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影 发表于 2016-3-9 08:24:25

武术的基础功夫 太极拳的技击发力

如何发力和如何传簇力量是任何功夫的基础。外家拳的肌肉紧张发力,就是用肌肉的收缩紧张变形产生并传簇能量,比如说弓步冲拳,用腰腿的肌肉紧张产生能量作用于地面,获得地面的反作用力,就是脚蹬地的能量,然后再通过脚腿、腰胯、胸肩、胳膊等部位的肌肉紧张将脚蹬地的能量传簇到拳头发出。所以说外家拳的发力实质就是以肌肉紧张产生并传簇能量。

太极拳的发力则是在肌肉不紧张的状态下,利用整个身体压缩旋转的变形取代每块肌肉紧张收缩的变形以达到畜发能量的目的,所以可以发出人体的整劲,就是人体所能发出的最大技击能量。

所以说,前辈大师探索并发明出太极拳的目的是为了发出人体的极致能量和力量,并不是先想出引进落空借力打力的技击目标后,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发明了太极拳。

但是太极拳压缩旋转的发力方式被发明出来后,前辈大师很快发现了这种发力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压缩旋转的发力方式不但可以传簇自身的能量,并且还能传簇对手的能量!换句话说,身体压缩旋转作用于地面,获得地面的反作用力后,地面的反作用力再被身体的压缩旋转传簇到手脚发出,这是压缩旋转对自身能量的传簇;在技击时,对手打在我自身身体上的能

量,也可以被我自身的压缩旋转所吸收吞入并顺着自身压缩旋转传簇到脚下,获得地面的反作用力后再被压缩旋转传簇发出,实现借力打力!
太极拳的这种可以传簇自身与外力的双重传簇能量的发力方式对于技击的作用是外家拳肌肉紧张发力所不具备的,肌肉紧张发力只能传簇自身能量,对于打向自身的外力,只能硬接硬顶,并且肌肉紧张使得整个身体形成一个僵硬的杠杆,承受外力打击能力有限。而太极拳的发力方式则对任何打向自身的外力都可以吞入自身体内并传簇到脚下,这种发力方式就好像是弹簧或气球,不与外力硬顶,而是吞入并传簇外力,使得打向自身的外力失去作用,唯一的效果就是被我所用借力打力。

前辈大师出于隐晦或保守的思维,将太极拳特有的发力方式而形成的引进落空借力打力的效果故意夸大,给人以太极拳很文雅的印象,却将太极拳巨大的攻击力隐晦不说,并且将真正的太极功夫只传承给子孙,传承给徒弟的都是外形动作。结果就是传承到现在,世人均认为太极拳是花架子。
其实太极拳发出的周身整体力量是肌肉紧张发力无法抗衡的,这也是太极拳被发明出来的原因。

肌肉紧张发力时,由于周身肌肉排列方向不同,不可能每块肌肉都能同时向同一方向发力,每块肌肉的紧张还会相互牵制,并且肌肉紧张的副作用就是僵硬,发力时需要空间距离,劲力不连续,肌肉需要频繁紧张等,以上这些就是肌肉紧张发力的弊病。

太极拳的发力则克服了肌肉紧张发力的缺陷。太极拳的压缩旋转克服了每块肌肉紧张的相互牵制和僵硬,能使周身同时在同一方向发出人体的极致力量,太极拳在肌肉不紧张状态下让能量在体内传簇,所以发力不需要空间距离,粘哪都能发力,并且太极拳的阴阳转换使得劲力连绵不断。

太极拳的特有发力方式决定了太极拳特有的技击方式。太极拳中有句话叫上下相随,指的是“通”和“满”。下是指压缩旋转产生并传簇下行能量,所以太极拳的发力起始于向内向下,这个下行压缩旋转的能量有二个目的,第一是产生下行能量作用于地面以获取上下贯通之力,第二是下行的压缩旋转可以吞入对手劲力并引带到脚下,以获取更多的上下贯通之力(自身加对手的下行能量)。上则是指压缩旋转产生的下行能量(加上吞入的对手能量)传簇到地面后,获得地面的反作用力,就是上下贯通之力,这时的上下贯通之力包括自身下行能量和吞入的对手能量。这时如果只将对手能量发出,自身能量继续周身运行,则是借力打力;如果将自身与对手能量全部发出,则就是太极拳原本的技击方式,即发出自身与对手的能量总和。

下为通,目的为了引带对手能量,上为满,目的为了发力打击对手。上下相随(还有许多这样的词语),听似简单的话,里面包含的内容无限。但就是这些常人看不懂的话,使得前辈大师的子孙们得到了真东西,却使得太极拳沦落为花架子。

玄鸿道人 发表于 2016-3-9 08:24:34

曾有幸修习陈家拳,勉强初窥发力门径,今拜读楼主大作有感,特此附和。

阿傩 发表于 2016-3-9 08:24:42

只要一扯内家外家,这内容就可以不用看

梦离葵 发表于 2016-3-9 08:24:50

汽车空档滑行是不是内家功力? 2档前行算不算? 40迈 算内家还是外家。 100公里时速撞人算外家么? 汽车本身质量没任何改变,只是速度变了,就要被分类,那 如果按照速度来划分内外家, 那内家功力的汽车 打不过外家功力的汽车,因为它太慢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武术的基础功夫 太极拳的技击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