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6-7-8 22:03:45

夏莲居居士法语




●深妙禅偈

有大福德始念佛 发菩提心修十善

佛说无上深妙禅 浅人当作浅法看

四仪庄严三业净 坚守重戒勿少犯

打破人我是非关 放下生平闲知见

谈玄说妙不相干 三字真传老实念

只此即是长夜灯 苦海慈航斩魔剑

要拔多劫生死根 直拼此身作呆汉

五宗八教一句收 切莫念外觅方便

过缓过急同是病 强想一心心愈乱

志坚如钢气如绵 不间不杂自成片

因心果佛互感应 根身器界潜转换

烦恼未伏念不一 习气不除佛不现

千万句如一句时 何愁不见弥陀面

此事非易亦非难 三昧全凭信行愿

●老实念

但只老实念 不必问如何 莫管同与异 休论自与他

只贵愿力强 那怕妄想多 散乱固成病 分别易入魔

境缘无好丑 佛号一扫过 句句念能真 决定出娑婆

●直念去

弥陀教我念弥陀

口念弥陀听弥陀

弥陀弥陀直念去

原来弥陀念弥陀

●在极乐庵念佛道场作其一

念佛最忌 精神涣散 字句模糊 先快后慢

既无音节 又不联贯 心不应口 声不摄念

轻忽养识 古德所叹 如此念法 永难成片

●在极乐庵念佛道场作其二

声和韵稳 字正音圆 恳切绵密 沈着安闲

声合乎心 心应乎声 心声相依 妄念自清

●在极乐庵念佛道场作其三

佛号如珠 念头如线 分则各离 合则成串

心不离佛 口不离念 如线贯珠 相续不断

●在极乐庵念佛道场作其四

未能一心 先求专念 未能不乱 先学成片

真勤真专 功效自见 无须问人 还请自验


●吕振羽来问学道之方。告以去迷就悟。又问捷径。告以真干两字。仍未满意。被告以节省时间。爱惜精力。做钝功夫。勿使一秒钟空过。勿使一句话空说。

●做钝功夫是真捷径。舍此而别求捷径。皆是舍捷径而趋纡远者也。自愧多年学道无所成。皆因舍捷径而趋纡远。未尝做钝功夫故也。近年始晓此理。然可以语此者寡矣。

●学道有两字秘诀曰 真干

●学道须是铁汉。两字信条。真干。宁肯碎骨粉身。终不忘失正念。

●学道有两字秘诀曰。真干。

●真干两字看似平常。实则包括无穷妙义。

●真干者。向道之心过于饥渴饮食。

●有一毫夹杂一毫自欺则非真。有一毫懈怠一毫自恕则非干。真则三心圆发。干则六度兼修。

●功夫非至身心闲淡处不得谓之入门。所谓闲淡者。乃自然而然境界。非勉强装饰之谓也。

●茫茫人海中。觅一闲淡汉不可得。触目皆热忙人耳。觅一作钝功夫人不可得。触目皆伶俐汉耳。

●热忙。伶俐。皆与道背驰者也。

●何谓热忙。世情正浓之谓也。何谓伶俐。不曾真实用功。专掠虚头之谓也。此二种人去道最远。

●烦恼起于爱憎。爱憎起于分别。是以信心铭云。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以理折情。情空性复。

●学道须具大勇猛心。立决定志。不顾生死。不计成败。始有相应分。

●切实功夫须从难处做去。

●真正学问都自苦中得来。

●净土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归元无二路。特点:先起信不要起疑。

●愿不切,信不深,理不明,因此还要多看书。

●念佛时不起分别,临终时更不应起分别,佛来接引就是了。

●在在处处不失正念谈何容易,如念佛持咒可以证知,端在“精勤”。 一切时处不失正念。 但能不忘就是功夫(佛号)。

●念佛起烦恼是如何对治: 1)听我念佛分明,注意听,不能苟且。 2)佛号常在,烦恼自灭。

●恭敬不够,故福报不够,所以懈怠。一切福报都从恭敬生。

●苦乐不忘佛法,事事都向佛法上归就不空过。

●《西方直指》、《宝王三昧论》和《净土十要》最要紧。

●全身靠倒持而念。持而含光含天海,身满虚空。

●一念返照就是不二,即是火上炼真钢。真到不二,一得永得。

●散心念佛比不念好。

●我在念佛,佛在念我,我不离佛,佛不离我。

●深入一门,专修净土,专弘净土。

●文字般若很重要,不能专修时多看书。

●问题看成两面,功夫把住一头。

●巧取、偷心人人都有,一门深入治偷心。

●广学原为深入,专修即是总持。

●短促中不要懈怠,寸阴足惜。

●春色无高下,花枝自短长。真真看得无高下,才是你的。

●修行基本受用,五味变一味。

●一切法对一切妄,分别真妄就是妄心。

●禅宗千七百公案,千说万说都是直指人心一件事。

●观自在菩萨 “观”为修行, “自”字重要,即体性真如, “在”为念常在,才能觉有情。“在”如深说,如何住,更高。 一句佛号,一切都有了。

●念佛要恳切、绵密、清楚,最忌滑口渡过。稍加分别即入魔境。

●不论修何宗,回向归净土。

●修行贵在一门深入,则门门可通。

●本门搞清楚至为重要,所谓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

●动静常一如,永处那伽定。心居佛号中,即得佛受用。

●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

●反求诸己,不从外看。

●总是从受用与境界上着想,永远不能受用。

●一切皆自己业力所显,去颠倒见。

●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为各经原则。

●持其志勿暴其气。

●净土宗懂得少念的多,无问题。

●功夫紧迫时,定中念佛,功德最胜。

●“如理”修行,三年不说话,准能开悟,前提“如理”二字。

●成佛两句即够:“持戒念佛看经教,察过去习勿自欺。”

●反复诵《心经》,“观”、“照”两字最紧要。

●之气如钢气如绵,不间不杂自成片。

●《心经》般若为体,须有般若,才能到彼岸。

●没时间也能用功,看得法不得法。千军万马一样用功。。

●有一个一心不乱,即不能一心不乱。

●诚则一,伪则二,有夹杂则不诚,发真实心,即诚,真诚心无东西。

●渐修渐悟,若离于念,名为能入。发菩提心,多做功德。

●论修福慧:念佛必须修福、尽力、诚敬。到处与人方便都是修福。

●最后几秒上不去,因缘有二: 1)福不够; 2)戒不够。

●论发菩提心,把住四句:”众生慧命,系于一身。汝若不护,罪归汝身。“ 能如此,则法门无边誓愿学,众生无边誓愿度,应刻骨铭心。 ——摘自1965年在夏府开示。

●《北海晚眺 . 调寄长相思》
(一)
少年宫,五龙亭,处处歌声杂笑声,游船缓缓撑。
天边星,岸边灯,万点金光铺水明,船如镜里行。
(二)
湖边行,树边停,不觉林梢月已升,花香分外清。
风冷冷,雾冥冥,人语渐稀近二更,净园问阵铃。
(三)
园外行,路坦平,迤逦长街一串灯,光辉遍九城。
新北京,老北平,今夕荣枯互比评,相悬万里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夏莲居居士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