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极拳名称由来当中杨志英先生的几处观点
本来我对某人的帖子向来不屑一顾,但见到的是我所钦佩的一位太极拳史料的研究专家杨志英先生的作品,我也就忍不住打开来研读。看完的结果,我只能说:术业有专攻,杨志英先生虽有陈武二家的拳术经历,尤以武式太极拳的研究最精,但是对于陈式太极拳的沿革还是难免有所疏漏。
首先,杨志英先生说杨露禅所学并非一地一师一拳,关于这点我完全同意他的看法!但我相信从杨家拳当中招式名称内容的变化,陈家拳对杨露禅或武禹襄的影响绝对是非比寻常!
第二,杨志英先生引徐震先生的《太极拳考信录》里头郝月如先生的说法:「陈氏所传者,本为炮捶,非太极(拳)也」,应是郝月如先生并不知武禹襄与二甥曾编创「二路炮捶」,只因「二路炮捶」为李氏门内的秘传(见孙建国《李锦藩支系的几个问题》),如果炮锤与太极拳是完全不同的拳种,那为何武禹襄还要去编创一套以「炮捶」为名的套路?关于这点疑问,恐怕只有杨志英先生与孙建国先生研究讨论之后才有机会水落石出吧!
第三,杨志英先生说陈氏所习之拳震脚跳跃动作很多,与外界对于太极拳几个特徵的认知差别太大,因此认为陈拳后来接受革新,撷取杨武二家的风格成为现在看到的情况。我认为这种说一半对、一半不对,我以师从陈发科之父陈延熙,后随国民党移居台湾(时值1949年,)的杜毓泽先生的陈式拳架风格来看,其老架风格也是柔化为主(昔时武坛刘云樵先生也是称赞杜毓泽先生在柔化上别有造诣,因此亲自押送弟子徐纪先生到杜毓泽先生面前拜师学艺),之后的新架、炮捶则是以老架的开展转变至紧凑的进阶套路,这点与杨、武二家先从大架著手之后才可以学习后来更进阶的炮捶套路是一样的。至于为何陈照丕与陈发科为何展露刚健拳风而不像杜毓泽先生展现出陈式拳架柔化的一面,或许他们另有其他的认知与考量,我们已不得而知,但无法否认的是师承陈延熙的杜毓泽先生所传的拳架当中确实存在著柔化的一面。
第四,杨志英先生以金仁霖先生的文章作结尾,其中金仁霖先生提到陈式拳有一些比形意拳明劲阶段的练法还要明显的不良倾向,虽然我大概可以猜到金仁霖先生所谓的「不良倾向」是以某些拳派的风格来做标准,但是以我对某些拳派的了解,例如陈式拳所谓「指肚用力,四指并住,使指向手背微弯」、「震脚发劲」等,这些要求在八卦掌(穿掌)、八极拳(提笼换步)是基本中的基本,个人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良倾向」。如果杨露禅学拳是「不拘一格,不囿一师一派,博采众家之长,拿来为我活学活用。」的话,除非他另有考量,否则应该不会轻易把这些拳术特色断言为「不良倾向」。
赞成楼主观点,不少所谓的名家言论都是以自己门派作标准,往往看一套路就下结论,太极拳不得心法口授是很难看懂的。太极拳练法不是一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套路,是刚是柔,是快是慢是依各人情况而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