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电话: 400 4567 8910
返回顶部
三体式'的站法与要领以及形意'劈拳'的练法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2578次阅读 4次回复
阅读排行
陵怨
2017-1-26 11:19:07
我首先来讲‘三体式’对 手指形状,手腕,肘,肩,头,项,的六项基本要求:


1,各门各派对手指形状要求不同,不管它是啥形状,但是大家要牢记三点 A,‘掌心要空’也就是‘打开你的‘劳宫穴’。 B, 五指的分开程度不可太大,五指分开程度太大掌劲不整,手指不分开则滞,滞则发死难有变化。c,虎口必须要园,食指要有向前的顶劲,其它三指顺其自然向前微有顶意。。。
2,形意拳的练习与实际应用用是二回事,它对手腕的要求是‘踏碗’不是‘塌碗’因为人们对字的误解,将手腕的理解成了‘塌碗’所以许多人将三体式与劈拳的掌形的手腕练成了立掌,立掌会给对方拿住你碗关节之机会,大家记住‘平掌是初始,立掌是结果,没有初始,哪来的解果?’也就是说(平掌是出手向敌目标的初始,立掌是作用在敌身上的结果)。。。


3,对与肘的要求大家都知道‘坠肘’‘垂肘’,其实看坠肘二字就可理解其意,练习时就是肘要有一定的弯度,你的肘尖在去与大地垂直放松,实战时因为坠肘,你的变化就快,肘有一定弯度,是以防止敌方拿你肘部的死关节,肘有坠意发劲则整,没有坠意劲力则散,劲力传导不到手上,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4,对肩部的要求,是‘沉肩’,沉肩是打开你肩关节所有的筋络,沉肩有利于‘气归丹田’它也叫开肩它的练习是最苦的,俗话讲‘筋长一寸,力长三分’开肩是与头顶息息相关不可分开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去练习,啥时你的肩根部有窝了,注意是松沉状态下不是强弩状态下,那么你的肩就算有点功夫了。。.


5,头要上顶,注意这里的顶它是个含意词,其实它的意思是‘头领’练习你头部抗击打强度与气血的通畅,其次就是在去领起你的‘脖子’,也就是古老拳谱所称的‘项’。。。


6,对项的要求就是‘竖项’竖项它是练习脖子的抗击打,它也是引领你的大椎中正。不偏不倚,练习日久也就引导你的‘任督二脉’的导通。。。
那么我们大家来仔细回顾去想一想 【沉肩,坠肘,就是在‘有形状不变’的前题下,让我们去放松】呢? 手 肘 肩 头项 图片稍后发上,,,










{2}我们派对身体脊柱,腰跨,尾闾,的要求;
1,我们派对身体脊柱的要求是“中正,不偏不倚 不可左右歪斜,脊柱要挺拔竖直”这样要求是使你的身体形成整体,脊柱要挺拔竖直是拉开你身体的筋络,使之气血畅通无滞便于打通你的‘任督二脉’达到强身健体与技击的目的,我们的身体如同汽车的车身,我们的四肢如同汽车的四个轮子,由“发动机”驱使四个轮子使车身整体运动,车子行走无论啥时车身总是个不散的整体,将你的身体按要求去练出整体的功夫,当你进身对方时你就如同一座大山,坚不可摧。。。
2,对腰与跨的要求是“塌腰裹跨”塌腰就是要突出你的‘腰窝’在去配合‘头领’使你的脊柱上下形成一条直线,练形意拳时腰必须带领你的脊柱要有左右‘旋转’但是你的腰与脊柱绝对不可违反‘不偏不倚 不可左右歪斜,脊柱要挺拔竖直’之宗旨,对与要裹跨的要求,其实我们在练拳时就是,左跨去找右跨,右跨去找左跨,也就是二跨相合,合则劲整分则劲散,关于这点大家去在练拳架是去体会,有车身有四轮了发动机在哪儿,那么我告诉大家‘腰就是你的发动机’老拳谱云“腰似磨盘,手似斧”之说。。。
3,关于尾闾问题;各门各派要求与说法不统一,我门派对尾闾要求尤其重要,首先尾闾必须要内旋,‘尾闾内旋气归丹田,肛自提臀自溜,’这几句话我们要牢记不望,它是促使你的足下之力传导到腰跨的重要路线的依据,‘肛自提’只是个笼统的广义词它其内有许多的含义,只是提肛吗那么简单吗咋去提?那我就来告诉大家秘密;不仅仅是提肛那么简单,不仅是你的缸门要提,你的内肾要提,同时你的外肾也必须去提,这才是完整的提肛,说的容易做到很难,无论站桩行走拳架谁能保证不丢不弃呢?大家要在自己师父的正确指导下
去练习,自己胡乱揣摩去练,自己胡练出毛病本人概不负责!







图为错误的练法;1,尾闾无内旋 2,身体前倾脊柱不正 3,跨没有合起步子迈步劲散


本人练的还很欠缺望大家指点。。。
『3』今天讲是我门派,对膝,足与脚踝,步法,重心,展与束,重心的要求;
1,对二膝的要求首先是合字当先,前膝要有前顶之意,膝关节切记不可左右去受力,左右受力是遭成你膝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所在,膝关节长期受力会 疼痛,肿胀,积水,最后造成你的膝关节,永久性不可修复的损毁,练内家拳的武友往往不注意这个小问题,形意拳有许多老前辈功夫练的‘炉火纯青’可是晚年瘫痪,我想是与膝关节的长期。左右受力是分不开的,不管你练啥功夫,切记不可违反人体的自然规律这一法则。。。
2,站三体式时对足的要求是,前足要有虚实变化之提起与放下领之意,后足要有蓄势待发的向前催劲,同时还要有向后待发的撤意之劲,也必须要有随时向左右引导全身的躲闪之意,前后足要有五指抓地的抓意是绝不可丢弃的,后脚踝必须要有扭踵之意,前脚踝有向前的趟意,这就是‘力从足下起’的根本基石,行走拳架进步时要后脚‘全脚掌’向前催蹬,切不可用只后脚的前脚掌去蹬,这样的蹬法老前辈们称之‘翻蹄亮掌’。如此蹬劲不整,前脚掌先落地脚跟后之,后足与前足的角度一般是45°角。。。
3,站三体式,对步法要求是前脚与后脚的尺寸,是你后脚与前脚之间的距离,一般是2步半之三步半之间,以养生为主要站高架,以技击为主要站底架;站三体式的架子越低越出功夫,低架并不是自己强弩下去的低,步子越大架子越低,它越是要求你跨松垂的开度,与你脊柱中正不变形的要求就越高。。。
4,其实对重心的要求是很简单的道理,在你行拳走架变化时的瞬间,要求你的重心永远要保持‘中正不变’之宗旨,理论容易理解要实际做到实则太难矣。。。
5,关于拳谱‘束展二字一命亡’这句话它也是个广意词,我们要求其内不求其外在的词意,我们要去深刻理解它的内在含意,不要去求其字表面的意思,你可曾想到‘束展二字’也是教你练内功的要求宗旨所在?前一讲有“头领,身体脊柱中正,尾闾内旋”站三体式时它就是‘束字’行拳架时瞬间的“头领,身体脊柱中正,尾闾内旋”这时它就是‘展字’它也是对你脊柱的拉抻,同时拉抻你的‘任督二脉’便于你‘任督二脉’气血的顺利导通,现在人练拳只求其字表将‘束展二字’理解的大错特错,打拳时将低头哈腰左右歪斜理解为‘束展二字一命亡’给人观看好似拳架活份有展有束,其实实际则不然矣,其实一些人一点不懂得“束展二字”的密密(在其内不在其外),将‘涵胸拔背’理解成了错误,将自己练成了‘罗锅’我曾说过‘涵胸它不是罗锅’,我只讲到此不在啰嗦。。。
5,话外小插曲;不是就我自己练的全是正确无可挑剔我从不标榜我自己,去诚心评价挑剔谁练的对与不对,其实我练的也有许多毛病,各家门派的拳谱是面镜子,用它去衡量每个人的对与错,才是万变不移的真理,那么咋去评价你练的对错,我就提出几点
1,低头哈腰罗锅不收尾闾撅屁股 2,左顾右盼身体歪斜一头沉努嘴瞪眼 3,落地没有脚跟步法散乱身体发飘 4,行拳进步时后脚‘翻蹄亮掌’5,双肩高耸气血上涌双跨未裹其裆大开 6,重心不稳身体移动时前倾后仰 7,前臂太直没有沉肩坠肘 8,行进时二腿太泄没合无剪子股之劲 9,行进拳架二跨部没有开合没有阴阳 10,没有做到松胸实腹气涌中皖。。
我给大家献上我门内不外传的,几句‘三体式’口诀!


【合膝扭踵提肛悬,含胸拔背顶泥丸。 沉井降池开劳宫,舌顶齿扣要束项。 膝要前顶须裹跨,五指抓地身中正。
肚正身斜二肩沉,前后肩窝意向前。】
谈谈我个人的看法:因为内家拳外拳架看似简单其实它的功夫与理论是深奥的,按照老前辈们的要求去练习是没错误的,多数前辈们不会去误导人,因为你与前辈们无怨无仇,所以老前辈门是不会误导年青人的,可是有个别心术不正者极少数人除外,就是简单的一句话“没练出功夫你就觉得它神秘兮兮的,只要你用真心的去求索,功夫不负有心人等到功夫练到了自己的身上,你就会觉得它并不神秘兮兮,练了几年甚至几十年你就会说“原来就是这东西呀它也没啥神秘的”。。。

本人文化水平不高文字表答到此结束,还希望大家多多批评指教,我的视频文件在整理中会随后几日会奉献给大家!




我按要求去练,可是总是做不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阁楚

2017-1-26 11:19:30

反复多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一直听说,肩井,腰眼,虎口,脚弓深塌是涨功夫的标志,塌的越深功夫越深,前辈您的肩井我算是第一次在网上见到真功夫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骆淳静

2017-1-26 11:19:49

道理说的还行,但为什么照片看着感觉不太对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4

我按要求去练,可是总是做不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阁楚

2017-1-26 11:19:30

反复多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一直听说,肩井,腰眼,虎口,脚弓深塌是涨功夫的标志,塌的越深功夫越深,前辈您的肩井我算是第一次在网上见到真功夫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骆淳静

2017-1-26 11:19:49

道理说的还行,但为什么照片看着感觉不太对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