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秘籍 发表于 2014-12-20 09:24:58

传说中的十八绝命手

传说中的十八绝命手
      十八绝命手招术狠毒,出手必然对人伤残致死,望武术爱好者在正当防卫时慎重使用此招术。为方便读者易学易懂,十八绝命手采用的是定势技击法(立势),因为散手有两种技击法:定势和散手势均力敌。定势是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防止暴徒的袭击,散手势是有准备的情况下技击对抗的用法。


一、白蛇缠身
白蛇缠身为先攻手法,是先发制人的技法,主要击打对方的太阳穴。

1、实战:面向对方一步距离时,我左手掌随上左步反劈对方左胫部,对方用手臂格挡时,我顺势变捋手猛下拉对方左小臂,同时右拳随上右步击打对方左太阳穴,随势右拳变掌下划到对方臀部抵住,同时左掌上托对方下颌,左腿提膝顶击裆部,把对方击倒在地后,右脚随左脚落地下踩对方胸口.
2.要点:左腿上步时走向正门直线,脚尖落在对方的双脚正中,一定要位,接连动作要快、猛、狠,快如闪电,给对方造成无法反抗的能力。

二、五鬼探头

五鬼探头为先攻法,先发制人,主要击打对方双眼。

1、实战:面向对方一步距离时,我左手随上步抓击对方面门,对方用手向上拨时,左手用力下压,同时右手五指猛探击对方双眼,右腿横铲踢对方膝关节,随势双手回肋部随右脚落地闷击对方胸口。
2.要点:上左步时左脚应落在对方右脚外侧,动作要连贯,猛、准、狠,一气呵成。

三、黑虎掏心

1、实战:面向对方一步距离时,我左手随左步反拍对方面门,紧随右拳猛击对方胸口,随势右脚猛侧踢对方膝关节。
2、要点:左腿上步应落在对方右脚外侧,击对方胸口时拳心向上,右脚侧踢时要左拧身90度,动作要连贯,快似流星,本招对方胸口时拳心向上,万无一失。

四、仙人照镜

仙人照镜为防进反击手法,主要击打对方裆部。

1、实战:对方用右直拳击打我面时,同时我用左拳背随上右步击打对方裆部,随势双手变掌随上左步由下向上捧托对方下额,同时右膝提起顶击对方裆部,随势用头随右脚落地把对方顶倒在地。
2、要点:开始上右步落脚处应是百前方45度,本招术要求与对方出拳到位几乎是同时,也就是说对方右拳到我左拳也随时击倒对方裆部,使对方防不胜防,措手不及。

五、怪蟒挡路

怪蟒挡路为防进反击手法,主要击打对方裆部。

1、实战:对方出右直拳击打我中路胸口时,我右小臂随上右步左拧身拦挑对方右小臂,右拳不停随上左腿用拳击打对方裆部,随势右腿侧踢对方膝关节。
2、要点:上右步时右脚尖对准放于右腿后侧,上左步时左腿放于右腿后侧,本招的特点是防守严密,使对方无法还击。

六、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为先攻手法,主要击打对方胸口。

1、实战:面向对方一步距离时,我右手掌心朝上左步,五指直点击对方双眼,同时右脚提起,动作不停,右脚侧踢对方胸口,随势右拳右脚落地击打对方面门。
2、要点:上左步时右脚落在对方右脚外侧,本招术特点是,整体结构严密连贯,要快、猛、狠。

七、小鬼推磨

小鬼推磨为截腿手法,主要击打对方裆部。

1、实战:对方用右脚摆踢我中上路时,我双手随上左步(左前方45度),抱住对方右小腿,双手不停前推上对方右小腿,同时左脚震起右脚踢对方裆部,右脚不停下踢对方膝关节。
2、要点:双手随上步时要迎着对方来腿,因为越靠近越使对方发不出来力,这招体现了八极拳技击特点,就是挨膀挤靠。

八、罗锅上山

罗锅上山为防守截腿法,专门对付摆踢直踢,是极有效的防腿招术,主要击打对方裆部。

1、实战:对方用右脚直线踢我中下三路时,我右手随右横跨步猛下压对方右小腿,同时左后转体180度,低头哈腰,左右脚形成丁字步,随势比手抱住对方右腿上提,左脚震起右脚倒踢对方裆部,连踢三脚。
2、要点:踢裆时,上提对方右腿越高越好。

九、追魂索命

追魂索命为擒拿手法,主要击打对手要害,卡喉。

1、实战:对方右手抓我胸前衣领时,我双手小臂随上右步抱住对方右小臂向左拧身,右脚落在对方右腿外侧。动作不停,把对方摔倒在地,右膝跪压住对方胸口,同时左手握住对方右手腕,右拳猛击对方面门数下,紧随双手卡住对方咽喉按压,直到对方完全昏迷为止。
2、要点:对方抓我衣领前拉的速度快猛时,我上步抱臂也随之加快,这叫顺势借力,使对方摔倒更快,卡喉时双手大拇指并对下压。

十、脑后摘瓜

脑后摘瓜为反击擒拿手法,主要击打对方要害,拧断对方颈椎。

1、实战:对方出右直拳击打我面门时,我右小臂立桩随左跨步向上格挡对方右小臂同时右腿提起,随势右手捋住对方右小臂下拉,同时右腿下踩对方膝关节跪地,随势双手随上左步抱住对方头部由前向后猛拧,拧断对方颈椎为止。
2、要点:动作要求快、准、狠。

十一、麒麟抱子

麒麟抱子为防进擒拿手法,主要击打对方要害咽喉。

1、实战:对方右直拳击打我面门时,我双手张开随左跨步提右腿,随势双手猛抱住对方膝关节使其跪地,紧随左手反扳对方下颌下按,同时右掌猛劈对方咽喉,可连劈数下,使对方昏迷为止。
2、要点:劈击对方咽喉时,全身重心要落在右腿上,动作连贯,凶猛有力。

十二、探囊取物

探囊取物为反击擒拿手法,主要击打对方要害裆部。

1、实战:对方右手抓我头发下拉时,我左手随上左步握扣对方右手背,同时右腿下跪,右拳猛击打对方裆部,右拳不停,用炮拳由下向上击打对方面门,顺势右脚随起身猛踢对方胸口,把对方踢倒在地。
2、要点:对方抓我头发时,如下拉速度快猛,我必然也随顺力下跪,越快越好。

十三、霸王拉弓

霸王拉弓为反擒拿手法,主要击打对方要害胸口。

1、实战:对方从后面把我连腰带臂抱住,我快速猛力右肘随臀部下沉提右脚下踩对方脚面的同时猛顶击对方胸口,同时我头后右侧偏撞对方面门,左脚前伸,形成一个完整的拉弓势,右拳不停随左后*步击打对方裆部,紧随右脚踢对方膝关节。
2、要点:有此招术最好在对方没有完全抱紧我后腰时使用,使对方措手不及。

十四、二龙戏珠

二龙戏珠为防进技击手法,招术狠毒,主要点击对方双眼。

1、实战:对方用右直拳击打我面门时,我急速用右手食中二指随左手立桩格挡对方右小臂,上右步点击对方双眼,同时头向右偏斜30度,随势左右拳随右上步击打对方胸部,紧随上左步猛踢对方膝关节。
2、要点:动作要连贯、凶、狠、准,万无一失。

十五、仙人指路

仙人指路为反击点穴手法,主要目标是点击对方咽喉穴。

1、实战:对方用右直拳击打我面门时,我左手食中三指并拢随上右步提左腿直点对方咽喉穴,随势右拳随左腿落地击打对方裆部,紧随双拳击打对方左右太阳穴,动作不停,双手狠抓对方头发下拉,右膝关节提起顶击对方面门。
2、要点:中食二指点咽喉穴时,身子和头部应向右侧偏斜45度,此招术要求速度快、稳、准、狠。

十六、取刀送客

取刀送客为防暴空手夺白刃擒拿手法,反刺对方。

1、实战:对方右手持短刀直刺我胸口时,我右手随向右横跨右步横推压对方右小臂腕部,反拧对方手腕,倒过刀锋,快速随上右脚猛踩对方膝关节使对方跪地,把刀反刺入对方右肋部。
2、要点:动作要规范无漏洞,要快、准、狠、万无一失。

十七、夜*探海

夜*探海为空手夺刀手法,如对方用菜刀、斧子、镰刀、匕首等锐器抡砍,用擒拿手法把刀夺到手中。

1、实战:对方右手握刀向我左侧上路抡砍杀来,我右小臂随上右步撇拦对方右小臂,同时左手臂下垂拦挡对方右小臂,紧随左手由下向上抱住对方右小臂同时右手抓住对方刀柄前上部,动作不停,右手握刀随右退勾拉对方右腿猛向前抽夺对方刀在手,随势右手握刀随右腿提起由前向后反劈抹对方右胫部,同时左手放于左眉上方。
2、要点;动作要连贯、稳、准、狠,此法通过验证万无一失。

十八、花子抱杆

花子抱杆为徒手夺棍手法,如:对方用棍棒、铁棍、铁铣类钝器,袭击我时,用擒拿法把棍棒夺到手中。

1、实战:如对方用棍棒向我左上路抡砸击打时,我左手吊肘随上左步反夹信对方握棍腕部,同时右掌推击对方下颌,紧随左震脚起右脚踢击对方膝关节,同时双手握棍身向后抽拉,把棍夺到手中。顺势双手举棍随右脚落地,砸击对方头顶。
2、要点:此招术为迎棍而上,也就是不等对方棍落下来,即近身擒住,此法经验证万无一失太极拳的八面用劲
   一般武术用劲有「六面用劲」的讲法,太极拳则是讲「八面用劲」,「六面」是指上下左右前后六面,「八面」却不是指真的有八个面,而是指四面八方内外转折。太极拳为什麼讲「八面用劲」呢?因为太极拳是讲一个「球体」概念,球体的四面八方,加上内外转折已经无法用六面的方位去讲了,球体四面八方内外转折的方位太多了,超出立方体的六面所能形容,所以太极拳才用「八面」来说。
   行气如九曲珠
   太极拳用劲是四面八方内外转折,都要像武禹襄所说:「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九曲珠」的典故是源於《祖庭事苑》,内容是说孔子困於陈的时候,得到一颗九曲珠,却因为珠孔非常细小,而且内部像迷宫一样曲折多陧A孔子用手拿线无法穿过,有两位桑间女子教孔子用蜜涂在线上,利用蚂蚁搬蜜的特性,将细线穿过九曲珠的故事。   

   四面八方内外转折的劲路
   武禹襄以「九曲珠」来说明太极拳的气劲,不是说太极拳的气劲像个圆球形这麼简单而已,还要包含这个圆球从内到外,从这个球面到其他球面,的各种曲线直线转折的劲路。太极拳的劲气方位是无限的多,是四面八方里里外外,各处转折都要能到达的。所以太极拳的内劲方位变化无穷无尽,无法用「六面」来说明,也很难用「掤劲、捋劲、挤劲、按劲、采劲、挒劲.........某某劲、某某劲..........」这些名目去分类说明。因为论说劲名,无论你说多少种名目,都一定会有疏漏,无永远都说不完啊。所以劲名越说就会越多,最后就会造成名目繁杂混乱,弄出一大堆劲名,治丝益棼反而让人搞不清楚头绪。

内劲
   其实古代并没有像现代这麼多劲法的名目,大概只统称为「内劲」而已,古代只要一说「内劲」,大家就知道那是可以往四面八方里里外外发放的气劲,只要是一个程度的练家子都知道,这是很平常的,不须要多解释。现代人为了表示自己有真传、懂得多,功夫比人高,就拚命发明新劲名,然后托为古人真传,所以劲法的名称才会越来越多。太极拳劲法的名称,到现在已经是泛滥成灾,到了令人头疼叹息的地步。虽然现在太极拳劲名越来越多,但现代人的太极拳有没有越来越好?看起来也好像没有,只是徒增一些劲名的花样,用来迷惑初学者罢了。

   劲的名目
   如果你拿现代多如牛毛的劲法名称去问古代前贤,去问王宗岳、武禹襄这些太极拳家,他一定会狐疑地问:「什麼?你说的是什麼?那些什麼劲是干啥的?」因为他根本不懂现代人所编造的那些劲名,但是他却会用「支撑八面」的内劲,而且用得很好。所以说,不是「劲法」的名目越多,就能够练得越好,相反的越多反而越乱,越多反而代表自己所知道的越不圆融,圆融应该是一种繁杂的简化,所谓:「大道至大至简。」就是这个道理。

   大道至大至简
   「大道至大至简」大不是多杂而大,是圆全万法才是大;简不是欠缺而简,是圆全而简才是简。所以「劲法」名目不是多就好,当然也不是少就好,而是要圆全圆融,能涵盖所有却很简单。

   内劲撑八面
   譬如以揉掌技术最繁杂的「托掌」为例,一个托掌的揉掌法,手一摆就要生出支撑八面的「内劲」,一定要生出能够往四面八方内外转折的内劲来用於托揉。至於初学者要怎样练出托掌的内劲,我们要先从掌法的问题开始说起。

掌法
   太极拳掌法是很重要的,我们常说太极拳是讲「身、手、步」,手法中的「采列肘靠」,其中「采」就是全讲掌法和拳法的,一般人所讲的手法中,很少去讲掌法,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人在讲化解时,经常强讲身化、步化,在讲手化时,则极少关心「掌」的变化,因此几乎没有完全发挥「掌法」的功能,掌是手法的头,掌法用得好,攻击角度会更精确,速度会更快,效益会更好,「无掌不成拳」懂得掌法的人,会发现那些攻守技术无法提升的人,绝对是最不关心掌法运用变化的人。

   龙爪掌
   说到掌法,立身中正安舒,双掌以龙爪掌自然往前托出,五指要大开,指尖用意略勾、掌指要放松让掌指充气肥圆、掌骨要一根一根像摺搧般尽量打开来,掌背如瓦垄,虎口要圆撑、两指交会间隙穴位,要松空而有气机,意念先在劳宫,掌根微外争、坐腕,.......练掌最重要的手指要练到能够完全张开,形成大指缝、并且坐腕,离身体近时可微含,离身体越远时,要能够完全张开五指,掌法能含能大开,这是探爪的基本技术。

   探爪
   很多人练掌一辈子,还无法作出正确探爪,不是掌指张不开,就是腕坐不实,这样在用的时候,就会不小心形成卤鸡爪的怪模怪样,内劲会在掌根处崩溃,传不到掌上。掌在运用时,基本上要能够坐腕、扣腕、向左展开手指、向右展开手指,更要能够旋转自如。

   掌法之沾粘
   掌法在用时,要看接触位置,以掌根部位轻沾轻粘,而继续施技;初沾未揉时,掌根沾粘,手指却要离开对方衣服或身体,大约一指幅宽左右,不可以触及对方衣服,手指一触及对方衣服或身体,掌劲就会完全消失,这时候就只好用指力去抓人了,这时候所练的就不再是揉掌法,而是「拿法、擒拿法」了。

   揉掌与擒拿
   掌法有所谓的揉掌法。练掌法最好先练揉掌法,再练擒拿法,掌法才会正确。因为揉掌法要练到顺劲不用力,而擒拿法多多少少都会用到力,比较不容易体会正确的顺劲用法,也不容易体会到高级的化劲的技术,最后往往逃不开拙力的纠缠;所以很少人会主张从擒拿法入手练太极拳的。



揉掌法是蛇的头部技术
   缠法属於蛇形,揉掌法的手掌就是缠手这只毒蛇的头部。而所谓揉掌法,基本上就是由这个毒蛇头主动揉撵而进,最后将内劲延伸到身上的一种手法。所以揉掌的掌,像毒蛇的头部一样,具有主动性、方向性、和侵略攻击性。练揉掌时一定要注意,蛇在缠绕物体时,它的头部是有一定动向和攻击形态的,如果练太极拳时不注意掌法的动向,掌法就会大乱,不但在攻击时失去先机,甚至造成掌劲瞬间溃散。

   掌面掌脑
   掌有掌面和掌背,掌背也称为掌脑。我们整个手掌背面皮肤深色部位,就等於蛇的后脑,除非是弹抖时用掌背伤人,否则掌背是绝不可以轻易用来沾触对方的,用掌背去沾触对方,就等於用后脑勺偎靠在别人身上,这个掌的掌劲就会全瘫了。所以揉掌时,要以掌心皮肤较白的部份沾触对方,如果不小心以掌背皮肤深色部份些微沾触到对方,就会变成后脑倚人的瘫痪蛇了。所以揉掌在沾触时,掌形一定要像蛇的头部一样进攻,而且必须掌握正确的动向和攻击形,至於什麼是正确的揉掌攻击形,就有赖於明师的正确指导。

   并指龙爪
   龙爪掌在运用时,外形会稍有变化,在不同的用法上,也会有不同的变化,但基本仍是上述以大开为基本掌型。龙爪掌家师所传,也有并无名指和小指的「并指龙爪掌」以用於托法的,这部份属於特色性用法,细微处就不再多谈。

    掌气
   掌的用法就是太极拳「采」的掌法。对掌的形态和运动,有了大概的认识,就可以开始练习「揉气法」,以求快速练出太极拳要用的掌气。

布气与拉气
   「揉气法」练气要先练习「拉气」,小马步站好,两手掌心相对放在小腹前,全身放松进行「拉气」练习。「拉气」练习,靠自己领悟成就比较慢,最好有高明的师父在你的两掌间「布气」,只要你气感不会太差,经过师父布气,就能够在几分钟内很快得气,如果没有高明的师父布气,自己按照方法慢慢练也能练成,只是时间会拖很久,有些人甚至一辈子拉不出气来。

   练气
   太极拳练气、鍊气,过去并没有一定的方法,有些人打拳架就练出气来,有些人站桩就站出气来,有些人放松就练出气来,甚至有些人躺在床上就练出气来........。太极拳练气一定要讲自然,所谓「气以直养而无害」,就是要自然。现在我们按步骤,用阶段方法练习,是以多年学习经验,依自然的原则,寻找出更快速、更好的得气方法,以利於武术之用。并不是所有的人练气都是这麼练的,这点大家一定要有很深刻的认识。


   拉气法
   在师父布气之后,双掌间就会形成气感,有气感时,双掌轻轻慢慢向外拉,手掌会有酸、麻、肿、胀、痛、痒、热、冷、电击..........各种不同感觉的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感觉。练时要用意念去感觉,两掌中间会拉出像麦芽糖一样的整排气丝,当向外拉气在丝未消失前,可趁势像挤面团一样慢慢向内回挤,让这个气团更密实,并且更强烈,这是抟气的技术之一。刚开始学拉气时,两掌距离不可拉太长,太长则气容易断失,待功力高强后才逐渐加长,挤时不可挤到双掌接触在一起,不然初学者拉出的掌气会忽然消失。
三日筑基
   师父布气后最好三日内勤练,三日内师父所布的气还没消失,勤练效果最好。三日内不练,也不可拖太久,否则就要请师父重新布气再练了。如果师兄弟间有气练得好的,也可以练习布气给其他师兄弟,这样对双方鍊气都有好处。

   起挫落钩揉气法
   练习拉气之后如果已经得气了,就可以练习揉气的技术,拉气是两掌对拉,揉气是两掌一前一后或一上一下交错揉。刚开始要练一前一后揉搓。揉法是先拉出气来,才进行揉气,揉时两掌相对时两掌中间的气团形为为一团,两掌一前一后揉开时,前掌后掌要将此气团抓成两团,分别抓在两掌上,揉出之手要像钢锉一样抓著气团锉出,揉回之手,要像钢钩一般抓著气团钩回,这就是「起如钢锉,落如钢钩」的起锉落钩揉法。

   天把地环
   揉气除了要「起如钢锉,落如钢钩」还要加强各向施力的意念,所以「锉钩」时,要加强意念的力量,这时候要加入「恨天无把、恨地无环」的劲意,彷佛如果天地有把有环便要将天地挫掀一般。以这样的意念练习,可以使内劲更加沉重。

   布火
   在揉气成功之后,两掌便会随时抓有气团,如果练了仍然没有办法随时抓有气团,就要用其他功法加强气功锻鍊,总之一定要练到有气才好。一旦双手抓有气团,就要进行布气训练,以增强气的威力,首先进行的是用气在空中点火布火线,学习初步布气;也可以在自己双臂练习以气点火布火,以增加自己手臂气感;或在空中布火环,练习在环中布气;或将气布於身上,增强全身气感;或发放外气於别人身上,练习导气灌气技术......。

   布敷敌劲
   经过布火训练之后,气感会更强,就要开始练习用气布敷在对手内劲之上,这样就能够练成武禹襄所说:「运气於己身,布敷彼劲之上,使不能动也。」的布气敷劲技术。

   发放外气
   肢体越放松,气就会越强;肢体放松后,气就会像水一样填满身体;所以武禹襄说:「腹内松净,气腾然。」气者体之充也,气充则势盛而不颓,这时太极拳虽大松大柔,也不会崩溃。沾粘对手布气敷劲时,要对著对方的接触点不断进行发放外气,以保持气劲能够不断施诸於对方,这样就能够松沾而不懈,松粘而不脱。

太极一气
   用气布敷敌人的好处,是不会和敌人硬碰硬地接触,所以接触点会极松柔,敌人甚至无法查觉你对他的沾粘。用气应敌的好处是能够全身太极一气,左手右手同时能够发放外气,就能够左右相济,不会用了左手懈了右手,也不会用了右手懈了左手。所以气的运用对太极季战斗技术的提升,有绝对的帮助。

   揉掌法
   当揉气成功,能够布气发放外气时,就可以进行揉掌的训练,如果没有办法练成气,就进行揉掌训练,就如「硬柴入灶,火烧乾锅。」连和你沾粘的对手也会觉得你浑身硬力到处刺牙,所以揉掌法进行前要先练习揉气,就是这个原因。

   推托带领揉法
   揉掌的训练,基本上有「推揉、托揉、带揉、领揉」四种揉法而形成变化,揉掌有一定的手法,是接触攻击的技术,是介於拳架和真打之间的中间技术,也是内家武术的隐藏性技术。因为揉掌是接触性技术,所以一定要有人一起餵劲练习,空练虽然也能有成,但须要有完全掌握和实况毫无差别的意念才能成功,一般不建议自己空练。


   接触式揉撵
   揉掌训练不是套招性的训练,它是一种掌法的接触性深化训练,如果空练的拳架掌法,在实际接触敌人时,可能会有不能得心应手,或不能发挥的情形,揉掌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形,所以采取接触式揉撵,以更贴近於真实状况,而其动作则与拳架无异。

   揉倒法
   所谓的揉掌就是自己抟揉一气,然后在敌人身上搓揉的掌法,如果练得好时,只凭一只手在敌人未觉时,也能用推托带领不用力,一掌将敌人结构揉坏而揉倒,当然正确的使用是以两手配合身步进行,一手加一手,两手同揉,有支点有力点,其摔跌效果当然更加增强。


   挫掀转换
   揉掌的技术是包含在缠法之内的,所以讲究「即揉即缠」,但实战中摔跌也不一定要求一揉便倒,而是以挫掀和转换方式,对敌人进行一挫一掀的上下、前后、左右结构破坏,以及转换揉缠位置,如此才不会硬揉硬进。

    一揉八面
   揉掌是一种完全不用力的掌法技术,之所以能够不用力,就是因为揉掌用「八面内劲」在敌人每一个可以渗透的部位,用气劲渗透进去,并且占据起来,让敌人无法维持正确结构而倒地,所以练习揉掌可以很清楚太极拳「八面」用劲的技术。
吞吐
   太极拳攻守,不像一般拳法使用「收拳」和「出拳」的概念,而用「吞吐」的概念。所谓「吞」就是含有完全吞化的收拳,所谓「吐」就是顺劲全吞敌劲后,顺势反击。太极拳使用「吞吐」,是为了表示太极拳在收拳时一定要能吞化敌劲而收,在出拳时,则是完全顺劲吞化后而吐。所以「吞吐」事实上就是王宗岳祖师所说的:「走粘」。走为吞,粘为吐。而「走粘」即是「化打」化为走,打为粘。「吞吐、走粘、化打」这些名词最重要的在说明一件事,那就是:「太极拳的收拳和出拳方法,和别的武术不一样。」至於如何不一样,可从字面上旁敲侧击而知,如果仍然不明,只好请教善知识为你说明。


   全吞
   吞要全吞,走要全走。所以武禹襄说:「吞:"以气全吞而入於化也"。」「全吞」就是毫无阻碍,毫无顶抗,完全顺劲不施半点力量、不加半点掤劲的吞化对方来劲,也就是太松大柔完全顺人而动因敌成体地呑化对方来劲,这样才能称为「全吞」,否则就是「半吞」不是「全吞」。有人会说太极拳不可能大松大柔,不用半点力,所以不可能「全吞」。对没有方法的人当然不可能,对练不好的人,当然不可能,对用不好的人,也当然不可能。就像有人已经登陆月球了,对於我们大多数平凡人来说,登陆月球也一样不可能,所以不是自己不能「全呑」,就表示别人不可能「全呑」,就是因为自己不可能才要向明师学。

   吞吐轨迹
   太极拳的吞吐,有一定的轨迹。有很多人怀疑太极拳大松大柔会化不去敌劲而受制,也无法发出强劲,其实最重要的是不知道太极拳的吞吐轨迹。其实练太极拳就是要找到,并且熟练这条轨迹,才能开始下苦功。这条吞吐轨迹,是可以完全吞下各向来劲,并且顺劲吐出的道路。一般人并不能够确知这条轨迹的真正运行方法,所以才不能够用完全用顺劲应敌。


   吞吐点如黑洞
   刚开始设定吞吐轨迹时,我们会先设一个吞吐点在腰隙附近,注意是腰隙不是带脉的腰,前方一点点,离身体约一寸的位置。以这个吞吐点划出一个倾斜的圆作为吞吐轨迹。吞时以肘将小臂和掌领入这条轨迹内进入吞吐点,也将自己的另一个肩膀一起吞入这条轨迹内进入吞吐点,当然最重要的是也要把敌人的劲、手、身、步全部吞入这条轨迹内进入吞吐点。所以吞吐点就像黑洞一样可以吸尽整只手臂和另一个肩膀,更加上敌人。

   如火车般在轨迹内运行
   当自己的手肘进入吞吐轨迹时,要将手肘当火车头,小臂和掌当二节车箱,像一列火车一样开入吞吐轨迹的轨道的吞吐点内,注意一定要顺著轨迹以圆形如火车般像进入山洞般进入吞吐点,不可有丝毫横行,否则便要脱轨,当手肘通过吞吐点,小臂通过吞吐点,最后掌到达吞吐点时,掌便取代的肘的火车头工作,顺著圆形轨迹,带著小臂和肘继续进行吐的动作。

   注意掌入吞吐点
   进入吞吐轨迹内时,整只手臂要呈圆形,这个圆形越圆越小越好,并且以托掌形式将肘尽量内夹并且上拧,功力才会深厚,更要注意掌一定也要跟著进入吞吐点内,才能开始用掌,如果掌没有进入吞吐点内就开始用掌接敌劲,将来会养成半路截杀的习惯,就无法练成「全吞」的技术。

   吞吐点的压迫
   吞吐点是和身体形成相对位置的,所以刚开始进行吞吐训练时,要尽量把吞吐点往后隅压迫,让身体的重心走到另人脚上,让整个吞吐点进入后隅,这样才能练出高级的吞吐技术,最后还可以在一开始时,就把吞吐点设在后隅,以加强吞吐的技巧。经过正确练习后,所有从前方侧方的来力,无论压在手上肘上肩上身上都可以用大松大柔化掉,这时候吞吐才算初步入门,而准备应用於揉掌技击。

   揉球式
   揉球式如云手,古传并没有名称,其形如推窗、逐月、拂雪;不外身法之边进边转、转进、转退之形。揉球式以三种揉球法为基本而发展出变化,是太极拳最端正如楷书的部份,可以增强揉掌身形结构的端正,所以揉掌身形不佳,容易倾倚,乱晃者,宜以揉球式增强。
简化基本手
   太极拳揉掌法为了让技术简化,能应付多元战斗,又保有强大威力。就是要练到能够「这一手还是这一手」,让推托带领,简化为几个揉法基本手才行。如果基本手,无法遍用於「摔、打、拿、化」,或「摔、打、拿、化」的基本手无法同形,仍然不能够称为基本手的一手,必须去芜存菁苦修苦练,成为基本手的一手才行。所谓基本手也可以称为本手,本手由於不断去芜存菁的精鍊,最后成为一种多用途的手法,才会称成为本手。基本手就是最符合拳理,最有效、最完美、多用途的圆全手法,是武者追求的标准手法。

   拳打不知
   要练到「这一手还是这一手」,除了对该手法的标准技术,和多种用法有正确的认识之外,一定要整劲才能做到。要把一手练到有八面支撑的内劲,能同时用於「摔、打、拿、化」。所以当你练托摔时,你不要光想你这一托手就只能用於摔,你要让它练成之后是可用於打「摔、打、拿、化」,不然你练出来的托法是不正确的。你不要一直想这个托手怎麼有时候会托不倒人,托手当然有时候会托不倒人,当对方不餵劲时,或缷化时当然会托不倒人。所谓「拳打不知」,拳能打到敌人身上,一定是敌人不知道要防、不知道如何防、来不及防、或防不住的时候才能击中。别说是托摔这麼难的动作,连简单的直拳,对方如果知,也不是能够轻易击中的,所以托不倒就要用变手攻击,不用担心。


   桩法
   为了产生变手的变化,所以托手的本手一定要能够有支撑八面,向四面八方里里外外发劲的功力,和变化能力,如果没有,是无法产生变手的。基本上变化的能力是大松大柔和环的技术,向四面八方里里外外发劲的功力,则是要从桩法训练而得。

   三节
   桩法的效益,学习中国武术的人都会有认识,桩法最重要的是训练出「争力」,也就是一般所谓根节、中节、稍节的「三节力」。大致而言身、手、步的任人何一段都可以分出三节,譬如肩、肘、掌,肩为根节、肘为中节、掌则为稍节。以掌而言,手腕为根节,掌骨为中节、指尖为稍节。

   五弓
   根节和稍节像弓上绑弦的弓稍,也称为稍;而中节则像弓中央的握把,也称为把,所以所谓的争力,就是三节力,也就是弓劲,是像把弓张开那样形成很大的张力。一般而言,身体大体上有双手、躯干、双足等五大弓;五大弓的每一弓,又可以再细分成许多小弓,因此尽可能加强五大弓和小弓的锻鍊。

动与不动
   弓劲的三节锻鍊,一般可以用静桩和动桩作锻鍊,静桩就是弓形撑开后几近不动,内部则以各种意想而动,也就是不动而动;动桩就是外表连续微动,而整体的架构不变,也就是动而不动。引劲必须非常细致练到八面支撑才能达到成效,如果只是简单的练成向上下左右前后六面力,就只会推发,不能用於拳架的手法变化。

   推托带领
   很多人在练完揉掌的吞吐轨迹时,并不知道这条轨迹在应用上的重要,所以我们要利用推托带领的揉掌法,来进行揉掌进入吞吐轨迹的练习。首先要先用托法练习揉倒别人,其练习方式以平行摆扣步,两步进入以单手托法揉倒对方开始,然后逐步练习其他揉法。

   注意整体动作
   揉倒对方除了要注意是否正确使用推托带领的揉掌法,而没有混乱之外,要注意整个掌法是否有完全按照轨迹进行,还要注意步法是否正确,走弧移身换重心,避正打斜,及下蹲沉坠力是否正确应用。整个揉掌的技术,是以整体动作,是否能正确揉倒对手来检验的,不能以局部正确为满足。
   双手揉
   揉掌刚开始时以单手训练,等到单手训练成功之后,才能进行双手同揉的训练,这样两手的技术才不会混在一起。在双手同揉时,要检查两手有没有确实作出正确动作,并且两手有没有用出效果来,以彻底发挥相乘的威力。千万不要在两手同揉时,只用到一只手的技术,也不要在两手同揉时,某一手使用到不正确的揉法。

   从摔进入打
   揉掌的推托带领摔法有了正确的认识,也能应用时,就要开始练习吞吐的打法,一般而言打法的形态和摔法的形态是完全一样,也使用同样的轨迹进形,掌拳采打、小臂挒击、肘击、肩臂靠等手部的打法。无论是采打、挒打、肘打、肩背打,一定要用吞吐轨迹进形,这样拳法才会统一、简单、快速、准确、有威力。

   揉掌揉拳
   王宗岳太极拳,掌法就是拳法、摔法无异於打法,所以正确出掌就是正确出拳,正确的揉掌,可以练出正确的揉拳技术,这种技术使得中国内家的拳法,无论在出拳出掌,都呈现了极大的独特性,与其他武术大异其趣,所以练太极拳要对自己的拳法有所了解并且坚持,有恒地锻鍊,如此才能在技击时完美地呈现出来。


   实战为归依
   练太极拳一定要认识太极拳的独特性,并且能够使用出来,如果不了解太极拳的独特性,也不能使用太极拳的技术,就不能了解太极拳的优异在何处,这样就会人云亦云,随时被别人不正确的练习方式吸引过去。一旦通过正确的太极拳揉掌摔打训练,必然会发现太极拳令人惊艳的精妙技法,以及太极拳独树一帜的拳风,自此无论如何都很难再接受其他拳法的观念,所以学太极拳绝对不能忽视,要以太极拳实战对打能力的训练为本。


崴皑槭 发表于 2014-12-20 22:15:41

回帖也有有水平的!

lingyunmu 发表于 2015-5-27 11:23:02

可惜18手没有视频教程哪怕图解都好

东脤棋 发表于 2015-7-24 10:56:14

楼主最近很消极啊!

红桃xx 发表于 2015-9-25 14:50:56

学而时习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传说中的十八绝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