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彤楣 发表于 2017-1-10 08:35:21

前清季年有一部煽动革命的著作,这就是《少林拳术秘诀》


前清季年,有一部煽动革命的著作,流布在若干党人之间,彼此传抄,这就是《少林拳术秘诀》第一至第八章所胚胎的《少林宗法》。
《秘诀》所胚胎的《少林宗法》为佚图本,与陈铁生本同出于合李语本。合李语本刊载于宣统三年上海《天铎报》,民国十二年铁生撰《武库》一文,记其刊载的情形于少林宗法条:“此书为卢炜昌得于山西友人者,并有图象一册。民国前一年、余任上海《天铎报》编辑时,曾撰《铁罗汉宝相》一卷,评述朝元派拳术之动作法。既而武汉事将起,余遂无复执笔之暇晷,乃以炜昌所赠之《少林宗法》,备载于《铁罗汉宝相》中,惜当时《天铎报》困于阿堵,未能将图像刊登耳。近顷上海中华书局出版之《少林拳术秘诀》,即此书也,惟略有异同”。

铁生撰《武库》那年,将合李语本稍加整理,连同图象及《武库》一文,载入《国技大观》内,并附题语于《技击术释名篇》之末:“斯本为霍元甲先生入室弟子吾友卢炜昌得之山西友人者,嘱为点定,其中少有倒置及零乱处,稍加整饬,然关于手法,未敢轻易一字,所以传其真也”。


必参校别本,才能知其倒置及零乱,以《武库》“近顷上海中华书局出版之《少林拳术秘诀》,即此书也,惟略有异同”三语为证,可见《国技大观》内的《宗法》,是铁生依据《秘诀》整理过的。其整理的程度,除少数倒置零乱及改动的字句以外,内容当与《天铎报》所载的合李语本无甚出入,这是铁生题语中少有稍加四字上可以看得出来的。

民国二十五年,铁生整理文本刊于国术统一月刊社《武艺丛书》一篇;此外,异于《国技大观》所载的,仅仅图像倒列于《气功阐微篇》之前而已。吾友徐哲东,为了那篇跋文,特地写成三千余言的《少林宗法图说考证》,远道邮来,以相商榷,本书之中,有好几处是转为答复哲东而撰的。惟因新有所发明,其见解遂有时不免与跋文稍异。

《秘诀》题尊我斋主人者,民国四年中华书局出版,后于合李语本刊布者凡四载,前于陈本第一次刊布者凡八载第二次者凡二十一载。
陈本正编:第一篇为《气功阐微》,第二篇为《五要说》,第三篇为《技击入门次第法》,第四篇为《裁解手法》, 第五篇为《裁解手法之真诀》,第六篇为《裁解通行法》,第七篇为《身法示要》,第八篇为《拳法历史与真传》,第九篇为《技击术释名》,附篇为《洪拳旧谱》。

《秘诀》全书共十三章:第一第二两章,篇名与陈本同。第三章名《技击入手法》。第四章名《通行裁手法》。第五章即陈本第五第六两篇,名《解裁手法之真诀》。第六章即陈本第七篇,第七章即陈本第八篇,第八章即陈本第九篇,篇名均同。附篇《洪拳旧谱》,因《秘诀》出佚图本,故无。第九章为《禅宗之极轨》,第十章为《南北派之师法》,十一章为《少林之戒约微言》,十二章为《明季少林之变派》,十三章为《神功说》,皆陈本所无。
少林本不自名为外家,自有内家,始别少林为外家。内家起于明,《秘诀》十二章,谓“内家之技术,极盛于隋唐,至宋、元而稍衰,"《王征南墓志铭》, 谓内家系宋微宗时的张三丰,夜梦玄帝所授,这都是附会。
少林以武显于世,始于隋末的拒贼。后来寺僧擒王世充侄仁则归唐,其事尤为历来谈少林者所盛称。这在《秦王告少林寺教》,《赐田碟》,裴漼《少林寺碑》,顾少连《少林寺新造厨库记》中,俱可考见。《秘诀》作者,因内家别少林为外家,又因少林武风,隋唐之间已著闻,故于书中,杜撰内家极盛于隋唐一说。

《秘诀》作者,既称内家极盛于隋唐,自不认内家系宋徽宗时玄帝梦中授张三丰的,所以他在书中,杜撰内家至宋、元而稍衰之说,并依《明史》改三丰为明初人。
三丰的为北宋人,出内家传说,载此传说的,最早为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哲东《国技论略》辨其伪云:“黄宗羲言,张三丰为北宋人,后人以其说出于宗羲,颇为尊信,其实非也。予尝作书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后辨之云: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三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进,夜梦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按此说非也,《明史方伎传》,谓张全一名君宝,号三丰,与其徒游武当山,创草庐居之,明太祖闻其名,于洪武(二)十四年,遣使觅访而不得,此说较黄氏所言得其实。


盖洪武(二)十四年,曾有遣使觅访之事,流俗相传,乃误以为宋微宗时事,又以其善拳法,乃又衍为玄帝授拳,单丁杀贼等事矣。如果张为宋徽宗时人,何以南宋及元,绝无一人称道及之,至明代道家,然后方盛传张三丰事耶?故知黄氏所言,乃世俗之讹传,不足微信。”的确,黄氏所言,系世俗讹传。这一讹传的来源,《王征南墓志铭》中记载甚明:“予尝与之入天童。


征南曰:‘今人以内家无可眩耀,于是以外家掺入之,此学行当衰矣!’因许叙其源流。”文中予字,即宗羲自谓,可见三丰为北宋人及夜梦玄帝授之拳法,是宗羲据征南生前口述,依样画葫芦入之《墓志铭》中,本是不足为信的。除《王征南墓志铭》外,有称三丰为金时人,元初与刘秉忠同师的,《明史》本传谓其不可考。又《明史》本传言三丰死于洪武二十四年后居宝鸡金台观时。则所称死后复活,活后行踪,迹近荒诞,皆属附会。《英宗赐浩》,称三丰为元朝名士,中山旧令(浩见汪锡龄张三丰全集),《明史方伎传》,称洪武二十四年,太祖尝遣使觅之,则三丰实元、明间人。


《续通考》一百三十四兵:“元世祖中统四年二月,诏诸路置局造军器,私造者处死,民间所有,不输官者与私造同。至元五年三月,禁民间兵器,犯者验多寡定罪;二十二年五月,分汉地及江南所拘弓箭兵器为三等:下等毁之,中等赐近居蒙古人,上等贮于库,有行省行院行台者掌之,无省院台者,达噜噶齐辉和尔回回居职者掌之,汉人新附人虽居职无所预。


二十三年二月敕中外,凡汉民持铁尺、手挝及杖之有刃者,悉输于官。二十六年四月,禁江南民挟弓矢,犯者籍而为兵。本条后按称:禁汉人兵器,诸路皆然,不仅江南也。二十七年十二月,命枢密院括江南民间兵器。二十九年,禁铁匠打造军器。三十年二月,又申严江南兵器之禁。武宗至大三年三月,申严汉人军器之禁。泰定帝泰定二年七月,申严汉人藏执兵仗,有军籍者出征则给之,还复归于官。英宗至治二年正月,禁汉人执兵器出猎及习武艺。顺帝至元三年四月,禁汉人南人不得执持军器。至五年四月,又申其禁。”禁令对僧徒并无例外,少林在元代那能会得以武勇名天下?三丰身为元官,朝廷禁令森严,那能会得开创内家?


延佑元年程钜夫奉敕撰《少林开山住持裕公碑》:“戊申,定宗诏住和林兴国。未期月,宪宗召诣帐殿,奏对称旨,俾总领释教,授都僧省之符(都僧省系元代最高僧官)。庚申,世祖即祚,仍袭爵赐光宗正法之号。”至大年间《少林提举山公碑》:“至元三十一祀,至大改元,两次诣阙下,奏奉皇帝圣旨,皇储令旨,诸王令旨,帝师法旨,都省榜文,为嵩山少林护持院门。”延祐戊午沙门思慧撰《少林住持古岩就公碑》:“大德丁未岁,钦受圣旨,皇太子恩旨,护持山门。总统所(元代僧官,有诸路释教都总统一职,见裕公碑阴。)


又赐妙严弘法大禅师号。”至正七年,欧阳玄撰《重建萧梁达摩大师碑》叙:“皇元至元五年,仓龙己卯,少林长老息庵,将凿石洛汭,树表禅源,遣徒了辩走京师,命万寿寺住持领曹洞宗惟赞,奉福住持思璧,暨释教之都坛主普乘,希旨今朝,求证当世。于是内侍贵臣同知延庆,司事烈思八班,具事以启。赞天开圣仁寿徽德宣昭贞文慈佑储善衍庆福元太皇太后有旨,命翰林侍讲学士欧阳玄为叙其事。”少林在有元一代,与皇室间的关系如此密切,那里会得违反禁令创立外家?入明以后,诸僧俱系前朝人物,故洪武时代的少林碑刻,绝不见有拳勇记载。无外无以创内,哲东的信三丰善拳,这是著者所不敢苟同的。

内家的所以附会三丰为鼻祖,可于《明史》中求得其故。《胡濙传》:“惠帝之崩于火,或言遁去,诸旧臣多从帝,帝疑之。遣濙颁御制诸书,并访仙人张邋遢,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所在。濙以故在外最久,至四年乃还。十七年,复出巡江、浙、湖、湘诸府,二十一年还朝,驰谒帝于宣化府。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 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张三丰传》:“永乐中,成祖遣给事中胡濙,偕内侍朱祥,赍玺书往访,偏历荒徼,积年不遇。


乃命工部侍郎郭琏,隆平侯张信等,督丁夫三十余万人,大营武当宫观,费以百万计。既成,赐名太和太岳山,设官铸印以守。天顺三年,《英宗赐浩》为通微显化真人。”成祖利用太祖故事,令胡濙遍行天下,佯访三丰。事后又以假作真,役使三十余万人大营武当宫观,并设官铸印以守。其曾孙英宗,因佯访一事,有助于帝统,故赐浩封赠,称其积功于明。内家独拉三丰为鼻祖,就是这出政治活剧所造成的神仙名重而附会的。武当因三丰而大兴,玄帝为武当山神,这是内家捏造玄帝梦中授拳于三丰的根源。《神仙鉴》载刘宋时有一张山峰,三丰与山峰音近,刘宋与赵宋易误,这是内家称三丰为宋人的根源。




黄彤楣 发表于 2017-1-10 08:35:31

内家既不始于三丰,究始于何人呢?王士祯《读聊斋李超始末识后》,言王宗传内家拳法于陈州同,州同嘉靖间人。曹秉仁《宁波府志》,言孙十三老传内家拳法于张松溪,松溪嘉靖间人。《江南经略・僧兵首捷记》, 《倭变志·僧兵》言少林僧的御倭,在嘉靖时代。《正气堂集·新建十方禅院碑》,言少林的以剑技鸣关下,在嘉靖时代。《荆川文集・峨嵋道人拳歌》言少林的拳法为世希有,在嘉靖时代。《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言少林棍法的有名,在嘉靖时代。内家的传授,始于嘉靖年间,少林的武风,著于嘉靖年间,内外是对立的名词,故内家的创始与附会,及内家的别少林为外加,当即出于最早的王宗。
《王征南墓志铭》,言内家由玄帝梦中授张三丰,而宗羲子百家所撰的《内家拳法》,则称“张三丰既精于少林,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查宗羲所述,系征南亲告,征南于百家为师弟,苟其所言,亦闻自征南,则父子所云,不当岐异若此。故三丰翻少林为内家,著者断为百家因旧说诞妄而杜撰的。
宗羲、百家所言的起源虽不同,然名其拳为内家,则无异辞。清末,少林宗法出,始一反旧说,以少林为内家,其第八篇云:“觉远上人曰:‘力以能柔而刚,气以善运而充。力从气出,气隐力显,无气则力何自而生乎?外家之力,其来也猛,猛则多浮而鲜沉。内家之力,其来也若在有意无意之间,必抵隙沾实,而后全力一吐,沉重如山,可以气透肤里。此其故,盖由外家之力刚,内家之力柔,刚则虚浮,柔则沉实,习之既久,自能觉悟’盖一掌一拳之打出,手一著力,则气有三停:一停于肩穴,二停于拐肘,三停于掌根,如是而后力能贯透指颠或掌心也。至于柔运(原注:即纯粹之气功。)之力,则与此不同,一举手则全身奔赴于气之所运,所谓意到气随,捷于声响,精粗之别,学者于此可悟矣”。考《宗法·裁解手法真诀》篇中,所述外家四相,其迟缓与直立,系本内家拳法,《气功阐微》篇中,所述静以御敌,系本《王征南墓志铭》,觉远系假托人物,其口中内外家两个名词,系本黄氏父子的著作。案《宗法》所称的少林宗派,以气功为始终之则,觉远口中的内家,崇尚柔运的气功,《宗法》以觉远为少林宗匠,足证其所称内家,即隐指少林。

黄彤楣 发表于 2017-1-10 08:35:38

《秘诀》作者,因《宗法》的直尊少林为内家,背乎旧说,故于十一章中,称“恢复河山之志,为吾宗之第一目的,如不知此者,谓之少林外家。”再于第十章将内外两家合而为一,称马士龙“以内家气功,秘授一贯,由是一贯以少林派而兼内家,遂为此术巨子。”士龙为在家人,一贯为出家人,《秘诀》十二章以在家人为内家,出家人为外家,就是凑拍这一杜撰史事的。
《秘诀》十二章以王一瓢影射内家拳家王宗,第十章以马士龙影射内家拳家孙继槎,又以明清间人蔡九仪的老师一贯影射内家拳家僧耳、僧尾,故于明季少林之变派中称:“王氏之徒,以浙东为多,明末清初间,风动一时。”并杜撰其时的“少林技术,由外家而参合内家。”
《秘诀》第十章,谓一贯为胡某的老师,又谓李镜源、滕黑子皆得气功之传,胡、李、滕皆道、咸以来人,故于十二章杜撰:自道、咸以来,内外两家,融会贯通,已无内外之区分矣。”
《秘诀》第七章以觉远为金、元时人,第十章以士龙为觉远同学契友,觉远弟子一贯的内家气功,得于士龙,则内外家岂非于金、元时代,即已融贯?十二章称洪武时代的张三丰,其技能融贯少林,著力于气功神化之学,则内外家岂非于明初即己融贯?今谓少林技术,于明末清初间参合内家,道、咸以来,内外两家已因融会贯通而无区分,此种抵悟,是《秘诀》作者将旧的文献与其新的伪托,两相牵合而产生的。

黄彤楣 发表于 2017-1-10 08:35:46

其实,内家拳于清初即已失传,足证《秘诀》所称的融合,出于杜撰。黄百家《内家拳法》云:“王征南先生从学于单思南,而独得其全,余少不习科举业,喜事甚,闻先生名, 因裹粮至宝幢学焉。”又云:“西南既靖,东南亦平,四海宴如,此真挽强二石,不若一丁之时。当此之时,技即成而何所用?亦遂自悔其所为,因降心抑志,一意夫经生业。”又云:“先生死止七年,吾乡盗贼蚁合,流离载道,白骨蔽野,念当日得先生之学,即岂敢谓遂有关匡王定霸之略,然而一障一堡,或如范长生、樊雅等保护党闾,自审谅庶几焉,亦何至播徙海滨,担簦四顾,望尘起而无遁所如今日乎?则昔以从学于先生而悔者,今又不觉甚悔!夫前之悔矣,先生之术,所受者唯余,余既负先生之知,则此术已成广陵散矣,余宁忍哉!故特备著其委屑,庶后有好事者,或可因是而得之也。虽然,木牛流马,诸葛书中之尺寸详矣,三千年以来,能复用之者谁乎?“此可证征南所授者只百家,百家半途废学,未以传人。查内家源流,莫详于《王征南墓志铭》与《宁波府志·张松溪传》,其中所载最晚拳家,与征南同辈异师的凡九人,与百家同辈异师的凡三人,《王征南墓志铭》撰于康熙八年,《宁波府志》纂于雍正十三年,其间相去六十六载,如十二人苟以技授徒,决无不载之理,此可证内家拳已于清初失传。兹再以打法、炼法证《秘诀》所说的内外家合一之非真。内家拳的应敌打法为:“长拳滚斫、分心十字、摆肘逼门、迎风铁扇、弃物投先、推肘捕阴、弯心柞肋、舜子投井、剪腕点节、红霞贯日、乌云掩月、猿猴献果、绾肘裹靠、仙人照掌、弯弓大步、兑换抱月、左右扬鞭、铁门闩、柳穿鱼、满肚痛、连枝箭、一提金、双架笔、金刚跌、双推窗、顺索羊、乱抽麻、燕抬腮、虎抱头、四把腰等。”《秘诀》的应敌打法为“灌穴、斩鼠法、斩龙手、踢灯、金钱穴、倒树法、铁帚手、换沉手、沉海手、托阴手、照风手、踩八卦、大撞碑手、破瓜手、独蛇寻穴手、贯膛手、挝边手等。”内家的练手法为:“斫、削、科、磕、靠、掳、逼、抹、芟、敲、摇、摆、撒、镰、扌嚣、兜、搭、剪、分、挑、绾、冲、钩、勒、耀、兑、换、括、起、倒、压、发、插、削、钓。”秘诀的练手法为:“环、缠、分、剪、斫、托、钩、插、挑、拦、封、逼、擒、拿。”内家拳的练步法为:“坧瓦(为一个字,坧在上瓦在下)步、后坧瓦步,碾步、冲步、撤步、曲步、踏步、敛步、坐马步、连枝步、仙人步、分身步、翻身步、追步、逼步、斜步、绞花步。”《秘诀》的练步法为:“八字马步、一字马步、二字马步、矮马、半马、英雄独立。”两者大异其趣,可证并未合一。手法,间有小同,为拳中常见之事,不能认为合一的证据。

黄彤楣 发表于 2017-1-10 08:35:53

《秘诀》作者伪造了内外家的合一,以增高少林地位, 更利用百家杜撰的内家由少林翻出一说,于十二章中,将张三丰写成为这样一个人物:“自张氏以俗子内家,忽而传外家之衣钵,而又创明点穴之法,于是缁衣之徒、亦相率宗之,其他更无论矣!故少林家法,至张氏而一变。”又:“三丰为明时技击术之泰斗,于少林师法,练习最精。后遍游于川、蜀、荆、襄、沔、汉间,其技更进,能融贯少林宗法,而著力于气功神化之学。晚年,更发明七十二穴点按术,为北派中之神功巨子。”上所云云,多有所本:至其中张氏以俗子内家,忽传外家衣钵,少林宗法,至张氏而一变,三丰于少林师法,练习最精等语,系从内家拳法张三丰既精于少林,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衍出。三丰创明点穴之法,缁衣之徒,相率宗之等语。系从《王征南墓志铭》搏人必以其穴及内家拳中的僧耳、僧尾衍出。三丰遍游于川、蜀、荆、襄、沔、汉间之语,系从《明史》本传游四川,复入武当,历襄、汉衍出。融贯少林宗法,著力于气功神化之学,为北派中神功巨子等语,系从《宗法》首篇气功为始终之则,神功为造诣之精衍出。内家鼻祖,传外家衣钵,岂非无形中将少林地位,抬在内家之上,较诸宗法的直尊少林为内家,尤其堂皇得多。

黄彤楣 发表于 2017-1-10 08:36:02

《宁波府志》的张松溪击败少林僧事,其目的在抑外家,《秘诀》的少林僧困辱张松溪事,其目的在抑内家,实则两者都是伪造的。《府志》:“少林僧以拳勇名天下,值倭乱,当事召僧击倭,有僧七十辈,闻松溪名,至鄞求见。松溪避匿不出。少年怂恿之。试一往,见诸僧方校技酒楼上,忽失笑。僧知其松溪也,遂求试。松溪曰:‘必欲试者,须召里正约,死无所闻’。许之。松溪袖手坐。一僧跳跃来蹴。松溪稍侧身,举手送之。 其僧如飞丸陨空,坠重楼下,几毙。众僧始骇服。”《府志》称当事召僧击倭,则应召诸僧,须受军令约束,不能自由行动可知。考《江南经略》、《正气堂集》、《倭变志》、《日知录》诸书,当时御倭诸僧,皆未到过四明及其附近,安能在战事其间,结队至七十人,往鄞县去求松溪比武?故著者认松溪的击败少林僧事,是从《王征南墓志铭》衍出的:由主于搏人,以静制动二语,衍而为松溪袖手坐,一僧跳跃来蹴,松溪稍侧身,举手送之。由犯者应手即仆一语,衍而为其僧如飞丸陨空,坠重楼下。少林以拳勇名天下一语,则直袭未改。兹引《江南经略》所记天员事,已证少林僧的拳勇,并不如内家所称的那样陋劣。书中《僧兵首捷记》云:“天员招选四方僧八十四人,拟立将领。杭僧以其原在吴地,有子民之义,月空自杭来,乃为客也,宜让为将。天员曰:“吾乃真少林也,尔有何所长,而欲出吾上乎?”十八僧自推八人,愿与夫员较技。八人蓦以拳拳天员,天员时立露台,八僧自墀下历阶而上,天员见之,即以拳挥却不得上。八僧走绕殿后,持刀从殿门出砍天员,天员急取殿门长闩横击之,众力不得近,反为天员所击。月空降气求免,十八僧遂伏地称服焉。”松溪击败少林僧事固伪,《秘诀》作于民国初年,所称“松溪少年时,曾为某僧所困辱,某僧乃少林派中人,故松溪终身不谈少林术。其门徒亦仰承师意,恨少林如仇雠,此为少林派之反对者”诸语,文献无征,可证其亦出杜撰。这样的杜撰还不够,并于十三章捏造吴松侯事以抑内家:“痛禅上人尝戒徒众日:‘凡有技术者,最戒骄矜心,骄矜则自恃,自恃则未有不败者。何以故?以有所恃则敢于卤莽陷险故。予尝见一内家吴松侯者,精纵跃超距之术。后与友人某,饮于江畔酒肆中,酒酣,共立江岸闲玩。友曰:‘能超越彼岸乎’?吴即应声纵跃而过。友招使还。吴应声又至,足刚及岸,不虑岸已将圮,且值江流迅涨,近水处已被波涛冲裂,吴一时不慎,偶误踏其上,岸崩数尺许,遂随之坠落,江流正急,吴卷入波心而去,因素不习水,但从波浪汹涌处跃起数尺,然能直上而不能旁近岸侧,仍坠入水中,如是数回,终以力尽而溺毙焉。此由于自恃其术,始有此祸,倘能谨守儒家有若无实若虚之训言又何至如是,至悟沏禅机,而能解脱一切者,则人我之相均无,更何恃技夸张之有,此挟有技术者当三复斯言,勿以为河汉也。”内家源流中无吴松侯其人,《秘诀》的痛禅,系影射鲁王,今吴松侯事出痛禅口中,可证其伪。

纯情小处男来了 发表于 2017-1-15 18:02:28

真的假的啊看着挺像那么回事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前清季年有一部煽动革命的著作,这就是《少林拳术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