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邻星 发表于 2015-9-11 08:59:23

商周篇 上古神兵之剑 剑之精华

http://mmbiz.qpic.cn/mmbiz/bK5s3FDSjgUGGlzX3V05qFA3EBtRUibYKgenibSsiaJbIvE15usZ667P7GNlV0Vibb4icYnhAvM1BRAibUQNBwiavtZibg/0?tp=webp&wxfrom=5
史料与考古发现表明,剑在我国出现、使用的历史,起码可以上推至商代中期。不过有意思的是,当时中原人好像并不怎么看重这种被后世称为“百兵之君”的家什,而现在发现的早期青铜剑皆出土于中原之外,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种状态。闲话少叙,请上眼      宽刃青铜剑   商代此剑出土于江西大洋洲,通长仅35.7公分,现藏江西省博物馆。不用说,此剑形制十分特别,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只是与今人心目中的剑相去甚远。再看       铃首曲柄剑   商晚此剑通长仅22.2公分,出土于内蒙古准格尔旗蓿亥树湾。观其形制,打架、切肉都用得,只是别在腰间不太潇洒。由此亦可见,段氏在《说文.四下.刃部》注古剑为---“此今之匕首也”并非虚言。 羊首曲柄短剑   商晚此剑出土于河北青龙抄首沟,通长30.2公分,构思巧妙铸造精良,具有浓厚的北方草原特征,现藏河北省考古研究所。出土实物告诉我们,进入西周以后,剑之形制已然有变,男人佩在身上,虽说少了些英武之气,却也顺眼了许多,请看      镂空蛇纹鞘短剑   西周早期此剑出土于甘肃灵台百草坡,剑身通长23.5公分,现藏甘肃省博物馆。下面这把与上图大同小异,现藏国博。带鞘短剑   西周时期此剑出土于宝鸡竹园沟十九号墓,剑身通长22.8公分,现藏宝鸡青铜博物院。金鞘玉剑   西周晚期此剑出土于梁带村27号墓,通长29公分。勿庸置疑,这是一把礼仪用佩剑。它的发现说明,至迟到西周中叶,贵族佩剑不仅已成为时尚,而且还出现了各种玉具剑。而这一点,也与《礼记》中记载的“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运笏、泽剑首……虽请退可也。”是吻合的。玉柄钢剑   西周晚期此剑出土于虢国君主虢季墓,残长34.1公分,出土时插在用牛皮精心缝制的剑鞘内,因长时间受压已断为两截。整个剑分为剑柄、剑身两部分,由铁、铜、玉三种材料复合而成。被誉为“中华第一剑”,现藏河南博物院。显而易见,此剑原长绝对不止34.1公分。总之,至西周中期以后,剑的长度在增加。须知古人最早用于制做器物的铁,只有天然陨铁和在较低火温下溶炼出的块铁,其中不仅含有大量杂质,还需通过反复锻打才能用来制作刀剑。换言之,这种被后世称为百炼钢的铁,在当时的价值要比铜高多了。而这,恐怕也正是它们只会属于王公贵族的深因吧。而由此引出的另一个问题,即传说中的干将、莫邪、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龙渊等大名之剑,到底是欧冶子用什么金属锻制的?值得思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商周篇 上古神兵之剑 剑之精华