兕谓 发表于 2016-9-9 09:15:40

洪兵与洪拳人物

李文茂 (?-1858年),广东鹤山禄洞旺田村人,生于清未道光咸丰时期。初年为粤剧名伶,以打武生为著名。平日仗义疏财,深得当地人民爱戴。


咸丰四年(1854年),在太 平军的号召下,红船粤剧班领袖李文茂和佛山三合会领导陈开在佛山大帽山上竖起义旗,并以陈为元帅,李为副帅。李以戏班健儿为骨干,编建文虎、猛虎、飞虎三军,自己则穿上戏班中的蟒衫甲胄,以“拿龙、捉虎、㓥羊、拜佛、上西天”为口号,喻以攻打石龙,虎门,广州,佛山和广西等地。在攻打广州期间,两广总督叶名琛暗得英国的帮助,坚守半年不失。眼见清廷援兵不断,陈开转移自珠江北上,联合西江水勇领袖梁培友,听取梁的建议,率战船一千艘,先克广西浔州(今桂平)。陈李等人于咸丰五年(1855年)八月入城,建立大成国,改元洪德,改浔州为秀京,以浔州衙门为王府,并蓄发易服,颁发制度,分官设守,开炉铸钱。陈开自称平浔王,并且分封诸王。
咸丰六年(1856年)十一月,平靖王李文茂北上攻打柳州。当时柳州仅有三千守军,终于在七年(1857年)三月失守。李文茂改柳州为龙城府,建平靖王府,设丞相将军等职,并自铸“平靖胜宝”钱币,自成一统。李文茂,勤政爱民,骁勇善战,深得民心,可是咸丰八年(1858年)于桂林一役中重伤,不久在庆远的深山中逝世。大成国也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被清 政府所灭。 摘自维基




黄飞鸿(1847年7月9日—1924年12月),原名黄锡祥,字达云,原籍南海西樵禄舟村,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七月初九生于佛山,他是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也是一位济世为怀、救死扶伤的名医。1黄飞鸿与其继室莫桂兰苦心经营数十年的宝芝林连同刘永福写给他的牌匾和他唯一的照片亦毁于战火。黄飞鸿经不起沉重打击,因而忧郁成疾,是年12月不治去世,终年78岁。黄飞鸿身后萧条,贫无以殓,幸弟子邓秀琼为他料理后事,葬于白云山麓。摘自百科



陈开(?-1861) 清代广东天地会首领。佛山(今佛山市)人。水手出身。曾在佛山发动红巾军起义。1856年秋,陈开在军事胜利的基础上,正式建立政权,国号大成,年号洪德。以浔州府为都城,改称秀京。陈开称镇南王。后被清廷军击败被俘而死。摘自百科


甘先(?—1855) 广东番禺鸦湖乡岗尾村(现属广州白云区)人。天地会起义领袖。1854年7月中,与朱子仪、曹春林等在花县远龙竖旗起义,克花县、从化等县城。旋率部参加各路义军会攻省广州之役,败清军于牛栏冈。以广州北郊番禺县为根据地,会合李文茂、周春等建立佛岭(今新市)大营,与李文茂合称“统领水陆兵马兼理粮饷大元帅”,建立肆统,出示安民,严申纪律,只许“仗暴除好”,不准“挟私极怨”。1855年初,广州围解.联合何六、陈金釭、周春等会同北路各义军北进湘南。5月,围攻韶州不克。7月,进克彬州及附近各县。8月,由湖回粤,在花县被捕遇难。
咸丰四年(1854),广东天地会在佛岭市(现白云区新市镇)起义,6月19日,在花县远龙圩(现新华镇石塘、东莞村交界处)附近当武术教头的甘先和乡人曹春林、曹文声,受当地起义群众推举,甘先为元帅,曹春林为副元帅,曹文声为军师,带领几百名反清志士,在远龙圩歃血盟誓,树旗起义,声援佛岭市起义的会友们的反清壮举。甘先统率队伍,先攻占横潭,焚毁狮岭巡检司衙署,再攻克花县城,击毙典史章志苏、千总胡腾..想起当年清军兵力之巨、器械之精、疆界之广,睇到令人喂惧!但系我地广东洪兵并冇因为呢D差距而喂惧,起义时为着唔连累乡亲父佬好多都该名换姓,同清兵所有武装都片过,有八旗、蒙古骑兵、绿营、湘军、淮军、练勇!我觉的洪家拳就诞生系呢个年代、每当练住洪家拳、睇过碉楼总会觉得我地前辈当年技击博斗、防御工事战术种系好得吃嘅!


何六,原名金殿,字贤相,顺德潭村人。何六十岁随父到东莞开米铺,曾跟随名师习武。太平天国起义后,何六对反清复明的大业非常向往,后加入组织,很快成为广东天地会四大堂口之一首领,掌管东江各县分堂。咸丰四年(1854),惠阳至番禺的东江两岸地区,都举起造反大旗,队伍壮大至十多万人,公推何六为首领。农历八月中旬(9月初)各路义军会师广州,发布檄文痛斥清 廷罪恶,号召各阶层群众“剿灭清国”,数十万人马、几千艘海船把广州城团团围住。何六率部由东路节节挺进,有力地打击了官军,配合了各路友军的攻势。两广总督为了挽救失败命运,一边调集官军顽抗、一面乞求外国的军事援助,而对中外勾结,起义军内部纪律的松弛,围城战役的持续,起义军不得不撤围。1856年1月,何六与湘军交战失利、损失二万多人退至郴州,在毛粟圩遭遇战中失手被擒,壮烈就义。摘自百科


梁培友(?~1875) 广东省鹤山市古劳镇上升头度桥人。早年加入天地会,为西江水上天地会首领。1855年3月与陈开、李文茂所率之洪兵于肇庆会师。5月中遭清兵攻剿,3人率部众4万余人,弃城乘船千余艘溯江西征,沿途击退尾追清军。进入广西,攻梧州,破藤县,过平南,到浔州,附近反清武装纷来归附,军力大增,建立大成国,梁称平东王。1875年3月,因从平南大鸟墟到廖洞堡与友军会合,遭团练袭击,中炮牺牲。梁队伍里的“坡山艇”是义军水军中战斗力最强的一支以鹤山坡山水手组成!


冯滚,(?~1855)鹤山沙坪越塘隔山人
咸丰四年(公元1854)农历六月初一,冯滚在佛山参加陈开领导的洪兵起义,任为前步将军。六月底,奉命回鹤山举事,得冯裳、李龙、吕瑶光等协助策划,旬日间应者万余人。公推冯滚作大王,在沙坪和平社学设立大营,于南山上立寨,责令豪绅缴交军需,随即发兵打南海九江、沙头、官山。是年7月2日,冯令双桥都三合会会众起义,以吴三兴为大元帅,余章彪副之;19日,冯亲赴宅梧,率洪军数千攻陷开平苍城,杀知县;8月13日,又率众占领鹤城,生擒知县马斌,押至沙坪处死;并在鹤城设立农民政权,推梁春禄为知县。18日,清军及地方团练万多人向鹤城反扑,城陷,冯与新会义军会合,转战新鹤地区。1855年4月被俘,遭杀害。




每次睇小说同历史都以为天地会只系“反清复明”,有一日我去睇以天地会为主嘅黄花岗七十二壮士墓睇到自-由-女神雕塑,我先明广东前辈所追求嘅价值观!黄花岗七十二壮士“珠三角”同粤西就占大多数!



陈金釭,(1820年~1863年)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范湖镇清湖村人,天地会起义军领袖。
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起义,极大鼓舞了广东各地的天地会,咸丰四年(1854),广东天地会由首领陈金釭等人率领下在三水范湖镇竖旗起义,咸丰十一年(1861年),陈金釭率领起义军攻克广东怀集县城,建立大洪国,自称南兴王,封郑绍忠(郑金)为大元帅。接着义军乘虚攻袭化州、信宜,在信宜境内大败清军,攻占了信宜县城,那时陈金釭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忙于把信宜作为首府,于是大兴土木修筑王宫,挑选宫娥美女,又搞开科取士,粉饰太平,妄想在此建立自己的王国,贪图享乐、不思进取。
同治二年(1863年)四月清政府派大量兵力前往围剿,在敌众我寡,力量悬殊的形式下,陈金釭强要义军死守硬拼,义军苦战了半年之久,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境地,早怀异志的郑绍忠极力劝说陈金釭投降清兵,遭到陈的痛斥。但他投敌意决,派心腹前往清兵军营表达降意,倒戈相向,杀陈金釭归顺清朝,自此,轰轰烈烈的大洪国农民起义运动失败了。




卢昌(?~1854年),又称卢八、卢八万、卢八万仓。番禺县鹿步司冼村(今天河区冼村街冼村)人。卢昌务农为生,自幼习武,使一把大关刀,武艺出众,而且步履如飞,人称“草上飞”,颇受乡人敬重。
清咸丰四年六月十一日(1854年7月5日),受太平天国革命迅猛发展的鼓舞,广东天地会首领陈开在佛山发动起义。陈显良在番禺新造响应,称“统领水陆兵马众大元帅”。起义军头裹红巾或腰缠红带,并学太平军蓄发易服,史称“红巾军起义”。七月初五,陈显良率部千余人进驻三宝墟,卢昌闻讯,率领冼村、杨箕、猎德等村村民投奔红巾军,被封为元帅。不久,陈、卢进驻燕塘,势力扩大,队伍增至万余人。七月十六日,陈显良率领卢昌等部,配合城北红巾军李文茂部从东路围攻广州城。东路红巾军攻至广州城东门外5里。二十二日,陈显良为首的红巾军大本营移驻燕塘,天河地区的红巾军势力日益壮大。闰七月初六,10万红巾军分4路围攻广州城,声势浩大。西路由李文茂率领,东路由陈显良、卢昌率领,北路由甘先率领,南路由林光隆率领。其中,东路陈、卢率领红巾军2万余人,从燕塘出发,兵分两路:主力直扑城东门,途中,猎德炮台清军发炮阻击,但仍未能阻挡红巾军前进,红巾军直攻至城下竹丝岗(今广州市执信路执信中学一带);另一路攻至城小北门较场(今广州北较场一带)。初八,城北佛岭市等地红巾军猛攻广州城大北门,陈显良和卢昌得知,尽出燕塘红巾军,分别攻打广州大东门和小北门。此次围城战斗持续3日,由于广州城墙高大坚固,红巾军武器装备落后,又缺乏统一有力的指挥,多次攻城,均未能取胜。几天的围城激烈战斗,东路陈显良、卢昌的红巾军共损失300余人。闰七月十三日,清军开始反攻。清军先在城东鲤鱼头岗(今五山一带)修筑土台,并派兵火烧杨箕村。十五日晨,清军大举进攻燕塘:以参将卫佐邦率所部绿营及部分团练,出东门,直攻燕塘;千总马超率城东团练乘船至东涌(今广州大沙头)登岸,先攻占杨箕村,然后从右侧进攻燕塘;把总黄镛和县丞郑锡琦分别率领东莞、潮州团练从左侧进攻燕塘;外委赖永清率安邑团练为后应。清军攻占冼村后,纵火烧毁卢昌的家及其全村,然后乘势猛攻燕塘、三宝墟。红巾军面对强敌,仓促应战,渐渐失利,陈显良撤退回城南新造,卢昌撤退到城北佛岭市李文茂部,燕塘墟和三宝墟先后失陷。此次战斗,红巾军将士战死1200余名,被俘54名。卢昌在艰难中重新集结起义军,下旬,卢昌率领红巾军收复燕塘和三宝墟,重建军营。九月初三,清军再次反攻,再度攻破燕塘、三宝墟,烧毁红巾军7处军营。十月十五日,卢昌率领红巾军1000余人第二次收复三宝墟,重新加固工事。十月加固工事。十月十八日,卫佐邦率领各路清兵从冼村、岑村、长湴村等处进攻三宝墟,沿途烧毁房屋数百间,卢昌艰苦迎战,顽强抵抗,等待援军反攻,但是城北郊佛岭市红巾军援军在担杆山(今沙河天平架)受到清军截击。清军终于攻破三宝墟,并追击至龙眼洞。卢昌战败,红巾军将士大部分战死,部分突围,部分被俘。卢昌元帅在突围中伤重身亡,尸骸被部下掩埋,至今未知所在。摘自百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E4ODExODM2.html




林世荣(1861-1943年),1861年出生于广东南海平洲平北西河村,幼随祖父习家传武术,少年曾在屠猪店里当伙计,后师从林福成和吴全美等名师,并师从黄飞鸿二十余载。后香港先后将武术家林世荣拍摄成同名电影、电视连续剧。
曾任福军军中武术总教练,曾于清末参加广州大型武术比赛,获第一名。1921年,广州孤儿院发起慈善筹款,林到场表演武术,受到孙中山先生称赞,孙中山以大总统名义向他颁发银质奖章,在广州开过三家武馆,上世纪二十年代迁居香港以传授武术为业,并在当时开广东拳师公开刊印拳谱、武术套路写作的先河,1930年左右,先后刊行《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铁线拳》等拳谱,在海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林世荣一生授徒万余人,是成就最大的黄飞鸿嫡传弟子。 1943年,在故乡平洲逝世,享年82岁。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YwODA4MDQ0.html




陈显良,石楼镇石二村人,少家贫,在广州河南当花梨酸枝家具工人。鸦片战争后,失业回乡,寄寓石楼翠屏公祠内,捞捕鱼虾度日。

  道光三十年十二月(1851年1月),咸丰四年五月初四(1854年5月30日),广东的天地会陈以看龙船为名,邀集各地贫苦农民,在新造烟管岗祭旗起义,一举攻下钉桥头炮台,进入新造。陈率精锐千人渡江,初驻龙眼洞的三宝墟,继而进屯燕塘,部队扩充至万余人。六月廿六日(7月20日),红巾军陈开、李文茂、陈显良从东、西、北三面围攻广州。闰七月初六(8月29日),陈显良率2万余人从燕塘出发,进占东山竹丝岗,直扑大东门,战斗相持了八九天。十五日(9月7日)。卫佐邦偷袭燕塘,切断红巾军补给线,陈显良率部分队伍撤回新造。于十一月初十(12月29日),突袭东圃圩,杀死清军外委朱耀震,生俘守备曾鹏高、欧松茂等一批官兵。同月十九日(1855年1月7日),在四沙河面把清军香山协右营守备曾淇、外委钟光率领配有火炮的船队,一举全歼。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xNzM3OTA4.html




周春(年卒年月不详),又名培春或春之,脸上有豆斑,浑名“豆皮春”。 周春祖上居白云区龙归镇南村,后迁太和镇沙亭岗。家境贫寒,祖辈均为佃户。青少年时喜好武艺,常脚穿石锁,臂举大石练功。 周春成年后为广东天地 会首领之一。
1854年(咸丰四年),佛山天地会首领陈开,在佛山起 义,有鹤山人李文茂及周春等在广州北郊响应,聚众数万,以江村为基地,起义会头裹红巾,称红巾军,又叫洪兵。据同治《广州府志》卷八十二、前事略载:咸丰四年六月中旬,城北李文茂与鸦湖甘先、沙亭岗周春等聚众江村,到黄婆洞拜会竖旗,决意反清。他们头裹红巾,世称“红巾军”。周春自称大都督,率红巾军千余人。同年7月,周春会同陈开、李文茂进攻广州,两广总督叶名琛在英国驻香港总督包令等支援下死守。次年红巾军被击败,周春率众撤出广州,联合粤北各路起 义军围韶州(今韶关),苦战数月未取。1855年(咸丰五年)五月,周春带领起义军自韶关入湖南,6月克桂阳,8月占茶陵,9月由茶陵入江西,9月13日攻占永新。彼时,周春部众已扩大至数千人。继而攻安福。9月底,大败赣州总兵于安福。10月中旬,太平军翼王石达开部由湖北入江西。周春率部加入太平军,隶石达开麾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k2NzUyMzY=.html




李洪英(香山县小榄人,又名搭棚英)(年卒年月不详)九江洪兵首领
1854年8月(农历7月初九),香山县小榄天地会领袖经过长期秘密组织,在小榄发动反清斗争。这次起义比以往规模大、范围广。是日,大榄人李洪英(又名搭棚英)率领南海洪兵的九江义军,进攻小榄。里应外合,一举夺取榄镇..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c3NTUwMjI4.html


伍百吉(生卒年不详),高要县莲塘镇吉和村人。自小居家习武,练就一身好功夫,因盗案受官司牵连,逃匿山林。清咸丰四年(1854年),响应佛山天地会领袖李文茂、陈开的号召,加入“天地会”组织,为高要“天地会”首领。与伍百福(百吉弟)、苏色秀、麦天六等人组建红巾军,自称都王元帅。并与何丙(富湾人)、陈潮(长坑人)、碧青(肇庆宝月台僧人)等人联系和配合。7月12日,在“桥寮山”举旗起义。率部沿新兴江而下,横渡西江先攻克龙顶岗,后围攻肇庆府,为清军炮击所阻。后有外攻内应,经过一天战斗,攻入肇庆府城,吓跑县令黄庆护,活捉巡道李敦业,从监狱放出了“犯人”,打开粮仓救济贫民。还与佛山、梧州等地取得联系,使肇庆成为两广起义军的联络中心。9月中旬,佛山起义军数千人,船百艘,泊于肇庆江边,并在塔脚后街琼花会馆与肇庆起义军欢庆和商讨军事。11月,肇庆起义军大败清军于七星岩水月宫。12月中旬,以伍百吉为首,分成15支队伍,在东教场召开迎春盛会,十分热闹。咸丰五年3月,起义军分头出兵攻打禄步、大湾、新桥、白土、广利,捷报频传。4月6日,清军都司黄彬、千总苏海率兵从南海九江驱舰西上,进攻肇庆红巾军。由于内部分裂,肇庆被清军攻陷。红巾军将领及其家属大部分被杀,伍百吉和碧青僧人的家产被没。百科




吕萃俊,约生于清嘉庆五年(1800年), 广东新会江门范罗冈(今属江门市郊区)人,又名吕金标。监生出身,为江门六寮更目(更夫头目)。陈松年、吕萃俊均为广东天地会洪顺堂小头领。咸丰元年(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起义后,广东天地会领袖陈开和李文茂在佛山起义。影响所及,新会、鹤山的天地会众起而响应。陈松年、吕萃俊在江门象溪路吕超然祖祠开设的武馆,聚集会众,赵泰来加入充任书记,谋划举事,于咸丰四年七月初八日在江门狗山竖旗出师,占领江门。附城各乡会员、农友纷纷加入起义队伍。起义者头裹红巾,人称红巾军。陈松年为统一大元帅,吕萃俊为北营大元帅,赵泰来为军师。此外,还有外海陈协槐为南营大元帅,梅冈苏黑虎为西营大元帅等,号称20万红兵,于是月十五日围攻新会城。城内清廷官吏、土绅组织民团固守。红巾军使用炮火攻城,未能收效,便采用赵泰来所献“围城断援”之计,向四乡八村宣布:得大营的红旗竖于村前者可保乡;得大营发的竹符之人可以护身。各乡纷纷树红旗,乡民带竹符,壮大起义军声势,孤立城内守兵。接着又组织多次炮攻、夜袭和总攻,终以城坚未能攻破。赵泰来又和佛山起义部队的和尚能研制攻城武器,制成四艘火战船,船杆顶设小楼台,旋转自如,安装火喷筒发射,并配以战车(又称吕公车),形似今之灭火水车柜,车上载长梯可攻城,于八月初七晚开入东门河涌攻打东门,亦未取胜。红巾军围城两月,未城攻破会城。而清廷省衙派出援军开到,内外夹击,水陆进攻。红巾军于八月十四日撤退至江门及县境北部,继续与清兵作战,曾于白石村两次诱敌,杀死清兵300余人。后来由于陈开的起义军西撤,新会红巾军失去后盾, 陈松年等决定分散转移,机动作战。九月初三日赵泰来在作战中被掳,被解回会城壮烈牺牲。次年陈松年和吕萃俊也先后被俘,分别在广州和江门就义。 百科里提到的陈松年是蔡李佛陈享的师兄,由此可见陈享应参加了洪兵!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A3NTg0ODQ=.html




何名科
(1803~1851年),广东信宜县安莪村人,是清道光末年信宜天地会和安莪农民起 义的领导人。 何名科出身贫苦,身材高大,练就一身好武艺。当过当铺的工人。后率胞弟何名颐、何名昭到广西容县耕田度日。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加入天地会,与广西北流县天地会首领梁十八、梁二十、张四福等友善。...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E3ODEzMzI=.html




黄鼎凤 广西贵县覃塘乡青云村壮族人,生于清道光十年庚寅(一八三○年),乳名特旁,他排行第三,又叫黄三。他的父亲叫黄章,是贫雇农,母亲骆氏,他还有一个姊姊,一家四口,过的是捱饥捱寒的生活。黄鼎凤,又名黄三,绰号“特旁三”,他带领义军进行了十多年的抗清斗争,曾受封为大成国的“隆国公”。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IyODY3ODE2.html




林大年
广东清远人。天地会-起义领袖。1854年夏,纠合练四虎、侯陈带、巢润章率众起义。8月初,义军攻克县城,改清远为中宿县,林大年任知县。1855年4月,起义军退出县城,林大年不知所终。百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MxODIyMDc2.html

遇疮答 发表于 2016-9-9 09:15:54

天 地会对清军葛作战几乎都系主力广东人为主!洪家拳等同系当年红巾军葛技击术!你地嘅祖辈打甘多仗,去小说"南少林"认"祖"系好搞笑!卖祖求荣系小人!有人叫去武术交流,注意下呢D人目的同动机!

杨语林 发表于 2016-9-9 09:16:13

陈金缸那一支起义军应该还有朱子儒(仪)和扬升郎,这两人是洪家前五虎朱福(洪熙官弟子)的传人。扬升郎的洪拳现在仍在流传,只可惜当年大破清军的藤牌刀在文化大革命中失传,好在关刀和单腰刀(即经戚继光改良后的倭刀)仍有传承还有一套秘传的罗汉金刚拳。详情可见洪拳大名堂

海里的幸福 发表于 2016-10-20 15:40:31

要在实践的荒野,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于千万人中去邂逅自己的爱人,那是太难的缘分,世界上有太多的擦肩而过,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在彼此不断的错过,错过鲜花烂漫的春,又错过了枫叶瑟索的秋,直到漫天白雪,年华不再,在一次次的辛酸感叹之后,才能终于了解——即使真挚,即使两个人都已是心有戚戚,我们的爱,依然需要时间来成全和考验。这世界有着太多的这样的限制与隐秘的禁忌,又有太多难以预测的变故和身不由己的离合,一个转身,也许就已经一辈子错过,要求奥道很多年以后,才会参透所有的争取与努力,也许还抵不果命运开的恶一个玩笑,上帝只在云端一眨眼,所有的结局,就都已经完全改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洪兵与洪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