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电话: 400 4567 8910
返回顶部
阅读排行
幽羽
2015-7-25 11:59:26
唐门暗器是指蜀中唐门世代居于四川恭州重庆府唐家堡,是一个家族式的江湖门派,饮誉武林的暗器家族,以暗器和毒药雄踞蜀中,行走江湖达数百年之久。唐门人善于设计、发明和使用各种暗器与毒药,威力惊人。蜀中唐门弟子很少在江湖上走动,而且唐家堡四周机关重重,布满暗器,进入十分困难,所以唐门虽然名声远播,但是始终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唐门人行事诡秘,遇事不按常理出牌,因此总给人一种亦正亦邪、琢磨不透的感觉。
武林正道、民族大义,对唐门中人均无意义,他们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既不愿与名门正派结交,也不屑与邪魔歪道为伍。但江湖中许多武林人士畏惧唐门天下无双的暗器和毒药,又苦于无法窥视蜀中唐门的真实面目之一二,所以武林人士大多以为唐门是江湖邪派,敬而远之。唐门弟子也丝毫不计较世人的评论,依旧独来独往,行走江湖。

唐门起源考
据万籁声《武术汇宗》中的“神功概论”所说:“又有操‘五毒神砂’者,乃铁砂以五毒炼过,三年可成,打於人身,即中其毒,遍体麻木,不能动弹,挂破体肤,终生脓血不止,无药可医。如四川唐大嫂即是!”此书写于民国十五年(一九二六年),据武侠评论名家叶洪生先生研判,如非捏造,则“四川唐大嫂”至少是存在於清末民初而实有其人。於是“四川唐门”用毒之名,天下皆知;而首张其目用於武侠小说者,正是民国初年“北派五大家”之一,以《十二金钱镖》、《偷拳》等社会反讽武侠作品闻名的白羽。白羽撰述武侠小说,参考了颇多《武术汇宗》一书的内容,亦假亦真的引用与扩充,将唐大嫂一变为整个唐门,使唐门在往后的武侠小说中,大放异彩。即使中国武术史籍上,并无关于唐门的记载,但在武侠小说中,众多作者的争相引用、约定成俗,却使唐门在小说世界里有了不可抹灭的一席之地。这,便是唐门的起源。

物品介绍
【镖】
镖,主要靠掷射伤人,一般由铁、铜等金属制造,长短轻重不一,宜近距离使用。但也有强者能接对方来镖并还击对方的,称为“接镖还镖。”武林中属暗器的镖主要有带衣镖、袖镖、简镖、钱镖等。
带衣镖:镖长约3寸左右,呈锐三角形,圆锥形、三刃形等状,也有刃上带勾的,镖尾系红绿绸,作平衡与固定方向用。带衣镖一般重3-4两左右,藏于口袋内或腰间,出手时,手下压着发镖的叫“阳手镖”,反之称“阴手镖”,回手同肘下向后打出的叫“回手镖”,具有偷袭的作用。
袖镖:不带镖衣,重量较轻,藏于袖内,遇到特殊情况时,随手挥出,十分隐蔽、方便。
简镖:不带镖衣,重量较轻,藏于竹筒或手杖内,有开启机关,运用突然射击,快速似鞭,实在防不胜防。
钱镖:又名金钱镖,是以大青钱作武器的镖类。其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刃的,一种是无刃的。有刃的钱镖是用锉把青钱的边缘锉薄,然后用细石打磨出刃,使其锋利如刀。无刃钱镖就是平常的青钱,击敌的时候住手取出,劈掷伤人。
【飞石,弹丸】
飞石又名飞蝗石,是以石块制作而成,能就地取材,使用方便,故深受暗器使用者的喜爱。其选石大小均可,小如黄豆,大如鸡卵,其掷法有阴手、摔手之分。目标远的用摔手抖出;目标较近的用阴手向下掷出。
弹丸一般是由铁、铜制成,大小不一,小者可藏于口中,近战时出其不意从口中或手中发出。大者可藏于身上,用手出向目标。
【弹弓】
弹弓,是我国武术技击中颇具威力的一门暗器。弹弓的制作最初是以竹为胎,外附牛筋牛角、首尾长十八拳;亦有铁制者,名曰铁胎弓,但稍短;后来又有用桑木和鹳鸟之筋外加牛角等饰物制成,练功者以拉圆为度。弹丸的制造,古时以石为之,后乃用铁,又因铁丸过重,影响射程,则采用粘胶土,用豆浆汁熬煮高丽纸,煮烂成浆,以此和泥,最后再掺少许铁砂,团制成丸,风干后既轻又坚。弹丸在双方的对垒格斗中,以快速准确见长,若击中要害,对手立即失去抵抗能力,堪称一绝。
【少林刺】
少林刺又名峨眉刺,其长约30公分,系中间粗,两头细的锥形体,中间有一圈环套在双手中指上,手腕一抖可在手中转动,运动方法以穿、刺、扔、挑为主,主要用于黑夜格斗和水中格斗的暗器,亦用于水中刺杀和刺穿船底。
【飞叉】
叉,大概可分为两类,一为兵器,一为暗器。暗器之叉总长约九寸,叉头三分之一,通常以三股为多,铁制。中间一股突出如枪头,左右两股为半圆形抱于中股两侧,三股相合,近似圆形,近叉头处的叉柄较细,愈后愈粗,重量约在一至二斤,每九丸为一联,用软皮插袋盛之,斜缚于肩后。练时以手握叉柄的最细处,一把统握,虎口向柄之后端,腕之外侧贴近叉身,以小臂之腕力发出。
【匕首(飞刀)】
匕首长约八寸,是一种短剑,因头象匕,故名匕首。据《汉书.邵阳传》和《通俗文》说:“匕首,剑属。其头类匕,故曰匕首,短而使用。”它跟剑的不之处不但在短,而且是单刃,是近距离比较实用的武器,用作暗器的匕首可分为三种,一种为带衣刀;一种为光杆刀;最后一种是毒刀。其出手后刀身近似直线飞出,猛烈快速,令人望而生畏。
【飞爪】
飞爪是用来擒人的暗器,盛行于唐代,飞爪的爪身由钢锻制,长约半尺,类似鹰爪形,后部为半圆形,半圆形后中部为一铁环,软索既穿结于此环之中,半圆形前端,有五股二至三截连接爪头弯同而出,半圆形秘无勾无刺,为扁平状,以备手握,软索长约三丈,前端穿结于环内,后端有套,套在腕上。绳索的材料,以熟丝和头丝混合编结为好。
【甩手箭,袖箭,背箭】
甩手箭又名竹箸代箭术,北方人也有称其掷箭,其分为三种,一种是用纯铁打成,长有九寸,粗如小指,上端箭簇为三角形,箭杆的近簇处细,愈往尾部愈粗,每箭重约半斤,这种铁箭,仅为初步练习使用,若欲随身携带,每十二枝为一插即可。第二种为铁竹合制,以铁为簇,以竹为杆,状如第一种而末端加羽,削竹使成浑圆,前尖削而后尾粗,状如竹筷而顶端尖锐。练此箭之意义,完全在取其便利,功成之后,竹筷、树枝之类,亦可用以代箭,且到处皆有,均可制敌于死命,其它暗器必须携带,而此种代用品,俯拾即是,表面犹可示人以不用暗器,而后冷然举手发箭,人不易防。
袖箭,顾名思义,袖箭是藏在袖中的箭,自袖内突发以击人。武林中的袖箭种类较多,但一般常用的有两种,一种类似小匕首,有发条装置、一按机关,小剑即弹出。一种是长3寸或5寸的小箭,装于圆筒内。筒内有弹簧,有开启的机关,适合于1-2米近战。
背箭和袖箭的原理一样,但袖装从袖中射出,而背箭从背上射出。箭筒装在背上,一低头,暗箭从背后射向对手,使对手防不胜防。
【梅花针,指针,点穴针,排针】
梅花针:状如五刃形或多刃形,比现今的针略大,藏于口袋内,近战时抛出,但威力不大,也有逃时撒于地上,伤对方的脚部。
指针:藏于手指间,用于刺伤对方面部。
点穴针:有三个尖,也有带勾的,专击对方穴道要害。
排针:也叫鞋针,置于鞋尖,专用踢打对方要害,多用于女子。

参与人数 1银币 +20 收起 理由
管理员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银币 +20

信楼主,考试不挂科!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1

信楼主,考试不挂科!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