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鶴拳法
創於清道光年間,祖師方微石,
字世培,福建福清館口人氏,世代書香,幼
敏而學,尤嗜技擊,喜少林白鶴拳(創於乾隆
年間方七娘),年弱冠,中武舉人,以無意於
仕途,遂雲遊各省名山大川,尋師訪友,探
就各派拳藝
深覺白鶴拳仍偏剛猛,若能柔化當更上一層樓,
故苦心研究,偶觀寒鴉淋雨,樹顛抖羽,樹幹
竟隨之動搖,遂領悟輕柔彈震之勁意無窮,
由此而生追尋方向
後得茶山天竺寺禪宗長老教授道門氣功,
氣入奇經八脈,融會白鶴精義,力練十有寒暑,
終大成而後開創縱鶴一脈,縱鶴拳道,以鬆柔、
圓化、甩彈,抖震。行拳中,內力源源不絕,
登門試技者無不應手極仆,遂威震八閩,成
一代宗師。
其應敵,飄身如絮,身形變幻莫澈,招式自然
而玄奧精奇,身力驚人,身法奇奧,發勁無形,
發勁快如飆風閃電,瞬息已往復而敵已跌於
丈餘。
縱鶴拳傳於福建及台灣雲林一帶,百年來名家
倍出。
中華四大拳藝,太極、形意、八卦,少林(以
縱鶴而入內家),淵遠流長,即有清一代,亦
初盛於乾隆,極盛於嘉慶道光,於此間紛紛
開宗立派,現雖式微,但尋根猶存,凡我同道,
喜研內家拳藝健身自娛者,可由此內家四門入,
必可入寶山而得秘寶。
縱鶴自讚:
縱鶴拳法深於意 吞吐浮沉中練氣
一通三關勁不息 氣灌週身海底嘻
少林白鶴方七娘 福清武舉方慧石
食宿鳴飛鶴分枝 偶過茶山現鶴蹤
臂若楊柳身如梭 乘風拔柳海角揚
身如弓弩掌似彈 飄身如絮動壁擊
內家三拳揚北京 獨留縱鶴震八閩
今日四拳會寶島 他朝共飲在九州●
三家手法比較
有謂鶴拳練精,有謂練氣,其實內家者都是
練精化氣。
鶴拳技擊實用性高,特點尤在鶴翅彈抖開展
彈擊頭臉,快若閃電,應手即仆即此技法,
形意擗拳喜用合勁撲人頭臉,號稱閃電手,
鶴喜用開勁輕快彈擊人顏面頸項,各有千秋
此技用來驚敵或仆人,八卦用掌在兩家之間,
穿翻之間取人頭臉,三家手法兼取,則應手
即仆,快若閃電,辗翘撜Z。
若言取胸腹,鶴之火型手,形意之虎撲,
八卦之開掌,太極之按,勁意皆同,只在剛柔
之間變化而已。若言殺敵,鶴之木形手,形意
之崩拳或馬形,八卦之點錐,太極之進步搬攔
捶,勁意亦相彷彿。
武術築夢
養氣培本為內家之體】,求【一橫一豎天下
無敵】之渾元一氣。手法在【擗拳快崩拳毒】,
終以【有形有相皆是假,身形應當似水流。】
最終則【養氣即養靈根。】【養靈根而動心者,
敵將也;養靈根而靜心者,修道也。】然後知
佛教之【空中妙有,畢竟空。】則身心俱妙,
如華嚴經入法界品所述,作善財童子五十三參,
此生參作武術大宗師之一夢也。【四拳本一也。】
縱鶴紀事
福建白鶴祖師方七娘生於清順治年間,有謂係方世玉後代。
據古拳譜記載,方七娘當時所教的白鶴拳為單式練法。
康熙年間福建提督施瑯從台灣帶來福建一名拳師白戒,將
寸勁節力及抖勁融入白鶴拳,使技法更完備。
白鶴拳歷經兩三百年發展,演化出飛鳴宿食四種風格不同
的鶴拳,其中宿鶴又稱縱鶴。
縱者,福建方言,發勁曰縱,其勢如人體突受冷而抖顫。
以縱為名,其意在突出鶴拳的震身抖力。此為道光年間文
人方慧石得榮山天竺寺道夫長老教以道門內功氣入八脈後
頓悟而得。
同治九年方慧石首次以縱鶴之縱勁,技挫福建省總督左宗
堂府中有【御賜華北七省無敵拳王】之稱的郭其泰,由是
聲名大噪。
光緒二十五年,方慧石首徒唐依鶴參加福建省總督府武術
總教練之考試,經十幾場比試都保持不敗佳績,最後由
清廷御前侍衛韓忠國親自下場比試,雙方交手不及三回合,
韓忠國即被唐依鶴以縱勁打跌於擂台上,總督府武術總教
練一職由唐依鶴奪,自此縱鶴拳如日中天,遂威震八閩。
方氏另有一徒,程學深(擅使圓形手、抖手,功力深厚),
傳金紹峰,金氏曾與大成拳王嚮齋講手,切搓,對王氏意
拳之創作有相當貢獻。
方氏姪方永蒼曾與王嚮齋講手,四大敗六小勝,可稱旗鼓
相當,往王氏由此在福州長住三年共研拳義。
方永蒼傳徒林國仲,駐足台灣雲林,別號二高師,擅轉馬
接技法,接敵從不出第二手,開創台灣縱鶴一脈,威震
全台。
本文資料摘自永村春蘇瀛漢手抄本『白鶴拳家正法』,
李良『福建縱鶴拳』, 張伊蝶『福建白鶴拳史台灣傳承
記』,劉故『白鶴拳』,李英昂『意拳正軌』
力與美雜誌,李剛【福建白鶴淵流與傳揚』,林英明傳授
手抄本『縱身鶴法』, 福建福清唐氏一脈傳人陳老家傳
『縱鶴本意』手抄本。
縱鶴抖震二訣真傳:
抖也氣斂力極節節刁頓耶
震也氣蹦力聚層層波波然
此訣得之於吾友縱鶴嫡傳某氏
為虎尾二哥林國仲得之於方永蒼
林由此一訣遂威震全台搏得世稱:
可過西螺溪,不過虎尾溪之威名
與滄州以武盛古有雁過拔毛之威名有異曲同功之妙
公諸於世也讓世人知我縱鶴門
有內家真訣 不負內家之名 欲明此奧訣須由放字入 |
|
popo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