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电话: 400 4567 8910
返回顶部
太极里的秘密(形意可参)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42793次阅读 14次回复
阅读排行
当习练者具备了这种自动运动的体验之后。接下来,我们将面对的就是如何节流的问题。有人说开源为第一,节流为第二。其实,开源与节流同样重要。开源就如 同人在沙漠中找到了水源,但如果不能很好的保存和利用,其结果还是会被沙漠所吞噬。所以,节流是个大学问。这对所有修习传统武术的人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转 折点。它与心性上的修为是并驾齐驱的。很多人到了这个阶段就停滞不前了。如果我们想在武学的修为上继续大踏步的前进,那么必然要在心性的修为上高瞻远瞩, 不能只看眼前的这点成绩。欲穷千里目,还需更上一层楼。否则,只能是内家里的门外汉。曾有一位前辈感叹地说:想不到搞了一辈子的养生,到最后却落得如此地 步。其实,这个问题在中国传统内家拳的修习过程中是必修课。不然的话古人就不会在武学上一直把德行放在首位。

在武学中,技击只不过是人体在生理改造的进程中各个不同层次的不同表现。如果我们本末倒置的把表象当成了目的,那么即使你水平再高最终难蹬内家之堂奥。

对于开源和节流的问题在武学上只是历来被拳家所秘传。在世间少为人知。其实佛道儒三家的经典之作当中对开源和节流这两个问题都有独到之处。只是在方法和 作用上有所不同,后人看不明白而已。作为后人看不明白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这两个问题一旦展开就会变得非常复杂,因为每个人的脾气秉性都各不相同,所以入手 功夫决不可能千篇一律。最终所得的结果也是深浅不一。在这种情况下,前人的经验之谈便会给后人一种无所适从之感。况且前人在个人心得的描述上用词多有隐 晦。这就更使后人如入五里迷雾。但这并不是说就没有好的方法可行。佛家六神通里的漏尽通,道家的斩赤龙,断白虎都是前人在开源与节流这两个问题上的实际验 证。然而,凡属非常之成就都来自于平常。可大部分人总是喜欢把问题复杂化。误认为前人的一些成就是高不可攀的。这种思想意识的形成一是由于没能掌握好的学 习方法,二是由于现实当中的误导。比如,佛道两家的清规戒律到底是为什么而设?这个问题肯定会有很多人都能回答。可答案却不一定正确。有人说现在市面上所 流行的佛道两家的修持方法都是普法,真正的大法一直在秘密流传。这种说法也不能说它完全没有道理。比如说,在节流这个问题上属男女之事最难解决。而现在社 会上有那么多的大师到处讲经说法,大家不妨可以请教一下,问问他们对于这个问题是如何解决的。仁义道德谁都会讲。而为什么在实际当中却排不上用场。近年有 人在刊物上大谈男女双修的问题。明明知道这种功夫容易麻痹世人害人害己。还在那儿一个劲的的肆意宣扬。殊不知,所谓男女双修本来只是对节流功夫的一种验 证。要想做到不漏,首先要做到无欲。然而无欲并非无能,只是慧而不用。这种功夫一定要在形神合一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操行。它是练己功夫的验证,而绝非技 巧。历来高僧大德在这个问题上决不敢信口雌黄。对于这个问题的对治方法从释迦摩尼佛开始就没有明确的记载。可见这个问题的复杂性绝非一般。难怪南怀瑾先生 说他这么多年来在市面上还没见过一个百日筑基的人。

在武学中,要过这一劫必须先要过生死关才行。所谓生死关就是让你在思想意识上,体验什么才是真我。这样你才能明了人的生死只是表面现象的变化而已,其实 无所谓生也无所谓死。由此,你才能具备清逸之大勇。而非匹夫之蛮勇。李洛能先生端坐椅上一笑而逝,孙禄堂先生说自己视生死如游戏。过去有很多的老武术家在 这个问题上都有具体验证。当年王重阳祖师在终南山修炼掘活死人墓。大家不妨仔细想想,也许可以从中悟出一些道理。

对于心性的修持是无止境的。万丈高楼平地起,最基础的东西往往才最重要。谈论了半天开源与节流,而实际上开源与节流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的方面。把它作 为两个问题是因为在后天的表现上有所不同而已。前面已经说过,开源是对人体先天功能的启动,而节流实际上是先天功能对后天形体的转变。只不过这种转变需要 我们在思想意识上进一步提高。在功法的修炼上更加精进。所以,我们的重点还是要放在如何改变自己的思想意识,启动人体先天功能这一方面。

第三部分

中国传统武术中的内劲与道家的先天一气,佛所说的自性,儒家的中庸之道,所修炼的都属同一资源。中国的老祖宗们用周易来解释万事万物。认为天地之间人 是一小天地,宇宙为一大天地,人天是一理,也就是说天道即人道。人在未出生时,犹如宇宙的原始状态,阴阳未判,天地未分,无形无相,无我无他,浑浑噩 噩,一气浑然。 当婴儿出生后,正如天地已分,物质世界产生,分阴分阳,有善有恶。先天之元气即先天之气,随着人的成长,为知识情欲所惑。元气渐消,体质 日弱,若按易学之理术,扭转契机,把握阴阳,引中和之气,返还原始之初,使人体质增强,以复先天之本能也。

因而,古人有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之分。先天八卦的排列是乾上坤下,离东坎西,后天八卦的方位排列是离上坎下,震东兑西,而乾坤两卦分别居于西北和西 南。 古代的先贤们认为,人本来是乾健之体,阴阳是相和的,正如先天八卦图所示。乾卦中的三个阳爻表示纯阳之气,坤卦中的三个阴爻表示纯阴之气,而当人落 入后天则阴阳分离,乾卦的中爻陷入坤卦,坤卦的中爻陷入乾卦,这样一来乾卦与坤卦发生了质的变化。由先天而变为后天,乾卦转为离卦,离卦属心,心属火,故 称离火。坤卦转为坎卦,坎卦属肾,肾主水。故称坎水。要想使人恢复乾坤正体,就必须使坎卦中的阳爻入于离卦的中爻,让离卦变回乾卦。离卦中的阴爻下归坎 卦的中爻,让坎卦变回坤卦,这叫做坎离交媾。由此而行,周天运转,使人恢复乾坤正体即所谓后天返先天,至此,于道来说还并未到达究竟。需更进一步使乾坤交 媾也就是阴阳相和。易理是一分为二现在是由二返一。所以古人云:得其一而万事毕。

需要注意的是,前人在修炼上所总结的鼎炉,药物,火候,河车运转,结丹等术语,其用意只是作为比喻。比如丹田窍穴虽有其方位,但却无实处,使得后学难识 其本来面目。在此奉劝各位,用功一定要从无入有。心中需空空洞洞,待需极静笃之时自然明了其中奥秘。玄关玄窍只不过是用后天之呼吸引发先天真一之气,并没 有固定方位。但却有其真实景象,古人所言实不虚也。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其大意是说, 如果大家都追求至善至美的生活,那必然会有善恶的产生.这样一来,所谓美的东西也就不美了,所谓善也就不成其为善了。所以老子奉劝世人,有无,难易,高 下,前后等等,都是人为划分,这一切都源于人的后天欲望。因此他主张无为,希望大家不要被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所蒙蔽。

哲学家们则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

王芗斋先生在大成拳论中也曾指出,天地之间,无一不是矛盾,又无一不是圆融,必须打破圆融,统一矛盾,也能融会贯通。

以上三段文字都是前人对物质世界的种种看法,具体到拳术中又如何理解呢?

王芗斋先生说练拳要从抽象中求具体,在虚无中度其有,在有中揣其无,大部分人对抽象与具体两者间的关系都是这样理解的。

下面举例说明,当习拳者在站桩时,双手如报球状。球是想象出来的属于抽象,因此而产生的撑抱力是身体方面的属于具体。

试力时身体犹如站在水中,水是想象出来的属于抽象,由运动而感觉到上下,左右,前后都有相应的阻力是身体方面的属于具体,如果说这就是抽象与具体的话,那么大家都忽略了关键性的一点,那就是两个事例当中所谓的抽象都来自体后天的器官——大脑的想象。

这么一来,大家就把问题给单一化了。也可以说是陷入文字障碍中了,因为人认识事物都是有标准的。正如老子所说的,有无、难易、高下、音声、前后。那么标 准从何而来呢?当然来自于日常生活的积累。人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观察。观察生活中周围的一切。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等等等等。从简单到复杂,从家庭 到社会,逐渐形成个人意识。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乃至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形成。人的大脑把看到的,听到的,或是感受到的知识经验全部储 存起来,然后分门别类。在需要的时候,再把相关内容从记忆库中调出来。所以说,人们在站桩与试力中所运用的精神假借全部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第二重投影。人们 只不过是把真实的事物通过大脑的想象了一下而已。这并非是抽象。对于身体方面的感受来说就更不言而喻了。

那么,什么才是王芗斋先生所说的抽象呢?抽象就是不能有具体的形象,换句话说,它不是现实中人们可以用肉眼看到,用手触摸到的物质。庄子说物物者非物就 是这个道理。而在人们大脑中所储存的全部都是自然界中的事物。哪怕是人们编造出来的,现实中没有的东西。也只不过是把现实中的某些个体七拼八凑而成的。凡 是有形有质的物质,包括人本身,都不属于抽象的范畴。抽象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又是确实存在的。

佛在两千多年千正悟到的自性本空。他认为宇宙万物都是这个自性变化而成的。而中国的道家也有相似的说法。丹书云: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 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张。不管这是唯心论还是唯物论,还是心物一元论,不管现代科学能否辨别其真伪,人类的先贤就是这样来解释宇宙的。

而不论是道家学说还是佛家学术,这与咱们谈论的抽象又有什么联系呢?中国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说:一生二。这个一是只天地万物未分之时,属于混沌状态。所以,老子叫它无名天地之始,也就是还不能赋予名称的意思。对人来说属于没生之时。

那么,数字二又叫两仪或阴阳,是指原始的混沌世界由于运动而分化出天地,随着天地的产生而生成万物。自此,天地万物各有其名,所以老子把它称之为有名万物之母。对人来说为己生。

物质有了名称就产生了分别,有分别便会有矛盾。然而矛盾的双方即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比如:长短、大小、高低、前后。假如没有长的观念也就不会有短的概 念产生。没有大也就无所谓小。如果从拳学的角度看,无论是动静、虚实、开合、吞吐都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而已。换句话说,是一个事物在各个不同方面的表 现。或者说是这个事物在现实中所表现出来的具体形象为动静、虚实、开合、吞吐。那么这个事物为何物呢?老子把它称为一。在拳学中,王芗斋先生说使身体动作 达到松即是紧,紧即是松,松紧紧松勿过正。实即是虚,虚即是实,实虚虚实得中平。要想能达到这个中平,那么就非得回到一的状态不可,而这个一就是道家所说 的先天一气,也正是我们所寻找的抽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14

当习练者具备了这种自动运动的体验之后。接下来,我们将面对的就是如何节流的问题。有人说开源为第一,节流为第二。其实,开源与节流同样重要。开源就如 同人在沙漠中找到了水源,但如果不能很好的保存和利用,其结果还是会被沙漠所吞噬。所以,节流是个大学问。这对所有修习传统武术的人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转 折点。它与心性上的修为是并驾齐驱的。很多人到了这个阶段就停滞不前了。如果我们想在武学的修为上继续大踏步的前进,那么必然要在心性的修为上高瞻远瞩, 不能只看眼前的这点成绩。欲穷千里目,还需更上一层楼。否则,只能是内家里的门外汉。曾有一位前辈感叹地说:想不到搞了一辈子的养生,到最后却落得如此地 步。其实,这个问题在中国传统内家拳的修习过程中是必修课。不然的话古人就不会在武学上一直把德行放在首位。

在武学中,技击只不过是人体在生理改造的进程中各个不同层次的不同表现。如果我们本末倒置的把表象当成了目的,那么即使你水平再高最终难蹬内家之堂奥。

对于开源和节流的问题在武学上只是历来被拳家所秘传。在世间少为人知。其实佛道儒三家的经典之作当中对开源和节流这两个问题都有独到之处。只是在方法和 作用上有所不同,后人看不明白而已。作为后人看不明白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这两个问题一旦展开就会变得非常复杂,因为每个人的脾气秉性都各不相同,所以入手 功夫决不可能千篇一律。最终所得的结果也是深浅不一。在这种情况下,前人的经验之谈便会给后人一种无所适从之感。况且前人在个人心得的描述上用词多有隐 晦。这就更使后人如入五里迷雾。但这并不是说就没有好的方法可行。佛家六神通里的漏尽通,道家的斩赤龙,断白虎都是前人在开源与节流这两个问题上的实际验 证。然而,凡属非常之成就都来自于平常。可大部分人总是喜欢把问题复杂化。误认为前人的一些成就是高不可攀的。这种思想意识的形成一是由于没能掌握好的学 习方法,二是由于现实当中的误导。比如,佛道两家的清规戒律到底是为什么而设?这个问题肯定会有很多人都能回答。可答案却不一定正确。有人说现在市面上所 流行的佛道两家的修持方法都是普法,真正的大法一直在秘密流传。这种说法也不能说它完全没有道理。比如说,在节流这个问题上属男女之事最难解决。而现在社 会上有那么多的大师到处讲经说法,大家不妨可以请教一下,问问他们对于这个问题是如何解决的。仁义道德谁都会讲。而为什么在实际当中却排不上用场。近年有 人在刊物上大谈男女双修的问题。明明知道这种功夫容易麻痹世人害人害己。还在那儿一个劲的的肆意宣扬。殊不知,所谓男女双修本来只是对节流功夫的一种验 证。要想做到不漏,首先要做到无欲。然而无欲并非无能,只是慧而不用。这种功夫一定要在形神合一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操行。它是练己功夫的验证,而绝非技 巧。历来高僧大德在这个问题上决不敢信口雌黄。对于这个问题的对治方法从释迦摩尼佛开始就没有明确的记载。可见这个问题的复杂性绝非一般。难怪南怀瑾先生 说他这么多年来在市面上还没见过一个百日筑基的人。

在武学中,要过这一劫必须先要过生死关才行。所谓生死关就是让你在思想意识上,体验什么才是真我。这样你才能明了人的生死只是表面现象的变化而已,其实 无所谓生也无所谓死。由此,你才能具备清逸之大勇。而非匹夫之蛮勇。李洛能先生端坐椅上一笑而逝,孙禄堂先生说自己视生死如游戏。过去有很多的老武术家在 这个问题上都有具体验证。当年王重阳祖师在终南山修炼掘活死人墓。大家不妨仔细想想,也许可以从中悟出一些道理。

对于心性的修持是无止境的。万丈高楼平地起,最基础的东西往往才最重要。谈论了半天开源与节流,而实际上开源与节流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的方面。把它作 为两个问题是因为在后天的表现上有所不同而已。前面已经说过,开源是对人体先天功能的启动,而节流实际上是先天功能对后天形体的转变。只不过这种转变需要 我们在思想意识上进一步提高。在功法的修炼上更加精进。所以,我们的重点还是要放在如何改变自己的思想意识,启动人体先天功能这一方面。

第三部分

中国传统武术中的内劲与道家的先天一气,佛所说的自性,儒家的中庸之道,所修炼的都属同一资源。中国的老祖宗们用周易来解释万事万物。认为天地之间人 是一小天地,宇宙为一大天地,人天是一理,也就是说天道即人道。人在未出生时,犹如宇宙的原始状态,阴阳未判,天地未分,无形无相,无我无他,浑浑噩 噩,一气浑然。 当婴儿出生后,正如天地已分,物质世界产生,分阴分阳,有善有恶。先天之元气即先天之气,随着人的成长,为知识情欲所惑。元气渐消,体质 日弱,若按易学之理术,扭转契机,把握阴阳,引中和之气,返还原始之初,使人体质增强,以复先天之本能也。

因而,古人有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之分。先天八卦的排列是乾上坤下,离东坎西,后天八卦的方位排列是离上坎下,震东兑西,而乾坤两卦分别居于西北和西 南。 古代的先贤们认为,人本来是乾健之体,阴阳是相和的,正如先天八卦图所示。乾卦中的三个阳爻表示纯阳之气,坤卦中的三个阴爻表示纯阴之气,而当人落 入后天则阴阳分离,乾卦的中爻陷入坤卦,坤卦的中爻陷入乾卦,这样一来乾卦与坤卦发生了质的变化。由先天而变为后天,乾卦转为离卦,离卦属心,心属火,故 称离火。坤卦转为坎卦,坎卦属肾,肾主水。故称坎水。要想使人恢复乾坤正体,就必须使坎卦中的阳爻入于离卦的中爻,让离卦变回乾卦。离卦中的阴爻下归坎 卦的中爻,让坎卦变回坤卦,这叫做坎离交媾。由此而行,周天运转,使人恢复乾坤正体即所谓后天返先天,至此,于道来说还并未到达究竟。需更进一步使乾坤交 媾也就是阴阳相和。易理是一分为二现在是由二返一。所以古人云:得其一而万事毕。

需要注意的是,前人在修炼上所总结的鼎炉,药物,火候,河车运转,结丹等术语,其用意只是作为比喻。比如丹田窍穴虽有其方位,但却无实处,使得后学难识 其本来面目。在此奉劝各位,用功一定要从无入有。心中需空空洞洞,待需极静笃之时自然明了其中奥秘。玄关玄窍只不过是用后天之呼吸引发先天真一之气,并没 有固定方位。但却有其真实景象,古人所言实不虚也。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其大意是说, 如果大家都追求至善至美的生活,那必然会有善恶的产生.这样一来,所谓美的东西也就不美了,所谓善也就不成其为善了。所以老子奉劝世人,有无,难易,高 下,前后等等,都是人为划分,这一切都源于人的后天欲望。因此他主张无为,希望大家不要被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所蒙蔽。

哲学家们则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

王芗斋先生在大成拳论中也曾指出,天地之间,无一不是矛盾,又无一不是圆融,必须打破圆融,统一矛盾,也能融会贯通。

以上三段文字都是前人对物质世界的种种看法,具体到拳术中又如何理解呢?

王芗斋先生说练拳要从抽象中求具体,在虚无中度其有,在有中揣其无,大部分人对抽象与具体两者间的关系都是这样理解的。

下面举例说明,当习拳者在站桩时,双手如报球状。球是想象出来的属于抽象,因此而产生的撑抱力是身体方面的属于具体。

试力时身体犹如站在水中,水是想象出来的属于抽象,由运动而感觉到上下,左右,前后都有相应的阻力是身体方面的属于具体,如果说这就是抽象与具体的话,那么大家都忽略了关键性的一点,那就是两个事例当中所谓的抽象都来自体后天的器官——大脑的想象。

这么一来,大家就把问题给单一化了。也可以说是陷入文字障碍中了,因为人认识事物都是有标准的。正如老子所说的,有无、难易、高下、音声、前后。那么标 准从何而来呢?当然来自于日常生活的积累。人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观察。观察生活中周围的一切。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等等等等。从简单到复杂,从家庭 到社会,逐渐形成个人意识。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乃至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形成。人的大脑把看到的,听到的,或是感受到的知识经验全部储 存起来,然后分门别类。在需要的时候,再把相关内容从记忆库中调出来。所以说,人们在站桩与试力中所运用的精神假借全部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第二重投影。人们 只不过是把真实的事物通过大脑的想象了一下而已。这并非是抽象。对于身体方面的感受来说就更不言而喻了。

那么,什么才是王芗斋先生所说的抽象呢?抽象就是不能有具体的形象,换句话说,它不是现实中人们可以用肉眼看到,用手触摸到的物质。庄子说物物者非物就 是这个道理。而在人们大脑中所储存的全部都是自然界中的事物。哪怕是人们编造出来的,现实中没有的东西。也只不过是把现实中的某些个体七拼八凑而成的。凡 是有形有质的物质,包括人本身,都不属于抽象的范畴。抽象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又是确实存在的。

佛在两千多年千正悟到的自性本空。他认为宇宙万物都是这个自性变化而成的。而中国的道家也有相似的说法。丹书云: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 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张。不管这是唯心论还是唯物论,还是心物一元论,不管现代科学能否辨别其真伪,人类的先贤就是这样来解释宇宙的。

而不论是道家学说还是佛家学术,这与咱们谈论的抽象又有什么联系呢?中国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说:一生二。这个一是只天地万物未分之时,属于混沌状态。所以,老子叫它无名天地之始,也就是还不能赋予名称的意思。对人来说属于没生之时。

那么,数字二又叫两仪或阴阳,是指原始的混沌世界由于运动而分化出天地,随着天地的产生而生成万物。自此,天地万物各有其名,所以老子把它称之为有名万物之母。对人来说为己生。

物质有了名称就产生了分别,有分别便会有矛盾。然而矛盾的双方即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比如:长短、大小、高低、前后。假如没有长的观念也就不会有短的概 念产生。没有大也就无所谓小。如果从拳学的角度看,无论是动静、虚实、开合、吞吐都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而已。换句话说,是一个事物在各个不同方面的表 现。或者说是这个事物在现实中所表现出来的具体形象为动静、虚实、开合、吞吐。那么这个事物为何物呢?老子把它称为一。在拳学中,王芗斋先生说使身体动作 达到松即是紧,紧即是松,松紧紧松勿过正。实即是虚,虚即是实,实虚虚实得中平。要想能达到这个中平,那么就非得回到一的状态不可,而这个一就是道家所说 的先天一气,也正是我们所寻找的抽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