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新年伊始, 祝大家吡θ绾R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31 06:53:5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年首發貼啊! 祝大家功力更上一層樓!
沙发
发表于 2015-1-31 06:58:11 | 只看该作者
多谢lym兄弟!‘山飞’,让我想起王老说的‘不动的转移’,我的理解对吗?
板凳
发表于 2015-1-31 07:01:22 | 只看该作者
兄弟, 真有探究精神, 但這兒可就別字字計較吧! 俺何沒龔老師熊大哥的能耐, 沒能力條條縷縷的仔細分疏呢!

取其神, 奪其意, 可就招乃娏
地板
发表于 2015-1-31 07:04:14 | 只看该作者
老熊的“势”字总结,老弟我老早就已受益匪浅。太极拳说的‘舍己从人’,应在此列。
5#
发表于 2015-1-31 07:08:48 | 只看该作者
改造生理,发挥良能。动静如一,理趣无穷。
6#
发表于 2015-1-31 07:13:25 | 只看该作者
祝大家共同进步!
7#
发表于 2015-1-31 07:14:02 | 只看该作者
意拳的東西有能人在此, 不再敢多言, 不過, 二句出處, 也很易找:

站桩歌要
拳道极微细,勿以小道视,开辟首重武,学术始于此。

拳道基服膺,无长不汇集,当代多失传,荒唐无边际。
切志倡拳学,欲复故原始,铭记究理性,技击乃其次。
欲知拳真髓,首由站桩起,意在悬空间,体认学试力。
面骸撑均衡,曲折有面积,仿佛起云端,呼吸静长细。
舒适更悠扬,形象若醉迷,绝缘摒杂念,敛神听微雨。
满身空灵意,不容粘毫羽,有形似流水,无形如大气。
神眠觉如醉,悠然水中宿,默对向天空,虚灵须定意。
洪炉大冶身,陶熔物不计,灵机自内转,呼吸任静嘘。
顶上力空灵,身如绳吊系,两目神凝敛,听内耳外闭。
小腹应常圆,胸间微含蓄,指端力透电,骨节锋棱起。
筋肉似惊蛇,足腕如蹙泥,力松意须紧,毛发势如戟。
如或论应战,拳道微末技,首先力均整,枢纽不偏倚。
动静互为根,精神多暗示,路线踏重心,履步风卷席。
旋转谨稳准,勾锉互用宜,劈缠躜裹横,接触揣时机。
筋肉道欲放,支点力滚丝,螺旋力无形,遍体似弹簧。
关节若机轮,揣摩意中力,神活逾猿捷,足踏猫距似。
守静如处女,动似蜇龙迷,纵横起巨浪,若鲸游旋势。
蓄力如满弓,着敌似电急,鹰瞻虎视威,松紧不滑滞。
鹘落似龙潜,浑身尽争力,蓄意肯忍狠,胆大心要细。
神动似山飞,运力如海溢,一触即爆发,炸力无断续。
学者莫好奇,平易生天趣,反婴寻天籁,躯柔似童浴。
变化形无形,周旋意无意,随曲忽就伸,虚实自转移。
勿忘忽助长,升堂渐入室,习之要久恒,不期自然至。
若从迹象比,老庄与佛释,班马古文章,右军钟张字。
大李王维画,玄妙颇相似,叱咤走风云,包罗小天地。
造诣何能尔,善养吾浩气,总之多抽象,精神须切实。
------------------------------------
熊哥的語句則可見於

拳学总纲
拳本服膺,推名大成,平易近人,理趣横生。

站桩站桩,体认功能,收视听内,训练神经。
力任自然,遍体轻灵,松而不懈,紧而不僵。
形松意紧,发挥潜能,持环得枢,机变无形。
提挈天地,把握阴阳,独立守神,肌肉若一。
动似山飞,静如海溢,神犹雾豹,气若腾蛟。
松紧变质,陶冶性情,虚灵守默,应感无穷。
拳本无法,有法也空,一法不立,无法不容。
离开己身,无物可求,执著己身,永无是处。
信义仁勇,悉在其中,拳拳服膺,是谓之拳。




8#
发表于 2015-1-31 07:20:49 | 只看该作者
借梁兄吉言啦,祝大家都练功进步!

关于“静如海溢,动似山飞”,还有六合八法的”拳拳仿似三江水,形势如同五岳山“,我觉得都是在讲,中国传统拳术,练的是一个”势“。这个”势“,狭隘地去譬喻,可以讲”势能“,包括弹性势能,位能,惯性等等,比如”水流湿火就燥“,比如”节短 势疾“。放宽来说,一时找不到语言来形容了。
9#
发表于 2015-1-31 07:22:38 | 只看该作者
梁兄费心了!你的细致和认真让我发现以前未曾注意的地方。

我在《拳道中枢》的五字歌要中似未找到“神动”和“运力”这两句。而“总纲”的内容,似乎也和您上面列出的大不一样,未有“动似山飞静如海溢”字样。我看的版本是香港意拳协会1994年编辑的《意拳汇宗》。

在《习拳一得》中看到有“身动似山飞,力涨如海溢”。

可能因为王老的文章几经辗转传抄,字句多有变动,再加上四字及五字歌诀里面为了押韵,进行了一些细微调整吧。

从我的角度,也许有些先入为主的因素存在,我对“神动”和“运力”略存不同看法。我窃以为依据道家的理念,“神”应当“明堂布政”,处中而如如不动,而光吞万象,无物不在包容体察当中。因此,无论练或是用,神不可动;而练功时,意可以动,通过意动的假借,来“借假修真”,实作应用时,“无意之中有真意”。这是我对神和意两者的一点理解。也许尚谈不到体而会之吧。不过何镜平先生笔录的《意拳要点》中“诗词”一段,确有“神动得自有象外,意存妙在无念中”一句,也许是说这个“神“若是动,则不可着相吧。若是讲”身动似山飞“,则有肌肉如一,体整如铸,沉重轻灵兼有的感觉。

“静如海溢”或者“力涨如海溢”,体现出一个势能的状态,是惰性的,自发的,而“运力如海溢”,则容易让人理解为主动“运力”,我觉得意拳几乎没有主动“运力”或者“用力”的做法,因此较容易产生误解。

一点个人见解,若是讲错了请梁兄莫怪。可惜师父已不在人世,不然应该可以请教他老人家之后再来讨论比较稳妥些。现在这样有些莽撞了,贻笑方家。
10#
发表于 2015-1-31 07:23:06 | 只看该作者
梁先生您折煞小弟。

王老原文我所见到的是“静如海溢动似山飞”,关于“运力如海溢,神动似山飞”,感觉意念上更强化,其他不敢谬解。愿听兄的高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秘籍网 ( 苏ICP备15516793号 )     

GMT+8, 2024-6-2 07:53 , Processed in 0.208616 second(s), 6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