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电话: 400 4567 8910
返回顶部
关于香港功夫传奇形意本源我个人的看法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49488次阅读 11次回复
阅读排行
关于香港功夫传奇形意本源,三次比试我用慢放反复看后的看法

首先我只是我个人看法 我一后生 只是一点浅见 如看错了大家多包涵

这视频我看了好几遍 觉得这个节目蛮好

言归正传 说几次比试


我觉得 慢放看比较更客观和清晰点 所以我下载后慢放又看了几次

Jerry 比试中主要用的是咏春 少量用了散打技术 咏春应用防守中线的方式蛮有效


(首先说下 比试就是比试 很好 但是规则到底是怎么个规则 Jerry 在和 猴形者 比试后 和 他师弟说因为不能打头 那么这个不能
打头是啥意思呢 是说规则不允许打头呢 还是允许但怕伤了人 不和气 所以用巴掌 如果是前者我不理解他为什么多次打人头呢
那样在友好比试中岂不是不按规则的表现 我没别的意思 就是简单推理我说的也不一定有道理 接着说 那如果是这样那宋派怎么
还能允许发出去这样视频呢 如果不是这样 那排除法按 必然是后者 就是意思怕伤人不用拳头打头 但用巴掌打显示实力了
到底是前者还是后者 我也没搞清楚 在另一个别人发的长贴中我发现和我一样懵懂的人也有之)


第一场 Jerry VS 宋派龙形者

Jerry 咏春手法 也多是直线攻击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几乎没有类似俄罗斯摆拳 或 螳螂拳 圈锤那种在对方视野外发出的弧形攻击 当然咏春嘛 多直线攻击

我慢放看的这场 龙形人被对手打中多次 自己的攻击 不太奏效 Jerry的中线始终防护的很好



Jerry的师弟 对 龙形人

这场比试 看上去 主持人略占一点优势得点能稍多一些 但两个人打的能接近点 但是主持人 被 龙形人 的 好像是一记
崩拳 打中了 躯干左侧肋部 按 主持人 自己说法 是这一下 威力颇大 看上去蛮疼 但是龙形人 也被打中多次
(但我始终不知道允许不允许打头 )



Jerry VS 猴形人
我个人觉得这一次很精彩

猴形者 虽然矮小些 但是很灵活 练得好攻击意识很强 速度很快的。

我个人猜测 可能很多人 认为 猴形者 落了下风被打中数次

其实我看了视频慢放后 分析 觉得应该并非如此

猴行者的攻击速度节奏 拳速 明显快于 Jerry 所以有时候Jerry打中对方貌似比较明显

因为猴形人速度很快 打到后收回也蛮快 可能不慢放看的不太清晰往往多看中Jerry的有效得点

我个人认为这场比试算是旗鼓相当的 而且猴形人气势更强 虽然被扭倒一次

Jerry 多是防守反击 找机会 得点。

很有意思有个场面 两个人同时打中对手面部。

两个人前后移动都比较快 大多数情况下 一方进攻时 对方后退防守往往都能化解对方攻势

主持人自己也说了 场地很大 等等从他话语中看得出 他对猴形者评价颇高 比龙形者是高多了





最后一场 程文新VSJerry
这里我说的只是我从这个节目里看的修剪后的视频 不包括我另一个帖子里发的无删减版的视频 这个请各位注意

在节目里 我们看得出程文新虽然貌似个子不高 但骨架颇大 短粗壮 功力颇深很有力量 而且他自己也讲过他的实战 貌似很厉害

从面相上看 似乎较朴实的一个人

比试开始后 对手还是防守中线 防守反击 程文新则不停攻击对手就后退拉开距离防守

而 程文新 在积极进攻同时 可能太专注进攻 也不知道还是规则不允许打头的 反正头部防守肯定没做好

几乎每次进攻都被对手迎击头面得手了 假如是裸拳会什么样我们大家都清楚 裸拳结实打中对方头部

即使威力不太大的 没有造成对方受伤 或者头部震荡的情况下 脑袋也会瞬间蒙一小下这个空白的短暂时期

是容易被重击的 而这个比试 程文新是被对手巴掌碰上的 所以没啥事 否则头部会晃动脑袋绝对要蒙一下

不可能继续保持那样进攻节奏

但就这样 几乎每次进攻 都被迎击 而且迎击的威力 往往更大点要是拳头 效果更明显

后半段还好些 丹我认为 程文新 先生 的确落了下风


我就是从视频慢放 说自己看法 如果不对 各位海涵 程文新先生 岁数貌似也不小了

还和年轻人实战 这样精神就让人尊敬的

几位选手互相交流就是好事比闭关不出好多了 武术交流才能进步嘛


以上是我个人看视频浅见 而足本视频我个人是没慢放看的

如果各位有没慢放看的建议不妨慢放看看 或许您看的更客观!


形意那位上手就开始入界,但圈内的技法被高个子很谨慎的化解掉之后,就开始想用摔法。这里可以看出形意那位格斗意识确实不强,很多技法在实战中无法用出。前面看到过,此人的拳术功力还是不低的。高个子可以看出,其实是含而不发的,他更多是在守势上以便观察对方的攻击。形意那位对于要害部位的防守,在实战中可以说非常之松懈,最后成他的短板,他的攻击往往因此被遏止,乃至反克。
后半段。形意那位三鼓而竭,虽有余力,但在势上已呈下风。高个那位头尾都很谨慎,在势上也没有散乱。这会虽有界上的交锋,但其实很多是无效的攻击。形意那位已经没有入圈近身的想法了。手上频繁变化的手法,已经开始变成无效的花式。高个那位虽还是守势,但间或开始守中带攻。形意那位摄于技法被克制和对方的反攻,加上势的衰竭,心态已经急躁了。最后一次的攻机,其实身法已经散掉了。
确实存在形意没有发挥真实水平的问题,但是,是有意留手了吗?实战经历少,长期的说手,教拳,导致一个问题就是,哪怕是在真正的生死搏斗中,也有可能出现无意识的留手。该用的技法没有用上,该用的力道留了几分,这个都是格斗意识缺乏的表现。而切磋的点到即止和这种留手,应该是两个概念。
另外这是切磋,形意这边有主动留手,眼睛男那边也有。比如两次的抢怀,固然可以说形意入了空门,下重手就能要你的命。那也可以说眼镜男的反制技法也是破坏性的不宜施展。
形意师傅的防守意识相对也薄弱。对要害的忽略已经成了短板。这是对抗当中攻击被遏止的一个原因,而对方只是遏止攻势而没有加以克制,也可以说是因为切磋的留手。
不管怎样,还是要对几位练家抱以敬意。特别对于传统武术一方来说,这是很难得的开放、大度的心态。对比近期某热播节目,明显是编排过的对打,这个节目里的练家们是真实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形意拳的本质是形与意合,很多练的人,都只是练了形,在意这一方面没有得到提高。咏春拳有其优点,我个人觉得与形意拳不是一个档次。形意拳的热爱者们不必因为一次胜负就怀疑。
我练的形意拳,在基本动作(五行、十二形)练完后的,还有很多内容,都是这些基本动作的活用。形是你的动作、姿势,意是你的本能、战法。如果你的本能不让你采用某个动作进攻,你强迫自己去做,失败的概率是会很大的。辞不达意,不知有无意会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Jerry和philip都是黄淳梁的嫡传弟子,在现代搏击或传统咏春里都不是泛泛之辈,无论是在擂台竞技或者私下比武他们都算经验很丰富的,所以胜不过他们也没什么奇怪的,也没什么可耻。
练形意的可能都不知道黄淳梁是谁,他是叶问最主要的传人之一,以实战出名。
其实天下没有什么拳是最厉害的是无敌的,每种拳法都有自己的理论,没有什么神拳,厉害不厉害主要看练习的人。
理论很容易讲,喂招也不难发挥,但在真正高水平的实战中你能做得到吗?这才是重点。前人有多神无所谓,关键是你自己行不行?
与其说什么耻辱,说形意”应该”是怎样怎样。为什么不从中吸取一些对实战有用的东西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师傅在教打法的时候,很多都是突然出手一拳就打到了或者是对方出什么动作而根据这个动作直接使出拳法也就是一两拳的事,很少是双方在互相堤防对攻的情况下。不知道这个是不是传统拳法的弊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木兮君

2016-4-3 10:40:09

练打结合是形意拳的基本,动手见红,见伤是难免的事。一开始练拳没有血性,怕这怕那还是别练的好。有了功不会用就是没功。和人比武得知己知彼比,武术不是舞术,练半天不如瞎打葫芦锤,有的网友说是王八拳我看挺好,你能打住王八拳,再谈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千落

2016-4-3 10:40:01

个人认为,形意拳及其他内家拳法在各方面要先进于咏春拳(虽然咏春也自称有自家拳的特点,但并不完善)及现代各类搏击术,但各方面的要求也明显高于现代类搏击术,像上面的朋友说的,咏春及其他现代的搏击术训练就是以实战为环境,容易出成绩,因为是以实战打法为基础训练的,而且现代搏击术的打法都是人本能的攻击和格挡或者躲避,不用刻意去改变什么,只是加强反应就行了,见效快。但是形意、八卦、太极等的内家拳法就不行了,这些最先进的技击拳法是要几乎完全改变人原来的攻击和防守习惯,这就是最大的问题了,几十年的习惯不太可能容易改的,就算表面改了,本能的反映也未必能改得过来,一到实际格斗的时候往往就把练的东西全忘了,王八拳、摔跤等就都用上了,这就造成了孙存周先生说过的“练用脱节”,自然打的时候就不行了,而且能不能在实战中学有所用应该是要有天赋的,有些人学不长时间就可以改掉本能的习惯,这部分人就是高手,练几年功力深了就是宗师级人物了。

但根据目前看,好像基本没有发现练用不脱节的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打法定要先上身,这是老祖宗传来的拳诀。记得有位网友说过一个观点,形意拳的整劲是为近身服务的,在非常短促的情况下发力。而目前多数拳者,都只追求打得倒人,没有更多的去追求打得到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断秋风

2016-4-3 10:39:38

是形意拳把咏春拳朋红了…要翻身?还的多打打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说的非常好,咏春在实战方面的训练体系比形意先进很多,咏春的三个套路,每套都离不开黐手,请别拿推手和黐手相比,黐手比推手更加接近实战,最后的木人桩技法也是围绕着实战展开的,这些东西就是咏春的长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11

形意那位上手就开始入界,但圈内的技法被高个子很谨慎的化解掉之后,就开始想用摔法。这里可以看出形意那位格斗意识确实不强,很多技法在实战中无法用出。前面看到过,此人的拳术功力还是不低的。高个子可以看出,其实是含而不发的,他更多是在守势上以便观察对方的攻击。形意那位对于要害部位的防守,在实战中可以说非常之松懈,最后成他的短板,他的攻击往往因此被遏止,乃至反克。
后半段。形意那位三鼓而竭,虽有余力,但在势上已呈下风。高个那位头尾都很谨慎,在势上也没有散乱。这会虽有界上的交锋,但其实很多是无效的攻击。形意那位已经没有入圈近身的想法了。手上频繁变化的手法,已经开始变成无效的花式。高个那位虽还是守势,但间或开始守中带攻。形意那位摄于技法被克制和对方的反攻,加上势的衰竭,心态已经急躁了。最后一次的攻机,其实身法已经散掉了。
确实存在形意没有发挥真实水平的问题,但是,是有意留手了吗?实战经历少,长期的说手,教拳,导致一个问题就是,哪怕是在真正的生死搏斗中,也有可能出现无意识的留手。该用的技法没有用上,该用的力道留了几分,这个都是格斗意识缺乏的表现。而切磋的点到即止和这种留手,应该是两个概念。
另外这是切磋,形意这边有主动留手,眼睛男那边也有。比如两次的抢怀,固然可以说形意入了空门,下重手就能要你的命。那也可以说眼镜男的反制技法也是破坏性的不宜施展。
形意师傅的防守意识相对也薄弱。对要害的忽略已经成了短板。这是对抗当中攻击被遏止的一个原因,而对方只是遏止攻势而没有加以克制,也可以说是因为切磋的留手。
不管怎样,还是要对几位练家抱以敬意。特别对于传统武术一方来说,这是很难得的开放、大度的心态。对比近期某热播节目,明显是编排过的对打,这个节目里的练家们是真实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形意拳的本质是形与意合,很多练的人,都只是练了形,在意这一方面没有得到提高。咏春拳有其优点,我个人觉得与形意拳不是一个档次。形意拳的热爱者们不必因为一次胜负就怀疑。
我练的形意拳,在基本动作(五行、十二形)练完后的,还有很多内容,都是这些基本动作的活用。形是你的动作、姿势,意是你的本能、战法。如果你的本能不让你采用某个动作进攻,你强迫自己去做,失败的概率是会很大的。辞不达意,不知有无意会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Jerry和philip都是黄淳梁的嫡传弟子,在现代搏击或传统咏春里都不是泛泛之辈,无论是在擂台竞技或者私下比武他们都算经验很丰富的,所以胜不过他们也没什么奇怪的,也没什么可耻。
练形意的可能都不知道黄淳梁是谁,他是叶问最主要的传人之一,以实战出名。
其实天下没有什么拳是最厉害的是无敌的,每种拳法都有自己的理论,没有什么神拳,厉害不厉害主要看练习的人。
理论很容易讲,喂招也不难发挥,但在真正高水平的实战中你能做得到吗?这才是重点。前人有多神无所谓,关键是你自己行不行?
与其说什么耻辱,说形意”应该”是怎样怎样。为什么不从中吸取一些对实战有用的东西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师傅在教打法的时候,很多都是突然出手一拳就打到了或者是对方出什么动作而根据这个动作直接使出拳法也就是一两拳的事,很少是双方在互相堤防对攻的情况下。不知道这个是不是传统拳法的弊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木兮君

2016-4-3 10:40:09

练打结合是形意拳的基本,动手见红,见伤是难免的事。一开始练拳没有血性,怕这怕那还是别练的好。有了功不会用就是没功。和人比武得知己知彼比,武术不是舞术,练半天不如瞎打葫芦锤,有的网友说是王八拳我看挺好,你能打住王八拳,再谈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千落

2016-4-3 10:40:01

个人认为,形意拳及其他内家拳法在各方面要先进于咏春拳(虽然咏春也自称有自家拳的特点,但并不完善)及现代各类搏击术,但各方面的要求也明显高于现代类搏击术,像上面的朋友说的,咏春及其他现代的搏击术训练就是以实战为环境,容易出成绩,因为是以实战打法为基础训练的,而且现代搏击术的打法都是人本能的攻击和格挡或者躲避,不用刻意去改变什么,只是加强反应就行了,见效快。但是形意、八卦、太极等的内家拳法就不行了,这些最先进的技击拳法是要几乎完全改变人原来的攻击和防守习惯,这就是最大的问题了,几十年的习惯不太可能容易改的,就算表面改了,本能的反映也未必能改得过来,一到实际格斗的时候往往就把练的东西全忘了,王八拳、摔跤等就都用上了,这就造成了孙存周先生说过的“练用脱节”,自然打的时候就不行了,而且能不能在实战中学有所用应该是要有天赋的,有些人学不长时间就可以改掉本能的习惯,这部分人就是高手,练几年功力深了就是宗师级人物了。

但根据目前看,好像基本没有发现练用不脱节的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打法定要先上身,这是老祖宗传来的拳诀。记得有位网友说过一个观点,形意拳的整劲是为近身服务的,在非常短促的情况下发力。而目前多数拳者,都只追求打得倒人,没有更多的去追求打得到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断秋风

2016-4-3 10:39:38

是形意拳把咏春拳朋红了…要翻身?还的多打打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说的非常好,咏春在实战方面的训练体系比形意先进很多,咏春的三个套路,每套都离不开黐手,请别拿推手和黐手相比,黐手比推手更加接近实战,最后的木人桩技法也是围绕着实战展开的,这些东西就是咏春的长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