洹陂 发表于 2016-9-7 09:33:07

分享我家传武术奇门谱,与人交手莫不手到擒来随心所欲

我补家传奇门谱)晓技击之道,须明奇正之别。堂堂之师,何为奇正?忽为前正后奇,忽为前奇后正。(前军后军)骑兵步营亦复如是。奇正变化,势无定形,互为奇正,互为犄角,互为攻扰。

拳上之势亦如兵战之势。心为元帅,腿膊为营哨,前(月前)胯为车马。手足皆有伸缩之节,具出入开合之能。似左似右,忽上忽右下,似惊而实取,似取而实惊。此皆虚实之用,奇正之变,盖不脱阴阳之理。

前人所云,惊法者虚,取法者实,后云,似惊实取,似取而实惊者。实乃自然之理,何待于悟?

堂堂之师,何行诡密之道? 战兵之道,一在于攻,再在于守。谋事不周,敌则晓我虚实之机。 我弱则示之以强,强则示之以弱。预动则示之以怠。 故非奇正,不能斗众也 。

手技之法,同战阵之理。先明进退之势,后通动静之机。以静为本,故身虽疾,而心自暇。动静之间,劲之一动,自有高低上下远近迟速虚实变化。 面和神顺,其机不自显,形未动,内先提,真气充盈,胸实腹坚,不动如岳,得艮象之内要矣。

(刀之魄师门传谱) 所谓养气,皆在拳之变化。进退合宜,击吐收纳,吐时尽力吐旧,吸时徐徐纳新。盖人之交手,阴阳转遂,龙虎交加,莫不气息动荡。举步维艰。故,交手之时,宜轻重长短快慢兼济,或摇,或闪,身与步合,方可调节气息,得阴阳相合龙虎交融。

奇门密斗,法不外传。夫擅击者,当知奇正晓阴阳明虚实懂利害,胸有沟壑海纳百川。泰山崩而色不变,心力殆亦未显于容。疾风之劲草,穹空之长鹰。携此技,与人交手莫不手到擒来随心所欲,世人知其能,未知奇也!


架盆董 发表于 2016-9-7 09:33:27

知我庚年不惑,为何四海寻觅,五洲登门?知我为何常言传统业技是检验传承根源之法宝?拳祖门规师训:尊师重道,守传人之责,启承人之道,授后学之业,姬寿永昌,传承非一门一师之私,师者无良,离经叛道,天遣惩之,徒非志竖愿深难得身授,弃师叛众,道门不容!

马新荣 发表于 2016-9-7 09:33:38

受益匪浅 受益匪浅 这就是传说当中的心法了 跟大师们说的什么大小周天运气退敌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看了星爷这段交手指南回想以前打比赛的时候真的是太幼稚 难怪经常该赢的对手反而输了 该有的气势反而泄了 该有的技术动作发挥不出来 该有的耐力持久力凭白浪费 可谓真传一句话 多谢!

洹离 发表于 2016-9-7 09:33:48

帅,将,兵,好!奇则正也,正则奇也,奇奇正正,正正奇奇,在于帅也!再学习,再收获,谢李博老师!

斟淋 发表于 2016-9-7 09:33:57

赶紧收藏吧。得一字是一字,得一句是一句。

老师照镜子 发表于 2016-9-7 09:34:08

李家祖上,行伍出身,著述立谱,大而化之。多讲奇正言把势,少论把式叙招法。和部分传承的断句有出入并不太意外。形意之正,贵在劲力之精纯;奇门之奇,贵在拳势之诡谲,后形意门与八卦门互参,也多半为这种奇正的互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分享我家传武术奇门谱,与人交手莫不手到擒来随心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