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策预 发表于 2016-9-28 08:52:53

论八极拳真谛

核心论点:
古往今来,世间无论任何文化领域的理论学说,都必须历经几代,甚至十几代具有无与伦比优秀智慧的诸多先贤们锲而不舍的精神,无限的努力奋斗,与各项事业实际情况相结合,实践、实践,无数次的验证再实践,方能充分说明和证明其理论指导实践活动正确性与科学性的程度。伟人马克思曾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学说的真谛和精髓,与当时历史背景下,受尽外来侵略者造成屈辱百年与诸多腐朽势力造成的极其复杂,多灾多难的国情实际相结合,同时,又将中华民族数千年历代诸多先贤们创造的博大精深,杰出文化的真谛与精髓,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真谛和精髓融为浑然一体,形成符合当时历史背景下国情实际,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事业有效的指导各方面实践活动的理论体系,并在不断实践应用中完善充实,并运用的极其出神入化。仅仅只用了28年的时间,就建立起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为“宗旨”的新中国。成为世界历史上国家事业史无前例极其完美卓绝的成功典范。这就极其高度的充分说明和证明了一个极其浅显的道理,无论任何大小事业的实践活动行为,没有科学性验证的正确理论指导,一切都无从谈起。


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成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任何传统武术流派体系,都必须具备科学性的理论来指导拳术的实践活动。正所谓“理不明,艺不精”。作为任何一位习练武术者,都必须要对本流派体系的精义(即理论),能够精通它,应用它,而精通本流派精义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一个没有完美科学性精义的武术流派,是没有武学灵魂的退化性或变异性产物。


“八极拳精义”是八极拳这门非常高深学问的核心部分,其精辟的道理和丰厚内容的阐述(真谛与要义的阐述)无与伦比,凡得此并深刻领悟透彻其精义者,方能达到内外兼修,神形一致功夫之上乘境界。道理是靠有心者用心悟出来的,功夫是靠坚不可摧的意志用身体练出来的。


八极拳是我国近代以来广为流传的优秀传统武术流派之一,其体系形成于清雍嘉年间,勃然崛起于清末民初期间。该拳术是创始者与历代杰出的传承者们,聚天地万物之原理,汇诸子百家文化之元素,吸众家拳械之精技,融百家功法之精髓,集历代杰出的武林先贤们永恒的民族精神与其优秀品质的智慧而创始并形成“内外兼修,意形俱练”“将健身与技击熔为一炉”为主旨,既博大精深又极其浅显而质朴无华的完美精典传统武学流派体系。该拳术以其雄健暴猛,气势磅礴的显明演练风格,和挨、崩、挤、靠的贴身突急、突击独特技击特点而著称于世。


经历代传承与传播,至今已有三百年历史。
该拳术宗旨核心意涵明确,理论博深,理法明透,修炼宗旨,技击要义等,涵盖了仿生学、人体生理学、人体运动学、物理学、哲学、心理学多学科,多领域的文化元素。并囊括了宇宙之学说,其精妙之处既有深奥的道理,又有浅显而又深入的知识阐述,更是人们生活中常感受到的事物常理。它揭开了中国武术神秘的面纱,展示出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古代武术原始风貌。


这就是武术文化既深奥又质朴的文化品位所在,这就充分说明了我们中华民族是最早创造先进性文化的民族,是具有非常优秀智慧的民族。也说明了八极拳是古代千百年来提炼出来的武术文化精髓,代表了古代健身与实用技击术的最高成就。从八极拳整个体系各个组成部分中,无论是技击理论,技击意识,技击技术,还是完整的训练体系,无处不体现出一切为实战的指导思想。同时也阐明了数千年传统武术其第一核心要义是“强身健体”其本质是“攻御之术”。这是人类人性的本能所需人体周身整体承受极限修练的运动方式。也是中华武术独特传承意义与历代民众追求的魅力和风格,更是与任何西方国家任何武技局部运动方式根本不同之处。


尘封百年的《八极遗宗》中曰:“夫人之生也、万事劳其形、百感困其志、无时无刻不处于天地万物困扰之中。先天所赋有限,苟非后天以补先天俾获得坚强之体魄,方能战胜世物之困扰御侮以图存。八极拳者正为此而作也。”此拳将“健身与技击熔为一炉”,顺会先天自然之能,对人之精神与肉体并练,内脏与外躯兼修,使全躯内部循环,神经、消化、排泄、呼吸诸系统及躯干筋骨,经过锻炼,更加坚强与协调一致,不独为技击术之上乘,亦是众生其延年益寿之良方也。


拳名八极者,乃取拳中八大招之出手起脚无所不用其极之意也。行拳必内存八意,外具八形,劲发八面,八意者:警、慌、狠、毒、猛、烈、神、急也。八形者:即龙、虎、熊、猴、燕、犬、鹰、鹑也。八面者:八方也。内存八意方可先机制胜。外具八形始堪进退。应敌时身体中正,劲发八面,不偏一隅,方能稳重厚实健立而搏人。八意、八形、劲发八面均以“极”字为宗旨,此拳名之所以由来也。本拳又名开门子拳者,盖取应敌进招均不离硬开之意也。


八极拳术中“内存八意方可先机制胜”的至理名言,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武学意在拳先方制胜的技击理论科学先进性发展的标志。是八极先贤们囊括传统文化多学科,多领域文化元素的升华。把人类数千年来赖以生存的精神意识,坚不可催的意志作为拳学的理论基础,用于指导拳术实践活动,实现武学技击艺术最高境界。自古以来,无论是数千年历朝历代的军事战争,还是历代江湖侠士们的拳械较技与攻防搏斗时,生死一线,瞬息万变,时机至关极其重要。时机就是先机,而先机是靠神速敏锐的反映保障,才能达到先机制胜,一招制敌之功效。直到延续至今现代化集团化的军事斗争,都说明了一个简单而又质朴的道理,攻防乃深奥广博之术不仅在于武器装备的精良程度与打击威力,敌对双方谁先掌握先机是胜负的关键。而失去先机将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危亡与成千上万民众的生死存亡的问题。近代百年来的历史,无论是历史记载还是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中,诸多事例不胜枚举。而人与人相搏时,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掌握先机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所以,八极拳讲究以意领先,即招招意领先,式式意不散。意领全身。意者为帅,本全躯动作之主宰,眼为先锋,乃通观四路八方所必须,脚是战马,专主运行,奔突神急。手是兵卒,为技击之主将。而攻防意识又是靠顽强意志与意力来支撑的。历代众生习拳的目的只有两个,就是健身与防卫。而技击不外乎“攻防”二字,攻防者千变万化,总离不开诡道与功夫。与人交手相搏,全凭机体的本能,也就是在于大脑的快速反应,因临敌时根本来不及考虑我该用何招何式应敌。所以说练拳必练意,做到以一变应万变。正所谓,打招如走路,随心所欲,轻松自然。


历史实践证明,这种科学先进性的理论是培养和造就代代人才辈出的真理。自古以来,天下武功之道的根本目的是将人体各个部位全部彻底地解出来,并推向极限。换言之说:中华武术的真谛与精髓就是把人体的能量集中到一点释放出来。这是千百年来历代诸多武林先贤们锲而不舍挑战人体健康极限,追求武术技击最高境界,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精神标志和梦想。也说就是说,古往今来,世间无论事情或问题的大与小,“天下之事人为也。”


如削瓜切菜等,都是历代众生生活中的常识,是人为的行为。而现代研发制造的系列导弹、原子弹、核武器于系列其他高科技产品,
不都是人为的文明成果吗。这就更深层次地说明一个简单而质朴的道理,“无论是什么身份者,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锲而不舍的努力奋斗是无限的,要想自己强大,必须付出大于他人百倍以上的艰苦努力。所以所有追求各自的梦想者,必将人有限的能力彻底解放出来,并于无限的努力奋斗融为一体,就能改变什么,或能达到自身所需求的某种目的与意义及追求的境界程度。”同时,也说明了一个伟大的民族如果不具备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梦想,将是一个没有灵魂和希望的民族。八极拳的先贤们将“健身与技击熔为一炉”,每一出手起脚必将八极冶为一气为拳学的宗旨,并提出了拳术活动以“意”为主宰的核心重要理论,充分说明了先贤们聪慧优智的魅力和远见卓识的先进文化思想。


古往今来,无论地球上什么种类的人类,虽然千种人千种面孔,千种性格,百种语言,高矮胖瘦,皮肤颜色明显不同,但都属于人类,人体结构是完全相同的。从人体生理方面讲,先天人的骨骼筋脉,全身内外是自然形成的一个完整之体。体内动必形于外,外动必发于内,意动形随,气动血行,骨顺筋直,气到力发,怒形于色,喜形于面。呼气则胸缩,吸气则胸胀。一肢动百骸随。一处静百处静,一极动百极响应。五脏动于内,四肢全躯必形于外,这是我们生活中随时感受到的自然现象和道理。


现代人体解剖学证明,人体的结构是相同的,人体有206块骨骼。639块肌肉。人体的柔韧性程度最好的年龄时期为6-10周岁,这是人体的先天质地条件。用现代的话说,人从母胎做胎到出生,从出生到成长过程中,人和人是有差异的,正所谓千种面孔,千种性格。但人的身质生长各不同,有的自然强壮,有的确有先天不良,多处不足。这其中与生活条件及生活环境有着必然的关系和因素。但是,无论从人的智力、精神面貌到人的内外完整之体、先天的遗传功能占70%支撑着人的一生,人体的潜能仍有30%待挖掘后才能完美。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体的肌肉经过正确的科学性锻炼,柔韧性才能提高。把周身各部位肌肉拉长,形成弹性化,柔韧性才能达到全面协调的完美性。也就是说,人体具有的206块骨骼、639块肌肉,每一块都得到了科学性锻炼,对先天自然本能将提高,对薄弱部分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改善。先天人体潜能的30%经过后天挖掘锻炼可以弥补先天不足,使人体的功能达100%完美程度,才能足够满足人体运动极限所需。这种周身协调一致的完美性、就是拳学中常说的“整体性”。如果人体任何一块骨骼,一块肌肉没有得到后天科学合理性锻炼,将会对人体运动的全面协调一致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永远达不到整体劲力发挥到极限的程度。人体的各部位,锻炼什么部位,什么部位便强健,这是众所周知并经常感受体会的自然之理。


八极拳为内外兼修,意形具练之功夫。在拳术活动中,以“意”为主宰是八极拳理论指导拳术实践的核心真谛。意是一种无声无形无色无味的精神文化体系。意就是人的的意识,意志、意力、思想、情感。意识即精神、精神即坚不可催的意志。人的心意、心态情绪,情感等都属于精神意识范畴。
人类是创造非凡的生灵,人的意识是有能量的。人的意识可以在瞬间导致无可估量的损失,人的意识也可以在瞬间创造出无可评估的非凡价值。也就是说,人的意识也可以改变实质的问题。


人的一切行为是外在的,如简单的做操、跑步,做操做多少遍,跑步是快速还是慢速,跑多远等人们常感受到的小事,都是受无形状、无味道、无声音、无重量的意识指挥与支配。如果人们的意识出了问题,首先导致人体神经、消化、呼吸等多系统薄弱部位产生病状,这是众所周知的浅显道理。人的生命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正常状态,一种是不正常状态,正常状态与不正常状态产生的变化,人们称之为“变态”,而这种变态的现象的出现是人的意识不稳定所致。所以人们的意识经过日程月累,循序渐进地科学性训练,可以克服或根除先天具有的许多杂念。逐步形成良好的健康主导意识,这不仅仅是炼武者常强调的“修身养性”的道理所在,也是人类健康修炼之根本要义所在。


《八极遗宗》中基功章篇中曰:“神志不清,杂念丛生,临敌必神魂动荡,心中无主,难操进退之机”。这说明了在武学中,训练有素的极强攻防意识是先机制胜的技击之魂魄。


从人体生理学及人们生活经常发生的方方面面之事讲。当人的精神情绪,心态处于良好的状况下,无论大事或小事,做起来智慧超常,方式方法层出不穷,措施得心应手,对身体、对事业、对处理的各种事物都必然产生良好的效果。当人的精神不振,情绪低落,心情苦闷、烦燥,甚至出现怒发冲冠的状态时,由于怒气而伤肝,由于激愤而冲动,由于烦燥意乱而使人失控,做起任何事来,由于不良情绪和心态失去控制,必然导致所做之事产生不良影响,甚至极坏效果而后悔莫及。特别一个武者在生死搏斗中,无有主宰意识,意志必然消沉,心神不定,攻防先机必然尽失,一动一静的刹那间将关系到胜败与生死存亡的问题。


也就是说,失去意识的抗争是致命的。这是众所周知,而且是生活中常常见到和感受到的现象和简单道理。这就说明“意识是人类所有活动的主宰,不同的意识导致不同的结果。这也是八极拳不但强调拳术活动实践中意形具练的重要原因所在,更是技击理论的灵魂所在“。
在历代拳术活动中,我们的前辈在口传身授技艺的同时,为什么始终强调和教导我们技术之上是精神,练形必练意。其中不仅仅包含了先贤们对我们后学者深厚的情感,同时也包含了深层次多领域的文化知识。不只是简单的教授我们武术技艺,更重要的是教育我们修身养性,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能控制自己的不良意识,对人类社会有所贡献。这就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高尚情操,必然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浅显的道理所在。因为我们中华民族历代提倡“尚武精神”。然而,所谓的“尚武精神”实质上是继承和发扬的核心问题是,我们中华民族延续百代不断而永恒的民族精神,这就是中华武术文化的根本目的和意义的核心所在。


练形必练意的根本目的和意义,说白了,就是让我们在练形的同时,自我培训无声无形的良好情绪和心理状态。锻炼对自身遇到怒发冲冠,高兴万分时的控制能力,克服不良心态。改变心理状态。形成一种有效的控制能力和驾驭心理情绪、精神状态变化的能力。达到怒发冲冠时静如泰山,危机四伏时,处惊不变,大敌当前,镇定自如的境界。实践表明,在搏击中,意识良好,反应才能敏锐快捷,如闪电般的攻防技能自然发挥的潇洒自如。
《八极遗踪》中曰:除练拳路必须练意外,还须熟练意之基功,术中以意为主宰,是行动的司令,是人之三宝,精、气、神、故不可不练。经日练空如打实,打实如打空,此云练拳路中即含练意也。《八极遗宗》中练意法:“意之基功不外二端、一曰静二曰活。静须养、活须练。静如闲云野鹤,无忧无虑,四大皆空;活如虎猛猴灵,蛟龙擎空”。其法一曰全身通明功,所以养意也;二曰意功法,三曰内外齐动法,所以练活也。


练意无论是静养还是活练,都是练意的具体方法。而八极拳中的“八意”内含是什么,必须搞清弄明,才能有方向和目标。八极拳必须练的八意为:警、慌、狠、毒、猛、烈、神、急。即八种攻防主宰意识,卓越的八极拳先贤们,俗称为“内八式”,散为“八意”,汇集为一意。这八种意识经过精心修炼达到极限为目的。八意中的警:系指极其高度敏锐警觉反应意识。慌:系指天崩地裂,山呼海啸时,仍保持慌而不乱,处变不惊,镇定自如的意识。狠:系指狠如豺狼,极其残暴,极其凶狠卓绝的意识。


毒:系指毒如蛇蝎,极其恶毒卓绝的意识。猛:系指猛如狮虎,极其强悍凶猛的意识。烈:系指极其强烈暴狂的意识。神:系指奔突神急,快似闪电于无形之意识。急:系指极其急发、急击快捷,恰如疾风狂飙的意识。这八种拳术活动中的主导意识,经过寒暑无间,循序渐进,熟练精思,日积月累,合理规范有序的修炼,必须达到自由驾驭和控制的最高程度。所谓“行拳必内存八意”就是要求习炼八极拳者将修炼好的八种主导意识,如同烙印储存于脑海中,待用时,自然而然成为攻防搏斗中的主宰,随心所欲地指挥自己娴熟的拳脚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


“内存八意方能先机制胜”也就是说,大敌当前,一动一静将关系到胜负及生死存亡。如果失去意识,乱由心生,等于失去主宰而手足无措,必然落败。在搏斗中如果失去意识,必然招散,攻防先机尽失,一切枉然。如果意识训练有素。大敌当前,稳重踏实屹如泰山,应敌胆壮镇静,镇定自如方能看出可乘之机,可踏子隙,逢机而入,遇隙即钻,动如雷霆,奔突神急,快如闪电,手、眼、身、法、步随意一体化,出入自然。这不同的两种效果说明了练形必练意的重要性,也说明了“内存八意方能先机制胜”的至理名言,极具深奥广博的文化意涵,是中国千百年来武学“意在拳先方制胜”技击理论科学先进性发展的重要标志。


是八极拳先贤们囊括传统文化多学科,多领域文化融为一体的升华。把人类千百年来赖依生存的精神意识作为拳学技击的核心理论,并用来指导拳术实践活动,实现武学技击艺术最高境界,这是武林先贤们优秀的伟大创举。历史实践也充分证明,这种科学先进性理论是培养和造就代代人才辈出的正确指南。尤其是当代,世界各国利用高科技手段,耗费巨资研发制造出高超音速飞机的同时,也研发制造出高超音速的导弹系列体系,时速为六万公里在六小时可以绕地球一圈,成功者为俄罗斯首当其冲。其目的就是抢占先机。和创造现代高科技战争的先机,这就更加充分说明和证明既深奥又浅显的道理,现代高科技装备的军事斗争与人与人相搏是同一道理。创造先机和抢夺先机者是终极赢家。


“外具八形,始堪进退”的技击理论是八极拳精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人类模仿自然界千万种动物而创造发明服务于人类的文化由来已久,大自然中精英动物们的精神;数千年来早以融入人类的血液中。最具说服力的事实是现代广泛用于治疗方面的小小注射器,这种器具是19世纪中叶发明的。是近代科学的先贤们受到蛇捕猎时,将毒素注入猎物体内,蚊子吸取人体血液的启发而研究发明的。现代世界各国军士穿着的迷彩服装,也是科学家们受到自然界动物和昆虫关于利用环境条件巧妙伪装的启迪而研究发明的。而飞机与潜艇的发明更是精典的仿生学结果。这就说明了一个道理,自古以来,没有模仿,人类的任何创造和发明无从谈起。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远古时期,人类先祖们生活在极端恶劣,危机四伏的自然环境中,无时无刻不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各种巨大而又艰难的挑战。一方面即要防范猛禽野兽的侵袭,又要防范敌人的掠夺,还要与洪水风沙等自然灾害等搏斗抗争。千万年来,自然界不变的法则是适者生存。为了获得生存空间,人类必须具备获取食物竞争生存的本领去拼搏,这是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唯一选择。由此所需,先祖们以他们优秀的智慧,察天地之气候,仿万物之灵动。目睹自然界各种精英动物保命捕猎的天赋奇能绝技,有的动物十分强壮,有的非常剽悍,有的非常敏锐,有的非常勇猛强劲,有的非常巧妙,虽然自然界的残酷性是一切动物无法抗拒的,但各种动物都具备独特的习性,生存在各种极端恶劣环境中的本领。


它们捕猎时奋不顾身,顽强拼搏的精神,强劲凶猛而又灵活的高超技艺,优美绝伦的姿态,快如闪电般的速度,动物们的许多本领,人类并不拥有。有些动物精妙绝伦的御敌之术,仍令掌握现代高科技的人类赞叹不已。从而激发了人类先祖们的智慧灵感,人为万物之灵。人类在动物老师的启发和教导下学会了捕猎的方式、方法。经过实践,技巧和经验不断完善。(人类向动物学会的不仅仅是技能,极为重要的是向动物学习与自然界和谐的行为和顽强抗争的精神)。正所谓“武术”武者御敌图存之术也。所谓“武者”不应该仅仅属于人类才拥有的称谓,追根寻源,中华武术千百年来,无论是什么流派体系或拳种,都是人类先祖受自然界中一些精英动物捕猎图存的奇能绝技的诸多启示,仿生动物运动的规律和特点,逐步形成适合人体运动的技击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代先贤们的艰辛努力才成就了中华武术完美的文化体系的文明成果。




将自然界一些精英动物保命捕猎获取生存的奇能绝技模仿并练到人类身上,转化为人类所用,就是极妙的技击术。这就叫“远取于物、近取于身”。这就是中华武术根于人类祖先的狩猎活动之中,取材于自然界精英动物的各种形态,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模仿、提炼,不断演化,不断实践精炼而逐渐形成的技击术的来源。




原始社会人类拜自然界的精英动物们为师,创始并发展了适应人类肢体运动的技击术,主要作用是狩猎,获取食物。始初目的是延续人类基因的繁衍,争取人类生存的空间。随着人类智慧的不断飞跃和社会的进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类进入了封建社会过程。这种技击术在民间传播。导致了社会矛盾冲撞不休。由于人类智慧的发达而产生的各种欲望。先后发生了从小到大的各种规模的战争。而且战争连年不断。由于古代战场上只能肉体相搏,短兵相接,这是封建社会初期征伐战乱中的特征。由于沙场征战,御敌卫国的需要,这种技击术很自然地随其所需广泛地用于征战之中。在征战中,真正决定胜负生死存亡的重要保障,首先要夺得先机和创造先机。


而后是智慧决定战局,精神决定成败,勇气决定胜利。再就是武技的搏杀和使用武器的较量。而武器是人体手臂的延伸,负荷的增重,杀伤力的增强。由此,各种杀伤力强的兵器应时而生,代代创新。战争中的武器应用量及武器的发明和创新飞速发展。武器改革也由铁器取代石器,开创了冶炼铸造业的发展与崛起。将戈改为矛,将戈与矛合而为一组合成戟。人类的先贤们受到水中射水鱼及山间蜥蜴靠弹射捕猎的启发,研究发明了弓箭。在征战中,从车战到马战再到步战,从排兵布阵群搏群斗,到主将单打独斗,远攻用箭,近取用刀枪,贴身肉体相搏,无处不体现出武术在历代征伐战乱,朝代更替,战祸兵变,此起彼伏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和江山易帜命运的主宰作用。同时,原始的技击术在实战中不断进化完善。由此而创造出许多丰富多彩的搏击精髓,也是非常自然的事,这说明了中华武术根源于人类祖先原始社会的狩猎活动之中,又经过封建社会时期千百年醒风血雨的浸淫,无数次战争中的提炼进而演化,根据历朝历代社会所需,各有所取,逐渐形成了具有较为固定的动作规格,独特程式的技巧和完善运动体系的攻防艺术。


最简单的道理是,古人的习武是从实用出发,学以致用,以实战的状态练习各种技能。而深层文化内涵是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武术文化体系涵盖了仿生学,人体学,物理学等多学科,多领域的文化元素,内容浩瀚,举世无畴,这是古代武术与当代人创出的怪诞离奇,花样繁多绝招妙技的品质与根源完全不同之处。古代武术从目的,意义到训练的方式方法及手段等,与现代所谓的规定武术完全截然不同,更不能相提并论,也无有可比性。这是中国古代武术文化体系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所在。


自古以来,中国任何一种传统文化都是讲传授流别与师承渊源的,不然就会被视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八极拳的先贤们选择自然界八种不同类别精英动物的形态为模仿演练标准,作为八极拳搏斗中始堪进退的技击手段与法术。不但说明了八极拳是一种古老的拳术,根源于人类先祖创始的技击术而源源流长,代代传承,而且说明了八极拳是经过历朝历代实战提炼而逐渐形成的完善先进性拳学体系。


八极拳的八形为龙、虎、熊、猴、燕、犬、鹰、鹑。八形要仿其形而取其意,用其神,化其技,称其为“形神一致”。随着时代的推移,八极拳历代先贤们又将深厚的民族哲学等丰富的文化元素,融入拳学中。一切以实战效果为目的技击理论,攻防意识,训练体系不断完善。


八极拳的先祖们为什么精挑细选这八种动物作为模仿其形的标准。科学研究证明,这八种动物是宇宙间与自然界千百万种动物中的精英,是上天赋予了它们特殊的本领和生存的绝技。这八种动物各自的技能与身体结构是最完美的。它们捕猎的技巧经历了几百万年的磨炼,早以达到极其高超,极其娴熟,极其精妙绝伦的境界。攻击时,奋不顾身的勇猛顽强精神,快如闪电般的速度,优美绝伦的姿态,充分展示出极其完美的强劲、凶猛、敏锐、残暴、快捷的风采,使人类望尘莫及。


这八种动物类别不同,体形体积不同,身体结构和各自的习性等都不同。它们的技能本领各有独到之处。将这八种精英动物各自独特的娴熟绝伦极其优秀的捕猎图存的技能转化和演练到人类的身上,为人类所用,这种理念本身就是一大创举。经过无数次的演化和精炼,再经过实战检验,将会形成攻防致用时,自然而然的产生排上倒海,摧枯拉朽之磅礴气势,并化根于大脑之中。证明先进性拳学技击精髓,这就是八极拳外具八形,始堪进退,技击理论精义的深厚文化内涵所在。


在远古时期的自然界里,豺狼虎豹凶残无比,人类先祖们是它们的食物,人类的生存问题面临消亡。自然界中仅动物类就有百万多种,各种动物都要生存,人类也要生存。为此,人类具有卓越智慧的先祖们一致认为,必须在百万种动物中立一个“王”。让它来管制那些为所欲为而又凶残的猛兽。经过苦思冥想出一条妙计,让九种精英动物组合成一种新动物,取名为“龙”,由此龙成为华夏民族古老的图腾而传承至今。龙是人类祖先绘制出来的一种气势威严,活灵活现的神异动物形象,被视为民族的保护者和民族的标志。


到了封建时期便成了皇帝的象征,至高无上,龙行天下,统管天下万物。在人类祖先的描绘中,龙是宇宙世间无所不能的神物。她隐潜腾伸,能大能小,大则能呼风唤雨,吞云吐雾,翻江搅海。小则能隐形无踪,出没无常。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龙乘时而变化,谓曰:“神龙之变化”。从描绘的龙身体结构方面讲,龙的优势在于腰。腾、转、挪、闪全靠腰的功力掌握和支撑,庞大的身躯也仰仗腰。从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并感受到的体会方面讲,如果一个人断了腿,有轮椅代步,断了两臂有脚写字。人的腰椎一断,灵魂顿失,不死也废,这是自然而简单之理。而腰支撑的不仅仅的人的身体,还有人的精神和尊严。


拳学的灵魂是精神,而八极拳术中的龙形是八形中的灵魂。从人体运动学方面讲,在拳术活动中,近身贴靠,回首,钻翻系列动作的关键在于腰的推动力,即万力发于腰,所以讲究“腰身似龙行”。也就是说,无论人体任何形式的运动,无有腰部能量来保障,一切行为无从谈起。龙的优势在于腰,而人体腰部的动力是武术攻防动作快捷迅猛的能量源泉,《八极遗宗》中曰:“腰为囊,专主变化,以腰带动四肢。”八极八形歌曰:“乌龙入洞回首频”。八极进退歌曰:“进步捷如风,变化如蛟龙”。


这不但说明了腰部功能在任何人体运动形式中至关重要性,也说明了八极拳先贤们选择中华民族的图腾,封建时期历代帝王的象征“龙”为八极拳学中的八形之首的意义。其中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发展的文明成果,千古文化精神”。简单的道理是,龙是中国封建时期皇帝的象征,而龙形在八极拳学中代表了一种精神文化,“形”的意义在于人体腰部的功能优势,是攻防技击动作的行动源泉。这是选择神异动物龙,而取其意,用其神文化内涵的精妙所在。


老虎是自然界所有动物中威猛雄伟而又极其强悍的猎食动物,已有二百万年的生存历史。在人类发明各种武器之前,没有任何动物能对老虎产生威胁。老虎形体特征是体魄强壮,长有巨大


的牙齿和锋利无比的爪子,长长的尾巴使它在跳跃山涧和捕猎时撑握平衡度。老虎与其它猫科动物一样,攻击目标时靠潜伏、猛朴、撕咬一气呵成。袭击这是它的专长。潜伏是技巧,为了蓄势待发,是为了不惊动机警万分的猎物,选择最佳时机和有效准确攻击距离。突然袭击是为了造成猎物惊慌失措,乘机给于致命中的一击。强劲、勇猛,凶残是老虎的习性。人类仿具虎形的意义关健在于虎啸山林的威猛气势,攻击猎物时的强劲霸气。在攻防技击中奋不顾身、猛进、猛扒、猛撞、猛插、猛搂、猛按。也就是说,在气势上,敌是兔,我是虎。在用招发力上要极狠,极猛,极凶。


熊的特征是性沉稳,处变不惊,镇定自如,且力量强大,它是靠镇静突发捕取食物,捕捉攻击时机的。一旦发动攻击,瞬间起动时速可达80公里,体重加速度的撞击力无与伦比。而且骁勇善战。仿具熊形的意义在于锻炼强健的体魄,增强坚实厚重的蹲靠基功,在攻防格斗中,硬碰、硬撞、挤抗、上掀、拔根。猴的特征是机警快捷,仿具猴形的意义关键在于进退闪避动如雷霆,快如闪电。搏斗中发招变式急冷快捷,愣打,快接、急弹。仿具燕形的关键意义在于敛体束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格斗时侧锋而入,见隙即钻。


犬是反应非常敏锐的动物,它有非凡的听觉和嗅觉,凶猛剽悍是犬的特性。在犬的心目中没有可怕的物体,且具备狼性的极其残忍凶狠等特性点。它敢于向老虎和大象叫阵,与熊豹之类的凶猛动物搏斗。仿具犬形的意义关键在于机智勇敢、顽强拼搏的精神,凶悍善战的斗志。在格斗中遇强明退暗进,不丢不顶、缠斗不休,巧伏腾击。鹰是猛禽类,鹰在捕捉猎物时凶猛强悍,靠刹那间敛


翼下击。目的是敛翼时能增加速度,几乎无声响,可尽量减少惊动十分警觉的猎物。这就是武术中常说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典范|。也是八极拳术要求达到“动形不见形”的境界标准。鹰具有视物用于人类百倍以上的锐目。鹰具有锋利无比的爪子。极具穿透力。仿鹰形的意义关键在于锐利的双目和指力的劲道。在攻防搏斗中,束身闪钻,迅猛快捷,出手发招力达掌指,急冷狠抓。


鹌鹑在禽类中属于鸡鹑类鸟,样子像小鸟,头小、尾短秃。雄的善斗。攻击时的起动速度极快。仿具鹑形的意义关键在于急突善钻的高超技能。在攻防搏斗中,进步如疾风,出手发招急突、极突。《八极遗宗》中曰:“变要快、发要急、定要稳、劲要极、变式如闪电,发招似鹑突,定式如泰山,劲似箭离弦。动作要外具八形,内存八意。”
外具八形的意义在于学习各种精英动物捕猎时那种奋不顾身的精神,勇猛顽强的斗志,这叫用其神。仿其精妙绝伦的高超捕猎技巧,经过研究,取其适应人体四肢所能演练的技能。并将这些技能本能整合运用到


人体身上,这叫取其意,化其技。然而,自然界的各种动物生存在极端恶劣的各种环境中,不可抗拒的生存环境使它们都具备强健的体魄。这就说明了一个道理,人类如果无有强健的体魄,一切高超的攻防技艺无从谈起。因为精妙绝伦的技艺是靠强健的体魄来保障完成的。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招式技法,都是靠顽强的意志,无穷的力量来完成的。人体不但具备高超的技艺,同时更应具备强健的体魄作为技艺发挥的能源,在攻防搏斗中才能产生稳操胜算,游刃有余的效果,这是八极拳术外具八形,始堪进退精义的文化内涵所在。而八极拳的先贤们“将健身与技击熔为一炉”内外兼修,意形具练的宗旨与要义,则是对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的武学中练形不练意,修内不修外,练拳不练功,缺陷的完美总结与升华。开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极具科学先进性经典武术文化体系的新纪元。这也是八极拳这门非常高深的学问历久不衰影响广泛而久远的根因所在。


“劲发八面,不偏一隅,方能稳重厚实健立而搏人”的技击理论是与“内存八意方可先机制胜”外具八形,始堪进退的技击理论相辅相成,是不可分割的完整体系。既出手起脚,每招每式无论向任何一个方向发力,必须保持其身体的平衡度的稳固。因为无论是在高空中飞行的飞机,还是低空走钢丝的运动员,失去平衡的一刹那是致命的,而保持攻防技击中身体极其高稳的平衡度,是决定攻防胜负的关键的组成部分。而超强的平衡能力是技击中的基本要素。我们在平常规范有序的拳术实践活动中,将会深刻感受到其中的精妙之处和重要性。


综上所论所述,所谓“内存八意方可先机制胜”。其意涵为,作为一个武者高手,应强敌交手时,极其高度的攻防意识,是技击搏杀的主宰。而顽强的意志则是攻防技击中的精神根基。然,极其高度、训练有速的攻防意识与坚不可催的意志是无限的,但必须依靠强健的体魄来支撑完成的。即:无论是历朝历代沙场征战或单打独斗相搏,还是现代高科技集团化,立体式战争,极其过硬、极其敏锐,快如闪电的攻防意识反应,能及时抢战和创造先机才是硬道理。
所谓,“外具八形,始堪进退”,其意涵为,将龙、虎、熊、猴、燕、犬、鹰、鹑,这八种精英动物,各自都具备无以伦比的优秀技能。将其融汇集聚转化或演化到一个武者身上,在攻防、搏斗时,将会产生迅雷不及掩耳,雷霆万钩之势,当然,只有将寒暑无间,循序渐进,熟练精思科学性练就的娴熟的技艺与深厚纯正的功力融合为浑然一体,并运用的出神入化,万能达到势如排山倒海,催枯拉朽之境界。
所谓“劲发八面,不偏一隅,方能稳重厚实健立而搏人”.其意涵为,应敌时,在“搏击须放胆,狠毒占上风”的前提下,无论运用任何手段与招式,必须在保持自身极其高度平衡稳定性的基础上,柔主变化,刚主松放,致使彼方无可乘之机,更没有反应的时间反击。
行拳必内存八意、外具八形、劲发八面、均以“极”字为宗旨,这不但是八极拳这门非常高深学问的主旨和核心要义所在,更是八级拳攻防技击中不可分割的整体。
综上所论,世间的万物万事道理很简单,如当代军事领域,无论是现代高科技含量的各种武器精良的立体式攻防多么先进,还是人与人之间的生存搏击至高无上的经典真谛就是一个“快”字。敌对双方谁反应的最快,谁就首先抢夺先机的主宰权

嫉鍊 发表于 2016-9-28 08:53:13

写的不错,这么好的文笔怎么不给国家领导人上书,设立传统武术播台赛,这样就可以给练武者一个展示的平台,同时那些伪大师伪武者自然无立足之地,真正好的武术也可以发物光大。

湛琼芳 发表于 2016-9-28 08:53:21

利国利民的事,可以给各个地方武协联系。

侩伕畜 发表于 2016-9-28 08:53:33

拳理部分是张家的老拳谱。当然写得好了。 要全懂也不容易的

况今瑶 发表于 2016-9-28 08:53:40

拳谱上的东西,没有练到那个层次,是无法准确理解的。如果这时自己再加上理解体会进行修改往后传,后果可想而只。当然这是我的片面之词。还得看看他真的有没有再说。一些现象,看到老师傅就认为行,裹脚布都是香的。

肚婊蜘 发表于 2016-9-28 08:53:51

是的,张毓衡先贤的老谱,是张克明、黄四海、张景星、李书文、张毓衡、韩惠卿大家集体智慧的结晶!

台笔谄 发表于 2016-9-28 08:54:38

说得特别好。就是这个"生死较量"有点难以适应现代生活了。不较量:不较量提高不了,一较量就论生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论八极拳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