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门派太极拳杂谈 不喜匆喷
一家之言,见仁见智。只说不论,有缘者得!太极拳杂谈
杨露蝉的拳,传自陈长兴,陈传自蒋发,蒋传自王宗岳,王宗岳师传无可考。王著有《太极拳论》,至今仍是太极拳之最高经典,其拳名为“十三势长拳”,因其所著而后有“太极拳”之名。此拳与陈家的拳(现在叫陈式太极拳,以前叫炮锤)不是一回事!后人以为陈长兴是陈家沟人就误以为其术是陈式太极拳,大谬矣。后杨至北京扬名立万,陈家亦有到北京传拳者,众人见两家之术差异甚大,殊不同类,甚惑不解,遂传杨氏改拳之说,又谬矣!杨氏之拳术本来有一整套循序渐进的分类练法,即从开展到紧凑,由松展到刚柔,由招熟到懂劲。大概是中架到大架最后是小架,其中还有提腿架、加手等等,无非侧重某方面技法的练习而已。最后,小架才是杨氏太极拳的终极功夫。现在流行的杨澄浦85式杨氏太极拳,其实是杨澄浦为了全民健身而作为拳操推广的以杨氏入门练习架——中架改编的,其中最主要的改动是取消了练气的因素,改成了完全依靠姿体的平衡行拳的练法,经过这么一改,就使得没有练过任何基本功的人,也可以直接学习和练习套路,达到健身的目的,这套拳架也因此广为流传。外行不明就里,以为练好这个就是杨家的真功夫了,以讹传讹,以太极操为太极拳者,由此而始!从推广太极拳和全民健身的角度看杨澄浦功在千秋,但是对于真太极拳的传承的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撇开85氏不说,以它的原型传统杨氏太极拳中架作为杨氏太极拳的代表来讲,杨氏太极拳与武氏太极拳同出一源,内功、身法、手法都是一样的,但是为什么拳架看起来也有较大区别呢?两个原因,一个是对基本功的要求不同,武氏太极拳要求桩功基本要达到太极拳入门的程度才可习练的,练拳架纯粹是为了增长功力和熟悉技法,是功成架。杨氏太极拳中架,是杨家的入门拳架,是练习架,本身就有打基础的性质,因此对基本桩功的要求不太高,特别是对松腰、开胯、松肩和气功的要求相对低一些,而是通过拳架的练习来提高这些基本功。也由此而有了第二个原因,武氏太极拳的拳架,讲究“腰为纛、气如轮”,“腰为车轴、气如车轮”,气存命门,每一势都是从“气由脊发”开始到气敛入骨结束,腰轴是行拳的核心,全身围绕它来运动,所以拳架看起来中正大方、平稳有致。杨氏中架,因为初学者腰胯功夫有限,虽然也是以腰胯的松紧开合来引动拳势,但是周身协调一致运动的所围绕的中心点不是腰,也不是只有一个,杨氏太极拳称为“力点”!这个力点,在进退顾盼转换虚实的步法时是实腿的脚跟,中定时是手法的终点,就是接打的哪个点。每一个招式全身各部位都分别协调一致的依次围绕这两个点转太极圈,叫做“乱环”!看起来很复杂,也很优雅。
但是杨氏的终极功夫——杨氏太极拳小架又不同,那个是高手的功夫架,我不好评价,简单说,高手周身一气,已经不需要运气行气了,拳架走的是纯正的内劲,是内气的鼓荡。
吴氏太极拳,其实就是杨氏太极拳小架!是小架慢打。也经过改编,以尽量降低进入的门槛。但是基于它的出身,吴氏太极拳实际上是最难学,对基本功要求最高的太极拳!目前练吴氏太极拳之所以也大多数都是太极操,并不是像杨氏那样因为改拳,而是因为绝大多数练习者其实都没有真正认识它的出身意味着什么,都过于小看这套拳了!吴氏的基本内功与杨氏、武氏没有区别,但是它的打法、身法对内功的要求更高一些。从“气分阴阳”这个角度来区别的话,武氏四六分,杨氏三七分,吴氏二八分。更核心的区分,杨氏大开大合侧重于伸筋拔骨、练肌肉骨膜里面的卫气,吴氏松柔圆活,侧重于练经络营气,武氏取于二者之间。从养身角度讲,吴氏氏最好的,事实上吴太极拳名家多长寿者。
陈氏太极拳:讲究气沉丹田、劲气合一,劲、气皆发于小腹丹田,以“缠丝”手法发劲形于手指,以丹田内转带动全身整体圆转运动,势势皆可发劲。丹田内转,称为“拿住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这是陈氏独家练法,不可仿效。功夫低的,用腹式呼吸;功夫高点的,腰胯够松了,练逆腹式呼吸,转前、后丹田小小周天。陈氏太极拳无论内功、身法、手法、拳架和技法均与其余各家有本质区别,将陈氏拳法与其余各家混为一谈的始作俑者是唐豪、顾留馨。
从目前的流传情况看,血统保持得最好的是武氏太极拳,主要原因有几点:1、武氏太极拳是其创始人武禹襄功夫大成之后,根据王宗岳的拳论和自己的实践,按照纯正太极拳的功法创编的套路,据说到他去世时都没有完成,之后由其后人李亦畲补全。所以武氏太极拳只有一套,没有渐进的各种不同的套路,练成了就是,练不对就不是,后学者不容易走偏;2、武禹襄是读书人,有文化,因此他能够在没有师傅的情况下参透太极拳功夫的本质,并且将其用文字阐述出来,李亦畲也有论著,这就给后人留下了充足的理论指导和规范,后学者有路可寻,也有标准参照。3,武氏向来以书香为本,不是以拳立命,所传不广,多为至亲,因此反而更能够保持纯正。
武氏太极拳讲究气敛入骨、气贴背、气存命门,行拳是起、承(沉)、开、合,用意不用力、以气运身,交手讲究气由己发、力从人借、舍己从人。双手各管半边,互不逾越,腰腹中正,动作简洁圆滑,全在内气转换
真太极,从起势开始,“动之则分”,直到收势,以气运身一气贯穿,所以叫“长拳”!
真正的太极拳,是不具备向大众推广的条件的,太难、太复杂,难练更难教!这是中华武术的皇冠上的宝石,不是平凡之物,岂可轻易而获。
我说陈氏与杨氏不一样,没有褒贬的意思!内家拳都有内功,各家不同。陈、杨两家的拳从内功、身法到招式拳架都不同,杨、吴是一家,武、孙同源。杨氏与武氏的拳,内功和身法是一样的,只是运用技法和招式有小许区别。把这些关系弄清楚,我只是想提醒习练杨氏、武氏的朋友,不要急于求成想显示武功,去参照陈氏一些发力、练力量的练法。陈氏拳法见效快,看得见,这是它的长处。两家功法不同,不能比较,也不要去争高下。功夫有高低深浅,拳法没有。练拳为了强身健体,不为争勇斗很。
历史终究是有一定的事实依据的,古人诚,不我欺!前辈高人重德惜名,他们可能会密技自珍,但绝不会说谎骗后人。杨露蝉号“杨无敌”绝不是假的。练拳修道,以信为先,所谓“信为道门”,不知道的东西,最好先不要怀疑或否定,这个跟搞科研不同,科研是探索人类未知,练拳修道是学习前人经验,搞科研要有怀疑精神,学习则相反!首先至少应该相信前辈大师们的论著是对自己所知所见所为的实话实说;其次得弄明白前人说的是什么意思,做的又是什么;然后再去学习、探索、实践;最后如果你做到了前人所说的境界,那才有资格去去评价前人的技法。
真想学太极拳,争论是没有意义的,你入门了,自然会看得懂,明明白白的!你自己还没有体验之前,两个字“学习”!刚开始没有分辨能力,不管对错都是别人经验,了解都是有帮助的,逐渐就可以去伪取真了。但是终极目标不能错:入门以《十三势行功解》为准,终极目标是《太极拳论》。
我认为了解各家太极拳的历史传承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谁家血统正,其实各家有各家的好。说这些,主要目的是帮助我们分别各家功法的异同,不要混着练
内丹功是道家的静功: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但在此之前有个前提,就是“筑基”!打基础,先要练到“精满、气足、神全”后方可练丹功。这个“筑基”里面有一种练气通经络的动功叫做“导引”,就是通过呼吸与姿体动作的配合引导内气循环周身,这个就是太极拳的前身!后人在此基础上,加入“掤捋挤按采裂肘靠”八法和“进退顾盼定”五步这些接劲、发劲、腾挪的方法,合称“十三势”,再收集武术中一些注重巧劲的招式编成套路来演练这个“十三势”,就是后来所称的太极拳!真的太极拳,从起势气敛入骨后,气遍周身不稍滞,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直到收势气沉丹田,要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所以称做“长拳”。
丹田有很多说法,通用的说法,丹田位于脐下小腹处,在任脉上,人自然放松站立时,脊柱呈生理弯曲,人体的重心在此,内气也自然存于此。但是练气功、丹功和内家拳的,下丹田不是这里,而是在腹腔内中脉上,又称“玄关一窍”,中脉打通后阴阳二气自然交会于此,“凝神入气穴”指的就是这里。太极桩站好了,脊柱松直了,重心就会转移到这里。
“抟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这是《道德经》里面与太极拳关系最近的论述之一。什么是“如婴儿”?婴儿在尚未学会直立行走之前,其体形仍保持着人类先天的体态:脊柱松直、盆骨松开、下肢罗圈,而且筋松骨柔,内气充盈(我们看见婴儿胖嘟嘟的,是因为婴儿身体里面含百分之80以上的水分,不是脂肪。内气就是身体里面的液体),所以“骨弱筋柔而握固”,“终日号而不嗄”,整天哭也不哑,因为有水滋润。抟气致柔,就是通过练气,长筋腾膜、易筋洗髓,使身体回复到如婴儿般松柔的状态。这是道教“导引”术的最早论述之一。“抟”就是“敛”、“聚”的意思。太极拳要求提顶吊裆松腰落胯,就是要把脊柱松直,还要“如意胳臂罗圈腿”!说白了吧,太极拳,实际上就是把我们人类未直立行走之前的四肢爬行的先天姿态,站起来动。太极拳就是把自己练回到野兽状态:野兽的筋骨肌肉、野兽的运动方式(站起来的)、野兽的呼吸方式、野兽的身体状态!所以叫做先天拳——我们直立行走之前的状态。熊径鹤伸、形如捕鼠之猫。
人类从四肢爬行进化到直立行走,改变了我们先天的体形!其中最严重的,就是挤压了我们的脊椎使之弯曲:我们的双腿站直起来向上一顶、上身重量下压,裆胯就被夹紧,脊柱的最尾端本来自然向前弯曲的尾闾被向后挤,骶骨后翘,臀部就撅起来了;腰椎瞬即被挤压向前弯曲;后仰的腰椎和下半截胸椎把下面几条肋骨向上翘起,挺起了整个胸腔;为了不仰倒,背脊自然躬了起了;这一弯躬,把十二根肋骨上下挤到了一块儿;接着一抬头,颈椎也弯了。撅臀、弯腰、躬背、曲颈、仰头,这就是我们的脊柱!更有甚者,本来支撑身体的前肢,反过来成了脊椎的负重,肩胛骨压在五根肋骨上,连同肌肉、韧带一起把这几根肋骨锁在了一起,与之相连的脊骨从此动弹不得!松展脊骨,最难最关键的,就是这部分。很显然,要想展直我们的脊柱,我们需要做到收臀、直腰、拔背、竖颈、顶头,把前突后弓的部位归中。由于弯曲的脊骨是我们的常态,约束脊骨的筋腱肌肉总体自然也就这么长,因此即使我们俯下身来使脊柱不受垂直挤压,它也不能自然地松展。但是在这种姿势下,整条脊柱就好像一条弯曲的有弹性的鞭子,我们可以通过特殊的动作,让它伸缩曲直,这就是“肖氏龙形搜骨”。太极拳“入门先站三年桩”,一是练身法,核心就是脊柱;二是练气通经络,气遍周身。
内气就是人的体液,简单说就是身体里面的水,人人都有,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中医讲内气有四:宗气、卫气、营气、元气。大体元气存于中脉,上、中、下三个丹田内,是支撑我们生命力的本源;营气存于经络,滋养五脏六腑;卫气存于肌肉、骨膜、关节中,保卫身体健康;宗气,简单理解就是呼吸之气,呼吸运动是内气运行的主要动力,如同心脏之于血液循环。太极拳打对了,长筋腾膜通经络,一动无有不动,气遍周身不稍滞,营气走经络,卫气走肌肉骨膜,宗气与之完全协调一致,呼吸开合。最后气沉丹田,“凝神入气穴”补充元气,元气只能补不能练。打哈欠、伸懒腰、打冷战,这些我们不能控制的的动作,其实就是我们的身体自行调节内气的本能行为,内气就是体液,一方面它需要不断的循环代谢,另一方面它必须按照我们身体的需要分布周身保持均衡。在运动中这两个方面都可以自然协调,但是如果长期保持一定的姿态就有问题了,我们的本能会指挥身体做这些动作来调气。太极拳就是把这些本能的动作练成由我们意识主导的行为,以气运身!初学者所感觉的气感,就是体液在身体里流动对身体组织产生的压力变化,并为我们的神经而感知。姿势对,体够松的话,这种压力会以波的形式传递。当然练拳不只是这种粗放模糊的气感而已,真太极是实实在在的以气运身,“腰为纛、气如轮”,绝非虚言!
我们的身体如同一个封闭的水容器,除了骨架支撑,里面还有压力,一般我只知道血压,却不知道血管外面还有液压与之平衡。血液靠心脏搏动运行,体液靠什么循环呢?两个:一个是呼吸产生的压力变化形成的动力,一个是肢体运动产生松紧张弛。由于体液的流动和循环与呼吸密切相关,所以称为“内气”。一般情况下,体液运行都是局部的,太极拳通过肢体的特殊锻炼,做到周身一家,一动无有不动,把所有因素整合起来,呼吸、肢体运动和体液流动做到协调一致,就能够控制体内压力的变化和传递,以气运身。
"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这个问题复杂,但是它所依据的终极拳理是:太极拳以气运身,肌肉放松不用力,所以行拳基本关注三个因素:骨、筋(经)、气。骨头节节沉下去,关节就节节往上松开,内气就节节上行,反之亦然。原理就是“水往低处流”,注意,这个“低”不只是高低的低,主要是“低压”的低!身体哪里松开,体液(就是内气)就会往哪里流注,这就是太极拳“以气运身”的原理!
真正“用意不用力”,那是太极拳至少到“懂劲”阶段才做得到的,招熟、懂劲了,全身通透了,“气遍周身不稍滞”了,才可能做到“意与气合”:以意行气、意到气到、以气运身。简单讲就是举手投足行拳走架不是靠惯常的肌肉力量,靠的是内气的聚散开合,科学理解就是体内液体聚散、流动产生的压力变化来催动肢体的运动。这种运动方式不是我们的习惯所能理解和感悟的,所以叫做“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不用力是行气的必备条件,肌肉关节紧体液自然不能通流。从技击方面讲,“用意不用力”才能够意到身到,指哪打哪,高手对决瞬息之间不能去想身体的各个部位如何行动内气如何运行。所以拳论有云“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
气就是组织液,聚起来就产生压强,叫做“抟气”。“抟气”入脊骨后再运走周身,此其一,其二,如果受到外力挤压,这个外力会在此其中以波的方式传递,拳家能够引导这个压力的传递,叫做引进落空。再转回来还给对方,叫做“合即出”,有句拳论讲得最好:“如皮燃火(引进落空)、如泉涌出(合即出)”。抟气走周身,能够感到明显的压力变化,气到就掤起来,气过就收缩。如果经络尚未打通,受到外力打击时,内气被挤压过这些不通之处,会沿经络路线挤压周围神经,有的地方会产生如同被电击的感觉。
太极拳与大多数内家拳的区别是“以气运身”“气遍周身不稍滞”。大多数内家拳内劲发于丹田,只有太极拳要气沉涌泉。气走末梢,过掌心脚底,走阴面:营气走手足三阴,卫气与之偕行走内侧肌肉骨膜,从末梢回腰背“敛入脊骨”,营气走三阳,卫气行外侧。
我练太极拳没有任何意想、幻想的东西!身体就是身体,气就是气,身体哪里松开气就往那里流注,气聚哪里哪里就膨胀。身体之外,没有什么“气圈”。 太极拳起势气从丹田出发,收势气沉丹田没错,这是我们从自然站立进入行拳身法最后又回到自然姿态的必然,但是气从丹田出是敛入命门脊骨,之后整一套拳打下来,每一势都是“气由脊发”起、承、开、合后又收回脊骨,循环往复连绵不断,底气存命门。
如果没有打通大小周天就想练精化气,练内丹功,的确是有危险的。练气功,不管那一门,最正确最安全最保险的练法,就是先打通奇经八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任督二脉、带脉和中脉。因为奇经八脉主要作用就是存气和调气!在此之前,千万不要强聚气,气存哪里都不行。一句话,先会散气、调气,再练聚气。先把筋骨关节都松开,是第一要事。松到像熊、像猫那样,猫之所以有九条命,三楼跌下不伤,就是因为筋骨关节够松,全身灌满组织液(内气),如同液压避震器。太极拳就是要把身体练成液压避震器,才能“只化不让”“引进落空”!练功得一步步来,练不到,告诉你你也不能准确理解的
虽然练功是周身一体的事情,但是在初期,没有人身体是均衡的,也不可能是完全通畅的,十二正经本来是通的,完全不通就出问题了。但是练功所要求的“通”,与常人的“通”是有程度不同的,就因为十二正经通,但是达不到练气要求的通畅,所以如果没有奇经八脉的调节,盲目练气,就会有在十二正经中滞气、逆气的情况发生,就是出叉子了,走偏了。奇经八脉普通人是完全不通的,需要练功来打通。奇经八脉,医家讲的是冲脉,练丹功,练的是中脉,贯通上、中、下三丹田,下起于会阴,上达天门(注意,不是百会穴),龙虎交会、凝神入气穴等等,都在这条中脉上。
太极拳以内功为基础、核心,以“十三势”为技法,以套路来练习,以散打练实战。
静桩,是双脚站定不移动的桩功,有身法八要,有起、承、开、合,也有外三合,如太极拳的起势和收势。动桩,就是“动之则分”:气分阴阳、 体分虚实,有进退转换,有往复折叠,内外三合,做最基本的最简单的以气运身。你可以上百度视频看看武氏太极拳翟维传的桩功教学,至少外形是那样子。能够做到以气运身了,再练习“掤捋挤按采裂肘靠”八种手法和“进退顾盼定”五种身法,这些都是桩功!练好了,太极拳的基本门道你就算会了,把这些东西运用到套路里面去,一套拳顺顺利利练下来,才算学会太极拳了,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三年,叫做“入门先站三年桩”,也有快的,那得遇到明师,自己有天赋有用心,一年半,李亦畲拳论有“一年半载,可施于人”。
太极拳身法八要里面有“涵胸拔背、松腰落胯”,做到了,自然涵胸收腹!你使劲呼气,把底气也呼尽,腹部自然收敛,就是这个状态。但是如果你还做不到松腰落胯,你就没有办法保持这个状态。拳论云:“腹胸松净气腾然”,才能气敛入骨。
腹部开合,是陈氏太极拳的练法,叫做“丹田内转”、“拿住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杨、武、吴练的是“气敛入骨”,武氏太极拳讲得更明白:“气存命门”!这里边区别很大,不可不知。
太极拳不是正圆,也不是螺旋,是“8”——无穷!注意,这个8不是平面的两个相连的圆,而是一个立体的扭曲的圆圈,中间没有交叉,两个圈实际上是两个半圆,一阴一阳,一进一退、一开一合。伸出你的拳头,旋转腕关节转这个8,你会发现半圈外旋手臂会回抱,转内旋半圈手臂会向前伸。太极拳以每一节骨头为单位协调一致的都转这个8,叫做“周身无有不太极”“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
向前伸出你的右手,然后放松,让肘关节坠下去,手臂就会形成自然弯曲,松肩沉肘,握拳,手心向内偏上朝着脸,虎口朝外。先做内旋:按顺序从拇指到小指依次伸展手心这一面,拳头逆时针转动,掌心会顺次向上、左、前、下转动一个向前伸展的半圈,转到生理结构的尽头,不要停!伸展小指外侧,然后依次从小指到拇指伸展手背面,顺时针转拳头,这是一个向内回收的半圈。这是我们先天的生理结构决定的,陈氏的“缠丝”,杨氏的“抽丝”都是这个,我在《肖氏龙形搜骨》(一)里面有个比喻“抱回来、捧出去、扔掉它”。整个手臂分4节:手(拳头)、小臂、大臂、肩(胛)锁(骨)。在整个手臂松展(注意松展不是用力抻直,是松肩沉肘自然弯曲的状态)的前提下,这四节的每一节都可以跟着拳头一起转“8”字,这就叫“旋腕转肩”。
同理,腿脚也是同样这样转,叫做“旋踝转胯”!手脚同时一起这么转,就是“外三合”,左手与右脚合,右手与左脚合!全身一起转,就是传说中的“乱环”!最难的是转胯,其次是肩。当你的左右两边胯能够各自转这个“8”的时候,你的基本功就算到家了,再加上“练气”的内容,你离入门就不远了。
盆骨不是一块,是两块!开胯实际包括两个部分:开前胯,开后胯. 开前胯是松开髋关节,而开后胯是松开骶髂关节. 髋关节由髋和股骨头组成,是人体最大的关节,具有负重,将上肢重量传达到下肢的作用,使下肢做出前伸,后屈,内旋,外展的动作,并具有吸收,减轻震荡的作用,开前胯就是使这部分组织能放松。 骶髂关节,是个滑膜关节,俗称假关节.由骶骨和髂骨的耳状面构成,整个关节呈后内向,关节间隙非常窄,表面上有很多的凸起和凹陷,使得两个关节面镶嵌密切,周围附着强而有力的韧带,所以骶髂关节的稳定性非常大,也就是说这个关节是不会动的.平时这里也运动不着,于是乎开后胯就要比开前胯困难了.有句话,叫做“平胯”!在正确的桩功下,股骨头两边的拐7做到相向平直相对,像有一根轴穿过胯骨一样,这个状态下,胯骨和股骨才能各自自由旋转
有句话,叫做“平胯”!在正确的桩功下,股骨头两边的拐7做到相向平直相对,像有一根轴穿过胯骨一样,这个状态下,胯骨和股骨才能各自自由旋转,你自己去琢磨吧。尾闾前兜,叫做“吊裆”,这个和“松腰落胯”“裹裆护肫'是统一的动作。要做到这些,先练开前后胯,做到“平胯”!在正确的桩功下,股骨头两边的拐7做到相向平直相对,像有一根轴穿过胯骨一样,这个状态下,胯骨和股骨才能各自自由旋转,盆骨有这根“轴”,就可以自由的前兜后落了。
太极拳周身一家、身随气动,腰脊为一身中轴,必须始终保持松直,除了上下松紧而外,既不能前俯后仰,也不能左右歪斜,更不能扭转(整个身躯自顶及裆皆是如此)!!身体随两胯关节转动,胯由踝转,即拳论所言之“旋踝转胯”是也!
内气是实实在在的在身体里面流动的,营气走经络,卫气走肌肉骨膜,真实不虚。其实对于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古人要比我们了解的更透切,虽然表述的方法不同,有太多神秘化的东西,但是它的本质是真实的。中医就是从道家的气功发展起了的,古时的名医如扁鹊、孙思邈、张仲景之流都是道家人物。练功的人对自己身体的感知,远比现代西方医学对尸体的解剖要真实可靠的多!可惜现在的中医都不练气不懂气,快失传了!在学校背几年医书、药方,就以为自己懂中医了,还到处拿西医的知识来批驳那些练气功、内功的人,真是可笑之极!
大家通常看得到的推手,基本上都只是一些格斗技巧,不是真正太极拳的化、打。所以都有一个非常普遍的疑惑,就是:推手和盘架子看不出有什么关系。真正太极拳入门了,桩功、拳架、推手、散手全是一回事,只是练习的侧重点不同而已。站桩练内功,盘架也是练内功,推手散手练习如何用内功,也是练内功,本质上是一回事
我练拳只为我自己,为了身体健康,到死那天都不用别人照顾,好好活、好好死,如此而已
太极拳就是太极拳,没有养生和技击两种。但是练习太极拳却可以有两种不同目标追求,追求养生和想成为武林高手,在练习上侧重点是不同的!打个比方,走路是非常好的健身方法,如果你能够以竞走的姿态、松腰落胯放松的快步走那就更好了!但是如果你天天都像田径比赛那样拼命的竞走,对身体只有伤害没有好处,年轻时身体旺盛感觉挺牛,年纪大了毛病就会来。 “命意源头在腰隙”指的是气存命门、“气敛入骨”、“气由脊发”,所以称“源头”!胯骨的力量,实际上就是会阴肌群松紧开合之力。这个力不是太极拳直接作用于对手的力,但是它的重要性其实远比作者所知的还要重要:会阴肌群的松紧是行拳中控制躯干部分筋骨松紧开合的核心动力,内气的收发、呼吸的配合都以此为原动力。大家都知道太极拳“不用拙力”,那什么力不是“拙力”?四种:1、会阴肌群的松紧、2、旋踝转胯、3、旋腕转肩、4、舌抵上颚。这些力不是用来打人的,是用来行气运身的!!
逆腹式呼吸其实不准确,应该叫做命门呼吸。这个只是基础,太极拳是“全呼吸”:依次松腰落胯命门呼吸、涵胸拔背肋呼吸、竖项立顶鼻呼吸,都有。
每天熊爬30分钟到一个小时,就是像北极熊那样爬,注意几点,1、手掌、脚掌自然放松,重心落在脚后跟和掌跟;2、舌抵上颚松脖子,低头爬;3、松肩、开胯,松腰脊。4、手脚自然弯曲,不要紧张挺直。专业术语叫做“熊径鹤伸”,好过去练太极体操。 推荐看看《肖氏龙形搜骨》(一)(二)。
抟气致柔,能如婴儿!所有由于年岁的增大、生理机能衰退而导致的疾病都可以避免、可以克服、可以自愈,如婴儿一样松柔、气血循环通畅、水分充足的身体是不会有这些毛病的。
不练气,没有内功的“太极拳”,无论你姿势如何正确,膝关节都是常规受力,日久必衰,人老膝先老,自然而然的事。真太极拳,周身无处不太极,膝关节同样转太极,循环松紧,气通往来,不仅不会伤,还能够使旧伤痊愈,越来越好。
所谓“喉头永不抛”,就是竖项立顶、提顶吊裆!颈椎竖直必须是和“松腰落胯”、“涵胸拔背”同时做到才行,就是整条脊柱要同时松直。“喉头永不抛”还需要“舌抵上颚” “舌抵上颚”,就是把舌尖稍微卷起,抵住上颚牙龈后光滑的部位,整根舌头稍微用力,下巴就会向上咬合。无论是气功还是内家拳,只要练内气,都要讲究这个,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它的最基本的功用。人的颈椎和头颅不是一个平衡的架构,颈椎不是支撑在颅骨的中心,整个脑袋有一半向前伸出悬空的,因此除非躺下,我们必须时刻紧张整个颈脖的筋肉来配合颈椎一起支撑头颅,我们的本能不允许自己放松这个部位!但是不能放松,体液(就是内气)就不能通畅,长时间的局部紧张还会造成颈椎病。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舌抵上颚”!让舌头切实起到支柱的作用,能够分担颈椎的部分承重,哪怕是一点点,也足以使颈椎、颌骨关节、脖子和面部肌肉得到放松,给内气顺利通过这些部位的经络、肌肉、骨膜创造条件。舌头如同桥墩,所以又称“搭鹊桥”!我认为除了说话吃东西,舌头最好都放在那里。 “用重量不用力量。”这话对但是不完全,肌肉筋骨有重量不用说,还有更重要的更核心的,恐怕就没几个人知道了。
气,也有重量!因为内气就是分布在不同组织内的体液,液体是有重量的!桩功到家了,松了,就可以气沉涌泉。但是为什么不练功就感觉不到气往下沉呢?原因很多。
我们的身体是个封闭的、结构复杂的容器,可以分为五个物理上互相封闭的区域:1、呼吸系统;2、饮食消化系统;3、血液循环系统;4、骨骼;5、其它部分,是一个整体,包括筋、腱、肉、膜、五脏六腑、腹腔、胸腔、脑颅等等,姑且统称为肉体。其中,呼吸、消化系统与外界有连通,血液循环系统和骨骼对外是完全封闭的,肉体呢?相对封闭,与外界有相通之处吗?有,眼睛和毛孔!这样区分开来以后,这些区域跟太极拳的内气各自有什么关系呢?
先说简单的,骨骼,骨骼里面是骨髓,通过关节处的软组织与身体相关组织沟通代谢,因此长筋腾膜松关节对骨骼健康的好处不言而喻,骨骼对于太极拳而言,最主要作用是,正确的、灵活的骨骼架构是全身松透气遍周身的基础;
其次说血液系统,血液循环不由我们控制,是先天的机能。练习太极拳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大家都知道,但是有一点很少有人知:血管外面的压强与血压的平衡程度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这个压强就是肉体内组织液的液压,就是内气的压力。中医把脉,就是这两种压力的平衡状况导致的不同情况的脉动,气虚的人和中气十足的人,脉象是不同的。另外两个更重要的地方,一个是脑颅,上丹田,这是身体和意识的中枢,保持这里面稳定的压强是最重要、也是我们的本能最优先考虑的事,颅压低就会晕,高就胀!所以严重气虚的人会眩晕,会本能的收缩身体来保证颅压稳定,这也是我们一般情况下不能轻易做到气沉丹田、气沉涌泉的一个原因。练功练气如果过头了,身体经络一下子松开太多,会导致液压骤然降低,会感动周身乏力甚至头晕。更严重的,如果气沉得厉害,上行又不通畅,颅内液压骤然降低,血压却是恒定的,就会有脑溢血的危险!有老人家去做牵引导致脑溢血的实例。反之,如果气冲脑颅却又下沉不通畅,就是练功走火了。还有就是心脏,心脏在中丹田处,中气足不足,心脏周围的液压是否足够、是否稳定也严重影响心脏的搏动!气沉的太过,中医叫做“泄气”,会导致中丹田空虚,心跳急促、紊乱,也是练功走偏的一种。
再说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的体积的增大缩小,直接对体内液压产生影响!所以饱食之后,腹压瞬间提高,不宜练功,练功时不宜进食;排泄,会瞬即降低腹压,练功之后,身体需要一个平静、稳定的调整、收功的过程,半小时内最好不要排泄。气虚严重的人,身体本能还会通过增加消化系统的体积来增加体内压强,气虚的人经不起饿,一饿就发慌,心跳急促,甚至会晕,还会胃痛,必须尽快进食。我有一个朋友,严重气虚自己不知,去扎针灸又泡脚,当场晕倒!回家后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每天进餐8次以上,不吃不行。气虚会导致腹胀,就是身体的本能指挥肠道通过产生气体来增加体积,以增加体内压力,这种气在在肚子里滚来滚去,就是放不出屁来!还有就是气虚型便秘,气虚严重的人,本能不允许他痛快排泄,因为那样会导致体压瞬间下降,很可怜啊,经常想拉屎,每次蹲半天就拉出一点点!胃经还没有打通之前,练功有时候会有喉头堵气的情况,会导致胃气上逆,不停地打嗝!如果腹、胯部位的经络有较大通关时,会有腹泻!但是与通常的拉肚子不同,它只泄一次。(接上)好的方面,内气充盈的人则相反,“气满不思食”,道家“辟谷”凭的就是这个!有许多无知无畏之徒以为“辟谷”是靠意志强忍不食就行了,可笑之极。内丹功练到一定程度的修道者,精满气足神全,才有可能闭关修炼,闭关修炼期间尽量杜绝日常的生理活动,包括不进食,就是“辟谷”。道家修长生,有句话叫做“要想不死,肠中无屎”。太极拳只是内丹功的筑基功夫,还没有到那种程度,所以消化系统仍然很重要。练太极拳,伸筋拔骨通经络,把身体打开,体内压力,包括颅压会下降,有时会有点晕,有点虚、乏,但是你坚持住不要像气虚的人那样下意识的收缩身体,你的大脑就会意识到它不能靠简单的收缩身体来保证它的舒适了,它就会指令消化系统吸收水分,补充液压。这就是气功的本质,这也是太极拳可以养身的最基本的道理。所以,保持身体伸展,放松,是养生第一要事,能够尽量把支撑身体的工作交给骨骼和筋,让肌肉放松,骨骼抻开,让水分有容身之地,你才可能补得进水!爱护你的消化系统,健康饮食、作息,是健康的根本。太极拳可以改善体内循环,可以让你的消化系统更健康。
另外,由于饭前人体血糖值处于较低点,而在低血糖的情况下锻炼,尤其是中老年人,容易引起恶心、甚至昏厥等不良反应,不利于练习者的身体健康。饭后人体内的血液处于重新分布的状态,体内血液大量聚集于肠胃等消化系统以吸收消化食物,此时练习健身气功,血液会因运动的需要转移到人体肌肉等运动系统中,从而影响消化系统对食物的消化吸收,长期下去容易导致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以长途汽车司机为例,由于他们饭前饭后都在开汽车,所以司机的胃病发生率非常高。因此,不宜在吃饭前后马上练习健身气功,一般在饭前饭后超过40分钟时进行练习较好,中老年空腹锻炼者最好提前喝一杯牛奶或糖水等,以提高血糖含量。
当然,在健身者自身体质较好的情况下,利用早晨体内血糖处于较低点的时候进行锻炼,以求达到最有效的减脂效率也是可以的。因为健身气功与其他的匀速跑步或快步行走等运动一样,具有低负荷有氧运动的特征,在身体内低血糖的情况下运动,可以燃烧人体脂肪,达到减肥的效果。
太极拳最难理解、最难做到、最关键的是“涵胸拔背”。平时我们挺直背脊虽然也可以直,但是脊柱被挤压得更紧,太极拳的“涵胸拔背”是松直!区别在哪里呢?区别在于这背弓中间向胸前挺直的同时,上有竖项立顶,下有松腰落胯,两头有对拉,“身形腰顶岂可无?缺一何必费功夫!”,最关键的是还要有“涵胸”、“开肋”、“松肩”!每节胸椎都连着一根肋骨,伸展胸椎必然要张开每根肋骨的间距。在弯腰躬背的常态下,肋骨是上压下翘朝着胸骨方向挤合在一起的,除非我们伸懒腰或者做深呼吸,肋骨很少活动,所以肋间肌都很紧;另外前面说过,肩胛骨又锁住了最主要的五根肋骨,“开肋”的难度不言而喻。要想撑开肋骨和背脊,首先要找到一个支撑点,这个支撑点就是胸骨!十二条肋骨都指向并最终连接到胸骨,形成一个框形的胸腔,而且它有个特点,就是从侧面看,肋骨从胸骨到背脊是呈扇形张开的,这就意味着如果胸骨向内挤压,压力就会沿着这个扇形扩张最终撑开胸椎关节;同时如果把肋骨向腋下两侧撑开,胸腔这个圆框就会被拉扁,胸骨和胸椎就会相向而收,背弓自然就向前挺直了。所以要“拔背”必须“涵胸”“开肋”!“涵胸”不是弯腰驼背把整个胸腔挤到肚子上,而是胸骨向内、向背后收陷,对肋骨和背脊产生张力,同时配合“开肋”“拔背”,背脊就拔直了。“涵胸”“开肋”“拔背”是完整的不可分的一个动作,太极拳的专业术语就叫“涵胸拔背”,这是太极拳内功最核心的部分,能够正确理解的人凤毛麟角!另外“开肋”还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压在背上的肩胛骨,这就需要在“涵胸拔背”的同时撑开肩关节,方法是两肘对撑、双臂外旋曲抱,双臂双肩转“8”字太极圈,形象点说就是:抱起来、捧出去、扔掉它!
涵胸拔背开肋时胸腔张开,自然会吸气,这正是太极拳最核心的秘密——“肋呼吸”,又叫“两肋如腮”、“气敛入骨”、“牵动往来气贴背”。但是一定要注意,太极拳的呼吸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肋呼吸还不是全部,因此除非你有明师指导,否则千万不要盲目练习。
讲这些,须是对人体很熟悉,要末就是对着人体模型来讲,人们才能明白。我想太极拳许多动作只要做准确了,就可以实现含胸拔背的要求。对一般人来说,就是这样。云手的动作,抱球的动作,做好了就就是含胸。至于拔背,则要上下一起来,也可以落实到拳架动作上来讲。须使复杂问题简单化,而不是相反。
我的心得暂时就这么多了,另外这些年我还收集了一些有关太极拳的好文章,我认为有参考价值,不过其中观点很少有全对的,大多都是别人的经验和看法。如果把太极拳比作一个圆,那么这些文章大多只是在某个切点、某段周边、某个扇面上是正确的!但即便如此也是难能可贵了。从现在开始我将陆续的上传在这里,以供需要的朋友参考。提醒朋友们阅读时要懂得分辨,去伪取真才能从中获益。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师不如无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