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飞霜 发表于 2016-5-18 09:47:27

练洪拳多年说说有关发力由何处而起一直以来有不同的二大派

有关发力由何处而起一直以来有不同的二大派,且都有依据及其道理。
一是力由地起:力由地而生,传于脚;腿;腰;肩,肘;腕手。
依据:后座力强,可将全身之力贯于最后一击的手或拳。反对方认为:力由地再续级传递到手这一过程太漫长了,且隐蔽性不够。(这样的发力在投掷项目中已广泛应用,如推铅球,标枪等已获认可是最佳的发力方式)。
二是力由稍节而起:力由手而起;再肘,肩,腰,腿,脚,续级传递,支撑于地。依据:出拳速度快,续级传递,也支撑于地,有同样大的支撑力(有根)。且可视所需如:小劲支撑止于肘肩;中劲止于腰胯,大劲才需地于支撑。这样快速多变,实用。
这在太极拳中的争论就最多,且二种练法均有高手。
本人洪拳,太极拳都练,觉得这样更适合于我:两头同时一紧(手,脚)对张连成人体内的一根棍,前可快速打击,后有强大的支撑。即在气喷发的同时,两末端同时起动,贯于一体。
这就视你个人的理解及喜爱而选择了,当然你也可采用由腰而起双向爆炸而发。其实很多时是你的感觉问题,只要你能做到快速发出整劲就是了!

丹田爆发,手脚双向输送也是很不错的发力方法。人体几(五)张弓,就视需要而发大弓或哪张小弓了。向前一支棍;回拉一根绳;左右横向变推拉。出拳手领肘;回拉肘领手;螺旋,杠杆,顺向能省力;接侧,发侧是巧劲……发力均需有支撑(根)。
这也是本人多年练洪拳及太极拳而有的其中的一些用劲体会,仅供参考。


也谈谈发力时肌肉的松 硬问题:有人说,洪拳的发力自始至终的需刚硬,即硬桥硬马也!也有人说洪拳是跟自己较劲,尤其是练静力时,将肌肉鼓得硬硬的,以示很有功力(力量),这是 很普遍的现象,认为这才是洪拳的特点。所以很多洪拳师甚至名师都很疆硬,这以教套路为主的拳师为甚。
一般外家拳更注重横练及肌肉的爆发力,易造成肢体疆硬。而内家拳则更注重于调动人体的内力整劲,主张松活。其实很多技击家都是内外兼修的,能将二者结合得很好。
本门洪拳黏桥短打就很注重二者的结合和运用,桥手相当的硬,但不疆,肌肉是不需要鼓得硬硬的,即可任由一般人的挑拨撩拉做到纹丝不动的,衡力是相当大的(混元力)。
本人打包的过程是松的,接触即是硬的,寸劲也一样。这样才能灵活多变,出击的速度快,且动能是mv的积,速度V的作用就可知了,实战时也不易疲劳疆硬。但这种松并非软,是外柔内刚的松,任何的接手都不会塌。太极拳的说法就是松活,且无时无处都是掤!


速度,力量,技法,应变,体能,抗打,心理等都是实战博击所必须的,需经大量的高强度训练,实战及总结而积累的综合能力。
有些人,只在网上搞了几本拳谱,记了些什么招式,空谈这样打来,那样破解,象大师一样学人教洪拳。本吧虽是一个畅所欲言的交流平台,但这也有些“意淫”洪拳了!就一“直桥”放定在他身前,任由其推拉扯拨,恐怕也动不了丝毫。还是脚踏实地的:学和练吧!
就算你是追求形体美感且健身的:刚猛洪拳套路,你同样需要刻苦的练习,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谁都知,但能否做到?学无止境,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AyNTIyOTY4.html
看看外国人都懂得怎样练洪拳

短桥寸劲是洪拳的贴身打法的常用的技手法之一,尤其是在黏桥短打洪拳中就是他们的强项。实战中是长桥(拳),短手都需兼备的,且都应能发得出整劲,就是视需而为了:小劲为手或肩肘手;中劲到腰胯,大劲才需周身整劲。寸劲也能开砖断骨,是可发出整劲的,这才是洪拳寸劲的高层功法(短桥都能发整劲,长桥就更加了)。
发整劲是不影响出拳发力速度的,(但不是力由地起的发力方式能做到的)。



阴阳法王 发表于 2016-5-18 09:47:38

洪拳短桥手,究竟长啥样子有没视频看一看呢

幻听i 发表于 2016-5-18 09:47:47

说得太好了

栀蓝 发表于 2016-5-18 09:48:42

格斗中谁干发整体劲?谁敢放松?最实用的还是短桥寸劲

幻听i 发表于 2016-5-18 09:48:50

前辈,我也是比较喜欢你所说的第二种发力方式的。

慕樱 发表于 2016-5-18 09:48:57

由脚踝发力,向上传至腰部,凭着腰的扭劲再向上发力,然后由臂至肘到出拳出力

颜离 发表于 2016-5-18 09:49:07

实际运用当中以上两者发力都存在,主腰胯,相当于勾机原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练洪拳多年说说有关发力由何处而起一直以来有不同的二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