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电话: 400 4567 8910
返回顶部
一个练武者对于武术的浅解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74866次阅读 24次回复
阅读排行
传统武术现在能引起这么多人的重视确实不容易。
本人陕西人 家传红拳 练过一段时间赵堡太极
后来和一位住在西安的北京老师傅学习的八卦和形意。很抱歉师傅以前惹过事,所以不愿随意透漏名号,抱歉。
八卦是程式,形意老师说是河北架,主攻八卦我就没多问。
以前仗着自己会点把式,身体又壮有点傲气。直到被一个公园练中国跤的大爷一瞬间打的头脚调个。后来就舍弃了前面所学,专练中国跤,和摆扣步。
现在专攻巴西柔术 抽空去练MMA
我想说明一下几个问题,
第一 像我这样学过这么多,这么杂的人,大多数都像我一样,不怎么厉害。因为大道至间,三心二意怎能出功夫?
第二 我敢说 上网的朋友,你们的功夫也不会是顶尖的,说白了你们的功夫也不会怎么样。因为在你们闷头发帖,计较长短是非的时候,真正的高手他们在练功。
第三 重点
很多人问,怎么才能练出能实战的功夫?好,我告诉你我的一点浅见。
能实战的功夫是在实战中练出来的。
其他的训练只不过是为了实战做准备,他和真实的实战差别太大了。
百练,不如一打,此言不假。

小时候练软硬十盘,大小红的时候认为实战就是这么用的,深信不疑。每每问及父亲,他总是笑而不语。直到在外面挨了打,一招都用不出来。回来失落了很久,隔了很久父亲对我说,我给你讲个故事。父亲说“我的师傅在以前是走镖的,解放后在三原和耀县一带摆地摊,那时候地皮流氓见他瘦小经常欺负他,砸他摊子,抢他钱财。每次他只是挨打从不还手,直到有一天忍无可忍,抓起一块红砖两膀一较力,掰成两截,左右手用劲一攥,将红砖捏的粉碎。然后流氓跑了,他守着被砸的摊子,哭了。回来家人问他为什么不出手教训那些流氓,他说按照我当时的状态,我会一出手就会杀了他们。杀了他们你们怎么办?
练了一辈子武,到最后出不得手,出手就要伤人,我练武做什么,真不如做了普通人。”

我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如果看不惯,或者觉得烦的朋友请ESC
如果喜欢看得就别让这个帖子沉。我每天打点,如果顶的人多了,多写点上道的东西也没什么,毕竟现在愿意下功的人也少了,全当看个新鲜吧。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DYJ

2015-10-15 08:22:42

风水轮流转,这样的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但可以新一轮的开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支持楼主说写窍 楼主你要知到现在不比以前 你写的故事也客观的证明了武学没落了 现在不比以前满大街的人都是低头族玩手机 孩子从小带眼镜 人长得不是瘦那就是胖 练跑步运动的人都多了 现在你求人家学武术别人都不一定学  只因一个太苦一个耗时间有道是穷文富武谁有大把的时间去吃苦呀 下班了都想去放松一下 现在你说窍没人回你只是因为知道了也当不知道 只是偶尔想起来的时候去尝试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yueluo

2015-10-3 22:41:56

感谢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幽羽

2015-9-8 18:07:09

大赞!!!
回复

举报

写的真好,是楼主本人的总结还是转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尾火虎

2015-9-5 14:08:06

千金奉上不传艺,十字路口赠知人。
这是师傅最后送给我的话,各位抱歉,以后我不能再更新了。可能以后从线上转到线下,,西安的朋友有空可以聚聚。再次表示歉意。
我用一段话作为这个帖子的结尾吧。
我学习了太多技术
以前总想找到捷径
总在权衡是否值得
其实不如做个傻子,心无旁骛,守一!
也许最好的答案不是什么窍门,或是近道,而是坚持不懈,相信自己的努力,永不停歇,永不言弃。
想出功夫,别无他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尾火虎

2015-9-5 14:07:46

红拳拳法(师宝龙著1765--1845)
一要功夫二要拳,三要足手紧相连,手起脚不挪,止注打不着,脚起手不动,必定是大病。侧身换膀学的精,就是神仙也不中。打人如闪电,拔步如放箭。手去不显身形,显身形何为能。势势要亮,脚脚见将。身势如闪电,脚底如鱼窜。拔步如风,站步如钉。轻如鸿毛,重如泰山。拳打势样招架。打手不见手,见手不算手。进步如鸡窜,出捶如放箭。高棚低压,里勾外挂,撑斩勾挎,高低上下。双手不离腔,你忙我不慌。扁身身法最为奇,脚眼手尖不可离。打拳不离三尖,脚尖、手尖、鼻尖。出捶先看肩膀动,眼尖手快耳听风。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得步忙进脚,打人如捏火。撑来换撑,斩来换斩。撑不动不撑,斩不动不斩。高如泰山,低如鸟雀。有膀却无膀,无膀却有膀。丁膀不见膀,手去复探膀。你斩我绽,你绽(注:绽陕西方言读can解开的意思)我闪。阴阳要转,两手要直。前腿要屈,后腿要直,步步着力,天下无敌。撑手带云手,打得天下无敌手,打如玄黄,小如猫。五法合一家,打人焉不发。眼与心合,项与肩合,肘与膝合,腰与腿合,脚与手和,气与力合。肩探捶攒,吸喉贯顶,翻臀折腰。一呼一吸,气如细丝,习气养身,穿肠过肚。五脏六腑,
气串经络。行于丹田,左传右转。拧腰捩胯,通关利窍。挖心出捶,搓磨括打。下针为本,惜气养身。吸气之法,缩骨欠肩,搜肩探膀。顺人之劲,借人之力。撑捶不利离腔口,前手如推泰山,后手如拔虎尾。手法容易劲口难,离人一寸,打上有劲,离人远必定闪。前顶后挺,上不离胸膈,下不离带口,高不过眉,低不过肩。捶到临身躲,迅雷不及掩耳。转劲最为高,身法要逍遥。眼硬打的眼软,手快打的手慢。拳不离脚棍不离搠,拳打手指,枪扎步眼,眼观手脚定存亡。一要准,二要稳,三要欺心,四要狠。拳有千变万化,闪身脱化滑如鱼。一搬二扣三丁拐。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尾火虎

2015-9-5 14:07:18

对上一个帖子进行补充
在古代
三,六,九
大多数指虚数
并不是非要去做三次
有些人做三百次才有效果,有些人做两次就已到极限,总之量力而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尾火虎

2015-9-5 14:07:06

最近公司事多,写了很多没来得及发,抱歉。
首先很感谢有这么多朋友一直在关注这个帖子,你们的关注与回复是我的动力。谢谢大家。
另外我最近准备恢复训练了,我也会把我近期训练的一些心得发给大家。
最近很多朋友问我红拳软十盘的问题,软十盘确实是好东西,抻筋拔骨。练红拳没有软十盘的基本功很多打法与拳式根本无法完成。
关于软十盘网上有很多教学,我就不一一言表,在这里我要献给大家一个“窍”,这个窍可以运用到站桩,行缓拳等等,这个“窍”走的是暗劲,久练自可体会其中妙处。
此窍名曰“一式三抻”
以软十盘为例,每行一式到极致处(软十盘要求将身体拉伸至极限)用暗劲顶住,这时自身虽已拉伸至极限但还要假象浑身筋骨再向前拔长一寸,反复三次,要求缓,且力不能断。
长此以往对浑身筋骨大有裨益。
在这里再次感叹古人用词之准确,此处为“抻”如果写作“伸”则显得单调,而一个“抻”字则表现出了此法中的对拉,拔长,和挣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24

DYJ

2015-10-15 08:22:42

风水轮流转,这样的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但可以新一轮的开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支持楼主说写窍 楼主你要知到现在不比以前 你写的故事也客观的证明了武学没落了 现在不比以前满大街的人都是低头族玩手机 孩子从小带眼镜 人长得不是瘦那就是胖 练跑步运动的人都多了 现在你求人家学武术别人都不一定学  只因一个太苦一个耗时间有道是穷文富武谁有大把的时间去吃苦呀 下班了都想去放松一下 现在你说窍没人回你只是因为知道了也当不知道 只是偶尔想起来的时候去尝试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yueluo

2015-10-3 22:41:56

感谢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幽羽

2015-9-8 18:07:09

大赞!!!
回复

举报

写的真好,是楼主本人的总结还是转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尾火虎

2015-9-5 14:08:06

千金奉上不传艺,十字路口赠知人。
这是师傅最后送给我的话,各位抱歉,以后我不能再更新了。可能以后从线上转到线下,,西安的朋友有空可以聚聚。再次表示歉意。
我用一段话作为这个帖子的结尾吧。
我学习了太多技术
以前总想找到捷径
总在权衡是否值得
其实不如做个傻子,心无旁骛,守一!
也许最好的答案不是什么窍门,或是近道,而是坚持不懈,相信自己的努力,永不停歇,永不言弃。
想出功夫,别无他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尾火虎

2015-9-5 14:07:46

红拳拳法(师宝龙著1765--1845)
一要功夫二要拳,三要足手紧相连,手起脚不挪,止注打不着,脚起手不动,必定是大病。侧身换膀学的精,就是神仙也不中。打人如闪电,拔步如放箭。手去不显身形,显身形何为能。势势要亮,脚脚见将。身势如闪电,脚底如鱼窜。拔步如风,站步如钉。轻如鸿毛,重如泰山。拳打势样招架。打手不见手,见手不算手。进步如鸡窜,出捶如放箭。高棚低压,里勾外挂,撑斩勾挎,高低上下。双手不离腔,你忙我不慌。扁身身法最为奇,脚眼手尖不可离。打拳不离三尖,脚尖、手尖、鼻尖。出捶先看肩膀动,眼尖手快耳听风。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得步忙进脚,打人如捏火。撑来换撑,斩来换斩。撑不动不撑,斩不动不斩。高如泰山,低如鸟雀。有膀却无膀,无膀却有膀。丁膀不见膀,手去复探膀。你斩我绽,你绽(注:绽陕西方言读can解开的意思)我闪。阴阳要转,两手要直。前腿要屈,后腿要直,步步着力,天下无敌。撑手带云手,打得天下无敌手,打如玄黄,小如猫。五法合一家,打人焉不发。眼与心合,项与肩合,肘与膝合,腰与腿合,脚与手和,气与力合。肩探捶攒,吸喉贯顶,翻臀折腰。一呼一吸,气如细丝,习气养身,穿肠过肚。五脏六腑,
气串经络。行于丹田,左传右转。拧腰捩胯,通关利窍。挖心出捶,搓磨括打。下针为本,惜气养身。吸气之法,缩骨欠肩,搜肩探膀。顺人之劲,借人之力。撑捶不利离腔口,前手如推泰山,后手如拔虎尾。手法容易劲口难,离人一寸,打上有劲,离人远必定闪。前顶后挺,上不离胸膈,下不离带口,高不过眉,低不过肩。捶到临身躲,迅雷不及掩耳。转劲最为高,身法要逍遥。眼硬打的眼软,手快打的手慢。拳不离脚棍不离搠,拳打手指,枪扎步眼,眼观手脚定存亡。一要准,二要稳,三要欺心,四要狠。拳有千变万化,闪身脱化滑如鱼。一搬二扣三丁拐。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尾火虎

2015-9-5 14:07:18

对上一个帖子进行补充
在古代
三,六,九
大多数指虚数
并不是非要去做三次
有些人做三百次才有效果,有些人做两次就已到极限,总之量力而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尾火虎

2015-9-5 14:07:06

最近公司事多,写了很多没来得及发,抱歉。
首先很感谢有这么多朋友一直在关注这个帖子,你们的关注与回复是我的动力。谢谢大家。
另外我最近准备恢复训练了,我也会把我近期训练的一些心得发给大家。
最近很多朋友问我红拳软十盘的问题,软十盘确实是好东西,抻筋拔骨。练红拳没有软十盘的基本功很多打法与拳式根本无法完成。
关于软十盘网上有很多教学,我就不一一言表,在这里我要献给大家一个“窍”,这个窍可以运用到站桩,行缓拳等等,这个“窍”走的是暗劲,久练自可体会其中妙处。
此窍名曰“一式三抻”
以软十盘为例,每行一式到极致处(软十盘要求将身体拉伸至极限)用暗劲顶住,这时自身虽已拉伸至极限但还要假象浑身筋骨再向前拔长一寸,反复三次,要求缓,且力不能断。
长此以往对浑身筋骨大有裨益。
在这里再次感叹古人用词之准确,此处为“抻”如果写作“伸”则显得单调,而一个“抻”字则表现出了此法中的对拉,拔长,和挣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