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电话: 400 4567 8910
返回顶部
阅读排行
形意拳图说下篇

拳谱

一时间

练习形意拳,最好在黎明时行之。时间以一小时为限。(不可过长。)如因时间经济,减缩至三四十分钟亦可。惟不可间断,须日日练之,对于身体上,方能有益。倘因业务之关系,早起无空闲工夫,可于日中或晚上规定若干时练之。惟饭后不宜,须经过一二小时方妥。

二空间

地点须在室中。有长一丈五尺,阔八尺之面积,即够应用。此系就个人在家庭间练习而言,若须合若干人同练,须另定相当之场合。

三中间休息

练习时间,普通以五分钟为率。休息时间,亦以五分钟为率。即练至五分钟时,休息五分钟再练是也。如因身体强壮,尚有余力:或精力孱弱,不能维持至五分钟者,得因各人之体力何如而增减之。

四禁忌

练习室中,虽要空气流通,但不可以使大风吹入,须将当风一面之窗户掩闭。例如冬日北风大,则闭北面窗户,而启放南面窗户是也。盖形意拳能养气,活血,长力,强筋骨,故练至若干分钟之后,即大汗淋漓,百窍俱开,此时若吹风,即易受寒也。故在中间休息时,虽甚燥热,不可以扇取风,停止练习后,须待身体温和汗止,方可出练习室。

又。在练习时间内,须心神一致,(即每规定之时间。)不可饮茶汤,吸烟,及食各种食物;并不可大声谈笑。

在练习时间休息五分钟时,身体虽觉疲倦,不可就坐,当在室中徐徐绕行若干周,则神气自定,而精力亦恢复。(在团体练习室内不设坐位)

夏日练习,勿因热而赤膊,须着一汗衣蔽体;冬日练习,勿因寒而多穿衣服,致臃肿不便,必须卸去其长衣。
第一路 劈拳

(功用)劈拳属金,是一气之起落也。劈者,以其掌之下,如斧之劈也。故于五形之理属金,其形象斧。在腹内则属肺,在拳即为劈。其劲顺,则肺气和,其劲谬,则肺气乖。人以气为主,气和则体壮,气乖则体弱,故形意拳以劈拳为首,即以养气为先务也。



一 预备姿势

甲立正 立正在形意拳,其术名太极式,与普通体操之立正姿势略同。头顶直,眼前向平视,闭口,舌抵上腭,胸微向前凸,两肩平,小腹微向后缩,两腿两足跟靠紧,两膝挺直,两足尖向左右斜开,成六十五度八字形,两臂垂直,两手展开而微曲,掌心靠身,五指并拢,如第一图。

乙桩法 由太极式而进演三体式,统名之曰桩法,其动作次序如下。
1.两臂向左右徐徐平举,手指略展开,掌心向上,各成一半圆形举至下颏,即将掌心向下,十指相对,由颏前成直线徐徐按下,至脐下而止。是时两手指尖相接,小指向外,拇指向里,两臂达成一圆圈。动作时如第二图,停止时如第三图。


2.稍停,两手握拳,向外扭转,使掌心向上,按在原处;同时将身蹲下,两膝向前微屈成马步势,小腹鼓气,两胯夹紧。动作时如第四图,止时如第五图。


3.左拳按在原位不动,右拳掌心向内,由胸口向上前方斜出,(拳伸至胸口时拳臂均略向右扭,使拳之小指一方向内,拳之大指一方向外,掌心偏向右。)目视右拳,臂(右臂。)成弧形,拳与眉心等高。如第六图。

4.照第七图虚线所示,将左拳(掌心向内。)在右肾之内,由胸前向右上方斜出,与右拳成交叉。(右拳在外,左拳在内。)如第八图。成第八图姿势后,两手腕迅速扭转,两拳放开,(是时右手掌心向左,左手掌心向右。)左手作推势向前劈出,(掌心向前略右。)右手作后拉势按下至脐之右方而止。(掌心向下。)同时左足向前踏出一步,左膝与左足成垂线,即成第九图之姿势。(左足向前而直,右足微横,足尖偏向右前方。)自立正至此,即形意拳各路开始之预备姿势也。

(预备姿势之校正)形意拳之主要效用在练气,故立正时,须先闭口,咬住牙齿,舌尖抵上腭,呼吸以鼻,至练完一路或若干路后休息时,始得开口。盖闭口者,所以使气不外泄,而兼防吸入不洁之空气也。缘练拳时呼吸每较平时急促而肺张,微生物最易吸入之故。舌抵上腭者,所以生津液,津生则咽下,使口不干燥也。

又立正时,头要顶,项要直,胸要宽,谷道要上提,方为合式。

第五图腿屈后,腰要挺,上身要直,若前伏后仰,则乖谬百出。

第八图手与足之动作,须同时并起并落,不可参差;而两手腕之扭转,与左手之劈出,右手之按下,尤贵灵敏自然。

此外更有四点,最宜注意:(形意拳无论何拳,均须注意此四点。)一曰裹肘,二曰垂肩,三曰鼓腹,四曰展胸。

裹肘者,无论上攒平伸,臂必微弯,则肩之力可由此而运至于手。

垂肩者,所以使气不浮,而下聚于小腹也。

鼓腹者,纳气于小腹也。人身藏气之所,为肺与小腹。藏气于肺,必须呼出而更吸新者,其气不能久留,藏气于小腹,则无须呼吸,较肺气能持久也。

展胸者,所以使胸怀开展,而不碍呼吸也。欲藏气于小腹,必先抑胸使平,而迫肺气入丹田,如是,则肺部即受压迫,而呼吸当不能畅快,故又须展胸,使肺部不碍呼吸焉。

桩法亦名曰子午桩,有高矮之分。初练时宜用高架,矣(*)有根基,在换矮架。如能先站好此桩,其他各拳,练习自不难矣。

二 劈拳之步势

劈拳之步势,系向一直线进行者。自【左】【右】至【左1,】即预备姿势之步势。【左1】垫步成【左2,】 【右】即进一步变【右3,】 同时右手劈出,即成一右劈。【右3】垫步成【右4,】 【左2】即进一步变【左5,】同时左手劈出,即成一左劈。进,如第十图。第十一图为向后右转之步势,第十二图为向左转之步势。



三 劈拳之动作

甲 右劈 第十三图,系预备姿势之第九图,即左劈之姿势也。


1.欲自左劈姿势演习至右劈,先照第十三图虚线所示,将左手握拳,由前方向下朝内收回,成一大圆圈,而复由胸口上伸,仍向原方打出。惟左手收回时,五指先须微屈,用力作拉物状,至脐旁始握拳,至胸口,更将臂扭向左转,使拳之掌心向左,(参看十三图胸前之虚线拳。)而向前上方斜出。故打出之后,拳之拇指一方向外,小指一方向内,而掌心仍偏向左也。 同时左足向前偏左踏出一步,(步宜小,约五寸许。)名曰垫步。如第十四图。

2.成十四图之姿势后,照该图虚线所示,右手向上扭转而握拳,(掌心向上。)成一小圆圈而由胸口向左上方斜出,与左拳成交叉形,(左拳掌心向左,右拳掌心向右。)是时右足已有向前进步之意,而仍按住不动,如第十五图。


3.再照第十五图虚线所示,同时右手腕向左扭转,将拳放开,作推势向前劈出,其高与眉心相对。左手腕向右扭转,将拳放开,作拉后势按下至脐之左旁而止。(掌心向下。) 同时右足向前踏出一步,(步须大而直进如矢。)使右膝与右足跟成一垂线,名曰进步。即成右劈式,如第十六图。

(按右劈式123之动作,本相连贯;且两臂之起落,均同时并作,无分先后,而书中为使读者明了起见,不得不分次序而绘图列说,学者当体会其意,弗为图说所拘,而动作迟滞为要!下皆仿此。)

乙 左劈 左劈与右劈之动作,本无甚差异,不过右手右足之动作,易以左手左足,左手左足之动作,易以右手右足而已。举一反三,学者即可于右劈诸动作中求之。




1.第十七图,即第十六图之右劈式。照图中虚线所示,将右手握拳,由前方向下朝内收回,成一大圆圈而由胸口上伸,仍向原方打出。惟右手收回时,五指先须微屈,用力作拉物状,至脐旁始握拳,至胸口,更将臂扭向右转,使拳之掌心向右,而向前上方斜出,故打出之后,拳之拇指一方向外,小指一方向内,而掌心仍偏向右也。 同时右足向前偏右踏出一步,(步宜小,约五寸许。)名曰垫步。如第十八图。

2.照第十八图虚线所示。左手向上扭转而握拳,(掌心向上。)成一小圆圈而由胸口向右上方斜出 ,与右拳成一交叉形;(右拳掌心向右,左拳掌心向左。)是时左足已有向前进步之意,而仍按住不动,如第十九图。


3.照第十九图虚线所示,同时左手腕向右扭转,将拳放开,作推势向前劈出,其高与眉心相对。 右手腕向左扭转,将拳放开,作拉后势按下至脐之右旁而止。(掌心向下。) 同时左足向前踏出一步,(步须大而直进如矢。)使左膝与右足成一垂线,名曰进步。即成左劈式,如第二十图。


标签
五行
falao

2016-1-7 11:01:36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楼主分享,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2

falao

2016-1-7 11:01:36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楼主分享,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