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电话: 400 4567 8910
返回顶部
关于宋唯一是不是八卦掌宗师董海川的师弟考证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6520次阅读 4次回复
阅读排行
张方:
1985年我在闾山拍摄采访时,结识了宋唯一的传人徐老先生,徐先生告诉我:他给宋先师做剑童时,宋唯一已经身落残疾、年逾古稀,但还是经常在荷花缸上练习武当剑和八卦掌。我见过那口荷花缸,也就二米的直径,踩在缸沿上演练拳剑,确非常人所能!此后我一直在想:宋前辈为什么非要在那么小的空间里修炼?是为了向弟子们显示武功?似乎没有这个必要。现在明白了:能将架势收到最小的程度,能在最小的空间里用最小的圈进行瞬间的转换和发力;才能在各种环境的实战中应对自如。

宋唯一,辽宁北镇城内鼓楼大街人。
在奉系军阀张作霖雄据东北时,1919年奉军第一师长李景林,(河北枣强人,字芳辰)驻防锦州市北之义县;其第一旅一团长张宪(河北冀县人,字骧五),为其眷属寻觅住所,在义县城内文献胡同,寻得宋姓前院,颇为宽敞。张宪每晚回寓,即在院内练几趟“八卦拳”。一日夜晚,张正在练拳时,内院主人开门笑迎曰:“张团长请到内院坐。”张氏见一目光炯炯、年逾七旬之主人相让,随即到内院上房。
就坐后,主人曰:“吾名宋唯一,八卦掌名师董海川之师弟。吾师璧月侠,董之业师璧灯侠;吾与董海川系伯叔师兄弟。”
张氏起而恭手曰:“侠义高足,幸未交臂失之;先生侠艺门徒,当有绝艺,希示一二式,以开眼界”。
宋曰:“斗室晤对,薄献小技,以娱佳宾”。当即在身旁取出一小木匣,内贮三寸许之小宝剑数十只。宋氏即依次取剑,以三指捺住小剑,以手腕弹力,向堂门上楣抖手发出,迅如闪电,钉在门楣上;连发十余剑,每剑相距一寸余,整齐为一列。
张氏曰:“内功绝艺,叹观止矣。拜服!拜服!”继而又问曰:“先生学艺之经过,能简告数言否?”

宋曰:“吾家虽非大富家,尚薄有田产,可称中产人家;自幼读书,兼爱拳棒。但僻处小邑,无名师传授,未能深造,引以为憾!少年时期,文学已颇有成就;在武学方面,拟出外访求名师。当即备办资斧,辞别双亲,入山海关;历经冀、豫、鄂各省,至川、鄂接壤处,地名巫邑吕山,在半山茂林修竹深处,有一座“三清道观”,遇一道长,道号璧月侠,吾即拜而请教?道长曰:“观尔气宇不凡,体格健壮,当授汝以武当内家拳、八卦掌、武当剑术。“吾即跪拜师尊,并宣誓谨遵师门戒律。从此,即在观内朝夕学艺,兼习内功。深山学艺,在陡坡峻岭之上,健步而行,习以为常,因而纵跳功夫,亦颇有根底。经十余年的苦练,对剑术一门,尤有心得。一日师曰:“汝技已臻上乘功夫,但离家日久,双亲必有倚门之望,可即回家。”遵师嘱:先到均州武当山金顶观朝真武大帝,而后再到京师,一访师兄董海川。
董海川系在安徽九华山学艺,业师为璧灯侠,学的是“坎卦”八卦掌,我学的是“离卦”八卦掌。因为离别老师时才知道此事,因而董没有见过“离卦”八卦掌。
我和董师兄在北京见面的时间是光绪二年丙子(1876年),在院内走掌数周。海川曰:“汝技系吾同门,尊师何人”?吾对曰:“璧月侠”。海川曰:“吾之师伯也”。那时董才看到了“离卦”八卦掌,因而董对门徒说:“如果有人练八卦掌,他的两掌平伸如柳叶式,不能说不对,应认为是本派”。但董没说是“离卦”。又说:“不要看我这师弟比你们有的年龄轻得多,他的武功比你们高得多。”
我在京小住数日,即回东北,一家团聚;每日练功之外,即著书。后来又把轻功进一步提高,冬天在大雪上行走,七步之内见脚印,七步以外就不见脚印,名为“踏雪无痕”。与“登萍渡水”为同一种轻功。“墙上挂画”是早期学的。
我使用的兵器名为“凤尾杵”,长九尺,中间木把作棍用,两头是剑。
在家期间,很少与外人来往,也无人知我学艺而归。因为养着一只小猴,每天清晨牵着小猴到城边来游戏;放开小猴,猴即跳上城头,吾亦奔驰而上,由此受到众人注目。有人密报县衙,疑我为白莲教徒,县官密令逮捕,吾闻风出走,应募从军。在军营中由于我有文化基础,又有武术在身,数年后升为营长。在一次战役中,当场格杀匪首数人。数月后为恩师侦知,到营训斥,在吾跪拜时,师以指点吾左腿腕部,并训曰:“汝杀为害人民之匪类,情有可原,略示薄惩,以严吾门戒律。”恩师去后,吾左腿行动,略有颠跛,从此吾即辞职归里,以享余年。此时已届清朝末年,以退伍军人回籍,白莲教之事再无人提及了……

宋氏畅谈后,即以所著《学艺心得》手写本,赠予张宪(抗战时遗失)。张氏拜谢而出;即以电话报告师长李景林说:“发现剑侠门徒,即吾之房主人宋唯一”。翌晨,李即派参谋迎请宋到师部,盛筵款待,陪座者有张宪、蒋馨山等。嗣后宋即每日到师部教授八卦掌及武当对剑。
蒋馨山在《太极要义》一书的序文中,曾说到董海川与宋唯一之八卦掌,转掌走圈步法都是相同,其不同处,董氏八卦换势由上而下,宋氏八卦换势由下而上;“是按坎为水,水就下,离为火,火燃上”。因此,董氏八卦即坎卦,宋氏八卦即离卦,此取象于物质自然之本性,并非别有奥秘也。

一九二四年冯玉祥发动军事z变,囚禁曹馄,拥护段祺瑞执政,吴佩孚由海路退往汉口,奉军李景林被任命为“直隶省军务督办”。



(本文系郭叔蕃老人生前于1983年,91岁高龄时所撰写,刊载于《武门精粹》杂志)

李景林的武学体系还在,是杨奎山传下来的,自称为武当丹派。当年该门的吴志泉在武当发表文章,也谈到过这些事情。该派传人还出过一本李景林传下的太极拳的书。
《武当剑谱》已经收入《武当绝技珍本》一书,上个世纪公开出版。里面的走转图和05年出版的《宋氏八卦掌与器械》一书中公开的董海川学自南海的秘传走转图完全一致。这个算不算是个有力的物证呢?


据王恩盛介绍,李景林少年师从武当宋唯一大师,对武当剑术造诣极深。宋唯一不但倾心传授了他武当剑术精髓,还将自己所著的《武当剑谱》、《剑形八卦掌谱》、《道家修道录》送给了李景林。3年后,李景林再次聘请宋唯一到天津传授剑术,从而使李景林在武当剑术上达到了一生中的顶峰。
1924年9月12日,张作霖通电讨直,第二次奉直战争开始,李景林任第一军军长。四个徒弟各有分工,杨奎山是保镖兼管武事,郭宪三管文事,林志远管勤务,黄敬义管生活。行军至山海关下休息,林志远将装有文件及宋唯一珍本的搭裢袋与马鞍卸下,坐在马草堆上抽旱烟,因非常疲劳睡着了。很快草堆失火,待发现已抢救不及,马鞍及搭裢袋烧掉了,《武当剑谱》正巧被蒋謦山借阅而幸免于难,但绝世珍宝《剑形八卦掌谱》却被非常可惜的烧掉了。
呵呵,说八卦掌来源成迷的大概就是现在这些人,真要成谜的话,上个世纪前半页都是迷了,估计等些年,会有人说八卦掌其实是董先生自创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很精彩,但是缺少有力的物证和人证,董海川八卦掌的来源一直是个迷,按说不应该,岁月如梭,恐怕这将成为千古之谜。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阿颓

2016-1-7 09:47:13

作为史料还是传奇轶事?如要作为前者要详尽考证呀,这是做科学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露绮

2016-1-7 09:47:30

你不要胡说八道宋唯一和八卦掌董海川不是师兄弟关系,这种说法在八卦门中根本没有记载,两人也没有交集没有记录过往,李景林是宋唯一的传人。武当掌门都传给了李景林,李景林也没说过这个事情吧? 李景林说过宋唯一是董海川师弟? 这个事情当时可是大事,这有此事八卦门众人是要论辈分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4

呵呵,说八卦掌来源成迷的大概就是现在这些人,真要成谜的话,上个世纪前半页都是迷了,估计等些年,会有人说八卦掌其实是董先生自创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很精彩,但是缺少有力的物证和人证,董海川八卦掌的来源一直是个迷,按说不应该,岁月如梭,恐怕这将成为千古之谜。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阿颓

2016-1-7 09:47:13

作为史料还是传奇轶事?如要作为前者要详尽考证呀,这是做科学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露绮

2016-1-7 09:47:30

你不要胡说八道宋唯一和八卦掌董海川不是师兄弟关系,这种说法在八卦门中根本没有记载,两人也没有交集没有记录过往,李景林是宋唯一的传人。武当掌门都传给了李景林,李景林也没说过这个事情吧? 李景林说过宋唯一是董海川师弟? 这个事情当时可是大事,这有此事八卦门众人是要论辈分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