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言 发表于 2016-2-21 10:07:39

武术擂台搏击技战术浅析 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

4月18期的武林风,最后两场比赛让我印象深刻,一场是女子选手龚艳丽对决英国女选手,还有一场是大胖唐飞的比赛,这两场比赛都是鲜明的运动战VS阵地战。
龚艳丽那场比赛,对手身高臂长腿长,而且步步为营式地顶击,给龚艳丽造成很大压迫感,但龚艳丽充分发挥了运动战,在运动中游击,很多成功的得点,尤其直线腿法,而且由于游动路线不定,对手无数次击空,因此,龚艳丽利用运动战在攻防上都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但也有可以进一步改善的空间,譬如直线腿法阻击且控出了空间,但缺乏强有力鞭腿的补进,这样的机会浪费了不少,还有就是运动中大多是走步(当然这跟选手体重体型等有所关系),缺乏灵活的跳动式步法,因此,游动效率还不高。
唐飞那场比赛,令我印象深刻的反而是英国选手,他虽然近190cm的身高,但步法却灵活机动,唐飞虽然尽可能伺机重击,但游动中的对手几乎没有被着实重击到,因此,这场比赛仍然是一场成功的运动战范例。
说到运动战,我仍然想强调下步法。现代擂台搏击大多是吸收拳击的“跳动式”步法,而传统中国武术大多步法是“走动式”,差异与各自诞生于不同的空间有关。
中国武术的步法大多诞生于诸如战场、校场等开阔空间,技术特点偏于大开大合,即便到了短打阶段,也是遵循“一招制敌”或“一击必杀”等原则,若速战效果未达到,双方或其中一方都会以闪转腾挪拉开距离,因此,大空间搏击导致中国武术的步法以“走步式”为主;而拳击的“跳动式”步法则相反,它们产生于擂台小空间搏击,绳圈限定了范围,也直接决定了搏击双方的距离以中近距离为主,在这样的空间围度,跳动式步法是灵活移动的更好选择。
综上所述,搏击擂台上吸取拳击的步法是非常必要的,用鲁迅先生的话叫“拿来主义”,除非你有较高把握能硬桥硬马将对手KO,否则请游动起来。
注:个人感觉,若双方距离三步及以上距离,可以“走步式”,一旦距离在三步之内,立马调成“跳步式”。



4月19期昆仑决,几场比赛各有可反思和汲取经验教训之处。
第一场,刘明志对决巴西选手。首局试探还算可圈可点,第二局,在对手大腿已遭重创的情况下,刘明志仍然被动于对手的节奏,实属战术不得当,泰式慢节奏且大腿遭重创的对手此时显然不具备高频率快节奏攻击能力,无论是腿、膝还是拳,仅倚绳圈做单发动作,这个阶段是“以快打慢”的最佳时期,但刘明志显然没有抓住战机,以至于对手利用局间休息,大腿有所恢复后,在第三局后半段几乎彻底扭转被动局面。
第三场,闫西波对阵日本选手,这场比赛是游动中突进快击的经典成功案例。游动既为保持安全距离,也有诱敌深入的策略,然后突然一个突进上步刺拳,接着就是拳法组合密集阵攻击,完胜!
第四场,姜春鹏对葡萄牙选手。姜春鹏用血的教训证明了“硬碰硬”的风险性和“击而不游是冒险主义”。同样硬碰硬,但对手的组合显然比姜春鹏多,而且移动中,姜春鹏是被对方带着走,被KO不是偶然的。当年,拳王阿里以“蝴蝶步法”所向披靡,他的对手都觉得,阿里突击一打一个准,你反击时却拿不准打不着他。所以,移动本身是具有攻防双重属性的。
其余几场MMA比赛,几乎都是地面降服结束,地面技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个人感觉,MMA选手仍应重视站立技术,吴昊天虽然战胜了俄罗斯选手,但我在武林风看过他在英国站的站立比赛,他的站立技的确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其实,如果大家看看当年克罗地亚战警米尔科·菲力浦维奇鼎盛时期,利用犀利的拳腿和灵活的移动,无数次破掉擅长地面技术的选手。

“胡亚非请慢慢飞,小心前头带刺的玫瑰”,号称“双飞王”的胡亚非5月2期武林风惜败于澳大利亚选手。
其实腾空动作预兆性是很大的,在佯攻配合下或对手判断意识下降时“出奇招”倒也可以,但若赤裸裸腾空单发,既难奏效,又浪费体力,且易暴露空当。其实不仅腾空动作如此,大多腿法都或多或少具有一定预兆。
因此“奇正虚实”是发招时必要的战术意识(对手劣势,直接密集攻击便能解决战斗的情况除外),譬如在刺拳的掩护下,突发后手重拳,要比单独后手重拳更具突然性;同理,在拳法组合后,突发重腿,要比单独腿击更具隐蔽性。就如传统武术经常强调的“拳打人不知”。
战术上讲“奇”,但动作本身的速度和力量也非常重要,“瞻前顾后拳和拖泥带水腿”都是发招大忌,结合灵活移动,攻的快,闪的活,我打你不知,你打我不着。战术“奇”加技术“快”便成就“奇正虚实”应达之“生冷迅猛”之效。


5月3期的昆仑决,哈萨克斯坦“笼斗”之战,的确精彩。不过,个人感觉,对于MMA选手,站立技术还是不应被忽视。
不能否认,地面技术的实用性和全球风迷度,但国内很多选手练习MMA后,站立技术好像明显不是那么专业了,尽管有些还是散打出身。如果我们看过克罗地亚战警米尔科以前巅峰时刻对决地面技选手,会发现,米尔科用灵活移动和犀利拳腿破柔术高手的成功战例很多,还有康李等,也是如此。
擅地面技的选手,首先倾向于将比赛拖入阵地战,这样容易捕捉把位,然后就需要很好的摔法,摔法得手后就可发挥地面技选手擅长的擒拿的绞杀技了。为什么不能忽略站立技术呢?就因为擅地面技选手大多空当在战力状态时出现。假如对手擅地面技,毋庸置疑,你更须站立状态下解决战斗;如果你自己擅地面技,仍然不该忽略站立技,因为这样才能避免未进入地面前,最大程度减少损失且创造战机。
擅站立的选手必须是步法灵活,拳腿犀利且过硬的,用运动战破对手阵地战企图,如果散打出身更好,即便对手抓了把位,你也有防摔和摆脱的技术;拳法既要有速度,也要有力度,总试图抓对手把位,容易手置过低,此时,用快速有力的拳法快进快出游击,效果很好,那么腿法呢?腿法是有预兆性的,如果被对手接腿摔进入地面,显然不利,因此,腿法必须在拳法“两扇门”下“快、冷、重”地发出攻击。总结起来,就是以快破慢,以动制静,要知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MMA比赛中,擅站立技选手对决擅地面技选手,个人感觉注意以下几点:
1 主动进攻比防守反击好
因为擅地面技选手在对手非进攻状态下容易下潜和寻找把位。
2 快进快出防止对手缠斗
如果过于近距离恋战,容易被对手抱住拖入地面。
3 拳法快准狠腿法快冷重
拳法在MMA中很重要,一是因为拳套薄,一旦击中,具有杀伤力;二是因为试图下潜的擅地面技选手,容易无意识手置过低;三是拳法步法容易配合,灵活机动;四是拳法可以为腿法做掩护,在拳法的两扇门后,腿法快、冷、重地进攻对手薄弱环节,避免了单独使用腿法时预兆性强的弱点。
4 运动战比阵地战好
除非你能硬桥硬马地十拿九稳地降服对手,否则还是打运动战,步法灵活,控距准确,攻防机动,这样擅地面技选手不容易抓住你的把位(在农村的小孩都抓过鸡,鸡左右灵活跑动,总不易抓到),当他直线扑冲落空瞬间,恰是空当暴露之时,且消耗体能较大。


灵武子 发表于 2016-2-21 10:07:56

其实中国传统武术的攻击方式多样,主要是在擂台上能打出自己拳种的风格。要不练了半天一打起来还不就是散打?

云绾兮 发表于 2016-2-21 10:08:04

只有通过擂台赛才能把真功夫留下来,把花拳绣腿淘汰掉!如果可能的话,应该研究制订适合中国武术擂台赛的比赛规则,设计中国武术特点的擂台规格。让中国武术的各种技法统统发挥出来,打出自己的风格!

轻叹繁华 发表于 2016-2-21 10:08:13

真打起来还有一个换字,以我轻伤换你重伤,以我重伤,换你的命.天朝武学始终是以保全自己为核心的.

沧澜钓客 发表于 2016-2-21 10:08:35

学习!学习!

畚笞 发表于 2016-2-21 10:08:45

哈哈这不纸上谈兵么。取消对散打这种落后于国际擂台格斗的失败东西的保护,全面开放商业搏击市场,与国际完全接轧同步。不要在乎原有散打竞技体制下的那些官帽子和工作岗位,来一次大改革以我们的人口基数和综合国力,几年时间就能追上世界一流水平。

臧易青 发表于 2016-2-21 10:09:08

许多中国选手存在第三局陷阱,体能不支,后继无力。这种情况,除了要强化体能训练和提高体能分配合理性,还要注意加强呼吸调整的训练,不妨借鉴传统武术常提及的“吐纳法”。其实吐纳法并不神秘,就是吐出肺中气体,每次吐气有力而彻底,如此每次吐完气,鼻腔会本能深吸一口气,从而充分吸入氧气,如果在长跑训练中,你每隔几步吐纳一次,会发现呼吸被调整得比较均匀和平稳,而且氧气补充比较充分,大家不妨试试,或许能打破中国选手的第三局陷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武术擂台搏击技战术浅析 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