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电话: 400 4567 8910
返回顶部
心意拳的渊源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6819次阅读 1次回复
阅读排行
据传心意拳为宋代名将民族英雄岳飞所创,岳飞刚毅多谋,勇冠三军。自幼随名师周侗习文练武,随陈广习刀术、枪术,尤精大枪术。在长期抗金战斗中,化枪为拳,训练将士。此拳刚猛狠毒,奇快无比。意到拳到,变化无穷。实战中远可用枪,近则用拳。后岳飞被害,此拳随之销声匿迹,鲜有所传。
明未清初,山西姬际可,访名师于陕西终南山,遇异人指教,授予《岳武穆拳谱》朝夕研练,尽得其妙,中年时期,因参加抗清复明,隐居少林寺 10 年,传艺于河南马学礼,安徽曹继武。姬际可开宗创派以来,历经数百年、十余代人传承,已形成了庞大的体系。在传承过程中,因受时间、地域、文化、信仰、宗教、习俗等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了比较明晰的、具有广泛代表的三大主流派。一是以马学礼为代表的河南心意拳,一是以曹继武之后的戴隆邦,戴二闾,戴良栋,戴奎为代表的山西祁县心意拳,三是以戴隆邦,戴二闾之后的李老能,车毅斋,郭云深等为代表的山西,河北心(形)意拳。各派虽然风格不同,但拳理拳法是一致的,共同据守着一个拳谱:《守洞尘技》、《六合心意古拳谱》。古训曰:“师傅可以改拳,但绝不可(或‘可以’)改谱。”,就是心意拳前辈警示后人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传授中,不致离谱太远。一代宗师、技击家王鸿先生,就时常告戒其弟子“字典就是老师!拳谱就是老师!不管是谁,资历有多老,地位有多高,只要其言行不符拳谱,就不是心意拳真正的传承者,是极其可悲和错误的!"
1:河南派心意拳是心意拳三大主要流派之一,心意六合拳,是古传内家拳。并以功法奇崛,简单实用,技击威力强大,劲力雄厚而著称。自河南洛阳人氏马学礼得其真传后,数百年来一直在回族中秘密流传,外人很难得见。马学礼,回族,洛阳人氏,河南心意拳祖师, 13 岁时每天放羊于廛河中游“十方院” 遇一隐士(据传为姬际可)身高八尺,目朗神健,须发皆白,传授以“神拳” 7 年时间,口传身授。马学礼尽得其传。一天,姬师祖告诉马学礼;“我将远去,你要努力苦练”, 10 年后可到少林寺试功。
马学礼寒暑春秋,朝夕苦练,心意神志,全身经络,无不贯通。 10 年后遵师命去少林寺试功,少林老方丈看后颇为满意,讲“我与你师乃为好友,知你必来试功“。马学礼艺成后,为谋生计,保镖十年,从未出过差错。应河南知府邀请,任职府衙都夫 10 年。老年返回家乡传授“心意拳”。 从学者甚多,著名者有,张志诚,马兴,马三元。马兴支脉在洛阳传承至今已经7代,洛阳心意拳以单把、十字把、四把捶为代表,没有十大形,而是将各形融入对各式的具体要求。在练每一把的同时练就丹田功,狠毒快利,注重实战。
张志诚支脉流传最广、如今无论河南、陕西、山西、安徽、上海、香港、珠海等国内外各地心意拳基本都属于张志诚支系。河南派心意六合拳一直在部分回民中传授,择徒很严,发展比较慢,较好的保持了心意拳原有的风貌。动作简单,功用无穷,定式为桩,动式为拳,内涵丰富。没有整套的对练和单练套路。心意把、一个动作为一把、 十大形、一个动作为一形。练习时要求;周身协调,内外合一,要求全身上下,一动无有不动,一停无有不停,一合无有不合;在内要求;“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在外要求;“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 ” 。 一举一动要做到全神贯注意念集中,劲力裹含,蓄而后发,发力要有火烧身的灵劲与爆发弹性力。身形六势要求;一身呈六势鸡腿、龙腰、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六势合一。一身含五劲踩、扑、裹、束、决五劲合一。束身落,长身起。手随意发,力随声落。起势快如龙卷风,脚出必定踩中门,发力要刚、猛、狠、毒、快,外似刚猛、实则内柔,周身动作高度协调配合,发力猛而有弹性,动做迅猛而灵活。外形、内意通达、顺畅,肢体、气血强健、柔活。因此。习练心意拳在健身和技击方面都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2:戴氏心意拳发源于山西省晋中市祁县,戴氏心意拳创始人名戴隆邦,系山西祁县小韩村人氏,生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卒于嘉庆十四年(1809),享年89岁,他自幼嗜武,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一丝不苟,在武术世家的熏陶下,学文习武,全面继承其祖师爷戴伯苗所传的意拳,得意拳之奥妙,后承姬氏所创心意六合拳,并得曹继武先生传授古心意拳,傅山先生传授内功心法(小周天功),结合各种武术(螳螂,八卦等)创戴氏心意拳。武术界将他尊为戴氏心意拳的开山鼻祖。
戴氏心意拳在祁县的传播二百年来,戴隆邦父子及其传人,本着宁肯失传也不滥传的宗旨,传递范围极小。早期只限戴氏直系亲属,后来稍微扩大到同族同姓人士,但为数很少,祁县人常说:“只闻戴家拳打人,不见戴家人练拳。”戴家高宅深院,习拳在会在公共场所,况家境富豪,不须以教拳养生。并且,戴氏在传拳时,仅仅是传以外姓弟子形意拳和少量会意拳,故戴之后,世人皆知有形意拳,而鲜闻心意拳。
在历史上,山西戴氏心意拳由于受戴氏家族“只传戴姓,不传外家”的“家训”的影响和制约,保持了古朴的拳术风貌。戴氏心意拳传系主要以劈、钻、崩、炮、横五形拳,龙、虎、猴、马、蛇、鸡、燕、鹞、鹰、熊十形拳,乌牛摆头、狸猫上树、饿狗扑食、野马践槽、灵蛇拔草、金鱼抖鳞、鹞子穿林七小形,裹、践、钻三拳,崩、背、炮三棍,养、坐、开、闸、砸、竖、射七步丹田功,一至五趟螳螂闸势捶,挑顶、云领、展截、裹胯四把,蹲猴势桩、浑元桩,三才桩、两仪桩、童子功等功、技、法、式为其拳法的传承载体。
3:李老能生于1807年,名能,字能然,自号飞羽.河北省深州窦王庄村人,是形意拳的编创者。
清初,形意拳在山西、河南、河北得到广泛的传播,近百年来名手辈出。1914年,形意拳家郝恩光东渡日本,教授留日学生,遂把形意拳介绍到国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形意拳被列为全国武术表演和比赛项目,在全国各地都有开展。此外,在东南亚、日本、美国也有形意拳传习,并有专门团体和刊物。
形意拳以五行拳(劈、蹦、钻、炮、横)和十二形拳(龙、虎、猴、马、鸡、鹞、燕、蛇、鼍、鸟台、鹰、熊)为基本拳法,其桩法以三体式为基础。山西一些地区有以“站丹田”、“六合式”为基本桩法的。其他单练套路有五行连环、杂式锤、八式拳、四把拳、十二洪捶、出入洞、五行相生、龙虎斗、八字功、上中下八手。对练套路有三手炮、五花炮、安身炮、九套环。器械练习以刀、枪、剑、棍为主,多以三合、六合、连环、三才等命名。
发发散发司法所发放
幽羽

2015-9-3 15:00:23

大赞!!!
回复

举报

精彩评论1

幽羽

2015-9-3 15:00:23

大赞!!!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