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兰若 发表于 2017-4-21 10:46:02

我以前学的一门拳法,略说武术之发力

我以前学的一门拳法,认为,发力训练有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局部发力。
第二个阶段,是主体发力,
第三个阶段,是整体发力,
第四个阶段,是浑体发力。
实际上说,啥叫发力?或者换一个问法,怎么练发力?
其实,我们在一个拳法体系里,学的基本技术,就是发力。
假如说,就不说形意拳的五行拳,任何一个拳法,任何一个基本技术,老师不让你用力,或者说,让你把动作放慢,这些,也都是在练发力。
我们说发力,当然要把力发出来。
但是,我们说,练发力,其实就不一定要把力发出来。尤其是刚刚开始练的初学者,对于发力的时候,身体各部分的作用,还不清楚,就着急发力,那无疑是容易犯错的,如果形成了错误的动作,要改正,比训练要难。所谓练拳容易改拳难。
其实,我说一句话,可能又有人会说,我反对传统武术,不喜欢传统武术了,但是这个话,我还是要说,传统武术里,过去的前辈,是因为社会整体文化水平和个人文化水平的局限,有些道理,知道,但是不知道怎么说给学生听。同时,也有些,可能觉得用某种方法说话,显得自己有水平,。。。而现在呢,基本上,有些人说一些话,就是故意忽悠人了。
为啥这么说?
大约十几年前,还没有网络的时代,一个朋友写信,问我,怎么才知道我自己的发力水平,达到什么水平了??
我靠。。。
我给他讲了很多,他都没明白。
我在网络上,几乎是看见那些说,站桩就是练什么什么的,我就反对,
为啥?
很想爆粗口的说,发力什么水平,找个人,垫点脚靶,胸靶啥的,一拳过去,不就明白了?
就这么简单的事,
我反反复复的,给他讲了三封信,最多的一封信写了十多张纸,他都没明白。
为啥?
就因为,他对武术的认识,跟武侠小说里那种奇遇,是一样的。他认为自己在家多站桩,出来以后,打打就能成为高手。
现在的传统武术,不允许你把发力往明白了讲。
你讲明白的,人家就可以说你是低层次的。就可以说,你连形意拳的门,都没摸到。
还有人说,我拿形意拳骗钱。
实际上,真要拿形意拳骗钱,我应该说一些高深的,让人听不懂的。这样显得我水平高。
你学不会,那是你悟性不够啊,你敢说我水平不够吗?我说的话你都听不懂,你还敢怀疑我水平?
真要是为了让人学会,而把事,说的明明白白,那,不用别人说,我自己都觉得我自己水平低,学生练几个月,说不定就超过我了。我学拳十三年,学生来学,学几个月,就学到了,我这水平。。。。。不高。
其实吧,要学发力,学内家拳,你先要明白人身体内部,骨骼与肌肉的关系。
咱们就说发力,一个简单的直拳吧,
啥叫直拳?
最简单的说,就是把手伸出去,用这个伸手的动作,把力量贯穿在里面,去打人。
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形容人的肌肉,用最土最土的话说,人手臂上的肌肉,有的是管手伸出去的,有的是管手收回来的,还有管别的动作的,这些肌肉相互作用,形成了人的动作。
对吧?
一个普通人,就哪怕他是经历了武术训练的,如果不是经常打架,那么,第一次实战,他也会忘记自己练的拳,而把拳头攥紧,抡圆去打。
这个时候,你是要把手伸出去,对吧?
应该是管手伸出去的那些肌肉来做功,对吧?
但是,在你攥紧拳头的时候,管你手收回来的那些肌肉,也做功了。
结果呢?
就是你的肌肉,在互相牵制,内耗。
所以,
人在这个时候,人的发力,同样是做一个拳,一个基本发力,但是你初学者的发力,只能说,你是局部力。
因为你在内耗。
早年我学搏击,老师讲理论课,说到爆发力的问题,其中有一个要素,
-----对抗肌的放松能力。
说实在的,你怎么能做到,在打拳的时候,管你伸手的肌肉用力,而管你收手的肌肉是放松的呢???
我曾经以为,象修禅一样的站桩,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实际上,人还是做不到说一部分肌肉放松,另一部分肌肉收紧。
如果一定说能做到,那么,实际上,你收紧的那部分肌肉,他用力有一个度,不超过这个度,你能做到对抗肌的放松,超过这个度,你还是不行。
。。。。
其实,这个在某些拳法里,怎么说呢,我要是没记错,叫“屈伸互反”。
。。。。
在现实中,如果让人长时间去实战,可能有很多人会在这个过程中退缩。但是,如果不退缩的人,慢慢的,不用练什么,在实战中就会学会放松。
想当年,我在春节初一,去本地开武馆的崔师父家拜年,跟师父聊天过程中,来了一个人。这个人说白了,就是本地社会上一个小痞子。师父兴趣很高,大谈拳头硬度,一拳把人骨头打碎什么的。但是,这个痞子说了一句,谁要能解决在实战中的重心问题,他就是高手。。。


如果用砖头摆一排来比喻人体发力,那么,首先是要把砖头摆正。
这个东西,体现在拳法中,就是三尖相照。
拳头,鼻尖,和前脚脚尖,朝一个方向。这种状态下,把肩放开,那么,一个普通人,在没有任何基础的前提下,直接就能具备一拳把普通人打昏迷的拳力,当然了,别抬杠,别把日本大相扑拿出来让我打。


回复我擦勒诶朋友,同时,也说一下,我对于武术,以及形意拳的理解。
现在很多人,说喜欢形意拳什么的,或者是看李仲轩文章,想练形意拳。不过这些人出身,来历是什么,他们其实,是属于追星族一样的心理。
追星族是什么心理呢?
他们认为,我站个三体式,照视频学个五行拳,就是练形意拳了,他们实际上自己都知道,自己练不出来什么,但是,你跟他说,别练三体式了,我教你个别的,他多半是不肯学。
真正练拳的人,为啥练拳?
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去练拳。
什么三才,五行,无极,浑元,他们不在乎。他们在乎的,是怎么提升自己的能力。
那么,
什么是形意拳?他的精髓是什么?
其实,在一个初级阶段来说,什么是精髓?不是三体式,不是五行拳,也不是十二形。
是什么?
是三才与六合。
三才,又名三节,三体。
说白了,是把人的身体,简单的划分,然后探究,怎么把人体组合,能发挥出更大的能力。
你按我说的做,三尖相照,放松打,把肩,把拳,都透出去,那么,这一拳的劲,就非同小可。
说白了,练半年散打的,得是老师喜欢,指点的比较多的,能有这一拳的功力。
但是,这个叫形意拳吗?
最多是简化的形意拳。
我最早认识我师父的时候,我曾经问,说,你用一句话,概括形意拳的特点,是什么?
师父想了想,说,起钻落翻。
也就是说,就是你练散打,你也可以去三尖相照,去外三合,一样的具备有穿透性的杀伤力。
但是,在拳法里,加上拧裹钻翻劲,那么这个时候,人身体多个劲复合在一起,这个时候,就有一个效果,
什么效果呢,在1999年,我刚认识我师父的时候,我师父就说,形意拳的钻裹践问题,我问,什么是钻裹践?
师父想了半天,伸出手说,你来推我吧。。
我就推,一推,感觉我自己身体要转个,要摔。。。用力推,结果自己几乎站不住了。。。。。
其实,这个就是在别的帖子里,某朋友说的,一出手就让对手失去重心的功夫。
但是,
你千万要明白,这种功夫,必须是手搭手,对方劲冲你来的时候,你才能使对方失去重心。
而现代搏击,人家拳一打,就收回去了,不跟你抗劲,所以说,你想使人失去重心,很难。
实际上,太极拳的王战军,跟日本的大相扑署太郎,玩过这种搭手的功夫,署太郎实际上要给王战军写个服字。
说白了,如果建立一种搭手,用力开始的竞赛,那这种竞赛就是中国功夫的天下。
但是,有一个电影,讲日本空手道始祖,来中国学武术,创立空手道,他在电影里,是被一个西方水手打的钻了裤裆,然后励志来中国学武。
日本的动画片里,日本电视剧《姿三四郎》里,拳击,都是日本武术的主要敌人。
为啥?
还有泰国拳,实际上是称呼为“泰式拳击”的,为啥?
还有民国期间,外国大力士,来中国,最后都是大师级的人物,上去打败了大力士(小龙云除外)。
为啥?
因为人家不按你的习惯方式去打。
所以,这种由手搭手衍生出来的功夫劲,其实,是形意拳的特点,但是,不是形意拳的本质。
我擦勒诶朋友,我说到这,你可能并不一定能懂。
但是,
形意拳是什么?
形意拳能够提升你的能力,
但是,形意拳里的一些东西,咋说呢,
比如说,形意拳里有龙虎二气。
啥叫龙虎二气?
反正人家不跟你明说。只说,是一种很高级,很秘传的东西。当然也很无敌。
如果,
我跟你说,形意拳的龙虎二气是什么?
很快,就会有人站出来纠正,纠正到我没脾气为止,最后还一个结果,我不明白形意拳本质,我连形意拳门都没摸到。。。。
那么,
在现代搏击中,有讲,身体轴心与重心关系。
那么,这种重心与轴心的关系,你要有体会了,你再结合传统武术的步法去看,那你几乎是快要随意变化,力道没有死角。那时候,你的力,真就是周身一气,节节贯穿。周身无处不力点,周身无点不弹簧。那真是,拳打三节不见形。
。。。。。。。
说了很多,
简单说,搏击,就那点破事。咱们中国人老祖宗,无数的人,研究了五千年,早就明白的透透的。就看你能不能得到。
朋友,其实吧,要看视频,
你看啥呢,你看《冬阴功》,泰国的托尼贾,演的寻佛的第二部。
那里打斗的风格,倒不是形意拳的。因为他没有起落,也没有体现出步法。
但是呢,顾打合一,是体现出来了。你可以看看。
其实,昨天咏春咏春说的那种功夫,我在我师父身上,见识过。
其实,咱们说的东西,都有一个接触,或者说白了,是接手。
咏春咏春没有说接手,但是他必须有,他说的意思,是一搭手,就让对手失去重心。
这种功夫有没有?有。
但是,现实中,基本是在推手玩法中,能运用的人多。
假如,
一个专业的好手,到了现实中,与传统师父接触,过手,实际上,这个专业的好手也会跟民间的师父一样,见好就收。一过手,哎呀,武术里有这东西,有。然后就不需要再死乞白咧的打下去了。
可是,在擂台上,比赛场上,说实在的,除非受了比较严重的伤,否则我没见过专业的拳手弃权。。。就是我水平不如你,我也要打完比赛。
这种情况下,专业拳手的拳,不是实实在在,而是虚虚实实。
你想在这种实战中,一接触,就使专业拳手失去重心,那你首先要判定好虚实。
这个东西,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前提条件,你要雇佣一个具有专业水准的拳手,长期给你做陪练。
你要跟我说,你有形意拳秘传,不需要专业陪练。。。。。谁说的,我吐谁一脸吐沫。。。
我呢,我也要接手。
但是,接手是为啥啊?
你知道,中国传统的武术家,不理解西洋的击剑。
有一个武术家说过,击剑很多时候会是双方同时击中对方,双方同归于尽,没有意义。
实际上,
实战真的就是公平的,你能打到别人的时候,别人也一样能打到你,在一定的距离内,谁打谁有。躲闪?在合适的攻击距离内,能够躲闪的,我在现实中没见过。
为啥接手?
接手先是为了打人。
在获得打人的机会的同时,不挨打。
咱们内家拳,你真练了,这里有个窍。
我不说。
这个窍有了,前手能沾到一点,我后手就打你个结结实实。
李小龙说了,
实战只有一个目的,一个结果,
你的目的就是我的目的,你的结果就是我的结果。。。
啥意思啊?
这个话,只有真正经常经历实战的人,才能明白说的是啥。
实战双方,对峙中不断运动,在运动中进入合适的距离,你不打人家,人家也要打你了。。
这个就是“你的目的就是我的目的,你的结果就是我的结果”。
你明白这个,你就能在实战中找规律。
实际上,
形意拳上擂台,跟本就不需要是对手失去重心。
我们搭上,我就能进
我能进,我就能发,
我能发,我就能让你飞。
我拳能打,肘能打,肩能打。全身处处能打。
拳打三节不见形,我的理解是,远中近距离,包括贴身,我随心所欲打你。
身法与步法配合,我的力,就没有死角。
就你到我身后,我照样打。而且我都不转身。

努末瞬 发表于 2017-4-21 10:46:16

有点难懂。。慢慢消化吧

沃蕙兰 发表于 2017-4-21 10:46:24

请问前辈,文中提到了“重心与轴心的关系”,这里的“轴心”指什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以前学的一门拳法,略说武术之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