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犹驶 发表于 2017-6-24 08:22:37

身体真正的物质改变并不需要这些感觉,气沉丹田什么的

关于气、炁,我曾经百度和google搜索一下汉语“气、炁”,有两万多条与“气、炁”有关的 词、辞、词组,其中与物质有关的不到5%,如氮气、氧气。。。等等,与精神有关的占95%以上,如志气、勇气。。。等等。所以中国人的“气”实在太多,尤其是中医的气、气功的气、武术的气,说不清道不明,几千年了仍然谈得津津有味,仍然争论不休,仍然云里雾里。难怪有外国人说“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多气”!
其实气功的气、武术的气,要我说都属于精神、意识方面的,都不是属于物质方面的气,都是人的大脑神经感觉系统对气功、武术练功状态的一种反应和记忆。这种反应随外形的变化、入静的程度、保持的时间长短和练功者的身体状况而不同,所以不同的人“气感”的表现形式不同,同一个人不同的练功阶段和练功环境“气感”的表现形式也不同。这也就是“气”和“气感”永远说不清楚的原因。



身体真正的物质改变并不需要这些感觉。奥运冠军不需要练气功,气沉丹田什么的。说明这些东西没什么用。如果有用,能提高运动员成绩,运动员不会不用。他们为了拿名次无所不用其极。

当然对于修行的人来说,感觉也很重要。更好的感知自己的身体各个部位,并且控制相关肌肉。这是对太极拳爱好者来说的一个巧妙。

当筋膜腾起,真正的物质自然在那里畅通无阻。这一点,少林寺的膜论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我最近在研究像电一样快的气感,突然从脑后到手指,脚趾,很快。叫气勉强了。但也没别的词


怠爹哀 发表于 2017-6-24 08:22:47

1)体育不需要知道气感。
需要知道血糖和氧气就够了。
所以运动过度而早死,可以解释为休息不够,心律失常。。。。。


2)少林寺是佛家+坊间+中医+++的混合产物。
五行缺一的解释起码比体育更加接近养生。


3)瑜珈纯五行缺一的正统。
以光的为主的七论三脉学说。
有人将历代喇嘛活佛寿数比较,不见得长寿吧。

膏祆专 发表于 2017-6-24 08:23:04

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牵动往来,气贴脊背而敛入脊骨。老论这一句就够了。拳术的气非营卫之气、非丹鼎之气,往来于脊,尾闾一收,敛入脊骨。别总想着在身体前后画圈走什么小周天,有那么回事么?老论没提任脉。气功大师没有拳法好的,拳术家有气功练得不错的。触类旁通,旁通就意味它不是拳。当年提炼石油,产品是柴油,点亮了全球的家庭。它的副产品排入沼泽,丢弃掉,这个副产品叫汽油。直到有了汽车,它才被利用起来。同理,只有你一心要做练气士,气感才对你有用。练拳,它没什么用,它不是力量的源泉。往来于脊,敛入脊骨的气,根本不是它。或可以兼得,但它们绝不是一个东西,这点一定要明确。你没丹道气丝毫不影响你的拳术修为。拳术之气就是一种心法,一种面对面为人讲解的心法,非由体现,难以说清。彼此真心一演示就知道大概,体意的交融互动就是气法、心法。

穷人脾气大 发表于 2017-6-24 08:23:43

奥运冠军不需要练气功,所以他们只是凡人。


你不懂气功是什么,气功是修真词汇,奥运会只是凡人玩的,连一字不识的人也可以跑段马拉松玩,这贴不是回楼主,是回楼主以外的所有人。。。


葵花宝典为何天下无敌,因为它已经进入修真层次了,已经不是凡人所有知晓的东东了。仙人眼里,凡人皆蝼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身体真正的物质改变并不需要这些感觉,气沉丹田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