的精神状态和体内特殊的生理状态还会延续一段时间,就可以带着这种状态打拳。之后渐渐地这种练
静功时的状态在打拳中延长,这样打拳与练功才能渐渐地合一而形成同时兼练。从而才会出现孙禄堂先
生在《拳意述真》中所记述的“以后静坐亦如此,练拳亦如此”这样的情况。如果没有经过这样拳与内
功交叉兼练的过程,仅练太极拳能够发生内功修炼的效果那是不可能的。
从近代以来的太极拳书刊等资料分析,杨露禅至杨澄甫先生三代是太极拳与道家内功兼练的,其他太极
拳家则有练内功的,也有不练内功的;练内功的有练道家内功的,也有练其他家功的。其实,不论是哪
家养生功都是可以与太极拳交叉兼练的,这是张三丰“三教合一”理论的一个重要基础。现代有的太极
拳家都将自己所练的内功称为“太极内功”,加以分析,其实要么是道家内功,要么是其他家功,与其
他某些武术拳种的养生功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由此可以肯定:①世界上不存在专门的所谓“太极拳内
功”,②世界上不存在仅练拳就能够练内功的所谓“内功太极拳”,③ 内功是太极拳锻炼的组成部分,
但练内功之拳不一定就是太极拳。因而认为凡练内功的拳就是太极拳的认识是错误的。
(五)并不是凡称为的“太极内功”都真的是传统的“内功”
必须指出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气功热”时期,出现了一些主张所谓“以意领气”,凭借专心“努力
”想象,几天就可通小周天的“速成气功”,其实这些“速成气功”都不是道家小周天功,绝大多数是
商业欺诈性的炒作。道家小周天功素有“百日筑基”之称,就是说绝大多数人是必须有每日数个小时至
十个小时左右有效的静练,一百日后或数百日后才能初见成效,那些根本没有小腹丹田温热过程的所谓
“速成气功”、凭想象诱发人体肤表之蚁行、麻胀等感觉的“通小周天”纯属一种神经过敏,或者是神
经错觉。根本不属于传统的“气功”。中国近代名医张锡纯先生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就指出:这种
意想方法在某些条件下也可作为“以一念代万念”一定程度摒除杂念的方法,但并非真正的入静和真正
的道家内功。现代大量的气功锻炼实例报导:这种方法如果主观意念过强,甚至是有可能发生严重偏差
的。《太极》杂志就报导过有人将这种方法掺入到太极拳锻炼中,由于主观意念过强,结果造成了久治
不愈的严重偏差。所以,这种方法掺入到太极拳锻炼中去是很错误的。
还应该注意的是有的太极拳前辈所说的“小周天”、“大周天”与道家内丹功的“小周天”、“大周天
”并不是同一个概念。近现代有关道家“小周天”功的著作与大量气功锻炼经验的实例报导与介绍:“
小周天”的锻炼成功需要身体外形的静止不动,“小周天”功是没有肢体发生动作这种记载的。而“小
周天”功成功后的气行是有缓慢温热流感的,这种感觉与劲力和动作也是没有关系的。然而一些太极拳
前辈所说的“小周天”却是与动作和劲力的增强有关的,还能一个拳式完成一个“小周天”周期,这种
气行也无温热流感,这些介绍显然反映不少太极拳前辈所说的“小周天”不符合道家“小周天”功的特
征,所说的“内气”与气功锻炼之“气”也不是同一回事。当然,道家内丹功“小周天”静功与太极拳
交叉兼炼到了一定的功夫层次后,极缓慢的无思无虑的太极拳套路练习中出现“小周天”也是有可能的
。另外,应该注意到现代太极拳界出现了各种“内功太极拳”,有想象什么“气”出入身体的,有想象
什么“气”在体内“循经合脉”的,其实都是凭一知半解的八十年代新编气功知识和一知半解的中医知
识胡乱编造的;更有人偷换“内功”概念为“练拳就是练内功”,纯属胡说八道。这些所谓的“内功太
极拳”与传统的“内功”全都是风牛马不相及根本没有关系的。
【第三首第二句原文】
哼哈二气妙无穷。
【今译】
“哼哈二气”(在内功与拳术锻炼中)奇妙无穷。
【讨论】
太极拳所谓的“哼哈二气”在民国时就被传说是传承中仅传授给极少数弟子的不传之秘,“哼哈二气”
因此被蒙上了很神秘的色彩。“哼哈二气”究竟是什么?综观自古以来的气功、武术书籍,参照明代神
话小说《封神演义》对“哼哈二将”的描绘,其实“哼哈二气”就是“呼”与“吸”。 大量的气功文献
反映“呼吸”对于“拿住丹田练内功”与“武术内功”都是影响巨大的。道家气功的锻炼,“呼吸”会
发生改变,到了一定层次“呼吸”还会自然地变为逆腹式。中华武功中有不少超过一般人极限的功夫如
掌劈石、头断铁、腹顶千斤,以及瘦小的身躯暴发出惊人的力量来,这些令人叹为神奇的功夫与某种特
殊的呼吸锻炼也都是有关的。太极拳能以弱胜强,其一个奥妙也是与这特殊的呼吸锻炼有关的。如一些
太极拳老前辈介绍:太极拳发劲是必然配合呼气的,而捋化是必然配合吸气的,这样效果更好。正因为
如此,“哼哈二气”被称为了“妙无穷”。
就发声过程分析,表示吸气的“哼”容易使得人放松,因而有利于捋化。而表示呼气的“哈”表现为瞬
间的发声与闭气,瞬间强烈的发声或闭气都必然造成身体瞬间的绷紧,就象一只绵软的皮球骤然被高压
气流充得象一只钢球一样,因而能够爆发出很强大的传递性力量来。从医学上分析,很可能在瞬间强烈
发声闭气的同时引起了交感神经的瞬间强烈兴奋,因而将人体劲力等潜能瞬间激发出来了。当然这全身
瞬间的绷紧和劲力等潜能的瞬间被激发是如闪电一般转瞬即逝的。然而,必须十分明白的是:以上的“
哼”与“哈”都是太极拳锻炼到了一定的时候自然形成的,是不能拔苗助长地过早强行配合的,尤其太
极拳锻炼的初期是必须自然呼吸的,人为的呼吸与动作配合与人为的憋气都是十分错误的。总之,太极
拳呼吸与动作配合的“哼哈二气”是都必须自然形成的。
【第三首第三、四句原文】
     动分静合①屈伸就②,缓应急随理贯通。
【注释】
①动分静合——借代指“太极阴阳”。因为“动”属“阳”、“静”属“阴”,“分”为“阴阳”的分
别与不能相混合,“合”为“阴阳”的相依存与不能相分离,这正是老子所说的“负阴抱阳”,也就是
“太极”的状态。
②屈伸就——“屈伸”表示动作。“就”表示依随。如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公非不能歌,豪放
不喜翦裁以就声律耳。”上文中的“就”引申为表示“贴附接触”。“屈伸就”就是《王宗岳拳论》里
的“随屈就伸”,和后来《打手歌》里的“沾粘连随”。
【语法修辞分析】
“动分静合屈伸就,缓应急随理贯通”是分承句。这是因为“动分静合”指的是哲理,“屈伸就”指的
是动作;虽然“屈伸就” 可以认为反映了“动分静合”,但“缓应急随”与“理贯通”是联系不起来的
。然而,认为“理贯通”是对“动分静合”的说明和认为“缓应急随”是对“屈伸就”的说明,那是很
合适的。因此,“理贯通”应该理解为是“动分静合”的谓语、“缓应急随”应该理解为是“屈伸就”
的谓语。所以,应该认为前一句的“屈伸就”是和后一句的“缓应急随”相承接,而前一句的“动分静
合”是和后一句的“理贯通”相承接,为错承。这两句应该理解为“缓应急随屈伸就,动分静合理贯通
”。
就词语而言,“动分静合”有特殊的分承修辞,“缓应急随”则是互文句。“动分静合”与成语“左宜
右有”一样是古代汉语中的特殊的修辞句,是为了文句多变,将“动静”两字和“分合”两字分开来组
成了分承。“动分静合”中的“动”与“静”相承接,“分”与“合”相承接,应理解为“动静分合”
。“缓应急随”应理解为是“缓应随,急应随”;这两句又省略了主语“我”,应理解为“我缓应随,
我急应随”;“我缓应随”和“我急应随”又都各省略了作为条件的前面一句“他人动缓”和“他人动
急”,所以,这一词语完整地应该理解为“他人动缓则我缓应随,他人动急则我急应随。
【今译】
缓应急随地屈伸就,也是太极阴阳哲理的贯通反映。
【讨论】
(一)太极拳的“屈伸就”
太极拳与其他许多中华武术拳种是有着共性、相通、相似内容的。如太极拳的“拿住丹田练内功”也是
其他许多武术拳种都具有的,又如太极拳的拳式外形都可以在查、华、炮、洪等等拳中找到相似的,太
极拳动作中有圆弧轨迹更是许多武术的共性,唯独在瞬间与别人贴附着借人之力随人而动却因而置别人
于落空等背势,被后世称为的“沾粘连随”也就是“屈伸就”是所有中华武术各拳种所绝无而独有的。
太极拳之所以能够以弱胜强,实体方面就是基于“沾粘连随”和特殊的力量即“劲”两个根本,而“沾
粘连随”是“劲”发挥作用的基础。因此,《王宗岳拳论》还将被称为“舍己从人”的“沾粘连随”称
为是古太极拳之“本”。正因为“沾粘连随”对于太极拳的如此重要,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对于沾粘连
随作了大量的阐述。古歌诀从第三首的“动分静合屈伸就”开始到第四首的“四两拨千运化良”这么一
首半的篇幅,《王宗岳拳论》从“太极者”开始到“多误舍近就远”几乎全篇都是从多个方面对沾粘连
随的阐述。
“屈伸就”是太极拳特征性的根本。太极拳能够“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令人终不得力、处处
落空”、“牵动四两拨千斤”等都是因为有这“屈伸就”。没有了“屈伸就”,太极拳也就不存在了。
然而,现代太极拳界约二千年左右开始,不断有人在杂志发表文章表示轻视鄙夷“沾粘连随”,认为“
沾粘连随”是没有武术实战价值的。其中居然还有人自称是有明确师承的太极拳传人,由此可见现代太
极拳界中有的所谓“太极拳传人”其实已经是与太极拳南辕北辙分道扬镳了,是属于“挂羊头买狗肉”
的“太极拳传人”了。而既然学练传承太极拳,就必需坚决唾弃这种否定“沾粘连随”的认识而将“屈
伸就”视为重中之重。
(二)“缓应急随”是太极拳“屈伸就”的重要特性
太极拳之“屈伸就”在武术实战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在他人攻击之时与他人接触的瞬间,既自己几乎
不耗费力气,又使得他人不仅打不着自己,还因为攻击落空而形成挨打的背势。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就
是既不丢又不顶。而要做到不丢不顶,这“屈伸就”就必然是“不先不后”地“应随”于与他人所接触
之肢体而动的。“缓应急随屈伸就”就反映了这样的情况。显然,“缓应急随屈伸就”反映了“屈伸就
”的速度是“应随”于他人既有缓慢的也有疾快的,绝对不是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所说的“太极拳尚慢
不尚快”和“慢可胜快”的。吴英华、马岳梁先生在《正宗吴式太极拳》中就说:“太极拳并不是只要
慢不要快”。缓慢练习是太极拳锻炼的主要形式,而且是太极拳健身筑基培元的唯一形式,经常性的练
习宜缓慢,甚至是愈慢愈好,这是因为太极拳以传递性的劲力来引起动作是必须通过缓慢练习才能渐渐
掌握的。但慢练的目的是为了在实际应用中的“屈伸就”能够“缓应急随”。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将“
缓慢”说成是太极拳唯一的特性,认为练太极拳只能是缓慢,快练就不是太极拳,这种认识无疑是违反
“缓应急随屈伸就”这一法则的。当然,太极拳的疾快必须以缓慢练习为基础这也是毫无疑问正确的,
但必须明白缓慢练习是达到能够“应随”着疾快的一种手段,而且太极拳武术练习不仅“屈伸就”必须
缓疾不可或缺的,比如推手化解不会快速反应是不能避免被制的;而且发劲攻击的练习还必须非疾快不
可,比如抖杆不疾快是不可能抖的。因此太极拳的疾速练习同样是“愈练愈精”的内容不能偏废。因为
人体快速动作的工作肌群主要是白肌,而很轻缓动作的工作肌群是红肌;太极拳慢练几乎只锻炼红肌,
红肌锻炼是不能代替白肌锻炼的;只练慢拳、慢推手,快速反应的潜意识和条件反射是难以形成的。如
只练慢,在推手中一遇到对方动作骤快,必然就会丧失放松而难以避免顶丢,从而无法实现化解。可见
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说“太极拳练时慢,用时能快”,甚至有人说“太极拳能够以慢制快”,这些说法
不仅没有科学根据也没有事实根据的,而且也是违背“缓应急随屈伸就”这一太极拳根本法则的。而就
“屈伸就”而言,“缓应急随”就是不可分割的特性之一。可见,并不是所有武术的“屈伸就”都是太
极拳的“屈伸就”。只有“缓应急随”的“屈伸就”才是太极拳的“屈伸就”。而只要是太极拳的“屈
伸就”,那就必然是“缓应急随”的。现代武术界包括太极拳界有很多人不懂得这个道理,认为武术动
作必须敌人快自己也快,这时是不能讲“沾粘连随”了,将“沾粘连随”与“快”分割开来了。这就象
是认为说话与声音是无关的一样,不是很错误吗?
(三)“动分静合”对于“缓应急随屈伸就”也是“理贯通”的
中国古哲学中的“太极”是宇宙世界万事万物的哲学抽象。“太极阴阳”被认为是包括了一切,一切也
都是“太极阴阳”。那么,这种“缓应急随”的“屈伸就”是不是也属于这“太极阴阳”呢?可以用“
太极阴阳”来分析、解释和推理呢?古代太极拳先人认为“屈伸就”也是属于“太极阴阳”的,也是完
全可以用“太极阴阳”来分析、解释和推理的。因为“太极”理论的基本概念是“太极”为阴阳的结合
,基本特性是“阴”与“阳”既截然分别又密切相连;而且阴增阳减、阳增阴减地不断彼此消长;凡“
动”均属“阳”,凡“静”均属“阴”。而太极拳的“屈伸就”既表现为与他人对抗之“分”,又表现
为与对方不丢不顶之“合”,反映了“太极阴阳”的基本特性。从“动静”分析,“屈伸就”之所以能
够“缓应急随”,是由于与他人所接触的肢体既不主动自动,同时又主要是借人之力随人而动,这种动
态被古代太极拳先人称为“虽动犹静”或“动中求静”,杨澄甫先生称之为“练太极拳者不动手”。这
就是说:“屈伸就”反映了随人而动之“动”与不主动自动之“静”的特殊的相互依存。这种“动静”
关系又反映了“太极阴阳”的“动静”关系。这种情况正是“太极”阴阳之既分又合、“阳”之“动”
与“阴”之“静”相互依存的一个具体特殊反映。因此,“太极阴阳”也就是“动分静合”对于“缓应
急随屈伸就”也是“理贯通”的。
第四首太极拳古歌诀探释
【第四首全文】
忽隐忽现进则长,一羽不加至道藏。
手快手慢皆非似,四两拨千运化良。
【第四首第一句原文】
    忽隐①忽现②进则长③。
【注释】
①隐——“隐”表示熄灭,如南朝·梁·沈约《丽人赋》:“隐明灯而未前”。上文中引申为表示“没
有”。
②现——表示出现,上文引申为表示“有”。
③进则长——“进”指进攻,“长”表示距离变长,意为始终达不到进攻的目标,比喻 “落空”。
【语法修辞分析】
“忽隐忽现”的主语“我之虚实”被省略;“进”的主语“敌人”、“长”的主语“敌与我距”也被省
略。“进则长”的“进”之前又省略了“忽”、“长”之前又承前省略了“忽”。所以,“忽隐忽现进
则长”应该理解为“我之虚实忽隐忽现,敌人忽进,则敌与我距忽长”。
【今译】
    我之虚实忽有忽无,敌人忽然进攻则忽然落空。
【讨论】
(一)“忽隐忽现”是“缓应急随”的一种形式
“忽隐忽现”是对“屈伸就”虚实变化的阐述。意思为:敌人判断到了我身体可以落实力量的实处而突
然进攻,可是随着其突然进攻,我的实处忽然变成了力量不能落实的虚处。换句话说,“忽隐忽现”就
是杨澄甫先生所说的“终不得力”、“处处落空”。“进则长”的意思则是敌人感到他与所进攻目标的
距离会随着忽然进攻而忽然延长了,也是指“终不得力”、“处处落空”,是“忽隐忽现”的举例。
对于“忽隐忽现”,很多人理解为主观意识所支配的主动的行为,这是外家拳的观点。必须明白“忽隐
忽现”是“缓应急随”的一种形式。之所以用“忽隐忽现”是因为实战中的攻击几乎都是突然的,那么
太极拳就是由于敌人的“忽攻”或“忽不攻”而“缓应急随”地“忽隐”与“忽现”。所以,这“忽隐
忽现”的发生相对于敌人的“忽攻”或“忽不攻”,是“不先不后”的。
太极拳“忽隐忽现”之所以会有“忽进则忽长”的效果,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在于对方能够明明白白地
感觉到与我的接触,如果对方没有感觉到与我相接触,这“忽隐忽现”很可能就会没有“进则长”的效
果。这就象是对于一扇不动的虚掩的门,不知就里的人会猛推而发生扑空,这是首先因为这个人明明白
白接触到了这扇门,感到了这扇门存在着阻挡;然而对于没有存在的门,谁也是不会去猛推的,当然谁
也是不会平白无故地发生扑空的。现代太极拳界有位“名家”说:太极拳锻炼到了“松空”时,别人“
摸到哪儿哪儿空,什么也摸不着”,这种“松空”显然就象是没有存在的门,当然也是毫无任何武术化
解效果的,也是没有什么防护作用的,因为人是不可能消失的,既然“摸到哪儿哪儿空,什么也摸不着
”,人的实体还是存在着的,那就可任由敌人敲打了;这“什么也摸不着”将“相接触感”否定了,其
实就是将太极拳的根本“沾粘连随”否定了。那么这种“松空”不论有没有什么用场,当然也不可能是
太极拳之表现的。另外,这种“摸到哪儿哪儿空,什么也摸不着”在现实世界中也是不可能发生的。因
而这种说法纯属胡说八道。
现代太极拳界又有人把“进则长”解释是我的退比敌人的进还快,这也是不正确的。因为顺着敌人进攻
方向的退往往是比不上敌人之进快的;即使进退速度一样,对于敌人而言,攻击的目标仍然存在,对于
被攻击者而言,被攻击的威胁仍然存在,而且这种退几乎是不可能使得敌人落空的,所以这种退法是不
属于“进则长”的。应该明白,“进则长”之“长”主要不是表示“退”,而是指使得敌人在接触中“
终不得力”、“处处落空”。
(二)虚实突变是太极拳功夫层次高的标志
“忽隐忽现”反映了十三势长拳虚实变化的主要的形式是突变。现代太极拳界有人说太极拳的“虚实只
能缓变不能突变,虚实如突变就不是太极拳”,这种说法是不符合“忽隐忽现进则长”这一太极拳法则
的,是很错误的。其实,虚实不能突变是太极拳功夫层次低的标志。如有的人在推手中有了发劲攻击念
头,手臂就慢慢地增加了局部力量而发生了僵硬,致使对方早就觉察而做好了化解准备;而当对方突然
攻击时又来不及将“实”突然变为“虚”,于是发生了顶抗;又推手中稍纵即逝有利于攻击对方的机会
出现时自己却又不能突然发出劲来,这些都是太极拳功夫层次低的表现。太极拳功夫层次较高者,当对
方突然攻击时则被攻击处可以不假思索地突然变虚使得对方落空;而一旦出现有利于攻击对方的机会,
其松软的肌体可以随即突然弹射透发出由脚而起的整体性的强劲来,在这过程中,准备发劲攻击人的瞬
间之前,手臂仍然是松软毫无征兆的,突然的发劲过程则如李雅轩先生所说的是仅十分之一秒的时间,
对方还来不及反应过来就已被发出并且发劲已经结束了,这种虚实突变正是太极拳习练者一生孜孜以求
的功夫。所以,虚实突变是太极拳高层次的功夫。当然,“虚实突变”必须以“虚实缓变”为始点开始
锻炼,但太极拳练习不仅要练虚实缓变,还应在达到一定基础后练虚实突变。比如平时套路练习中的搂
膝拗步,要及时追求前推的手在到终点之前是始终没有力量而“极柔”的,由脚而起的劲贯到手掌是前
推的手在到达终点的瞬间暗暗发生的。
【第四首第二句原文】
    一羽不加①至道藏②。
【注释】
①一羽不加——“一羽”喻指一条羽毛般重的力量。“加”指置此于彼之上,如《论语·乡党》中的“
加朝服”。上句中引申为表示“作用”。“一羽不加”就是指一点主动的力量也不作用于别人。
    ②至道藏——“至”相当于“最”,如形容事物的尽善尽美,相当于是最好的、最高超的、最正确
的等等。如《抱朴子·喻蔽》所说的“至理”是指最精深的道理,而《新唐书·卢承庆传》中所说的“
死生至理”是指真理;《淮南子·精神训》中所说的“至论”是指高超正确精辟的理论;《尸子·神明
》中所说的“至政”是指清明的政治;《论语·泰伯》中所说的“至德”是指最高的道德;《黄帝内经
·上古天真论》称上古有真人,中古有至人、圣人、贤人,其中的“至人”是指道德高深之人;道家则
称极精深微妙的道理或道术为“至道”,如《庄子·在宥》:“吾语女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
道之极,昏昏默默。”﹙文中之“女”为“汝”之借代,即现代汉语的“你”。﹚上句中的“至道”从
全首歌诀分析,应该是指十三势长拳最为精微的奥妙;“藏”即含寓。
【语法修辞分析】
“一羽不加”的主语“我”和谓语“别人”被省略。
【今译】
     一片羽毛般重的力量也不作用于别人是十三势长拳“屈伸就”之所以能“忽隐忽现进则长”的奥妙
之所隐藏。
【讨论】
(一)进入太极拳之门的金钥匙
太极拳之所以能够“忽隐忽现进则长”地、在几乎毫不费力地化解掉敌人攻击的同时,使得敌人因为其
攻击而形成背势,送上门来在瞬时间任由自己攻击,从而实现令人匪夷所思的“以柔克刚”?最根本的
原因就是太极拳具有“屈伸就”这一世界上几乎是绝无仅有的独特本领。
太极拳“以柔克刚”的主体就是“屈伸就”。“屈伸就”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先不后”的“缓应急
随”。那么,太极拳的“屈伸就”为什么能够“不先不后”地“缓应急随”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一
把进入太极拳之大门的金钥匙。这就是说;如果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弄不清楚,那就意味着这把金钥匙得
不到,太极拳就是入门无路了。那么,历史传说中的真正得全部真传的太极拳传承者代不数人就完全是
可能的。而实际上,自古以来确实许多人都是从正向思维的外家拳的观点出发来理解“屈伸就”这一问
题,以为这个答案就是自主、主动地控制、支配自己动作速度的本领好。这样的以为就是没有得到这把
进入太极拳之门的金钥匙。而正因为没有得到这把金钥匙,就出现了中国近代以来无数人学练太极拳许
多年却进入不了太极拳之门的现象,被称为是所谓“学太极拳者多如牛毛,学成功者寥若晨星”。历史
上很明白的反映,就是民国时很多省县雨后春笋般地倡办国术馆,太极拳均被列为必修课,学练太极拳
的人上千上万,然而,真正能够用太极拳技法“以柔克刚”地在擂台上赢人者凤毛麟角,反映绝大多数
的学练太极拳者实际上无非主要是学得了一些太极拳的皮毛枝叶,是用习惯的外家拳方法学到了一套太
极拳套路而已,核心的真传并没有得到,核心的真传仅仅是杨澄甫先生与其少数嫡传弟子掌握着。应该
说这样的现象是很正常的。杨家是以教拳为生的,怎么可能出现杨家能够竹筒倒豆子般地将祖传的真传
一股脑儿透底呢?因此,在既要以教拳为生,让很多人大致朦胧地了解太极拳,又要保证太极拳真传掌
握在少数人手中,在传授中是否有故意的含混其事、藏头露尾、敷衍搪塞、遮盖隐瞒,那是很难说的;
另外,太极拳的具体东西确实很难说清楚,杨家有很多真传还不都是其弟子郑曼青、陈微明、李雅轩等
先生所披露的;太极拳的内在东西也还可以借含混的(被称为“含蓄”的)拳架来锻炼,极难从外形上
探知,这些都是太极拳入门难的重要因素。其实,任何技艺也都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保密也无可厚非
。现在也是如此,比如任何拳都有如不说,不知就里者极难了解的关键本领,这些关键本领不悉心传授
,那么学得的只是一个拳壳而已。于是无数人千里迢迢数上某地学拳,结果无非是学来一套套的拳壳套
路而已。那么,太极拳“屈伸就”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是什么呢?或者说“屈伸就”的“至道藏”于何
处呢?歌诀直白地指出那就是“一羽不加”。这个答案用郑曼青先生所披露的杨澄甫先生的话说,就是
“练太极拳者不动手,动手便非太极拳”;用陈微明先生所披露的杨澄甫先生的话说,就是“用意不用
力”;民间又叫作“手上不要有东西”。这就是说这些话都是基本上语异意同的,说的都是要放松、要
不主动、要不用力、要不动手。
“一羽不加”字面的直接意思就是太极拳的“运化”不能有一丝一毫的象一片羽毛那样轻的主动力量作
用于对方。如果不懂得这个道理,在实战的化解中总是将主动的力量作用于对方,那就不是太极拳,即
使是凭借力气与技巧屡战屡胜也不是太极拳;至于日常锻炼,如果练拳中手臂的动作总是由手臂局部的
力量所作用动的,那就不是太极拳,即使所练拳的外形酷似杨澄甫先生所练拳的外形也不是太极拳;如
果虽然懂得了这个道理,但在实战的化解中总是本能地有一些主动的力量作用于对方、在日常锻炼的练
拳中手臂的动作还本能地有很多可以消除的局部力量在发生作用,那么,不论练了多少年的太极拳,也
仍然是不属于太极拳的高水平,可能仍还处于太极拳低水平的阶段。
(二)“一羽不加”不等于没有“一羽”之重
必须十分地明白:“一羽不加”的意思是指在与敌人接触的运化中,不能将一丝一毫的主动力量作用于
敌人。这绝对不包含敌人没有接受到我的力量(包括掤劲与重量)的意思,绝对不是说在与敌人的接触
中,敌人会感觉到我的肢体比一片羽毛还要轻,甚至感觉不到我肢体的存在。这是因为我的肢体是存在
着掤劲与自重的,而掤劲与自重是不属于主动力量的。
人的肩臂当没有放松时,肩臂中存在着维持姿势和动作的主动力量,自己和别人往往就感觉不到这肩臂
的自重。这就象是人在水里托一条活着的鱼,由于活着的鱼存在着维持姿势和活动的主动力量,就很难
感觉到这条鱼有多重;然而在水里托一条死掉的鱼,死掉的鱼是没有维持姿势和活动之主动力量的,人
就能大致感觉到这条鱼有多重了。太极拳之“一羽不加”与此相仿,由于“一羽不加”的肩臂是十分放
松的、不用力的、没有主动的,这手臂就象是郑曼青先生所说的“断臂”,这样的“断臂”与别人接触
,别人的感觉就是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说的“两膊皮肤甚软,骨肉甚沉重”。郑曼青先
生在《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中还说:“吾师澄甫之臂,其重过于常人不啻十倍……然余不能逮乎师,较
人也重数倍”。在日常推手中,如果自己的肩臂完全放松了,完全没有主动活动之力量了,对方就必然
会感到我的手臂尤其沉重。而如果在日常推手中,总是感觉到对方的手臂很轻,原因往往是对方肩臂的
动作主要是由其主动力量所引起的,这种主动的力量不论是大是小,对方的手臂在可以感到硬绑绑顶抗
的同时,还可以感到是轻飘飘的,因此就可以了解对方的太极拳推手水平还是属于低的。如果对方既是
完全主动,主动的力量又很小,就是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批评的“连十岁顽童也打不倒
”的“为双浮误矣”。总之,“一羽不加”绝对不等于我的手臂与别人相接触中别人感到所受到的重量
是“一羽不加”的。
太极拳的“掤劲”就是一种向外的力量。“掤劲”与“自重”正是太极拳所谓“粘”劲的成分。“掤劲
”既具有抵御向内的作用又没有顶抗的作用这种浮力般的特性,其实已经反映不是主动的。也正因为“
掤劲”与“自重”,“屈伸就”之“一羽不加”给别人的感觉就是“柔软沉重”。当然,这“沉重”是
可以有变化的,所以,陈微明先生在《太极答问·太极拳之劲》中将“粘”,也就是“屈伸就”之“就
”,分为了“重粘”和“轻粘”。“重粘”就是李雅轩先生所说“两臂松得又沉又重,似钢铁样的重,
不是似钢铁样的硬”,“轻粘”当然要轻多了。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是“掤劲”与“自重”发生了
变化。“掤劲”与“自重”变化的一个原因是自己肩臂局部承担维持手臂悬置的力量发生了多少所引起
的。这种力量是由肩臂红肌静止的一定的等长收缩所引起的,也是没有主动的,因此这种力量也是不属
于“一羽不加”之力量的。只有当肩臂肌肉发生了动态的一定的缩短和拉长收缩,有力量与速度型的白
肌参与,从而发生和引起手臂一定的活动,这样的力量才是属于学练太极拳所必须避免的“一羽不加”
的力量了。而在“重粘”和“轻粘”中是不存在这种力量的,所以,“重粘”和“轻粘”都是属于“一
羽不加”的表现。
(三)“一羽不加”是“缓应急随”的诀窍所在
为什么说“一羽不加”是“忽隐忽现进则长”的“至道”所“藏”?一个理由是太极拳高人一筹的“忽
隐忽现”是“缓应急随”的一种形式。而“缓应急随”的关键就在于“一羽不加”。“一羽不加”为什
么能够“缓应急随”呢?其实道理并不复杂。比如:两辆汽车如果要达到“缓应急随”地前进后退而相
对位置保持丝毫不变,就必须一辆汽车前进快,另一辆汽车前进也快;一辆汽车前进慢,另一辆汽车前
进也慢;一辆汽车后退快,另一辆汽车后退也快;一辆汽车后退慢,另一辆汽车后退也慢。而如果各辆
汽车都是自己在开动,要达到这样相对位置始终保持丝毫不变的“缓应急随”那是极困难的,十分可能
发生的就是相对于一辆汽车的前进或后退,另一辆汽车的前进或后退会时快时慢;这一快一慢,相互就
必然会发生不协调的主动作用了,或者说就会发生丢离或顶抗了。但是,如果其中一辆汽车用一块器具
与另一辆汽车连在了一起而一点动力也不用了,两辆汽车就可以完全达到相对位置始终保持丝毫不变的
“缓应急随”了,相互也就不会有不协调的主动作用了。这辆汽车一点动力也不用了其实就是对另一辆
汽车的“一羽不加”。太极拳的“一羽不加”能够“缓应急随”的原理就是这样的,就是自己一点也不
主动活动。
(四)“一羽不加”是“忽隐忽现进则长”的奥妙所在
说“一羽不加”是“忽隐忽现进则长”的“至道”所“藏”的另一个理由是“进则长”靠的就是“一羽
不加”。“一羽不加”怎么会有“进则长”的武术化解效果呢?其实道理也并不复杂。叶大密先生的弟
子蒋锡荣先生有一个录像,其中有一个推手片段就反映了这个道理:片段中蒋的右手小臂承接着对方的
两手,左手搭于对方的右臂;对方两手按在蒋的右手小臂向蒋推去,蒋的右手小臂既一点也不顶抗,又
一点也不主动,任由对方推动,左脚却向对方的右侧进了一步,就象自己的右手与对方的右手接触处是
磨心,自己绕着这个磨心沿着磨边向自己的左前方(对方的右侧方)移动。这种情况又象对方的双手是
双杠,蒋用双手以双杠为支撑将身体移到了自己的左侧前方(双杠的右侧方),这样蒋就可以转移到对
方的右侧后方了,结果是对方落了空,对蒋而言形成了背势而侧背对向了蒋,对方的双手双脚就都失去
了武术作用,而蒋对于对方却形成了顺势而顺向对向了对方,双手双脚却变得有更好的攻击条件了。这
一过程反映了太极拳的化解特点。外家拳化解敌人的攻击,特点无论动步不动步,都是身体以脚为支撑
,手以身体为支撑,手则用力强行改变敌人的体位和姿势,使得敌人形成挨打的背势;敌人当然是反抗
的,这就必需要化费比敌人反抗的力气还要大的力气来完成化解与置敌人于背势。然而上述的情况相反
,蒋先生是自己的手以与对方的接触处为支点,身体又以手为支撑向左转移,同时又带动脚向左转移,
所谓是“步随身移”,以这样的方式同样使得对方形成挨打的背势,然而自己却可以用不着化费对付敌
人反抗的力气了。其实,蒋前辈只是作了个示范,他同样是可以不移步化解的,而原理则完全是一样的
。在这种化解中,与对方接触的手就象是战场上的诱兵,自己的身体则凭借“空肩”、“含胸”、“松
胯”等避开对方的攻击使得对方落空形成挨打的背势。由于要引诱对方落空,所以,这“诱兵”必需既
不能与对方主动地顶抗又不能主动地避开移动,一句话就是不能使用“一羽”主动的力量,而这样,自
己手的移动也就必然是“缓应急随”的了。由此可见这“一羽不加”原来就是“忽隐忽现进则长”的奥
妙。
(五)“一羽不加”是“以柔克刚”的奥妙所在
说“一羽不加”是“忽隐忽现进则长”的“至道”所“藏”的再一个理由是太极拳的“以柔克刚”就是
“一羽不加”的体现。“一羽不加”的“以柔克刚”武术效果,对于具有一定太极拳基础的人而言,那
是肯定无疑的。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四正推手化解来说明,取四正推手甲与乙双方右手腕相搭时之“掤”
活动的这一段姿势。假设为三种情况:①甲方的小臂平置于胸前,乙方两手置于甲小臂腕肘两侧水平直
推;②甲方的小臂斜置于面前,乙方两手置于甲小臂腕肘两侧向上推或直推;③甲方的小臂斜置于胸腹
前,乙方两手置于甲小臂腕肘两侧向下推或直推。在这几种情况下,甲方如是没有太极拳基础的人,只
有使出比乙方所用的力更大的主动力量与技巧来才能破坏乙方的攻击,不然的话是极难化解的。但是如
果甲方是有一定太极拳基础的人,对于“不用力”地化解乙方这样的攻击,那是并不困难和很方便的,
甚至对于某些太极拳基础差的人那是“小菜一碟”。化解的关键要领几乎是完全相同的,就是尤其的随
乙方的攻击之动而松肩臂、含胸、松胯等,手臂不主动,不能有丝毫的主动力量作用于乙方。在这几种
情况中,如果甲方用力过猛,在攻击落空形成背势时还会失去站立平衡。这些说明化解技术的中心概括
起来其实就是“一羽不加”。
任何武术搏斗概括起来攻击部位无非就是上、中与下,方向无非是水平、上向下、下向上、左外向右内
和右外向左内等。而四正推手的这三种情况其实就是武术搏斗各种攻击的浓缩代表,任何武术中的任何
攻击无非都是在这些范围之内。那么,对这三种攻击情况都能够以“一羽不加”与象绕着磨盘心走的“
步随身移”之步法等的配合下化解掉,甚至可以在不必动步的情况下化解掉。那么,武术中的任何攻击
也就都可能这样化费极小体力地化解掉并置对方于背势而在瞬间任由自己攻击了。难道这不是“以柔克
刚”吗?可见“一羽不加”就是太极拳“以柔克刚”的奥妙所在。
(六)“一羽不加”是“以弱胜强”的奥妙所在
说“一羽不加”是“忽隐忽现进则长”的“至道”所“藏”的还有一个理由是太极拳的“以弱胜强”主
要就是“一羽不加”的体现。因为“一羽不加”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全身或大部分肢体是不用力的,对于
对方没有主动作用的,可以用“静”来抽象表示。因此,这种化解法,王宗羲称之为“以静制动”,杨
澄甫先生称之为“以静御动”。由于“一羽不加”之“以静御动”不将自己的力量主动作用于对方,就
可以使得自己在武术搏斗中消耗的体力很小。体力显然是任何武术搏斗中的一大要素,武术搏斗中另外
几大要素如反应的敏捷、技巧的发挥、动作的速度等还都是随着体力的衰耗而降低的。而体力则是随着
年龄由青年过渡到壮年、老年而逐渐衰退的,这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而且,体力也必然随着使
用时间和使用强度而衰退,使用的时间越长、强度越大则衰退越快,这也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央视
台武林大会擂台赛每场约一分半时间,每场之间还有稍微的休息,但到了第三场,双方体力使用的累计
时间只过了约三分钟,不论如何年青力壮的参赛者,体力都明显衰减,很多都明显表现出了体力不支。
擂台赛上基本的反映是从二十五岁左右的以后,年龄越大,体力不支出现得越快、越严重,从而出现了
练拳二十年的打不过二十岁的这样的情况。练太极拳的“一羽不加”却可以使得自己的体力消耗很小,
这在武术搏斗中无疑是占了一大便宜,使得太极拳有了弱可战强、老可敌青的可能,也使得太极拳有了
以弱胜强、以老制青的可能。可见“一羽不加”也是太极拳“以弱胜强”的最主要奥妙所在。
(七)真假太极拳技术的试金石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很自然地认识到“一羽不加”是真假太极拳技术的试金石。比如上世纪二十年代,
随着杨澄甫先生率徒南下,太极拳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青睐,成了三十年代全国各地
国术馆的必修课之一,有的拳种也喜好和力图标称为是“太极拳”,或者在拳名之前再冠以“太极”,
客观上使人感到也是一种“太极拳”。而用“一羽不加”一对照,就会发觉那些“拳”并不是太极拳。
又如现代有的人所称为的“太极擒拿”,用“一羽不加”一对照,就会明白许多所谓的“太极擒拿”是
必需使用主动技巧与力量强行作用于对方的,纯粹是外家拳的技法,根本不属于太极拳。再如现代有的
人所称为的“太极推手”,处处反映为强抗、持续“顶牛”和必需使用主动的技巧、力量强行造成对方
被制劣势而摔倒,用“一羽不加”一对照,就会明白这种所谓的“太极推手”也是与外家拳的摔跤毫无
区别,也根本不属于太极拳推手。这些技法都不存在“一羽不加”的种种,不论是以技巧为主的还是力
量为主的,都没有“人刚我柔”,更没有“以柔克刚”,都是与传统太极拳之概念完全不同的、没有传
统太极拳特性的。因此,学练真正的太极拳,必须一开始就应该信奉“一羽不加”、从事对于“一羽不
加”的锻炼。在练拳中要想方设法逐步消除肩臂的主动用力,要想方设法逐步让由脚而始传递上来的力
量引起手臂的动作;在推手中也要想方设法逐步消除肩臂的主动用力,手臂的动作要想方设法逐步主要
利用对方的力量,要努力想方设法逐步追求在这样的前提下使得对方的攻击落空和形成背势。只有这样
,才能说是正在使用着“一羽不加”这把金钥匙在打开太极拳的大门和进阶之门。
【第四首第三句原文】
    手①快手慢皆非似②。
【注释】
①手——引申为表示手的动作,如《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搏豺狼,手熊罴,足野羊。”文中“手
”之义为击杀;上文中的“手”则又引申为表示人体的所有动作。
②似——“似”,相象、类似;也表示比较,如宋·刘克庄《浪淘沙》词:“岁晚客天涯,短发苍华,
今年衰似去年些。”上文中的“似”引申为表示“属于”。
【语法修辞分析】
“手快手慢皆非似”是对“一羽不加至道藏”的反面阐述,完整的意思就是“手快手慢皆非似至道”。
在歌诀中,“似”的宾语“至道”被省略。
“手快手慢”为古汉语中的偏指措词,如三国·诸葛亮《前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
否,不宜异同。”文中的“异同”是偏指“异”,而“同”仅仅起到陪衬作用,“异同”其意为“有异
”。上文中的“手快手慢”也为偏指,其意是指“手快”,而“手慢”只是作为陪衬。
【今译】
    手快手慢皆非似至道。
【讨论】
(一)认识不到“手快手慢皆非似”是太极拳之所以难学的一大原因
“手快手慢皆非似”再次强调否定动作的主动速度是“忽隐忽现进则长”的原因。在太极拳推手中,往
往出现一方使得另一方“终不得力,处处落空”,正向习惯思维的人、外家拳观点的人总以为原因是这
一方的反应主动敏捷、动作主动灵活。这是最普遍、最容易发生的认识,是太极拳之所以难学的一大原
因。确实,动作的主动疾快往往是武术致胜的关键因素,在武术搏斗中,凭借敏捷、灵活的主动反应和
动作,有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得对方的攻击“落空”,但实际上成功率是不很高的。因为人的反应和动作
速度是有极限的,而且这种主动的反应和动作的速度随着时间的延长或速度的变快,精神会越来越紧张
,动作反应也会越来越迟钝,使得对方攻击“落空”的成功率就更低了。如果在太极拳推手中,一方是
这样的外家拳观点和反应,另一方则是有一定太极拳推手层次之人的话,那么,这一方要想使得另一方
的攻击“终不得力,处处落空”,成功率几乎就只能是零。并且,在武术搏斗中,动作的主动疾快往往
也是致败的重要因素。因为无论是攻击还是化解,主动疾快过了头,反而会造成自己的被动,给了敌人
可乘之机,这在央视武林大会擂台赛上有太多的例子。而对于太极拳,主动的动作快就更不是“忽隐忽
现进则长”的原因或奥妙了。太极拳“忽隐忽现进则长”的原因或奥妙只能是“一羽不加”,在动作速
度上的表现只能是杨澄甫先生所说的“练太极拳者不动手”。这在推手中的反映,杨振基先生说成是“
我不动,跟你走”。所谓“不动手”、“我不动”就是与对方完全等速。物理学中,某一物体是“运动
”还是“静止”必须以另一假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如果与参照物体没有发生位置变化的就认为是“静
止”的。这“静止”其实也是对参照物体而言的。我国的古人引申了这一概念,将与参照物体的动作速
度保持“不先不后”、没有发生位置变化的,对于参照物体也称为是“静”。太极拳的“虽动犹静”就
是这样的意思。而“虽动犹静”就是太极拳的根本,其表现就是“缓应急随”,既不允许“手快”也不
允许“手慢”。因此,无论是主动的“手快”还是主动的“手慢”对于太极拳都是错误的。如果在这一
点上认识不清,就是在根本问题上对太极拳还不了解。
(二)单单崇尚“快”不可能是太极拳
《王宗岳拳论》中的“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也是“手快手慢皆非似”的意思。然而,现代太
极拳界竟然有位赵堡传人在某杂志上说他世代相传的古拳谱上不是这样的,其世代相传的古拳谱上的“
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后是一个标点符号,因此“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是一个整句,意思是“耄耋能
御众”靠的是“形快”。这种说法纯属凭外家拳观点臆想的信口雌黄。因为其一、1919年民国时的五四
运动之前,中国的文字书籍上还没有标点符号出现,连句读符号也没有出现,何来世代相传的古拳谱上
会出现标点符号?其二、“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明显与上一句的“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
力胜”是字、韵、节相对的对偶句,上一句的前一句“察四两拨千斤之句”为八个字,不可能下一句的
前一句变成了九个字。其三、现代赵堡所有的太极拳文献中,《王宗岳拳论》的片段仅出现于署写为“
雍正六年王柏青”的古拳谱残本中,而“王柏青”的古拳谱残本中没有这句话。现代赵堡太极拳文献中
的《王宗岳拳论》就是依据“王柏青”的古拳谱残本,既然“王柏青”的古拳谱残本中没有这句话,何
来世代相传的古拳谱上会出现这句话?显然将中国近代民国时太极拳界已经普遍流传的已经有明白句读
符号的《王宗岳拳论》中的“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擅改为“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反映某些赵堡传人已经脱离太极拳的轨道了。因为单单崇尚“快”反映已经抛弃“屈伸就”的“缓应急
随”了,也就是抛弃“沾粘连随”了。而“沾粘连随”被抛弃了,也就不可能是太极拳了。
(三)所谓“太极拳的特点”是“后发先至”和“后发制人”都是错误的
与崇尚“快”的观点相反,现代太极拳界有一种所谓“太极拳的特点是后发先至”这样的说法,不少“
名家”和“专家”都不忘记在其著作里写上这句话。而对照“手快手慢皆非似”,这句话显然也是错误
的。现代太极拳界这句话的出处是陈微明先生的《太极答问》之《太极拳之散手》。原话是:“孙武子
曰:知己知彼,后人发先人至。太极听劲全是知彼功夫。能粘住敌人,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动”
。必须清楚:陈微明先生在这段话之后,紧接又写了“粘住之后则可听彼之劲,急动则急应,缓动则缓
随”。显然,陈微明先生引述孙武的话“知己知彼,后人发先人至”主要是说明如果能够“知己知彼”
了,“后发”也是能够“先至”的。因为“后发”是古代任何兵法的禁忌,“后发”在一般的情况中必
然会导致受制挨打,是打败仗的重要原因之一。《汉书·项籍传》就记载了“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实际上,“后人发先人至”在《孙子兵法·军争篇》中的原话是:“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
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知己知彼”在《孙子兵法·谋攻篇
》中的原话是:“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显然孙子认为“后人发”是“患”,而能够变“患”为“利
”,十分重要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知己知彼”。中国的古代兵法认为如果能够“后人发先人至”,往
往效果比“先发制人”还能够出奇制胜,但这是在具备“知己知彼”等特殊条件下才能应用的高难度、
高水平的兵法。因此,《荀子·议法》说:“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孙子兵法》中所
记载的一个“后发先至”战例就是由于“知己知彼”为十分重要的一个关键因素而形成的一个极特殊的
战例。过程是因为敌方已经“先发”而且路程短,就故意以再“后发”麻痹敌方,结果敌方中计而“慢
行”,然后借敌方不知情的机会,加倍“快行”,从而达到了“先至”,其实这是一着险招。陈微明先
生用了“孙武子曰:知己知彼,后人发先人至”的意思显然是太极拳的“听劲”也能“知己知彼”,因
此才能“急动则急应,缓动则缓随”。不是说太极拳可以“后发先至”。因为“后发先至”明显反映的
是动作速度先慢后快。对于太极拳而言,就是在与别人接触中发生了主动,那么,“后发”的结果,如
果对方是攻,必然会发生“顶”;如果对方是退,又必然会发生“丢”。而“顶”与“丢”都是“粘住
之后则可听彼之劲,急动则急应,缓动则缓随”的禁忌。陈微明先生怎么可能说太极拳可以“后发先至
”呢?陈微明先生在《太极答问·太极拳之推手》中还引述李亦畬先生的话“于彼劲将出未发之际,我
劲已接入彼劲,恰好不先不后,如皮燃火、如泉涌出。”就是说太极拳的反应必须是“不先不后”到“
如皮燃火”时不想皮肤被火燃到与“如泉涌出”时不想衣服被水沾到这样的反应。这样“不先不后”的
反应怎么会是“后发先至”呢?
在八十年代才出现的“竞技推手”中,有这样的情况,那就是谁先攻击,往往不仅攻击不到对方,反而
被对方成功攻击到。对方似乎是“后发先至”,其实是对方在谁发生攻击的瞬间同时实施了有效的化解
与反攻击。谁的“先发”攻击与对方的“先至”化解与反攻击是同时的,如果对方的化解与反攻击略微
滞后,“先至”那就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这种情况是不能用“后发先至”来表述的。传统的太极拳推
手中更是不存在这种情况的。正确的传统太极拳推手靠的完全是李雅轩先生所说的“是松松的、轻轻的
、虚虚地去跟之随之而动”、“不必勉强找机会去打,在机会成熟时,它自会送上手来”,对于对方的
攻击是“不先不后”地加以化解的,是不存在“后发”化解的;而一旦符合可以攻击的机会出现,那就
是《打手歌》所说的“合即出”,也是不存在“后发”的。可见无论竞技推手与传统的太极拳推手中都
是不存在“后发先至”的。
如果认为陈微明先生是将“不主动抢先”称为“后发”,将“疾速发劲”称为“先至”,这“后发”也
是一种容易令人误解的与普遍的“后发”概念不同的不恰当的说法,与《孙子兵法》中的“后人发先人
至”的意思也是不符合的。所以将陈微明先生的“后人发先人至”解释为普遍一般概念的“后人发先人
至”纯属断章取义、牵强附会,是错误的。
现代太极拳界更有一些人夸大了太极拳最常见的“缓慢”锻炼形式,说“太极拳的特点是后发制人”,
甚至说:“太极拳的特点是能够以慢胜快”。这些说法在太极拳的古拳谱上、近代太极拳的著作上更都
是没有根据的、与经典的太极拳谱理论相违背的,也是根本不能被武术实际所证明的,因此都是对太极
拳的歪曲篡改,是十分错误的。
【第四首第四句原文】
    四两①拨②千③运化④良。
【注释】
①四两——借代指没有具体确切数值的很小的力量。
②拨——拨弄,引申为表示利用对方之力控制、支配对方。
③千——“千斤”的省略简称,表示没有具体确切数值的很大的重量。如《诗·小雅·甫田》:“乃求
千斯仓。”歌诀又借代指用很大的力攻击我的人。
④运化——运行变化,如三国·魏·王弼《易·复》之注:“然则天地虽大,富有万物,雷动风行,运
化万变。”神怪之说的“运化”是指用法术变出,如明·高明《琵琶记·感格坟成》:“汝等可变作人
形,与他运化土石,务要顷刻完成。”上文之“运化”引申为指以柔化解敌人进攻致使敌人形成背势的
过程,即“沾粘连随”。
【语法修辞分析】
    主语“我”和“四两”之前的介词“以”,以及“千斤”之“斤”均被省略,“四两”与“千”分
别是夸饰,分别指相对悬殊的很小的力量和很大的力量。“四两拨千”应该理解为“四两拨千斤”。
【今译】
   “四两拨千斤”,这是多好的运化啊。
【讨论】
“四两拨千斤”显然是一句包含着夸饰修辞的词语。这句在现代太极拳界脍炙人口的成语活灵灵地反映
了太极拳所独一无二的特有的“以柔克刚”与“以弱胜强”。但是正所谓“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
,入室者屈指可数”,由于各种因素,任何学问与技艺的传承,既有能够全部继承而“青出于蓝而胜于
蓝”的,也有未能够得到主要真传而“滥竽充数”的与不懂以为懂的从而渐传渐误的,太极拳的传承尤
其是如此。太极拳的传承到了现代,太极拳的许多真传在不少人的传承中都被传误了,“四两拨千斤”
就是其中一个。这样,在现代太极拳界与其他武术界里,“四两拨千斤”被普遍地误解了,其真正的内
涵被扰乱得面目皆非,这对于太极拳的影响是致命性的扼杀与摧残。因此,太极拳的“正本清源”与让
其“庐山真面目”普遍重现,认真地厘清“四两拨千斤”究竟是怎么回事是一个关键。“四两拨千斤”
究竟是怎么回事?根据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与杨澄甫、李雅轩、郑曼青先生等太极拳家的论述,以及一
些民间太极拳老前辈的言传身教,通过实践加以检验与体悟,“四两拨千斤”应该是这样的:
(一)“四两拨千斤”不是发人
许多人都将“四两拨千斤”理解为是发人。这样,针对“四两”可以“发人如弹丸”的说法,有人严厉
批评这是不符合武术实际和力学的胡说,有人因此讽刺、嘲弄、鄙夷太极拳;而又有人与之相对,强词
夺理地加以反驳,认为“四两”之力是能够作用动“千斤”的,甚至有用物理学里的牛顿第二定律公式
,即作用力F×作用时间t=质量m×运动速度V,(冲量=动量)来证明经过持续增加力作用的时间,“四
两”之力是能够作用动“千斤”的;也有人用几何分析函数计算来证明“四两”之力是能够作用动“千
斤”的。这些证明自然都是属于强词夺理的“永动机”式的诡辩,因为按照这样的证明,蚂蚁也是能够
搬得动铁榔头了。这两种观点虽然截然相反,然而将“四两”和“千斤”都当成了实数、将“四两拨千
斤”当作了发人的攻击却是相共同的。其实,在中国古代,“四”和“千”都是可以表示不确切数量的
,也都可以夸饰地表示大小相差悬殊的数量。“四两拨千斤”的“四两”和“千斤”显然就是表示大小
相差悬殊的力量,并不是说一为“四两”力量,另一为“一千斤”的体重。而“四两拨千斤”也并不是
指发人。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尤其是《打手歌》已经十分清楚地指出“四两拨千斤”是“不丢不顶”的
“沾粘连随”,就是说是“由人”的“随人而动”的。而对于太极拳的发人,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杨
澄甫先生等太极拳家都指出是“如放箭”的主动行为,就是说是“由己”的。“由己”与“由人”显然
不是一回事。而且,太极拳发人攻击的力量,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表述为是“何坚不摧”。“何坚不摧
”显然与“四两”也不是一回事。因此将“四两拨千斤”当作为是发人,显然是很错误的。另外,现代
武术界里,“四两拨千斤”还被某些名人用作外家拳某些攻击性招法的代称,不仅名不符实,而且对于
世界了解太极拳的词语,客观上造成了歪曲、篡改与扰乱,显然也是很错误的。
(二)“四两拨千斤”之“拨”不是主动行为
许多人都以为“四两拨千斤”之“拨”是主动行为,有的人还引据词典证明“拨”就是主动行为。其实
,世界各民族语言都具有多义性,都可以引申、转移词义使用;其中有的引申、转移之词义被词典收载
了,比如“秋波传情”的“秋波”是指女子的眼神,词典就已经收载了;但也有很多引申、转移之词义
是词典所没有收载的,在引申、转移应用词义的场合,这些词就不能按照一般的概念就字论义去理解了
。这“四两拨千斤”之“拨”就是词典所还没有收载的古人的一种引申使用。纵观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
,这一“拨”字已经没有了“拨”一般概念中的方式方面的含义了,所表述的仅仅是“拨”一般概念中
的“控制、左右”别人的结果方面的含义,而且这种结果是由于完全始终被动的“随人而动”而发生的
,不是主动作用别人的行为所形成的。显然,这一“拨”字其实就是“沾粘连随”的代名词,也就是《
王宗岳拳论》所说的“舍己从人”,其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打手歌》所说的是“任他巨力来打我”,不
是有的有明确师承之“太极拳传人”所说的是“力量的对抗、较量与对话”。从拳理上讲,这“拨”就
是以“人刚我柔”的方式控制对方造成“人背我顺”。就是如李雅轩先生在《随笔》中所说的“以轻妙
的手法去摸索之、跟随之、顺势而应之,不可稍有抵抗”、“无论对方如何攻来,都可以逆来顺受、随
屈就伸,化之于无形,然又可以撒去全身皆是手,使对方无法逃避”。可见如果将“四两拨千斤”之“
拨”当作是主动行为,当作是“力量的对抗、较量与对话”,那就是与太极拳南辕北辙了。
(三)“四两拨千斤”之“四两”不是作用别人的
许多人都以为“四两拨千斤”之“四两”是作用于别人的,这与将“四两拨千斤”之“拨”当作主动行
为是同样的错误。太极拳古歌诀中的“四两拨千”是包含了很多省略的词语,完整的表述就是《打手歌
》里的“牵动四两拨千斤”。这“牵动四两拨千斤”也是一句有错序与省略等修辞的语句,用现代汉语
表述就是“以四两牵动(自己的手)拨千斤”。就是说:自己的“四两”之力作用的是自己的手臂,并
不是作用于别人。而且,如《杨氏老谱·太极下乘武事解》所说的“所难者内要含蓄坚刚而不施,外终
柔软而迎敌”,自己的“四两”之力“牵动”自己的手臂,还必须是敌人觉察不到的。如果敌人觉察到
我的手臂是在被我自己所“牵动”,这“牵动”之力就是郑曼青先生所说的“太大”了,那么,如郑曼
青先生所说的就没有“拨千斤”的效果了。这就是说利用对方之力而动的我自己的手臂,虽然有自己“
四两”之力在参与“牵动”,然而对方的感觉,我的手臂是完全被其所作用之被动的。很多人在推手中
尽管做到了自己的手臂无论对于对方和对于自己是完全被动的,然而却可以被对方明显感觉到是在被自
己身体所主动带动的,这是推手功夫难以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四两拨千斤”之“四两”不包括重量与掤劲
许多人都以为既然是“四两拨千斤”,那么,应该是使得对方仅仅感到“四两”的很轻的力。然而,太
极拳所需要的放松的手臂是有自重的,放松的手臂还始终必需要如杨澄甫先生所说的“手向外掤”的如
浮力那样的“掤劲”,也正因为有了这些力量,手臂是既有阻力又形不成“力量的对抗、较量与对话”
的顶抗,而是如杨澄甫先生所说的:“纯粹太极其臂如绵裹铁,柔软沉重,推手之时可以分辨”。必须
认识到由于这些力量存在的“柔软沉重”是“四两拨千斤”所必需要的,没有这“柔软沉重”,太极拳
的借人之力置人于背势的“四两拨千斤”是无法实现的;显然这些力量又都不是主动的力量,而“四两
拨千斤”之“四两”所必须去除的是主动的力量,因此,“四两拨千斤”之“四两”是不包括这些力量
的。所以,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四两拨千斤”是必需要手臂自重与“掤劲”之力量的,将太极拳“四两
拨千斤”所必需要的由于手臂自重与“掤劲”存在所形成的“柔软沉重”想象为是“四两”般的轻,那
是误区。然而,这种误区在现代太极拳界是很普遍的。因此,真正学练极拳,是必须明白和冲出这一误
区的。
(五)“四两拨千斤”的实现是由于“千斤”的主动
许多人都以为“四两拨千斤”的实现是由于“千斤”之对方的被动行为。其实,如上所述,“四两拨千
斤”就是“舍己从人”,因此,“四两拨千斤”的实现完全是由于“千斤”对方自己错误的主动行为所
形成的。其实质就是如郑曼青先生在《郑子太极十三篇·述口诀》中所指出的“牵动四两拨千斤”就象
是用“四两”之牛绳牵动“千斤”之活牛,“四两”是用以牵动牛绳的,活牛是自己行走的,不是被放
牛娃的力所拖拉动的。李亦畬先生《撒放密诀》所说的“擎起彼劲借彼力”,意思是将对方“擎”了起
来,却又是借了对方的力,说的其实就是“四两拨千斤”。这“擎起彼劲借彼力”也可以比方为脚踏上
滑冰鞋滑行,滑冰鞋对于滑行者而言,就是“擎起彼劲借彼力”。猛推虚掩的门结果向前扑跌倒地,这
门对于推门者而言,也是“擎起彼劲借彼力”。正确的四正推手中,毫不使用主动作用对方的力量又使
得对方没有力的落实而“终不得力、处处落空”,屡屡出现背势,也是这“擎起彼劲借彼力”的“四两
拨千斤”。按照这个标准去衡量,很多所谓的“太极推手”其实并不是太极推手。而要想从事真正的“
太极推手”锻炼,就必需想方设法让对方由于其自己的用力而被我所控制左右,并且必须清楚以自己的
主动力量使得对方被动地形成背势,那是违背“四两拨千斤”的,是错误的。
(六)“四两拨千斤”是太极拳学练的重要一课
如上所述的这样的“四两拨千斤”其实就是太极拳“忽隐忽现进则长”的一种典型形式。这样的“四两
拨千斤”可能出现吗?真正从事太极拳锻炼者的回答那是肯定的;而对于所有使用主动力量的外家拳而
说,这样的“四两拨千斤”那是匪夷所思的,所以,对于外家拳而言,是不可能有“四两拨千斤”的。
而这样的“四两拨千斤”对于主张以“力量的对抗、较量与对话”进行推手的“太极拳传人”而言也是
不可思议的,显然,这样的“四两拨千斤”又是真正太极拳学练的试金石。
“四两拨千斤”其实广泛存在于太极拳的套路中,杨氏太极拳绝大多数的拳式都包含着“四两拨千斤”
的模拟。而真正的太极拳推手就是“四两拨千斤”的实际锻炼。因此,在太极拳套路练习中应该认真体
验拳式中的“四两拨千斤”,推手练习必须是如郑曼青先生在《郑子太极拳自修新法·三无畏》中对于
“四两拨千斤”之解释所说的,是“听人进攻进击,非独不抗,且不还手”的“学吃亏”。可以说这“
学吃亏”的“四两拨千斤”是太极拳初步学习就必需开始的一课,又是学练太极拳能够迅速提高的捷径
,也是太极拳最上乘功夫的最主要内容之一。学练太极拳如果对此有怀疑,学不通,那么,正如郑曼青
先生在同书同节中所说的“若畏吃亏,莫如弗学”,郑曼青先生还强调“愿欲学之,莫若学吃亏始……
有智慧者必欲得体用之实,将何从下手……学者即从是而学焉。”
第五首太极拳古歌诀探释
【第五首全文】
极柔极刚极虚灵,运若抽丝处处明;
开展紧凑乃缜密,侍机而动如猫行。
【第五首第一、二句原文】
    极柔①极刚②极虚灵③,运④若抽丝处处明⑤。
【注释】
①极柔——主要是指十三势长拳没有丝毫主动力量没有丝毫主动速度的“屈伸就”。
②极刚——主要是指十三势长拳传递性的力量强大和疾如闪电的“发劲”。
③极虚灵——指没有任何思维活动、深度安静的精神状态。
④运——指十三势长拳所有的动作,包括了化解和发劲。
⑤明——指意识十分清醒、反应十分敏捷的精神状态。
【语法修辞分析】
    “极柔极刚极虚灵,运若抽丝处处明”中的“极柔极刚”说的是动作与力量,“极虚灵” 说的是精
神,两者不存在相互说明的关系;而太极拳的内在反应“运若抽丝”不是明显表露在外的,所以“运若
抽丝”与“处处明”不存外在说明的关系。因此,“极柔极刚”与“极虚灵”、“运若抽丝”与“处处
明”说的都是两回事。“极柔极刚极虚灵,运若抽丝处处明”其实是分承句。“运若抽丝”是对“极柔
极刚”之动作与力量的说明,其中运”是主语,“极柔极刚”是“运”的定语,“若抽丝”是谓语,因
此“极柔极刚”是与“运若抽丝”相承接。而“处处明”则是对“极虚灵”之精神状态的说明,“极虚
灵”是主语,“处处明”是谓语,因此“极虚灵”是与“处处明”相承接。所以,这两句应该理解为“
极柔极刚运若抽丝,极虚灵处处明”。
【今译】
    极柔软、极坚刚之动作、力量都是象抽丝一样的,极虚无之精神是处处清醒敏捷的。
【讨论】
“极柔极刚运若抽丝,极虚灵处处明”其实是进一步阐述与揭示太极拳锻炼到了高层次,第二首歌诀所
说的“举动轻灵一气研”就有“极柔”与“极刚”两种表现,反应与感觉都是“运若抽丝”的;而“莫
教断续”的“神内敛”则既是“极虚灵”的,同时又是“处处明”的。正确与真正的太极拳锻炼应该对
这预期的目标有清醒的认识。太极拳尤其优良的健身益寿效果与高深的武术效果就是源于“极柔极刚运
若抽丝,极虚灵处处明”。讨论如下:
(一)太极拳的“极柔极刚”是怎样的
太极拳的“极柔极刚”包含了四个意思:
①“极柔极刚”反映了太极拳的“举动轻灵”存在着反差极大的“极柔”与“极刚”两种状态。太极拳
的“举动轻灵”可以概括为“屈伸就”与发劲。“屈伸就”虽然是在腰的主宰下,有由脚而始的传递性
的力量“气”所作用,“气”也是有“四两”力之“刚”的,但这样的“刚”仅仅是维持手臂能悬置和
被身躯所带动而已,是既不显露于外,又是对外没有顶抗作用、无法由外探知的。正如《杨氏老谱·太
极下乘武事解》所说的“内要含蓄坚刚而不施,外终柔软而迎敌”的。因此,“屈伸就”的特征就是“
舍己从人”、“随人而动”,从而使人“终不得力”而实现“四两拨千斤”,表现的就是没有丝毫主动
的力量、没有丝毫主动的速度这样“被动”的“极柔”。太极拳的发劲从运动力学分析,虽然也是属于
由脚而始的传递性的力量,然而发出的不是“四两”力之“刚”,而是比其手臂之力大得多的“何坚不
摧”力量之“极刚”,并且对别人而言是疾如闪电“如放箭”般主动的“极刚”。这是力量、主动与被
动对比“极柔极刚” 极大的反差。
“极柔极刚”极大反差还反映了太极拳只有“极柔”与“极刚”这两种状态。太极拳是没有“半柔半刚
”的。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认为太极拳是应该“又柔又刚”、“半柔半刚”的,因为“又柔又刚”、“
半柔半刚”反映了“刚柔相济”。这种说法在现代太极拳界是占主流的却是错误的观点。因为古代阴阳
学说认为万事万物都反映了“刚柔相济”。“刚柔相济”是“阴阳相济”的一种形式。但万事万物“刚
柔相济”的形式是气象万千各具有特殊性而不同的。就以黑白鱼太极图而言,以白为刚,以黑为柔,黑
白鱼太极图并不是黑白完全相等了才是“刚柔相济”,而是黑白变化的每一个过程瞬间都是“刚柔相济
”的,而黑极大白极小或白极大黑极小也是属于“刚柔相济”的。《易传》将昼夜称为“刚柔”,其“
刚柔相济”就表现为白天黑夜分明,而不是日夜始终半明半暗昏朦朦阴沉沉的。中华武术各拳种也具有
多种刚柔相济的形式,如有的武术的“刚柔相济”表现为又柔又刚,而太极拳的刚柔相济则表现为“极
柔”与“极刚”。如果把太极拳的刚柔相济理解为始终同时又柔又刚那就是与太极拳南辕北辙了。正如
李雅轩先生在其《随笔》中所说的有的人“多是说身体又刚又柔,是刚柔合组的一种僵劲存在于筋骨肌
肉之中,但如这样就形成一个刚柔轻重虚实不分的情形了。”所以,这种又刚又柔的“刚柔相济”是太
极拳所不允许的和绝对排斥的,而太极拳的这种要么“极柔”要么“极刚”的“刚柔相济”也是许多非
太极拳武术所不能接受、允许,因而绝对排斥的。太极拳的这种特性,用阴阳理论加以抽象,由于“极
柔”就是“极阴”,或称为“重阴”、“全阴”;“极刚” 就是“极阳”,或称为“重阳”、“全阳”
;所以太极拳的上乘功夫就是能“全阴”突变“全阳”,或者说“全阴全阳称妙手”。老子所说的“负
阴抱阳”反映了太极的存在其阴与阳是不能分离的这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法则,太极拳的“极柔极刚”之
说符合这一法则吗?其实“全阴”和“全阳”之说古代就存在,如《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说:“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其意为“阴极必阳,阳极必阴”,就反映太极是会出现“全阴”或者“全阳”
这种状态的;然古人所说的“全阴”并不是说没有“阳”存在了,“全阳”也不是说没有“阴”存在了
,唐代王冰在《黄帝内经素问》注中就将这种称谓阐述为:“全阴而阳气不极,全阳而阴气不穷”(文
中的“极”和“穷”同义,都表示没有),指出所谓的“全阴”中的“阳”对于“阴”来说或“全阳”
中的“阴”对于“阳”来说无非都是微乎其微而可以忽略不计而已,“全阴”并不意味绝对没有了“阳
”,“全阳”也并不意味绝对没有了“阴”;所以,“极柔极刚”之说不仅符合古代阴阳学说,而且是
太极拳的经典拳理。由此可见陈鑫先生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中所说的“五阴五阳称妙手”的说法与王
宗岳的太极拳思想是不能相溶合的。学练太极拳最常见的难点就是很难得到“极柔”与“极刚”。许多
人对太极拳“极刚”的发劲孜孜以求,可总是得不到,很多人所表演的“太极拳发劲”其实与外家拳的
发劲没有区别,发出的就是手臂的力量,根本谈不上“极刚”。而许多人以为自己做到了“柔”,其实
是“又柔又刚”,手臂之动还有很多的主动成分,也根本谈不上“极柔”。这是现代太极拳界的普遍现
象。
“极柔极刚”明显反映了太极拳的“极刚”与“极柔”是截然不同而分明的。太极拳的“极刚”虽然是
由于“极柔”发生和以“极柔”为载体传递的,但这不是说“极刚”也是表现为“极柔”的。鞭子抽动
时鞭子中“动量传递”的力量是以始终柔软的鞭体为载体的,但被鞭子抽到就没有这柔软的感觉了;高
压水的力量很大,媒体曾有一则民事诉讼案件报导,案由是某公园喷水池突然喷出水柱将一女青年的肠
子冲断了,水受高压喷出时,这水仍然是柔软的,但人被冲着是感觉不到柔软的;鸟的肢体是柔软的,
但与飞行中的飞机相撞,由于相对速度极快,鸟的肢体就呈现为石头一样的硬了;太极拳的“极刚”也
是如此,人只有大松大软,发劲的效果才好,但所发的劲是不仅表现为速度极快,而且表现为硬度很大
的。当然有不少人被太极拳艺高者所发有被大风刮离的感觉,这是因为被发时两人已经发生了紧密接触
,没有发生冲击性的接触;如果发生了冲击性的接触,那就会发生《太极拳使用法·杂说》中所说的“
分筋挫骨……点血”和李雅轩先生在《随笔》中所说的“可以伤其内脏,使其口鼻喷血,顷刻致命”等
结果了;黄元秀先生遗文说1929年有次他与杨澄甫先生在浙江国术馆推手,杨澄甫先生比演双按,顺势
一扑,感到其手似乎未碰到衣襟,结果感到“胸中隐隐作痛移时”,可见其冲击劲力之刚猛;而发劲即
使已经接触被发也未必是舒服的,如李雅轩先生在《随笔》中说:“杨老师之掤劲,只见其两掌往我身
上略一抖,我便感到内部发烧。”所以李雅轩先生在《随笔》中说:“杨师之发劲打去松沉软弹、有透
力、有将人胸部之骨架打垮打塌之可能,透内之力惊心动魄,有令人万分恐慌之感。”现代太极拳界有
的人臆想太极拳主张柔软,被发被打也是感觉柔软的,是不会致人伤残的,不然就不是太极拳。这种认
识和宣传是错误的。
②“极柔极刚”反映了太极拳的“极柔”与“极刚”是突变的
“极柔极刚”反映了太极拳的“极柔”与“极刚”的相互转化是开关式突变的,是不存在“半柔半刚”
渐变过程的,是没有“渐柔渐刚”的。如李雅轩先生在其《随笔》中所说的:“太极拳之刚柔相济是在
技击中有忽刚忽柔,要轻则百无所有,要重则无坚不摧,这是虚实变化、刚柔轻重互化的意思”。正因
为“极柔”和“极刚”有这样的关系,不需要有预备的过渡。因而“极柔”能极快地变为“极刚”而没
有预兆,令人防不胜防;“极刚”也能极快地变为“极柔”,令人来不及反应。然而认为太极拳是“渐
柔渐刚”的、是不允许“忽刚忽柔”的却正是现代太极拳界又一个占主流的观点。许多人既不会“忽刚
”,在转瞬即逝的可以攻击的机会出现的瞬间发不出劲力来,因而坐失攻击良机;而在攻击别人的瞬间
之前后,不需要容易给别人乘袭机会之“刚”时,肢体却发生了“渐刚”,因而也坐失攻击良机;在攻
击别人没有成功的瞬间极需要自己的“刚”立即消失从而不给别人的反攻击机会时,自己的余“刚”又
不能在瞬间消失,因而遭到别人成功的反攻击。自己也明白这是水平低的反映,然而在理论上却接受和
主张“太极拳是渐柔渐刚的”,这不是咄咄怪事吗?
“极柔极刚”还反映了太极拳的“极柔”与“极刚”的表现尤其特别的特点是经常的只能体会到“极柔
”,“极刚”则是转瞬即逝的。太极拳的“极柔”表现在置人于背势的化解中,是如《杨氏老谱·太极
下乘武事解》所说的“外终柔软而迎敌,以柔软而应坚刚”的,也就是说不是如外家拳那样要使用各种
主动的技巧强行用力地或顺势借力地主动作用于别人。太极拳的“极刚”则表现在攻击别人的发劲瞬间
,是一闪而已。所以,太极拳“劲”的尤其特别的特点就是没有持续性。正如《杨氏老谱·太极体用解
》所说的“如以持物论之,有力能执数百斤……如以全体之有劲,似不能持几斤”。打个比方,太极拳
的“劲”就象是鞭子,外家拳的“劲”(太极拳术语称之为“力”)就象是扁担。
③“极柔极刚”反映了太极拳之“极柔”与“极刚”的相互依存
太极拳“极柔”与“极刚”的相互依存反映于太极拳的发劲其手臂也是放松毫不主动用力而“软弹”的
,就是说太极拳发劲之“极刚”是以“极柔”为载体的。这是因为太极拳“极刚”之劲力是属于“动量
传递”,全身与手臂只有“极柔”地十分放松不用力不主动,“动量传递”才能顺畅,手臂才能有十分
强大力量的“极刚”。人体中“动量传递”的这一特性,在现代对于羽毛球击球的研究中已经得到了证
实,那就是对于响脆的击球,手臂肌肉象上弦一样的紧张和使用浑身的力气效果并不好;反倒使用由脚
而起的“动量传递”的力,虽然没有用很大的力,效果却很好,但要有这样的效果必须浑身放松,否则
由脚而起的力量是难以传递到手臂的。所以李雅轩先生在1974年7月12日写道:“发劲第一是要松软,第
二是松软,第三还是要松软。”现代太极拳界的很多人都撰文批评李雅轩先生所说的“大松大软”,正
是将外家拳的发劲当作了太极拳的发劲,以致得不到太极拳“极刚”的重大原因之一。
④“极柔极刚”反映了太极拳的“极刚”是由“极柔”转化而来的
《杨氏老谱·太极下乘武事解》指出太极拳是“柔软之于外,久而久之自得内之坚刚”,所以,杨澄甫
先生在《太极拳术十要》中说:“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使有分毫之拙劲……则得真正内劲”,李雅轩
先生在《随笔》中也说:“非松软纯净内劲不出,如不知松软,反不如练硬功也。”从运动解剖学讲这
是因为太极拳重视由肌纤维尽量长的预伸长而产生的力量,因此太极拳蓄劲的形式就是放松柔软,不是
象有人所说的肌肉象“上了弦”那样的“紧张”,因为这种肌肉象“上了弦”那样的“紧张”是使用局
部骨杠杆性质力量的必要条件,但对于太极拳“动量传递”的“极刚”之劲而言是扼杀。对于太极拳,
“极柔软”或者说“松净”是得到“真正内劲”必要的根本条件,这就象鸡蛋是受孕母鸡生的就能够变
成鸡,这受孕就是根本的条件,如果鸡蛋没有孕,那这鸡蛋是根本不会变成鸡的;但这受孕鸡蛋变成鸡
还必须经过孵育,不经过孵育也是不可能变成鸡的,所以鸡蛋变成鸡还需要孵育这样的必要条件。太极
拳的“极柔”变为“极刚”也是如此,“极柔”是“极刚”发生的根本条件,“积柔能成刚”是指太极
拳之刚的根本是柔,但仅仅“积柔”是不可能“成刚”的。“极柔”变为“极刚”也还需要别的必要条
件,并不是“极柔”了就自然而然能变为“极刚”的。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术十要》中所说的“用意
不用力”中的“不用力”就是“极柔软”。而这“用意”就是这必要条件。从现代医学讲,这“意”就
是“极柔”变为“极刚”的有关神经反应。李雅轩先生说到发劲有“心中一急”的描述,由此分析,这
“极柔”变为“极刚”的“意”应该是电光一闪般地骤然一顶、一沉、一撑等浑身一紧随即放松,由于
这一紧如电光一闪,以致感觉不到;李雅轩先生所说到“心中一急”还反映了交感神经的骤然强烈兴奋
一下,当然这交感神经兴奋的强度对于太极拳功夫高低者是应该有区别的。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无视“
极柔”变为“极刚”还需要其它必要的条件,认为似乎一松,就能够将别人发出去,这种说法是天方夜
谭,也是与太极拳经典理论根本相背的。由于太极拳的“极刚”是由于“极柔”才能发生,是由于“极
柔”才能传递而发生作用,所以,要得到太极拳的“极刚”必须“极柔”,或者说“要有力必须不用力
”、“不用力才有力”。当然,这“不用”之力和“有”之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极柔”也就是李
雅轩先生所说的“大松大软”。所以,《杨氏老谱·太极下乘武事解》说:“非有心之坚刚,实有心之
柔软也。”这是因为只有一味地大松大软,也就是一点不要有主动的用力,才能得到惊人的“极刚”。
这惊人的“极刚”正是“非有心”的。当然,现代太极拳界很多人断言“一味地大松大软练不出真功夫
”,认为“肌肉不能尽量放松,必须上着弦,否则就没有弹性了”,原因正如郑曼青先生所说的“终不
知劲之为用”,不知道“劲”为何物,将太极拳所认为的“力”当作太极拳所谓的“劲”来研究了,因
而也就根本不明白为什么“极柔极刚”会联系在一起。
“极柔极刚”是太极拳学练不可怀疑、不可动摇的总规则,由于太极拳“极刚”的基础和载体就是“极
柔”,所以太极拳学练从一开始就必须一门心思地一味追求“极柔”,要力求手臂在悬置的前提下不能
为其活动用力,力求手臂的活动由于“用意”即神经反应而由传递来的力也就是“气”或“劲”所作用
;在这样的基础上,要力求渐渐达到手臂既不用力又有力(当然是不同性质的力),直至能达到手臂十
分地不用力而手臂上又有十分强大的瞬间“极刚”劲力;又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使得“极柔”与“极
刚”相互能极迅速地变换,这是真正太极拳的锻炼方式。有许多人对于“不用力”不能接受,主张太极
拳和推手的初学阶段手要用一点力,结果这种主动自动的力就再也丢不掉了,往往还是越用越多,越用
越大,其所练的太极拳不是不纯粹就是属于有名而无实,初衷是学习太极拳,结果成了郑曼青先生在《
体用歌》中所说的“力学垂死终无补”了。太极拳的“极柔”使得人体在运动中十分放松,给提高、优
化生命质量提供了极佳的条件,适当的“极刚”又是强化生命质量必要的条件,太极拳无论是高深的武
术功夫还是优良的健身益寿功效都是离不开这“极柔极刚”的。所以,“极柔极刚”与“又柔又刚”是
太极拳与非太极拳实际锻炼中的一条分水岭,并不是仅仅理论上的分歧。
(二)太极拳的“运若抽丝”是怎样的
“运若抽丝”比喻古太极拳的“举动轻灵”之“一气研”无论是“极柔”还是“极刚”的力量和动作都
是象蚕、蜘蛛吐丝那样的,反映了太极拳“极柔”与“极刚”的三个重要特性:
①太极拳无论是“极柔”还是“极刚”的力量都具有“若抽丝”的活动性。太极拳“极柔”与“极刚”
的力量都是属于“气”。中国古代文化包括中医学认为“气”的本质属性就是具有活动性。正是基于这
个观点,太极拳先人将能给人活动感觉的体内现象称为“气”。所以,练太极拳如果这种力量的“气行
”受到了妨碍,太极拳就失去了可以应用的力量了。太极拳“极柔”与“极刚”的“气”在现代太极拳
界被分称为“内气”和“内劲”。所以,必须清楚太极拳的“内气”与“内劲”都是具有“若抽丝”的
活动性。就是说都有始于脚向上的传递的特性,不是局部的骨杠杆性质的特性。如果没有这样“若抽丝
”的特性,那就不是太极拳的“内气”与“内劲”。
②太极拳无论是“极柔”还是“极刚”的力量和动作都具有“若抽丝”的不断续性,有由此及彼的先后
过程,就象水的流动、风中绸带的飘动、绳标的飞行等具有始与终的连接性,活动既可能是有时间差的
,又可能是没有时间差。
③太极拳无论是“极柔”还是“极刚”的力量和动作都具有整体性,上下贯通,此动必有它动。具体地
说手之动必定是脚之动的延续,脚之动必定是全身之动的延续,其主宰是腰,直接与动作有关的起始点
都是脚。否则就不是太极拳的“极柔”和“极刚”。
由此可见,现代太极拳界有人说太极拳的“劲”中有“抽丝劲”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太极拳凡“劲”
都是具有“若抽丝”的特性,太极拳不存在没有“若抽丝”特性的“劲”,怎么可以说“抽丝劲”仅仅
是太极拳之“劲”中的一种呢?
现代太极拳界有人将“运若抽丝”之“运”解释为“匀速”。因而认为太极拳的动作都必须是匀速的。
这种理解不十分正确,有的还是错误的。太极拳之“本”是舍己从人,也就是随人而动之“缓应急随”
的“屈伸就”,太极拳动作速度怎么可以丢弃不先不后的“缓应急随”而主观自主地匀速不变?所以,
太极拳武术应用中的“匀速”之说是违背太极拳之根本的。王宗岳所比喻的“抽丝”也并无一定是“匀
速”之意。因为任何丝的抽取或抽吐并非只能是一种固定均匀的速度,蚕和蜘蛛丝的抽吐就可缓可快,
如蜘蛛平常吐丝缓慢,一旦当它感到有危险临近,就会在悬空的蛛网中借吐丝倏忽降落到地面逃遁掉。
太极拳的练习虽然以相对匀速的缓慢为最主要最经常的速度,但每一个具体动作中两脚两手的运动是不
可能式式都速度完全一致的,因为不少动作两脚两手的运动轨迹长度各自往往是不一样的,如果两脚两
手的运动速度完全一致,在这样的动作中就会出现一只手的运动轨迹已经完成了,而其它两脚一手的运
动轨迹还没有完成这样的情况了;而且练太极拳往往在一个拳式完成之际等时需要贯一下劲,有一个似
停非停的过程,如果完全匀速,也就没有这种贯劲过程存在的机会了,这样的拳就是没有生气的“流水
拳”了;太极拳应用的随人之动还需要拳经所说的“忽隐忽现”,如果总是自管自地匀速,不是将会处
处时时挨打、受制于人吗?所以,这种匀速之说是不正确的。
当然,“抽丝”的锻炼的确需要有相对匀速的要求,太极拳之“抽丝”也必须以相对的匀速开始起步练
习。太极拳的练拳中没有应用中的他人之力可借,然而凡运动必有惯性,太极拳的应用对于这种惯性是
必须要克服的,但练拳中却可以用作全身放松之自我练拳中的可借之力,然“惯性”是具有一定匀速特
性的,这是太极拳的练拳出现相对匀速的原因之一。所以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体用全书·例言》中指
出:“太极拳之主体,贵在动静有常。故练时……伸手之疾徐……须知各有常度……不可……忽疾忽徐
”。然这种“惯性”力的借用必须手不主动而以身带手,这种借用“惯性”发生的相对匀速动作是腰胯
所控制带动的,不是手足刻板固定自主控制的,尤其是这种相对的匀速不能丢离上下贯通的整体性。如
果没有了上下贯通的整体性,那么,随便怎样的匀速都是与太极拳没有关系的。所谓上下贯通的整体性
,就是每个手的动作都应是“下随于上”之脚动作的延续,而不是手的动作以脚或腰为支点的主动自动
。另一方面,也只有动作是肢体放松之由脚而起的,动作才能容易做到相对的匀速,如果手臂的动作是
由腰而起的,相对匀速就要差,手臂的动作是由肩而起的,相对匀速就必然会更差。当然手臂的动作由
肩而起和由局部之力控制,经过长期刻意的匀速锻炼,虽然没有“抽丝”特性,也可能做到死板的匀速
,所以,手臂动作匀速也不一定都是太极拳正确锻炼的反映。现代太极拳界有不少人练太极拳虽然动作
速度十分均匀,然而全是由手脚局部之力主动控制完成的这种死板的匀速,这种匀速是不可能真正做到
放松与没有“若抽丝”之动态与感觉的,与太极拳是格格不入、毫无关系的。而且,太极拳练拳相对匀
速锻炼的目的是求得“抽丝”的功夫,在有了“抽丝”功夫后的应用中是绝对不能拘泥于匀速的。因为
太极拳“屈伸就”表现于借人之力、舍己从人的随人而动。所以,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体用全书·例
言》中又指出:“手之疾徐,如能得有常度,则亦不必拘其高低疾徐之有一定法度也。”
(三)太极拳的“极虚灵处处明”是怎样的
太极拳的锻炼与应用,无论是“极柔”还是“极刚”的动态,对于精神的最终追求,都是无思无欲的“
神内敛”。到了动作熟练后,要渐渐达到如李雅轩先生在《随笔》中所写的:“主要者,是在于蓄气养
神上下功夫。心存静养,形如半睡”。尤其是到了高层次,必须如李雅轩先生在《随笔》中所写的:“
在静极默笃之后养虚灵之功夫”。无论锻炼或应用的最终追求,都是如李雅轩先生在1965年8月9日所写
的:“胸中是浑然一气的,是无所谓的,是泰然的”。平时要追求的如李雅轩先生在在1975年5月12日所
写的:“最忌在应战时,心中东想西想预先拿个主意,因为先有主意就会影响了我的自然灵机的活动,
这个道理务要知道,否则把太极拳的功夫变成了杂拳的功夫。”“极虚灵处处明”反映太极拳的锻炼到
了高层次是达到了在动态中大脑能够高度入静,没有任何主观的思维活动,就象是进入到了无梦的深度
睡眠,也就是“极虚灵”。但是,这样的精神却又不是进入深度睡眠的对于周围变化浑然不知,而是出
奇的知觉清醒灵敏与反应迅疾敏捷。如李雅轩先生在《随笔》中所写的:“在静极默笃之后养虚灵之功
夫。在练出神明灵智之后,又将它藏之于内心骨骼之中,含而不露。从表面看来,似乎什么也没有,然
而在实际上,它是包罗万象的,无所不有的,无所不然的”。这样的状态对于一般人而言是不可思议的
,一般的人当然也是不可能出现精神既如进入深度睡眠又是出奇的知觉清醒灵敏与反应迅疾敏捷这样状
态的。但是道家内功文献的记载反映:人经过特定的锻炼,出现这样的状态是可能的。这样的情况,王
重阳称之为“心死神活”。近代民国时有人还将“心死神活”用来注释《授秘歌》中的“水清河静”这
句话。而网上报导的现代对某些气功、超觉静思的研究也证明人是能够出现这样状态的,网上报导的台
湾大学校长对练道、佛等静功人士的脑电图测试也证明:达到道、佛等静功高层次的人是能够出现这样
的被称为“共振型”精神状态的。由此可见近些年来太极拳界有人所谓的练拳要追求“醉梦态”,只有
进入到了“醉梦态”才是进入到了太极拳的高层次,这是多么的错误。
(三)太极拳的“极虚灵处处明”怎样练成的
太极拳的“极虚灵处处明”当然是不可能在短期内练成的,方法不正确或错误,比如想象什么“气”在
身上到东到西,甚至想象什么“气”进出于身体而形成什么“气圈”、“气球”,想象什么“循经合脉
”等等,那么,不仅根本不可能达到“极虚灵”,要想达到“极虚灵处处明”那更是根本不可能的。太
极拳锻炼要想达到“极虚灵处处明”,只能是、也必须是如李雅轩先生在《随笔》中所介绍的:“先师
杨澄甫先生曾说:古人练拳,是分四步功夫。1、练体以固精…… 2、练精以化气…… 3、练气以化神…
… 4、练神以还虚…… ”。概括综合近代太极拳家的阐述介绍,这“四步功夫”应该是动的练拳与静的
练功相结合,在尽量“虚灵”的前提下,将正确的套路练习与拳式运用完全纯熟,然后再逐步追求“极
虚灵”。比如象李经梧先生和周稔丰先生所介绍的练静功后立即练拳,将练静功中的生理状态尽量在练
拳中延长,渐渐达到练拳始终,这样才能最终达到如孙禄堂先生《练拳经验及三派之精义》所说的“以
后静坐亦如此,练拳亦如此。到此方知拳术与丹道是一理也”。现代的医学、催眠术、超觉静思等科学
研究反映“极虚灵处处明”这种精神状态能够激活、开发人的各种不可思议的潜能。可以推想太极拳上
乘的健身益寿功效与武术技能是离不开“极虚灵处处明”的。因此,可以说:“极虚灵处处明”是太极
拳上乘的一切之源。所以,杨澄甫先生等近代太极拳家对达到“极虚灵处处明”的“心静”都有很多的
论述,但没有引起现代太极拳界许多人对于“极虚灵处处明”的重视,这也是近代太极拳家的功夫成为
“绝响”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五首第三句原文】
    开展①紧凑②乃缜密③。
【注释】
①开展——“开展”有多义,一指开阔,如宋·苏辙《和子瞻司竹监烧苇园因猎园下》:“乍分乍合势
开展。”又指从小向大发展,如元无名氏《谢金吾》一折:“我是奉圣旨开展街道。”上文中的“开展
”主要应是引申为表示掤劲姿势(肩背两臂所围成的圈)的膨开扩大。
②紧凑——一般指密切连接,中间无空隙,如现代汉语的“结构紧凑”。上文中的“紧凑”主要引申为
表示掤劲姿势(肩背两臂所围成的圈)的裹合严密。
③缜密——指细密,如《礼记·聘义》:“缜密以栗,知也。”上文中的“缜密”是引申为表示没有可
被攻击的被绽,无隙可击。
【语法修辞分析】
“开展紧凑乃缜密”被省略了主语“人体姿势”。
“乃缜密”的主语“武术应用﹙或技击﹚”也被省略。
【今译】
    动作姿势既开展又裹合,应用时无隙可击。
【讨论】
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王宗岳原序解明》中对“开展紧凑乃臻密”的解释是:“开展大也,松
其筋肉,初学练拳先求姿势开大,谓能舒筋活血,容易转弱为强;而后研究外能筋骨合一、内有精气神
相聚,谓之紧凑;内外兼修,加以动静变化,自开展而及紧凑,身体强而使用全,可至臻密境矣。”应
该认为这段话是很经典的全面解释。那就是说“开展紧凑”主要是指太极拳“举动轻灵”的姿势状态,
并且也关系到精神与神经反应状态。
(一)“开展紧凑”的不同
太极拳“举动轻灵”的姿势状态可以从陈炎林先生的《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和黄元秀先生的遗文中
略知大概:太极拳就站立的高度而言,有高、平、低三种架子,就“开展紧凑”而言,有大、中、小三
种架子,而大、中、小每种架子都有高、平、低三种架子。其中大架子尤其符合培补元气、舒筋活血、
健身强体的养生需要。练习时的精神追求无思无欲、恬淡虚无,反映了精神的开旷。从锻炼练习的速度
说,大架子动作方面注重缓慢;练习力量上,没有发劲;从练习的外形说,姿势开展,在“开合按势怀
中抱”的前提下,力求大、高和极,比如单鞭两手可以前后拉得很开展;又比如玉女穿梭,上方的手在
符合武术要求的前提基础上可以尽量高与开;搂膝拗步的前按掌在“开合按势怀中抱”前提下可尽量伸
展些;至于腿法,黄元秀先生的遗文还披露了太极拳追求“直”和“起”,所谓“直”,就是攻击之腿
脚必须挺直;所谓“起”,就是攻击之腿脚要高,要达到最大的范围;大架子的低架子,还要求大腿与
裆相平,这些都是为了实际应用时能够游刃有余打好基础,都不是对真正实战的模拟锻炼。由于养生而
获得强健的体质是一个人终生的需要,强健的体质也是在实战中能够不败与取胜的资本,所以,大架子
是太极拳初学直到上乘境界都是最经常锻炼的形式,既是初学时的唯一拳架形式,又是上乘境界的主要
拳架形式。小架子则是最接近实战实际的锻炼。可想练这种架子时的精神与神经是处于特殊之临战宁静
状态的,既放松虚灵,临战的潜意识又充分地活动,反应极其敏捷,反映了精神的收拢。可以推想小架
子从练习的速度说,是以快为主,动作灵敏迅速;从练习的力量说,势势频频发劲;从练习的外形说,
就必须基本符合实战的实际,各势紧凑,比如单鞭的随捋之按,两手是不可能前后拉得这样开展的;玉
女穿梭的边捋边按,上方的手不可能是超过头部太多的,搂膝拗步的前按掌不可能尽量开;分脚的随捋
之踢,腿也不可能伸直。因为实战是既不允许太开展的,也不允许太紧凑的,不然就不利于攻击和防护
。如只顾开展,臂肘部完全伸直,肘被人折断的危险最大;踢蹬脚时膝完全伸直,膝被人击断的危险也
最大;而且肘和膝完全伸直被人反攻击以及侵入胸肋和腹裆的可能也较大;当然实战也是不允许太紧凑
的,如果只顾紧凑,攻击就必然达不到目的,自己四周的外围就极容易被敌人控制,化解也丧失了宽裕
的余地。小架子的腿法还追求黄元秀先生遗文中所披露的杨家练拳的“风”和“波”。所谓“风”,就
是出腿有风,不仅腿脚向外攻击极其疾快,而且速疾收回,因为武术中有“起脚半边空”之谚语,腿脚
的攻击和收回如不极其疾快,很可能遭敌人乘袭;所谓“波”,就是攻击的腿脚至腰如同波浪,这是劲
贯于脚的反映。
(二)“开展紧凑”的关系
太极拳所谓的“开展紧凑”,应该理解为“开展”前提下的“紧凑”,或包含着“紧凑”的“开展”。
因为只有这样,太极拳整体动态外形就会是使得敌人或如遇到了一个球体,这个“球体”既扩大膨开,
又收拢裹合,对其攻击,既没有着力处,会不知不觉滑偏了方向落空,找不到缝隙可入而处处受到牵制
;又或如遇到了一个漩涡,会被吞进吸入而落空。由此可见,太极拳无论是“开展”还是“紧凑”都不
是无限度的;都不意味着“拒人于国门之外”,都必须有“引进落空”的体现。而且无论是“开展”为
主的还是“紧凑”为主的都是“开展紧凑”兼顾、都是“开展”与“紧凑”相依存的。如太极拳大架的
“开展”是必须有限制的,因为“大架”也是武术,武术是不同于体操舞蹈以及戏剧武术的,体操舞蹈
以及戏剧武术无须考虑武术攻防,纯粹着眼于观赏造型,可以尽量夸张地开展。如戏剧武术在表演中还
吸收了杂技形象,有了托天架拳和托天亮掌、朝天蹬脚、两腿一字分开卧地等造型姿势;然而这些姿势
如在武术应用中出现无异于自杀,所以在武术应用中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虽然太极拳与其他武术一样
有腿脚手臂尽量伸展,如直腿至脚碰到头的基本功锻炼,因为这无论对于健身益寿还是武术都是有益的
,但基本功锻炼与拳架锻炼是两回事。所以太极拳大架的“开展”必须是以反映武术实际应用中的最大
的开展为限度。当然,太极拳小架的“紧凑”也是有限度的,不能违反实战的模拟。现代太极拳界的锻
炼普遍表现为一味地追求“开展”,反映为“紧凑”被丢失的“散”,而且“开展”普遍表现为“拒人
于国门之外”,失去了“随人而动”的“引进落空”的体现,表现为手的动作轨迹都是以自身为圆心的
弧线,这样,太极拳的“开展紧凑”都被丢失了,太极拳的武术价值也丧失殆尽了,因而是不正确的。
现代有的传统武术实践甚至有将“大架”的“单鞭”当作了实战中的实际外形,擂台联赛中,在一掌击
人的同时另一手变勾手毫无实战价值地故意向后直拉,使人明显感到是在刻意展示“大架单鞭”的姿势
,然而这应该是戏曲表演中出现的形象。拳架姿势是为武术实战所用的,不应该是武术实战为展示拳架
姿势所用的,不然岂非是削足适履了吗?而从拳理拳法角度说,就是违背了对“开展紧凑”的遵循。
【第五首第四句原文】
侍机①而动如猫行。
【注释】
①侍机——“侍”之音shì,有陪伴、随从、奉养等义并通“待”;“待”之音dāi,表示等候,如《左
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故待之。”“机”之义有事物变化之所由,先兆、征兆、时机
、机会等,上文之 “侍机而动”之意为侦察和依据对方的微小动作先兆及变化而动作。
【语法修辞分析】
    “侍机而动如猫行”的主语“人的肢体”被省略。“猫”之后省略了“捕鼠”。
【今译】
    静察敌人微小变化之先兆而动,就如猫捕鼠之行走那样探索状地移步。
【讨论】
太极拳“举动轻灵”的动态是怎样的呢?有的人往往将“轻灵”联想为“轻快”,似乎太极拳的动态是
“飘飘荡荡浪里钻”之“无根”的。可以肯定的是太极拳的动作必然是轻快的,但太极拳的动态不是“
飘飘荡荡浪里钻”之“无根”的,而是“侍机而动”的。“侍机而动”显然不等于是“飘飘荡荡浪里钻
”之“无根”的,而是必需“有根”的。哪里有猫一看见老鼠就表现出“无根”之“飘飘荡荡浪里钻”
样子的?然而,“侍机而动”或者说“见机而行”可以说是所有武术的实战原则之一,并非太极拳所独
有。那么,太极拳的“侍机而动”与非太极拳武术的“侍机而动”是不是一样的概念呢?“如猫行”就
明白反映太极拳的“侍机而动”与非太极拳武术的“侍机而动”的概念是不一样的。比如:
①许多非太极拳武术的“侍机而动”往往是表现为主动动步、主动进退、主动大起大伏的“窜蹦跳跃”
,有的临战时主动动步的步法有些象拳击的脚步,以不断无谓地消耗着自己体力的代价扰乱敌人的攻击
判断;进退则有的表现为主动地拚命似地冲向对方实施攻击,这样有可能对方应对不及因而攻击成功;
也有可能反而使得对方能够得以守株待兔,反而遭到对方方便的反攻击。又有的为了避开对方的攻击,
表现为对方还没有动步,自己就先主动绕着对方兜圈子走,这样有可能对方转身笨拙因而成功避开对方
的攻击;然也有可能、而且往往还反而使得对方能够以逸待劳,因而无法避开对方的攻击,或避开对方
攻击的效果不大。武林大会上这样的实例不是太多了吗?而这些反应都不符合太极拳“如猫捕鼠之行”
的“侍机而动”。太极拳“如猫捕鼠之行”的“侍机而动”应该是内家拳“以静御动”的表现,因而是
从容不迫非动不可才动的,这样在与敌人未接触之前应该是不动或少动的,因而太极拳没有拳击那样不
断主动蹦跳的步法,不会不顾死活主动冲向对方进步,也不会预先就主动绕着对方转圈走,因为这些行
为都是违反“以静御动”的。太极拳“如猫捕鼠”之“侍机而动”,那是在对方尚没有出现背势的临战
时为“彼不动,己不动”,对方一旦有动作发生的先兆,有太极拳懂劲层次的功夫者就会如李雅轩先生
所说的由于静极默笃而出现的“灵机”不假思索地发生了神经反应,“彼微动而己意已动”,在对方动
作的同时发生动作,象接飞来的蓝球那样与对方相接触,“如皮燃火”般咬住对方的背势实施攻击,就
象是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因为任何主观的行动都有明确的目标,一般都有其横侧的防卫薄弱
之处,这就象是地面的高射炮打空中的飞机,弱势打强势;使得对方分身乏术而顾此失彼,大意失荆州
,杨氏拳诀称其为是“中在得横”。而在对方静候时,对方也会是有防卫薄弱之处的,一旦发觉对方的
防卫薄弱之处,如杨氏拳诀所说的“闪赚无全空”,欺骗性的亦真亦假的动作一晃,也在对方应对的同
时,如杨氏拳诀所说“触手即占先上先”,打对方一个猝不及防。这些情况在传统四正推手与现代竞技
推手中常常出现,有这类经验的人知道当双方都可以攻击对方的机会出现的情况中,一般都是谁先攻击
谁吃亏的,“飘飘荡荡浪里钻”之“无根”的主动也是要吃亏的。
②所有非太极拳武术的“侍机而动”主要是凭借目视耳闻,一旦接触,完全凭借自己的主观盘算和经验
习惯来完全主动地支配自己的手足活动,有打着的也有打空的。太极拳武术的“侍机而动”则一经接触
则沾粘连随地借力而动,借敌人攻击的力量在瞬间化解敌人的攻击和置敌人于背势,从而让敌人送上门
,任由自己在这一瞬间从容、方便、准确地攻击敌人。这种“侍机而动”主要是凭借与敌人所接触的“
听劲”,而且这“机”是指“彼微动”这样对方微小的、还没有发生的动作先兆,思想上则完全是不假
思索的,如李雅轩先生所说是“心中无一定的主张”、“无所为”的,这样,对于对方的攻击,“自己
莫明其妙地就会预先知道”,而且,化解对方的攻击并置对方于背势也是不动脑筋而是由对方来完成的
,似乎自己手足的化解动作是委托给对方了。听起来不可思议,然而在具有实战需要之浓缩的四正推手
中,有这样经验的人确实感到是如此,尽管没有完全达到杨澄甫先生所说的“心中不知,敌跌出矣”,
但也有这样的一些感觉了。就是究竟是怎么化解对方的攻击并置对方于背势之前、后与过程中,自己是
根本没有思考和主动的。
③“如猫捕鼠之行”还是太极拳之拳架锻炼与实战中“步履要轻随,步步要滑齐”等的概括。外家拳一
般进退分明,暴露无遗,脚未进,身躯已经反映出脚将进了;脚未退,身躯已经反映出脚将退了。太极
拳的进退步法形式则主要是脚移动时离地面较近象是滑动似的悄无声息,就象是瞎子探索状地移步,就
象是“进而欲退,退而欲进”,被称为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似乎移步是遮遮掩掩的。从力学角
度讲,这种步法就是离地移动的一脚尚未落地之前,身体重心始终是由另一脚支持着绝不移动的,这样
,即使落地之脚落了空或受到了对方的攻击,也不会影响身体重心的稳定。叶大密先生 1967年6月12日
在他的《谈谈我的推手体会》一文中则更直观地称其为“脚动身不动”。“如猫行”的步法不仅使得练
太极拳者在一脚轻灵“无根”的移动中身体重心如落地“有根”般的稳定,而且往往使得对方难以察觉
。因此,顾留馨先生在他的著作中介绍一些近代太极拳家称杨家太极拳的进步是“偷上半步”。这是因
为这种步法是在与对方搏斗时虽然自己身躯没有移动的反映,其实脚已经进或退了。如李雅轩先生所说
的“进则令其觉察不出来,我已进去使其不能逃避;退则令其不知我已脱开他发劲的范围”。可见“如
猫行”的步法也是太极拳之“人不知我”的一个因素。而从健身角度讲,“如猫行”的步法是强健腿脚
的一种很好的锻炼方法。事实上现代练太极拳资深者几乎都知道太极拳步法应该“如猫行”,但有不少
人练起拳来前脚落地似乎沉重有声,假设前脚是落在河上的薄冰处,可以想象薄冰必定会被踩得破碎而
前脚会陷入到冰下的河水里去的,所以这种步法是违反太极拳“如猫行”法则的。而要做到步法“如猫
行”,一个重要的关键是必须以腰胯带动脚;而要以腰胯带动脚,腰胯的运动或运动趋向必须与脚的运
动方向相反,而且脚的运动是由腰胯的运动所引起的,腰胯的运动则又是另一着地之脚传递上来的。这
种腰胯与腿脚的反应正如王培生先生在《吴式太极拳诠真·太极拳推手对身法的要求》所说的“如迈左
脚时左胯微向后抽,同时右胯微向前挺,反之亦然”,只有这样,在脚步移动时,无论腰胯还是腿脚才
是放松的。其实,这样的方法凡是太极拳都是如此的,孙禄堂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尤其多次强调,称为是
“两腿里根同时往回缩劲”。
需要注意的,“如猫行”是对太极拳“侍机而动”的举例说明。“侍机而动如猫行”主要是指猫捕鼠时
的精神与行为之整体的神态。因此,“如猫行”并不是单单指太极拳的步法,也不是说真的要模仿猫那
样的行走。太极拳手足一切“轻灵”的“举动”都必需满足沾粘连随与发劲的需要,这些“轻灵”的“
举动”都是属于“侍机而动如猫行”,这是猫捕鼠时的神态不能全部包括的。
第六首太极拳古歌诀探释
【第六首原文】
掤捋挤按四方正①,采挒肘靠斜角②成;
乾坤震兑③乃八卦,进退顾盼④定五行。
【注释】
①方正——即“正方”的错序说法,意为正方向,就是以“八卦”图推理分析时假定为的东、南、西、
北四个方位。
②斜角——即“斜角方”的省略说法,也称为“隅角”,是指以“八卦”图推理分析时假定为的东南、
西南、西北、东北四个方位。
③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
④顾盼—— “顾盼”有多义,“顾盼”原表示向左右或周围看来看去,“顾”与“盼”是同义,没有固
定的是表示向左看还是向右看的规定。如《后汉书·儒林传论》:“俯仰顾盼,则天业可移。”但上文
中的“顾盼”是与表示步法的“五行”相配合的,明显反映是引申借代表示向左与向右的转身,并按古
文化“左先右后”的次序,以“顾”借代表示“左转”,“盼”借代表示“右转”,这是太极拳理论中
特殊的一家术语。民国时开始,很多人对于“顾盼”的理解就束缚于“向左右观看”的词意中,没有理
会到“顾”与“盼”是古人分别对“左转”与“右转”的引申使用表示法,这种认识一直延续到了现代
,从而一直没有能够正确理解古人将“进退顾盼定”与“木火土金水”配合用以表示“进步、退步、左
转、右转、中定”的原意。
【语法修辞分析】
    “乾坤震兑”并不是单单指“乾坤震兑”,而是借代指“乾、坤、坎、离、巽、震、兑、艮”,或
者是“乾、坤、坎、离、巽、震、兑、艮”的省略说法。因为“乾坤震兑”仅为四卦。这是古人常见的
一种省略的表示法。
“进退顾盼定五行”的“五行”之前省略了“乃”一类的判断词。
【今译】
   (按八卦五行易经理论分析),掤捋挤按分属于北、南、东、西四个正方向,采挒肘靠分属于西北、
西南、东北、东南四个斜角方向;(分析太极拳动作的)乾、坤、坎、离、巽、震、兑、艮是八卦;(
而分析太极拳步法之)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原地不动(的用水、火、金、木、土)是五行。
【讨论】
    几千年来,周易学中的阴阳八卦五行理论在中国古文化各学科中有十分广泛的哲学指导应用和直接
的抽象、类比、分析、推理的应用。比如对于中医,有“易医相通”之说,至今中医的辩证论治还离不
开周易学中的阴阳五行理论,而中医针灸学之“子午流注”中的阴阳八卦五行理论演绎推理,至今还无
法用其它的方法取代。因此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的学识十分渊博的唐代孙思邈甚至说:“不知易,不
足以言大医”。周易学的阴阳八卦五行理论实实在在是值得我们中华子孙自豪的世界性宝贵的文化遗产

古太极拳“十三势长拳”在古代的分析演绎推理也是以阴阳八卦五行理论作为工具的,从王宗岳拳谱与
杨氏老谱中可以发觉:古人依据这种理论,得以宏观分析与掌握古太极拳其中的规律,提纲挈领地指导
古太极拳的学练和传承。所以,郑曼青先生在《郑子太极拳十三篇·通玄实》中说:“若舍阴阳五行而
论太极,是为无稽之谈,不足计也。”现代太极拳界有人将太极拳理论中的阴阳八卦五行说成是胡说八
道,这显然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说法。
周易阴阳八卦五行理论虽然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包括太极拳的传承中发挥过重大的作用,但毕竟是
古代一种朴素的辩证法,在被作为分析演绎推理应用时如果思路机械,不能融会贯通,也容易造成牵强
附会。而太极拳的许多分析推理到了现在也不是非得处处用阴阳八卦五行理论不可,很多的分析推理是
可以被现代更微观、准确的科学所取代的。由于中国近代大量西方先进文化的涌入,中国社会知识结构
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到了民国时,太极拳的理论也吸收进了先进的医学、力学等文化,而此时精通阴阳
八卦五行理论并能够娴熟正确应用于太极拳分析推理的人也是极少的了。因此,象许禹生先生这样受过
深厚传统文化教育的人在《太极拳势图解·太极拳之意义》中也说:“现在科学昌明,后之学者若以几
何、重学等理说明之,而不沾于易象,则所深望也。”
应该明白:周易理论是属于抽象的哲学,而太极拳理论是属于具体技艺的科学,古代也并不是只有太极
拳应用周易理论。太极拳需要抽象的哲学概括抽象,但抽象的周易理论不等于是太极拳理论。因此,学
习太极拳,不是非得将全部周易理论都照搬学通。太极拳分析中使用的“阴阳、虚实、刚柔”等周易理
论名词都仅仅是一种符号。事实上,民国后的太极拳书籍中许多阴阳八卦五行内容都反映为牵强附会、
画蛇添足。有的太极拳著作搬入大量的阴阳八卦五行周易内容,其实与太极拳是无关的牵强附会的结合
。尤其是现代太极拳界中的很多人对于阴阳八卦五行知识仅知皮毛而一知半解,有的太极拳“名家”连
“阴阳”的概念是什么也不懂,就在著作中大谈“阴阳”,有将“阴阳八卦五行”神秘玄虚化到手足活
动如掤捋挤按的方位、姿势都有固定的规定,甚至有说根据“阴阳八卦”,太极拳不得朝向北打,不然
会死人,太极拳被当作是一种有刻板规矩之宗教仪式而不是武术了;有说不学习周易阴阳八卦五行理论
是不可能学会太极拳的,甚至有将历史上的易学家都当作太极拳家,将易学与太极拳混为一谈的;有说
讲“阴阳五行”是太极拳特点,显然是将“阴阳五行”当作太极拳专门理论的。这些错误说法也是现代
太极拳理论被搞得十分混乱的一大因素。因此,对于这些画蛇添足、故弄玄虚的说教,现代太极拳学练
者是应该唾弃的。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古人究竟是怎样用周易理论演绎分析太极拳的,有条件者是应该
加以研究探索的,但不能是牵强附会的,应该是辩证的、合理的。作者 魏坤梁
--------------------------------------------------------------------------------------------------
怎样认识太极拳的“双重” 怎样认识太极拳之虚实 怎样认识太极拳之刚柔 怎样认识太极拳之方圆 怎样认识太极拳之“太极” 怎样认识太极拳之“阴阳” 六首太极拳古歌诀探释 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十三势歌》探… 郑曼青先生拳论《散手》探讨 太极拳断想1--13 太极拳之“气”与“劲”的探讨 太极不动手:开启太极拳之门的金钥… 秋桐斋太极随想 练拳体悟1-12 一句话学太极拳 大话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八十三式七言歌 太极心得 武式太极拳内功捷要 太极拳技击功力训练的有效途径 太极拳之内功修炼 太极拳内功修炼指南 松腰略说 太极拳之秘 内家拳桩功的境界和层次 练太极拳最容易被忽悠的19条 太极拳懂劲\发劲 缠丝劲训练 太极拳的道理 太极桩功 田金龙教授谈太极拳推手散手 田金龙教授谈太极拳推手散手 郑曼青的 应敌诀 和发劲诀 你毁了我的太极拳---太极拳应怎样… 内家武学易骨、易筋、易髓解密 杨露蝉『圈內打人,圈外推人』解密 杨健侯秘传太极拳内功述真 讲透彻太极拳的道理 太极拳509问 内家真传“老牛筋” 孙存周口授太极实战要领 杨露禅太极门点穴秘谱 杨氏太极秘法—以脊柱行拳 中医看内家拳修炼 太极拳穴位采气功法 太极拳步伐训练 学习太极拳的密决 杨氏太极拳天机直泄 太极拳经典摘抄 太极拳修炼十七句金言 炼心之要 有关太极拳的“松” 谈谈太极拳发力 陈氏太极拳的用肘法 孙禄堂谈内家心法-龙虎二气 拳势拆解是学练太极拳的重要阶梯 陈式太极拳动作名称 拳劲 打肘歌诀 陈式太极拳83式(一路)[学拳笔记]… 陈式太极拳83式(一路)[学拳笔记]… 陈式太极拳71式(二路)[学拳笔记] 太极桩功函授教材:太极桩功 怎样把练功融入生活之中 桩功的修炼意义 “重心”是太极拳道虚实变化的中心 练习太极,不要配合呼吸 孙南馨:怎样才能练成一名太极拳家 发力的原理法则和公式 练习太极,不要配合呼吸 “重心”是太极拳道虚实变化的中心 太极拳之“掤劲”述真 太极拳内劲与人体筋骨结构变化 盘架子与攻防想象 太极拳的内功修炼 太极拳的内功修炼 陈氏太极拳的腿部缠丝 “太极腰”的锻炼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枢色

2014-12-20 04:47:32

楼主又闹绯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